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农业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250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农业机构
分类号: F327.57
页数: 4
页码: 191-194
摘要: 本节记述了晋江县农业机构的情况,其中包括了行政机构、事业机构、企业单位等。
关键词: 农业机构 晋江县

内容

一、行政机构
  1953年,县政府建设科分设农业科,1956年改为农业局。1959年分立畜牧局,1960年农、林2家合并为农林局,1962年畜牧局回归农林局。1966年10月,水电局并入农林局,改名为农林水电局。1968年11月改为晋江县革命委员会农林水组。1971年4月,农林水组分立农业科,1973年4月恢复农林局。1977年初农林局再次分家,设农业局并增设农业机械管理局(简称农机局)和乡镇企业管理局。至1988年不变。
  二、事业机构
  (一)农技站。县农业技术指导站(后改农业技术推广站)于1953年3月正式成立。1954年由新增10名大中专毕业生开始在马甲区的莲田、涵口区和内坑区的后山试办3个区农技站,秋季新增的8名农校毕业生,派到衙口和紫湖,增设2个区站。1956年由于合作化的迅速发展,农技队伍也随之壮大。年初在罗溪、河市、中芸、东石、莲塘、金井增设6个区站。每个区站设1名行政站长,还配2—3名专业农技干部,全县11个区站共配农技干部34人,加上县站8人,全县农技队伍计42人。
  1958年3月,撤区并乡后,区站行政站长全部调整上工业,区站也全部改为以片跨乡的农技点,分别设在河市、苏厝、安海、石狮、金井,并新增一个青阳点,共6个基点。当年,基层站(点)全部改名为农科所(县站也改为县农科所)。1959年3月又在龙湖公社英湖大队增设一个农科所。1961年8月30日,县农业局撤销农科所,恢复农技站,分别于马甲、河市、池店、青阳、内坑、安海、东石、永和、石狮、祥芝、龙湖设立12个公社农技站。1968年,县社农技站全部被撤。1977年起,县、社农技站陆续复建,而且社社建立农技站。1979年,县设农科所。
  (二)畜牧兽医站。县畜牧兽医站是1956年从县农技站畜牧兽医组划分另设的专业站,有7名畜牧兽医干部。为了做好基层畜牧兽医站组建工作,1954年,县农技站畜牧兽医组先在石狮创建兽医诊所。1958年又在安海、青阳、石狮、金井等地建立畜牧兽医站,配有干部职工35人。
  1982年,全县17个公社(场)全部建站,配有干部职工106人(其中脱产的40人),培养不脱产的民间兽医和防疫员555人。在脱产的40名干部职工中,大专10人,中专27人,畜牧兽医师6人,助理畜牧兽医师10人,技术员2人。
  县畜牧兽医站下设3个中心站、33个检疫检验站、1个育种站和1个畜禽场。近年,在青阳新大街农业大楼开设兽医药剂室和畜牧兽医咨询处,负责有关畜牧兽医咨询,兼售一些药品和饲料。
  1988年,全县有畜牧兽医人员524人(其中县站29人,基层站56人,民间兽医439人)。其中大专10人,中专14人,高级畜牧兽医师2人,畜牧兽医师6人,助理畜牧兽医师10人,牧医技术员3人。集体兽医人员已评定中级职称6人,助理19人,技术员14人。
  (三)其他。1956年成立县种子站,1958年成立县病虫中心测报站。1980年成立县经济作物管理站,1981年底成立县土肥站,1982年成立县沼气建设服务站,均为事业单位。
  三、企业单位
  (一)西滨农场。西滨农场是晋江县规模最大(占地6.40平方公里)、办得最早的农场。1951年,先在罗山乡沙塘村创办一个百亩的国营小农场(即现在县林业局下属的沙塘苗圃)。1955年,县西滨劳改农场内迁,国营农场从沙塘迁入西滨,接管劳改农场,称国营西滨农场。
  该场在1955年前,由于滨海水缺,新围海埭含盐量大,只能播种一些田菁、大麦和甘薯。国营农场接管后,经过多年平整改造、开沟引水、营造防风林带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使之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好农场。场内土地总面积3341亩,除营造防风林带占地80亩,职工居民点用地170亩,道路占地60亩,以及河沟水面外,耕地图斑面积还有3025亩,实际耕地面积2242亩,全是水田。
  在引进金鸡水,晋东水稻的用水基本解决之后,县委决定把罗山与石狮交汇处的塘市一个千亩水塘,划给国营农场,加以围垦改造,办成塘市分场。1961年,把靠近荆山北岸的100多亩水田划给县良种场作为繁育良种基地。1978年初,又因“四化一供”的需要,把塘市分场改为县小麦原种繁殖场。
