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章 水产生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2548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水产生产
分类号:
S93
页数:
10
页码:
266-275
摘要:
本章记述了晋江县水产生产情况。
关键词:
晋江县
水产
水产生产
内容
第一节 水产养殖
一、种类
(一)传统养殖品种。海水类有缢蛏、牡蛎;淡水类有鲤鱼、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等。
(二)近期发展品种。海水类有紫菜、海带、花蛤、对虾、锯缘青蟹;淡水类有尼罗罗非鱼、团头鲂、革胡子鲶、露斯塔野鲮、古巴牛蛙。
二、生产
(一)缢。民间养殖缢蛏,根据岸兜敦朴小宗所藏的民国2年(1913)绘制的《海荡图》的注明加以推算,是在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据清道光《福建通志》载:最早是在陈埭,后来蚶江、水头、石湖、蟳埔各埕均有养殖。
蛏生长快,产量高,养殖周期短,营养高,价格便宜。1949年前都是私人养殖,此后归集体所有,产区集中在陈埭、蚶江和东石一带。1982年养殖面积达8360亩,比1981年增加10.45%,1988年为7200亩,产量4450吨;蛏苗埕1984年7650亩,产量1250吨,1988年7400亩,产量1200吨。
养蛏以春节前后种殖为佳,注意埕面抹平,水沟疏通,留足亲蛏增加成熟度,提高产量,又为次年多排卵、多附苗增加蛏苗。还要加强管理,驱除敌害,亲蛏排卵时作好平畦预报。
(二)牡蛎。人工养殖,始于北宋年间。蔡襄造洛阳桥时,《泊宅篇》载:为保护桥墩基柱,“取蛎房散置石基上,岁久延蔓相粘,基益胶固也”。明万历《泉州府志》亦载:“牡蛎俗名曰蚝,生于安海、东石者最佳。”
晋江县养殖品种多为褶牡蛎,分布于金井、英林、东石等乡镇24个自然村的滩涂。1949年前,养殖总面积9000多亩,蚝株块体短小,株距行距偏阔,单位面积产量很低。新中国成立后,亩产最高年份为1971年,是年养殖面积4075亩,总产达1450吨,占当年贝类产量的38.3%。1981年养殖面积达7854亩。1988年养殖7100亩,产量多达1530吨。
牡蛎养殖,“立夏”时节采苗最适宜,蚝卵批量大,附苗好,死亡率低。要合理疏苗,使每平方厘米有一个苗。要适时移株,在中潮区采苗后,至农历八月移入低潮区,延长淹没时间,可增加摄食机会。加强管理,防止倒株,避免蚝苗窒息死亡和及时驱除敌害。年底开始收获,正二月为丰满。俗说:“肥蚝肥韭菜”“肥蚝无过二月半”。
(三)淡水鱼类。主要为鲤鱼、鲢鱼和草鱼。草鱼分为草鲩和青鱼,鲢鱼亦分为白鲢和花鲢两种。
鱼苗来源,如天然繁殖,鲤鱼产卵季节,于水沟或池塘放些水草,供附着鱼卵,取其卵子孵化便可得鲤苗;或利用沿海堤岸斗门,按季节开闸放水纳入鳗苗、鲻鱼苗和鲈鱼苗等;或到江西省九江市采购长江水系天然繁殖的家鱼苗,运回育成“夏花”或“春花”。
成鱼放养,1949年前,多为农家利用房前房后的池塘放养,水池较大者则几人合资投养,以放养鲤、鲢、鲻鱼为主,当时水利条件差,旱涝时常发生,或水枯鱼死,或水溢鱼逃,或被偷被毒,收入无几。1949年后,政府重视淡水养鱼,组织水产管理机构,还创办龙湖、西滨、西〓、岸兜等淡水养殖场,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引水灌田兼养鱼,除放养青、草、鲢、鳙四大鱼种外,还养鲤、鲻鱼等。1988年全县产鱼891吨。
