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其他企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2587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其他企业
分类号: F279.24
页数: 9
页码: 327-335
摘要: 本章记述了晋江县乡镇农业企业产生较早,包括果林、茶场、禽畜饲养、真菌栽培、水产养殖和饲料加工等5个行业。
关键词: 晋江县 乡镇 其他企业

内容

第一节 农业企业
  晋江县乡镇农业企业产生较早,包括果林、茶场、禽畜饲养、真菌栽培、水产养殖和饲料加工等5个行业。1979年全县有农业企业150家,就业人数8521人,总收入655万元,占全县乡镇企业总收入8.3%。由于重工轻农、由农转工,乡镇农业企业逐年有所减少。1985年企业数为66家,就业人数2317人,总收入359万元,占全县乡镇企业总收入的0.5%。1988年(不含个体企业),农业企业数仅55家,就业人数1173人,总收入504.45万元,分别占全县乡镇企业的0.92%、0.55%和0.37%。
  一、果林、茶场
  (一)果林场。县内果林品种众多,以龙眼、柑桔、香蕉和杨梅四大名果著称。
  龙眼,1978年全县种植14531亩,到1988年种植面积扩大为26544亩、50万株,年产量4731吨。主要产区是磁灶镇、内坑乡、紫帽乡和池店乡。尤其是池店乡的旧铺村,1978年前仅有2487株,1988年上升为2.5万株,成为全县最大的万株龙眼基地。
  柑桔,1978年全县种植652亩,到1988年种植面积扩大为2339亩,年产量468吨。主要产区是金井镇石圳、深沪镇运伙、龙湖乡湖北及石狮镇容卿和前坑等地。
  香蕉,1978年全县栽种148亩,到1988年猛增为2912亩,年产量1942吨。主要产地是磁灶镇、内坑乡,尤其是安海镇大布林和罗山乡梧塘,种植面积更大。
  杨梅,1978年全县种植4119亩,到1988年达9495亩,最高年产量1万多吨。主要产区是磁灶镇、紫帽乡、青阳镇,永和乡和金井镇。
  (二)茶场。晋江县茶叶生产始于北宋。1978年全县种植面积达1702亩,到1988年扩大为2585亩,年产量135吨。主要有黄旦、梅占、茗花、本山、奇兰、观音、佛手和水仙等8个品种。主要产区是紫帽、磁灶、内坑、永和和龙湖等乡镇。
  二、真菌栽培场
  县内真菌栽培以蘑菇和金针菇为主。
  (一)蘑菇。早在60年代后期就开始试种,70年代后期有所发展,80年代初为高峰期。据统计,1978年全县栽培面积10万平方米,产量150吨,1984年栽培面积扩大为37万平方米,产量1480吨。
  1982年冬,永和乡古厝8位青年利用晋南电灌站流经本村的干渠空沟架搭简易菇房,创办蘑菇场,播种4000平方米,1983年产值达51214元。
  1983年,安海公社大山后大队推广半地下室菇房种菇高产经验,全大队开挖土坑23条,栽种蘑菇5390平方米,1984年发展为1万平方米。
  1986年由于蘑菇收购价猛跌,到1988年,全县蘑菇栽培面积下降为8.1万平方米,产量仅320吨。
  (二)金针菇。80年代中后期始至县内落户。最早栽培金针菇的是安海镇。1985年栽培25万袋,产量30吨左右,收入15万多元。1986年永宁镇下宅和永宁8户菇农试种66450袋,产菇8.5吨,收入5万多元。1986年全县栽培金针菇334.9万袋,产量400吨;1988年栽培量为1022万袋,产量达2000吨。
  除蘑菇、金针菇之外,70年代以来一些乡镇农户还培植草菇、白木耳、黑木耳、香菇等。
  三、禽畜饲养业
  晋江县农村饲养牛、羊、猪、鸡、鸭等禽畜,历史悠久。但由于贫困和饲料短缺,制约了禽畜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虽有所发展,仍相当缓慢。改革开放以来,禽畜专业户、重点户和联合体(简称“二户一体”)应运而生,禽畜业突飞猛进。1982年全县“二户一体”达4514户(个),饲养各种禽畜81.81万头。1984年后,禽畜“二户一体”数量虽逐年减少,但禽畜头数却大为增加。1988年,“二户一体”户有476户(个),禽畜头数达295万头。
  1988年还出现不少年收入超万元的禽畜专业户和超百万元的禽畜专业村。陈埭镇仙石村是养蛋鸭专业村,西下尾村是养肉鸭专业村,其村林银行是养鸭专业大户;深沪镇坑边村是新兴的养鸡专业村,育兴畜牧场陈培区等4人是养鸡专业大户;安海镇西埭村颜呈祝是养奶牛专业大户;内坑乡后山村苏秀宝是养猪专业大户。
  此外,安海镇坑边村新加坡华侨黄先生于1988年6月投资31万元,创办安海安邦农牧场企业有限公司,饲养大约克、长白种母猪63头,大约克、长白、杜洛克种公猪各1头。
  四、饲料加工厂
