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陶瓷和建筑材料制造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2609
颗粒名称: 第十节 陶瓷和建筑材料制造业
分类号: F427.2
页数: 3
页码: 364-366
摘要: 本篇记述了晋江县工业门类、陶瓷和建筑材料制造业的情况。
关键词: 晋江县 工业门类 陶瓷 建筑材料

内容

一、陶瓷
  晋江县新石器遗址发现很多印纹硬陶,证实晋江先民很早就能烧制陶器。据史书记载,西晋武帝泰始年间,磁灶一带的百姓就已经设窑烧制陶器。今存于磁灶下官路双溪口小山坡的溪口山窑址即为南朝晚期的遗迹,其中发现有盘、壶、钵、罐、瓮、碗、灯盏和灯座等10几种产品。此外,在这一地区还发现唐至清朝的古窑遗址20余处。
  宋、元时期,磁灶的工匠将陶土过滤,烧制出精美的器皿。所制青瓷,质地细腻,造型古朴,胎骨较厚,釉色近似浙江龙泉,称“土龙泉”。有30多种产品,远销日本、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明朝初年,曾任江苏溧水县令的吴复告老还乡时,特地聘请宜兴陶瓷师傅罗明来磁灶传授技艺,教以转盘制作、磁身加印龙凤花纹和素烧加染彩釉等技术,并研制一批新产品。其中龙凤瓶等陶瓷制品远销南洋吕宋等地。当时有陶户700余,磁窑近50条,工场遍布磁灶周围六七华里。明末清初,磁灶陶工随郑成功举事,清兵屡次围剿,陶瓷业受严重破坏。后虽恢复,仅余陶工百余人,磁窑10余条。康熙年间又新建磁窑7条,生产逐渐发展。同治时,陶工吴治铺首创磁雕山水人物和五彩陶器新品种,倍受欢迎。其后产量日增,产品运销台湾并出口日本、东南亚等地。当时著名的掌君茶矸专销厦门,用以包装茶叶出口。
  鸦片战争以后,大批鸦片输入国内,闽南沿海一带也种植、销售鸦片。不少陶工染吸成
  瘾,无法从事正常工作。再加上外国商品倾销,致使陶瓷业受到沉重打击,产品滞销,工场倒闭。民国以后,每况愈下。30—40年代,因国民党抓丁派款,陶工大批转谋他业。1949年,全县陶工仅343人,陶器产量83.7万件,产值12.56万元。
  新中国成立后,晋江县陶瓷工业得到恢复和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陶瓷生产出现供不应求的势头。人民政府及时发放大批贷款支持陶瓷生产。1952年,“磁灶陶瓷公筹会”成立。随后又着手组织第一个生产小组。原来属私家保密的彩色磁釉配方,公开传授交流。陶工们共同研究改进工艺技术,使产品种类由原来80余种增加到145种,质量也有明显的提高。当时生产的彩色瓦筒、栏杆供应厦门集美学村的建设,受到陈嘉庚的称赞。
  1953年,磁灶乡组织4个陶瓷联合销售小组,不久合并成立陶器联销社。这一年在漳州建立销售点,同时与各地合作建立购销机构,统一销售价格,扩大产品销售。1954年,全县共有磁业工人597人,产量134.1万件,总产值20.12万元。
  1956年,磁灶陶瓷器联销社改组为陶器供销生产合作社,有社员465人,分为18个生产小组。是年为解决农业水利建设中缺乏水泥的困难,试制成功各种型号的陶瓷管。产品种类有日用陶瓷、建筑材料、环卫制品、包装用具、水利建材、渔业用具等6大类。销售范围扩大到广东、浙江等地,是年产量198万件,产值29.7万元。
  1958年,磁灶陶瓷生产合作社转为国营企业,改称地方国营晋江磁灶陶瓷厂,全厂有职工572人。国家拨款2万元兴建2座厂房,开发新产品工业用瓷184种,其中硫酸、盐酸等工业用瓷达到国家标准,供蓄电的电解槽质量居全省第一。在全民大炼钢铁中,还试制耐火器材1181吨,支援炼铁生产。是年产量302万件,产值45.26万元。1959年开展技术革新,首次利用磁窑余热烘干陶坯,同时将土车、手工拉坯成型等落后的传统生产方法改成石膏模和铸浆成型的新工艺。
  1960年,部分工人下放农村;1961年全厂职工251人,产值39.28万元。此后,陶瓷厂发展缓慢,至“文化大革命”初期的1967年,全厂有职工244人,固定资产30.69万元,厂区占地4.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400平方米。是年产量315.07万件,产值55.66万元,利润2.98万元。
