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渔业机具与设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2552
颗粒名称: 第三章 渔业机具与设施
分类号: S951
页数: 7
页码: 276-282
摘要: 本章记述了晋江县渔业机具与设施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晋江县 渔业机具 设施

内容

第一节 渔业工具
  一、渔船
  大〓船是晋江县历史上较大型的对船拖网渔船,清道光年间,仅深沪就有89对。民国14年(1925)改竹篾帆为布帆。
  1937年《晋江县经济统计》记载,“闽南”、“闽兴”、“泉州”三渔业公司于民国16—18年先后创办新式渔业“电船”从事“电网”作业(拖网作业),有渔船12艘,载重量25吨,速力40(指每小时行里数)。这是晋江县第一代机动渔船。后因亏本,于民国21年全部歇业。
  据民国24年统计,全县有渔船489艘,其中有大〓、网艚(外定置船)、舢舨(内定置、围网及流钓船)和竹排(流钓)。
  民国36年《晋江县渔业调查报告》记载,全县有渔船697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木帆对拖网船(大〓、漏尾、牵罾),龙骨长12.15米,船面长18米,中宽4.5米,载重20吨,有中、头帆和插花(加大中帆用)。围罾船(摇罾),〓母载重1.5吨,〓仔载重1吨,橹各二支。算网船(算仔),载重2吨,有一帆一橹。流刺网船亦同。腿罾(网艚),长12.9米、宽2.7米、深1.2米,载重5吨多,具一帆二橹橹。门网船,载重1.5吨,有一橹橹二桨。延绳钓船,载重1.5吨,具一帆一橹橹。以上除大〓分10舱外,均分3舱,无舱盖。
  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中后期建造一批大排钓船(带5—6条舨),载重40—50吨,传统船型,长22.5米,宽5.12米,深1.29米,是转浙钓带鱼的主力。据统计,1957年有渔船1144艘,4961吨位。
  60年代渔船开始向机动化发展。1960年前后,在福州、泉州、厦门、集美等地建造机帆拖网船4对,载重25吨,主机60—80马力。其中深沪2对,梅林、祥芝各1对,于1961年投产。因拖力不足及缺乏经验,效益较差,于次年先后改为风帆船。
  1964年,又造机帆船7艘,其中5艘当年投产。至1969年已有34艘、1242吨位、3281匹马力,基本为流、钓作业船。还有非机动渔船2251艘、10461吨位。
  60年代的渔船基本保持传统船型,其基本特征是:艏艉向外斜出,形成艏艉“倒八字”,艏艉舷弧大;艏型为平板状的“滔浪板”型艏;艉型为具有马蹄形内凹槽艉封;具竖龙骨;装置深插舵板,舵板可以升降;没有或有不明显的甲板舱室(中后期个别新建船已有驾驶台);船舷多为“外倾型”,船壳表面尤其是吃水线以下为对开原木突起状;甲板梁拱大,且设双重甲板,平甲板是活动的(小船多数没有甲板),干舷特低;装1帆、2帆或3帆;具1桅、2桅或3桅。
  60年代末至70年代晋江县渔船有较大变革。1968年灯光围网作业试验成功后,祥芝、东埔、深沪等地陆续新造、改造(大排改装)机帆灯光围网船(120—135马力)。1969年定置作业船试验安装柴油机获得增产后,迅速向机动化发展。1970年东石石菌建造第一对机帆大围罾船(载重35吨,主机80马力)。1978年深沪山头仿国营渔轮的船型,建造1对40吨、100马力的木质拖网船(惠安造船厂造),稳性好,航速快,生产顺利,为当时省定型船。以后机动拖网船逐年增多。
