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卷四 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2465
颗粒名称:
卷四 农业
分类号:
F327.57
页数:
51
页码:
143-194
摘要:
本卷记述了晋江县农业的情况,其中包括了农业生产力、生产关系变革、农作物种植、农技农艺、禽畜饲养业、农业区划与机构等。
关键词:
农业
晋江县
经济
内容
晋江县地处福建东南沿海,北面倚山,三面临海,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农作物生长。但沿海风大水缺,土地瘠薄。在漫长的封建制度下,山林破坏,水利失修,水土流失,农业生产长期萎缩不前。1949年全县粮食总产量只有7.90万吨,农业总产值2854万元,其中种植业1879万元,林业8万元,畜牧业375万元,渔业523万元,副业69万元。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晋江农业开始有比较大的发展。1952年全县粮食总产9.61万吨,3年共增粮食1.71万吨,平均每年增产5700吨,年递增6.77%。当年全县农业总产值4735万元,比1949年增长65.91%。其中,种植业产值3013万元,增长60.35%,林业产值10万元,增长25%,畜牧业产值751万元,增长100.27%,渔业产值884万元,增长69.02%,副业产值77万元,增长11.59%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因建设用地使耕地面积减少1.30万亩。但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特别是1954年8月破金鸡,灌晋南,扩大灌溉面积,1957年全县粮食产量达11.18万吨,比1952年增加1.57万吨,年增产3140吨,年递增3.06%。当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6872万元,比1952年增长45.13%。
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1958—1962),由于生产上出现瞎指挥,盲目地大搞所谓“高度密植”和“移苗并丘”,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1962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虽比1957年增加1.16万吨,但平均每年只增2312吨,年递增率为1.99%。全县农业总产值4346万元,比1957年下降36.75%。
从1963年起,经过3年的调整和充实,到1965年,全县粮食总产达17.11万吨,比1962年增加4.78万吨,平均每年增产1.59万吨,年递增率11.53%,平均年亩产432公斤。当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6757万元,比1962年增长55.48%。
1965年,全县掀起“农业学大寨”运动,大寨人治山治水的艰苦奋斗精神,对晋江县农田基本建设的开展有所促进。但“文化大革命”期间,“农业学大寨”日益追求形式,尤其1969年后,推行“政治评分”,加上各种“左”的错误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农业生产发展缓慢。1976年全县粮食总产为18.16万吨。比1965年才增加1.0455万吨,年递增率只有0.54%。
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中共晋江县委切实加强对农业的领导,促进农业生产发展。1978年,全县粮食总产突破2亿公斤大关,达21.92万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晋江县全面贯彻落实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推广杂交水稻和大搞甘薯“五改”(即改旧品种为新品种,改弱苗为壮苗,改稀植为密植,改不施底肥为施包心肥和改粗管为精管),使农业获得丰收。1980年粮食总产达23.86万吨,比1978年增加9.04%。全县除社员人均口粮数稳定在203公斤的水平外,还为国家提供26670吨征购粮。1988年全县粮食总产158127吨。
与此同时,花生、甘蔗等经济作物也得到相应发展。1988年,全县的春花生和甘蔗的播种面积,已扩大到167069亩和28647亩,比1949年分别增加75.45%和343.66%。龙眼、柑桔等水果种植面积,1988年发展到51551亩(其中龙眼26605亩),为1949年的2.90倍。水果产量达9225吨,为1949年的1.46倍。此外,茶叶、药材、蔬菜等也有较大发展。
粮食产量增加,带动禽畜饲养业的发展。到1988年,全县牛、马等大牲畜比1949年增加7.18%,生猪存栏数达215373头,比1949年增长207.13%。鸡、鸭、鹅等主要家禽,比1976年增加154.06万只,增长212.46%。
1988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2.793亿元,比1949年增长近9倍,平均每年递增6.02%其中,种植业8402万元,占30.08%;林业148万元,占0.53%;畜牧业5629万元,占20.15%;渔业5466万元,占19.57%;副业8285万元,占29.67%。
80年代前,副业在晋江县“五业”中较为薄弱。1949年全县工副业产值只有69万元,占农业总产值2854万元的2.42%。随着乡镇企业的兴起,农村就业人员急剧增多,农民人均收入大大增加。1988年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14.4818亿元,就业人员214229人,农民人均纯收入834元,比1978年人均收入107元增长7.79倍。
经过新中国成立40年来生产的发展,农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有很大提高。50%以上的农家盖上新房,不少家庭购置“三机”(电视机、收录机和洗衣机)。据调查,1986年全县每百户农家电视机和收录音机的普及率,分别达到30.16%和34.33%,超过上海、北京和天津等15个大城市的平均普及率(电视机为16.7%,收录音机为34%)。不少家庭还有程控电话、摩托车,个别农户甚至还购置了小型汽车。
第一章 农业生产力
第一节 耕地
一、面积
晋江县耕地,据清道光《晋江县志》载:清之前为四千二百六十八顷一十四亩二分。道光十年,实额官民田地三千九百七十九顷八十二亩多。
据调查,民国24—25年(1935—1936),晋江县总面积为1299平方公里。其中熟地(耕地)689523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5%。在熟地中,水田191423亩,占耕地总面积27.76%;旱地426528亩,占61.68%;园地20235亩,占2.93%。以上属已耕地,占92.37%。此外,尚有林地40522亩,占5.88%;池塘10392亩,占1.51%;盐田423亩,占0.06%。
1949年,全县土地总面积共有1280平方公里,折合192万亩。其中耕地631204亩,人均耕地1.12亩,每个农业人口占有耕地1.37亩,平均每个劳力负担耕地2.93亩。经过开荒围垦,到1957年全县耕地面积增至668772亩(其中旱地464828亩,水田203944亩),比1949年扩大37568亩。但由于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反降为1.04亩。1958年后,由于城郊3乡划归泉州管辖,加上兴修农田水利以及各方面的基本建设用地,到1969年,全县耕地面积减至580719亩(其中旱地384348亩,水田196371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降至0.68亩。
1971年1月,晋北的罗溪、马甲、河市3公社和双阳农场(土地总面积为377平方公里,折合56.55万亩,其中水田45792亩,农地11620亩)划归泉州,晋江土地总面积减至803平方公里,折合120.45万亩,全县耕地面积减至530852亩(其中旱地372218亩,水田158634亩)。
据1980年土壤普查,晋江县土地总面积为809.24平方公里(折合121.39万亩),人均土地面积1.17亩,分别低于全省人均7.2亩、全国人均14亩的水平。1985年后,由于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占用不少耕地,所以1988年全县耕地面积降为473118亩(其中水田156098亩,旱田317020亩),比1972年减少59350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只有0.44亩。地少人多历来是晋江的最大县情。
二、土壤分类
据1980年土壤普查分类,全县522142亩耕地土壤划分为5个土类、8个亚类、20个土属、52个土种。
(一)砖红壤性红壤。又称赤红壤,是全县分布最广的土壤类型。面积267188亩,占耕地总面积51.17%(其中薄赤砂土面积180631亩,占农地面积的51.5%)。多分布于50米以下的台地。其养分含量:有机质0.56—1.45%,全氮0.036—0.075%,全磷0.011—0.045%,全钾0.33—3.35%,速效磷10—25PPM,速效钾51—84PPM,PH6.2—7.3,阳离子代换量1.99—5.24ML/100g十,物理性粘粒<0.01毫米,11—34%。
(二)水稻土。面积171507亩,占耕地总面积32.85%,集中分布于池店、青阳、陈埭、西滨、良种场、紫帽、磁灶、内坑、安海、罗山、石狮等乡、镇、场,蚶江、祥芝、龙湖、永和、英林、东石等乡、镇也有零星分布。其养分含量:有机质0.95—3.31%,全氮0.057—0.182%,全磷0.02—0.064%,全钾1.18—4.66%,速效磷5—40PPM,速效钾38—190PPM,PH5.5—8,阳离子代换量111ML/100g十,物理性粘粒<0.01毫米,11—67.5%,总含盐量0.088—0.594%(盐渍水和土)。
(三)风沙土。面积4581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77%,主要分布于海拔0—10米低平的沿海地带和一、二级滨海台地。其中,又分为耕作风沙土、旱沙土、润沙土和沙盖土风沙层四个土属,依次面积为16475亩、11862亩、10574亩和6899亩,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3.15%、2.27%、2.03%、1.32%。其主要养分含量:有机质0.36—0.93%,全氮0.017—0.053%,全磷0.002—0.043%,全钾0.75—2.83%,速效磷7—45PPM,速效钾29—71PPM,PH5.9—8,阳离子代换量0.4—4.59ML/100g十,WU物质性粘粒<0.01毫米,1—14.4%。
