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2598
颗粒名称: 卷九 工业
分类号: F239.62
页数: 44
页码: 343-486
摘要: 在西晋时,晋江县磁灶已设窑烧制生活中常用的陶瓷器皿。唐代,晋江县陶瓷、纺织、首饰、锡器等手工业已具相当规模,沿海居民也学会开埕晒盐的技术。宋元时期,铁器、陶瓷、纺织等手工业品远销海外,民间制酱酿酒、种蔗煮糖日见推广。明朝,东石一带乡村出现手工作坊,染织棉布。清康熙以后,工场作坊日兴,发展较快的有纺织、铁器、竹器、砖瓦、首饰、刺绣、制花、锡雕、印刷等业。
关键词: 晋江县 工业

内容

在西晋时,晋江县磁灶已设窑烧制生活中常用的陶瓷器皿。唐代,晋江县陶瓷、纺织、首饰、锡器等手工业已具相当规模,沿海居民也学会开埕晒盐的技术。宋元时期,铁器、陶瓷、纺织等手工业品远销海外,民间制酱酿酒、种蔗煮糖日见推广。明朝,东石一带乡村出现手工作坊,染织棉布。清康熙以后,工场作坊日兴,发展较快的有纺织、铁器、竹器、砖瓦、首饰、刺绣、制花、锡雕、印刷等业。
  民国初年,晋江县出现一批近代工业,多为华侨回乡创办。民国5年(1916),青阳庄杰赶在青阳创办源和堂蜜饯厂。民国6年,安海周纯生在安海镇石埕街创办石版印刷厂。民国10年,东石蔡尤格聘请古田人魏鉴泉为技师开办丽昆布厂。此后东石、安海等地相继办起云锦、东安、华艺、振东等人力木机织布厂。民国初年安海即有电厂,至20年代中期,又先后在青阳、石狮、永宁、安海开办4家电灯公司。此外,据统计,民国24年全县还有肥皂业16家、蜡烛业15家、木器业31家、竹篾业21家、鞋业29家、瓦窑业40家、首饰业40家、丝线业10家以及少量五金、成衣和印刷等手工业。
  抗日战争爆发后,交通阻断,侨汇中断,产品无法外销,工厂和手工作坊纷纷倒闭。抗战胜利后,工业和手工业逐渐复苏,旅外侨胞汇集闲散资金投入工业,使晋江县工业一度出现繁荣景象。但因内战再起,货币一再贬值。至1949年底,全县只有179家时产时停的私营工厂和2189户分散零落的个体手工业。其中碾米厂、酱料厂、印字馆、锅罐厂和电厂等7家规模较大,但职工都不满50人,且设备简陋、破旧,除电厂和碾米厂使用机械动力外,其余均为手工操作。是年,全县工业总产值58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6.89%。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私营企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政策以及对手工业采取“保护、发展、提高”的方针,保证工业和手工业的正常生产。1952年,全县个体手工业3012户,从业人员达7312人,手工业年产值由1949年的395万元上升到576.4万元。全县工业总产值816万元。
  1953年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始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私营企业向合作化和“公私合营”过渡,逐渐变个体私有制为集体所有制。同时,加强对工业和手工业的管理,对私营企业实行统购包销,加工订货的办法,个体手工业实行联产联销等生产自救的方针,使全县的工业生产逐步纳入国家计划轨道。至11月底,已有555家纳入国家计划。其中加工业536家、包销5家、定货13家、收购1家。
  1954年9月,晋江源和堂蜜饯厂同安海庆和堂蜜饯厂合并,定名为晋江专区公私合营源和堂果子食品加工厂,成为晋江专区第一家实行公私合营的企业。12月,晋江县第一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双沟竹器生产合作社成立。至年底,相继成立安海铁器生产小组、金井缝纫社、木器组、石狮、青阳木器小组等7个合作单位。
  1955年底,全县计有电力、酱油、锅炉等6个工厂和纺织、皮革、锡锖、砖瓦等21个手工业合作社(社员714人)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成为公私合营企业。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形成高潮。至年底已有电力、铸造、肥皂、印刷、蜜饯、酿酒、罐头等7个行业17家企业成为公私合营企业。手工业有日用金属制品、砖瓦、陶瓷、棉纺、锡锖、木器等16个行业(12667人)加入公私合营企业的行列。分别占工业和手工业总数的90.19%和90%。
  1957年,完成对私改造,全县共有手工业社、组175个,社员6988人。是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1218万元,比1952年增长49.26%。
  1958年“大跃进”中,安海、青阳、石狮的铁器、木器、竹器、皮革、工艺等12个手工业社、组转并升级为地方国营企业,余下全部下放公社管理。据统计,全县地方国营及县办集体工业企业数增至147个,职工人数达11244人。由于经济体制盲目搞提前过渡,“浮夸风”盛行,企业只追求产值而不顾产品质量,造成产销失调和亏损浪费,加上全民动员,大炼钢铁,严重冲击手工业的正常生产。
  1959年,对全县工业企业进行整编改组,部分企业下放公社管理。整顿后工业企业有102家,产值达2388万元,比1958年增长49.25%。
  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停撤一批原料不足、产品质量差、生产成本高的工厂,大批职工下放农村,原划入国营企业的手工业社、组恢复为县办集体所有制企业,下放公社的企业也重新收回。此后,全县贯彻执行《工业七十条》和《手工业三十条》,工业和手工业生产开始得到恢复和发展。至1963年底,全县有县属国营工业企业41家、职工2389人、总产值1290万元;手工业企业100家、职工总数2951人、总值732万元。196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2948万元。其中国营企业41家,职工2697人,工业产值1640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5.63%,实现利润77.53万元;县办集体企业83家,职工3258人,工业产值931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1.58%,实现利税74.29万元。
  1966年“文化大革命”后,国营工业企业生产下降。1967年全县国营工业企业产值比1966年下降8.69%;1968年又比1967年下降21%。集体所有制的手工业系统的年产值一般在800万元左右徘徊。1970年以后,局势有所好转,工业生产和管理逐渐恢复正常。1976年手工业系统年产值达2060万元,出口交货总值489.51万元。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1978年8月成立县第二轻工业局,主管原县办集体所有制手工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贯彻改革、开放、搞活方针,晋江县大力发展以侨资为依托,以股份制为主体,以外向型经济为目标的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全县的工业生产迅猛发展。1978年工业总产值为920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8.52%;1979年突破亿元大关;1980年达1.8962亿元。1981年,全县二轻系统工业产值4121万元,利润总额372.5万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1988年,全县共有各类型工业企业6714个,年工业总产值14.1964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3.56%,比1949年增长243倍多,比1978年翻3.8番。其中国营工业占6.05%;
  县办集体工业占4.38%;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占89.57%。
  以上为全县工业概貌综述,而下面内容仅记述国营工业和县办集体工业。
  第一章工业门类
  第一节粉末冶金业
  1966年后,原晋江锡锖厂派人到龙岩、宁波等地学习粉末冶金技术,利用晋江县沿海丰富的铁矿砂资源,试制第一批粉末冶金原料铁基粉末(俗称海棉铁),产品质量达到部颁标准三级粉水平。年底,县政府批准锡锖厂改为晋江粉末冶金厂。
  1967年,该厂从沙塘迁入青阳镇原青阳罐头厂内。全厂固定资产仅10.41万元,职工42人。1968年正式投产,年产铁基粉60吨,产值11万元。自1966—1970年,该厂连续亏损6.6万元。
  1970年,开始利用本厂生产的铁基粉压制铁基制品。产品有打谷机轴套,钢板衬套等。是年生产铁基粉79吨,制品7.01万件,产值16.63万元。虽仍亏损1.01万元,但生产形势已明显好转。1971年,产值达30万元,盈利5.05万元。
  1972年5月,国家投资20万元,厂址迁安海六角亭(原安海糖厂旧址),新建5座倒焰窑及配套设备。分为制粉、炉前、冲压、机修、动力等5个车间。年产铁基粉99吨,制品0.37
  万件,产值18.02万元,利润1.58万元。1973—1976年,该厂又出现亏损。
  1977年,投资65万元,建造一座年产铁基粉1200吨的隧道窑,实现生产连续化,大幅度降低煤耗。1978年5月正式投产,当年共产铁基粉735吨,制品165.54万件,产值244.74万元,利润54.05万元。
  1979年,国家投资30万元,在安海镇北郊兴建粉末冶金制品生产线,同年9月建成。经县革委会批准,粉末冶金厂的制品车间迁入新厂区,并从粉末冶金厂分离出来,组建晋江粉末冶金制品厂,分为模具、冲压、烧结、加工、机修等5个车间。是年粉末冶金行业拥有职工315人,生产铁基粉414吨,制品74.71万件,生产总值126.21万元,利润8.39万元。
  1980年,粉末冶金厂和制品厂分别研制出生产电焊条的铁粉、还原钛铁矿粉和粉末冶金刹车片等新产品。产品除供应本省外,还销往其他14个省、市、自治区。1981年,粉末冶金厂在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和北京冶金设计院的帮助下,建成一座二次还原炉,生产出铁基粉二次还原新产品。同年,制品厂生产的注塑机轴套首次出口香港2300件。
  1982年,粉末冶金厂和制品厂合并,行政上统一领导,经济上独立核算。当年产值319.69万元,利润13.88万元。
  1984年,该厂自筹资金38万元,购置压机、机床、烧结电炉等设备,扩建制品车间1400平方米。同年,新产品T22坦克制动瓦通过兵器工业部鉴定,并被确定为定点生产厂。铁基粉产量达1040吨,制品达144.27万件,产值455.54万元,利润50.9万元。
  1986年7月,晋江粉末冶金厂再次分离为粉末冶金厂和制品厂,实行独立经营管理和经济核算。同年,粉末冶金厂生产的铁基粉开始出口菲律宾。制品厂开发异型结构件及铜基制品等多种新产品。
  1988年,晋江粉末冶金厂拥有固定资产原值(以下固定资产均为原值)179.38万元,职工236人。厂区占地3.5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6万平方米。年产铁基粉1416吨,还原钛铁矿粉622吨,产值264.4万元,利润15.71万元。产品除内销外,还出口电焊条铁粉40吨,换汇1.8万美元。
  晋江粉末冶金制品厂,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85.6万元,厂区占地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职工20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6人。产品有各类含油轴承、结构零件和摩擦片等,品种达300多种,分为铁基、铜基和摩擦片三大类。1988年产值412.2万元,利润59.95万元。产品除内销外,还出口香港和东南亚各国。同年,该厂被评为国家二级企业。
  第二节海盐业
  唐代晋江已是东南沿海主要产盐区之一。宋代,县内共有盐埕168处。元代福建有官办盐场7处,其中晋江县占有浔美和■洲两处。沿至清代,浔美盐场分南北二埕,南埕辖衙口、埭头、前港、后宅、埔头、鲁东六团乡,有晒丁525名,丘盘4906坎,漏井328口;北埕辖岑兜、沙美、西岑、杆柄、林蒲、金埭、港边七团乡,有晒丁596名,丘盘6792坎,漏井450口。南北二埕年定额产盐3350吨。洲盐场分东西二埕,东埕辖新市、后市、井尾、蔡埭、埕边、南埕六团乡,有晒丁328名,丘盘3842坎,漏井709口;西埕辖柯坑、埭边、上■、下■、江北、谢厝厝、
  东仓七团乡,有晒丁421名,丘盘3931坎,漏井676口。东西二埕年定额产盐4800吨。嘉庆年间,■洲盐场划归浔美盐场管辖。道光年间,全县有盐户2324户。