  70年代为适应装机的需要,对传统船型进行了一些改革,主要是:改“倒八字”艉为方艉型机动船艉;改升降舵为钢木结构的流线型舵;增加艉体水线长;螺旋桨向后移并增大直径,把原艉部半隧道横剖面改为U型剖面,减少螺旋桨前端水线的去流角;延长螺旋桨后船底板的长度,以减少艉浪高度;增设艉楼。改革后航速提高,操舵的劳动强度减轻。
  1979年全县有机动船454艘、11310吨位、29678马力,非机动渔船1918艘、7777吨位。
  1980年开始,逐步把平头船改为尖头船,使线型接近渔轮型,提高航速,吨位逐年加大,马力档次逐年提高。1985年,祥芝村周看等建造了1对装机450马力(单船3×150马力)的渔船,是晋江县历史上装机最大的对拖木壳渔船,型长28.60米,型宽6.20米,型深2.35米,排水量120吨。同年,该村在福建渔轮厂建造1对270马力的拖网小钢壳渔轮,总长28.55米,船宽6.10米,型深2.45米,载重50吨。1986年,祥芝、梅林等村又相继建造了9对,其中6对为270马力,3对为450马力(3×150),3机3桨钢壳渔轮,(船体和1985年造的270马力的拖网小钢壳渔轮相同)并首次安装导流管和导管桨。
  80年代的算网船多数为仿渔轮型,也有〓仔型改进的,载重量3—4吨,主机马力12—24匹,有的有一中桅,有的没有带帆。定置网船一般载重10—20吨,主机40—80马力,一般带帆,也有部分木帆船,载重2—10吨,船型有仿机轮型,也有传统船型(一般改艉)。钓作业船一般为仿渔轮型,吨位1.5—20吨不等,以1.5—4吨为多,主机马力一般12—24匹,也有40—80匹的,一般以机为主,部分挂一中帆助推。沿岸作业的还有一部分非机动船,以摇橹或张帆为动力。漏尾风帆船至1988年还有5对。
  1988年全县有机动船2351艘,42961吨位、146393马力,非机动渔船228艘、5720吨位。
  二、渔机
  (一)主机。60年代中后期晋江县海洋捕捞的渔船推广柴油机,用于〓钓作业船的主要机型有上柴4135、6135、潍坊6160、无锡4110等。用于灯光围网船的有潍坊6160、上柴6135两种。用于定置船的有大连2110、内蒙1105等。70年代以上柴135系列、潍坊6160、福机E135系列为主和南通4135等机型。
  80年代拖网船以6EI35CB—1、6E150C、6E135C为主和6160A—13、6180C—1、6135ACB、6160A—12、8E150等。灯光围网船以6EI35CB—1、6160A—13为主。定置、流刺、延绳钓等作业船及灯艇吨位一般在30吨以下,主机功率60匹马力以下,使用的机型20多种,以195、295为多。
  (二)辅机。主要有绞车、立式绞机、舷侧起网机、起〓机等。
  绞车60年代以前起锚和曳网都是用人力绞车。60年代后,在绞车上加滚珠轴承并配合滑轮组,起吊渔货、小船及升帆。
  立式绞机安装在大中型机动渔船上,用于绞纲、吊网及各种起重工作,额定拉力以1.5吨一2.5吨为多。随灯围作业的发展很快在大型机动船上推广,80年代大中型渔船的立式绞机已十分普及。
  舷侧滚筒式液压起网机1986年开始在灯光围网船上推广,安装于舷侧,起网时减轻劳动强度,缩短起网时间,1988年,大部分灯围船已有配备。
  流网起网机1982年深沪一流网船购置了一台广东潮阳农械厂产的QL18—38型液压流网起网机,拉力为210—250公斤。深沪另一流网船装有一台台湾产的流网起网机,是依靠滚轮的摩擦力绞拉网纲。流网起网机还不普及。
  三、渔具
  晋江县的渔具种类繁多,按分类标准可分为11类,每类又可分为若干种。
  (一)钓具类。钓具类主要有延绳钓、竿钓和手钓等,以延绳钓为主,尤以带鱼延绳钓(白鱼绲、五沉五浮)、鳗鱼延绳钓(小花绲)、大黄鱼延绳钓(红瓜鱼绲)和定置单钩延绳钓(沉绲)为首。前两者属漂流延绳真饵单钩钓具,后两者为定置延绳真饵单钩钓具。此外还有大鲨绲、小鲨绲、巴良绲等。