  1972年6月,原来只生产砖瓦的地方国营晋江石狮建材厂转产杯碗等日用瓷器,同时更名为晋江瓷器厂。全厂拥有固定资产12.58万元,职工82人,厂区占地1.99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321.5平方米,1973年该厂正式投产。是年全县国营陶瓷工业总产值70.46万元,陶器产量372万件,瓷器42.2万件。1974年,晋江陶瓷厂新建1条日产5000件、使用油和烟煤混烧的隧道窑,同年增添冲压机等生产设备。至1977年,全县国营陶瓷工业共有职工391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86.56万元,总产值133.53万元,产量481.29万件,其中陶器383.66万件、瓷器97.63万件,品种增加电器配件、陶瓷灭弧罩等产品。1980年,晋江陶瓷厂和瓷器厂开始试制并生产釉面砖。是年全县国营陶瓷工业有职工516人,固定资产137.49万元,总产值126.75万元,产日用陶瓷117.39万件、釉面砖27.95万平方米,利润10.05万元。
  1979年以后,国营陶瓷企业的人才和技术外流,产品销售困难,产值大幅度下降,企业亏损日趋严重。至1983年底,晋江陶瓷厂的产量和产值仅41.68万件和49.12万元,分别
  比上年下降47.06%和35.42%。
  1984年下半年,晋江陶瓷厂推行租赁制,将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同时开发新产品“人造大理石”,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显著提高。在晋江瓷器厂也实行承包责任制,使企业又重新活跃起来。至1985年,全县国营陶瓷工业总产值达300.4万元,利润18.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5%和365%。
  1988年,全县有3家国营企业生产陶瓷制品,职工总计1509人,年产值344.82万元,盈利23.64万元。
  二、建筑材料
  晋江县的建筑材料业,60年代以前,主要生产砖、瓦和壳灰等传统产品。
  1956年,内坑乡白■村14个瓦窑业主合并成立晋江县第二砖瓦厂;磁灶乡瑶琼村13个瓦窑业主合并成立晋江县瑶琼砖瓦手工业社。两家共有马蹄窑17个,职工近200人,月产标准瓦50万片。
  同年,安海6家私营灰窑合并成立安海壳灰生产合作社,有灰窑18个、职工18人,年产建筑和农用壳灰1000吨。
  1958年在石狮、安海、龙湖、金井、英林等地,兴建5座水泥厂,土法生产水泥。不久,5家水泥厂合并或转产。年底,组成晋江水泥厂。1959年,晋江水泥厂并入金井冶炼机械厂,作为水泥生产车间,当年生产水泥1205吨。1960年,该厂改为晋江金井水泥机械厂,转产水泥,有职工364人,年产水泥2178吨,产值160.14万元,利润23.8万元。1962年,水泥机械厂撤销,水泥停产。
  1959年,全县建筑材料业的砖、瓦产量由1950年的1059万块增加到3925万块。此后,建筑材料生产厂家下放人民公社管理。经济困难时期,压缩基建投资,1961年,全县砖瓦产量比1959年下降近50%。1964年后,这些厂家连同安海公社建材厂,陆续收归县建设部门管理。1965年,全县砖瓦产量5339万块。
  “文化大革命”期间,砖瓦生产下降。1971年全县仅生产638万块。1966—1979年,产量在1000万块上下浮动。
  1980年,随着基本建设投资的扩大,砖瓦业的生产发展较快,当年全县共生产砖瓦6196万块。除此之外,建材行业开办油毡厂,增加磁砖生产。
  1982年,建材产量再上一个台阶,砖瓦2.2046亿块,油毡4.73万卷,壳灰1.23万吨,总产值达147.16万元,实现利润20.29万元。
  1987年,全县9家建材企业总产值245.5万元,为历史最好水平。1988年,产值219.08万元,利润11.8万元。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