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五节 纺织、缝纫和皮革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2604
颗粒名称:
第五节 纺织、缝纫和皮革工业
分类号:
F427.2
页数:
5
页码:
355-359
摘要:
本篇记述了晋江县工业门类、纺织、缝纫和皮革工业的情况。
关键词:
晋江县
工业门类
纺织
皮革
内容
一、纺织
晋江沿海的东石、安海一带宋代开始种植棉花,在东石至今尚有“茄拌潭”、“茄拌宅”和“布房”、“踏石”等与手工棉纺织业有关的地名或实物。至清代末年,小商贩到安溪、南安和晋北洋西坑(今属鲤城区马甲乡)等地收购纱粗幅窄、经条用洋纱、纬条用土纱的“头白布”以及用苧麻为原料织成的“罗布”,运到城里向棉纱铺换回棉纱。棉纱铺则把这些土布,用“青黛”染成黑、蓝等颜色后,销往外地。
民国10年(1921),东石蔡尤格聘请古田魏鉴泉为技师,在东石创办晋江第一家织布厂“丽昆”布厂。置有人力织机5台,生产土白布。布匹长18米,宽0.4米,每米时价3.60元。翌年,魏鉴泉之弟魏国忠也在东石开办云锦布厂,有布机15台。民国12—14年,东石又办起维新布厂和东安布厂,各有布机15台和20台。产品大半销往金门县。
民国19年后,旅外华侨纷纷回乡投资开办布厂。这一时期,一些厂家引进机械动力,创办电机染织厂。较为著名的如民星、利群、振东等厂。原云锦布厂改称民星电机染织厂后,在东石沙堀南面兴建厂房和办公楼。全厂有股金10多万元,其中投资额最大的是西梧旅菲华侨吴民衡,侨眷及盐户、渔民的小额投资有上百户。该厂拥有电动织机60台、木织机150台、人力整理机4台、电动络经络纬机3台、捻线机1台及其他配套设备。厂内有350名工人,厂外另有约350台木织机为之加工产品。日产布90米左右。
利群电机染织厂是民国20年由东安布厂拆资兴办的。全厂资金10万元,股东多为永春华侨,其中以旅居印尼的张逊琛投资最多。该厂设备由上海聚昌协铁厂监制并铸有“厦门东石利群电机染织厂”字样。初期有电动织机30台,后增至74台,人力整理机2台以及电动络经络纬机、丝光机、印纱机等设备,配有35匹马力的柴油发电机1部。全厂工人250人,日产布54米。
振东布厂原以人力木织机生产布匹,民国22年改为电机染织,置有电动织机25台,脚踏铁木织机5台。
与此同时,木织机和脚踏铁木织机在纺织业中仍占有相当比重,如东安布厂有200台、原昌布厂120台、美华布厂100台、华艺布厂80台、化光布厂50台,总计在700台左右,日产布135米。其他还有一些零星分布在东石、安海、磁灶等地的小型布厂和作坊。当时各厂家大量由厦门或上海购进棉纱,生产女格、柳条布及各色自由布等数十种产品,主要销往闽中、闽南一带,也有少量出口到香港、马来西亚等地。
抗日战争时期,交通阻断,棉纺织业的原料来源和产品销售都陷入困境,大批纺织厂相
继歇业。利群、民星等厂分别迁入永春、安溪,振东、化光也分别卖转外地。民国29年曾有华侨投资在英墩开办永安布厂,不久即告倒闭。到民国31年,勉强维持的仅20%左右的厂家,大部分转为以家庭经营为主,原料主要是收购破旧棉絮,加工纺成粗糙的棉绩纱,织出的布称为湖柳布。
抗日战争胜利后,交通恢复,上海棉纱源源而来,晋江纺织业得以复苏和发展。当时仅东石、安海一带从事家庭手工纺织的就有上千家,大多集中在郭岑、凉下、东埕等村落。较大的厂家有:东安、民星、群芳、锦芳、七谊、福星、仁记等,年产棉布总计在1.8万米以上。后因上海棉布大量运销福建,迫使这些厂家另辟市场,销往台湾。
新中国成立初期,晋江县规模较大的纺织厂有仁记织布厂、经纬染织工业社、新泉顺染织工业社、民星染织厂、东伦染织工业社、维新染织工业社、福星染织工业社、东星染织工业社等8家,总计有各类织机176台。另外,分散在各家各户的木织机有上千台。全县从事纺织业的人数有2000人之多,年产棉布约3.6万米。产品有提花布、彩格布、柳条布等,除供应晋江县外,还销往南安、永春、莆田、仙游、同安等县。
1951年,东石成立纺织业同业公会。年底东石8家纺织厂合并为东联纺织厂,厂址设在原民星布厂内,共有职工175人,织机100台。1952年,东联纺织厂开始为国营商业加工定货。
同年,由东石乡政府牵头帮助纺织个体户组织家庭纺织业联销处,解决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不久,从联销处析出个体户316户、织机518台,交由东石供销社组成东石纺织劳动组。同时,分散在安海各村的由归侨或侨眷开办的个体户,在开展生产自救活动中组成华侨纺织生产合作社。