  延绳钓以篮为单位,一篮一条干线,一干线一般系70—120条支线,每条支线系一钓钩。作业时由4篮(白鱼绲)至20—30篮(沉绲)连在一起,其间再系以浮标、浮子、沉子或碇(锚),以调整钓具的空间结构。
  竿钓由竹竿、钓线、钓钩、浮子、沉子等组成。
  手钓似竿钓而无竹竿,其中鱿鱼手钓(一本钓)没有浮子,且其钓钩为复钩。钓具的绳线,50年代以前用苎麻,以后棉纱代替。1955年白鱼绲、小花绲的支线试用尼龙单丝(玻璃丝),并推广不锈钢丝做钓线,大为增产,1958年进一步推广尼龙支线和干线。1965年尼龙钓具占四分之一,并不断普及。杉木浮子亦为塑料浮子所取代。
  (二)张网类。主要有双桩有翼张网(腿罾、退罾)、樯张竖杆张网(〓桁)和单桩框架张网(四角框),以退罾为主。据1947年调查,退罾网口周23.4米(260目),网总长32.9米,上下纲20寻,网需加染,染料用荔枝树(红柴)。固定纲(根绳)俗称绲,用竹皮包稻草打成。浮筒用毛竹,沉石用石头,二者今仍在沿用。
  1957年祥渔大队参照莆田湄州网,对旧网(网身铁钉形)进行改进,改后较长且宽,成鱿鱼肚状,网口周57.2米(260目),总长40.32米,使用效果好,用“红根”、“中字草”等作染料,线细易破。1964年改为网口周58.5米(260目),总长41.4米,称“二式网”,用柚柑皮、薯榔染网。下半年在祥芝、沙堤试验低压聚乙烯(胶丝)网,亦增产,1965年推广159条。
  1966年在祥芝、东埔试验国产维尼纶网,亦增产。但胶丝成本较低,得以推广普及。1973年试验用胶丝索代替篾草绲成功,1978年全面推广。1983年网具发展为网口周73米,总长49.67米,上纲长41.6米。1984—1986年经试验选优,得一疏腹网,既能较大幅度的释放经济幼鱼虾,又能提高单产,规格为网口周75米,总长52.17米,上纲43.68米。
  检桁网,似退罾,较小,后演变为无翼网,不用浮沉子。
  四角框,网圆台形,张于四角框架上,50年代后禁用。
  (三)拖网类。拖网类有双船拖网和单船拖网及虾拖网等。
  双船拖网据《晋江县渔业调查报告》(1947)载,网具广身(网口周)78.96米(940目),网身囊29.7米,网翼10.8米,其特点是没有天井网和燕尾网,而用一竹篾圈套于翼端,网苎制,纲麻制(曳网贴底部包稻草),浮于杉制,沉子陶瓷制。1958年发展为82.7米(940目)×45.11米,已有天井网,网口高度不超过1米(绑一根稻草),主要捕鲨鳗等。1958年还引进一汕尾网,规格72.36米(804目)×45.72米,上三角网比下三角网长,没燕尾网而有一档板。网衣及纲索苎制。汕尾网网口较高,春汛捕带鱼增产,得到推广。网线1964年开始试用胶丝,增产,后渐推广,1968年后普及。
  70年代末,随着渔船向机动化发展,网具有较大的变革,学习上海渔捞公司的网具结构,设计适合各种马力的网具(2片式)。
  1981年祥渔村蔡友平等设计了4片式菱形拖网,经完善后其主尺度为100米(500目)×63.24米,上纲34.6米,采用4片剪裁法,其缝合边在上下、左右两侧,作业时,网轻拖速快,网口高,捕提鳁鱼等游速快的鱼类效果较好,很快推广。80年代中后期,梅林村在吸收惠安、祥渔等网的优点后,设计的网具,90米(500目)×60.45米,上纲32.35米,采用四道边手工编织,有祥芝网的特点,捕底层鱼效果亦佳。机对拖网纲索用钢丝索,曳纲贴底部分包麻,下纲包旧网衣。
  单拖网网形似对拖网,靠两块网板完成网具的水平扩张。有一种下纲包旧轮胎,称“拖粗网”,可在底质差的海区作业。
  虾拖网一般为桁杆拖网,有单囊、双囊和三囊等种,没有翼网,天井网特长,桁杆镀锌管制,有10米、12米、16米等规格。网、纲均胶丝制。
  (四)围网类。围网类有算网、摇罾、铎仔、灯光围网、大围罾网等。前三者为小型网具,历史悠久,后两者为现代大型网具。
