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公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262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公路
分类号:
U492
页数:
9
页码:
392-400
摘要:
本篇记述了晋江县陆路、公路的情况。
关键词:
晋江县
陆路
公路
内容
一、建设
民国2年(1913),旅日华侨陈清机筹办“闽南摩托车路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先开筑安海至泉州路段,聘请工程师雷文铨勘测线路,由于政局动荡,筹建工作暂停。民国8年4月,陈清机成立“闽南民办汽车路股份有限公司”,民国11年6月建成安海至泉州公路,继而筑青阳至石狮、水头至小盈岭公路。公司改名为“闽南泉安民办汽车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泉安公司)。
继起的侨办公路有:围头旅菲华侨李文炳等创办“泉围民办汽车路公司”,开筑石狮至围头、金井至深沪、围头至科任共3条公路;石狮蔡培庆发动旅菲华侨创办“石永蚶民办汽车路公司”,开筑石狮至永宁、石狮至蚶江、石狮至东石3条公路,其中石狮至东石一段,只开一半就让给蔡孝忍接办;内坑葛州旅菲华侨林清玑与安海许书亮创办“溪安汽车路公司”,开筑安海至溪尾公路;旅菲华侨吴记藿创办“平民泉秀涂汽车路公司”,开建泉州至后渚公路;蔡锟灿集侨资创办“泉官水汽车路公司”,开建泉州至南安官桥、水头公路;旅缅华侨王尚玉创办“泉溪民办汽车路公司”,开筑泉州至溪尾公路。此外还有官、商开筑的3条公路;地方士绅林翀鹤等创办“泉洛民办汽车路公司”,开筑泉州至洛阳公路;泉(州)永(春)公路局长郑玉书开筑泉州至洪赖公路;地方武装势力高为国征调民工,开筑河市至琯头公路。至此,民国8—16年,晋江县共建公路16条285公里。
其后泉安公司开筑安海至东石、安海至南安八尺岭、双沟至窑内、石狮至浦内、石狮至灵水5段公路。石狮旅菲华侨许以梭开筑石狮后花到浦内公路。省防军第一混成旅旅长陈国辉部的3个团长各造一段公路:陈佩玉筑安海至南安黄山公路;刘超然筑河市至南安洪濑公路;彭棠开筑山顶坪至洪濑公路。民国17—22年,晋江县共建公路9条138公里。
抗日战争初期,为防止日军入侵,对沿海一带的公路进行全面自毁。民国27年年底,福厦干线公路全线自毁。晋江县境内的主要公路,至民国28年初均被自毁。
抗日战争胜利后,福厦干线公路在民国36年底,勉强修至洛阳,直至1949年国民党政府退出大陆,仍未全线恢复。
晋江县公路的修复,主要依靠原来的民办汽车公司,并借助华侨的投资。民国35—37年先后修复的公路有泉安公司修复泉安、青石、安东、石浦、泉秀等5条;石永蚶公司修复石永、石东等2条;泉官水公司修复泉州至官桥;泉围公司修复石狮至金井;泉洛公司修复泉州至洛阳。共计10条,142公里。这些草草抢修的公路,路基未尽坚实,桥梁大都为木架式临时性便桥,勉强维持晴天通车,一遇风雨侵袭,就得停车待修。再加上国民党军队撤退时的毁桥破坏,至1950年初,全县维持通车的公路只有73公里。
新中国成立后至1956年,通车里程增至105公里。其中正常通达客货车的晴雨公路有围头至泉州50公里、福埔至安海13.5公里、石狮至永宁9公里、泉州至洛阳11公里、琯头至晋北线21公里。
1958年,开展“全党全民办交通”,到1960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196公里。由于三年国家经济困难以及“文化大革命”前期派性武斗影响,晋江县公路建设停滞不前。至1968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只有212公里。1969年起,逐年修建一些简易公路,但进展缓慢。至1978年通车里程为278.7公里。