1953年,国家实行棉布统购统销,指定东联纺织厂为泉州花纱布公司加工生产;东石家庭纺织业联销处为石狮百货公司加工生产;安海华侨纺织生产合作社和东石纺织劳动组部分为国营公司加工生产,部分自产自销。这种固定的产销关系一直延续至1955年。
1956年,东石联销处和劳动组中拥有4台以上布机的21家个体户并入东联纺织厂,并过渡为公私合营企业。合营时,全厂共有职工194人,电动织机10台,脚踏木织机116台以及配套设备136台。私人股份121户,股金总额2.54万元。
同年,联销处和劳动组中拥有3台以下织机的个体户组成东石纺织生产合作社。全社共有社员957人,织机610台。合作社中除少数集中生产外,大部分仍分散在15个自然村17个劳动组中生产。是年全县共生产棉布56.3万米,产值56.47万元。产品包括蚊帐布、被单布、花格线呢等。全部为国营商业加工生产。
1958年,安海华侨纺织生产合作社转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更名为地方国营安海华侨纺织厂。翌年4月,东联纺织厂和东石纺织生产合作社合并,转为地方国营晋江纺织厂。1959年全县纺织工业拥有固定资产16.91万元,职工1401人,棉布产量196.09万米,产值176.36万元,利润10.51万元。
1960—1962年,全县纺织行业的职工人数、产量和产值大幅度减缩。1962年,职工人数为617人,年产量为51.42万米,产值为70.71万元。同期,安海华侨纺织厂下放为县办集体所有制企业。1963年后,经济形势好转,年产量和产值、利润逐年增长。
“文化大革命”期间,纺织行业生产受到冲击。1966—1972年,全县纺织业产量一直在200万米左右徘徊。1971年,福建省轻工业厅调配给晋江纺织厂40台三明纺织厂退役的40年代制造的大英织机,1972年又从上海色织三厂购入旧丰田织机60台。同时新建1座织布车间,生产女线呢和被单。但全县纺织业生产仍无起色。1973—1976年,连续4年亏损,仅1975年就亏损7.02万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轻纺工业列为优先发展的行业。1981—1983年,晋江纺织厂投资127.47万元,购置新型织布机120台,高压染纱机3台以及配套设备17台,新建2座面积27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安装1条机械化漂染生产线。此间先后研制新产品35组70多种花色,主要有涤粘、中长花呢、的确凉、府绸等。全县棉纺织品产量突破400万米。
1984年起,晋江纺织厂投资300多万元用于技术改造,购置新型宽幅织机166台,漂染及配套设备34台,微电脑控制设备6台,形成较为完整的织布生产线和微电脑控制漂染生产线。产品又增加多种中、高档服装面料,其中有4种被省纺织工业公司评为优秀布型,4种被评为优质产品。1985年,该厂产值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达1123.1万元,占全县纺织业总产值的86.51%,实现利润101.16万元,占全县纺织业总利润的89.13%。
1985年11月,青阳糖厂和菲律宾一工业公司合资创办晋江顺阳针织品有限公司,总投资额为人民币100万元。中方以厂房、场地折资40万元,外方以机器设备折资60万元。产品主要有纯棉、化纤、化纤混纺和交织针织品等,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量96万件。1986年5月试产,产品大部分销往香港。1987年12月,外方增加投资80万元。1988年,该厂生产纯棉短裤10万打,涤纶坯布23.23吨,产值55万元,实现利税4.8万元。
1988年4月,晋江纺织厂所属的晋江线厂和香港裕华贸易公司合资150万元,创办晋江华裕织造有限公司。中方以厂房、场地及部分配套设备折资60万元,外商以主要生产设备织布机60台及其他配套设备折资90万元。主要生产化纤纯棉织品,年生产能力90万米。6月,该厂正式投产。产品大部分销往香港。全厂拥有固定资产61.7万元,职工80人,当年产棉布17.19万米,产值19.71万元。