鱼苗投养后,大部分依靠天然饲料(水草、浮萍之类),或施以人畜肥粪培养肥水;少数投料有麦皮、米糠、豆饼、花生饼喂养,产量较高。收成根据需要,或竭泽而渔,或以网具捕捞。
(四)紫菜。1958年9月,祥芝金星养殖场吴铁民,在海区中投放竹帘做紫菜天然附苗试验,10月中旬发现附有嫩苗并逐渐生长。1963年,国家投资在古浮海区建立全国首家紫菜人工养殖试验场,使人工养殖紫菜技术日趋完善,促进全县紫菜养殖迅速发展,并推广到县外、省外。60年代,养殖面积165亩,年产量40.9吨;70年代,增加到818亩,年产量134.9吨;80年代,紫菜养殖遍布泉州湾、深沪湾和围头澳各海区,总面积达到14500亩,年产量2900吨。
(五)海带。海带原为北方海区养殖。1958年,晋江始创办县海带养殖场,由大连市运来海带苗种,先在古浮、梅港和金井3个海区试养。由于缺乏技术,试养虽获得成功,但养殖场严重亏损,于1963年7月停办。1966年,群众开始恢复养殖。1978年养殖面积达2300亩,年产量1398吨。1980年,遭台风袭击,使收成在望的近2000亩海带受损。1983年,国家拨给海带救灾款2.9万元,并按恢复面积供应一定数量物资,全县再恢复养殖1020亩。1988年养殖400亩,年产量425吨。
(六)花蛤。花蛤是从60年代初就开始引进外地苗种,多点试养,效果较好的有永宁西岑和岑兜海区。1975年,东石贝类养殖场进行花蛤土池人工育苗试验成功后,生产苗种除供自殖外,还销售外地。1982年全县养殖面积1151亩,分布在泉州湾蚶江,深沪湾西岑、岑兜和港阜、东〓,围头澳塘东、白沙等地。年产花蛤1000吨、蛤苗10.7吨。1988年,养成蛤1500亩、产量1550吨,蛤苗108亩、125吨。
养蛤应选择地势平坦的内湾中低潮区,埕地翻松耙平、消毒,于春适时播种,严防流失。要及时填平埕面和捕除花螺、蛇、鳗等敌害。白苗放养15个月,中苗放养6个月后便可收捞。
(七)对虾。1985年始建育苗室三处,1000多平方米,隔年育苗两批,生产长毛对虾苗1820万尾。1987年生产设施基本完善,产中国对虾苗1700万尾、长毛对虾苗3000万尾,每立方水体出6.3万尾。
1986年养成虾531亩。1987年大发展,虾池面积,金井2574亩、东石760亩、安海150亩、蚶江3亩、祥芝3亩。除部分受冷空气袭击损失外,共收获东方对虾821亩3.2吨、长毛对虾2649亩21.3吨。1988年养3669亩,但大潮冲塌堤岸,仅收成虾102吨。
养虾要注意虾池修整和放虾后守护管养,每亩养2—3万尾,先小池暂养后再放入大池;按苗数喂足饲料,初期暂养喂鸭蛋或蚝蛏碎肉,中期投放间仔、蚣代或小杂鱼,也可用花生饼等配合饲料;经常换水,调节盐度,保持新鲜水质。
(八)锯缘青蟹(蟳)。海区捕捞的瘦蟳中,选出个体较大、脚肢完好,体质健壮且交配过的雌蟳,放入培养池里育肥(即红膏蟳)。1986—1988年,共培养135亩,收获130吨。
养蟳要筑好培养池,池岸石砌,池面盖网,严防逃脱和易于进排水。放养密度取决于换水条件,一般每亩在2500只左右。要重管理,饲料为贝类和小杂鱼,一般于傍晚每亩投喂5—8公升。残余饲料和死蟳要及时清除,保持良好水质。培养时间一般以35天为周期。
(九)淡水鱼苗人工孵化。1958年鲤鱼苗孵化成功。四大家鱼苗分别于1960年、1961年和1965年先后人工孵出。1975年以后,除鲤鱼苗人工孵化继续进行外,四大家鱼苗孵化因亲鱼培育时间长,成本高,鱼池设备条件差,网箱中操作成活率低,加上技术和管理工作跟不上,因而改变转向外县购苗,培育成“春花”或“夏花”。
(十)非洲鲫鱼混养。1970年起,在家鱼放养中,按不同水质和饲养条件,增加50—70%新品种—非洲鲫鲫。非洲鲫鱼因地区来源不同,又分为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鱼。尼罗罗非鱼,成长快,繁殖较差;莫桑比克鱼,成长慢,繁殖较多,可与杂交后的福寿鱼互相取长补短。这两种鱼捕捞比较困难,不宜于大水面或水库中放养。