(四)潮土。面积29617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67%,分布于溪流两岸及河沟发达的水网平原地带,除部分边杂地的自然土壤尚未利用外,多已垦为旱作农地。划分为潮土和沙土两个亚类,沙土亚类又划分为乌沙土、灰沙土和黄沙土三个土属。主要养分含量,有机质0.6—1.39%,全氮0.035—0.081%,全磷0.011—0.025%,全钾1.67—3.22%,速效磷4—36PPM,速效钾36—64PPM,PH5.9—7.5,阳离子代换量2.50—5.46%,物理性粘料<0.01毫米,6—22.3%。
(五)盐土。在晋江仅见咸土土属,面积8020亩,分布于永宁、龙湖、东石、安海等乡镇的滨海平原局部高潮位以上脱离海潮影响的低平地带,经旱耕熟化形成的耕作土壤。但发育尚未完善,仍处于脱盐阶段。主要养分含量:有机质0.75—1.13%,全氮0.039—0.091%,0.091%,全磷0.026—0.045%,全钾2.84—3.20%,速效磷40—75PPM,速效钾153—224PPM,PH8—8.2,阳离子代换量4.01—17.58ML/100g十,物理性粘粒<0.01毫米,14.9—74.3%,总含盐量0.168—0.273%。
第二节 劳力
晋江县农村中的劳动力一般占人口的1/3以上。
1970年农业劳动力减少,仅205538人,但仍占农村总人口的31.83%。1985年,全县总人口达1041337人,其中农业人口905330人,占人口总数的86.94%,农业劳力392104人,占农业人口43.31%,占人口总数37.65%。由于人多地少,全县还有16万多个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乡镇企业,从事各种工副业生产,有力地促进工农业的全面发展。1988年,全县总人口1093553人,其中农业人口977970人,劳力422136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8.6%。
第三节 肥料
晋江县传统肥料有人畜粪尿(群众叫“水肥”)、土杂肥(包括垃圾土和禽畜土粪)、各种作物的稿秆茎叶、加工剩余的茎皮饼粕、野生青草和人工栽培的绿肥,以及极其丰富的海肥和河泥等,此外,还有利用大豆和田菁种子直接做晚稻基肥和甘薯的追肥。
一、稿秆
新中国成立前,全县的花生、甘薯和晚稻,每年至少有70—80%以上面积采用传统的稿秆回田用肥方法。1956年全县大麦草作早薯基肥达54092亩,秋季用20265亩稻草回田。1958年稻麦草回田面积突破10万亩。此后,逐年下降,到70年代初,基本上不再采用。随着杂交水稻和甘薯“五改”的发展,1980年,全县的稻、薯稿秆回田的面积恢复到141354亩(其中稻草回田41955亩,早甘薯用麦草包心做基肥的45670亩,花生薯用花生蔓作夹边肥的53729亩)。1982年后,稻草和麦秆回田为直接在田里烧草作肥的办法所取代。
二、绿肥
(一)蚕豆(俗称马齿豆)。据50年代初调查,一般粮肥兼用的早熟蚕豆品种“枝仔豆”,亩产蚕豆籽50—60公斤,其茎叶够一亩早稻基肥。熟期长的“嘉兴蚕豆”和“宁波种”,每亩可收种子100公斤左右,还可解决1—1.5亩早稻基肥(专供压青作绿肥的可解决2—2.5亩早稻基肥)。试验表明,早稻用蚕豆秆回田比传统熏田增产9%。因此,1969年冬,全县蚕豆播种面积达3.4万亩。
(二)田菁。常年种植面积均达4—5万亩。1956年后,播种面积逐年减少,至1963年,全县减为2400亩。1965年,由于推广东石乡“白沙三大宝,田菁猪母蔗”的经验,全县套种田菁的面积达到2.6万多亩。1966年又增至44591亩(不包括3810亩单种的田菁留种田),仅东石公社就套种田菁2.3万多亩,从而增辟5000多吨绿肥,解决了近2万亩“三薯”用肥,同时还收获290吨田菁种子。
1967年以后,田菁种植面积急剧下降。70年代初,通过多点示范早稻套种田菁试验成功后,1973年,全县早稻套种田菁面积一跃增至50256亩。但1977年后又下降。80年代起,已不种植。
(三)金光菊(又叫臭菊)。新中国成立前,安海的灵水和罗山的湖格等地溪边均有零星的野生金光菊,未被利用。1962年,经县农技站与安海公社农技站进行人工栽培试验成功。1964年试种525亩,普遍获得成功,共收种子600多公斤。1964年多点试验结果,水稻增产8.9—10.7%,甘薯增产12—18%。据统计,1965年全县金光菊的栽培面积32080亩,1966年扩大到4万多亩,几乎所有溪旁沟边和房前屋后的边杂地,以及山埔地都种金光菊。1968年后,金光菊多数没有收割利用。
(四)紫云英。1964年,县农技站在陈埭苏搞百亩紫云英样板田,各公社(场)农技站分别种植紫云英示范田491.9亩,普遍获得成功。1965年播种面积扩大到4600亩,1966年又增至6953亩。1967年后,播种面积连续4年降至2063—3600亩。1971年,全县紫云英播种面积10643亩,首次突破万亩大关,1972年增至14608亩。1973年后,种植面积逐年下降。
三、海肥
海肥是晋江县的传统肥料之一,每年均被大量利用。尤其是50年代中后期,每年都组织1—2次群众性的大积海肥运动。据1958年统计,全县年产贝壳类肥料如海〓、干仔、蚣蚮等11.5万吨,海藻类肥料9000吨,杂鲑鱼水肥料7.85吨,其他海杂肥10.7万吨,合计各种主要海肥30多万吨。
四、灰肥
主要是草木灰,含钾量多,是沿海旱作、特别是花生、大豆、甘薯等作物的重要钾源。长期以来,沿海农民每年都自发地组织向晋东水田区(有的甚至向漳州、龙海县海澄等地)购买草木灰,以满足旱作钾肥的需要。70年代末,农民普及烧煤,草木灰逐年减少。
五、饼肥
晋江盛产花生,花生饼为晋江古今都使用的优质有机肥。据统计,1952—1957年,全县共供应各种商品饼肥(主要是花生饼)16659吨,平均每年供应2776.45吨,其中1953年供应高达4413.25吨。70年代后,由于饼肥用途扩大,特别是工业用量剧增,农用饼肥逐年减少。
六、化肥
1949年全县各种化肥施用总量只有2522.2吨,平均每亩施用量4.5公斤。1959年,全县化肥供应量增至6073.35吨,平均每亩施用量提高到11.5公斤。60年代,特别是1962年和1963年重点示范石灰氮、碳酸氢铵和氨水获得成功,1966年,仅石灰氮和碳酸氢铵两种地方氮肥就增加3614.4吨,占当年全县各种化肥施用总量的36.34%,使化肥平均每亩施肥量增至18.5公斤。到1969年,全县的化肥施用量达13531吨,比1949年增长4.36倍,平均每亩施用量26公斤。1979年,全县各种化肥的施用量猛增至33411吨,平均每亩用量达69公斤。
第四节 农机具
一、传统农具
(一)耕耘、整地有带三角形铁犁头的木犁、铁制多齿“而”字耙、拉挞、锄头、锄锥、草锄、铳仔、土铧。
(二)收获有镰刀、薯挖。
(三)脱粒、清选、烘干有谷捅、谷梯、麦梳、手摇风鼓、簸箕、米筛、竹箩、焙盘、锅。
(四)农副产品加工有土笼、石槌臼、油车、石宕、石碾、地瓜片刨。
(五)装卸、运输有斗篮、李子篮、草篮、畚箕、粪桶、扁担、独轮车、板车、马车、木船。
(六)排灌有木制长斗多叶水车、桔槔、戽榉、漏桶、喷桶。
(七)动力有牛、马、骡等役畜。
二、机耕农具
(一)耕作有拖拉机。1957年,西滨农场首先引进拖拉机一台,用于田间耕作。1958年陈埭公社洋埭大队、涵埭大队率先使用手扶拖拉机耕种。1977年冬,池店公社把手扶拖拉机改装成旋犁机,用于开麦沟种麦。1980年,全县推广ISP—3.5水田平整机,效果尚好。
(二)种植、施肥。种植:60年代推广水田人力插秧机,因点插不匀被淘汰;1970年,每个生产队均有1—3台花生、大豆两用插种机;1986年专业户林孔明、蔡清鱼又各置1台日(本)产机动插秧机。施肥:70年代后期,县拖拉机修配厂研制球肥机成功,解决在推广球肥深施技术中遇到的化肥轧球难题。
(三)植保、收获机具。1979年引进龙江—120联合收割机,因某些部件可靠性差等原因未能推广。1983年西滨农场、良种场和3个专业户使用江苏盐城生产的90型小型联合收割机和龙江—120收割机。1988年每百亩耕地有手摇喷雾器7部,每百亩水田有脚踏打谷机12部。
(四)农副产品加工。1988年全县972个自然村平均每村有30千瓦动力,1.9台农副产品加工机。
(五)运输。主要为拖拉机,1988年全县共有6482台机车/87123千瓦。按8.8千瓦为一吨运力折算,计有9900吨运力。相当于拥有1980辆5吨载重汽车,平均每百亩耕地有2.54吨运力。此外,还有410艘船(4276吨位),1725辆胶轮大车,24333辆胶轮手推车。
(六)排灌。1949年全县有15台柴油机,1958年增至105台,1969年仅农用柴油机就有1079台。1980年覆盖金井、深沪、龙湖3乡镇14个村委会的万亩旱作喷灌一、二期工程完成,安装473套喷灌机。到1988年,除了农村拥有大量排灌机械外,还建有晋东站、晋南站、仕头站、新华站、罗山后库站、圳头站和石壁立厝站等7个大型抽水机站(灌溉面积都在万亩以上),合计有效灌溉面积26.68万亩。
第二章 生产关系变革
第一节 封建土地私有制
新中国成立之前,晋江的土地,除部分“官田”、“学田”、“寺田”和属于封建宗族的“公田”外,几乎全是私人占有。据统计1951年土地改革前,全县总户数135689户,耕地总面积638186亩。其中,地主665户,占地13256亩,平均每户19.9亩;半地主式富农165户,占地3134亩,平均每户19亩;富农835户,占地11465亩;平均每户13.7亩;中农58355户,占地36006亩,平均每户6.2亩;贫农37646户,占地111523亩,平均每户2.96亩;雇农1635户,占地1908亩,平均每户1.17亩;其余耕地为工商业家、小土地出租者以及手工业者、贫民等所有。
中华民国时期,晋江农民纳租的比例平均数是:谷租占50.92%,钱租占30.22%,分租占18.86%。
第二节 土地改革
1950年11月下旬,晋江县分四批开展土地改革运动。第一批66个乡,第二批69个乡,第三批67个乡,第四批8个渔业乡。
至1952年6月,计没收征收地主土地13671亩,封建房长、地霸操纵的公田66041亩,工商业者多占的土地16710亩,小土地出租者多占土地5327亩,半地主式富农的土地1873亩,富农的土地3134亩,其他的土地6960亩,合计119163亩,以及房屋2873间、耕牛281头、农具3285件、多余粮食227.12吨、家具6097件,分配给雇农和贫下中农。
在土地改革运动基本结束时,还组织干部进行为期2个月的土检运动,把未分配完的土地,除留适量作机动外,全部分清,解决土改中的遗留问题。1952年6月土改顺利完成,共颁发土地证265628张,使130219户的私有户、50507户的共有户和1089户单独发证户(其中寡妇、婢女、童养媳、被虐待妇女占1073户),都领到土地证。
土地改革运动后,实现耕者有其田,极大地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按可比口径计算,1952年全县粮食总产量9.16万吨,比1949年7.90万吨增产21.65%。
第三节 互助组
1952年3月,雁山(今池店乡新店村)、可慕(今安海镇可慕村)李增文和黄广分别创办互助组。经过县委认真总结推广,到1953年春耕,全县有29289户农民组织2041个常年互助组和3972个临时互助组。1954年又有41263户自动组织4359个常年互助组、14608户组成2868个季节性互助组。
第四节 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2年10月,雁山乡11个农户在常年互助组的基础上,创办晋江县第一个初级社,取名“幸福一社”,社长李增文。1953年2月,锦和乡创办晋江县第二个初级社,取名“日新一社”,社长林树典。至1953年,全县共创办3个初级社,入社农户达45户。1954年冬,全县共办起299个初级社,5810个农户参加。到1955年,全县有68325个农户参加合作社,初级社突增至2340个。
