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产设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255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生产设施
分类号: S969
页数: 3
页码: 280-28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晋江县水产的生产设施发展情况。
关键词: 晋江县 生产设施

内容

一、安全警报台站
  (一)暴风警报站。1953—1956年,晋江县人民政府先后在深沪、祥芝、围头、东店等主要渔港设暴风警报站,派专职干部负责,根据国家气象预报,利用风标信号或广播、黑板报等形式通知渔民,指导渔船出海生产或避风。70年代后收音机普及,暴风警报站先后撤除,最后撤除的深沪站于1980年移交深沪公社管理。80年代安全警报工作由对讲机岸台承担。
  (二)航标塔、灯塔。宋元时具有航标作用的石塔有5座,即:西塔、东塔、溜石塔、姑嫂塔、石湖塔。
  深沪渔光塔始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塔高16.5米,1967年重建,塔高19.5米,灯光照程14海里。此外,沿海凸出部和港道两侧港务或交通部门所建的灯塔灯标,也为渔业所利用。
  二、渔业通讯网络
  1958年以前,渔业通讯体系实行“少设、严管”的原则,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主要通过电报、电话或邮件传递渔情信息,效率低,传递不及时。1958年,蚶江公社的锦江、深沪公社的后山,各设船台1台(双边带短波电台),主要用于转场钓船在生产中通报渔情、灾情。1980年发展到8台。
  70年代末,东石公社石菌大围缯船上率先使用对讲机(小功率),进行船与船之间的短程联络。80年代初期,祥芝渔业大队从广东引进拖网船,随船引进小型对讲机,在本澳范围内进行船与船或船与岸之间的通讯联络。1983年,推广上海无线电二厂生产的红灯747—24型对讲机(超短波)。并在晋江县水产局设总台,先后在深沪、东埔、梅林等主要渔村设岸台,组成对讲机通讯联络网,各沿海岸台再与本澳渔船组成一个小网络,岸台一般定时与船台联络。
  1985年,深沪岸台与峰尾、崇武、石井、泉州等5个点组成全市范围的以对讲机网络为主、短波电讯网为辅的通讯网络。对讲机岸台从早上6点到晚上10点全时收听,特殊情况24小时全时收听,每天固定3次向船台通报气象、渔情和其他有关事项,各船台可以就近呼叫各岸台,互相通报渔情。
  1986年,部分渔船和深沪、祥芝等岸台先后购置150瓦单边带电台,并部分加入全省性的信息联络网。1987年,全国渔业电讯工作现场会议在深沪召开,深沪岸台先进经验在全国推广。1988年,深沪岸台加入泉州市甚高频无线电自动转接网络,提高工作效率,扩大服务范围。深沪、祥芝等岸台基本发展为产、供、销、安全等信息24小时全方位服务的信息中心。
  三、渔船机具工厂
  (一)造船厂。1958年祥芝、深沪两造船社合并为晋江县修造船厂,工场设在永宁港边村。主要造木帆对拖网船和定置网船(龟头)以及修补旧船。1959年12月31日,县政府批准晋江县修造船厂为地方国营晋江县造船厂。1960年开始建造木壳机帆船(旧船型)和木壳渔轮型机动船(120马力)。是年,省水产厅、县计划委员会拨款建厂房,厂址梅林村边,归工业局领导。60年代中后期,可同时造5艘“大排”(120—135马力,50吨左右)。1973年改属水产局,1978年改称国营晋江县水产造船厂。80年代,以造拖网船为主(渔轮型,40—50吨)。1983年和1984年曾两次搞承包。1985年4月9日经县政府批准停产。
  80年代私营造船工场兴起,规模较大的分布在祥农、祥渔、东埔、深沪、东石等渔村,能造100吨左右的灯光围网船和近百吨的拖网船,船型都是渔轮型(木壳),装机达200—400多马力。
  (二)机修厂。祥芝渔农机修厂,前身为祥芝农机厂,1975年县水产局拨款建厂房,并分配牛头刨床、车床、钻床等设备,厂址在祥芝伍堡村西面,占地13亩。70年代中后期及80年代初,以加工渔船的尾轴系统等机械零件及油箱为主。1985年后,业务以公路机械为主,渔船机械为辅,兼制造立式绞机,年产值50多万元。
  深沪渔业机修厂,1978年省水产厅拨款5万元,在沪屿〓建维修车间1座,装备车床、钻床及牛头刨床等。1980年投产时,主要是安装12马力的小机船及机器维修。随着渔船向大型化发展,该厂基本承担起全深沪的渔船主辅机的安装与维修,包括尾轴系统、舵及油箱的加工。80年代中后期,月安装能力达6艘灯围船。1988年,年产值70多万元。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