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饲养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249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饲养量
分类号: F326.3
页数: 2
页码: 184-185
摘要: 本节记述了新中国成立前至1985年晋江县禽畜饲养量的情况。
关键词: 饲养量 晋江县 禽畜饲养业

内容

新中国成立前农民生活贫困,饲料短缺,禽畜饲养业难以正常发展。至1949年,生猪存栏数仅70125头,大牲畜26918头,羊17462头;禽畜业产值仅达37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3.14%,人均收入8.36元。
  新中国成立后,1949—1966年曾一度片面强调发展生猪,不重视发展大牲畜。所以,1966年,大牲畜存栏数仅24577头,比1949年下降8.7%;羊16028头,比1949年下降8.2%。而生猪却有较大的发展,存栏数达186980头,比1949年增长166.64%。禽畜业产值达1430万元,比1949年增长281.33%,年均递增7.11%,占农业总产值7854万元的18.21%;人均禽畜业收入达20.81元,比1949年增长148.92%。
  1966—1976年期间,农业有所减产,但饲养业却有所发展。1976年大牲畜存栏数达25423头,比1966年增长3.44%;羊24930头,比1966年增长55.54%;生猪188005头,比1966年增长3.44%,禽畜业产值2320万元,比1966年增长62.24%,年递增5%,占农业总产值1.4899亿元的15.57%;人均禽畜业收入25.37元,比1966年增加4.56元。
  1976—1988年春,晋江禽畜业获得全面发展。1988年,大牲畜存栏数达39295头,比1976年增长54.56%;生猪215369头,比1976年增长14.56%;家禽1944600只,比1976年增长135.65%。禽畜业产值5629万元,比1976年增长142.63%。在整个农业总产值2.793亿元中占20.15%。人均畜牧业收入51.48元,比1976年增长102.92%。
  畜禽年末存栏数达历史最高水平的年份、数量,与1949年对比:
  牛1984年存栏数达39196头,比1949年增长74.94%,年均递增2%。
  猪1985年存栏数262222头,比1949年增长273.94%,年均递增2.6%。
  羊1971年存栏数达35747头,比1949年增长104.71%,年均递增3.3%。
  禽1985年存栏数达2261672只,比1957年1243552只增长81.87%,年均递增2.2%。
  兔1962年存栏数达363065头,比1957年188289头增长92.82%,年均递增14%。
  蜂1980年存栏数达6380箱,比1957年1377箱增长363.33%,年均递增6.6%。
  1988年千头牛、羊,千箱蜂,万头猪、兔和10万只家禽的乡(镇)情况:
  千头牛有10个乡(镇):安海4314头,内坑3721头,磁灶3064头,东石2818头,龙湖2414头,永和1964头,罗山1949头,金井1736头,英林1560头,深沪1486头。
  千头羊有7个乡(镇):东石2473头,龙湖2324头,英林1694头,深沪1168头,永和1151头,罗山1145头,金井1039头。
  千箱蜂有2个乡(镇):深沪1705箱,内坑1440箱。
  万头猪有8个乡(镇):东石24983头,罗山21235头,安海20506头,内坑18524头,龙湖15386头,磁灶15297头,永和15120头,陈埭10173头。
  万头兔有6个乡(镇):龙湖28180头,东石18999头,永和16145头,罗山14620头,安海13479头,英林11460头。
  10万只家禽有9个乡(镇):陈埭284704只(养鸭占59.89%),安海180519只,池店155413只(养鸭占60.7%),永和143644只,青阳128362只,罗山121440只,内坑119023只,龙湖101315只,金井101172只。
  年养牛百头以上有76个自然村,养猪千头以上的有33个自然村,养兔千头以上的有33个自然村,养禽万只以上的有21个自然村,养蜂百箱以上的有10个自然村。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