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九节 化学工业和塑料制品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2608
颗粒名称:
第九节 化学工业和塑料制品业
分类号:
F427.2
页数:
3
页码:
362-364
摘要:
本篇记述了晋江县工业门类、化学工业和塑料制品业的情况。
关键词:
晋江县
工业门类
化学工业
塑料制品
内容
一、日用化工
晋江县日用化工产品主要有肥皂、蜡烛、蚊香和化妆品等。民国初年,始有肥皂、蜡烛等制造业,主要由小作坊生产。据民国24年(1935)统计,全县有肥皂业16家、蜡烛业15家。至1949年,总计只剩下8家,分布在石狮、安海、磁灶、衙口、金井等地,年产肥皂135吨左右。产品均在本地销售。
1955年,有大生、文华、民兴、捷安、连华、大中等6家皂烛厂和芳兰香粉厂,共有资金4.1万元,职工38人,年产肥皂147吨,香粉2.1吨。1956年7月,石狮的大生、文华两家合并为公私合营晋江石狮皂烛厂;其他4家皂烛厂分别转为公私合营企业;金井、衙口、磁灶的一些生产皂烛的个体户组织3个加工组。芳兰香粉厂转为公私合营青阳芳兰粉厂。该年度全县皂烛、香粉业共有职工42人。年产肥皂148.71吨,蜡烛86.15吨,香粉2.89吨,石粉2.4吨,总产值21.5万元。
1957年4月,石狮皂烛厂和其他3个加工组合并为晋江皂烛厂,全厂职工36人。1958年,晋江皂烛厂和青阳芳兰粉厂转为地方国营企业,分别改称晋江化工厂和青阳粉厂。1959年,全县共产肥皂608.99吨、香粉4543包、爽身粉7436打。
1960年,青阳粉厂下放为社办企业。其他生产日用化工产品的企业也相继转产其他化工产品。
1964年,安海香炮社试产条状蚊香。1965年改称晋江县蚊香厂,转产“双塔”牌和“双燕”牌圈状蚊香,同年又试产扁状蚊香。1966年承接供外贸出口的“雄鸡”牌蚊香的生产任务。1967年以后,该厂扩建厂房,改造落后的手工制作为机械化生产,产品转向外销。是年,蚊香厂的产值达67.22万元,比上年度增长57.3%。1976年,该厂产值增加到139.51万元,1978年上升至236.66万元。1982年达到480.87万元,为历史最高水平。1988年,蚊香厂开始试制电蚊香等新产品。
二、化肥及其他化工
1958年7月,在安海和石狮分别投建两家化肥厂,即晋江化肥厂和石狮化肥厂。1959年晋江化肥厂并入通用机器厂。
1960年,晋江锡锖厂设在青阳的厂房改作生产农药和化肥的车间。同年,改称晋江第二化工厂。后来因生产技术问题,化工生产下马,恢复锡厂。11月,石狮化肥厂并入晋江化工厂。至此,全县化工企业仅剩化工厂1家。是年,该厂有职工141人,固定资产13.2万元,年产烧碱10.84吨、土化肥91.67吨,产值77.36万元,利润2.81万元。1963年,晋江化工厂在调整工业结构中停产下马。
1970年3月,在原永宁港边制碘厂的基础上筹办水产化工厂。省燃料化工局投资8万元对该厂进行扩建,利用紫菜、海带为原料,生产碘和海藻酸钠。随后改称晋江县化工厂。是时全厂有职工74人,固定资产3.45万元,并已具有年产碘500公斤、海藻酸钠35吨的生产能力。6月,县政府投资15万元,在金井筹建晋江县胡敏酸氨厂,以泥煤试产胡敏酸氨和腐植酸。
1971年,胡敏酸氨厂建成,全厂有职工35人,固定资产3.64万元,年产胡敏酸氨13967吨、产值1.48万元。产品外销山东、辽宁等省。同年,县化工厂生产海藻酸钠3吨,碘60公斤,产值9.3万元。此后,因其产品不能列入国家计划,工厂时产时停,终于在1974年关停。
1976年10月,县金属矿品厂并入胡敏酸氨厂,使全厂职工增至244人。当年生产胡敏酸氨40吨,腐植酸18.5吨,产值14.16万元。1978年,该厂转为专门生产腐植酸,改称晋江县腐植酸厂。1981年又改称晋江化工厂,职工减少为40人。
1988年,化工厂有职工36人,固定资产14.7万元,年产腐植酸40吨,产值26万元。
三、塑料制品
晋江县塑料品制造业从70年代开始起步。1973年,安海日用品厂转产塑料制品,改称安海日用塑料厂,产品有鞋底、瓶盖、牙刷柄、扁结带、薄膜袋等。1974年,自制铁木结构编织机生产塑料编织袋。同年,安海缝纫社转产瓶盖、鞋底等塑料制品。1977年,安海缝纫社改称晋江第一塑料厂。
1980年,安海日用塑料厂产值280.85万元,利润55.9万元。1981年,该厂产聚丙烯编织袋荣获全国质量评比第二名。1982年引进西德制造的PP编织袋生产成套设备,1986年设备安装完毕并试车投产。整个项目投资总额846.62万元,生产能力为年产聚乙烯或聚丙烯编织袋布1786吨,可生产编织袋、彩条复合布、水泥袋3种产品。实际只有编织袋布投产,1987年产量1007吨,产值740.2万元,利润38.9万元。
1988年,安海日用塑料厂拥有固定资产1060.8万元,厂房建筑面积1.0392万平方米,职工308人,年产编织袋布946.4吨,产值800.5万元,利润44.4万元。第一塑料厂有职工148人,建筑面积2724平方米,主要产品有塑料鞋底、人革凉鞋、注塑鞋、工艺鞋、运动鞋以及塑料水桶、面盆、童车等,年产值259.3万元。此外,晋江一中和旅菲晋江一中校友会的经济实体——菲律宾奔腾投资企业有限公司合资创办晋江华侨塑胶有限公司,自1986年投产以来,主要产品为塑料制品教学用具以及玩具等,产值逐年增加,1988年达300.42万元,实现利润102.53万元。
1988年,全县主要生产塑料产品的企业9家,职工总数548人,年产值2336.1万元,实现利润104.6万元。
四、制药
1957年,县医药公司投资1万多元,在石狮药材加工场的基础上开办制药厂。初期制药厂炼制薄荷油、配制红、紫药水,并加工口罩。后来根据配方,生产胃散、当归养血膏等10多种中成药,具有相当的生产规模。1960年,制药厂迁至青阳,购置蒸馏器等生产设备,增加六一散、益元散、十滴水等30多个品种,其中燕窝糖浆、海马滋补酒行销省外。5月,正式命名福建省晋江县医药公司制药厂,实行独立核算,产品由公司批发部包销。1962年,该制药厂在精简机构中关闭。
1970年,县医药公司重建制药厂,以生产晋江茶饼(即灵源茶饼)和炎得平胶囊为主。1972年,更名为晋江县制药厂。
1978年,县制药厂因没有生产许可证而关闭。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