  民国初年,晋江县仍是福建的主要产盐区之一。30年代中期,由于盐价跌落,不少盐户转入其他行业或赴南洋谋生,东石、白沙、潘径、永宁等地部分盐埕停晒。据民国26年《晋江县经济统计》“盐产”记载,当时以晒盐为业者约有1140户,实际参加盐业生产的人数仅1513人,估计产盐5000吨左右。除此之外,民间晒制私盐的情况无法查清,如永宁盐场场务所和盐警曾在附近的深埕村发现私坎107处;而祥芝的厝上、港边一带村民,往往利用墓埕、菜地晒制私盐。抗日战争时期,北方盐区沦陷,县政府拟定计划,贷款投资,恢复发展盐业生产,重新整治废弃的盐坎,鼓励增加产量。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海面被封锁,海运中断,全县盐业生产被迫停止。晒盐人户转营他业,大部分盐坎铲锄改作耕地。至1956年,这些农地上仍长不好庄稼,其中一部分又改为生产氯化钾的基地。
  1958年1月,福建省盐务局确定在晋江县恢复盐业生产,成立潘径盐业筹备处。当年,麦园盐场和潘径盐场相继建成投产。两场盐埕面积分别为17万平方米和30.85万平方米,年产原盐0.21万吨,产值2.82万元。翌年,又建成晋江和加排两家国营盐场,其中晋江盐场盐埕面积251.44万平方米,加排盐场盐埕面积68.23万平方米。此后,全县一批社队集体盐场陆续建成投产,如金井盐场68.77万平方米,永宁盐场37.21万平方米,安海一场31.82万平方米,郭岭盐场11.87万平方米,井林盐场16.74万平方米,安海化工盐场11.66万平方米,东石村盐场52.22万平方米,肖下盐场28.82万平方米,东埕盐场8.05万平方米。
  60年代,全县原盐年产量在1—5万吨水平,70年代年产量突破6万吨。到1980年,全县已有盐场9个,职工1253人,盐产量6.69万吨,产值539.55万元,为历史最高水平。
  1982年,加排盐场生产的细粒盐被轻工业部评为优质产品。
  1988年,全县有盐场14个,职工1438人,盐产量5.27万吨,产值533.36万元。其中,国营晋江盐场有职工473人,年产值203.7万元,盈利6.8万元;国营加排盐场有职工88人,年产值62.7万元,盈利5.1万元;乡、镇、队办盐场12个共有职工877人,年产值266.96万元,盈利20.7万元。
  第三节食品制造业
  一、粮油加工
  (一)碾米碾米历来均为农家以人力或畜力、水力带动土砻、风鼓、石碓等传统方法自行加工。至民国19年(1930),安海开办米作坊“丰昌”号,仍使用传统加工方法。同年,石狮出现机器碾米厂,以柴油机为动力带动三号碾米机。抗日战争胜利后,该厂又购进1台40匹马力柴油机。1952年,安海搬运工会创办碾米厂,设备有柴油机、砂盘砻谷机、升运机、初清筛、碾米机等,日加工稻谷16吨。1955年,石狮碾米厂公私合营后,日加工稻谷达24—28
  吨。1957年,罗溪、马甲、河市、磁灶、青阳、安海、石狮、东石等地8家碾米厂划归粮食局统一管理,共有固定资产9.8万元,年加工大米1.854万吨。此外,其余碾米厂均划归当地农业合作社经营。1964年建成青阳粮站碾米厂,安装一条机械化生产线并采用较先进的工艺流程,碾米质量达国家1—2级标准,出米率提高0.5%。是年全县共有粮食加工厂237家、动力机械262台套,日加工稻谷503.4吨。1965年,建成石狮碾米厂,该厂把生产过程中的机械提升机改为气动输送,提高出米率0.25%左右。
  1986年改建安海碾米厂和磁灶碾米厂后,国营碾米厂年生产能力达到7.1万吨。但全县稻谷实际年生产量只有1.2万吨左右,磁灶碾米厂因此关闭。
  1988年,全县国营粮食加工厂4家,职工101人,年产值471.6万元,利润24.1万元。
  (二)榨油1949年晋江县有油坊近百家,规模较大的有安海的联成、胜头、同昌3家,石狮和内坑各有2家。1953年县食用油加工由供销社管理,大多委托私营油坊加工。1955年转归县油脂公司经营,采用去壳加工法,提高出油率2%。同年冬在英林后坑召开的全县油坊工人代表会上宣布油脂生产各工序操作要求和检查标准,同时推广内坑古山油坊改厚饼压榨为单环薄饼压榨,残油率由6.3%降为5.2%,每吨花生仁增产油2.5公斤。1956年安海联成油坊改脚踏单环薄饼为杠杆压饼,每片饼生产时间从30秒缩短为15秒,而且饼中残油率降为4.8%。英林伍堡油坊创造饼心适量加末的方法,残油率再降至4.51%,获国家轻工业部嘉奖,省有关部门还在该地召开现场会,推广该坊经验。罗溪油坊以大、小压榨车二次作业的方法,创造出50公斤花生仁出油12.57公斤,残油率4.3%的好成绩,荣获省、地奖励。同年秋季,青阳巷尾三油坊试榨米糠油成功,出油率9%。
  1958年,石狮油坊以柴油机为动力,效率提高80%。同时,改进米糠榨油工艺,出油率提高到15%。省粮食厅在石狮召开现场会,推广该厂的糠油压榨新工艺。1963年,衙口、石狮油坊分别购置250型榨油机。从此,晋江县的食用油生产开始向机械化发展。1969年,石狮油坊安装12台250型液压榨油机,配备各种配套机械,形成半机械化生产,日榨花生仁1吨。省粮食厅在该厂召开现场会并颁给奖状。1977年,石狮油坊又安装2台95型螺旋榨油机,日榨花生仁1.2吨,米糠600—750公斤,实现机械化生产。
  1978年,国家投资91.5万元,在龙湖英厝头建成现代化榨油厂,定名晋江油厂。该厂主要设备有大功率电动机、锅炉和剥壳、轧片、蒸炒、榨油、水化等装置。1988年该厂职工82人,产油1283吨,总产值267.5万元,成为县食用油生产的骨干企业。
  (三)粮食复制晋江县粮食复制品主要有米粉、面条、面线、波纹面和豆制品。加工点比较分散,从业人数多。如陈埭的陈塘、永和的新菌边、龙湖的古湖、内坑的后山和安海的伍埭等地,都有50—80%的农户从事水米粉或手拉面线以及豆腐、豆干生产。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粮食复制品加工个体户都参加农业合作社副业组,集镇的个体户组织生产合作社。1954年,接受粮食部门委托加工的米粉户有224家、面线户309家。1958年,磁灶、陈埭、青阳、安海、石狮、深沪、金井7个面制品联社、豆腐作坊归入粮食部门管理。1963年7月,全县粮食复制品行业的加工作坊共有227个,从业人员1873人。
  1978年,国家投资80万元,在石狮狮仔山建成一座日产炊、米粉6.5吨的粮食复制品厂。1988年产值45.5万元。部分粮食复制品仍委托个体户加工,以保证市场供应。1977一1988年,共委托加工米粉1.11万吨,面制品6628吨。
  二、制糖
  晋江县种植糖蔗的历史大约起自宋代。明、清时,产地集中于磁灶、安海、马坪、内坑等乡。蔗糖畅销华北及江淮一带,时有“糖去棉花返”的民谣流传。
  鸦片战争后,蔗糖市场逐渐被洋糖占领。特别是甲午战争后,日本殖民者以台湾为糖业基地,大量蔗糖倾销大陆,晋江县制糖作坊大多倒闭。清末民初,种蔗的农户极少。
  民国21年,晋江县蔗农从台湾省引进良种台蔗134和108品种,使糖蔗种植出现新的转机,制糖作坊陆续恢复。据民国24年统计,全县共有榨糖车280部,工人2520人,年产蔗糖1167.5吨,产值23.35万元。蔗糖多数销往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厦门等地。抗日战争爆发后,因运输中断,产品滞销,制糖业再度萧条,直到抗战胜利后始见复苏。
  1949年,部分制糖作坊改用柴油机为动力。是年全县产糖145吨。至1953年,全县的蔗糖年产量已达1883吨。1956年底,投资4万元在内坑乡建成1座半机械化糖厂。全厂职工26人,厂房建筑面积900平方米,日榨甘蔗30吨,产品为红粉糖。1957年,全县共生产蔗糖2153吨。
  1959年8月,在安海六角亭和石狮荆山建成2座半机械化糖厂。安海糖厂投资25万元,厂房建筑面积2466平方米,日榨甘蔗200吨;石狮糖厂投资10万元,日榨甘蔗30吨。同年,磁灶和东石分别扩建2座日榨甘蔗15吨的社办糖厂。至此,全县共有糖厂5家,日处理甘蔗能力达290吨,此外还有土法制糖作坊60家。产品仍均为红粉糖。在1959一1960年榨季中,全县共榨甘蔗10073吨,生产红粉糖1227.97吨(其中土法制糖作坊压榨量为3303.34吨,产红粉糖347.72吨),产值51.11万元。此外,各糖厂利用蔗渣、废糖水生产出价值6万元的白酒、醋和饲料等。
  1960年,内坑糖厂投资1万元,新增1台压榨机,并对旧设备进行改造,日处理甘蔗能力提高到100吨。
  石狮、安海2家糖厂自投产后亏损严重,至1962年榨季结束,共亏损26.61万元。石狮糖厂当即关闭。1963年榨季结束后,安海糖厂也告歇业。
  1962—1965年,内坑糖厂共投资6.14万元进行扩建和改造,实现机械化生产,日处理甘蔗能力提高到180吨。1968—1978年,内坑糖厂又投资154.7万元,安装1条机械化制糖生产线,日处理甘蔗能力提高到350吨。该厂在1977—1978年榨季共榨甘蔗21743吨,生产红粉糖3041.85吨,产值199.15万元,实现利润29.55万元。
  1978年7月,国家投资770万元,在安海溪边水库西南筹建1座日处理甘蔗500吨和日产酒精4吨的中型糖厂,定名为晋江糖厂,采用双重亚硫酸法生产白砂糖。1980年2月建成,3月试车成功并投入生产。该厂厂房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674.33万元,职工410人。1981年2月,酒精车间竣工交付使用。同年,关闭全县156个土法制糖作坊。
  1981年9月,在青阳三光天筹建1座日榨甘蔗2000吨的大型糖厂,定名为晋江青阳糖厂。1985年1月建成,共投资3530万元。厂区占地29.3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64万平方米,核定固定资产4313.9万元,职工772人,2月,试车并投入生产。该榨季共榨甘蔗54985
  吨,生产白砂糖5117吨,产值631.74万元,亏损72.1万元。
  1985—1986年榨季,全县蔗糖生产各项经济指标均达历史最好水平。共榨甘蔗227426吨,生产蔗糖24873吨。其中白砂糖2.005万吨,红粉糖4822.65吨,生产酒精421.38吨,总产值达2497.8万元,上缴税收472.89万元,实现利润122万元。
  1988年,青阳、晋江、内坑等3家国营糖厂已形成日榨甘蔗3100吨,日处理原糖300吨,年产酒精600吨的生产能力。其中青阳糖厂日榨蔗量2000吨,日处理原糖300吨;晋江糖厂日榨蔗量600吨,年产酒精600吨;内坑糖厂日榨蔗量500吨。是年,全县糖产量12973吨,产值1367.7万元,利润56.8万元。
  三、糖果糕点蜜饯
  (一)糖果糕点晋江县历来以精制糕点闻名。民间制作糕点,花样品种繁多,其中以石狮甜果和安海桔红糕最具特色。
  清宣统二年(1910),石狮塘头村开设一家“万兴号”甜果店,该店制作的石狮甜果畅销四方。民国29年,安海糕点店生产出食珍桔红糕,为茶点中之精品。
  1955年,全县较大的糕点业有协德珍、永珍、源和珍、津芳、新和兴等5家,分布在安海、石狮、英林、金井等地。共有资产1.6万元,工人22人,年产糕饼糖品11.17吨,产值7.01万元。1956年对私改造中均转为国营商业的食品加工厂。
  1981年9月,青阳、石狮、安海3家食品加工厂实行独立核算。体制改为县办集体企业,同时分别改称为青阳、石狮、安海糖果饼干厂。当年3厂共有固定资产19.01万元,职工201人,年产糕点糖果485.15吨,产值288.47元,利润4.25万元。同年,石狮糖果饼干厂生产的石狮甜果,在全省糖果糕点评比中获得优质产品称号,安海糖果饼干厂生产的食珍桔红糕也被省商业厅誉为优质产品。
  1982年1月,上述3家糖果饼干厂由商业局划出,归工业局管理。1982—1988年,糖糕点市场竞争激烈,糖果饼干厂的生产逐年下降。1988年,石狮糖果饼干厂关停。同年,青阳、安海2家糖果饼干厂共有职工84人,年产值101.6万元,利润2.3万元。
  (二)蜜饯民国初年,青阳水果摊贩庄杰赶把平时卖剩的水果淹晒干制成果脯,俗称“咸酸甜”。后来学会制作蜜饯的技术,并于民国5年在青阳创办全县第一家蜜饯厂。民国21年,又在青阳董厝崎顶购地建房,添置生产设备,在青阳宫后街开设门市部,以“源水成甘,和末配制”的题首二字为号,正式成立源和堂蜜饯厂。民国25年,全厂拥有资金银元5万,雇工达230多人,年产蜜饯150吨。品种有李咸饼、七珍梅、二唛等。抗日战争胜利后,源和堂蜜饯厂在龙海县石码镇开设分厂,在厦门开设门市部。当时,全厂已有资金银元10万,雇工1200人,年产蜜饯500吨,品种增加蜜杏脯、咸杨梅、咸金枣、柚皮糖、蜜莲子、草橄榄等50余种。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而且远销东南亚等地。
  除源和堂外,安海的庆和堂和安海、磁灶等地的一些小作坊也生产蜜饯。
  1953年,源和堂申请公私合营。1954年1月,正式成立晋江专区公私合营源和堂果子食品加工厂,成为晋江专区首家公私合营企业。合营时,全厂拥有资金16万元,职工73人。是年生产蜜饯303.32吨,产值41万元,利润2.68万元。1955年,安海庆和堂接受社会主义
  改造,并入源和堂蜜饯厂。
  1956年,由福建省华侨投资公司投资,在泉州新建厂房,源和堂迁往泉州市区,并转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改称福建省华侨投资公司源和堂蜜饯厂,归泉州市管理。同年,安海、磁灶等地的小蜜饯厂合并为安海梅珍园和磁灶庆利堂两个蜜果加工组。该年度全县共生产蜜饯19吨。1957年,梅珍园并入源和堂,庆利堂收归青阳乳品罐头厂,为蜜饯车间。
  1959—1965年间,内坑、安海、石狮3家糖厂曾利用糖蜜生产蜜饯。晋江综合食品厂和晋江酒厂各有1个车间生产蜜饯。其间以1959年产量最高,达324吨,以后逐年降低,至1962年,全县仅生产蜜饯19吨。1963年后,全县蜜饯生产几乎停止,直至1978年才逐渐恢复。当年紫帽山农场利用当地资源创办一个小型蜜饯厂。1988年,全县蜜饯产量103吨。
  四、酿酒