此外晋江县民政部门于1957年在安海开办聋哑色织布厂,使用木铁织机,生产蚊帐布、棉布、毛巾、织带等。1967年前,年产值大都不到10万元。此后由于各方面的扶持,生产进步较快。1979年产值超过40万元,1983年达100万元。
1988年,晋江县纺织企业共有5家,职工3373人,年产各类棉布336万米,产值1898.7万元,实现利润162万元。纺织业已成为县办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缝纫
缝纫业自古以来都以手工缝制为主。1956年,开始向企业化半机械生产发展。
1956年1月,石狮一些手工缝纫师傅组成的缝纫组合并成立缝纫生产合作社,其主要生产形式仍是为顾客定制服装。1958年,石狮工商业联合会组织资方家属10余人,成立布鞋社。1962年,石狮竹器蚊香综合社解体,部分人员并入布鞋社,改称石狮布鞋厂。当年全厂职工64人,产品以布鞋为主。1968年开始试产胶鞋,1970年正式投产。该厂有职工370人,建筑面积7400平方米,固
定资产178万元。主要产品有胶鞋和布鞋。年生产能力180万双。1986年产值达605.5万元。1988年,由香港客商租赁经营。
1975年后,县民政部门相继开办第一福利厂、第二福利厂和第三福利厂。这些厂家的产品大部分属缝纫产品,如人造革包、袋,妇女用品等。
1980年,第二福利厂转产外销布拖鞋后,生产迅速发展。1986年起,产值连续超过千万元,产品远销五大洲30多个国家。
1981年,原石狮竹器厂和缝纫社合并,成立石狮服装厂。该厂主要产品有男女服装、西式套装等,年生产能力达5万件。
1985年,晋江第一美术工艺厂投资23万元,添置发硫化罐、炼胶机、铅条机、合布机等设备,扩建胶鞋车间,形成日产1100双胶鞋生产能力并开始接受外贸出口任务。同年7月,组建石狮鞋帽服装厂,生产服装、人造革鞋等。
1987年,县二轻局在安海镇工业路开办晋江县工贸鞋帽厂。该厂以生产布鞋为主,年生产能力为150万双。
1988年,成立中外合资晋江三木服装厂,厂址建在内坑乡,年生产能力为12万套西装。当年即创产值120万元。
除此之外,县商业部门在开展小商品生产时也生产少量童装和运动衣裤。
1988年,全县主要从事服装鞋帽缝纫业生产的厂家共有13家,生产总值达1865.48万元。
三、皮革
1956年,石狮华丰皮鞋厂和两家私营制革作坊合并成立公私合营晋江石狮皮革厂,有职工30多人。同期,安海9家制革、制鞋个体户组成安海靴鞋皮鞋生产合作社,后又改名安海鞋革生产合作社;青阳“工联”和“一佳”皮鞋生产自救小组合并成青阳合作皮鞋小组。
1958年,青阳合作皮鞋小组改成皮革生产合作社。至1959年,石狮、安海、青阳等3个皮革生产厂家分别转为地方国营晋江皮革厂,晋江县第二皮革厂和晋江县青阳皮革厂。1961年以后,安海、青阳2家皮革厂相继下放为县办集体所有制企业,第二皮革厂改称安海皮革厂。
1964年,晋江皮革厂所产皮鞋和帆布箱销往美国、苏丹等国。1973年,安海皮革厂也开始生产人造革箱和帆布箱出口。同年,青阳缝纫生产合作社转产收音机皮套、人造革包袋和人造革箱。1975年改称晋江皮件厂。1977年生产人革皮衣。1980年,青阳皮革厂年产值242.02万元,1981年,晋江皮革厂年产值129.99万元,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1981—1982年全县皮革制造业的年产值分别为673.31万元和609.5万元,实现利润47.26万元和43.93万元,也都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1982年以后,皮革生产呈下降趋势。1983年全县总产值仅320.93万元,亏损10.04万元。其中晋江皮革厂亏损18.7万元。1986年该厂因承包经营失败,年产值仅1.4万元,亏损2万元,当即关闭停产。1987年,青阳皮革厂和晋江皮件厂也分别亏损1.7万元和1.3万元。而安海皮革厂的产值却创历史最好水平,达395.9万元,利润7万元。1988年生产开始
回升。青阳皮革厂年产值由上一年的46.7万元增至240万元,晋江皮件厂也由0.8万元增加至24万元。同年,安海皮革厂与台商洽谈合资办厂,3月,正式成立合资企业晋江县通耀鞋业有限公司,并着手进行设备安装。
1988年,全县主要从事制革生产的厂家有4家,职工总数500人,年产值571.7万元。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