  1984年,该场粮食总产量达1630.55吨,工业总产值达548.5万元。又投资93.1万元,新建一座630平方米的职工宿舍和办公大楼,一座424平方米的食堂,一所965平方米的初级小学校舍,一座1085平方米的仓库,一个2200平方米的大晒埕,修建道路7条,长度4610米。
  西滨农场享受乡、镇级待遇。据1988年统计,全场有15个村民小组,299户,1207人,710个劳力,2258亩耕地,有6台大型拖拉机,19台手扶拖拉机,2艘机耕滚船,1部机动水稻插秧机,12套小型拖拉机配套工具,8台灌溉用的柴油机,1台20千瓦电动机,9台农用水泵,3台(90千瓦)联合收割机,1台动力收割机,11台机动脱粒机,1台种子精选机,3辆载重农用汽车(290千瓦),1台专用推土机。当年全场办工业9家,工业总产值达539.3万元。粮食总产达1630.55吨,农业总产值达121.22万元。
  (二)县良种场。晋江县良种场创办于1961年,属省投资县管的一般良种场,规模小,面积只有100亩,1978年把国营西滨农场塘市分场和原来的县良种场,以及“文化大革命”中划给部队的一个小农场合并起来,改办晋江县小麦原种繁殖场。全场土地总面积为1.06平方公里,折合1629亩,其中耕地920亩,全是水田。理应以繁殖小麦原种为主,但由于晋江小麦播种面积小,加上该场全是水田,土质粘重,所以仍多繁殖水稻良种。建场时共有职工177人,干部8名,农业科技人员3名。设有党委会,场本部分农业、工副业和综合厂3大组织。其中农业96人,分6个育种队,设1个科技组;工副业48人,分设6个组(拖拉机组、养猪组、养牛组、养鸭组、饲料组、基建组),1厂(碾米厂),1社(供销社),1所食堂,1所初小,1所幼儿园;综合厂27人(包括砖瓦厂、酒厂、酱油厂)。
  由于经营体制改变,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经过2年的努力,完成省下达的1878平方米的基建任务(其中包括种子仓库517平方米,实验室和办公楼520平方米,种子加工车间210平方米,车库131平方米,晒场500平方米),还自建一座职工宿舍和管理大楼(计1708平方米),自砌一条长达2400米(土石方2324立方米)的排灌渠道,改善生产和生活的条件,促进农业发展。1980年,全场粮食总产达到931.5吨(其中稻麦良种441.5吨),比1978年增长79.93%;售生猪468头(重27.5吨),总产值增至57.5万元,扭转了多年亏损的局面,连续3年盈利14.5万元,其中1980年盈利7.2万元。1988年粮食总产729.55吨,农业总产值22.08万元。
  (三)金定鸭场。地处晋江东南的蚶江海滨,是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新围垦的一个民办公助的集体农场,1971年作为知青农场。1980年由县农业局接管,改为金定种鸭场。场内土地总面积0.33平方公里,折合497亩(其中耕地450亩),土质粘重,全是水田。
  全场有119户,380人,鸭场固定职工有10人,总劳力8个。每年养种鸭4000只,播插2季水稻,常年播插面积均达800余亩。1986年,全场播种2季水稻(计820亩),生产稻谷166吨,饲养种鸭1.2万只,为国家和群众提供大批良种鸭苗,开办几个小厂增加工副业收入36万元,全场的工农业总产值达47万元。
  (四)龙眼良种场。龙眼良种场是县农业局下属的一个专业场,位于安海镇五里铺,1982年由县经济作物站进行筹建。省农业厅、省科委和县委、县政府、县农业局在经济上给予支持,先后投资金额近50万元。经过5年的努力,到1988年初具规模。全场200亩的赤土埔全部开垦改造成为名副其实的果园。
  1988年,已种植2000株龙眼(其中1000株为“泉州东碧”良种,另1000株是本地的当家品种——福眼,尚有1000株桃、李,500株柑桔(多是芦柑),200株枇杷,100株泰国番石榴,以及一些荔枝、芒果、番木瓜、香蕉、余甘等共14种果树。在幼果尚未成林之前,进行各种间作套种。
  1988年投资5.5万元建一座400平方米的办公和宿舍合用的双层大楼,1.5万元建3间双层的观察楼,2.1万元打一口108米深的大井,耗资11万元,把四周用条石垒砌成长2550米、高2.5米的围墙。
  (五)西滨军垦农场。是部队农场,地处东南海滨,北接国营西滨农场,南至蚶江水头,与蚶江农场、金定鸭场相连。该场土地总面积为6平方公里。1966年,由福州军区组织2个师联合进行围垦。当年8月动工,翌年5月竣工,围筑海堤长达3817米,实围面积6500亩(其中可耕地4700亩,包括守备三师1450亩的分场面积)。
  竣工后,于1967年秋进行播插水稻试验,1968年开始大面积播插,1969年有80%以上的面积正式投入生产,1970年全场播插水稻4000多亩。至1988年,全场水稻的年亩产一般都保持在800公斤左右。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