1979—1988年,晋江县公路建设,一方面对原有国道、省道、县道进行整修改建,如对福厦线的后厝街、钱埔多次拓宽改造;华洲至福埔15公里拓宽,并铺设柏油路面;先后铺设柏油路面的还有福埔至石狮10.5公里、福埔至安海13.5公里、大盈至深沪部分路段20公里。另一方面在贯彻“改革开放”政策后迅速发展乡村公路。县交通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贯彻“民办公助”的方针,由乡镇、村筹集资金或华侨捐资等多渠道集资,政府部门补助并在技术上大力支持,因而形成全县修桥造路的热潮。
在晋江县乡村公路建设中,金井洋下华侨施先生独资捐献26万元,修建1条5.1公里公路由本村通向泉围公路;石狮容卿村以蔡先生为主的华侨集资125万元,修筑1条环村混凝土公路和通往灵秀山的碎石路面公路;龙湖乡华侨从1980—1988年捐资433万元,其中施先生个人捐资60余万元,修建1条混凝土公路;陈埭高坑华侨集资10多万元,修建高坑大桥。据不完全统计,1987—1988年,各乡镇华侨捐资修建的乡村公路共有21公里,还建造3座公路桥,投资总额达288万元。
至1988年9月,全县公路共127条,通车里程706.5公里,平均每百平方公里拥有公路87.33公里。
二、路线
(一)国道国道福昆线(324线)经过晋江县境从华洲至湖内,扣除鲤城区和南安官桥境内路段,实际在晋江县境内路段约20公里。此段因多次出入于不同县(区)地界,为方便养护而归泉州公路部门管养。该路段于民国20年建成,从泉州经南安官桥至水头,全程34公里。民国25年纳入省闽粤干线,后编为国道324线。
(二)省道晋永线从围头至华洲路线段49.3公里,又华洲至福厦路王宫交叉口0.7公里,合50公里。此段由民国时期围头至石狮段、青石段及青阳至华洲段组成,民国25年纳入晋江至永安的省干线公路。后改为晋江围头至武平禾仓坑的省道围禾线。
(三)县道共11条,136公里。技术标准均列为4级路。归晋江公路段管理专业养护。
安海—福埔,全程13.5公里。原为泉安公路中的一段。此线至福埔与省道晋永线连接,现全程均为柏油路面。
安海—水头,1985年建成通车。自安海至南安水头与福厦线连接,全程3.56公里,其中属晋江管养的为1.5公里,1988年完成柏油路面的铺设。
前埔—社店,从福厦路前埔经磁灶、大埔、五陵以至社店与泉安线连接,全程15.40公里,系泥结碎石路面。
大盈—深沪,起自福厦路大盈段,经安海、坝头、马坪、英厝头与泉围路交叉进入深沪,全程34公里(包括复线里程2公里),建于1958年。1983年陆续分段铺设柏油路面20公里。
石狮—安海,从石狮经彭田、永和、马坪转前湖、窑前至东石,然后再往安海,全程30公里。此一线路由民国时期的石东线和安东线组成。
石狮—永宁,全程8.8公里,始建于民国14年,现已从永宁延伸2公里至梅林港口。
石狮—祥芝,由石狮经塘后、仑后、丘下至祥芝,全程15.50公里。
草湖—马坪,全程15公里。从草湖至英林一段4.5公里,为1958年建的简易公路,不
久即报废,1971年重修。后又从英林续修至马山,与大深线的马坪连接,至马坪西通东石、安海,东至石狮。
此外还有3条专线公路共4.3公里,由晋江公路段专养,并列入县公路。
(四)主要乡道共6条45.3公里,均列为4级路,统归晋江公路段管养。
石狮—蚶江。由石狮至仑后复线,从仑后至江全程6公里。此路始建于民国14年。
金井—深沪。由金井三坑、坑边至深沪,全程8.6公里。民国14年建成通车。抗战中破坏,1958年重修。
安海—南安官桥。由安海至白■与福厦线连接北上官桥,全程10.8公里。安海至白■路段于民国18年建成通车。抗战初自毁。1951年作为国防公路抢修,1952年列入晋江公路段养护。
此外列为公路段专管的乡道,还有柳山至科任2.6公里;永宁沙美头至莲塘11.8公里;曾坑至石圳5.5公里。
(五)乡村公路全县乡村公路共92条,425.5公里,其中等级路286公里,等外路139.5公里。由交通局管理,乡镇养护。各乡镇拥有公路情况如下:
