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章 农业生产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2466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农业生产力
分类号:
F327.57
页数:
8
页码:
145-152
摘要:
本章记述了晋江县农业生产力的情况,其中包括了耕地、劳力、肥料、农机具等。
关键词:
农业
晋江县
农业生产力
内容
第一节 耕地
一、面积
晋江县耕地,据清道光《晋江县志》载:清之前为四千二百六十八顷一十四亩二分。道光十年,实额官民田地三千九百七十九顷八十二亩多。
据调查,民国24—25年(1935—1936),晋江县总面积为1299平方公里。其中熟地(耕地)689523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5%。在熟地中,水田191423亩,占耕地总面积27.76%;旱地426528亩,占61.68%;园地20235亩,占2.93%。以上属已耕地,占92.37%。此外,尚有林地40522亩,占5.88%;池塘10392亩,占1.51%;盐田423亩,占0.06%。
1949年,全县土地总面积共有1280平方公里,折合192万亩。其中耕地631204亩,人均耕地1.12亩,每个农业人口占有耕地1.37亩,平均每个劳力负担耕地2.93亩。经过开荒围垦,到1957年全县耕地面积增至668772亩(其中旱地464828亩,水田203944亩),比1949年扩大37568亩。但由于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反降为1.04亩。1958年后,由于城郊3乡划归泉州管辖,加上兴修农田水利以及各方面的基本建设用地,到1969年,全县耕地面积减至580719亩(其中旱地384348亩,水田196371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降至0.68亩。
1971年1月,晋北的罗溪、马甲、河市3公社和双阳农场(土地总面积为377平方公里,折合56.55万亩,其中水田45792亩,农地11620亩)划归泉州,晋江土地总面积减至803平方公里,折合120.45万亩,全县耕地面积减至530852亩(其中旱地372218亩,水田158634亩)。
据1980年土壤普查,晋江县土地总面积为809.24平方公里(折合121.39万亩),人均土地面积1.17亩,分别低于全省人均7.2亩、全国人均14亩的水平。1985年后,由于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占用不少耕地,所以1988年全县耕地面积降为473118亩(其中水田156098亩,旱田317020亩),比1972年减少59350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只有0.44亩。地少人多历来是晋江的最大县情。
二、土壤分类
据1980年土壤普查分类,全县522142亩耕地土壤划分为5个土类、8个亚类、20个土属、52个土种。
(一)砖红壤性红壤。又称赤红壤,是全县分布最广的土壤类型。面积267188亩,占耕地总面积51.17%(其中薄赤砂土面积180631亩,占农地面积的51.5%)。多分布于50米以下的台地。其养分含量:有机质0.56—1.45%,全氮0.036—0.075%,全磷0.011—0.045%,全钾0.33—3.35%,速效磷10—25PPM,速效钾51—84PPM,PH6.2—7.3,阳离子代换量1.99—5.24ML/100g十,物理性粘粒<0.01毫米,11—34%。
(二)水稻土。面积171507亩,占耕地总面积32.85%,集中分布于池店、青阳、陈埭、西滨、良种场、紫帽、磁灶、内坑、安海、罗山、石狮等乡、镇、场,蚶江、祥芝、龙湖、永和、英林、东石等乡、镇也有零星分布。其养分含量:有机质0.95—3.31%,全氮0.057—0.182%,全磷0.02—0.064%,全钾1.18—4.66%,速效磷5—40PPM,速效钾38—190PPM,PH5.5—8,阳离子代换量111ML/100g十,物理性粘粒<0.01毫米,11—67.5%,总含盐量0.088—0.594%(盐渍水和土)。
