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采掘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257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采掘工业
分类号: TD8
页数: 2
页码: 310-31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晋江县海砂、硅砂、高岭土和花岗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极其丰富,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然而长期以来开采甚微,推行改革开放政策。
关键词: 晋江县 乡镇 采掘工业

内容

晋江县海砂、硅砂、高岭土和花岗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极其丰富,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然而长期以来开采甚微。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乡(镇)办、村办、联户办等形式的开采企业应运而生。至1988年,全县有采矿场62个、掘土场10个、出口石料基地6个、石板材厂3家、石堀4625个,就业人数1万多人,总产值2580.5万元,上缴税金27.6万元。
  一、海砂(又名型砂)
  以深沪湾为中心,东北至蚶江镇的大厦,西南至东石镇的石菌,分布在100公里的海岸线上。据初步统计,总的地质储量在1亿吨以上。砂质良好,品种规格齐全。
  对海砂开采始于1965年,但当时仅局限于深沪镇的首峰、华峰等村落,产量也少。1979年以来,各种形式的砂场不断涌现。在县乡镇企业管理局矿产建材公司统一管理下,年产量达20—30万吨,占福建省年产量的80%,销往省内外500多个机械铸造厂,成为华东地区的主要产砂基地。
  二、硅砂(又名玻璃砂,沉积砂)
  大部分沉积在海岸带几百米以内的地表下层1米左右。深沪镇华峰、华海、首峰、东山,蚶江镇大厦,祥芝乡莲板均有发现。据省地质六队探明,仅华峰一带贮量就达273.3万吨。砂质良好,含盐量低,符合玻璃工业要求的一、二级标准,属高品位的天然石英砂。
  60年代开始开采硅砂,但囿于手工操作,产量甚少。80年代以来,采用机械化作业,年开采量在1万吨以上,成为福建省三大硅砂基地之一。
  三、高岭土(又称瓷土)
  分布范围甚广。据初步统计,全县有矿点30多处,地质贮量在2000万吨以上。主要分布在安海镇大布林、内坑乡白〓、磁灶镇大埔一菜洞、罗山乡湖格、东石镇大房、石狮镇龟湖、英林乡湖尾、青阳镇八仙山、永和乡马坪埔、坑尾—许家弄、池店砌坑等地。
  早在1000多年前的南朝,磁灶的大埔就已开采高岭土制陶,但发展缓慢。80年代以来,情况变化很大。1988年全县开采量在1万吨以上。除供县内400多家陶瓷厂生产之需外,还部分经过加工销往省外。
  四、花岗石
  蕴藏量较大,约5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永和、英林、东石、金井、龙湖、永宁、石狮等乡镇。质地坚韧、抗压度大、耐久性长、纹理清晰,是高级装饰板石材料。
  晋江县开采花岗石已有数百年历史,然因技术和工具均属原始,效率甚低。1978年以前,仅用于水利建设和部分房建。1979年开始,开采企业纷纷创办,石崛遍地开花。随着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从国外引进高温开采切割新工艺、大吨位吊车和钢板切割板材深加工等先进设备的应用,产量年年上升。1988年,花岗石荒料、石料、板材等主要产品总产值达2000多万元。永和乡巴厝、内厝、周坑,东石镇清透和英林乡陈山等石料出口基地,出口花岗石荒料8356立方米,远销日本、东南亚,产值540多万元,石狮镇宝盖山、永宁镇五虎山等石料内销基地,内销石料12万立方米,产值1920万元。龙湖乡湖溪及罗裳山、紫帽山是建筑石块主要基地,年产石块不仅供本地建筑之需,尚有部分出口。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