  算网,形似拖网,而网翼特长。据1947年调查,算网网口周119.5米(2400目),翼网长46米,网身囊长16.86米,网苎制,纲麻制。80年代发展为网口周182.6米(3320目),网翼长101.76米,网身囊41.72米。网、纲胶丝制。
  摇罾,似算网,稍小。
  铎仔,亦似算网,较小,尤其是网身囊更小。
  灯光围网,属双翼无囊围网,取鱼部在中间,形成中部宽两端渐窄的带状形。其规格60年代末为176—182×52米(上纲长×取鱼高),材料为尼龙单丝。70年代中后期发展为210—230×110—125米,材料逐渐改为胶丝。80年代初为216×128.4米。1983年有的把胶丝网改为卡普隆网,成本虽高出几倍,但体积小,强度大,沉降快,增产,1988年基本普及,规格发展到250×168.8米。
  大围罾网,形似算网,属双翼有囊围网,比算网大1倍左右,胶丝制。
  (五)刺网类。刺网,长方形的网片,由数片、数10以至100多片连接在一起的带状形网具。捕捞对象不同,其网目大小、网片高低及数量多少亦异。40年代主要有〓(捕黄花、鳓鱼、鲳鱼等鱼类)、小狗〓、白只〓、蠘〓等4种。50—70年代,还有散脚〓(无下纲)、黄花鱼〓、马鲛鱼〓、鲨鱼〓、鲳鱼〓、蟳〓等。80年代,有天地〓(捕鲨鱼、大马鲛鱼等)、三重流刺网等新网具。网具材料,50年代以前为苎麻,中期部分用棉纱,1957—1958年试用尼龙单丝,增产,得以推广。1966年鱼〓基本尼龙代替,蠘〓到1975年才由棉纱改为维尼纶,80年代改为尼龙单丝。
  (六)敷网类。敷网类主要有灯诱鱿鱼敷网,形似畚箕,拉直长23.6米,宽29米,高12米,胶丝制。50年代末有敲〓作业用的大黄鱼敷网,已禁用。
  (七)地拖网类。地拖网,俗称大网,形似算网,而两翼特长,网身囊较小。
  (八)抄网类。抄网类有推移兜形抄网(腰罾)、手抄网等,以腰罾为主,其主尺度为7.85米×4.72米。手抄网较小,多为三角形。
  (九)陷井类。陷井类主要有吊乾网,网具为长带形,大者称大篙,小者称乾仔。明代何乔远的《闽书·方域志》中记载的“列竹海〓曰沪,盖设以取鱼”,也属陷井类渔具。此外还有挖坑、筑石等形式。
  (十)掩罩类。掩罩类主要有手撤网(手抛网)等种,属抛开无架掩网,网具呈圆锥形。
  (十一)耙刺类。耙刺类主要有钩钓(空钩延绳钓),以甲为单位,似延绳钓,支线很短而数量多,钓钩极利,无饵料,有锚、浮筒、浮子等以调整其空间结构。
  捕捞栉江珧贝的工具:九齿耙、弧型齿挟耙、直角型齿挟耙、深海挟耙等。
  四、助渔导航仪器
  (一)传统助渔导航器材。传统的助渔导航器材,有水铊和磁罗经。
  水铊由一重锤和一绳子组成,历来渔民用它来探测水深和底质及水流等情况。至今仍被广泛采用。
  磁罗经是由指南针及罗盘组成的,自古至今渔船最广泛使用的导航仪器,渔民用它来指定航向和协助定位。
  (二)探鱼仪。探鱼仪是用来探测海中鱼群和水深的仪器。70年代初开始试用厦门水产电子仪器厂生产的东方红—Ⅰ型半导体垂直探鱼仪,大围罾曾用上海产的6712型垂直探鱼仪。1975年以后开始推广东方红Ⅲ型半导体探鱼仪,其量程分0—80米和80—160米两档,1980年全县31台,1988年达400多台。
  (三)定位仪。定位仪是用来测定船位的仪器。晋江县所使用的基本上是D×S—3型机帆船双曲线时差定位仪,属劳兰A型,它能通过荧光屏直接从数码管上读出主副台的时间差,从劳兰海图上查出相对应的船位。1982—1983年推广,1986年全县有191台。1988年大中型拖网船、围网船已基本普及,大中型〓钓船上也开始使用。
  第二节 生产设施
  一、安全警报台站
  (一)暴风警报站。1953—1956年,晋江县人民政府先后在深沪、祥芝、围头、东店等主要渔港设暴风警报站,派专职干部负责,根据国家气象预报,利用风标信号或广播、黑板报等形式通知渔民,指导渔船出海生产或避风。70年代后收音机普及,暴风警报站先后撤除,最后撤除的深沪站于1980年移交深沪公社管理。80年代安全警报工作由对讲机岸台承担。