(十一)革胡子鲶。革胡子鲶宜小面积放养,养殖3—4个月即可捕捞。1985年6月岸兜养290尾,收175公斤,成活率82.5%
(十二)古巴牛蛙。1988年东石井林村、凉下和肖下个别户试养过,其中井林1户投资3000元,养牛蛙1万只,收入达万元。
三、基地
(一)陈埭蛏苗基地。分布于泉州湾南侧陈埭滨海,历来有:“来陈埭就要挑蛏”,“有陈埭就有蛏苗”之说。据1984年统计,从事蛏苗生产者有18个村庄293个生产队,6450户8177个劳动力,经营蛏苗埕7650亩。
1967年,省水产局拨款建海区防风堤和拦沙堤7条,长1500米,扩大苗埕3000多亩,年产蛏苗1250吨,产值200多万元。1970年产蛏苗1400多吨,除满足县内之需外,还调出750吨,供应福建和浙江、广东等省沿海20个县(市)。陈埭蛏苗基地居福建省之首。
(二)东石贝类养殖场。建于1975年,是综合性养殖场,年总产值达20多万元。养殖场承担海水养殖科研课题,1976年在县水产局和厦门大学海洋系协作下,完成省水产厅、省科委关于“菲律宾蛤仔(花蛤)土池人工育苗研究”任务。1979—1982年,平均亩产花蛤苗在1.4吨以上。1978年获省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和省水产厅“科技成果”二等奖;1982年荣获国家农委、国家科委的奖励证书及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奖金。
(三)金井水产养殖场。1986年由原金井盐场围垦转为水产综合养殖生产,由国家支持周转金和世界银行贷款共800万元,修筑大堤并建造对虾养殖池3400亩,对虾育苗室共300平方米,年可产成虾350吨,一般年产值840万元。1987年在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技术指导下,承担“对虾大面积高产试验”研究课题。1988年有对虾养殖池56个共2400多亩。
(四)合营陈埭岸兜鱼种场。1980年,由国家投资24万元,岸兜大队划出土地51亩、河沟水面25亩创办鱼种场,经营15口鱼苗池(共49亩)、6个试验池和1个鳗鱼池,还有饲料基地20亩、饲料加工房、仓库等350平方米。
1981—1984年,育“夏花”鱼苗504万尾(供出181万尾),“春花”鱼苗135万尾,捕成鱼4.5吨,收稻谷73吨和养猪等总产值达16万元。1984年,配合大队进行双季稻田养鱼示范,1985年接受革胡子鲶小面积单养试验。
(五)龙湖水产养殖场。1954年9月,由省水产局投资创办,1957年7月下放地方管理。1960年1月,成立地方国营晋江龙湖水产养殖场,经营龙湖2600多亩水面和承担淡水养殖科研及技术推广课题,并对四大家鱼苗进行人工孵化试验。青鱼苗孵化成功后,1961年相继孵化出鲢鱼、鳙鳙鱼苗,1965年草鱼苗孵化成功,不再前往江西购苗。1969年2月该场由龙湖乡接办。1988年,由现有养殖人员承包,第一年实现产值10多万元。
第二节 海洋捕捞
晋江县海洋捕捞业历史悠久。据考古资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滨海渔民已驾驶木船进到深水捕捞。唐开元六年(718),造船技术、航海技术都有较大的进步;宋代制造的大海船,可远航东南亚。造船业的发展,为海上捕捞创造了有利条件。深沪和惠安崇武渔民,早在北宋时就开始钓具作业;南宋时,祥芝渔民已采用定置作业。《晋江地区海洋渔具调查报告》载:“到了明朝后期,本地区渔业已初具规模。”近代以来,由于殖民主义者在海上横行和自然灾害的袭击,不少渔民被迫出洋谋生。