  宋代,晋江县民间已有酿酒业。据清道光《晋江县志》记载,“晋人常饮,惟醇酒,即宋之醇酬及今老酝”。其时,以大米为原料,掺拌酒曲蒸造白酒,又名烧酒。也有掺拌白曲蒸造甜酒。至清代,大多以蕃薯为原料,加糖蜜蒸造蕃薯酒,然后以糯米浸甜。1949年以前,全县没有专门酿酒的工厂,仅有一些分散在各乡、镇的酿酒个体户,以及部分酱油作坊兼产少量饮料酒。
  1950年底,青阳、陈埭、磁灶、池店等地的10家酒户合并成立青阳联合酒厂,厂址设在青阳新街,共有资金0.11万元,职工11人,以传统设备手工操作生产鲜地瓜酒。1951年,该厂生产饮料酒300吨。
  1952年,安海3家酒户合并成立安海酒厂,有资金0.1万元,职工8人,磁灶张前村也开办一家私营泉兴酒厂,有职工11人。当年,实行饮料专卖,全县5家酒厂年产270吨饮料酒,全部由国营商业部门包销。
  1953年,在石狮专卖公司主持下,石狮北和酒厂,酱油厂和泉兴酒厂合并为石狮民和酒厂。同年,安海桂元联营处将资金3500元投入青阳联合酒厂,扩大生产规模,安海“晋记”和“双吉”粮店也先后投资安海酒厂。1954年,青阳酒厂迁址曾井街。
  1955年,青阳、安海、石狮3家酒厂合并,于1956年1月正式成立公私合营晋江酿酒厂。总厂设在青阳,安海、石狮设分厂。合营时共有固定资产0.59万元,职工55人。
  1958年,国家投资16.5万元,扩建3700平方米的厂房和仓库,安装1台0.5吨锅炉及配套设施。8月,改为全民所有制企业,称地方国营福建省晋江酒厂。10月,青阳曾井村8家制曲户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加入晋江酒厂。同年,采用金狗脊为原料生产无粮酒,受到省轻工业厅表彰。年底,全厂资产12.44万元,职工200人。该年度全县共生产饮料酒1166吨。
  1959年1月,晋江酒厂和青阳乳品头厂合并,成立晋江综合食品厂,以原酒厂为总厂,安海、石狮、河市设立分厂。该厂的酒类产品有地瓜酒、高粱酒、米酒、固元酒、五加酒、二红酒、桂元酒、葡萄酒等。此外,内坑、安海、石狮等3家糖厂利用蔗渣、糖蜜生产白酒。
  1960年,晋江综合食品厂划分为青阳、安海、河市、石狮4家分厂和晋江罐头厂。11月,撤销河市酒厂,石狮、安海2家酒厂分别并入石狮、安海糖厂。1961年1月,青阳酒厂更名为晋江酒厂。1963年5月,晋江酒厂和罐头厂合并成立晋江食品厂。1964年5月,食品厂再改称晋江酒厂。
  1964—1975年,晋江酒厂共投资31万元,建设厂房和地下酒池4000多平方米,安装铜蒸馏塔等设备,基本上实现半机械化生产。1977年,酒厂进行全面规划,改造和扩建厂房,添置和更新设备。至1982年,具有年产饮料酒3150吨的生产能力。是年,酒厂拥有固定资产99.07万元,职工178人,年产饮料酒2818.85吨,产值283.04万元,实现利润42.13万元。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达历史最好水平。该厂生产的白酒、药酒共计25个品种。销售范围主要是晋江及泉州、惠安、莆田、南安等县、市。
  1983年后,由于经营不善,产品老化,生产逐年下降。1986年,全县饮料酒产量降为1152吨,产量仅为1982年的三分之一。1987年,实行企业承包责任制,同时开发新产品,产量略有回升。1988年,再度下跌,全县饮料酒产量仅1122吨。
  五、罐装食品
  民国期间,青阳镇有生产炼乳罐头的小工厂。1955年,华南、民生两家炼乳罐头厂共有职工19人,年产值23.8万元。1956年,两厂合并为公私合营晋江炼乳罐头厂,有职工14人,年产炼乳罐头2.6吨、果蔬罐头30.54吨,产值24.6万元。
  1957年,晋江炼乳罐头厂出产的“海军”牌牛乳罐头,在全国乳品专业会议上被评为全国标准产品,并开始出口东南亚国家。
  1958年,炼乳罐头厂改为地方国营企业,称晋江乳品罐头厂。同年,国家投资15万元,购置生产设备以扩大生产,职工人数增至59人,年产乳品罐头257.78吨,果蔬罐头1.99吨,产值96.92万元,利润11.72万元。
  1959年,晋江乳品罐头厂与晋江酒厂合并为综合食品厂,罐头车间生产的品种有炼乳、果蔬、鸡、鸭、鱼、肉等罐头。1960年,罐头车间析出成立晋江食品罐头厂。1963年,食品罐头厂和酒厂再度合并,成立晋江食品厂。原食品罐头厂的部分人员转入泉州罐头厂,仅留少数职工生产罐装食品。1964年5月,食品罐头车间停产。
  六、饮料
  1985年11月,晋江酒厂和重庆天府可乐饮料工业公司联合投资28.85万元,安装1条年产500万瓶“天府可乐”饮料生产线。同年,成立重庆天府可乐饮料工业公司晋江饮料厂。1986年4月建成投产,由重庆方面提供原料,生产天府可乐饮料52.29吨。
  1987年,晋江县食品厂投资17万元,安装1条橙汁生产线。当年投产并生产橙汁饮料35吨。
  1988年,两家饮料厂共生产饮料80吨。
  食品制造业除上述6个主要门类外,还有从事肉类加工的青阳、石狮、安海的3个食品站和从事水产品加工的石狮、深沪冷冻厂。
  食品站主要屠宰和销售禽畜肉产品。从1962年起,食品站的产量逐年都有增加。60年代年产值基本处在200—300万元之间。1971年起开始下降,1974年一度降至28.93万元。1978年始有好转,1979年,总产值升至333.86万元。此后,基本稳定在300—400万元之间,最高年产值为1985年的494.4万元。1988年,产值446.21万元。
  冷冻厂主要是为鲜活食品保鲜,以水产品为大宗。1962年后,产值均在10万元左右。1967年后连续12年亏损。1978年后,生产有所发展,其中1982年产值23.04万元,盈利为历年之最,达9.9万元。1986年,年产值83.9万元,为历史最好水平。1988年,产值50.74万元。
  第四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唐宋以后,泉州港成为举世闻名的海外贸易大港,从而带动晋江县造船业的发展。据考古发现,今泉州城南门外辛公亭附近的厂铺、城东南郊的乌墨山澳和鸡母澳等地,都有古代造船的遗迹。当时泉州一带的造船技术在全国享有盛名。泉州建造的航海大舶,为中外商客所乐用,朝廷每有遣使,均先期来泉州雇募舟船。宋时政府屡次诏令大批建造。因此,民间造船业兴旺发达,滨海之民,皆自备财务,建造舟船。其后,随着泉州港的衰落,造船业也日渐衰退。到清末民初,晋江县只有东石的玉记和森记两座船坞,修造中小型木帆船。
  陆路运输业自有公路后,先后办起泉安、泉围等民办汽车公司。在这些运输公司内均设有保养场,维修汽车。
  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县水产局在永宁梅林港投资兴建晋江水产造船厂,有职工76人,从事渔业木帆船、机械船的制造和维修,年产值28万元左右(1978年关停)。
  1958—1959年,县交通部门先后创办内河造船厂,石狮交通运输修配厂和安海车辆厂。内河造船厂生产小水泥船。1959年修配厂和车辆厂共制造马车、板车、独轮车310多辆,各种零件5万多件,大、中修各类车辆9100车次。1960年,这两家工厂有较大发展,产值比上年底增长3倍,达31.2万元。生产的零配件,基本满足县内短途运输工具的修配需要。1962年,石狮交通运输修配厂改称车辆修配合作社,安海车辆厂改称车辆修造社,均下放为县办集体企业。
  60年代初,县汽车运输队所属修理厂,除正常维修本队车辆外,还开展对外维修业务。1962年获省交通厅批准,开始拼装车辆。1965—1966年,该厂将该运输队原来的铁木结构客车改装为铁壳车,并建造5个车辆维修库。
  据统计,县交通系统所属运输设备制造业在60年代的最高年产值是1968年,计7.42万元。
  70年代起,安海车辆修造社转产非运输业产品。
  1972年,石狮华侨中学创办制动材料厂,生产各种型号汽车制动片,产品销售全国各地。
  1973年,原陈埭公社农业机械修造厂改为泉州汽车配件公司,扩建厂房,增添设备,生产水泵轴、锥型垫圈、手刹车蹄片轴和蹄臂肖等汽车配件,后又试制成功GA—10和NT—130飞轮齿环,经鉴定合格,成为省汽车配件公司定点生产厂家。该厂1977年正式定名为晋江县汽车配件二厂,成为县交通局属下的集体企业。同年,县汽车运输队修理厂发展成为汽车定点维修及配件定点供应的汽车双定厂,全县在厂双定维修的汽车达32部。1984年,晋江汽车配件二厂实行租赁制。
  1986年,石狮车辆修配合作社改称交通运输修配厂,汽车运输队(1980年改名运输公司)修理厂自1962年起,至1986年共拼装89辆汽车。1988年,安海车辆厂有职工30人,年产值16.5万元;汽配二厂有职工96人,年产值219万元,利润6.8万元;石狮交通运输修配厂有职工147人,年产值535万元,利润28.4万元。
  第五节纺织、缝纫和皮革工业
  一、纺织
  晋江沿海的东石、安海一带宋代开始种植棉花,在东石至今尚有“茄拌潭”、“茄拌宅”和“布房”、“踏石”等与手工棉纺织业有关的地名或实物。至清代末年,小商贩到安溪、南安和晋北洋西坑(今属鲤城区马甲乡)等地收购纱粗幅窄、经条用洋纱、纬条用土纱的“头白布”以及用苧麻为原料织成的“罗布”,运到城里向棉纱铺换回棉纱。棉纱铺则把这些土布,用“青黛”染成黑、蓝等颜色后,销往外地。
  民国10年(1921),东石蔡尤格聘请古田魏鉴泉为技师,在东石创办晋江第一家织布厂“丽昆”布厂。置有人力织机5台,生产土白布。布匹长18米,宽0.4米,每米时价3.60元。翌年,魏鉴泉之弟魏国忠也在东石开办云锦布厂,有布机15台。民国12—14年,东石又办起维新布厂和东安布厂,各有布机15台和20台。产品大半销往金门县。
  民国19年后,旅外华侨纷纷回乡投资开办布厂。这一时期,一些厂家引进机械动力,创办电机染织厂。较为著名的如民星、利群、振东等厂。原云锦布厂改称民星电机染织厂后,在东石沙堀南面兴建厂房和办公楼。全厂有股金10多万元,其中投资额最大的是西梧旅菲华侨吴民衡,侨眷及盐户、渔民的小额投资有上百户。该厂拥有电动织机60台、木织机150台、人力整理机4台、电动络经络纬机3台、捻线机1台及其他配套设备。厂内有350名工人,厂外另有约350台木织机为之加工产品。日产布90米左右。
  利群电机染织厂是民国20年由东安布厂拆资兴办的。全厂资金10万元,股东多为永春华侨,其中以旅居印尼的张逊琛投资最多。该厂设备由上海聚昌协铁厂监制并铸有“厦门东石利群电机染织厂”字样。初期有电动织机30台,后增至74台,人力整理机2台以及电动络经络纬机、丝光机、印纱机等设备,配有35匹马力的柴油发电机1部。全厂工人250人,日产布54米。
  振东布厂原以人力木织机生产布匹,民国22年改为电机染织,置有电动织机25台,脚踏铁木织机5台。
  与此同时,木织机和脚踏铁木织机在纺织业中仍占有相当比重,如东安布厂有200台、原昌布厂120台、美华布厂100台、华艺布厂80台、化光布厂50台,总计在700台左右,日产布135米。其他还有一些零星分布在东石、安海、磁灶等地的小型布厂和作坊。当时各厂家大量由厦门或上海购进棉纱,生产女格、柳条布及各色自由布等数十种产品,主要销往闽中、闽南一带,也有少量出口到香港、马来西亚等地。
  抗日战争时期,交通阻断,棉纺织业的原料来源和产品销售都陷入困境,大批纺织厂相
  继歇业。利群、民星等厂分别迁入永春、安溪,振东、化光也分别卖转外地。民国29年曾有华侨投资在英墩开办永安布厂,不久即告倒闭。到民国31年,勉强维持的仅20%左右的厂家,大部分转为以家庭经营为主,原料主要是收购破旧棉絮,加工纺成粗糙的棉绩纱,织出的布称为湖柳布。
  抗日战争胜利后,交通恢复,上海棉纱源源而来,晋江纺织业得以复苏和发展。当时仅东石、安海一带从事家庭手工纺织的就有上千家,大多集中在郭岑、凉下、东埕等村落。较大的厂家有:东安、民星、群芳、锦芳、七谊、福星、仁记等,年产棉布总计在1.8万米以上。后因上海棉布大量运销福建,迫使这些厂家另辟市场,销往台湾。
  新中国成立初期,晋江县规模较大的纺织厂有仁记织布厂、经纬染织工业社、新泉顺染织工业社、民星染织厂、东伦染织工业社、维新染织工业社、福星染织工业社、东星染织工业社等8家,总计有各类织机176台。另外,分散在各家各户的木织机有上千台。全县从事纺织业的人数有2000人之多,年产棉布约3.6万米。产品有提花布、彩格布、柳条布等,除供应晋江县外,还销往南安、永春、莆田、仙游、同安等县。
  1951年,东石成立纺织业同业公会。年底东石8家纺织厂合并为东联纺织厂,厂址设在原民星布厂内,共有职工175人,织机100台。1952年,东联纺织厂开始为国营商业加工定货。
  同年,由东石乡政府牵头帮助纺织个体户组织家庭纺织业联销处,解决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不久,从联销处析出个体户316户、织机518台,交由东石供销社组成东石纺织劳动组。同时,分散在安海各村的由归侨或侨眷开办的个体户,在开展生产自救活动中组成华侨纺织生产合作社。
  1953年,国家实行棉布统购统销,指定东联纺织厂为泉州花纱布公司加工生产;东石家庭纺织业联销处为石狮百货公司加工生产;安海华侨纺织生产合作社和东石纺织劳动组部分为国营公司加工生产,部分自产自销。这种固定的产销关系一直延续至1955年。
  1956年,东石联销处和劳动组中拥有4台以上布机的21家个体户并入东联纺织厂,并过渡为公私合营企业。合营时,全厂共有职工194人,电动织机10台,脚踏木织机116台以及配套设备136台。私人股份121户,股金总额2.54万元。
  同年,联销处和劳动组中拥有3台以下织机的个体户组成东石纺织生产合作社。全社共有社员957人,织机610台。合作社中除少数集中生产外,大部分仍分散在15个自然村17个劳动组中生产。是年全县共生产棉布56.3万米,产值56.47万元。产品包括蚊帐布、被单布、花格线呢等。全部为国营商业加工生产。