  (二)航标塔、灯塔。宋元时具有航标作用的石塔有5座,即:西塔、东塔、溜石塔、姑嫂塔、石湖塔。
  深沪渔光塔始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塔高16.5米,1967年重建,塔高19.5米,灯光照程14海里。此外,沿海凸出部和港道两侧港务或交通部门所建的灯塔灯标,也为渔业所利用。
  二、渔业通讯网络
  1958年以前,渔业通讯体系实行“少设、严管”的原则,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主要通过电报、电话或邮件传递渔情信息,效率低,传递不及时。1958年,蚶江公社的锦江、深沪公社的后山,各设船台1台(双边带短波电台),主要用于转场钓船在生产中通报渔情、灾情。1980年发展到8台。
  70年代末,东石公社石菌大围缯船上率先使用对讲机(小功率),进行船与船之间的短程联络。80年代初期,祥芝渔业大队从广东引进拖网船,随船引进小型对讲机,在本澳范围内进行船与船或船与岸之间的通讯联络。1983年,推广上海无线电二厂生产的红灯747—24型对讲机(超短波)。并在晋江县水产局设总台,先后在深沪、东埔、梅林等主要渔村设岸台,组成对讲机通讯联络网,各沿海岸台再与本澳渔船组成一个小网络,岸台一般定时与船台联络。
  1985年,深沪岸台与峰尾、崇武、石井、泉州等5个点组成全市范围的以对讲机网络为主、短波电讯网为辅的通讯网络。对讲机岸台从早上6点到晚上10点全时收听,特殊情况24小时全时收听,每天固定3次向船台通报气象、渔情和其他有关事项,各船台可以就近呼叫各岸台,互相通报渔情。
  1986年,部分渔船和深沪、祥芝等岸台先后购置150瓦单边带电台,并部分加入全省性的信息联络网。1987年,全国渔业电讯工作现场会议在深沪召开,深沪岸台先进经验在全国推广。1988年,深沪岸台加入泉州市甚高频无线电自动转接网络,提高工作效率,扩大服务范围。深沪、祥芝等岸台基本发展为产、供、销、安全等信息24小时全方位服务的信息中心。
  三、渔船机具工厂
  (一)造船厂。1958年祥芝、深沪两造船社合并为晋江县修造船厂,工场设在永宁港边村。主要造木帆对拖网船和定置网船(龟头)以及修补旧船。1959年12月31日,县政府批准晋江县修造船厂为地方国营晋江县造船厂。1960年开始建造木壳机帆船(旧船型)和木壳渔轮型机动船(120马力)。是年,省水产厅、县计划委员会拨款建厂房,厂址梅林村边,归工业局领导。60年代中后期,可同时造5艘“大排”(120—135马力,50吨左右)。1973年改属水产局,1978年改称国营晋江县水产造船厂。80年代,以造拖网船为主(渔轮型,40—50吨)。1983年和1984年曾两次搞承包。1985年4月9日经县政府批准停产。
  80年代私营造船工场兴起,规模较大的分布在祥农、祥渔、东埔、深沪、东石等渔村,能造100吨左右的灯光围网船和近百吨的拖网船,船型都是渔轮型(木壳),装机达200—400多马力。
  (二)机修厂。祥芝渔农机修厂,前身为祥芝农机厂,1975年县水产局拨款建厂房,并分配牛头刨床、车床、钻床等设备,厂址在祥芝伍堡村西面,占地13亩。70年代中后期及80年代初,以加工渔船的尾轴系统等机械零件及油箱为主。1985年后,业务以公路机械为主,渔船机械为辅,兼制造立式绞机,年产值50多万元。
  深沪渔业机修厂,1978年省水产厅拨款5万元,在沪屿〓建维修车间1座,装备车床、钻床及牛头刨床等。1980年投产时,主要是安装12马力的小机船及机器维修。随着渔船向大型化发展,该厂基本承担起全深沪的渔船主辅机的安装与维修,包括尾轴系统、舵及油箱的加工。80年代中后期,月安装能力达6艘灯围船。1988年,年产值70多万元。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