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商业、服务企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2591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商业、服务企业
分类号: F279.24
页数: 3
页码: 333-33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晋江县 商业、服务企业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晋江县 乡镇 商业 服务企业

内容

新中国成立后,经合作化和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大部分为国家经营,尚有部分合作企业,但数量不多。1979年全县社队商业、服务业企业有72个、职工4438人,年总收入264万元。改革开放以来,乡镇商业、服务业也迅速发展,至1988年,全县商业、服务业企业达15883家,就业人数31914人,年总收入达1.0152亿元,上缴税金1281万元。其中个体企业15589家,就业人数29194人,年总收入7200万元,上缴税金937万元。
  一、商业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对私改造后,国营商店和供销合作社取代私人经营。1963年起,少数供销社下放为社队所有,成为早期的社队商业企业。其后,为解决城乡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农村中的富余劳力逐步产生少量的小商小贩,成为乡镇商业的生力军。但他们的主要收入应作为副业款上缴生产队,个人收入甚微。
  70年代初,长途贩运粮食、海产品、木材、农产品等商业个体户曾活跃在城乡流通市场,但不久又被作为“资本主义尾巴”割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政策给乡镇商业企业带来勃发生机。80年代初,大批农民活跃在流通领域,为县乡镇企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除专业贩运户、商业专业户外,农民商业联合体也成为乡镇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给乡镇企业的服务体系配套,1980年9月10日,成立县社队企业局供销公司,接着又成立矿产建筑材料公司,成为县办集体企业和社队企业的原辅材料供应、产品推销的中间媒介。其后,全县18个乡镇相继成立乡镇企业供销公司和乡镇企业总公司,并向下延伸派生各种商业企业,如经营处、经销处、经销部、门市部等。各种类型的商业企业遍及全县各个乡镇。
  1985年,国家允许乡镇企业的产品进入国营商店、商场。晋江县积极向外开设商店,或在全国各大中城市的百货商店、著名商场设立专柜,把乡镇企业生产的“国产小洋货”向全国辐射,拓宽销售渠道。当年底,全县在外开设的销售窗口达500多个。与此同时,具境内各种面向全国的专业市场,如石狮服装专业市场、磁灶陶瓷专业市场、陈埭鞋帽专业市场等先后出现,逐步形成前店后厂、产销合一、工贸一体的经济结构。
  1988年,全县有商业企业13412家,就业人数27458人,总收入5864万元,上缴税金1081万元。
  二、饮食业
  晋江县饮食业在1955年前均系私人经营。据1955年底普查,全县有饮食业(含小摊贩)811个,1956年后合并办合作商店58家,合作小组209家。改革开放以来,个体饮食摊位激增,同时如新湖酒家、华星酒家等较为高档的饮食企业也应运而生。至1988年,全县乡镇饮食企业1313家,就业人数2306人,总收入2132万元,上缴税金99万元。
  三、服务业
  晋江县服务业以旅社为主,游乐园、投影室、录像播放室、咖啡厅、发廊、歌舞厅等与之配套服务。
  1955年前旅社业均为私人经营。据1955年底普查,全县有私营客栈15家,1956年后合并组成为合作客栈4家(青阳1家、安海2家、石狮1家)。改革开放以来,乡镇旅社业纷纷创办,青阳南苑旅社、迎宾旅社和安海龙泉酒家等设备比较豪华的旅社也相继问世。至1988年,县内服务业(含旅社及其他服务行业)达1158个,就业人数2150人,总收入2156万元,上缴税金101万元。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