  1958年,安海华侨纺织生产合作社转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更名为地方国营安海华侨纺织厂。翌年4月,东联纺织厂和东石纺织生产合作社合并,转为地方国营晋江纺织厂。1959年全县纺织工业拥有固定资产16.91万元,职工1401人,棉布产量196.09万米,产值176.36万元,利润10.51万元。
  1960—1962年,全县纺织行业的职工人数、产量和产值大幅度减缩。1962年,职工人数为617人,年产量为51.42万米,产值为70.71万元。同期,安海华侨纺织厂下放为县办集体所有制企业。1963年后,经济形势好转,年产量和产值、利润逐年增长。
  “文化大革命”期间,纺织行业生产受到冲击。1966—1972年,全县纺织业产量一直在200万米左右徘徊。1971年,福建省轻工业厅调配给晋江纺织厂40台三明纺织厂退役的40年代制造的大英织机,1972年又从上海色织三厂购入旧丰田织机60台。同时新建1座织布车间,生产女线呢和被单。但全县纺织业生产仍无起色。1973—1976年,连续4年亏损,仅1975年就亏损7.02万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轻纺工业列为优先发展的行业。1981—1983年,晋江纺织厂投资127.47万元,购置新型织布机120台,高压染纱机3台以及配套设备17台,新建2座面积27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安装1条机械化漂染生产线。此间先后研制新产品35组70多种花色,主要有涤粘、中长花呢、的确凉、府绸等。全县棉纺织品产量突破400万米。
  1984年起,晋江纺织厂投资300多万元用于技术改造,购置新型宽幅织机166台,漂染及配套设备34台,微电脑控制设备6台,形成较为完整的织布生产线和微电脑控制漂染生产线。产品又增加多种中、高档服装面料,其中有4种被省纺织工业公司评为优秀布型,4种被评为优质产品。1985年,该厂产值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达1123.1万元,占全县纺织业总产值的86.51%,实现利润101.16万元,占全县纺织业总利润的89.13%。
  1985年11月,青阳糖厂和菲律宾一工业公司合资创办晋江顺阳针织品有限公司,总投资额为人民币100万元。中方以厂房、场地折资40万元,外方以机器设备折资60万元。产品主要有纯棉、化纤、化纤混纺和交织针织品等,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量96万件。1986年5月试产,产品大部分销往香港。1987年12月,外方增加投资80万元。1988年,该厂生产纯棉短裤10万打,涤纶坯布23.23吨,产值55万元,实现利税4.8万元。
  1988年4月,晋江纺织厂所属的晋江线厂和香港裕华贸易公司合资150万元,创办晋江华裕织造有限公司。中方以厂房、场地及部分配套设备折资60万元,外商以主要生产设备织布机60台及其他配套设备折资90万元。主要生产化纤纯棉织品,年生产能力90万米。6月,该厂正式投产。产品大部分销往香港。全厂拥有固定资产61.7万元,职工80人,当年产棉布17.19万米,产值19.71万元。
  此外晋江县民政部门于1957年在安海开办聋哑色织布厂,使用木铁织机,生产蚊帐布、棉布、毛巾、织带等。1967年前,年产值大都不到10万元。此后由于各方面的扶持,生产进步较快。1979年产值超过40万元,1983年达100万元。
  1988年,晋江县纺织企业共有5家,职工3373人,年产各类棉布336万米,产值1898.7万元,实现利润162万元。纺织业已成为县办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缝纫
  缝纫业自古以来都以手工缝制为主。1956年,开始向企业化半机械生产发展。
  1956年1月,石狮一些手工缝纫师傅组成的缝纫组合并成立缝纫生产合作社,其主要生产形式仍是为顾客定制服装。1958年,石狮工商业联合会组织资方家属10余人,成立布鞋社。1962年,石狮竹器蚊香综合社解体,部分人员并入布鞋社,改称石狮布鞋厂。当年全厂职工64人,产品以布鞋为主。1968年开始试产胶鞋,1970年正式投产。该厂有职工370人,建筑面积7400平方米,固
  定资产178万元。主要产品有胶鞋和布鞋。年生产能力180万双。1986年产值达605.5万元。1988年,由香港客商租赁经营。
  1975年后,县民政部门相继开办第一福利厂、第二福利厂和第三福利厂。这些厂家的产品大部分属缝纫产品,如人造革包、袋,妇女用品等。
  1980年,第二福利厂转产外销布拖鞋后,生产迅速发展。1986年起,产值连续超过千万元,产品远销五大洲30多个国家。
  1981年,原石狮竹器厂和缝纫社合并,成立石狮服装厂。该厂主要产品有男女服装、西式套装等,年生产能力达5万件。
  1985年,晋江第一美术工艺厂投资23万元,添置发硫化罐、炼胶机、铅条机、合布机等设备,扩建胶鞋车间,形成日产1100双胶鞋生产能力并开始接受外贸出口任务。同年7月,组建石狮鞋帽服装厂,生产服装、人造革鞋等。
  1987年,县二轻局在安海镇工业路开办晋江县工贸鞋帽厂。该厂以生产布鞋为主,年生产能力为150万双。
  1988年,成立中外合资晋江三木服装厂,厂址建在内坑乡,年生产能力为12万套西装。当年即创产值120万元。
  除此之外,县商业部门在开展小商品生产时也生产少量童装和运动衣裤。
  1988年,全县主要从事服装鞋帽缝纫业生产的厂家共有13家,生产总值达1865.48万元。
  三、皮革
  1956年,石狮华丰皮鞋厂和两家私营制革作坊合并成立公私合营晋江石狮皮革厂,有职工30多人。同期,安海9家制革、制鞋个体户组成安海靴鞋皮鞋生产合作社,后又改名安海鞋革生产合作社;青阳“工联”和“一佳”皮鞋生产自救小组合并成青阳合作皮鞋小组。
  1958年,青阳合作皮鞋小组改成皮革生产合作社。至1959年,石狮、安海、青阳等3个皮革生产厂家分别转为地方国营晋江皮革厂,晋江县第二皮革厂和晋江县青阳皮革厂。1961年以后,安海、青阳2家皮革厂相继下放为县办集体所有制企业,第二皮革厂改称安海皮革厂。
  1964年,晋江皮革厂所产皮鞋和帆布箱销往美国、苏丹等国。1973年,安海皮革厂也开始生产人造革箱和帆布箱出口。同年,青阳缝纫生产合作社转产收音机皮套、人造革包袋和人造革箱。1975年改称晋江皮件厂。1977年生产人革皮衣。1980年,青阳皮革厂年产值242.02万元,1981年,晋江皮革厂年产值129.99万元,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1981—1982年全县皮革制造业的年产值分别为673.31万元和609.5万元,实现利润47.26万元和43.93万元,也都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1982年以后,皮革生产呈下降趋势。1983年全县总产值仅320.93万元,亏损10.04万元。其中晋江皮革厂亏损18.7万元。1986年该厂因承包经营失败,年产值仅1.4万元,亏损2万元,当即关闭停产。1987年,青阳皮革厂和晋江皮件厂也分别亏损1.7万元和1.3万元。而安海皮革厂的产值却创历史最好水平,达395.9万元,利润7万元。1988年生产开始
  回升。青阳皮革厂年产值由上一年的46.7万元增至240万元,晋江皮件厂也由0.8万元增加至24万元。同年,安海皮革厂与台商洽谈合资办厂,3月,正式成立合资企业晋江县通耀鞋业有限公司,并着手进行设备安装。
  1988年,全县主要从事制革生产的厂家有4家,职工总数500人,年产值571.7万元。
  第六节竹木加工业
  一、家具制造
  1952—1954年间,青阳、安海、石狮等地的一些木匠户组成木器生产自救小组。1955—1956年,安海的木器组和木桶组、桶箱组合并成立安海家具生产供销社,总人数达300人左右;青阳的木器组联合一些个体木匠组建青阳木家具社,分成10个生产小组,人数达100多人;石狮木器组也发展到110多人,并成立石狮木器生产合作社。
  1958年,安海家具生产供销社按产品分类,分别并入县通用机器厂等国营企业;石狮木器生产合作社和几家生产铁器、车辆、五金的合作社合并组建成地方国营晋江县第二农具厂;青阳木家具社转为地方国营晋江青阳农械厂,翌年并入晋江县华侨机器厂。
  1961—1962年体制下放,并入国营企业的木器生产厂家恢复原集体所有制体制,改称木器社。1966年,安海木器社又改称木器合作工厂。1970年,该厂曾试产过拉链和白塔牌缝纫机未获成功。1977年开始生产漆椅外销,1985年改称晋江县钢木家具厂。
  1988年,青阳木器厂有职工91人,厂房建筑面积3720平方米,固定资产18.6万元,主要产品是木家具,年生产能力1.2万件,年产值为40.5万元。石狮木器厂有职工86人,建筑面积5276平方米,固定资产38万元。主要产品是木家具以金木雕古式套装家具为主的传统产品,年生产能力1.2万件。该厂自1982年以后,年产值逐年下降,1988年仅12.7万元,亏损5万元。晋江钢木家具厂有职工90人,厂房建筑面积3887平方米,固定资产17万元,主要产品是钢木家具,年生产能力2.5万件,年产值为54.1万元。
  1988年,全县家具制造厂家共有6家,职工总数289人,年产值合计128.5万元。
  二、竹制品和木材加工
  晋江县竹制品业,主要生产日常生活用具和农、渔业生产用具。50年代中期,民间竹制品工匠组成若干竹器社,后来有些转产,有些并入其他行业。到1988年,全县仅剩下石狮竹器厂。
  木材加工业,有县木材公司辖下的青阳制材厂,安海制材厂和紫帽山农场锯木厂,均从事锯木加工。1950—1960年,职工人数都在20人以内,产值逐年都有增加,1960年达26.83万元。此后一直在此上下浮动,1985年一度减为0.8万元,1988年恢复到22万元。
  第七节印刷和纸制品业
  一、印刷
  晋江县在宋代已出现木版印刷业,靖康木版《大藏经》就是当时的产品之一。这种印刷方法沿袭数百年之久,至民国初年,晋江始出现石版印刷作坊。民国3年(1914),安海石埕街开设石版印刷作坊,继后又开办闽南和陈诸益石版印刷社。民国7年,石狮照像馆兼营印刷业务。民国12年,石狮有建文和时代两家石版印刷社。民国15年,石狮土地街办起较为完整的石版印刷厂。民国18年,安海又有黎明石版印刷厂。民国19年后,印刷业逐步发展,采用铅字印刷。1949年,全县共有13家印刷厂,从业人员105人。其中铅版印刷厂5家,石版印刷厂5家,木刻水印厂3家。
  1955年,全县有李共和、和平、永华、育新、大众、闽光、新联、黎明、现代、侨属、群力等12家印刷厂,全部人员68人,资金35685元,年产值60639元。1956年,12家印刷厂合并成立公私合营晋江印刷厂,总厂设在青阳,石狮、安海设立分厂,另有石狮侨属簿籍加工组。是年,全厂有固定资产0.97万元,职工49人,年产值26.4万元,利润0.98万元。主要有零件印刷、报刊、书籍、表格、商标等。1957年,侨属加工组并入石狮分厂。
  1958年,晋江印刷厂转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同年,青阳总厂改称晋江第一印刷厂。石狮、安海分厂更名为晋江第二印刷厂和晋江第三印刷厂。11月,第一印刷厂移交晋江日报社管理,更名为晋江日报印刷厂。该年度全行业产值41.49万元,零件印刷42132千印,利润3.75万元。1959年,原石狮造纸厂并入第二印刷厂为一车间。1963年,3家印刷厂按厂址住地,分别更名为青阳、石狮、安海印刷厂,不久,青阳厂改为晋江印刷厂。当年全行业总产值44.69万元,利润3.36万元。1979年,全行业总产值上升至169.99万元,零件印刷125.04万千印,利润11.7万元。
  1974年,县税务局投资2.75万元,在青阳党校路开办一家印制厂,承担税务系统的各种票证、帐册、报表等印件。1975年1月投产,年产值都保持在20万元上下。
  1982年,晋江印刷厂投资3.2万元,购置1台日印5万件的塑料印刷机,增加印刷新品种。1983年,安海印刷厂投资10.3万元,购置2台四色彩印机,开始接受彩印业务。同时,更名为晋江彩色印刷厂。
  1988年,全县有印刷企业6家,职工总数345人,总产值383.39万元,利润17.42万元。
  二、纸制品
  1956年,安海烟纸厂等几家手工作坊合并成立安海日用品综合厂,主要产品有“白鹅”牌烟纸。
  1957年,石狮几家私营造纸户联合成立公私合营晋江石狮造纸厂。1959年,该厂因原料不足而并入晋江第二印刷厂。
  1961年,安海日用品综合厂生产“五里桥”牌烟纸,产品质量好,深受消费者欢迎。
  1978年底,在石狮荆山新建晋江防潮纸厂,翌年投产,有职工78人。1981年生产防潮纸851吨,此后产量逐年下降,1985年仅生产107吨。1986年停产。1987年承包,更名晋江县纸塑厂,转产泡沫拖鞋。
  1980年9月,县蚊香厂和竹木工艺厂合作组成晋江县纸箔工艺厂,生产对寿“金纸”供外贸出口。
  1984年,安海五金厂部分转产纸箔出口。
  1988年,由纸箔工艺厂分出部分人员另外组建晋江县纸制品工艺厂。
  是年,全县纸制品业共有5家,职工总数260人,产值151.4万元。
  第八节工艺品制造业
  晋江县工艺美术早期产品主要是一些个体工匠以手工制作香炉、烛鼓、烛台及喜幛等厅堂装饰品。1952年,石狮10多户侨属组成生产自救小组,生产刺绣枕套、帐眉等。1955年华侨刺绣小组和美术刺绣组合并组建石狮华侨美术刺绣社。1956年,安海也组建缝纫刺绣生产合作社,生产绣帐眉、枕套等。
