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章 生产关系变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2471
颗粒名称:
第二章 生产关系变革
分类号:
F327.57
页数:
4
页码:
152-155
摘要:
本章记述了晋江县生产关系变革的情况,其中包括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土地改革、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等。
关键词:
农业
晋江县
生产关系变革
内容
第一节 封建土地私有制
新中国成立之前,晋江的土地,除部分“官田”、“学田”、“寺田”和属于封建宗族的“公田”外,几乎全是私人占有。据统计1951年土地改革前,全县总户数135689户,耕地总面积638186亩。其中,地主665户,占地13256亩,平均每户19.9亩;半地主式富农165户,占地3134亩,平均每户19亩;富农835户,占地11465亩;平均每户13.7亩;中农58355户,占地36006亩,平均每户6.2亩;贫农37646户,占地111523亩,平均每户2.96亩;雇农1635户,占地1908亩,平均每户1.17亩;其余耕地为工商业家、小土地出租者以及手工业者、贫民等所有。
中华民国时期,晋江农民纳租的比例平均数是:谷租占50.92%,钱租占30.22%,分租占18.86%。
第二节 土地改革
1950年11月下旬,晋江县分四批开展土地改革运动。第一批66个乡,第二批69个乡,第三批67个乡,第四批8个渔业乡。
至1952年6月,计没收征收地主土地13671亩,封建房长、地霸操纵的公田66041亩,工商业者多占的土地16710亩,小土地出租者多占土地5327亩,半地主式富农的土地1873亩,富农的土地3134亩,其他的土地6960亩,合计119163亩,以及房屋2873间、耕牛281头、农具3285件、多余粮食227.12吨、家具6097件,分配给雇农和贫下中农。
在土地改革运动基本结束时,还组织干部进行为期2个月的土检运动,把未分配完的土地,除留适量作机动外,全部分清,解决土改中的遗留问题。1952年6月土改顺利完成,共颁发土地证265628张,使130219户的私有户、50507户的共有户和1089户单独发证户(其中寡妇、婢女、童养媳、被虐待妇女占1073户),都领到土地证。
土地改革运动后,实现耕者有其田,极大地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按可比口径计算,1952年全县粮食总产量9.16万吨,比1949年7.90万吨增产21.65%。
第三节 互助组
1952年3月,雁山(今池店乡新店村)、可慕(今安海镇可慕村)李增文和黄广分别创办互助组。经过县委认真总结推广,到1953年春耕,全县有29289户农民组织2041个常年互助组和3972个临时互助组。1954年又有41263户自动组织4359个常年互助组、14608户组成2868个季节性互助组。
第四节 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2年10月,雁山乡11个农户在常年互助组的基础上,创办晋江县第一个初级社,取名“幸福一社”,社长李增文。1953年2月,锦和乡创办晋江县第二个初级社,取名“日新一社”,社长林树典。至1953年,全县共创办3个初级社,入社农户达45户。1954年冬,全县共办起299个初级社,5810个农户参加。到1955年,全县有68325个农户参加合作社,初级社突增至2340个。
1956年,农业合作化进入高潮。全县各地通过贯彻全国农业发展《四十条纲要》,已经参加初级社的社员纷纷要求转入高级社,尚未入社的群众也迫切要求入社。至年底,全县有高级社516个,参加农户80189户。
第五节 人民公社
中共晋江县委于1958年8月上旬派出工作组,协助河市乡创办第一个人民公社——跃进人民公社。在取得经验后,经过2个月酝酿,在全县掀起人民公社化的高潮。1958年10月,全县建立13个人民公社,分152个生产大队、1547个生产队。除176个农户外,其余的130673个农户(占全县总农户的99.83%)全部加入人民公社。
在公社化中由于“共产风”、“浮夸风”和瞎指挥,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1961年,通过贯彻中央制定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及时纠正“一平二调”等“左”的倾向,全面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即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集体所有,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单独经营,自负盈亏),适当扩大自留地,允许社员发展家庭副业。又根据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将13个公社调整为20个公社、3个农场,分为405个生产大队、4619个生产队。
1966年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和“左”的错误干扰,农村普遍存在“劳动上大呼隆,分配上大锅饭”,增产不能增收,多劳不能多得,分配不能兑现的现象,挫伤农民的积极性,影响生产的发展。
第六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
