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引水工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253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引水工程
分类号: F426.92
页数: 2
页码: 239-24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晋江县水利引水工程的情况。其中包括晋东引水渠、安平桥闸等。
关键词: 晋江县 水利 引水工程

内容

一、晋东引水渠
  明天顺五年(1461)沙堤村(今沙塘村)村民王廷慎(名璇,讳清隐),亲率子孙实地勘测,画图造册,具奏疏赴京。是年8月30日,觐见皇帝,请求清竣“金鸡水利,灌晋南农田”,但由于沿线要“断山脉,毁坟墓,废庐舍田土”,终以“利害参半”未能获准。明万历十一年(1583),佥事王豫,亦因“议开溪,引水(晋江)达晋江南乡”而被罢官。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4月22日,成立六里陂农田水利管理委员会。1952年1月,挖通青阳无尾淮—西滨南湖渠道3.1公里,沟通晋东大鲁沟。1954年,晋江县人民政府决定“破金鸡,灌晋南”。是年8月25日成立“晋江县水利建设指挥部”,由副县长刘基固任指挥,组织49个乡9596名民众,于8月31日动工,突击7天,挖通从南安金鸡村—晋江县清濛村11.5公里的渠道。9月7日上午6时40分,首次引入晋江水1秒立方米,使晋江人民企望“破金鸡,灌晋南”的理想成为现实。1955年耗资42.7万元筑防洪堤,建金浦闸,加宽渠道,增进引水流量4.5秒立方米,灌溉南安县、晋江县、泉州市农田8.37万亩,而且提供了晋东平原10万人的饮水。1954—1967年共清淤27次,堵江18次,耗资65.03万元。1962年11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视察晋江县,为金鸡引水工程题词撰文。
  1965年10月,成立晋江专署金鸡拦河闸工程指挥部,投资431万元,在南安县金鸡村建成327米长,28孔拦河闸,分出北渠引水流量6秒立方米灌溉泉州市,南渠流量30秒立方米灌溉晋江县。1971年,山美水库晋江县灌区配套工程始建,为6大电灌站(晋南、仕头、新华、长福、洪堀、后库)提供水源。1980年晋东引水量达到38.5秒立方米,新开高渠引水能力26.5秒立方米,低渠引水能力12秒立方米。从此,金鸡水直送晋江县石狮、蚶江一带,全长52.46公里。通过电灌站的提水,可把金鸡水直送晋江的金井、深沪、英林,灌溉面积25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51.9%。1978—1990年年平均引水量3.86亿立方米,最高年份1978年引水量达5.08亿立方米。
  二、安平桥闸
  安平桥闸,俗称五里桥闸。位于安海镇西南方的安平桥下游400米处。1979年10月经晋江地区水电局批准,由安海公社组成指挥部兴建。是以引流蓄水灌溉结合交通的综合工程,闸孔17孔,每孔净宽5米,全长102.6米,1984年11月竣工。拦截流域面积165.9平方公里,汇流河道长度35.17公里。10年一遇设计洪水流量,经石壁水库调洪后同频率组合为1235秒立方米。1988—1989年4月灌区配套完成,总耗资121万元,受益农田4500亩。
  附:金鸡水利工程记
  晋江县青阳平原有海埭田八万余亩,水源少,地势低,常遭旱之灾。南宋以来,民议“破金鸡,灌晋南”,但难实现。一九五四年秋旱,县发动民工万人,自金鸡桥下新辟渠道引晋江水与原晋东水渠相接,并筑堤防洪。嗣后对原水利系统进行扩建整理,凡修渡槽三十三座,增建排洪闸百三十五座,扩建江海堤岸三十三公里,设排灌机站十三处,扩修干渠三十四公里,并使枝渠纵横交错,布成水网,绵亘八年,克峻厥工。灌地扩大至十二万亩,灌溉交通饮水蓄渔,均有赖焉。居民侨胞咸感喜悦,歌颂功德。其歌曰:
  金鸡唱,灌青阳。晋江入渠,浩浩荡荡。益地增产,幸福无疆。
  金鸡吟,产黄金。内涝归海,海波不侵。党之功德,天高海深。
  一九六二年十一月吉日
  郭沫若撰文并书
  晋江县人民委员会立石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