  粮食作物加工后的附属物,如米糠、麦皮、番薯皮和番薯藤等,均是县内传统的禽畜饲料,都是手工加工。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农村适用的饲料粉碎机问世,尤其是60年代推广混合饲料之后,半机械化的饲料加工厂逐渐建立,70年代有所发展。80年代以来,推广配(混)合饲料喂养禽畜,由于社会经济效益较高,普及面很广。各种饲料加工厂纷纷建立。1988年,全县有中小型饲料加工企业14家,加工能力为3.08万吨,年生产配(混)合饲料1.666万吨。
  晋江富民饲料公司是祥芝乡对外加工装配厂与菲律宾华侨合作创办的。1984年11月开始筹办,1985年9月正式投产。总投资额105万元。其中客方77万元,引进先进生产设备。职工45人,生产加工各种饲料,年产量1560吨,年产值155万元。由于原辅料(玉米等)紧缺,加上能源及交通问题,目前已告停产。
  五、水产养殖业
  晋江县三面临海,10米深线内浅海面积26.9万亩,其中宜养殖面积13.45万亩,滩涂宜养殖面积5.12万亩,内陆水库、塘、泊、溪、大井等淡水可供养鱼面积3.32万亩。占有地利,自古以来养殖业就较发达,80年代起,又有所发展。1985年,海水养殖产量达452万公斤,淡水养殖产量达41万公斤。
  1985年以来,滩涂养殖业成果显著。紫菜、花蛤人工育苗荣获福建省首创科技成果奖。80年代初开始对虾试验养殖,至1985年,面积达118亩,已收获对虾4500多公斤。至1988年,全县利用围垦的养虾面积已达3400多亩,分布于金井、东石等镇沿海,其中金井围垦联片虾池达3000亩。蚶江建造锯绿青蟹(红膏蟳)养殖池30多亩,已收获2.5万公斤。著名的陈埭蛏闻名远近,1988年全镇开发蛏田5000多亩,产蛏苗150多万公斤,是福建省主要蛏苗基地之一。
  第二节 交通运输企业
  晋江县乡镇交通运输业包括水上交通运输、陆上民间运输、公路交通运输和1984年以来新出现的公铁联运。1979年,全县有企业33家,就业人数547人,总收入47万元。1988年,企业上升为556个,就业人数3127人,总收入6676万元,是1979年的142倍,占全县乡镇企业总收入的4.7%,上缴国家税金233万元,仅次于工业企业,是县乡镇企业的第二支柱。
  一、水上交通运输
  晋江县国内航运业由来已久。均为商办或私人经营。新中国成立后,始组织集体运输企业。至1956年,全县参加合作的有沿海3个木帆船单位,船130艘,总载重量3000吨位。仍保持个体经营的有沿海木帆船23艘,内河木帆船29艘。1984年,东石、蚶江2镇将沿海渔船转为东石镇办运输社和蚶江镇办运输社,木帆船也改为动力船。1987年,全县有海运集体企业6家,航运船113艘,载重16044吨位;个体机动船61艘、载重10087吨位。占交通部门机动船总吨位一半以上。
  二、陆上民间运输
  晋江县陆上民间运输分客运和货运两种。
  (一)客运。在近代公路建设之前,轿、人力车(黄包车)、自行车、三轮车先后成为晋江县城镇主要客运工具。至70年代,自行车、三轮车仍然是县内城乡客运的主力。据1972年统计,全县营运的自行车达2712辆,三轮车1387辆,担负城乡客运量的80%以上。80年代,摩托车逐渐成为城乡时兴的交通工具。1981年,全县民用摩托车登记数为274辆,至1988年达16657辆。其中三轮摩托车539辆,主要用于载客营业;两轮摩托14968辆,有相当数量也参与载客营业。
  (二)货运。近代公路建设之前,晋江县陆上货物运输均以人挑畜驮为主。公路建设以来,尤其1949年10月之后,货运逐渐为人力车,更多为畜力车所替代。5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人、畜力车一直担负全县50公里以内短程货运任务的90%以上。例如,1974年全年汽车货运量为0.93万吨,而民间非机动车运输量达18.32万吨,相当汽车运量的20倍。1984年运输市场开放以来,私人自置拖拉机风气日盛。拖拉机逐渐成为民间货运的主要工具。1988年,全县拖拉机13878辆,其中13858辆为私人所有(包括大型机335辆、手扶机13523辆),占全县总数99.9%,几乎承担全县民间货运的全部任务。
  三、公路运输
  晋江县自开办公路运输业至1949年,除福厦路洛阳至水头段于民国23年(1934)被收归官营之外,其余全属民办,又以侨办为主。新中国成立后,民办运输先后改为公私合营,1956年全部收归国营。1984年运输市场开放,乡(镇)办,村办,联户办公路运输企业破土而出,当年创办15家,1985年增至19家,到1988年全县23家,大多是货运。其中建于1985年1月的东石镇机动车辆运输队是全县最大的镇办公路运输企业。至1988年拥有货运汽车39部、263.3吨位;深沪群峰运输队是全县最大的村办运输企业,建于1984年12月,至1988年,拥有货运汽车50部、250吨位,主要运载沿海一带型沙到厦门转运。个体联户运输业发展迅速。1985年,客、货汽车尚不足100部,至1988年发展为717部,其中货车347部、1604吨位,客车370部,6187座位,分别占当年全县载货汽车总吨位的59%,占载客汽车总座位的64%。