据资料记载,民国24年(1935)晋江有渔民2763渔户,从业3727人,拥有渔船489艘。作业渔场为内海、台湾海峡。捕捞作业有拖、围、流、定、钓等5种,捕量7311吨,占水产总量94.4%。民国26—34年日本侵华,海洋捕捞业遭到严重破坏,渔船被烧、炸、劫不计其数。抗日战争胜利后,海洋捕捞业得到恢复和发展,民国35年从事海洋捕捞渔民10160人,拥有渔船697艘,捕量达10899吨。1949年,捕量仅8988吨。
新中国成立后,水产业发展迅速。1966年木帆渔船达1544艘、吨位4662吨,机动渔船28艘、2650马力、吨位1081吨,海捕量20320吨。1975年非机动船达1782艘、吨位6958吨,机动船320艘、17079马力、7343吨。1983年海捕量首次突破5万吨。1985年达69355吨,首次居全省第一。1987年海捕量达93392吨,再次名列全省榜首。1988年,因海况不好,海捕量仅87009吨,比上年下降6.83%。
一、钓鱼业
远在明清时期,深沪、科任渔民就有季节性地转移到浙江渔场钓带鱼(称起冬或转浙)。据《晋江县渔业调查报告》(1947年)载,全县有钓船169艘,其中从事带鱼绲和沉绲(主捕鳗、鲷、鲨、黄花鱼)作业的有136艘。20世纪50年代,海洋渔业主要向〓钓业发展。1955年,全县建造10艘大排钓船(载重量近50吨),1956年恢复转浙后,钓业兴盛。1964年开辟了澎湖沟附近一带的“运南渔场”(钓带鱼)。钓具由1952年的4751篮增加到1965年的9350篮。1965年转浙的渔场由原习惯生产的“金广、银善、乞丐礁”向北扩大到佘山渔场、嵊山花鸟北渔场。60年代中后期,钓船迅速向机帆化发展,渔场扩展到江苏吕泗渔场。
70年代,由于灯光围网、机大围的兴起,对拖的恢复和向机动化发展,使钓业捕捞鱼类资源严重衰退,1977年仅有4051篮钓具。
80年代初,渔民纷纷合股建造小机船(4吨左右),钓业一度恢复,渔场以本地及“北碇”、“东碇”为主。1983年钓具达8568篮。随着拖网作业的迅速发展,钓业渔场被占据,小机钓船又大部分被淘汰,1988年钓具仅4092篮。
采捕鳜鱼(石斑鱼),以手钓为主,规模不大,主要用竹筏或舢舨于沿岸礁石区作业,产量不高,价格高,80年代后多以出口。鱿鱼手钓(一本钓),50年代中期前仅围头、临海(今属鲤城区)少数渔民生产,为了解决“死五(月)、绝六(月)、无救七(月)”的淡季生产问题,1955年聘请围头、惠安钓鱿鱼技术员传授技术,推广鱿鱼手钓,石湖、蚶江、石菌、梅林等外海渔民学会钓捕鱿鱼,80年代鱿鱼钓作业自行消失。竿钓为沿岸和内港的小作业,如鲻鱼(乌仔)竿钓等。
二、张网(定置网)渔业
晋江县张网渔业始于南宋以前,祥芝、东埔、围头等地张网渔业都有悠久历史。张网以退缯为主,主要分布于祥芝以南、永宁以北沿海;捧〓桁(门网),分布于蚶江和围头两地;围头在1954年前有几艚四角框网,后因影响航道被禁止。
据《晋江县渔业调查报告》(1947)记载,全县有张网渔船114艘,其中退缯102艘,门网12艘。1965年前作业船数徘徊在153—99艘之间,1966年达210艘,1969年269艘、产量1.7万吨,1972年达325艘。此后船数及产量逐年下降,至1975年仅有167艘、产量10074吨。1978年船数和产量又有所上升。80年代初国家拨款调整作业(定置调为流刺),1983年达320艘、产量22211吨,总产为历史最好的一年。1985年达416艘,产量下降,1987年330艘仅产11350吨。由于带鱼、目鱼、毛虾、江鱼等鱼类资源严重衰退,定置网的产量在海捕量中的地位一再下降,1985年从第一位降至第二位,1986年再降为第三位。1988年船数仅279艘。