1956年,农业合作化进入高潮。全县各地通过贯彻全国农业发展《四十条纲要》,已经参加初级社的社员纷纷要求转入高级社,尚未入社的群众也迫切要求入社。至年底,全县有高级社516个,参加农户80189户。
第五节 人民公社
中共晋江县委于1958年8月上旬派出工作组,协助河市乡创办第一个人民公社——跃进人民公社。在取得经验后,经过2个月酝酿,在全县掀起人民公社化的高潮。1958年10月,全县建立13个人民公社,分152个生产大队、1547个生产队。除176个农户外,其余的130673个农户(占全县总农户的99.83%)全部加入人民公社。
在公社化中由于“共产风”、“浮夸风”和瞎指挥,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1961年,通过贯彻中央制定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及时纠正“一平二调”等“左”的倾向,全面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即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集体所有,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单独经营,自负盈亏),适当扩大自留地,允许社员发展家庭副业。又根据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将13个公社调整为20个公社、3个农场,分为405个生产大队、4619个生产队。
1966年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和“左”的错误干扰,农村普遍存在“劳动上大呼隆,分配上大锅饭”,增产不能增收,多劳不能多得,分配不能兑现的现象,挫伤农民的积极性,影响生产的发展。
第六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
一、联产承包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晋江县有些生产队曾出现类似联产承包形式,如石狮龟湖二队和龙湖秀山二队分别于1965年和1973年实行划分作业组联产计酬的办法,生产队对作业组实行“四定一奖惩”,即:“定面积、定产量、定工分、定成本;超产奖励、减产惩赔”。
1980年11月,中共晋江县委召开有2000人参加的三级干部会,学习中共中央的有关文件,在全县推行农业生产联产承包责任制。至年底,全县农村实行小段包工、定额计酬的生产队占13.3%,实行包工到组或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的生产队占6%,沿海有一小部分队实行包干到户。1981年春耕,实行小段包工、定额计酬的有1353个生产队,占25.5%,包工到组或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的有335个生产队,占5.9%;双田制有1224个生产队,占23.1%;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有860个生产队,占16.2%。
各种形式的责任制中,以包干到户推广最快。1983年春耕,全县实行包干到户的发展到4692个生产队,占91.2%;双田制的311个生产队,占6.1%,集体统一经营的只剩下141个队,占2.7%。
农村实行多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全县农业除粮豆减产外,其他各项均增产增收。1981年与1980年对比,粮豆总产减少8172吨,下降3.43%,花生增加6536吨,增产42.10%,甘蔗增加40290吨,增产40.26%,水果增加3437吨,增产49.85%,猪牛羊肉增加2485吨,增产20.78%,水产品增加1950吨,增产5.7%,乡镇企业总收入增加4418万元,增长34.7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41元,增长31.8%。
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据统计,1983年,全县有各类专业户4344户,占总户数的2%,有新经济联合体3226个,18441户,占总户数8.7%,有各种专业村89个。全县556个养鸭专业户,占总户数不到0.3%,养鸭36万只、年提供商品鸭290吨,占全县提供量的62%,提供商品蛋1875吨、占全县提供量的32%。
1983年全县印发17万份农业承包合同手册,对生产队与承包户双方的责、权、利都作了明确规定。规定包括计划经济(面积、产量)、上缴国家(粮油糖三购任务、农业税、水费)、留足集体(三金、优抚、归还超支)和生产、生活资料供应指标(化肥、柴油、回销粮、煤炭)。全县4887个生产队、16万农户,全部签订产购销农业承包合同,做到农户有合同手册,大队有合同卡片,公社有汇总表。至年底,完成征购占任务数89.9%,上缴提留占应提取的82.6%。
合同还明确土地承包期。1983年耕地承包年限1—5年的有1970个队,占40.5%;5年以上的有654个队,占13.4%;未定时间的2244个队,占46.1%。1984年承包期限5年以下的有1291个队,占26.3%;5—10年的1004个队,占20.4%;10年以上的2618个队,占53.3%。
随着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农村劳动力不断分工分业。1984年脱离耕地从事二、三产业的有6113个农户,占总数的3.4%;乡镇企业发达的地方出现耕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如1988年陈埭镇洋埭村,在坚持土地公有制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前提下,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合理调整耕地承包形式,实行口粮田和商品粮田相结合的双田责任制形式。只种口粮田的541户,耕种710亩;生产商品粮承包5亩以上的220户,占总户数的21.3%,耕种2466亩,占耕地面积的60%。
二、经联社
1988年1月29日,安海镇灵水村正式成立第一个农村经济联合体——灵水经济联合社(简称经联社)。经联社下设农业管理、企业管理和民间信用3个服务站,管理全社的土地和自然资源;管理企业承包收入和集体提留;管理集体财务和公共设施;做好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服务工作;搞好农田水利的规划建设,逐步增加农业设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各业搞好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稳定和发展农业生产。其中,尤以产前服务工作更受群众称赞。组织经联社以后,当年组织一批专业人员勘定、规划万株龙眼基地,并拨出资金作为发展龙眼的扶持经费(每种活一棵龙眼,由经联社补贴2元种苗费用);同时,在春、夏、秋3大农事季节前,服务站组织专人为村民代购代销各种作物良种和化肥,特别是代群众购销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的种子,更受群众欢迎。
1988年8月12日,成立东石镇肖下村经联社。该社下设农业、企业和财务3个服务组,由3名副主任分管并兼任组长。
第三章 农作物种植
第一节 水稻
水稻为晋江县主要粮食作物。早稻常规品种有金早6号、9号、16号和闽科早1号、22号以及558012;杂优有威优64、77以及“光优6063”;晚稻品种有威优63、汕优63和特优63。
北宋时期,晋江已经引进栽培“占城稻”。但在新中国成立前,由于水利失修,不少埭田返碱,严重影响水稻发展,至1949年全县早、中、晚水稻总面积只有188701亩,总产2.78万吨,平均单产147公斤。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土地改革,发展互助合作,特别是破金鸡、灌晋南,兴修水利,解决了晋东埭田防旱保产的根本问题,使双季稻面积逐年扩大,产量不断提高。1958年,全县早、晚两季的连作稻面积扩大到210444亩,总产增至4.11万吨(比1949年增加1.51万吨,增长58.85%),单产提高到195.38公斤。
以后,又通过开荒围垦,农改田,良种推广和栽培技术的革新,进一步促进水稻的发展。1965年,水稻总产5.92万吨,1970年增至7.01万吨,比1949年增产1.52倍。1971年至1977年,由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干扰,水稻生产一直徘徊不前。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通过大力发展杂交水稻,1980年,全县早、晚两季水稻总面积发展到287538亩,早稻平均亩产(单产)405公斤、晚稻411公斤,总产达11.73万吨。
1982年,两季水稻总面积虽比1980年减少11563亩,但由于落实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单产提高(两季平均单产高达444公斤),总产达12.22万吨,比1980年又增加4886吨,创历史最高纪录。
1983年后,由于早季杂优逐年减少,加以播插季节普遍推迟,特别是灾害频繁,产量急剧下降。1986年全县水稻总产降至9.16万吨,比1982年减少3.06万吨,单产降为362—375公斤。
第二节 甘薯
晋江县的甘薯主要品种有安溪竖仔、白沙9号、惠红早、漳浦1号、红心散、福薯26、金山57和惠薯5号等。
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甘薯种苗由吕宋传入后,种者日多,至民国时期,遂成为全县重要粮食作物。1949年,全县甘薯总面积247414亩,总产3.97万吨。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兴修水利,推广先进技术,多方扩大晚薯面积。1958年,甘薯面积达308256亩,总产增至6.55万吨,比1949年面积扩大60842亩,总产增加2.58万吨。1965年,全县甘薯总产达7.94万吨,比1958年增加1.39万吨,增长21.22%。
“文化大革命”中,甘薯的产量下降。1976年,甘薯总产降至6.39万吨,比1965年减少1.55万吨,减产19.49%
1979年,全县甘薯总产已恢复到8.48万吨。1980年后,全面普及五改技术,5大电灌站灌溉面积逐年扩大,促进甘薯增产。1981年,全县甘薯总产达9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早薯83131亩,亩产347.5公斤,总产2.9万吨;晚薯235061亩,亩产256.5公斤,总产6.1万吨。
1982年后,大部分甘薯由主粮转为饲料,加以联产承包,土地分散,耕犁、抗旱不便,五改措施难于落实,致使甘薯产量逐年下降。1986年,全县的甘薯种植面积减少为260561亩,早、晚两季的甘薯单产分别降为280公斤和174公斤(比1981年每亩分别减少67.5公斤和82.5公斤),总产也降至5.26万吨,比1981年减少3.74万吨。
第三节 大小麦