  1958年,石狮华侨美术刺绣社转为地方国营石狮华侨美术工艺厂,产品增加传统戏装、靴鞋道具以及桌裙等金银苍绣工艺品。同年,安海缝纫刺绣生产合作社吸收原安海木器社木偶头生产小组,改称地方国营晋江县安海工艺厂,当时全厂有职工达320人。另外,安海竹器制造厂开始生产竹编产品出口。1961年,石狮华侨美术工艺厂下放为县办集体企业,改称石狮美术工艺厂。1962年,安海竹器制造厂,改称竹器生产合作社,竹编产品停产。1963年,石狮美术工艺厂转产绸花、湘绣、木刻和塑料编织手袋等出口工艺品。同年,安海工艺厂也下放为县办集体企业,改称安海美术工艺生产合作社。1964年,安海竹器生产合作社恢复竹编工艺品生产。1966年,安海美术工艺生产合作社生产抽纱白绣产品出口。
  1972年,石狮金属工具厂生产工艺锡茶罐和通草画,由外贸部门包销出口。1975年,该厂改称晋江县金属工艺厂。
  1976年,安海美术工艺社开发的新产品珠绣拖鞋列为出口产品。1978年,该厂与港商合作经营来料加工珠绣羊毛衫。翌年全厂已装备各种针织机台200多台,包括针织机、绣花机、缝盘机等,年产针织衣3.8万打,T恤衣0.68万打,珠绣衣5000件,毛披肩200打,珠片花5万朵,工缴费收入11.45万美元。1982年,该厂“金菊牌”绣花拖鞋在轻工部评选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中获优秀产品奖。1985年,由晋江皮件厂分出部分人员组建青阳珠绣工艺厂,生产珠绣拖鞋。1987年,石狮美术工艺厂也转产珠绣拖鞋。两家产品均供外贸部门出口。1988年晋江瓷器厂与香港华成贸易公司,在石狮镇合资创办晋江石狮花艺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总投资100万元,生产人造丝花等工艺产品。
  晋江县第一美术工艺厂,1988年职工346人,固定资产77.3万元,厂房建筑面积4400平方米。主要工艺产品有珠绣拖鞋,年生产能力100万双,此外还有针织毛衣和胶鞋。产值
  最高年份为1980年,计489.65万元。
  晋江县竹藤工艺公司,即原安海竹器生产合作社,该厂自1969年以后主要生产竹编工艺品。1988年职工423人,固定资产33.1万元,厂房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产值最高年份为1984年,计193.45万元。
  石狮美术工艺厂,1988年职工58人,固定资产28万元,厂房建筑面积2831平方米。主要产品有珠绣拖鞋,年生产能力80万双,另有福绣戏服等。产值最高年份为1980年,计740.89万元。
  石狮金属工艺厂,1988年职工45人,固定资产24万元,厂房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主要产品有通草画,工艺锡茶罐和削笔刀等。产值最高年份为1987年,计29.8万元。
  青阳珠绣工艺厂,1988年职工55人,固定资产20.4万元,厂房建筑面积1541平方米。产品有珠绣拖鞋,年产值60万元。
  中外合资晋江石狮花艺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年生产人造丝花18万打,1988年产值500万元,利税达63万元,换取外汇83万元。
  1988年,全县共有工艺美术品生产企业6家,年产值971.5万元。
  第九节化学工业和塑料制品业
  一、日用化工
  晋江县日用化工产品主要有肥皂、蜡烛、蚊香和化妆品等。民国初年,始有肥皂、蜡烛等制造业,主要由小作坊生产。据民国24年(1935)统计,全县有肥皂业16家、蜡烛业15家。至1949年,总计只剩下8家,分布在石狮、安海、磁灶、衙口、金井等地,年产肥皂135吨左右。产品均在本地销售。
  1955年,有大生、文华、民兴、捷安、连华、大中等6家皂烛厂和芳兰香粉厂,共有资金4.1万元,职工38人,年产肥皂147吨,香粉2.1吨。1956年7月,石狮的大生、文华两家合并为公私合营晋江石狮皂烛厂;其他4家皂烛厂分别转为公私合营企业;金井、衙口、磁灶的一些生产皂烛的个体户组织3个加工组。芳兰香粉厂转为公私合营青阳芳兰粉厂。该年度全县皂烛、香粉业共有职工42人。年产肥皂148.71吨,蜡烛86.15吨,香粉2.89吨,石粉2.4吨,总产值21.5万元。
  1957年4月,石狮皂烛厂和其他3个加工组合并为晋江皂烛厂,全厂职工36人。1958年,晋江皂烛厂和青阳芳兰粉厂转为地方国营企业,分别改称晋江化工厂和青阳粉厂。1959年,全县共产肥皂608.99吨、香粉4543包、爽身粉7436打。
  1960年,青阳粉厂下放为社办企业。其他生产日用化工产品的企业也相继转产其他化工产品。
  1964年,安海香炮社试产条状蚊香。1965年改称晋江县蚊香厂,转产“双塔”牌和“双燕”牌圈状蚊香,同年又试产扁状蚊香。1966年承接供外贸出口的“雄鸡”牌蚊香的生产任务。1967年以后,该厂扩建厂房,改造落后的手工制作为机械化生产,产品转向外销。是年,
  蚊香厂的产值达67.22万元,比上年度增长57.3%。1976年,该厂产值增加到139.51万元,1978年上升至236.66万元。1982年达到480.87万元,为历史最高水平。1988年,蚊香厂开始试制电蚊香等新产品。
  二、化肥及其他化工
  1958年7月,在安海和石狮分别投建两家化肥厂,即晋江化肥厂和石狮化肥厂。1959年晋江化肥厂并入通用机器厂。
  1960年,晋江锡锖厂设在青阳的厂房改作生产农药和化肥的车间。同年,改称晋江第二化工厂。后来因生产技术问题,化工生产下马,恢复锡厂。11月,石狮化肥厂并入晋江化工厂。至此,全县化工企业仅剩化工厂1家。是年,该厂有职工141人,固定资产13.2万元,年产烧碱10.84吨、土化肥91.67吨,产值77.36万元,利润2.81万元。1963年,晋江化工厂在调整工业结构中停产下马。
  1970年3月,在原永宁港边制碘厂的基础上筹办水产化工厂。省燃料化工局投资8万元对该厂进行扩建,利用紫菜、海带为原料,生产碘和海藻酸钠。随后改称晋江县化工厂。是时全厂有职工74人,固定资产3.45万元,并已具有年产碘500公斤、海藻酸钠35吨的生产能力。6月,县政府投资15万元,在金井筹建晋江县胡敏酸氨厂,以泥煤试产胡敏酸氨和腐植酸。
  1971年,胡敏酸氨厂建成,全厂有职工35人,固定资产3.64万元,年产胡敏酸氨13967吨、产值1.48万元。产品外销山东、辽宁等省。同年,县化工厂生产海藻酸钠3吨,碘60公斤,产值9.3万元。此后,因其产品不能列入国家计划,工厂时产时停,终于在1974年关停。
  1976年10月,县金属矿品厂并入胡敏酸氨厂,使全厂职工增至244人。当年生产胡敏酸氨40吨,腐植酸18.5吨,产值14.16万元。1978年,该厂转为专门生产腐植酸,改称晋江县腐植酸厂。1981年又改称晋江化工厂,职工减少为40人。
  1988年,化工厂有职工36人,固定资产14.7万元,年产腐植酸40吨,产值26万元。
  三、塑料制品
  晋江县塑料品制造业从70年代开始起步。1973年,安海日用品厂转产塑料制品,改称安海日用塑料厂,产品有鞋底、瓶盖、牙刷柄、扁结带、薄膜袋等。1974年,自制铁木结构编织机生产塑料编织袋。同年,安海缝纫社转产瓶盖、鞋底等塑料制品。1977年,安海缝纫社改称晋江第一塑料厂。
  1980年,安海日用塑料厂产值280.85万元,利润55.9万元。1981年,该厂产聚丙烯编织袋荣获全国质量评比第二名。1982年引进西德制造的PP编织袋生产成套设备,1986年设备安装完毕并试车投产。整个项目投资总额846.62万元,生产能力为年产聚乙烯或聚丙烯编织袋布1786吨,可生产编织袋、彩条复合布、水泥袋3种产品。实际只有编织袋布投产,1987年产量1007吨,产值740.2万元,利润38.9万元。
  1988年,安海日用塑料厂拥有固定资产1060.8万元,厂房建筑面积1.0392万平方米,职工308人,年产编织袋布946.4吨,产值800.5万元,利润44.4万元。第一塑料厂有职工
  148人,建筑面积2724平方米,主要产品有塑料鞋底、人革凉鞋、注塑鞋、工艺鞋、运动鞋以及塑料水桶、面盆、童车等,年产值259.3万元。此外,晋江一中和旅菲晋江一中校友会的经济实体——菲律宾奔腾投资企业有限公司合资创办晋江华侨塑胶有限公司,自1986年投产以来,主要产品为塑料制品教学用具以及玩具等,产值逐年增加,1988年达300.42万元,实现利润102.53万元。
  1988年,全县主要生产塑料产品的企业9家,职工总数548人,年产值2336.1万元,实现利润104.6万元。
  四、制药
  1957年,县医药公司投资1万多元,在石狮药材加工场的基础上开办制药厂。初期制药厂炼制薄荷油、配制红、紫药水,并加工口罩。后来根据配方,生产胃散、当归养血膏等10多种中成药,具有相当的生产规模。1960年,制药厂迁至青阳,购置蒸馏器等生产设备,增加六一散、益元散、十滴水等30多个品种,其中燕窝糖浆、海马滋补酒行销省外。5月,正式命名福建省晋江县医药公司制药厂,实行独立核算,产品由公司批发部包销。1962年,该制药厂在精简机构中关闭。
  1970年,县医药公司重建制药厂,以生产晋江茶饼(即灵源茶饼)和炎得平胶囊为主。1972年,更名为晋江县制药厂。
  1978年,县制药厂因没有生产许可证而关闭。
  第十节陶瓷和建筑材料制造业
  一、陶瓷
  晋江县新石器遗址发现很多印纹硬陶,证实晋江先民很早就能烧制陶器。据史书记载,西晋武帝泰始年间,磁灶一带的百姓就已经设窑烧制陶器。今存于磁灶下官路双溪口小山坡的溪口山窑址即为南朝晚期的遗迹,其中发现有盘、壶、钵、罐、瓮、碗、灯盏和灯座等10几种产品。此外,在这一地区还发现唐至清朝的古窑遗址20余处。
  宋、元时期,磁灶的工匠将陶土过滤,烧制出精美的器皿。所制青瓷,质地细腻,造型古朴,胎骨较厚,釉色近似浙江龙泉,称“土龙泉”。有30多种产品,远销日本、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明朝初年,曾任江苏溧水县令的吴复告老还乡时,特地聘请宜兴陶瓷师傅罗明来磁灶传授技艺,教以转盘制作、磁身加印龙凤花纹和素烧加染彩釉等技术,并研制一批新产品。其中龙凤瓶等陶瓷制品远销南洋吕宋等地。当时有陶户700余,磁窑近50条,工场遍布磁灶周围六七华里。明末清初,磁灶陶工随郑成功举事,清兵屡次围剿,陶瓷业受严重破坏。后虽恢复,仅余陶工百余人,磁窑10余条。康熙年间又新建磁窑7条,生产逐渐发展。同治时,陶工吴治铺首创磁雕山水人物和五彩陶器新品种,倍受欢迎。其后产量日增,产品运销台湾并出口日本、东南亚等地。当时著名的掌君茶矸专销厦门,用以包装茶叶出口。
  鸦片战争以后,大批鸦片输入国内,闽南沿海一带也种植、销售鸦片。不少陶工染吸成
  瘾,无法从事正常工作。再加上外国商品倾销,致使陶瓷业受到沉重打击,产品滞销,工场倒闭。民国以后,每况愈下。30—40年代,因国民党抓丁派款,陶工大批转谋他业。1949年,全县陶工仅343人,陶器产量83.7万件,产值12.56万元。
  新中国成立后,晋江县陶瓷工业得到恢复和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陶瓷生产出现供不应求的势头。人民政府及时发放大批贷款支持陶瓷生产。1952年,“磁灶陶瓷公筹会”成立。随后又着手组织第一个生产小组。原来属私家保密的彩色磁釉配方,公开传授交流。陶工们共同研究改进工艺技术,使产品种类由原来80余种增加到145种,质量也有明显的提高。当时生产的彩色瓦筒、栏杆供应厦门集美学村的建设,受到陈嘉庚的称赞。
  1953年,磁灶乡组织4个陶瓷联合销售小组,不久合并成立陶器联销社。这一年在漳州建立销售点,同时与各地合作建立购销机构,统一销售价格,扩大产品销售。1954年,全县共有磁业工人597人,产量134.1万件,总产值20.12万元。
  1956年,磁灶陶瓷器联销社改组为陶器供销生产合作社,有社员465人,分为18个生产小组。是年为解决农业水利建设中缺乏水泥的困难,试制成功各种型号的陶瓷管。产品种类有日用陶瓷、建筑材料、环卫制品、包装用具、水利建材、渔业用具等6大类。销售范围扩大到广东、浙江等地,是年产量198万件,产值29.7万元。
  1958年,磁灶陶瓷生产合作社转为国营企业,改称地方国营晋江磁灶陶瓷厂,全厂有职工572人。国家拨款2万元兴建2座厂房,开发新产品工业用瓷184种,其中硫酸、盐酸等工业用瓷达到国家标准,供蓄电的电解槽质量居全省第一。在全民大炼钢铁中,还试制耐火器材1181吨,支援炼铁生产。是年产量302万件,产值45.26万元。1959年开展技术革新,首次利用磁窑余热烘干陶坯,同时将土车、手工拉坯成型等落后的传统生产方法改成石膏模和铸浆成型的新工艺。
  1960年,部分工人下放农村;1961年全厂职工251人,产值39.28万元。此后,陶瓷厂发展缓慢,至“文化大革命”初期的1967年,全厂有职工244人,固定资产30.69万元,厂区占地4.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400平方米。是年产量315.07万件,产值55.66万元,利润2.98万元。
  1972年6月,原来只生产砖瓦的地方国营晋江石狮建材厂转产杯碗等日用瓷器,同时更名为晋江瓷器厂。全厂拥有固定资产12.58万元,职工82人,厂区占地1.99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321.5平方米,1973年该厂正式投产。是年全县国营陶瓷工业总产值70.46万元,陶器产量372万件,瓷器42.2万件。1974年,晋江陶瓷厂新建1条日产5000件、使用油和烟煤混烧的隧道窑,同年增添冲压机等生产设备。至1977年,全县国营陶瓷工业共有职工391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86.56万元,总产值133.53万元,产量481.29万件,其中陶器383.66万件、瓷器97.63万件,品种增加电器配件、陶瓷灭弧罩等产品。1980年,晋江陶瓷厂和瓷器厂开始试制并生产釉面砖。是年全县国营陶瓷工业有职工516人,固定资产137.49万元,总产值126.75万元,产日用陶瓷117.39万件、釉面砖27.95万平方米,利润10.05万元。
