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 其他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2611
颗粒名称: 第十二节 其他工业
分类号: F427.2
页数: 9
页码: 368-377
摘要: 本篇记述了晋江县工业门类、其他工业的情况。
关键词: 晋江县 工业门类 其他工业

内容

一、电子
  1979年10月,晋江粉末冶金厂由香港商人提供样品和3万港元的试验经费,开始研制压电陶瓷蜂鸣片。1980年,接受香港天龙表坯厂来料加工,是年共生产蜂鸣片20.3万片,产值5.08万元,产品返销香港。
  1981年5月,在安海镇六角亭晋江粉末冶金厂内,开办晋江电子元件厂,固定资产40万元,职工120人,厂区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是年生产压电陶瓷蜂鸣片61.36万片,产值15.47万元,利润4.33万元。产品全部销往香港。
  1984年,研制蜂鸣器高音喇叭等新产品。当年生产蜂鸣片1257.21万片,年产值310.8万元,利润35.53万元。
  1986年,研究成功磁场注射成型工艺,小批量生产磁性材料,是年生产蜂鸣片1575.88万片,年产值396.9万元,利润26.2万元。1987年,晋江电子元件厂经国务院机电进口办公室、对外经济贸易部批准为出口扩权单位之一。
  晋江电子元件厂,自1980年起开始生产出口压电陶瓷蜂鸣片,至1988年累计生产1.02亿片,出口创汇300多万美元。固定资产136.3万元,职工245人,厂区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已形成年产压电陶瓷蜂鸣片3000万片的生产能力,为福建省电子元件主要出口产品之一。产品主要销往香港、台湾、南朝鲜和东南亚等地。1988年,生产压电陶瓷蜂鸣片2554.18万片,磁性材料436.39万块,年产值675.8万元,利润50.5万元,税收13.5万元,出口创汇75万美元。同年被评为省级先进企业。
  二、镜器与钟表
  1955年,青阳的部分从事钟表、眼镜、钢笔修理和制作玻璃镜、金银首饰、嫁妆用品的手工业者联合组成青阳镜器生产合作社,根据各自特长维修和制作各种日常生活用具。1956年,安海也有部分从事上述行业手工业者组成钟表眼镜修配组,归入安海日用品社管理。
  1957年,因金银首饰由国家专营而停止加工。1961年,安海的修配组脱离日用品社另自组建安海镜器钟表社。1966年,青阳镜器生产合作社停止镜器生产。70年代,两家合作社的生产情况仅比60年代略有进步。
  1979年,青阳镜器社改称金属镜器厂后,扩大玻璃镜生产,年产值比上年度增长85.7%,达11.44万元。1980年,该厂开始生产台钟外壳,产值又比上年增长111.5%,达24.19万元。同年,安海镜器钟表社改为晋江县金属表带厂,年产金属表带5.59万条,产值15.27万元。石狮钟表乐器厂也因生产乐器产品滞销而转产台钟外壳,1981年产量达10.35万台,产值11.31万元。
  1983年后,台钟外壳销路困难,生产呈下降趋势。金属表带厂也因表带生产下降,部分转产指甲钳。1987年后,全县的镜器钟表业厂家均转向维修装配手表,勉强维持。而石狮钟表乐器厂因火灾事故停产倒闭。
  三、锡锖
  锡锖,又名锡箔,用于制作纸钱。明代,晋江县已出现手工打制锡箔。民国初年,罗山沙塘村已有锡情手工作坊,至民国35年全县的锡锖作坊发展到20多家,分布在罗山、石狮、港塘等一带村庄,产品大部分都出口到东南亚各国。1949年秋,由于出口减少,全县锡锖作坊只剩下18家。
  1952年,罗山乡沙塘村13家锡锖业组织沙塘锡锖工会。1954年,沙塘村又相继建立两家铅锡化炼厂。同时,由广东省汕头迁入1家铅锡化炼厂。是年,全县较大的锡锖厂有泉茂春、丰发号、工建兴、金同春、朱兴号、复兴号、金集美、协记号、成株号等9家,全部职工193人。年产锡锖14.97吨,化锡4.15吨,土铅10.13吨,产值198.42万元。
  1956年2月,由罗山乡沙塘村13家锡锖厂家与铅锡化炼厂合并为晋江沙塘锡锖联合厂。同年7月,实行公私合营,更名为晋江沙塘锡情厂。合营时,全厂拥有固定资产0.9万元,职工340人,以简单的工具及传统工艺生产锡锖,年产锡锖青30.51吨,产值43.93万元,利润1.87万元。产品30%销往东南亚等6个国家,其余均销往华东、华南、华北等9个省市。1957年,锡锖产量增加到47.09吨,外销比重上升为48%0;1958年产量为50.38吨,外销比重再次上升为89%。
  1960年6月,晋江沙塘锡锖厂转为地方国营企业,并在青阳镇增设生产化肥、农药的车间。同时,更厂名为晋江第二化肥厂。是年,有固定资产23.74万元,职工298人,产值253.59万元,利润3.82万元。
  1962年4月,化工车间下马,转为专门生产锡锖工厂。同时,更换厂名为晋江锡锖厂。是年,生产锡锖29.14吨,纯锡8.1吨,产值56.31万元。
  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晋江锡锖厂生产转向。1981年,原晋江锡锖厂作为晋江粉末冶金厂增设制箔车间,恢复锡锖生产。
  四、饲料
  解放初期,饲料主要是碾米的副产品“统糠”和“三七糠”,以后逐渐发展到机械生产混合饲料和配合饲料。1975年,全县机制饲料产量6525吨。1980年增加到15898吨。1981年,国家投资8.7万元,在内坑建成年产混合饲料3500吨的饲料厂。1988年,该厂职工11人,产值32.9万元,利润6.9万元。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