晋江县小麦主要品种有晋麦2148、泉麦1号、龙溪18、绵阳19(四川麦);大麦有“加字3019”、莆大麦4号、莆麦5150、6193。
新中国成立前,晋江的大小麦产量低,发展慢。1949年,全县播种面积只有89461亩,总产5617吨。新中国成立后,种植面积逐渐扩大。1956年,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总产超过1万吨(其中大麦51717亩,亩产77公斤,总产3994吨;小麦70499亩,亩产86公斤,总产6063吨)。以后10年种植面积不断下降。1966年,全县大小麦的播种总面积116506亩,总产7874.3吨,比1956年种植面积减少5710亩,总产减少2383.5吨。
1967年后,由于新品种的推广和普及,小麦产量稳步上升。1970年,小麦首创亩产114公斤。1973年,小麦播种面积突破10万亩大关,以后每年都扩大1万多亩。1978年,小麦面积增至189669亩,亩产124公斤,总产2.35万吨,加上大麦42243亩,亩产95公斤,总产4024吨,全县大小麦面积达231972亩,总产高达2.76万吨,创历史最好水平。
1980年,大麦全面推广加字“3019”良种后,单产基本稳定在100公斤以上。但是小麦播种面积和产量开始下降。特别是1983年,由于春雨成灾(自元月1日至4月15日,连续108天,共降春雨1058毫米),致使小麦亩产降为25.5公斤,大麦降为26.5公斤。1986年,全县大小麦的播种面积降为33765亩。1988年,大小麦的播种面积有所上升,全县达到4.43万多亩。
第四节 花生
花生是晋江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主要品种有粤油551、116、169、黄油17、泉花10号、白沙1号等。1949年全县播种面积81008亩,单产81公斤。至1967年,全县播种面积保持在8至9万亩左右,亩产均在80—85公斤之间。1968年以后,播种面积逐年扩大。1970年,全县播种面积106931亩,单产112.5公斤,总产达11963吨。1975年扩大到129255亩,单产上升至131公斤,总产达16648吨,比1970年单产提高18.5公斤,总产增加4685.6吨,分别增长16.4%和39.2%
1980年,因灾损,单产下降为106.5公斤,但由于面积扩大到145959亩,所以总产依然达到15525吨。1981年,花生总面积达173456亩,亩产127公斤,总产22061吨,比1949年增长1.68倍。
1981年后,种植面积保持在15万亩以上,虽因灾受损,产量还是比较稳定,单产115—175公斤,总产1.65万吨左右。1988年,因受到持续一个月的夏旱袭击,致使157678亩春花生普遍减产,平均亩产55公斤。
第五节 甘蔗
晋江县的甘蔗主要品种有闽糖70—611、闽选703、桂糖11、台糖134和新台糖10号等。
北宋时期,泉州甘蔗称为“乳糖”,品种依茎叶分为2种,一种似荻(即今荻蔗),一种似竹(即今竹蔗)。民国23年(1934),晋江种蔗8775亩,主要分布在安海、内坑、磁灶、马坪、蚶江、石狮、河市等地,其中安海一带占6020亩;全县蔗农约2600户、1.11万人。由于旱地缺水,竹蔗的产量低,加上制糖技术落后,所以,直至1949年,全县的甘蔗生产基本没有发展,栽种面积(扣除晋北和城郊)只有6457亩,蔗秆产量每亩只有2128公斤,总产1.37万吨。
1964年,甘蔗种植面积10123亩,亩产2864公斤,总产2.90万吨。但由于奖售政策经常变化,影响蔗农的积极性。1978年,全县甘蔗栽种面积仍然只有18121亩。
1978年,县委和县府在安海镇溪边村建立一座日榨500吨的机白糖厂。80年代初,又投资3500万元,于青阳三光天建一座日榨2000吨的现代化大糖厂(1981年12月27日破土动工,1984年12月6日竣工),加以奖售粮肥的政策比较合理和大力推广“闽糖/611”、“闽选/703”良种,1985年,全县甘蔗种植面积增至50789亩,亩产蔗秆4845公斤,总产24.61万吨(其中果蔗757亩,亩产6422公斤,总产486.15吨),比1978年扩大32668亩,总产增加17.49万吨,产量增加2.46倍。其中内坑乡占10020亩,单产5915公斤,总产5.93万吨;安海11029亩,单产5555公斤,总产6.13万吨。
1986年,种植面积继续上升至53312亩(其中果蔗931亩,总产302.8吨),但受台风和干旱影响,平均亩产降为4045公斤,总产降至21.56万吨。1987年后,因蔗秆的收购价格偏低,奖售的粮肥差价太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甘蔗生产出现严重滑坡。
第六节 水果
一、龙眼
晋江是泉州地区龙眼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一个县份。民国时期,年产量约占全省总产量的1/5。包括磁灶、紫帽、内坑、安海和池店的西线,以及罗裳山脚福埔、社店和青阳的岑山、烧厝、赖厝等地约种龙眼7000余亩,9万余株。(见王家云《民国时期晋江县国民经济各项建设资料调查》)
新中国成立后至60年代末,晋江龙眼栽培面积已经发展到14376亩。由于10年动乱的破坏,到1977年,全县龙眼种植面积降为12572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面落实果树联产承包责任制,1988年,全县龙眼栽培面积发展到26605亩(其中老果园1.55万亩),总数达50万株。亩产鲜果在440—716公斤之间。
磁灶镇是晋江县龙眼的主要产区,1985年种植面积6798亩,总产2777吨,分别占全县龙眼总面积(21345亩)和总产量(8671吨)的31.48%和33.03%。靠近福厦公路旁的钱坡村现存一棵350年以上的高龄大龙眼。井边村坑东也保留二棵明万历年间种植的“福眼”,1981年还结果114公斤。
内坑乡龙眼种植面积虽然比磁灶少,但产量高,1985年有龙眼3284亩(其中采摘面积2476亩),总产达2068.17吨,平均亩产鲜果835.5公斤,比磁灶490公斤高70.51%。据调查,1988年全乡有24户,龙眼的收入超万元。
紫帽乡种植面积3359亩,产量居全县第三位。1981年,全乡仅龙眼一项收入就占农业收入的78%。1985年采果2138亩,产果1857.45吨。园坂是紫帽乡的龙眼基地,全村共有3.1万多株,产量占全乡总产45%。1987年,虽花期遇雨,落果成灾,但由于面积大,鲜果产量仍达900多吨,产值360万元。全村仅龙眼一项,人均收入达1900元。
池店乡旧铺村,原来只有老龙眼树2487棵。1982年,通过全面落实果树承包责任制,全村一年就新种15378棵。1988年有龙眼2.5万棵,全村1458人,平均每人拥有龙眼17棵,是全县最大的万株龙眼基地。
从未栽培过龙眼的晋南沿海,如今龙眼成林。深沪镇坑边果林场,1978年试种300棵福眼高压苗,1985年开始试产,1987年全面投产,单株鲜果产量30—40公斤。颜厝的颜加音,1981年利用门口的深沙园试种10株福眼,由于大穴大肥管得好,5年就试产。1987年全面投产,好的单株鲜果产量突破50公斤大关。
龙湖内坑村,1979—1980年试种的千棵龙眼,虽因山高水缺,成活率低,但存活的龙眼,1987年已试产,株产10—20公斤。有的大龙眼树,产量高达30—50公斤。
1982年,英林谢厝街果林专业队的谢进益等3位果农,承包200棵树势衰老的龙眼(1958年种植),仅经二、三年加工加肥,1985年开始复健。受其影响,深沪的柳山、运伙和坑边纷纷种植,仅1987年就新种龙眼4161棵。
二、柑桔
柑桔,晋江县历史上只有零星种植。60年代初,晋东主干渠两岸试种52亩,因管理不善,至1966年,宣告失败。
1975—1977年,金井、石圳等海滩地试种256亩柑桔获得成功。1978年,深沪的运伙和龙湖的湖北以及石狮的容卿、前坑等村的果林场,也新种植柑桔396亩,全县共652亩。1980年增至1290亩。1988年,全县柑桔种植总面积2866亩(其中1987年新植705亩,1988年新植709亩),比1978年增加2.39倍。
金井镇石圳果林场1975—1978年种植的85亩(共4900棵)温州蜜桔和芦柑,到1985年全部投产,共产柑桔45吨。深沪运伙果林场1978年种植的80亩(共4500棵)福桔和芦柑,1985年也全部投产,产桔85吨,平均亩产1.06吨,总产值达10万多元,全场17名职工,平均每人收入6000多元。运伙乡坑前和坑后两个村共600多人,种柑桔2.5万多棵,人均41.6棵。龙湖乡的湖北专业队1978年种植的80亩(4000棵),包给17位职工管理,1985年产果65吨,产值达8万多元,人均收入达4500—5000元;1986年产值突破10万元,1987年达15万元。
三、香蕉
新中国成立前,晋江县多利用房前屋后或边角地零星种植香蕉。60年代初开始发展。1963年仅罗山梧塘和安海布林等地,就种香蕉360亩,罗山小梧塘亦利用大小山川沟隙种植2810株。1966年,全县香蕉发展到2614亩。“文化大革命”中,农村副业生产受遏制,种植面积逐年减少。1969年全县香蕉面积降至720亩,1978年只剩下150亩。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特别是1983年香蕉价格开始上升,香蕉生产得到发展。1987年,全县香蕉种植面积增至3488亩(其中采摘面积达2738亩,产蕉2166.15吨,平均亩产香蕉791公斤),比1978年扩大20.95%。
四、杨梅
杨梅是晋江县四大名果之一。紫帽一带,新中国成立前就种植不少。70年代初,紫帽的园坂、紫岭、梧垵和磁灶的洋尾、大埔等地,开始大面积种植。1978年,全县杨梅面积4119亩。80年代初,全面落实果林承包责任制后,磁灶的瑶琼、宅内和永和的马坪,以及青阳岭山等地,也大种杨梅。1982年,全县增植2500多亩。至1988年,全县达9495亩(其中磁灶4835亩、紫帽3705亩、青阳360亩、永和585亩、金井10亩)。
五、大果番石榴(泰国番石榴和菲律宾番石榴)
晋江县最早种植大果番石榴的是安海灵水村果树专业户吴我灰。1985年12月和1986年春,他先后向厦门大学生物系和省热带作物研究所买回两批种子,采用塑料营养杯培育1万多株实生苗,除自用外,二年中还提供1万多株种苗,支持各地栽培100多亩的泰国番石榴。与此同时,龙湖埭头吴文炳,1985年也从厦门大学引种74株泰国番石榴,由于管得好,1986年就开始试产,1987年全面投产,共产鲜果2吨多,收入4000多元。
六、西瓜
青阳、罗山、金井、东石和深沪是晋江5大西瓜产区。据1985年统计,种植面积分别为760亩、459亩、447亩、310亩、212亩,共2188亩,占全县西瓜总面积2595亩的84.31%;产量分别为2024.1吨、904.35吨、252.25吨、988.9吨,共4772.35吨,占全县西瓜总产5435.3吨的87.8%。
此外,晋江县其他水果还有桃、李、余甘、枇杷、梨、柿、芒果、洋桃、葡萄、菠萝、菠萝蜜、橄榄、板栗、番木瓜等,种植面积640亩。加上龙眼、柑桔、香蕉、杨梅四大名果,到1988年,全县果树总面积达到51551亩,比1949年增加38347亩,扩大2.9倍;水果总产量也比1949年增加6352.50吨,增长2.2倍。
第七节 茶叶
晋江县的茶叶在北宋时期就颇有名气,尤其是灵源山茶和紫帽山金粟洞岩茶,在南洋等地颇受欢迎。据民国24年(1935)统计,大宅、内坑、葛州、灵水、紫帽和晋北的芦田、北溪、土寮等乡,有铁观音、佛手、水仙等品种的茶园258亩,生产茶叶20吨(7.5吨输出国内外),产值3.35万元。其中大宅乡种茶面积达100亩,产茶10吨,产值2万元;其次,紫帽乡种植35亩,产茶2.25吨,内坑乡种植25亩,产茶2吨,芦田乡种植25亩,产茶1.25吨。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65年,在安溪和德化等地一批来晋江协助开展社会主义教育的工作队员帮助下,进一步发展茶叶生产。1969年,全县新开发茶园2601亩。1970年,早种的1697亩开始收茶30.10吨。