  1988年全县乡镇公路运输业有43家(不含个体联户),就业人数1173人,总收入1782万元。
  四、公(路)铁(路)联运
  随着乡镇企业日益兴旺,产品不断增多,为迅速及时把货物运达客户手中,解除厂家后顾之忧,1984年4月,晋江县乡镇企业局矿产建材公司与厦门、高崎等火车站联办外运业务,签订公铁联运协议书。在申办工商营业执照之后,配备业务人员43人,按货源外运情况分别在青阳、石狮、安海、罗山、双沟、磁灶、钱坡、永和、龙湖和英林等乡(镇)村设立10个服务处,让各厂家到就近服务处办理外运货物的火车托运手续,既省时节资又准时稳妥把货物运至客户手中,解决了厂家“发货难”的大问题,有力支持日益兴起的乡镇企业。
  1988年又核准私人及联办的服务站点50多家,年货运量为1万多吨。
  第三节 建筑企业
  晋江县建筑业,在明清至民国时期,没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建筑队伍,大多由建筑营造商承建。建筑物多为土木结构或砖木结构的平房,式样和造型也较简单。
  新中国成立后,青阳、安海、石狮、金井、永宁等地先后组织建筑工会,会员千余人(惠安籍占80%)。工会属群团组织,兼搞工程承包,有组织的建筑队伍由此产生。1956年,晋江县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成立,并配有专职干部。1958年后,各人民公社普遍建立建筑社。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基建工程锐减,建筑社名存实亡。1963年,各公社又先后成立建筑管理站、修缮队(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文化大革命”期间,建筑业处于停滞状态。1978年后,建筑业有较大发展。据统计,1979年全县有乡镇建筑企业38个,就业人数4317人,总收入467万元。1984年总收入1338万元。1988年,全县乡镇建筑企业24家(建筑工程公司19个、工程队5个),就业人数2979人,其中管理人员397人(含技术人员33人),总收入达1731万元,上缴国家税金24.9万元。
  一、管理机构
  1979年,各乡镇建筑行业统一划归县社队企业管理局领导。1980年10月,县企业局成立晋江县第二建筑工程公司,配备专职干部、工程师6人,负责乡镇建筑系统的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工作。1983年2月,原机构改名为晋江县第二建筑工程联合公司。1987年,为解决基层图纸设计困难和制止无证设计造成的恶果,又成立晋江县乡镇建筑设计室,聘请设计师1人,设计人员4人,专事乡镇建筑业的设计工作。
  二、职工队伍培训
  县建筑业的职工队伍1985年达到高峰,就业人数5222人,还有临时工最高峰曾达5000人。这支队伍,多数在本单位实行轮训,少数参加过县、市、省专业培训。因此建筑技术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对建筑装修人员的培训,效果更为显著。建筑装修在县内是近十年来的新课题。过去装修工程简单,如今花样繁多。以墙壁装修为例,以往通常以白灰水清刷,如今刷上各种涂料;有采用喷塑、有贴花瓷砖、马赛克,还有用大理石花岗石水磨板材镶嵌。为适应时代要求,乡镇建筑业多次自办或联办培训班,或派员外出学习,从而造就一支建筑装修队伍。凡三四级房屋建筑企业,还配备有水电安装技术人员。
  三、机械化水平
  80年代以来,罗山、青阳、东石以及其他各建筑工程公司,均引进数量不等的机械设备。
  四、承建范围
  80年代初期,建筑企业主要为本地基建服务。随着队伍的壮大、技术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逐渐走出县境,跻身于省内外的建筑界。如省内的厦门、永安、三明、龙岩、漳州等地和省外的山西、陕西等省,都有晋江建筑工人的劳动成果。
  1988年,依据各建筑企业的规模、机械设备、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和技术含量等5个条件,经逐级审查,由市、省建委审核定级。结果,有三级房屋建筑企业1个,四级房屋建筑企业10个,五级房屋建筑企业8个。