定置网渔场在祥芝至永宁之间近海及泉州湾、围头澳港口。40年代,渔场水深,冬季20多寻(每寻1.7米左右),春季10寻左右。1954年对渔场进行“分山定瓣”合理安排,作业水深不超过30寻。1972年再次对各村定置网渔场进行“分山定瓣”,根据发展适当调整,作业水深在30寻左右。80年代由于打桩器试验成功(以前用桩斗、木竹连接而成)和作业单位的发展,渔场逐步向外推移,最深达60米左右。
60年代前渔获以带鱼(中条)、毛虾为大宗。70年代中后期以来带鱼以幼鱼为主,毛虾经常形不成渔汛。据1985年资料载,小型渔获年产量占总渔获量的49.88%(其中1—3月、10—12月占82.5%),其他渔获及小杂鱼类占25.26%(6—12月占88.66%),经济幼鱼(带鱼、枪乌贼类、乌贼类、舌鳎、鲳鱼、鲆、鲽等)占15.64%(5—6月占82.51%),其中带鱼幼鱼占66.87%,6厘米以下对虾类占5.71%(6、8—10月较高),6厘米以上对虾占3.5%(1、6、8—12月较高)。蚶江渔场每年5—6月渔获中有大量海鲶幼鱼。
1988年起,晋江县定每年5月1日—6月30日为定置作业禁渔期。
三、拖网渔业
拖网渔业包括对船底拖网和单船底拖网及桁杆虾拖网等。
风帆船对船拖网,清道光年间已有相当规模,仅深沪湾就有89对。20年代前,风帆多为竹篾制,抗风力差,常遭暴风袭击,损失巨大。光绪二十年(1894)4月17日,深沪80多对大〓全遭暴风摧毁。围头渔业繁盛时期,大〓曾达99对。民国5年7月26日遭受台风袭击,船只翻没,渔民死伤近百人。以后乡民相继渡洋,渔业从此一蹶不振。
据载:民国24年,全县有大〓245艘,日军侵华,渔船遭受破坏,民国29年7月16日,梅林澳就被烧毁45对大〓。民国36年全县大〓只有144艘,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仅剩98艘。1956年,梅林大〓转给惠安县11对,到1957年全县减至76艘,1969年前一直徘徊在82—106艘之间。1970—1978年,船数再次减少(86—69艘之间)。据统计,70年代初拖网产量最多只占海捕量的8.7%。70年代中后期渔船动力化有所发展,1974年有机动拖网船4艘,1979年达76艘。
1978—1979年定置作业严重减产,大量转向兼轮作对拖作业,由于马力较大的渔船产量较高,刺激渔船向大马力发展,尤以祥芝渔村最为典型。80年代,船网工具及其他设备的更新换代,到中后期已由传统的定置作业转变为以对拖作业为主。1988年祥渔村有近80对拖网船,其中6对钢壳小渔轮,单船最大马力达450匹,成为全县对拖作业最发达的渔村。
改革开放后,渔民踊跃参与投资建造渔船,1978年对拖渔船75艘(其中机动船25艘),1988年达527艘(机动船517艘),单船马力从80—150匹发展到200—450匹。产量由1978年的1386吨(占海捕量的6%),上升到1987年的42823吨(占海捕量的45.9%),增长30.9倍。1988年船数比1987年再增137艘,但产量却下降8.4%。1984年梅林机对拖21队(单船200马力),单产达505.7吨,为县创对拖作业单产首次突破500吨大关。1987年祥芝蔡海清铁壳渔轮(单船450马力)单产达1067吨,首次突破1000吨大关。
对拖作业渔场,40年代北至牛山以南,东至“过浅”(过台湾海峡中沟),南至东碇南,水深20—32寻,以深沪外水深24—32寻为主。50年代,由于台湾当局封锁和骚扰,渔场缩小,北至崇武以南,南在围头、北碇以北,水深20—35寻。1954年底,十九区深沪10对大〓,首次转移到广东潮阳县达濠镇近海渔场生产,因渔场不适,产量低而返回。1964年春汛,21对大〓北转牛山渔场生产,因鱼价低,渔场渔港生疏,渔船拥挤,又兼台湾当局骚扰,相继退场。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随着渔船向机动化发展和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渔场延伸,北抵乌丘东北,南至台湾浅滩以北,东到鹿港浅滩。