1971年,晋北划给泉州后,全县仍有茶园338亩。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晋江茶叶种植面积逐年扩大。1983年,全县茶叶面积达3218亩,比1978年扩大近一倍。其中采摘面积比1978年扩大1953亩,总产增加161吨,增长8.05倍。近年来,由于价格降低,放松管理,面积和产量随之下降。1988年,全县的茶叶面积降为2585亩,总产减至135吨。
第八节 药材
晋江县药材资源比较丰富。人工种植药材主要有沙参、杭菊、一见喜、玫瑰茄、麦门冬、生地、百合、川芎、芡实、泽泻、芦荟、金银花、甜叶菊等10多个品种。据统计,1985年全县药材种植总面积8992亩,总产1340吨。
一、沙参
沙参是60年代初由深沪公社华海大队雪上寮村施至井从海滩上采集的野生种子繁殖起来的,一般亩产200—250公斤,好的高达350—400公斤,亩产价值七八百元至一千多元。沙参种植发展很快,深沪、龙湖、祥芝、东石等地土层深厚的风沙园种植最多。70年代中后期,种植面积达二三千亩。1977年和1978年,产量分别达421.1吨和400.4吨。80年代后,经济效益降低。1987年,全县沙参产量减至172公斤,1988年有所回升。
二、玫瑰茄
是一种药饮兼用的、多种经济价值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萼片可作饮料和药用原料,花叶也可入药。可单种,又可与花生、甘薯以及幼龄果树套种。一般每亩可收干花萼50—100公斤。经80年代初推广,1985年全县各地普遍种植。
三、杭菊
与春花生套种,每亩可收150公斤左右的干菊花,多的高达200—250公斤。80年代初,试种成功后,开始大面积种植。1984年内坑乡土垵大队黄塘村林时览,首次利用春花生行间试套0.5亩杭菊,除收花生干果75公斤外,还收干菊花132公斤,收入675元,折亩产值1350元。
四、一见喜
一见喜是县医药公司干部周瑞堂于1971年由永春引进的,开始在安海公社西门大队和内坑公社土垵等地种植430.7亩,当年收成110.778公斤。其后曾出现过盲目发展的现象,生产不正常。1975年全县收购量降为44公斤,1977—1978年,收购量分别增至207.62吨和115.4吨,1981年又降为98公斤,1984年回升为21.5吨,1987年和1988年,又分别降至48公斤和912公斤。
五、甜叶菊
是一种新兴的糖药兼用的草本植物。1980年冬,从同安县外贸公司引进东石公社。1981年春,分别于埔头、壁谷、许西坑、大白山、山前等地试种23.5亩,共产干叶2.8吨,平均亩产119公斤。1982年扩种30亩,产叶4.58吨,平均亩产162.5公斤。郭岑杨金顶试种0.53亩,收干叶156公斤,折亩产294.3公斤,每公斤收价5元,计收入780元,折亩产值1472元。后因外贸部门不再收购,所以仅经3年就停止种植。
第九节 蔬菜
晋江县蔬菜资源丰富,品种较齐全。常年种植面积均在7000—8000亩左右。随着农村经济迅猛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外来人口增多,蔬菜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1988年全县蔬菜总面积(不包括洋葱)多达4.13万亩。
一、洋葱(黄葱)
洋葱是70年代末引进的新品种,一般亩产均达1500—2000公斤。1980年仅栽培1113亩,1981年、1982年两年增至8182亩和8117亩,扩大近7倍。后因价格猛跌,1983年以后栽培面积逐渐缩小,1987年和1988年两年分别降至959亩和839亩。
二、芦笋(又称石刁)
70年代末开始引进,并在池店、青阳赖厝等地推广。1982年后逐步转向沿海土层深厚的风沙园发展。
1984年6月,永宁镇西岑村芦笋专业户王正楷利用沿海风沙园试种芦笋。因经济效益高于粮食10倍,县农委总结推广他的经验,促进该村芦笋的发展(1986年全村的芦笋总产271.8吨,平均亩产6179公斤,总产值60万元),并带动附近乡镇的芦笋生产。
1980—1987年,永宁、祥芝、蚶江、龙湖、金井、东石6个乡镇种植的4000多亩芦笋中,有3600亩已经投产,共采幼笋893.65吨,收入197.58万元。
三、荸荠(俗称尾荠)
民国27年(1938),池店开始种植。新中国成立后,常年种植面积达千亩以上。1985年,池店、新店和潘湖附近几个村,种植荸荠1227亩,占全县荸荠总面积1593亩的77%
四、食用菌
(一)蘑菇。60年代后期,晋江县引种食用菌,80年代初进入高峰。1984年,全县蘑菇栽培面积达37万平方米,比1978年扩大近3倍,产量增加到1480吨(其中收购量达1127吨)。
1986年蘑菇收购价格猛跌(每0.5公斤鲜菇由原来1.1元左右,下降为0.5—0.7元),影响了蘑菇生产的发展。到1988年,全县的蘑菇栽培面积降至8.1万平方米,产量降为320吨。
(二)金针菇。80年代中后期新兴的一种超级保健食品。1985年,安海镇开始栽培,是年生产25万瓶(袋)金针菇食用菌,收入15万多元。永宁镇1986年首次试种6.645万袋,到1987年3月中旬共收菇8.5吨,产值5万多元。1987年全县金针菇的栽培数量已由1986年334.9万袋增到1409万袋,产量也由1986年400吨增至1900吨。1988年栽培量达1022万袋,产量2000吨。
第十节 棉花、龙舌兰、油莎豆
一、棉花
宋朝真宗年间,棉花种植技术自印度经海路传入闽、粤,称为“吉贝”或“茄拌”。明朝时,晋江沿海的东石、安海一带开始种植棉花。
抗日战争时期,部分群众利用边角地零星种植一些棉花。安海灵水吴起种试种0.1亩,收皮棉3.5公斤;内坑下村张克川在花生地里隔沟套种0.3亩,收皮棉6公斤;蚶江莲塘蔡科安种植50株,采摘后自织土布72尺(约22公尺)。
1962年,国营西滨农场试种1.7亩,亩产籽棉37.5公斤。1963年,全县利用新围垦的海埭种植340亩、西滨农场扩种102亩,亩产籽棉78.4公斤。
1964年,全县共种棉花326亩,亩产57.5公斤,其中一亩再生棉,两季亩产114公斤。当年总产籽棉19.22吨。1967年后,全国皮棉供应逐步缓和。到80年代,全县不再栽种棉花。
二、龙舌兰
新中国成立前,全县各地已普遍种植。1949年,全县种植17125亩,但产量不佳。1952年随着生产的发展,总产达16.5吨(其中国家收购6.5吨)。1955年县财政拨出1万元作为奖励金,到1957年全县龙舌兰种植面积发展到49125亩,产麻丝158.2吨(其中国家收购137.7吨)。1958年又扩到57057亩。由于管理不善,麻丝产量降至60吨。此后面积逐年减少,到60年代末成片的龙舌兰就很少了。
三、油由莎豆(又名油莎草)
油莎豆是北京植物园1960年从保加利亚引进的一种油料作物(茎块含油22—32%)。1967年,龙湖公社英湖等9个重点科技组开始试种,一般亩产茎块(实为种子,形似花生仁,但皮厚)150公斤左右。安海灵水专业队试种0.2亩,亩产250公斤,最高的亩产352.5公斤。由于产量低,加工麻烦,所以没有继续扩种。
第四章 农技农艺
第一节 耕作制度
一、农地
农地即旱地。晋江农地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2/3。其耕作制度有如下几种:
(一)二年三熟制是新中国成立前晋江县普遍的耕作制度。无论第一年先插甘薯或先播花生、大豆,二年都只有三收。
(二)二年四熟制是新中国成立后新发展的一种耕作制。50年代中后期,以消灭秋闲地、扩大晚甘薯为重点的改制试验成功,使二年三熟逐步发展为二年四熟,甚至五熟。1965年,全面消灭秋闲地,普及二年四熟制,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1949年扩大16万亩,复种指数由1949年130%提高到188%,粮食总产达17.11万吨,比1949年增长1.17倍。
这种轮作制,不管以早薯或花生、大豆开路,在2年时间里,均可播种、收获4种农作物。以早薯开路为例,第一年插上甘薯,到冬季再播一季大小麦,第二年麦收后又可播种一季春花生,花生收获后可以插上晚甘薯。
(三)一年多熟制。实际上是传统的间作套种方法的新发展。这种套种方法是:用甘蔗套种春大豆;春花生套种高粱、小米、木薯、田菁、菁锭;春大豆套种九月豆;早薯套种菜瓜、西瓜和瓜只;晚薯套种秋花生、秋大豆……等。1953年,开始推广。1956年全县各种作物间作套种面积达10万多亩。一般每亩分别增产大豆30—50公斤,高粱30—40公斤,小米、绿豆10—15公斤,九月豆20—25公斤,菜瓜、西瓜1000—1500公斤,菁秆绿肥150—250公斤。
1963年,总结推广花生套种甘薯的经验后,又进一步促进间作套种的发展。到60年代末,全县每年套种面积达7—8万亩。70年代后,随花生面积不断扩大,甘薯套种面积也增至10万亩左右。由于套种的季节提早,成活率高,所以,一般套种的甘薯,比常规在花生收获后才插上晚薯的,每亩至少可增薯干50—75公斤。在推广20多年中,全县套种花生薯150多万亩(次)。增产粮食7.5万吨,增加近5000万元的经济效益。为此,1981年,晋江县农业技术推广站荣获福建省农业科技推广三等奖。
70年代后,东石公社郭岑大队科技组又试验用花生、高粱和甘薯的连环套种,(即春花生畦中套插一行甘薯,隔沟沟底间种一行高粱),初试成功,为晋江县开辟一条一年三熟、三年七八熟的多熟制新途径。1988年,内坑乡花生、大豆、晚薯等套种6513亩玉米,产量增加1548.7吨,使灾年粮食总产超计划1110吨。
二、水田
晋江县的水田原来或因水利失修,或因秋旱返碱,很少冬种,就是陈埭西滨至石狮浦内一带的1万多亩稻田,每年也只插一季中稻或一季甘薯。在破金鸡、灌晋南的基本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秋旱和碱害基本消灭,普遍推行“单改双”,所以到60年代后,晋东7万多亩水田,已经全部成为一年二熟的双季连作水稻区。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由于大抓发展田小麦,池店、陈埭、青阳、罗山、石狮、蚶江就有1/3至1/2以上的稻田成为麦稻连作的二年五熟高产区。
三、半农田
晋江的半农田主要分布在晋西北的磁灶、紫帽、内坑、安海以及罗山的西北部,东石的肖下、井林、永和的坂头至山前等地的丘陵盆地和沿溪两岸。这一农区,由于地形复杂,水土条件差异较大,因此,耕作制度比较复杂。
(一)水作制。就是以播插水稻为主。由于容易积水成涝,只能利用冬季种大小麦。所以,一般是二年五熟。
(二)旱作制。低丘和山坡地,无法播种水稻,只能专种耐旱作物。过去是二年三熟,60年代后,普遍改成二年四熟。70年代,随着间作套种的发展,有的已经发展到一年三熟或三年七八熟的多熟制。
(三)水旱轮作制。是最佳的一种轮作制,新中国成立前,半农地区就开始广泛运用。它的形式主要有二种:一是以水稻为主,采取稻薯轮作(春种稻,秋插薯),既可充分利用春季雨多的有利条件,又可克服秋季常旱缺水造成的困难。二是以花生为主的花生与水稻轮作。在花生青枯病严重的地区,大多是先插一年或一季水稻,然后才种植春花生或秋花生。水旱轮作制,不但可以扩大播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改善作物生育条件,增加生产,还可减轻病虫灾害,防止杂草繁生,开辟有机肥源,改良土壤,提高肥力,确保农业增产。1975年冬至1976年秋,内坑公社黄塘一队同晋江地区农科所、晋江县农技站、内坑公社农技站合作试搞12.5亩麦稻薯三熟三高产示范片,创造平均年亩产原粮1484.6公斤纪录,其中3亩年亩产高达1514.65公斤。