  1979年以后,国营陶瓷企业的人才和技术外流,产品销售困难,产值大幅度下降,企业亏损日趋严重。至1983年底,晋江陶瓷厂的产量和产值仅41.68万件和49.12万元,分别
  比上年下降47.06%和35.42%。
  1984年下半年,晋江陶瓷厂推行租赁制,将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同时开发新产品“人造大理石”,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显著提高。在晋江瓷器厂也实行承包责任制,使企业又重新活跃起来。至1985年,全县国营陶瓷工业总产值达300.4万元,利润18.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5%和365%。
  1988年,全县有3家国营企业生产陶瓷制品,职工总计1509人,年产值344.82万元,盈利23.64万元。
  二、建筑材料
  晋江县的建筑材料业,60年代以前,主要生产砖、瓦和壳灰等传统产品。
  1956年,内坑乡白■村14个瓦窑业主合并成立晋江县第二砖瓦厂;磁灶乡瑶琼村13个瓦窑业主合并成立晋江县瑶琼砖瓦手工业社。两家共有马蹄窑17个,职工近200人,月产标准瓦50万片。
  同年,安海6家私营灰窑合并成立安海壳灰生产合作社,有灰窑18个、职工18人,年产建筑和农用壳灰1000吨。
  1958年在石狮、安海、龙湖、金井、英林等地,兴建5座水泥厂,土法生产水泥。不久,5家水泥厂合并或转产。年底,组成晋江水泥厂。1959年,晋江水泥厂并入金井冶炼机械厂,作为水泥生产车间,当年生产水泥1205吨。1960年,该厂改为晋江金井水泥机械厂,转产水泥,有职工364人,年产水泥2178吨,产值160.14万元,利润23.8万元。1962年,水泥机械厂撤销,水泥停产。
  1959年,全县建筑材料业的砖、瓦产量由1950年的1059万块增加到3925万块。此后,建筑材料生产厂家下放人民公社管理。经济困难时期,压缩基建投资,1961年,全县砖瓦产量比1959年下降近50%。1964年后,这些厂家连同安海公社建材厂,陆续收归县建设部门管理。1965年,全县砖瓦产量5339万块。
  “文化大革命”期间,砖瓦生产下降。1971年全县仅生产638万块。1966—1979年,产量在1000万块上下浮动。
  1980年,随着基本建设投资的扩大,砖瓦业的生产发展较快,当年全县共生产砖瓦6196万块。除此之外,建材行业开办油毡厂,增加磁砖生产。
  1982年,建材产量再上一个台阶,砖瓦2.2046亿块,油毡4.73万卷,壳灰1.23万吨,总产值达147.16万元,实现利润20.29万元。
  1987年,全县9家建材企业总产值245.5万元,为历史最好水平。1988年,产值219.08万元,利润11.8万元。
  第十一节金属制品和机械制造业
  一、金属制品
  晋江县传统铜、铁、锡器的主要产品是一些简易的农、渔生产工具和日常生活器物。宋元时期有些产品如生铁、铜鼎、铁杆等远销三佛齐、佛罗安等东南亚国家。
  清代,安海、石狮等地出现私人合办的铁作铺、铜锡店等一批手工作坊,产品有小五金、剪刀、菜刀、锅鼎、农渔具、器皿等。较著名的产品是创办于清咸丰元年(1851)的安海正金号铁铺打制的菜刀。据1949年统计,全县金属制品作坊有75户367人。
  1954年,全县的金属制品作坊发展到97户,年产值约为27.68万元。同年8月,安海的一些个体工匠组成铁器生产小组,主要生产铁镐、铁锹供应青阳机场工地建设。翌年,又成立安海锌铁小组,制作锌桶、油灯以及勺、匙、菜刀等。10月,安海福源美、福兴两个私营铁锅厂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合并成立公私合营晋江锅鼎农具铸造厂。全厂拥有固定资产0.63万元,职工38人,主要产品有铸铁锅、小农具、机器零件、畜力抽水机等。1956年该厂生产锅鼎61439口,农具60191件,其他铸件45140吨,总计产值21.98万元,利润1.52万元。同年,青阳、安海、石狮、金井分别组建10个铁业生产合作社,社员人数达1490人。同年,安海铁器生产小组和锌铁小组合并成立安海铁业生产合作社,习惯称安海铁器社。
  1958年,安海锌铁小组并入国营晋江县五金机械厂,成为锌铁车间。该厂1962年体制下放,改称安海五金厂。
  1972年,新办晋江县五金厂,生产小五金和机械配件。1975年后,安海五金厂扩建厂房,1978年增加保险柜等新产品,1988年职工17人,固定资产7.5万元,厂房建筑面积1319平方米,年产值1.1万元。晋江五金厂职工38人,产值25万元。
  二、机械制造
  晋江县的机械制造业是在“大跃进”中发展起来的。1958年2月,晋江锅鼎农具铸造厂和安海铁器社合并成立晋江县农具厂,同年6月安海木器社并入该厂后改称地方国营晋江农业机械制造厂。青阳的铁器社和木器社合并后称地方国营晋江第一农具制造厂;石狮铁器社和木器社合并为地方国营晋江第二农具制造厂;金井的五金铁器社的乌铁、白铁、车辆、铸造4个小组和木器社合并为地方国营晋江第三农具制造厂。其间国家投资30.12万元,用于这4家工厂的扩建和购置机床设备。11月,农业机械制造厂改称通用机器厂;12月,3家农具制造厂分别改称青阳、石狮、金井农业机械厂。时值提倡机械化运动,各厂土法上马,生产各种机床43台。是年,晋江县机械工业企业4家,职工1550人,年产值283.2万元,主要产品有农具、打谷机、喷雾器、碾米机、木风箱、水轮机等农用产品。
  1959年1月,新组建的晋江第一炼铁厂、晋江水泥厂和金井农机厂合并成立晋江金井冶炼机械厂。主要产品有车床、打碎机、球磨机等。同时,晋江第二炼铁厂、化肥厂、工业学校和县农具技术改革实验厂并入通用机器厂。国家在该厂投资36.72万元,增添生产工业泵
  的设备,并承担国家一机部生产工业泵的任务。此外,该厂还生产简易金属切削机床、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农机配件、汽车拖斗、球磨机等。是年机构和人员精简,全行业1476人下放农村。年底,职工总人数为1304人,年产值420.05万元。主要产品产量分别为工业泵570台,简易机床60台,收割机1030台。
  1960年,青阳农械厂下放为县办集体企业,改称铁器社;石狮农械厂改称晋江农业机械厂。同年,由华侨捐献机器设备,国家投资6.38万元,在原青阳农机厂内新建晋江华侨机器厂。是年全县机械制造业年产值达583.35万元,比上年度增长85%。
  1961年,晋江农械厂分解为铁器、车辆、五金、竹器、木器5个生产合作社,成为集体所有制企业。
  1962年,华侨机器厂并入通用机器厂,改称晋江华侨通用机械厂,开始生产12匹柴油机和农用泵等新产品。是年全厂生产工业泵331台、农业泵54台、柴油机26台、铸锅32456口,产值达166.61万元。此后,该厂继续投资开发BA泵系列以及其他泵类产品,同时扩大工业泵和铸件的生产能力。1963年,晋江水电局修配厂并入华侨通用厂。1965年,石狮五金、车辆两个合作社合并组成晋江县第一农械厂。
  1966年,青阳铁器社和五金社合并为青阳铁器五金合作社。安海铁器厂开始生产简易挤塑机、吹塑机、引线机等塑料制造机械,后改称晋江县塑料机械厂。时值“文化大革命”初期,生产受到严重冲击,企业陷入半瘫痪状态。年底,华侨通用机械厂改称晋江机器厂。该厂1967—1968年产值下降,亏损严重。1969年以后逐渐恢复。当年生产工业泵1412台,配件10.6吨,低压阀门17.92吨,产值回升至183.62万元。1970年,该厂开始生产165F—3型柴油机。在1967—1971年间,全县机械行业连续亏损,亏损额达26.75万元。
  1970年,第一农械厂试制并投产C618、C625、C690型车床和900#、500#牛刨床,后改称晋江县轻工机械厂。
  1971年,县农业机器拖拉机站转为晋江县拖拉机修配厂,负责县内和南安、永春、德化、安溪等县的大型农机维修。
  1972年,晋江机器厂改称农机修造厂,后被省有关部门确定为柴油机定点生产厂家之一。1973年,拖拉机修配厂开始试制3吨拖拉机挂车。1975—1977年,农机修造厂投资53.67万元,新建柴油机生产车间并添置专用设备,扩大柴油机生产规模。至1977年底,该厂具有年产柴油机1200台、工业泵1000台的生产能力。同期,拖拉机修配厂也投资6.11万元,使3吨挂车的年生产能力达到100台。1977年统计,全县机械行业有企业6家,职工967人,年产值404.5万元,实现利润27.42万元。主要产品产量:165F—3型柴油机700台、工业泵781台、农业泵512台、铸铁件695.68吨、3吨挂车100台。1978年,农机修造厂研制节能产品R175型柴油机获得成功并投入生产,当年生产208台。是年,晋江县塑料机械厂年产值63.68万元,轻工机械厂年产值107.68万元,均为历年最高年产值。12月,成立晋江县动力机械研究所和水泵机械研究所。
  1979年7月,农机修造厂分为晋江水泵厂和晋江柴油机厂两家独立企业。水泵厂有职工235人,固定资产119.75万元,各类机床设备46台,厂房建筑面积12171平方米。主要产品工业泵,年生产能力3500台。柴油机厂有职工265人,固定资产181.14万元,各类机
  床设备129台,厂房建筑面积1.005万平方米。主要产品R175型柴油机,年生产能力4000台。拖拉机修配厂有职工128人,固定资产51.37万元,各类机床设备43台,厂房建筑面积1169平方米。主要产品3吨挂车,年生产能力400台。
  从1979年起,柴油机厂先后研制成功系列产品R175N型柴油机和柴油机组、SG—038、SG—045船用齿轮箱和R180型柴油机等产品,其中部分产品自1980年起开始出口到东南亚等地,出口额占销售总额的48—63%。水泵厂也发展到能生产13种系列130多种规格的泵类产品。该厂还参加全国BA泵、IS泵和微型离心泵的联合设计。
  1982年,青阳铁器五金合作社几经易名后,确定为晋江县第二轻工机械厂。
  1983年,柴油机厂的主产品鸿江牌R175型柴油机获省优质产品称号。
  1984年6月,罗山中学橡塑制品厂正式投产,生产三角传动带,当年产值8.6万元。同期,柴油机厂的R175型柴油机获国家机械工业部验收生产许可证,1985年获农牧渔业部产品推广许可证和机械工业部认定符合国际验收标准。1986年,水泵厂产品IS节能泵获国家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同时通过省有关部门国际验收标准。1988年,柴油机厂产品R175型柴油机获机械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R180型柴油机获福建省新产品开发优秀奖。水泵厂产品五洲牌IS80—50—200单吸离心清水泵获省优秀产品称号。
  1984年,县机械制造业产值超千万元,以后逐年上升。1987年,行业利润113.4万元。
  1988年,县机械行业有全民所有制企业13家,职工1601人,年产值2565.9万元,实现利润161.5万元。主要产品产量:工业泵6963台、R175型柴油机7100台、3吨挂车45台、1吨挂车224台。此外,尚有县办集体所有制机械制造厂3家:
  晋江县塑料机械厂,1988年有职工103人,固定资产35.4万元,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各类机床29台,主要产品有塑料机械和菜刀等。最高年产值是1979年,计60.04万元。
  晋江轻工机械厂,1988年有职工149人,固定资产105.8万元,建筑面积7043平方米。主要设备有切削机床65台,1.5吨工频感应电炉1座。产品有C625车床,稀土高铬磨球等。最高年产值是1979年,计100.36万元。
  晋江县第二轻工机械厂,1988年职工63人,固定资产19.4万元,建筑面积3213平方米。主要产品有打谷机、日用铁制品、牙边机等。最高年产值是1988年,计111.4万元。
  第十二节其他工业
  一、电子
  1979年10月,晋江粉末冶金厂由香港商人提供样品和3万港元的试验经费,开始研制压电陶瓷蜂鸣片。1980年,接受香港天龙表坯厂来料加工,是年共生产蜂鸣片20.3万片,产值5.08万元,产品返销香港。
  1981年5月,在安海镇六角亭晋江粉末冶金厂内,开办晋江电子元件厂,固定资产40万元,职工120人,厂区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是年生产压电陶瓷蜂鸣片61.36万片,产值15.47万元,利润4.33万元。产品全部销往香港。
  1984年,研制蜂鸣器高音喇叭等新产品。当年生产蜂鸣片1257.21万片,年产值310.8万元,利润35.53万元。
  1986年,研究成功磁场注射成型工艺,小批量生产磁性材料,是年生产蜂鸣片1575.88万片,年产值396.9万元,利润26.2万元。1987年,晋江电子元件厂经国务院机电进口办公室、对外经济贸易部批准为出口扩权单位之一。
  晋江电子元件厂,自1980年起开始生产出口压电陶瓷蜂鸣片,至1988年累计生产1.02亿片,出口创汇300多万美元。固定资产136.3万元,职工245人,厂区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已形成年产压电陶瓷蜂鸣片3000万片的生产能力,为福建省电子元件主要出口产品之一。产品主要销往香港、台湾、南朝鲜和东南亚等地。1988年,生产压电陶瓷蜂鸣片2554.18万片,磁性材料436.39万块,年产值675.8万元,利润50.5万元,税收13.5万元,出口创汇75万美元。同年被评为省级先进企业。