  罗山建筑工程公司,系三级房屋建筑企业。创建于1963年2月,1988年有职工2468人,其中经理1人,副经理2人,工程师和助理工程师6人。机械设备有反铲机、装载机、搅拌机、升降机等大小机械设备183台(套)。总功率达2410马力,每人平均5.3马力,技术装备率每人平均达1648元。几年来,承建厦门经济特区湖里日本式别墅11幢、省水产科研所6层综合大楼1幢、筼筜开发公司7层高级住宅楼2幢等,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连同石狮、青阳、罗山的各项建筑,合计建筑面积为7.68万平方米。经验收合格,多次被评为省、市、县先进建筑企业。仅1988年承建工程总收入达283万元,上缴国家税金1.65万元,年纯利润4.7万元。
  青阳建筑工程公司、安海镇建筑工程公司、安海建筑工程公司、金井建筑工程公司、龙湖建筑工程公司、石狮建筑工程公司、城关建筑工程公司、东石建筑工程公司、池店建筑工程公司和永和建筑工程公司等10家企业均评为四级房屋建筑企业。
  第四节 商业、服务企业
  新中国成立后,经合作化和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大部分为国家经营,尚有部分合作企业,但数量不多。1979年全县社队商业、服务业企业有72个、职工4438人,年总收入264万元。改革开放以来,乡镇商业、服务业也迅速发展,至1988年,全县商业、服务业企业达15883家,就业人数31914人,年总收入达1.0152亿元,上缴税金1281万元。其中个体企业15589家,就业人数29194人,年总收入7200万元,上缴税金937万元。
  一、商业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对私改造后,国营商店和供销合作社取代私人经营。1963年起,少数供销社下放为社队所有,成为早期的社队商业企业。其后,为解决城乡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农村中的富余劳力逐步产生少量的小商小贩,成为乡镇商业的生力军。但他们的主要收入应作为副业款上缴生产队,个人收入甚微。
  70年代初,长途贩运粮食、海产品、木材、农产品等商业个体户曾活跃在城乡流通市场,但不久又被作为“资本主义尾巴”割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政策给乡镇商业企业带来勃发生机。80年代初,大批农民活跃在流通领域,为县乡镇企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除专业贩运户、商业专业户外,农民商业联合体也成为乡镇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给乡镇企业的服务体系配套,1980年9月10日,成立县社队企业局供销公司,接着又成立矿产建筑材料公司,成为县办集体企业和社队企业的原辅材料供应、产品推销的中间媒介。其后,全县18个乡镇相继成立乡镇企业供销公司和乡镇企业总公司,并向下延伸派生各种商业企业,如经营处、经销处、经销部、门市部等。各种类型的商业企业遍及全县各个乡镇。
  1985年,国家允许乡镇企业的产品进入国营商店、商场。晋江县积极向外开设商店,或在全国各大中城市的百货商店、著名商场设立专柜,把乡镇企业生产的“国产小洋货”向全国辐射,拓宽销售渠道。当年底,全县在外开设的销售窗口达500多个。与此同时,具境内各种面向全国的专业市场,如石狮服装专业市场、磁灶陶瓷专业市场、陈埭鞋帽专业市场等先后出现,逐步形成前店后厂、产销合一、工贸一体的经济结构。
  1988年,全县有商业企业13412家,就业人数27458人,总收入5864万元,上缴税金1081万元。
  二、饮食业
  晋江县饮食业在1955年前均系私人经营。据1955年底普查,全县有饮食业(含小摊贩)811个,1956年后合并办合作商店58家,合作小组209家。改革开放以来,个体饮食摊位激增,同时如新湖酒家、华星酒家等较为高档的饮食企业也应运而生。至1988年,全县乡镇饮食企业1313家,就业人数2306人,总收入2132万元,上缴税金99万元。
  三、服务业
  晋江县服务业以旅社为主,游乐园、投影室、录像播放室、咖啡厅、发廊、歌舞厅等与之配套服务。
  1955年前旅社业均为私人经营。据1955年底普查,全县有私营客栈15家,1956年后合并组成为合作客栈4家(青阳1家、安海2家、石狮1家)。改革开放以来,乡镇旅社业纷纷创办,青阳南苑旅社、迎宾旅社和安海龙泉酒家等设备比较豪华的旅社也相继问世。至1988年,县内服务业(含旅社及其他服务行业)达1158个,就业人数2150人,总收入2156万元,上缴税金101万元。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