第二节 种子选育与推广
一、地方品种
1953年晋江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正式建立后,即摸清了全县94个地方粮油品种的特性及其分布情况,进行调查摸底,从中发掘32个较好的品种。
这些品种中,早稻有“联红”(又名大早)、“枫亭早”、“大秋白”、“田头哭”(又名劣联、钢鼻尖)、“螺种”、“竹脚联”;晚稻有“闽冬”(又名晚冬、十月冬)、“水浪”(又名水泥)、“鸟尖”(又名乌壳尖、大快),“敏党”、“沙塘尖”、“白科”、“白壳种”。小麦有“深根”(又名大青)、“碰梢”、“吐米”(又名小青);大麦有“六梭黑肚”、“四梭白肚”(又名蜈蚣穗)。甘薯有“正磅”(又名湖头本、白山)、“白磅”(又名白松、吕宋本)、“红磅”(又名红皮红肉)、“鸡脚爪”、“鸡爪山”(又名乌心尾)、“鸭脚爪”、“竖藤”(又名竖薯)、“菜签薯”(又名五缺仔)、“竖仔”(即台农17)、“黄仔闷”、“红心仔”。大豆有“腹白”、“黑目”、“湄州豆”、“青皮豆”。花生有“同安种”、“硫球仔”(又名小磅)和“中广”。
二、选种育种
(一)“荆良1号”(原名窄叶青)。县良种场于70年代用系统选择的办法选育的一个迟熟高产的水稻早籼新品种。1978年,平均亩产445.5公斤,曾在晋东、内坑、磁灶等地作大面积示范推广,并于1982年普及磁灶镇。但因熟期长(一般130—135天),而被杂优取代。
(二)“西滨708”。西滨农场于1970年从溪丰品种中选出的水稻矮秆早熟的变异穗,经两年倒种秋繁而成。1973年发展100多亩,一般亩产350—400公斤,好的亩产414.7公斤,后逐渐被早熟高产的“红410”所代替。
(三)“春秋123”。是1976年县农技站从晚稻“708”品种中用系统选择的办法选出的11个变异穗中择优繁育的,属早熟、抗风、抗倒、抗飞虱的糯稻新品种。1979年,一般亩产达400—450公斤,好的亩产达425—459公斤。1982年,成为龙湖秀山、前港,祥芝莲坂、西湖、奈厝、上埭,罗山杏坂等地早熟糯稻的当家品种。
(四)“罗薯5号”。罗山梧垵村于1977年用“万石榴”和“新种花”杂交育成的一个甘薯新品种。1979年开始供苗品试。亩产达3566.3公斤,比“白沙9号”和“新种花”分别亩增187.5—1014.5公斤。1980年龙湖乡杆柄村开始引种。1985年后,永宁、龙湖、英林、金井等7个乡镇种植面积不少于3万亩。
(五)“黄油7号”和“黄油17号”。内坑乡土垵村于1976年秋从“粤油551”中用系统选择的办法,经多次分离培育而成的一种矮秆、耐旱、耐肥、抗病、高产、壳薄高油的花生新品种。1979年开始区试,平均亩产283.35公斤,比“粤油551”增产32%。1983年荣获省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三等奖。
(六)“白花乌”和“白花赤”。1964年至1965年县农技站自育的大豆新品种。1966年,经各地试种,“白花乌”与“白花赤”亩产均达125公斤左右。1969年,高霞8队播种8.1亩“白花乌”,亩产达145.5公斤。从1970年开始,扩大试种范围。由于“白花乌”和“白花赤”具有耐旱、省肥、早熟稳产的优点,所以适合沿海丘陵坡地发展。1978年,内坑的后山、安海的曾埭,全部播种“白花赤”,龙湖湖北等地也多播“白花乌”。70年代中期,全县每年播种面积不下万亩。
三、推广新品种
(一)水稻。
1.常规品种。早稻,县农技站1953年首次从仙游县引进“南特号”种子1.5万公斤,一般亩产均达250公斤左右,比老品种亩增30—50公斤。1956年,“南特号”种植面积达15万多亩,占全县早稻总面积96.1%。1957年,又从仙游引进“陆才号”良种27535公斤,试种1600多亩,产量超过“南特号”。1960年全县普及,取代“南特号”;晚稻,1954年开始推广“白科”,1957年又大面积引进“青骨大穗”和“青骨小穗”,由于产量高,1960年全县普及。1961年后,又大面积推广“十石歉”、“汀秋5号”、“木泉”和“溪南矮”等10多个品种,均获得成功。
2.矮秆品种。1960年,紫帽农场率先引种早稻“矮秆南特”。至1962年,始引进“双矮”、“江矮”、“珍珠矮”、“二九矮”、“广场矮”等高产的中秆品种。1966年,全县中矮秆品种的种植面积89071亩(其中“矮脚南特号”31137亩,“珍珠矮”26538亩),占全县早稻总面积54%1970年降至53307亩。1971年全县早稻的矮秆品种的播种面积回升至102377亩,1974年达134871亩。
晚稻矮秆品种于1965年开始推广。1967年,仅“汀秋矮39号”全县播种面积就达1.9万多亩。1969年后又先后引进“赤块矮3号”和“包胎矮”等10多个品种,由于分蘖力强,产量高,所以到1974年晚稻发展到13.7万亩(其中“包胎矮”6万亩,“竹选”3万亩,“秋长”1.5万亩,“井泉糯”1.5万亩),以后又发展“晋南晚”和“晚秋矮”等一些品种。1976年以后,晚稻的矮秆品种逐渐被杂优取代。
3.粳稻。1958年引种一亩成功后,1959年突增至20941亩(其中青阳公社占4200多亩)。品种以“银坊”为主(占74%)。此外有“科情三号”,1966年秋,倒种秋繁26亩,1967年秋扩种到4407亩。但因熟期太长,易受虫害等原因,以后就自然消灭。1966年还示范推广晚粳良种“农垦58”8033亩,也因叶色浓绿、虫害严重而被淘汰。
4.杂交水稻。1976年春,在国营西滨农场和紫帽梧垵等地试搞53.9亩不育系的繁殖试验,平均亩收种子33.5公斤。又试搞240亩“四优二号”(V41AX1R24),制种田平均亩产种子40.2公斤。晋江县杂交水稻的大田生产是从1976年秋季开始,经39个生产队首试504亩,大部分亩产达300—350公斤以上。其中有11个生产队一季亩产超400公斤。内坑公社黄塘一队4.78亩“四优二号”,平均亩产高达548.5公斤。
1977年春,各地又试种杂交水稻1158亩,平均亩产421.5公斤,其中黄塘一队3.86亩,平均亩产611公斤,青阳公社高霞二队4.8亩,亩产601公斤。1977年秋扩大5841.39亩,创获一季亩产超400公斤的好成绩。全县平均亩产达425.95公斤,其中17个队平均亩产超千斤。如石狮雪上一队种植5亩,亩产613.3公斤,四队种植20亩,亩产520公斤,龙湖公社杆柄三队种植4.5亩,亩产高达625.6公斤。
1978年,全面推行盖膜培育越冬的分蘖壮秧,解决4450亩春季制种,平均亩产种子28.05公斤(县良种场158.81亩,亩产高达52公斤),其中“闽优一号”(V41AX1R24)4289亩,亩产36公斤。
1979年推广杂交水稻到达高峰,全县早、晚两季共播种142558亩,占全县水稻总面积49.6%,总产达6.40万吨,占水稻总产55.12%。其中早季杂优46259亩,亩产437公斤;晚季杂优96299亩,亩产457公斤。
1980年以后,早季的杂优逐年减少,但晚季却基本实现杂优化,每年种植面积保持在10万亩以上,组合也不断更新,特别是抗病、高产的“威优3号”、“汕优63号”、“威优63号”等全面取代“四优二号”,保证晚季杂交水稻的正常推广。
县良种公司因积极推广杂交水稻,为晋江农业增产作出贡献。所以1980年和1984年,
先后2次荣获省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二、三等奖。
(二)甘薯。1956年,晋江县开始推广“散仔”(群众称见根薯)新品种,到1965年全县种植面积达15.6万多亩。1963年又开始推广红皮黄肉的“新种花”,1965年全县种植面积达12.5万多亩。当年,全县的甘薯总产7.94万吨,比1949年增长了33.94%。
在推广普及“散仔”和“新种花”的基础上,县良种公司和县农技站,还积极引试不少新品种,并从引进的品种中,筛选出“惠红早”、“白沙九号”等高产良种。1980年,全县70983亩早薯平均亩产高达339.5公斤;203163亩晚薯平均亩产242公斤,还出现27.23亩的万斤薯。其中龙湖公社烧灰大队第四生产队11.03亩,平均亩产5293.5公斤。
1984年,县农技站又引进10个甘薯新品种。其中“配26”(A48X“安溪竖仔”,后改名为“福薯26”),抗病性好、耐旱、耐寒、产量高。1985年,早薯平均亩产323.5公斤,比“新选二号”增产41.2%。经推广,已扩大到内坑、安海、永和、东石、龙湖等几个甘薯主产区,普遍获得好收成。永和新菌边农技员陈水浞,1988年首次试种1.2亩“福薯26”的早薯示范田,平均亩产鲜薯高达7764.3公斤,创晋江甘薯历史的最高纪录。内坑乡土垵村农技员张照钗,利用“福薯26”试搞的豆薯高产试验,仅0.12亩,鲜薯产量就达700公斤,亩产也超万斤。
(三)小麦。1958年,县农技站从湖北省带回50公斤“南大2419”良种进行推广,以后陆续引进“安徽九号”、“华东5号”、“云南抗锈”和“印度809”等几个新品种。
60年代中后期晋江推广小麦新品种包括“欧柔”、“两江麦”、“抗锈青”、“白芒”、“银穗”、“敌锈早”、“大头红”和“抗锈红”等,因熟期短、抗锈性好、分蘖力强、穗大粒多、产量高,一般亩产180—200公斤,比旧品种亩增50公斤左右。1970年,这些新品种的种植面积达到5.6万多亩,占全县小麦总面积的88.08%,小麦单产首次突破100公斤大关,平均亩产114公斤,比1949年增加49.5公斤,增长76.47%。1970—1971年开始引种试种“文革1号”和“晋麦33”(其特性是省肥、分蘖强、穗大粒多、产量高)、“晋麦71”和“2454”(秆粗偏矮、耐肥抗倒、产量高)以及“2148”(抗锈性好、适应性强、特别耐湿、后期转色好、结实饱满、高产稳产),一般亩产在150公斤左右,好的甚至多达200—250公斤。
1974年冬,全县有90%以上的小麦采用新品种。1975年全县小麦面积132693亩,平均亩产144.5公斤,比1949年增长1.34倍,创历史最高水平。
(四)花生。1959年前,全县只有“硫球仔”、“中广”(蔓性迟熟品种)和同安种(“中硫球”)等花生品种。
1959年始从广东引进“狮头企”新品种,经龙湖的英湖和青阳的后塘试种成功后,1964年转到青阳高霞等8个农技点,做了20.89亩大面积的对比试验,平均亩产212.25公斤。1967年,全县有9.3万多亩花生采用“狮头企”良种。
1966年开始引种“粤油三号”25亩,产量超过“狮头企”。第二年示范面积扩大到579亩,1968年发展到1500多亩,1970年达到5万多亩。到70年代中期,“狮头企”和“粤油三号”成为晋江花生的两大当家品种。
“龙油九号”,一般亩产150—200公斤。1969年,英湖七队种植26.56亩,平均亩产达241.9公斤。1972年,全大队1346亩春花生,基本实现“龙油”化,平均亩产达151.5公斤。1972年,晋南沿海4个社队推广“龙油九号”,种植面积1.5万多亩。
70年代初,先后引进“桠2241”、“粉红”和小量的美国花生,但都不理想。到1972年,只发展1万亩左右。
70年代中期,引种“粤油116”、“粤选58”和“红花126”获得成功,该品种成为80年代晋南沿海、特别是地下水高的风砂园和润地的当家品种。
(五)大豆。1964年开始推广“古田豆”。经试种成功后,各地就狠抓倒种秋繁,第二年的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1967年突破万亩。
1965年,“花面豆”引种试种成功,经过3年的繁殖推广,1969年发展到1.3万多亩,一般亩产达100—150公斤。