池店乡等级路与等外路各2条,共12.6公里。
紫帽乡等级路1条,等外路2条,共16.5公里。
磁灶镇等级路5条17.3公里,等外路3条9.5公里,共26.8公里。
内坑乡等级路5条31公里,等外路3条9.5公里,共40.5公里。
安海镇等级路4条18.9公里,等外路6条19.5公里,共38.4公里。
东石镇等级路5条36.4公里,等外路2条6.5公里,共42.9公里。
英林乡等级路3条12.8公里,等外路3条15.5公里,共28.3公里。
金井镇等级路5条15.4公里。
龙湖乡等级路3条10.2公里,等外路6条21公里,共31.2公里。
石狮镇等级路与等外路各1条计12.1公里。
永宁镇等级路2条8.1公里,等外路1条3公里,共11.1公里。
祥芝乡等级路3条13.8公里。
西滨农场等外路1条4公里。
永和乡等级路3条20.6公里,等外路2条7公里,共27.6公里。
罗山乡等外路3条14公里;此外有良种场荆山至塘市等外路1条3公里,共17公里。
陈埭镇等级路6条33.1公里。
青阳镇等级路1条3公里,等外路2条7公里,另有通青阳糖厂的等级路下行至许塘3公里,共13公里。
深沪镇华山至华海等级路1条4.7公里。
蚶江镇等级路4条15.5公里。
此外还有上郭至洪窟等级路16公里;社店至部队转洪宅■等级路5公里也列入乡村公路。
(六)专线公路晋江驻军防地都有专线公路,均由部队自行管养。
三、公路桥梁
晋江沿海地带,溪流、港汊、湖塘、河沟纵横密布,因此,各条公路上都有许多桥梁涵洞。如省道围禾线围头至华洲46公里路段,就有大小桥梁50座,总长458.9米,平均不到1公里即有1座桥梁。其中在47.1公里处至48.5公里处东山路段上,全长仅1.4公里,却有总长109.8米的7座公路桥。平均每桥之间距离仅180多米。
晋江最早建造的公路桥是泉安公路安海段的清机桥。位于安海镇东1公里处,民国8年7月动工兴建,为永久式石拱钢筋混凝土桥面,全长33.7米,五孔净跨5.5米,桥面净宽6.5米,是当时最先进的永久式公路桥。为纪念泉安公路创始人陈清机而命名为清机桥。桥建成后,又在附近泉安公路安东支线叉路口三角地带,建一纪念性凉亭,称为六角亭。1986年为拓宽桥面,另行翻修,把原立于桥栏中的“清机桥”石匾,移镶于东北侧桥栏上。
建于20年代初的泉安公路桥梁,从清机桥起至华洲桥之间26公里,共有大小公路桥梁25座,其中除跨长64.6米的双沟大桥采用混凝土台及排墩台的简支梁式外,绝大部分都是石拱混凝土桥面的永久式桥梁。
继泉安之后,晋江各侨资民办汽车公司修建的各线公路桥,也大都以建造石拱或石台的永久式桥梁为主。
抗战初期,沿海公路所有永久式的公路桥均被毁坏,跨度较长的被拦腰炸断,较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则在桥两头挖掘深坑断绝交通。
抗战胜利后,私营汽车公司复路抢修时,所有被毁的永久式桥梁,大都改为木(石)台木面的临时式便桥。据1964年调查统计,晋永线50座桥梁中,大(石)台木面临时式桥梁即占35座;石东线12座公路桥中,石拱石台永久式桥梁只有2座;大深线11座桥梁中,除1座石拱桥外,全为木面桥;石永、石蚶、石祥线,共有路桥15座,只有1座石台墩混凝土桥面的永久式桥梁,其余全是石台木面临时式桥。至1970年,这些临时式公路桥,已先后全部改建成为永久式桥梁。在改建过程中,又把一些长度5米以下的单孔桥改为涵洞。
1981—1984年间,青安线的清机、西畲、灵水、内塘等公路桥进行翻修改建,扩宽桥面至14米左右。1984年起,晋永线华洲至石狮路段陆续整修拓宽路面,沿线公路桥也跟着进行翻修加宽。1984年改建翻修的有:双沟(二)桥,东山(一)、(二)、(三)桥和华洲(一)、(二)、(三)桥;1987年翻修加宽的有:上郭桥和荆山(一)、(二)、(三)桥。1988年,开始改建双沟大桥。这些翻修改建的桥梁。桥面从原来的6米左右展宽至14米左右。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