一、联产承包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晋江县有些生产队曾出现类似联产承包形式,如石狮龟湖二队和龙湖秀山二队分别于1965年和1973年实行划分作业组联产计酬的办法,生产队对作业组实行“四定一奖惩”,即:“定面积、定产量、定工分、定成本;超产奖励、减产惩赔”。
1980年11月,中共晋江县委召开有2000人参加的三级干部会,学习中共中央的有关文件,在全县推行农业生产联产承包责任制。至年底,全县农村实行小段包工、定额计酬的生产队占13.3%,实行包工到组或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的生产队占6%,沿海有一小部分队实行包干到户。1981年春耕,实行小段包工、定额计酬的有1353个生产队,占25.5%,包工到组或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的有335个生产队,占5.9%;双田制有1224个生产队,占23.1%;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有860个生产队,占16.2%。
各种形式的责任制中,以包干到户推广最快。1983年春耕,全县实行包干到户的发展到4692个生产队,占91.2%;双田制的311个生产队,占6.1%,集体统一经营的只剩下141个队,占2.7%。
农村实行多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全县农业除粮豆减产外,其他各项均增产增收。1981年与1980年对比,粮豆总产减少8172吨,下降3.43%,花生增加6536吨,增产42.10%,甘蔗增加40290吨,增产40.26%,水果增加3437吨,增产49.85%,猪牛羊肉增加2485吨,增产20.78%,水产品增加1950吨,增产5.7%,乡镇企业总收入增加4418万元,增长34.7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41元,增长31.8%。
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据统计,1983年,全县有各类专业户4344户,占总户数的2%,有新经济联合体3226个,18441户,占总户数8.7%,有各种专业村89个。全县556个养鸭专业户,占总户数不到0.3%,养鸭36万只、年提供商品鸭290吨,占全县提供量的62%,提供商品蛋1875吨、占全县提供量的32%。
1983年全县印发17万份农业承包合同手册,对生产队与承包户双方的责、权、利都作了明确规定。规定包括计划经济(面积、产量)、上缴国家(粮油糖三购任务、农业税、水费)、留足集体(三金、优抚、归还超支)和生产、生活资料供应指标(化肥、柴油、回销粮、煤炭)。全县4887个生产队、16万农户,全部签订产购销农业承包合同,做到农户有合同手册,大队有合同卡片,公社有汇总表。至年底,完成征购占任务数89.9%,上缴提留占应提取的82.6%。
合同还明确土地承包期。1983年耕地承包年限1—5年的有1970个队,占40.5%;5年以上的有654个队,占13.4%;未定时间的2244个队,占46.1%。1984年承包期限5年以下的有1291个队,占26.3%;5—10年的1004个队,占20.4%;10年以上的2618个队,占53.3%。
随着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农村劳动力不断分工分业。1984年脱离耕地从事二、三产业的有6113个农户,占总数的3.4%;乡镇企业发达的地方出现耕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如1988年陈埭镇洋埭村,在坚持土地公有制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前提下,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合理调整耕地承包形式,实行口粮田和商品粮田相结合的双田责任制形式。只种口粮田的541户,耕种710亩;生产商品粮承包5亩以上的220户,占总户数的21.3%,耕种2466亩,占耕地面积的60%。
二、经联社
1988年1月29日,安海镇灵水村正式成立第一个农村经济联合体——灵水经济联合社(简称经联社)。经联社下设农业管理、企业管理和民间信用3个服务站,管理全社的土地和自然资源;管理企业承包收入和集体提留;管理集体财务和公共设施;做好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服务工作;搞好农田水利的规划建设,逐步增加农业设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各业搞好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稳定和发展农业生产。其中,尤以产前服务工作更受群众称赞。组织经联社以后,当年组织一批专业人员勘定、规划万株龙眼基地,并拨出资金作为发展龙眼的扶持经费(每种活一棵龙眼,由经联社补贴2元种苗费用);同时,在春、夏、秋3大农事季节前,服务站组织专人为村民代购代销各种作物良种和化肥,特别是代群众购销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的种子,更受群众欢迎。
1988年8月12日,成立东石镇肖下村经联社。该社下设农业、企业和财务3个服务组,由3名副主任分管并兼任组长。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