1967年开始推广“穗稻黄”,试种2亩多,1971年扩大为1.5万亩。此外,还推广“白花赤”、“白花乌”和“紫花乌”等3个新品种。70年代初,“花面豆”、“穗稻黄”和“白花乌”、“白花赤”,为晋江大豆的骨干品种。1972年以后又推广“大粒黄”,逐步取代“花面豆”。
1980年秋引进的美国品种“威来姆斯”,只种6公斤,却创获亩产172.5公斤的好收成,1981年春扩大到76亩。一般稀播速繁的亩产均达125—150公斤,好的平均亩产181.8公斤。当年,全县倒种秋繁724亩,平均亩产162公斤,好的平均亩产238公斤,特好的平均亩产达342.6公斤。1983年,推广面积突破万亩,并获得晋江地区科技成果三等奖。后由于花叶病严重,制作豆腐的质量不好和脱粒困难等因素,逐步被“玉优803”、“金豆”等新品种所代替。
(六)甘蔗。晋江县种植甘蔗的历史始自宋代,明、清时产地集中于磁灶、安海、马坪、内坑等乡。但品种单一,产量低。1955年开始从广东引进“台糖134”新品种,1957年又大量引进“台糖134”和“东爪畦3016”,至1960年,全面普及“台糖134”。
70年代后,推广“闽糖70/611”和“闽选703”。前者因宿根性差,不甚理想。“闽选703”虽秆高茎细,容易倒伏,但宿根性好,亩产高。1979年,内坑乡后山科技组用它搞高产试验田,第一年亩产蔗16.05吨,创全省最高纪录,经5年宿根后,产量一直保持在10.35吨的最高水平。所以,1984年后,内坑后山等地区坚持大面积种植。1985年以来,引进“桂糖11”,成为灵水、曾林等地的当家品种,还有“福引8号”、“福引9号”,“740”和“台糖10号,“福蔗8710”、“8715”,“福农83—61”、“85—68”和“85—269”、“85—05”等几个新品种,正在引试观察中。
四、良种繁育
(一)翻季倒种。1955年,晋江县进行春播和秋播倒种试验获得成功。到50年代末全面推广。
60年代后,春播作物的秋播倒种成为晋江加速良种繁育的一项制度。尤其是花生,在60、70年代间,常年秋播倒种面积达万亩左右。1985、1986两年,秋播倒种的面积多达11463亩和11099亩。
倒种秋繁,对晋江县加速繁殖和推广早稻“南特号”、“陆才号”、矮秆良种和花生的“粤油551”、大豆的“穗稻黄”、“大粒黄”等优良品种,起重要的作用,为此荣获省农业厅嘉奖。
春播夏种的作物秋播倒种,夏播秋收的晚稻和冬种春收的小麦翻季倒种。这一科研成果,为晋江开创翻季倒种繁育良种的新途径。
(二)单粒稀播,单株速繁。县农技站用单粒混选、单株繁育培育成功大豆的“白花赤”和“白花乌”良种。1982年五埭后埭头村姚道江从莆田引进“玉优”试种0.3亩蔗沟豆(套种),获得增产;1983年,县农技站从安海购买5公斤种子,发给各公社农技站搞示范,一年繁殖1500公斤。内坑土垵张照钗,用百粒种子,一年二季就繁殖30公斤。
水稻稀播速繁效果尤为显著。不仅繁殖“春秋123”变异种,还繁殖“竹原”(从竹溪中用系统选择法育成的早稻新品种)。陈埭南下尾杨乌昌繁殖“竹原”,200粒种子,一年繁殖180公斤。
(三)离蘖分株。1965年,县良种场在推广“汀秋矮39”晚稻良种时,种源不足(只有2公斤种子),采取离蘖分株的措施,经过2次离蘖,共分繁22.92亩,收种7000多公斤,平均亩产327公斤,经过两年繁殖,到1967年,全县推广1.92万多亩。
(四)薯块育苗。1953年,推广石龟农民薯块育苗的经验。60年代初,在灵水等地进行薯块育苗与老蔓苗的对比试验,增产一至二成。以后,又多次多点示范。1977年成效较大,是年春秋两季精选300.75吨种薯,建立401亩的薯块育苗基地,更新近2000亩的老蔓面积。1978年,总结推广龙湖湖北“春季土坑育苗”的经验之后,全县共挖土坑1200多个,培育良种健薯168.05吨,加上秋季选育薯块332.15吨,全年共育薯块500.2吨,全面更新老蔓。
五、良种基地
60年代,在荆山建立县级良种繁育基地(县良种场),县良种公司也分别在青阳、石狮、安海、龙湖建立4个良种仓库,后浯潭良种仓库划归县所有,全县有5个良种站点的基地。各良种站(点),分别在附近社队选择3—5个生产条件较好的生产队作为良种繁育推广点。
1979年,中央农业部决定在晋江搞“四化一供”(即良种区域化、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质量标准化、种子加工机械化,以县为单位统一供种)试点。县良种公司从1979年8月15日起对原有的5个仓库(点)进行全面扩建。1980年8月,完成7393平方米的仓库(其中县良种场517平方米,青阳站1937平方米、库容1380吨,安海站1421平方米、库容1015吨,石狮站1567平方米、库容1110吨,龙湖站1663平方米、库容1190吨,浯潭站288平方米、库容455吨),692平方米的车间,1491.8平方米的管理房,212平方米的车库和853.2米围墙等全部基建任务。
“四化一供”基地建设完成后,三大农场每年承担1500左右亩的制种任务(1985和1986两年年制种面积达3000多亩)。县良种公司在1980—1989的10年间,为广大农民代购和供应杂交水稻种子200多万公斤(包括为三明、南平、建阳地区代制、代购75万多公斤的威优红田谷中稻新组合)。
第三节 栽培、施肥技术
一、栽培技术
(一)甘薯栽培技术。晋江县甘薯传统栽培技术是斜插、稀植。民国时期,亩插薯苗不足1800株,插数少,个体与群体结构不协调,产量低。1958年起从推广密植开始,对甘薯栽培技术实行“五改”。1980年,全县不仅全面地推广“惠红早”和“白沙九号”等高产新品种,每亩扦插密度也普遍由原来1800—2000株增至3500左右株(其中有80145亩花生薯,亩插株数甚至超过了4000株),有99399亩早、晚薯施用包心肥。
(二)水稻育秧技术。晋江县原来育秧方式,早稻育水秧,而水秧遇阴雨低温天气容易发生烂秧;晚稻则水播旱管,秧龄长(一般45—55天),拔秧伤口多,恶苗病严重。新中国成立后,开始试用稀播种育壮秧,但效果不大明显。
从60年代起对催芽方法和育秧方式进行改革。
传统的用竹箩围草(龙湖等地有的用酒缸密封)的催芽方法,由于早季气温低,保温差,所以催芽时间长(一般装箩至播种达7—8天,沿海有的长达10多天),种子内养分消耗大,御寒力弱,容易烂种。有的种芽萌动后不注意翻种,也常高温烧芽。60年代开始进行催芽技术改革。1965年在陈埭湖中召开“蒸气催芽”现场会,全面推行“蒸气催芽”。80年代初,又改用“温汤浸种、竹箩包膜”的催芽新方法,节省工本,简单易行,效果与蒸气催芽相似。
育秧方式的改革。60年代初推广“湿润育秧”,以后随着矮秆品种的推广和农用薄膜的使用,县社的农业科技人员于1969年春,在英湖七队、郭岑一、二队、县良种场和6607部队西滨军垦农场进行42.6亩早稻培育“卷秧”(是在晒场上利用薄膜做秧地,泥浆做秧畦,密播旱育,可卷移无须拔秧,是一种快速育秧的新方法)的试验。1970年扩大2513亩。1972年,推广63570亩。因卷秧旱育,在三叶期,若遇寒流,容易卷叶死苗。以后改为铲秧。
水稻编织布育秧。1988年,晋江县农技站配合省农科院在陈埭镇洋埭村和青阳镇高霞村开展2.5万片编织布育秧试验示范,为林孔明等几个水稻专业大户提供750亩的旱稻用秧。
(三)大豆栽培技术。晋江县大豆的传统栽培方式,是少部撒播、大部点播,群体结构不合理(每7—8寸播一穴,每穴播种10粒左右),单株有效荚数少,产量低。1955年,县农技站推广条播经验,克服点播豆苗过于集中、撒播植株分布过于分散的缺陷,当年有1/3的大豆(占大豆总面积33.6%)采用条播,1956年条播面积多达7万多亩,平均亩产65公斤,比1952年亩增9公斤,增产15%。
(四)花生栽培技术。晋江花生的播种方法历来采用双粒穴播(一般行距8寸,穴距7—8寸,每穴播种二粒,亩播12.5—13公斤果荚)。穴距偏宽,种量偏少,二粒种仁挤在一起,播后如遇阴雨,容易因烂种而造成严重缺苗。后采用三角密植加大播种密度,增加有效的株数,群体布局比传统播种方式合理,普遍增产一至二成以上。1958年,全县三角密植的种植面积就推广86014亩,促进花生增产,全县87081亩春花生平均亩产首次达到112公斤。
二、施肥技术
(一)砒肥拌种和水稻沾秧根。是晋江县传统施肥技术之一。据统计,1955年,全县水稻采用桶砒拌种和骨粉沾秧根达91026亩,大小麦采用桶砒拌种和水肥浸种达1074.02亩。1957年,内坑乡金星等地2248亩大豆采用传统方法拌种。50年代中后期,推广花生和大豆根瘤菌拌种。60年代以来,用化学磷肥取代砒肥和骨粉。肥料集中,减少与土壤的接触面,提高利用率。据1965—1966年马甲和青阳农技站的试验,磷肥拌种的大小麦比对照多收10—15公斤,紫帽梧垵和霞联等地磷肥沾秧根,比对照每亩也增干谷12.75—18.65公斤。70年代示范推广“九二〇”、“卅烷醇”、“增产素”、“五四〇六”(菌肥)、“腐殖酸”、“硼砂”、“钼酸铵”等生长激素和微量元素,都取得比较好的效益。
(二)水稻深层施肥。晋江县起初使用化学肥料,一般采用表面撒施,后改为深层施肥,即在最后一次耙地前,先将化肥撒下,然后用手扶拖拉机或牛犁把肥翻犁下去,加以深埋,既可防避肥害烧苗,又可减少肥分挥发流失,提高氮肥的利用率。验试证明,深施肥可增产9.2—16.4%。
(三)根外追肥(即叶面喷肥)。把少量高效优质的化肥(如尿素、复合肥、磷酸二氢钾及其他微量元素)加水稀释后配成肥液,直接喷施在作物的叶面上,使肥从叶面气孔渗透进入作物体内,不经根部吸收转化过程,为了解决根外追肥和防病治虫的矛盾,紫帽农场梧垵科技组创造药肥混施的经验。1979年,全县仅5大作物叶面喷施的面积就达491220亩(次)。
(四)磁化水农用。晋江县在晋江地区计量所的大力支持下,1976年开始于池店公社梧潭大队用泉州电汽厂制造的2150高斯的电磁进行二亩50升/40秒、50升/20秒和普通水灌溉早稻的对比试验,平均亩产干谷顺序为342.7公斤、314.9公斤和309.3公斤,分别增产1.8—10.8%。
1977年,县农技站又在内坑黄塘、葛洲,东石郭岑,龙湖英湖、湖北,青阳高霞等地扩大100亩稻麦浸种、甘薯浸苗和灌溉试验的示范,取得良好效果。一般水稻浸种增产2.71—5%,甘薯浸苗增产4.2—5.3%,加上灌溉,效果更好。如黄塘一队3个重复的早稻浸种加灌溉增产8.31%,晚稻增产10.15%。据高霞四队和双湖验收,甘薯灌溉磁化水的效果比照增产17.2—18.1%,英湖十一队增产高达23.3%。据英湖十一队和湖北二队验收,花生和小麦灌溉磁化水,也分别增产9.8—10.5%。1978年县委、县政府先后拨款1.5万元,装制542台磁水器,无偿送给大队和生产队使用。1979年全县磁化水农用面积达5万多亩。
第四节病虫害及其防治
一、主要作物的病虫种类
据县病虫中心测报站30多年的观察记载,仅粮食、油料和甘蔗、果树,以及蔬菜等主要农作物常见的害虫就有60多种,病害也有40多种。
(一)害虫。在水稻方面有螟虫(又叫钻心虫)、粘虫(行军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浮尘子(蠓仔)、稻螟蛉、稻苞虫、稻蓟马、稻蝽象、蝗虫(草蜢)、负泥虫、铁甲虫和食根金花虫。在甘薯方面有甘薯小象虫(臭香虫)、大象鼻虫、甘薯茎螟(藤头虫)、金针虫(铁丝虫)、大蟋蟀(土猴)、蛴螬(即金龟子幼虫、又叫鸡母虫、白丝虫)、甘薯卷叶蛾、甘薯旋花天蛾(青麻龙)和斜纹夜蛾。大小麦有麦蚜、蝼蛄、粘虫和金针虫等。花生和大豆还有蚜虫(龟蝇)、豆荚螟、豆尺蠖、二十八星瓢虫、绿鳞象虫、袁叶虫、拟步甲和花生的卷叶螟。甘蔗有蔗螟、绵蚜和白蚁。
在果树方面有龙眼和荔枝的蝽象(又叫安背)、金龟子、星天牛和夹颈木虱。柑桔有潜叶蛾、锈壁虱、介壳虫、红蜘蛛、天牛、吸果夜蛾、柑桔吉丁虫。香蕉有象鼻虫、卷叶虫和蚜虫。桃李梨有桃蚜、桃蛀螟、梨茎蜂、梨星毛虫、梨虎。蔬菜有菜青虫(菜白蝶)、蚜虫、菜螟、菜蛾、黄守瓜、大猿叶虫、黄条跳甲等。
