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261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管理
分类号:
F764
页数:
4
页码:
383-386
摘要:
本篇记述了晋江县工业管理、管理的情况。
关键词:
晋江县
工业管理
管理
内容
一、管理体制
晋江县工业企业管理。在1949年以前,所有手工业作坊由私人开办,生产资料全部归业主所有,自产自销,自负盈亏,生产管理方式完全由业主或其代理人决定和执行。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私人企业主和个体手工业者仍自行管理内部生产,国家则实行扶持和限制的政策。1953年开展合作化运动,个体手工业者逐步走上合作生产的道路,根据合作社的章程,实行理事会集体负责的管理体制。理事会和监事会由合作社社员民主选举产生。理事会分设生产、财务、供销机构或专业人员行使企业的组织、计划、生产指挥和行政管理职能,监事会行使监督控制职能。
1955年以后,晋江县有的企业实行公私合营。这类企业管理形式有所变化。由公、私双方和工人、技术人员代表共同组成企业管理委员会,讨论和决定一切重大问题。此后,公私合营企业过渡为国营企业,由上级任命干部管理。同时,在企业内部推行“二参一改三结合”的制度,即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技术人员、工人、干部三结合的制度。
1958—1960年,多数集体企业转为地方国营企业,按照全民所有制管理体制实行管理,强调企业内部加强党的领导,权力集中到企业党组织(党委或支部),形成党的书记负责制,厂长一般为生产领导的第二把手。在一些集体所有制单位,仿照国营企业的模式进行管理,放弃原来合作社的一套办法。
1961年,贯彻《工业七十条》和《手工业三十五条》,不仅在体制上进行调整,同时对企业
内部管理进行改革。实行党委(或党支部)集体领导下行政管理的厂长负责制,部门分工负责制,并相应地制定生产、技术、财务、供销等各个环节的各项责任制度。集体所有制企业则恢复原来管理方面的一些合理的规章制度。
1964年,“工业学大庆”,进一步推动与完善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中,原来实行的一些合理的规章制度,被当作资本主义或修正主义的东西加以批判。企业管理陷入混乱甚至瘫痪的状态。1969年,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首先在手工业系统的集体所有制企业中建立计划、生产、设备、技术、财务、劳动、工资等管理制度,但是,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管理制度仍不尽合理。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企业建立党委集体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以及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实行党委集体领导,职工民主管理,由厂长行政指挥的原则。同时,对企业内部的各项管理制度进行改革,把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引导到合理化、科学化的轨道。1984年后开始进行体制改革,全面推行经济责任制和厂长(经理)负责制及职工代表大会制。国营企业与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签订“定额上缴、超定额按比例分成”的承包合同。企业内部也实行承包制,采取“三定一包”(定产量、质量、人员,包成本),把产量、质量、品种、消耗、成本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落实到科室、车间、班组和职工;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进一步扩大企业管理自主权;把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职工的经济利益联系起来,真正做到多劳多得,有奖有罚。二轻系统及县办集体所有制企业,贯彻国务院批转轻工业部、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的《关于轻工业集体企业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充分发挥其优越性,在下放生产经营、资金分配、机构设置、人员招聘、职工奖惩、劳保福利等权利之后,企业的权、责、利真正得到妥善结合。
二、企业管理
(一)计划管理1949—1957年,县工业主管部门每年根据县计划委员会下达的生产计划,经平衡后下达给各企业,对企业的产量、产值、利润、职工人数、资金周转、工资总额等6项技术经济指标进行考核。
1958年起,只考核产品产量、产值、职工人数、工资总额等4项。是年,由于受浮夸风影响,生产计划严重脱离实际。
1961年后,在实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的基础上,加强计划工作的集中统一性。“文化大革命”初期,计划管理工作受到干扰破坏。1970—1978年,扩大再生产计划管理权,推行自下而上,上下结合,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计划管理体制,执行指令性和指导性两种计划。指令性计划的产品如糖、盐、酒、棉布、柴油机、水泵、打谷机、中小农具等,实行原材料和产品销售统一调拨、统一包销的办法,分别由县计划委员会或行业归口统一下达计划。同时,国家制定产品、产量、品种、产值、利润、成本、消耗、质量、全员劳动生产率、流动资金占用率等8项技术经济指标,主管部门根据企业历史水平和现实情况,分别制定计划指标下达到厂,按月进行考核。各工业企业由配有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对各项指标按月统计上报。