(三)风沙土。面积4581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77%,主要分布于海拔0—10米低平的沿海地带和一、二级滨海台地。其中,又分为耕作风沙土、旱沙土、润沙土和沙盖土风沙层四个土属,依次面积为16475亩、11862亩、10574亩和6899亩,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3.15%、2.27%、2.03%、1.32%。其主要养分含量:有机质0.36—0.93%,全氮0.017—0.053%,全磷0.002—0.043%,全钾0.75—2.83%,速效磷7—45PPM,速效钾29—71PPM,PH5.9—8,阳离子代换量0.4—4.59ML/100g十,WU物质性粘粒<0.01毫米,1—14.4%。
(四)潮土。面积29617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67%,分布于溪流两岸及河沟发达的水网平原地带,除部分边杂地的自然土壤尚未利用外,多已垦为旱作农地。划分为潮土和沙土两个亚类,沙土亚类又划分为乌沙土、灰沙土和黄沙土三个土属。主要养分含量,有机质0.6—1.39%,全氮0.035—0.081%,全磷0.011—0.025%,全钾1.67—3.22%,速效磷4—36PPM,速效钾36—64PPM,PH5.9—7.5,阳离子代换量2.50—5.46%,物理性粘料<0.01毫米,6—22.3%。
(五)盐土。在晋江仅见咸土土属,面积8020亩,分布于永宁、龙湖、东石、安海等乡镇的滨海平原局部高潮位以上脱离海潮影响的低平地带,经旱耕熟化形成的耕作土壤。但发育尚未完善,仍处于脱盐阶段。主要养分含量:有机质0.75—1.13%,全氮0.039—0.091%,0.091%,全磷0.026—0.045%,全钾2.84—3.20%,速效磷40—75PPM,速效钾153—224PPM,PH8—8.2,阳离子代换量4.01—17.58ML/100g十,物理性粘粒<0.01毫米,14.9—74.3%,总含盐量0.168—0.273%。
第二节 劳力
晋江县农村中的劳动力一般占人口的1/3以上。
1970年农业劳动力减少,仅205538人,但仍占农村总人口的31.83%。1985年,全县总人口达1041337人,其中农业人口905330人,占人口总数的86.94%,农业劳力392104人,占农业人口43.31%,占人口总数37.65%。由于人多地少,全县还有16万多个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乡镇企业,从事各种工副业生产,有力地促进工农业的全面发展。1988年,全县总人口1093553人,其中农业人口977970人,劳力422136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8.6%。
第三节 肥料
晋江县传统肥料有人畜粪尿(群众叫“水肥”)、土杂肥(包括垃圾土和禽畜土粪)、各种作物的稿秆茎叶、加工剩余的茎皮饼粕、野生青草和人工栽培的绿肥,以及极其丰富的海肥和河泥等,此外,还有利用大豆和田菁种子直接做晚稻基肥和甘薯的追肥。
一、稿秆
新中国成立前,全县的花生、甘薯和晚稻,每年至少有70—80%以上面积采用传统的稿秆回田用肥方法。1956年全县大麦草作早薯基肥达54092亩,秋季用20265亩稻草回田。1958年稻麦草回田面积突破10万亩。此后,逐年下降,到70年代初,基本上不再采用。随着杂交水稻和甘薯“五改”的发展,1980年,全县的稻、薯稿秆回田的面积恢复到141354亩(其中稻草回田41955亩,早甘薯用麦草包心做基肥的45670亩,花生薯用花生蔓作夹边肥的53729亩)。1982年后,稻草和麦秆回田为直接在田里烧草作肥的办法所取代。
二、绿肥
(一)蚕豆(俗称马齿豆)。据50年代初调查,一般粮肥兼用的早熟蚕豆品种“枝仔豆”,亩产蚕豆籽50—60公斤,其茎叶够一亩早稻基肥。熟期长的“嘉兴蚕豆”和“宁波种”,每亩可收种子100公斤左右,还可解决1—1.5亩早稻基肥(专供压青作绿肥的可解决2—2.5亩早稻基肥)。试验表明,早稻用蚕豆秆回田比传统熏田增产9%。因此,1969年冬,全县蚕豆播种面积达3.4万亩。
(二)田菁。常年种植面积均达4—5万亩。1956年后,播种面积逐年减少,至1963年,全县减为2400亩。1965年,由于推广东石乡“白沙三大宝,田菁猪母蔗”的经验,全县套种田菁的面积达到2.6万多亩。1966年又增至44591亩(不包括3810亩单种的田菁留种田),仅东石公社就套种田菁2.3万多亩,从而增辟5000多吨绿肥,解决了近2万亩“三薯”用肥,同时还收获290吨田菁种子。
1967年以后,田菁种植面积急剧下降。70年代初,通过多点示范早稻套种田菁试验成功后,1973年,全县早稻套种田菁面积一跃增至50256亩。但1977年后又下降。80年代起,已不种植。