1986年3—6月,泉州市、晋江县水产部门组织10对大马力拖网渔船,南下台湾浅滩渔场探捕,单产好的达125吨。同年3—5月,又组织祥渔村6对大马力(单船200马力以上)机对拖北上彭钓、温台渔场探捕,平均对产119吨,1988年探捕期间总产达2378吨,为对拖作业开辟了广阔的闽东北渔场。
单船拖网在晋江县是一种新兴的作业,60、70年代曾做过试验,但未成功。1980年前后,英林公社沪厝〓村学习厦门生产技术,发展一艘单拖。1986年,沪厝〓村为改变对拖单产低,成本高,效益差的状况,进行对拖改单拖,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单船拖网业迅速发展,到1988年达79艘,4173吨,16028马力,年总产达4053吨。
虾拖网作业,1983年开始在晋江县试验,祥渔村用大马力船试验,因效益差而中断。蚶江村用小马力船(12匹以下),并由手抄罾网改进型网具拖捕,第二年又发展成小型杆拖网,效益更好,汛期投产船数达100余条。1987年,东埔村渔民学习厦门渔民捕虾经验,引进漳浦12米三囊桁杆虾拖网,投产后经济效益良好(日产0.2—0.25吨),桁杆虾拖作业的发展,高峰期达127艘(50马力左右,多为轮作)。渔场近内海,水深60米以内。
四、围网渔业
围网渔业有小型围网(包括算网、围罾、铎仔)、灯光围网和大围罾等作业。
小型围网为传统作业。算网属有囊围网,单船作业,要有一小舢舨或竹筏协助放网。民国36年全县有算网船92只,在海洋捕捞中占有相当的地位,主要分布在深沪、科任、永宁、祥芝等地,50年代后有一定的发展。随着拖网、灯光围网、定置网等作业的发展,捕捞对象的减少,80年代仅为小机〓钓船的季节性作业,渔场在沿海水深40米以内的海区,昼夜均可作业。围罾类似算网,属双船有囊围网,主要分布在祥芝、永宁等地。民国36年全县有围罾57对。50年代后把算网、围罾、铎仔组合统计,统称旋网或小围网。1966年有旋网船250艘,1972年没有专业旋网船,只有旋网网具144张。1988年有木帆船围罾40艘。围罾一般夜间作业,渔场水深6—20米。铎仔属单船有囊围网,作业时以沉石和浮桶代替带网舢舨,分布于深沪湾,渔场水深10米以内。
灯光围网,属单船无囊围网作业,要有一带网舨舨协助放网。1965年推广试验,没有成功。1968年,金井公社溜江大队仿照厦门海洋渔捞公社的网具及其设备,进行推广试验,获得成功。后在东埔、祥芝、深沪等地推广。1975年作业单位达32艚,为海洋捕捞主要作业之一,年产量3605.8吨,占当年海捕量的19%,仅次于定置网产量。1978年发展到104艚,产量达10758吨,占当年海捕量的46.4%,跃居第一位。1981年作业单位减少到52艚,产量980吨,仅占当年海捕量的3.5%。1982年实行生产责任制,生产有所回升。
1983年,省水产厅下拨30万元无偿贷款,银行专项贷款120万元,集中扶持30艚吨位较大、工作落实等条件较成熟的船,以添置卡普隆网、探鱼仪、定位仪、万光灯艇(以前用火排—大光灯或5千瓦灯艇)及渔舱安装隔热层。当年56艚灯围船总产8081.5吨,占海捕量的15.5%,居第3位。1986年后山村陈绍齐、陈绍铿兄弟两船单产首次超过500吨。80年代中后期,为适应深海作业,不断更新渔船,加大网具,推广舷侧滚筒式液压起网机,产量持续上升,1986年53艚产17942吨,占海捕量的26.7%,跃居第2位。1987年76艚产33801吨,占海捕量的36.2%,单产超500吨的达30艚,其中2艚超1000吨。1988年因海况不好,渔船虽增3艚,但产量比上年下降23.9%,是1981年以来第一次减产。