1982年,进行计划体制改革,缩小指令性计划,扩大指导性计划,实行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计划经济体制,使企业有更多生产经营自主权。同时,国家制定17项经济
技术指标,并以百分制计算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企业推行全面计划管理,将计划层层分解,并同经济效益挂钩,保证计划的完成。
(二)生产管理1952—1957年,企业的生产管理,是根据上级下达的生产计划和市场需要安排生产,完不成任务,采取加班解决的办法。
1956年起,各工业企业开始建立原始记录,制定操作规程、运行规程、安全规程、质量标准、产品检验、设备维修、奖惩等制度。
1961年,贯彻“工业七十条”,工业企业生产、技术管理逐步走向正轨,企业的车间(班组)普遍实行劳动定额管理,建立“一长”(班组长)、“五员”(政治工作员、考勤记录员、材料领发员、经济核算员、生活服务员)制度。
“文化大革命”期间,一些合理的规章制度被当作“管、卡、压”进行批判而废弃,生产随之下降。
1978年起,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生产管理逐步恢复和健全,并推行多种形式的内部经济责任制。综合平衡生产,严格按国家、部、省定或企业自定标准组织生产,同时注重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工作。
(三)质量管理1950年以后,工业企业的质量管理只限于厂家本身,只对成品进行检验。1958年大跃进期间,在“先有数量后有质量”的口号影响下,出现粗制滥造现象。1959年,县属企业建立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制定产品质量标准。“文化大革命”期间,企业的产品质量放松管理,质量严重下降。
1978年后,国营工业企业中逐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把质量管理逐步推广到产品设计、研制、生产准备、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全过程以及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
(四)财务管理新中国成立后,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实行统一财务管理,企业新建、扩建均由县财政拨款,盈利按比例上缴,亏损拨补。企业内部实行厂一级经济核算制,设有财务管理机构,配有会计、出纳,根据国家规定的财务制度,控制财务活动。
1958年“大跃进”期间,出现只求产品产量不计成本的现象,造成很大损失。“文化大革命”期间,各种财务制度遭到很大破坏,财务管理出现混乱现象。
1977年后,企业财务管理逐步走上正轨。部分重点企业试行三级管理两级核算即厂部和车间核算制的办法。
1979年在开展企业整顿的同时,逐步推行全面经济核算。除厂部设有财务管理部门外,车间都设有统计、核算、记录员,开展一月一次的经济活动分析,为财务部门核算产品成本,提供原始依据。至1988年,工业企业尤其是国营工业企业,大都开展经济活动分析工作,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达到日清月结,盈亏一目了然。
附:盐政
唐代晋江县已是福建产盐区之一,但盐业地方管理情况无考。北宋一度置场榷卖,后罢。绍兴二十一年(1151)又置场以禁私贩,乾道四年(1168)罢场而弛禁,周操知泉州时复以官鬻。至绍熙五年(1194)再次罢榷。元代,县内浔美、■洲二处盐场,设有管勾司。明代,于该两
场置盐课司,场分五团,团有总催、秤子各一人。清,乾隆元年(1736)两场划归带管,并于乾隆四十九年配置大使总管盐务。同时,浔美、■洲两场均设总理场官1人,浔美场下属有南北埕,南埕分为六团乡,设总团1人,团长22人;北埕分七团乡,设总团1人,团长30人。■洲设东西二埕,东埕分六团乡,有团长16人;西埕分七团乡,有团长14人。另外,盐产销售方面,分为官运和商运,官运设馆15处,馆设馆办、秤手、哨捕等职。
民国初年,废旧制而设盐务署以总盐政。凡盐区设运使管理盐务,运使之下,设有总务、场产、运课3课。时省有盐务管理局设在浔美场,管晋江、南安一带盐业生产,机构分有查产、储运、财务等。民国16年(1927),将晋江浔美场与南安莲河场合并为莲浔盐场,公署设址前坂村,归盐务管理局管辖。民国29年,莲浔盐场析为莲河和浔美两场,各设督察员、巡员管理。当时,浔美场下设4个兵营(或称盐务所),即潘径、郭岑、东石、肖下。
1949年10月21日,晋江县人民政府正式接管县内盐场,1950年成立东石、永宁两个盐务所,归盐场管理处领导。其后因海上交通被封锁,盐业生产下马。
1958年,重新恢复盐业生产,成立潘径盐业筹备处和晋江盐务所,实际上是一套班子挂两家牌号。1962年成立晋江盐场管理处,有正、副主任及人秘、生产、基建、供销、化验等科室。下辖永宁、金井、潘径、后湖、安海5个盐务所。1966年后,改由省盐务局与县政府双重领导。此后,机构基本稳定,仅限于内部适当调整。1986年后增设调研员、检测员和检测站。
1988年,县盐场管理处直接管理的盐场有地方国营晋江盐场和加排盐场,另外乡镇、村办盐场由各盐务所管理。管理范围包括产、销等各个环节,以及配合税务等部门,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盐业生产的各项法令制度。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