  二、镜器与钟表
  1955年,青阳的部分从事钟表、眼镜、钢笔修理和制作玻璃镜、金银首饰、嫁妆用品的手工业者联合组成青阳镜器生产合作社,根据各自特长维修和制作各种日常生活用具。1956年,安海也有部分从事上述行业手工业者组成钟表眼镜修配组,归入安海日用品社管理。
  1957年,因金银首饰由国家专营而停止加工。1961年,安海的修配组脱离日用品社另自组建安海镜器钟表社。1966年,青阳镜器生产合作社停止镜器生产。70年代,两家合作社的生产情况仅比60年代略有进步。
  1979年,青阳镜器社改称金属镜器厂后,扩大玻璃镜生产,年产值比上年度增长85.7%,达11.44万元。1980年,该厂开始生产台钟外壳,产值又比上年增长111.5%,达24.19万元。同年,安海镜器钟表社改为晋江县金属表带厂,年产金属表带5.59万条,产值15.27万元。石狮钟表乐器厂也因生产乐器产品滞销而转产台钟外壳,1981年产量达10.35万台,产值11.31万元。
  1983年后,台钟外壳销路困难,生产呈下降趋势。金属表带厂也因表带生产下降,部分转产指甲钳。1987年后,全县的镜器钟表业厂家均转向维修装配手表,勉强维持。而石狮钟表乐器厂因火灾事故停产倒闭。
  三、锡锖
  锡锖,又名锡箔,用于制作纸钱。明代,晋江县已出现手工打制锡箔。民国初年,罗山沙塘村已有锡情手工作坊,至民国35年全县的锡锖作坊发展到20多家,分布在罗山、石狮、港塘等一带村庄,产品大部分都出口到东南亚各国。1949年秋,由于出口减少,全县锡锖作坊只剩下18家。
  1952年,罗山乡沙塘村13家锡锖业组织沙塘锡锖工会。1954年,沙塘村又相继建立两家铅锡化炼厂。同时,由广东省汕头迁入1家铅锡化炼厂。是年,全县较大的锡锖厂有泉茂春、丰发号、工建兴、金同春、朱兴号、复兴号、金集美、协记号、成株号等9家,全部职工193人。年产锡锖14.97吨,化锡4.15吨,土铅10.13吨,产值198.42万元。
  1956年2月,由罗山乡沙塘村13家锡锖厂家与铅锡化炼厂合并为晋江沙塘锡锖联合厂。同年7月,实行公私合营,更名为晋江沙塘锡情厂。合营时,全厂拥有固定资产0.9万元,职工340人,以简单的工具及传统工艺生产锡锖,年产锡锖青30.51吨,产值43.93万元,利润1.87万元。产品30%销往东南亚等6个国家,其余均销往华东、华南、华北等9个省市。1957年,锡锖产量增加到47.09吨,外销比重上升为48%0;1958年产量为50.38吨,外销比重再次上升为89%。
  1960年6月,晋江沙塘锡锖厂转为地方国营企业,并在青阳镇增设生产化肥、农药的车间。同时,更厂名为晋江第二化肥厂。是年,有固定资产23.74万元,职工298人,产值253.59万元,利润3.82万元。
  1962年4月,化工车间下马,转为专门生产锡锖工厂。同时,更换厂名为晋江锡锖厂。是年,生产锡锖29.14吨,纯锡8.1吨,产值56.31万元。
  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晋江锡锖厂生产转向。1981年,原晋江锡锖厂作为晋江粉末冶金厂增设制箔车间,恢复锡锖生产。
  四、饲料
  解放初期,饲料主要是碾米的副产品“统糠”和“三七糠”,以后逐渐发展到机械生产混合饲料和配合饲料。1975年,全县机制饲料产量6525吨。1980年增加到15898吨。1981年,国家投资8.7万元,在内坑建成年产混合饲料3500吨的饲料厂。1988年,该厂职工11人,产值32.9万元,利润6.9万元。
  第二章工业产品
  第一节传统产品
  一正金刀
  清代中叶,晋江县安海镇新街有吴氏正金号打铁匠铺,以祖传制作方法生产厨刀,俗称“正金刀”。至今已有300年历史。正金刀以其锋利、美观、耐用等特点闻名。民国年间畅销东南亚一带,旅居南洋的华侨将它与“仿图消膏”、“胜金食珍糕”并称为家乡3大特产。
  正金号厨刀锻造工艺很讲究,在冶炼刀口用钢上高人一筹。后来也兼采用从德国进口的上等钢材为原料。在制作过程中,最关键的工序是在整条刀口的三分之二夹上钢料,经反复锤炼后使之和刀身紧密结合,浑然一体,再经磨削整形,刀身表面平洁光亮,刀口锋利,即使用来砍斫硬物,也不易缺口。
  正金号铁铺,只设锻炉1座,工匠4人,以传统的手拉风箱,手工锻打进行生产,日产量只有30把左右。为防假冒,每把刀都打上“正金”二字为记号。50年代初合作化时期,正金号铁铺加入安海铁器生产合作社,后转为塑料机械厂。尽管“正金”字号撤销,但正金刀仍继续生产,并且产量迅速增加,最高年产达10万多把,质量标准却丝毫没有降低,在行业产品评比中获省第二名和晋江地区第一名。1984年,因技工年老病故,工艺失传,正金刀停止生产。
  二、锡雕
  明清时期,晋江县的锡雕工艺曾兴盛一时,当时县治泉州城内崇阳门附近打锡巷里,锡器店、锡雕作坊林立,各式各样的锡雕工艺品琳琅满目。该巷因此而得名。至清朝末年,打锡巷内的锡器商号有“丰美”、“晋镒”、“胜发”、“茂成”、“泉益”、“协兴”、“晋兴”等;在义全寮仔街有“连发”、“陈合源”、“林合源”等;在东街口有广东潮州人经营的锡雕铺,擅长打制玩赏性
  的锡雕陈列品。
  锡雕的原材料是含纯锡85%的料锡。先以寿山石精雕成模,铸出粗胚,后采用雕、刻、堆、镂、印、焊等手工技法装点纹饰。纹饰的内容有蕃莲、云龙、飞凤、螭虎、吞头、团鹤、八宝、八仙、八卦、梅、兰、菊、竹、花草灯果、鱼虾等。锡器上的文字,大都是“福”、“寿”、“大吉”等。
  锡雕的花色品种数以百计,虽然造型各异,但都具有鲜明的闽南地方色彩和风格,是民间宝贵的传统工艺品。其中供陈设的有八仙龙烛、莲花斗灯、寿字烛台、果盒、大花瓶、三记事、香花灯果等;作为艺术品供人欣赏的有人物、佛像、塔亭等;家庭日常用具有餐具、酒具、茶具、罐罐盒、杯盏、盘碟、暖锅、饰盒等。石狮金属工艺厂恢复锡茶罐生产,年产量达4000只。锡茶罐有“不知春”“干里香”“铁观音”等12个品种,均为125克容量,销往东南亚、日本、西欧等地。
  三、通草画
  通草画,俗称草雕,其原材料是台湾出产的通草片。通草片质地洁白、轻盈、直梗、不卷不垂,能准确地表现各种花鸟动物的形态。晋江艺人以精湛的技艺,制作出各式各样的花鸟鱼虾立体画面,而后染上颜色,配上玻璃框架,便成为一幅通草画佳作。其造型逼真,栩栩如生。晋江石狮金属工艺厂于1972年开始批量生产通草画。产品主要有松鹤图、金鱼图、孔雀开屏、凤凰朝阳、鸳鸯戏水、骏马奔驰等,由厦门口岸销往西欧、北美等地。通草画也是民间婚嫁喜庆的常用礼品。
  四、刺绣
  刺绣工艺作为民间传统的家庭手工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清代末年,晋江县的刺绣业颇为发达,绣铺遍及城乡各地。县治泉州的承天巷内有“得春堂”、“日春堂”,打锡巷有“柳彩章”、“怡发”,东街有“福记”,西门有“林戆山”,羊公巷有“陈霖司”等,南门外的仙石乡还有几十家经营刺绣戏服的“皮司”,刺绣工人总计有三四百人,刺绣的种类有金银绒绣、苍绣、福绣等。产品主要是衣帽花绣、喜庆绣彩、龙蟒桌裙、缎绣屏幛、道坛绣品,迎神赛会的彩牌、灯套、凉伞以及戏服、木偶戏服、神像绣服等。
  刺绣工艺品的原材料一般是绸、缎等丝织品,以及金线、银线、纱线、花线等各种颜色的绣线近百种。先在绸、缎等绣件底料上描绘图案,然后以各种针法,如锦纹针、花型针、勒针、旋针以及直缠、套、扎、网绣等,来完成整套绣制过程。绣工必须掌握平、齐、细、密、顺、匀等各项技术要求,方称合格。
  绣品图案的题材内容丰富,有龙凤、福禄寿、八仙、三十六官将、加冠、八宝、竹鹿、松鹤、钟鼎、缠枝、博古、虫鱼飞鸟及各种花卉。其中尤以龙凤题材最为突出,极受消费者喜爱。图案色彩对比强烈,构图丰满并且浮突起伏。花鸟类的绣品多彩多姿,而龙凤类的绣品则讲究整体气魄,具有明显的闽南侨乡艺术特色。
  晋江县的刺绣工艺品,除供应国内消费者外,常由华侨带往国外。1977年石狮美术工艺厂开始出口四幅套和八幅套的福绣工艺品,主要销往东南亚和西欧、北美等地。1980年为该
  厂最高年产值年份,总产值33.98万元。
  五、石狮甜果
  以大冬糯米、白砂糖、蜜冬瓜条、蜜金桔等为原料制成甜果,其色蜡白光亮,质地嫩软,口感韧性又不粘齿,清凉爽口,并带有金桔、香蕉的风味。不仅在本地极受欢迎,而且远销外地,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出境时也常携带以馈赠亲友。
  六、食珍桔红糕
  安海食珍桔红糕,是以优质糯米、白砂糖、金桔等为原料,经精制而成。产品润泽有弹性,软韧香甜且有金桔独特风味,四季适宜,为佐茶之佳品。该产品广销省内外,并深受港、澳同胞欢迎。
  第二节主要产品
  釉面砖是70年代末新兴的一种建筑材料。1988年,产量量48.82万平方米。
  纺织品,主要品种有涤粘、中长花呢、的确凉、府绸等。1984年后,又发展生产中高档服装面料。1988年,全县棉布产量336万米。
  鞋业产品,晋江县的鞋业产品包括皮鞋、胶鞋、布鞋、绣花鞋和珠绣拖鞋。1988年全县绣花鞋和珠绣拖鞋产量达200万双左右。品种有珠绣和机绣绿绒弯跟拖鞋、斜跟拖鞋、平跟拖鞋、机绣罗缎插跟拖鞋、细布机绣平跟拖鞋等。
  塑料制品,主要有用于化肥、食糖包装用的聚丙烯编织袋和以聚氯乙烯生产的塑料鞋底。仅鞋底一项,产量每年约在100万双左右。
  食糖,主要有白砂糖、红粉糖及附产酒精。
  饮料酒,主要有白酒、药酒、果露酒和黄酒4大类,共计25个品种。1988年饮料酒产量1122吨。
  柴油机,1970年,县机器厂开始生产165F—3型柴油机。1979年以后,主要产品为R175型柴油机。年产7100台。
  工业泵,主要有BA泵、IS型泵BA型泵,IS型泵和微型离心泵等13个系列,130多种规格的“五洲牌”各类产品。1988年共产各类工业泵6963台。
  粉末冶金产品,有铁基粉及含油轴承、结构零件、摩擦片等,品种达300余种。1988年生产制品226.28万件,刹车片86.86万片,产值达412.2万元。
  压电陶瓷蜂鸣器,1988年,生产2554.18万件。
  第三节名优产品
  “雄鸡牌”蚊香晋江蚊香厂生产。采用粘柴末,除虫菊、臭黄等为原料,灭蚊效果很好。1988年,获轻工部全国轻工业优秀出口产品金龙腾飞奖铜牌。产品主要出口到非洲的尼日利亚、几内亚和东南亚地区,在国内也深受用户欢迎。
  “金菊牌”绣花拖鞋由晋江县第一美术工艺厂生产。1979年获省优质产品称号,1982年又获轻工业部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质产品。“金菊牌”珠绣拖鞋1985年获轻工业部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产品。上述产品是出口创汇的大宗产品。
  “金江牌”女式轻便鞋由晋江县第一塑料厂生产。1988年获全国旅游商品研评会优秀奖。同年在首届中国鞋饰民意评选活动中获鞋饰产品“金鞋奖”。
  “三木牌”西裤晋江县三木服装厂生产。1988年在上海被评为上海市场最佳夏令商品“金棕榈奖”。
  “晋江牌”中载荷粉末冶金汽车刹车片晋江粉末冶金制品厂生产,是一种新型的摩擦材料。它具有摩擦系数高,制动安全可靠,耐高温不焦碎,对油水不敏感,强度高等优点。1982
  年荣获福建省优质产品奖,1984年荣获国家机械工业部优质产品奖,并连续多年保持省优、部优称号。产品销往全国10多个省、市,深受用户欢迎。
  “鸿江牌”R175型5马力柴油机晋江柴油机厂生产。是单缸、卧式、涡流预燃室、四冲程水冷式柴油机,为国家小功率柴油机系列产品之一。产品具有结构紧凑、比重量轻、起动性能好、功率储备系数大、造型美观、操作维护方便和经济指标良好等特点。使用范围广,可作发电、船机、排灌、运输、水田作业、农副产品加工等多种用途。1983年被评为福建省优质产品,1988年获国家机械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
  “五洲牌”IS型单级单吸离心泵晋江水泵厂生产,是国内水泵行业采用国际标准(ISO)最新设计的统一系列产品。具有高效、节能、噪音低、振动小、三化程度和可靠性高、操作维修方便等特点。产品有30余种规格。适合于工业和城市供水、农田排灌等。“五洲牌”IS80—50—200单级单吸离心清水泵,1988年被评为福建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
  第三章工业管理
  第一节机构
  民国时期,县公署设工政课主管工务。县公署改称县政府后,设建设科,管理全县的工业。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县人民政府设有工商科管理全县的工商企业。
  1955年3月,工商科分为工业科和商业科,由工业科负责全县工业生产的管理工作。在此之前,手工业由县供销社生产科兼管,5月,成立县手工业管理科。10月,召开全县手工业第一届代表大会,成立晋江县手工业联合社,手工业部门的行政管理仍由手工业管理科负责。
  1958年4月,政府机构进行精简,撤销县工业科和手工业管理科,成立县工交局,下设人秘、财计、工业、交通、业务、建筑等6股,主管全县的工业、交通和建筑业。同时,撤销县手工业联合经理部,其行政和业务移交工交局管理和经营。12月,工交局撤销,分别成立工业局和交通局。工业局内设人秘、重工业、轻工业、盐务、财计、业务、建设等7股。
  1959年,重新恢复手工业系统管理机构,成立手工业管理局。8月,工业局的重工业股和轻工业股合并为生产技术股。12月,成立晋江县糖业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由工业局、商业局、农业局、税务局抽出人员联合办公,以加强对糖业生产和销售的指导。