灯光围网作业渔场,70年代主要在闽南—台湾浅滩渔场,水深50米以内。80年代向大屿脚、西屿(澎湖)一带的深水区发展。1988年组织3艚灯围船前往台湾北部渔场探捕。
大围罾,多在闽南、闽中、闽东和浙江渔场生产。1970年东石公社石菌渔业队建造第一对木壳机帆大围罾船,并从龙海引进网具和技术,至1978年全县发展到5对。1981年5对大围罾总产428.5吨,产量为历史最好水平。因大黄鱼、带鱼资源衰退,产况甚差,到1987年转为对拖为主,部分轮作大围罾。
五、刺网渔业
刺网基本上是流刺网作业。据晋江地区《海洋渔具调查报告》(1983年10月)记载,“本地区沿海县、市均有刺网渔业,其中惠安、晋江较为发达。流刺网是本区传统作业渔具,历史悠久,早在400年前就有这种作业”。民国36年,晋江县从事流刺网渔业的渔船有70条,占渔船总数的十分之一。
50年代,由于渔场受封锁,发展较缓慢,1952年有刺网8042片,1959年8980片。60年代渔场开始向外推,并组织渔船进行季节性转移到牛山、闽东、浙南等地渔场生产。定置作业渔船开展兼轮作流刺网,网具从1960年的11998片上升到1969年的26165片。70年代,渔船不断向机动化发展,围头东南、北碇、东碇一带渔场相继被开发,闽东渔场大黄鱼、鳓鱼资源衰退,产量起落不定,渔具高峰期的1971年达30223片,1977年仅20722片。80年代,流刺网渔业迅速发展,1981年网具达43065片,为历史最多的一年。由于基本停止转场,晋江县渔场拥挤,渔船不断转向拖网等作业,网具减少,1986年仅剩25759片,1988年又恢复到37730片。
六、其他渔业
海洋捕捞除上述五大作业外,还有鱿鱼敷网、地拖网、吊乾网、手推罾、举罾等作业,以及贝藻类等小杂海。
灯诱鱿鱼敷网作业,是1983年深沪渔民参观台湾渔具回来后进行试验的,因不得法,没有成功。成熟经验是1984年东埔籍台湾渔民回乡探亲所传授,当年试验的两条船都获得成功,1985年推广到77条船,经济效益良好,此后作业单位年年增加。灯诱鱿鱼敷网成为定置、流钓等作业船重要的季节性轮作的渔具。
地拖网(岸曳网、大网),是晋江县传统的作业之一,它只适于底质为沙或沙泥,且较平坦的内浅海及低潮区。1970年全县有18张地拖网,1984年发展到70张。因水产资源衰退所剩无几。
吊乾网作业,大者称大篙,小者称乾仔,操作相同,都是用竹篙插入土中,围成月眉形等,把长带形的网片挂其上,围截游到近岸索饵的小杂鱼。莲坑坂、衙口等村均有。
手推罾作业,是泉州湾和围头澳一带的传统作业,其形似畚箕,有推杆,在沙泥底的浅海区推捕虾类及其他小杂鱼。劳动强度大,产量低。
此外,还有举罾、插〓、刮鳗、照跳鱼、徒手摸鱼虾等捕捞方法。
野生贝藻类的采捕,是滨海早期较广泛的小杂海作业。捕捞牡蛎、翡翠贻贝、泥蚶、〓仔、蚣蚮、长钉螺、文蛤、栉江珧贝、赤菜、鲜苔、紫菜、石花菜等。现在资源不如以前,生产规模很小。
1974年受强台风袭击,大量的栉江珧贝被冲到祥芝、石湖、大坠岛等附近的海区,群众大量的采捕,1978年蚶江、祥芝产量达3115吨。据水产部门不完全统计,5年收购量达7000多吨。因滥捕,至80年代,浅海区的栉江珧贝匮乏。
淡水捕捞产量除养殖外占比重极小。主要有徒手、网具和钓具等方式,也有用炸、电等非法手段捕鱼。
徒手捕捞,是最原始的捕捞方法,有直接在水中摸鱼虾,或把水弄浑而后摸鱼,也有待河沟自然干涸或把水排干捕捉。
网具捕捞,有手撒网(罩网),涵洞、水闸、沟中挂网(似退罾),放刺网(丝〓),举罾(有大罾——四脚罾、无诱饵,罾仔、有饵),围网(猪母网,分有囊和无囊两种),腰罾以及三角手抄网捞捕等方式。
钓具捕捞,有竿钓和延绳钓等形式。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