(三)金光菊(又叫臭菊)。新中国成立前,安海的灵水和罗山的湖格等地溪边均有零星的野生金光菊,未被利用。1962年,经县农技站与安海公社农技站进行人工栽培试验成功。1964年试种525亩,普遍获得成功,共收种子600多公斤。1964年多点试验结果,水稻增产8.9—10.7%,甘薯增产12—18%。据统计,1965年全县金光菊的栽培面积32080亩,1966年扩大到4万多亩,几乎所有溪旁沟边和房前屋后的边杂地,以及山埔地都种金光菊。1968年后,金光菊多数没有收割利用。
(四)紫云英。1964年,县农技站在陈埭苏搞百亩紫云英样板田,各公社(场)农技站分别种植紫云英示范田491.9亩,普遍获得成功。1965年播种面积扩大到4600亩,1966年又增至6953亩。1967年后,播种面积连续4年降至2063—3600亩。1971年,全县紫云英播种面积10643亩,首次突破万亩大关,1972年增至14608亩。1973年后,种植面积逐年下降。
三、海肥
海肥是晋江县的传统肥料之一,每年均被大量利用。尤其是50年代中后期,每年都组织1—2次群众性的大积海肥运动。据1958年统计,全县年产贝壳类肥料如海〓、干仔、蚣蚮等11.5万吨,海藻类肥料9000吨,杂鲑鱼水肥料7.85吨,其他海杂肥10.7万吨,合计各种主要海肥30多万吨。
四、灰肥
主要是草木灰,含钾量多,是沿海旱作、特别是花生、大豆、甘薯等作物的重要钾源。长期以来,沿海农民每年都自发地组织向晋东水田区(有的甚至向漳州、龙海县海澄等地)购买草木灰,以满足旱作钾肥的需要。70年代末,农民普及烧煤,草木灰逐年减少。
五、饼肥
晋江盛产花生,花生饼为晋江古今都使用的优质有机肥。据统计,1952—1957年,全县共供应各种商品饼肥(主要是花生饼)16659吨,平均每年供应2776.45吨,其中1953年供应高达4413.25吨。70年代后,由于饼肥用途扩大,特别是工业用量剧增,农用饼肥逐年减少。
六、化肥
1949年全县各种化肥施用总量只有2522.2吨,平均每亩施用量4.5公斤。1959年,全县化肥供应量增至6073.35吨,平均每亩施用量提高到11.5公斤。60年代,特别是1962年和1963年重点示范石灰氮、碳酸氢铵和氨水获得成功,1966年,仅石灰氮和碳酸氢铵两种地方氮肥就增加3614.4吨,占当年全县各种化肥施用总量的36.34%,使化肥平均每亩施肥量增至18.5公斤。到1969年,全县的化肥施用量达13531吨,比1949年增长4.36倍,平均每亩施用量26公斤。1979年,全县各种化肥的施用量猛增至33411吨,平均每亩用量达69公斤。
第四节 农机具
一、传统农具
(一)耕耘、整地有带三角形铁犁头的木犁、铁制多齿“而”字耙、拉挞、锄头、锄锥、草锄、铳仔、土铧。
(二)收获有镰刀、薯挖。
(三)脱粒、清选、烘干有谷捅、谷梯、麦梳、手摇风鼓、簸箕、米筛、竹箩、焙盘、锅。
(四)农副产品加工有土笼、石槌臼、油车、石宕、石碾、地瓜片刨。
(五)装卸、运输有斗篮、李子篮、草篮、畚箕、粪桶、扁担、独轮车、板车、马车、木船。
(六)排灌有木制长斗多叶水车、桔槔、戽榉、漏桶、喷桶。
(七)动力有牛、马、骡等役畜。
二、机耕农具
(一)耕作有拖拉机。1957年,西滨农场首先引进拖拉机一台,用于田间耕作。1958年陈埭公社洋埭大队、涵埭大队率先使用手扶拖拉机耕种。1977年冬,池店公社把手扶拖拉机改装成旋犁机,用于开麦沟种麦。1980年,全县推广ISP—3.5水田平整机,效果尚好。
(二)种植、施肥。种植:60年代推广水田人力插秧机,因点插不匀被淘汰;1970年,每个生产队均有1—3台花生、大豆两用插种机;1986年专业户林孔明、蔡清鱼又各置1台日(本)产机动插秧机。施肥:70年代后期,县拖拉机修配厂研制球肥机成功,解决在推广球肥深施技术中遇到的化肥轧球难题。
(三)植保、收获机具。1979年引进龙江—120联合收割机,因某些部件可靠性差等原因未能推广。1983年西滨农场、良种场和3个专业户使用江苏盐城生产的90型小型联合收割机和龙江—120收割机。1988年每百亩耕地有手摇喷雾器7部,每百亩水田有脚踏打谷机12部。
(四)农副产品加工。1988年全县972个自然村平均每村有30千瓦动力,1.9台农副产品加工机。
(五)运输。主要为拖拉机,1988年全县共有6482台机车/87123千瓦。按8.8千瓦为一吨运力折算,计有9900吨运力。相当于拥有1980辆5吨载重汽车,平均每百亩耕地有2.54吨运力。此外,还有410艘船(4276吨位),1725辆胶轮大车,24333辆胶轮手推车。
(六)排灌。1949年全县有15台柴油机,1958年增至105台,1969年仅农用柴油机就有1079台。1980年覆盖金井、深沪、龙湖3乡镇14个村委会的万亩旱作喷灌一、二期工程完成,安装473套喷灌机。到1988年,除了农村拥有大量排灌机械外,还建有晋东站、晋南站、仕头站、新华站、罗山后库站、圳头站和石壁立厝站等7个大型抽水机站(灌溉面积都在万亩以上),合计有效灌溉面积26.68万亩。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