  1960年2月,撤销手工业管理局,成立农业机械局。1961年底,再次恢复县手工业管理局和手工业联合社,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1963年初,县手工业联合社召开第二届社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理、监事主任。手联社内设人秘、组导、生产、财计等科和经理部,另外还在河市、青阳、安海、深沪设立联社办事处。4月,手工业管理局改为管理科。7月,工业局改为工业科。
  1966年11月,工业科和交通科再次合并成立工交局。手工业管理科改为手工业管理局。
  1968年,工交局归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管辖,改称工交组。
  1969年,撤销生产指挥部,工交组改由县革委会直接领导。同年底,原手管局成立革命领导组。1971年5月,工交组改为工交科。工业系统的这些机构一直沿袭到“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7年,成立晋江县工业交通办公室,同时改工业科为工业局。1978年8月,撤销县手工业管理局,成立晋江县第二轻工业局,把原属手管局的安海、青阳、石狮3个集镇的26家企业划归二轻局,尚有26家手工业下放为社办企业,由县人民公社企业局管理。
  1981年,县工交办公室改为县经济委员会。1984年,撤销工业局,行政和业务划入经济委员会。县经委下设人秘股、生产经营股和技术改造股等机构。1985年,又成立县蔗糖领导小组。1987年,改生产经营股为生产计划股,并增设企业管理股。
  晋江县第二轻工业局自1978年成立后,机构比较稳定。1988年局内设有人秘、生产技术、财计、保卫等股,并直辖一家供销公司。此外,县粮食局有加工股、民政局有工业公司、水电局有电力公司,负责管理下属的工厂企业。
  第二节管理
  一、管理体制
  晋江县工业企业管理。在1949年以前,所有手工业作坊由私人开办,生产资料全部归业主所有,自产自销,自负盈亏,生产管理方式完全由业主或其代理人决定和执行。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私人企业主和个体手工业者仍自行管理内部生产,国家则实行扶持和限制的政策。1953年开展合作化运动,个体手工业者逐步走上合作生产的道路,根据合作社的章程,实行理事会集体负责的管理体制。理事会和监事会由合作社社员民主选举产生。理事会分设生产、财务、供销机构或专业人员行使企业的组织、计划、生产指挥和行政管理职能,监事会行使监督控制职能。
  1955年以后,晋江县有的企业实行公私合营。这类企业管理形式有所变化。由公、私双方和工人、技术人员代表共同组成企业管理委员会,讨论和决定一切重大问题。此后,公私合营企业过渡为国营企业,由上级任命干部管理。同时,在企业内部推行“二参一改三结合”的制度,即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技术人员、工人、干部三结合的制度。
  1958—1960年,多数集体企业转为地方国营企业,按照全民所有制管理体制实行管理,强调企业内部加强党的领导,权力集中到企业党组织(党委或支部),形成党的书记负责制,厂长一般为生产领导的第二把手。在一些集体所有制单位,仿照国营企业的模式进行管理,放弃原来合作社的一套办法。
  1961年,贯彻《工业七十条》和《手工业三十五条》,不仅在体制上进行调整,同时对企业
  内部管理进行改革。实行党委(或党支部)集体领导下行政管理的厂长负责制,部门分工负责制,并相应地制定生产、技术、财务、供销等各个环节的各项责任制度。集体所有制企业则恢复原来管理方面的一些合理的规章制度。
  1964年,“工业学大庆”,进一步推动与完善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中,原来实行的一些合理的规章制度,被当作资本主义或修正主义的东西加以批判。企业管理陷入混乱甚至瘫痪的状态。1969年,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首先在手工业系统的集体所有制企业中建立计划、生产、设备、技术、财务、劳动、工资等管理制度,但是,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管理制度仍不尽合理。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企业建立党委集体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以及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实行党委集体领导,职工民主管理,由厂长行政指挥的原则。同时,对企业内部的各项管理制度进行改革,把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引导到合理化、科学化的轨道。1984年后开始进行体制改革,全面推行经济责任制和厂长(经理)负责制及职工代表大会制。国营企业与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签订“定额上缴、超定额按比例分成”的承包合同。企业内部也实行承包制,采取“三定一包”(定产量、质量、人员,包成本),把产量、质量、品种、消耗、成本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落实到科室、车间、班组和职工;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进一步扩大企业管理自主权;把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职工的经济利益联系起来,真正做到多劳多得,有奖有罚。二轻系统及县办集体所有制企业,贯彻国务院批转轻工业部、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的《关于轻工业集体企业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充分发挥其优越性,在下放生产经营、资金分配、机构设置、人员招聘、职工奖惩、劳保福利等权利之后,企业的权、责、利真正得到妥善结合。
  二、企业管理
  (一)计划管理1949—1957年,县工业主管部门每年根据县计划委员会下达的生产计划,经平衡后下达给各企业,对企业的产量、产值、利润、职工人数、资金周转、工资总额等6项技术经济指标进行考核。
  1958年起,只考核产品产量、产值、职工人数、工资总额等4项。是年,由于受浮夸风影响,生产计划严重脱离实际。
  1961年后,在实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的基础上,加强计划工作的集中统一性。“文化大革命”初期,计划管理工作受到干扰破坏。1970—1978年,扩大再生产计划管理权,推行自下而上,上下结合,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计划管理体制,执行指令性和指导性两种计划。指令性计划的产品如糖、盐、酒、棉布、柴油机、水泵、打谷机、中小农具等,实行原材料和产品销售统一调拨、统一包销的办法,分别由县计划委员会或行业归口统一下达计划。同时,国家制定产品、产量、品种、产值、利润、成本、消耗、质量、全员劳动生产率、流动资金占用率等8项技术经济指标,主管部门根据企业历史水平和现实情况,分别制定计划指标下达到厂,按月进行考核。各工业企业由配有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对各项指标按月统计上报。
  1982年,进行计划体制改革,缩小指令性计划,扩大指导性计划,实行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计划经济体制,使企业有更多生产经营自主权。同时,国家制定17项经济
  技术指标,并以百分制计算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企业推行全面计划管理,将计划层层分解,并同经济效益挂钩,保证计划的完成。
  (二)生产管理1952—1957年,企业的生产管理,是根据上级下达的生产计划和市场需要安排生产,完不成任务,采取加班解决的办法。
  1956年起,各工业企业开始建立原始记录,制定操作规程、运行规程、安全规程、质量标准、产品检验、设备维修、奖惩等制度。
  1961年,贯彻“工业七十条”,工业企业生产、技术管理逐步走向正轨,企业的车间(班组)普遍实行劳动定额管理,建立“一长”(班组长)、“五员”(政治工作员、考勤记录员、材料领发员、经济核算员、生活服务员)制度。
  “文化大革命”期间,一些合理的规章制度被当作“管、卡、压”进行批判而废弃,生产随之下降。
  1978年起,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生产管理逐步恢复和健全,并推行多种形式的内部经济责任制。综合平衡生产,严格按国家、部、省定或企业自定标准组织生产,同时注重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工作。
  (三)质量管理1950年以后,工业企业的质量管理只限于厂家本身,只对成品进行检验。1958年大跃进期间,在“先有数量后有质量”的口号影响下,出现粗制滥造现象。1959年,县属企业建立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制定产品质量标准。“文化大革命”期间,企业的产品质量放松管理,质量严重下降。
  1978年后,国营工业企业中逐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把质量管理逐步推广到产品设计、研制、生产准备、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全过程以及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
  (四)财务管理新中国成立后,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实行统一财务管理,企业新建、扩建均由县财政拨款,盈利按比例上缴,亏损拨补。企业内部实行厂一级经济核算制,设有财务管理机构,配有会计、出纳,根据国家规定的财务制度,控制财务活动。
  1958年“大跃进”期间,出现只求产品产量不计成本的现象,造成很大损失。“文化大革命”期间,各种财务制度遭到很大破坏,财务管理出现混乱现象。
  1977年后,企业财务管理逐步走上正轨。部分重点企业试行三级管理两级核算即厂部和车间核算制的办法。
  1979年在开展企业整顿的同时,逐步推行全面经济核算。除厂部设有财务管理部门外,车间都设有统计、核算、记录员,开展一月一次的经济活动分析,为财务部门核算产品成本,提供原始依据。至1988年,工业企业尤其是国营工业企业,大都开展经济活动分析工作,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达到日清月结,盈亏一目了然。
  附:盐政
  唐代晋江县已是福建产盐区之一,但盐业地方管理情况无考。北宋一度置场榷卖,后罢。绍兴二十一年(1151)又置场以禁私贩,乾道四年(1168)罢场而弛禁,周操知泉州时复以官鬻。至绍熙五年(1194)再次罢榷。元代,县内浔美、■洲二处盐场,设有管勾司。明代,于该两
  场置盐课司,场分五团,团有总催、秤子各一人。清,乾隆元年(1736)两场划归带管,并于乾隆四十九年配置大使总管盐务。同时,浔美、■洲两场均设总理场官1人,浔美场下属有南北埕,南埕分为六团乡,设总团1人,团长22人;北埕分七团乡,设总团1人,团长30人。■洲设东西二埕,东埕分六团乡,有团长16人;西埕分七团乡,有团长14人。另外,盐产销售方面,分为官运和商运,官运设馆15处,馆设馆办、秤手、哨捕等职。
  民国初年,废旧制而设盐务署以总盐政。凡盐区设运使管理盐务,运使之下,设有总务、场产、运课3课。时省有盐务管理局设在浔美场,管晋江、南安一带盐业生产,机构分有查产、储运、财务等。民国16年(1927),将晋江浔美场与南安莲河场合并为莲浔盐场,公署设址前坂村,归盐务管理局管辖。民国29年,莲浔盐场析为莲河和浔美两场,各设督察员、巡员管理。当时,浔美场下设4个兵营(或称盐务所),即潘径、郭岑、东石、肖下。
  1949年10月21日,晋江县人民政府正式接管县内盐场,1950年成立东石、永宁两个盐务所,归盐场管理处领导。其后因海上交通被封锁,盐业生产下马。
  1958年,重新恢复盐业生产,成立潘径盐业筹备处和晋江盐务所,实际上是一套班子挂两家牌号。1962年成立晋江盐场管理处,有正、副主任及人秘、生产、基建、供销、化验等科室。下辖永宁、金井、潘径、后湖、安海5个盐务所。1966年后,改由省盐务局与县政府双重领导。此后,机构基本稳定,仅限于内部适当调整。1986年后增设调研员、检测员和检测站。
  1988年,县盐场管理处直接管理的盐场有地方国营晋江盐场和加排盐场,另外乡镇、村办盐场由各盐务所管理。管理范围包括产、销等各个环节,以及配合税务等部门,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盐业生产的各项法令制度。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