(二)病害。水稻有稻瘟病(又叫着沿)、纹枯病(臭脚连)、白叶枯病、恶苗病(拨长叶、拨旗)、细菌性条斑病、小球菌核病、叶鞘腐败病、叶鞘网斑病、干尖线虫病。甘薯有薯瘟花叶病(俗称丛枝病)、黑斑病、线虫病、软腐病。麦类有小麦锈病、散黑穗病、赤霉病、线虫病、大麦坚黑穗病和条纹病。大豆有炭疽病、紫斑病、霜霉病。花生有青枯病(死藤)、叶斑病、褐斑病。蚕豆有锈病和蚕豆花叶病。甘蔗有赤腐病、黑穗病。龙眼有鬼扫病(病毒)。香蕉有束顶病。柑桔有炭疽病、溃疡病、疮痂病、黄龙病、蒂腐病。白菜有软腐病,瓜类有炭疽病和西瓜的枯萎病。
二、防治
(一)病虫害测报
1958年,晋江县农业局在陈埭苏厝建立晋江县病虫中心测报站,负责晋东水田的病虫预测预报。但由于晋江境内地形复杂,作物种类繁多,各地耕作制度不同,作物播期不一致,因而无法适应全县各种病虫测报的需要。1963年,又在晋北的河市,晋西的内坑、安海,沿海的龙湖、东石增设5个病虫测报点,加强对稻、麦、薯、花生、大豆等5大作物病虫的预测预报。
“文化大革命”期间,县农业局三站(农业技术推广站、种子站、畜牧兽医站)被撤,但中心病虫测报站和安海、龙湖测报点的专职测报人员坚守岗位。30年间,中心测报站为社队发布400多期计10万多份的各种病虫情报,成为部、省病虫测报先进典型,多次得到农牧渔业部和省农业厅,以及地区农业局的表扬和奖励,并两次参加全国病虫测报会议。
晋江县主要病虫发生规律,分别见本节后附表。
(二)防治技术
1.综合防治。晋江县人民在与病虫害长期斗争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综合防治病虫害经验,有早稻“三早避螟”(选用早熟品种,提早在惊蛰播种和谷雨间早插,可避过第二代三化螟为害造成的白穗损失);水稻适期烤种;小麦早播,防雾避锈;大麦种子浸灰水(或海水)防治坚黑穗病;轮作客土和盐铵混用(每亩用10公斤碳酸氢铵,拌10—15公斤农盐),防治花生青枯病;稻草浸尿,熏落龙眼荔枝蝽象;捞除卵块,消灭稻蝗;剪除病穗病枝,防治龙眼鬼扫病;拔毁病株,制止甘薯丛枝病蔓延,处理臭薯、藤头,消灭甘薯小象虫;点灯诱蛾,消灭螟虫;保护青蛙;饲养家猫等等。
2.药防。50年代初,晋江的化学农药用量少,品种单调。如1953年和1954年,只有“六六六”粉。1955年,才有“二二三”(滴滴涕)和“敌百虫”2个乳剂。1958年,增加“乐果”和“敌敌畏”2个新品种,用量也逐步增加。到70年代,晋江农药种类增加,有“1605六六六混合粉”、“毒杀芬”、“杀螟松”、“代森铵”、“稻丰散”、“稻瘟净”、“克瘟散”、“代森锌”、“杀虫双”、“杀虫脒“敌锈酸”、“敌锈钠”、“马拉松”、“西维因”等10多个新品种。1972年,用药量增至1312.3吨,尤其以“1605六六六混合粉”,发展最快,销售量达1014.45吨,占全年各种农药销售总数量的76.41%,基本取代“六六六”粉。1974年农药用量突破1500吨,防治面积也超百万亩次。
1983年是各种病虫害交叉并发的重灾年。施用各种农药达2090吨,防治各种病虫195.35万亩次(其中稻飞虱36.5万亩,三化螟33.9万亩,水稻三病75.4万亩,旱作麦、薯和花生豆22.4万亩次),把早、晚两季水稻白穗率压低到0.066—0.173%,稻颈瘟损失率压低到2.3%和0.48%,控制住稻飞虱等病虫暴发为害,挽回2761吨的粮食损失。
3.飞机喷射灭虫。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县有过两次飞防示范(不含林业),效果好,群众欢迎。
第一次是1960年6月9—13日,由上海民航飞机1架,喷撒农药,防治晋东水稻病虫害;第二次是1960年秋,在第四代三化螟盛发的高峰期,又由上海民航飞机1架,为晋东7万亩稻田喷撒近百吨的“六六六”粉,把螟害白穗率压低到0.35%。
4.生物防治。是一种以虫治虫的新兴技术。1973年8月,池店农技站在晋江地区农科所的直接指导和配合下,于旧铺大队利用赤眼蜂防治153亩大面积的稻纵卷叶螟,先后3次示范,共放蜂249.57万头,为害率减轻一倍。
5.白米醋农用。1975年开始进行白米醋与农药混用的大量试验和示范,普遍收到良好效果。特别与“乐果”、“稻瘟净”混用泼浇,对防治水稻后期稻飞虱效果更加明显。1981年,借鉴日本农业用醋的增产经验(水稻增产26—30%,大白菜增产二倍),对冬种大小麦、花生、大豆等作物种子,反复进行7次浸醋的对比观察,内坑下尾、东石郭岑等地科技组,10多亩大小麦等冬种作物喷醋试验,效果良好。1982年全县食醋农用面积达7万多亩。
6.太阳能毒土。1983年6月进行盖膜增温“巴氏灭菌法”试验成功。当年,由青阳公社拨款给烧厝、下浯等地科技组,购买塑料薄膜,进行晚稻秧田毒土处理。之后,岭山、陈村等地的科技组相继进行小白菜、萝卜、香葱等试验,证实对灭菌有效,可以减轻白萝卜烂头,还有加速土壤中有效养分转化的趋势。凡经覆膜处理的晚稻秧苗(除香葱外)都比对照长得好。1978年8月县农业局用“矮脚菜豆”,再次进行试验,证实经过盖膜处理的菜豆,不仅开花结果比对照早3—6天,而且每条豆荚长度比对照平均长7厘米,单株总粒数多23粒。
7.化学除草。1964年,晋江县始做化学除草试验,收到良好效果。1978年冬,内坑公社葛洲大队科技组利用“扑草净”(每亩用100克,加水65公斤),大面积喷防500多亩田小麦(二叶期喷),10天后,辣蓼和牛毛草分别死亡100%和85.4%。1980年,全县小麦采用化学除草1万多亩。
1981年,推广利用“杀草丹”(早稻每亩用250克,晚稻每亩用150克,在插后5—7天内,结合追肥与尿素或细砂土混施)的经验。1982年,全县化杀面积发展到3.5万多亩。以后,改用60%“丁草铵”除草(每亩用85—100克),效果好(苏厝达98.19—99.2%,雪上达77.8—97.5%)。1988年,全县水稻采用化学除草的面积12万亩。
此外,不少果园推广“草甘膦”(一般每亩用0.5公斤10%草甘膦乳剂加水50公斤,于晴天上午进行喷撒),防治一年生的杂草。对白茅、狗牙根、芦苇、香附子等恶性杂草,每亩的用药量必须增至1.5公斤。
8.无水抗旱。包括传统的大小麦和花生豆“节水干播”、70年代末的甘薯“三包”(特别包叶插)保留以及80年代各种作物喷施白灰水防旱保产等。
9.保护天敌。晋江现有常见的昆虫类、鼠类的天敌资源比较丰富。据县植保站调查,吃虫灭鼠的天敌如蛙、鸟类等有49种。特别是对青蛙、鸟类和家猫,县人民政府三令五申严加保护。
第五章 禽畜饲养业
第一节 饲养品种
一、猪
主要种猪有本地黑猪、莆田黑猪和杂种猪。总头数7823头。本地黑猪系地方品种群,新中国成立前已有繁殖饲养。因受莆田黑猪、槐猪等猪种的影响,沿海、晋西北和福厦路沿线三个不同地区的本地黑猪,体型外貌略有差异。本地黑猪约占种猪数35.5%,莆田猪和杂种猪,分别占30%和33.5%。杂种猪系1963年由安海良种场(型厝头)引进大约克、长白、苏白、巴克夏等种公猪,推行人工授精而产生的(其后代留作种用的)。
本地母猪长至7—9月龄,体重35—50公斤,初配种。平均产仔9头左右,仔猪断乳时重11公斤。
杂种肉猪养至7—8月龄,体重90—100公斤,屠宰率72.3%。
二、牛
(一)黄牛。系闽南黄牛体系。主要产区以磁灶、内坑、安海、东石、永和等乡(镇)为主,其他乡(镇)亦有分布。1982年总头数3.15万头,占牛群总数的94.38%。
牛只体态结构良好,发育匀称,体型紧凑,肌肉丰满。母牛和阉牛被毛以黄色为主,公牛以黑毛居多。成年公牛体重284—372公斤,母牛228—288公斤,阉牛303—416公斤。一般2岁始役,4—8岁役力最旺盛,10岁后逐渐下降。运载货物800—1000公斤,日行20公里不见疲乏,日犁地3—3.5亩。屠宰率47—50%,净肉重32—34%,肉质细嫩味鲜。母牛一般2—3岁初配,在公母混牧时,1.5—2岁已能配种产犊,日泌乳量1.5—3.5公斤,整个泌乳期产量250—400公斤。1982年,县在东石镇石佛实验农场建办闽南黄牛复壮点,进行本品种选育。据观察测定,其后代生长良好,符合本品特征。
(二)水牛。主要分布于晋东平原水田区的陈埭、池店、西滨。1982年总头数1036头,占牛群总数3.1%。
牛只体型较大,以龙门角居多,“八”字角少数,四肢粗壮,挽力大,役用性能好。母牛3岁初配,犊牛初生重20—25公斤,母牛日泌乳量2.5—4公斤。
(三)奶牛。1956年,从福清县引进第一头黑白花乳牛,后陆续从福州、厦门、仙游、莆田等地引进,主要分布于安海、青阳、池店等乡(镇),1982年有841头,占牛群总数2.5%。成年牛体重368公斤,日泌乳量11.78公斤。
三、马
晋江马系乘、挽、役兼用的地方优良马种。主要分布于金井、深沪、英林、龙湖等乡镇。马匹总数400多匹。占马属总数66%。
据清嘉庆十五年(1810)东石蔡永蒹《西山杂志》记载:晋江县养马始于唐代。马匹体质细致、结实、体型优美,性情温顺活泼,易于调教,耐粗饲而不草腹,适应高温多湿、抗病力强。以枣红被毛为主,青毛次之。成年母马体重226—296公斤,公马242—306公斤,骟马210—343公斤。长途运载1吨货物,一般日行70公里。短途运载1.5吨货物,平均时速5.7公里。日犁水田4亩或农地6亩。每公里骑速1分55秒。
四、羊
(一)乳山羊。分布于永和、东石、英林、安海、内坑、磁灶、紫帽等乡(镇),占总羊数60%,是有发展前途的羊种之一。羊只体型高大、外貌清秀、额宽、鼻梁平直、耳朵灵活、多数无角,被毛纯白或呈乳黄色,成年羊体重26—38公斤,母羊泌乳期6—10个月,泌乳量700—1000公斤。
(二)本地黑羊。系戴云山羊体系,分布于龙湖、金井、深沪等乡(镇),占总羊数30%。羊只体型较小、躯体结实、头狭长、略呈三角形、有胡须,公母多数有角。成年羊体重23—35公斤,屠宰率53—54%。内质鲜美,温补。
五、兔
(一)本地兔。系福建兔体系,占兔总数70%。遍布全县各地。兔只体型较小,被毛淡黄、白、黑三种,成年兔体重1.5—2公斤。母兔年产仔4—6窝,每窝产仔5—8只。
(二)长毛兔。60年代初引进,以德、法系为主。分布于晋西南和西北各乡(镇)。兔只体型较大,成年兔体重2—3公斤,被毛纯白,毛长6—10公分,质地细软,一般2月龄开始剪毛,年剪毛4、5次,每年剪毛50克。
六、鸡
有本地鸡、闽南火鸡、白绒鸡。80年代从福州、上海引进红波罗、新浦东肉鸡和迪卡蛋鸡。
(一)白绒乌骨鸡。又名白绒鸡、乌骨鸡、丝毛乌骨鸡。主要分布于金井、深沪、英林、龙湖等乡(镇)。年总饲养量11万余只。据载,13世纪(元朝初期)已有饲养。鸡只具白绒、乌骨、乌皮、乌肉、荔枝冠、青铜耳、小腿毛、胡须、凤冠毛和五爪或六爪等10大特征。成年鸡体重1.6—1.8公斤。母鸡216天龄、体重1.4公斤开产,窝产蛋15—20枚,年产蛋118枚。屠宰率68—73%,肉嫩味鲜,有滋补药用价值,是配制传统中成药——乌鸡白凤丸、青嵩乌鸡丸等的主要原材料。
(二)闽南火鸡。原产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南美洲等地,19世纪末,由南洋传入。分布于磁灶、安海、内坑等乡(镇)。年饲养量3万余只。鸡只体型较大,生长快,耐粗饲,适应性强,屠宰率高,肉质好。成年公鸡体重6—7公斤,母鸡3—3.5公斤。全净膛屠宰率72—77%,肉嫩味鲜。母鸡7—8月龄开产,年产蛋100—120枚,蛋重66.7克。
七、鸭
有本地麻鸭、番鸭。80年代初从龙海等地引进金定鸭蛋用品种。
(一)金定鸭。1981年,县知青场由厦大生物系从龙海县紫泥公社金定村引进种蛋万枚繁殖。主要分布于晋东平原水田区。鸭只体型较大,耐粗饲,蛋多又大。母鸭被羽呈赤麻色,公鸭呈棕灰黑白相衬,尾部有四支性卷羽。成年鸭体重1.4—1.6公斤。母鸭110—120日龄开产,年产蛋260—300枚,蛋重70—75克,青壳蛋为主。
(二)闽南黑鸭。又称莆田黑鸭,主要分布于晋东平原水田区。年饲养量达70余万只。鸭只体型中等,被羽呈淡褐色或黑色(公鸭黑羽中有部分羽毛呈深绿色发亮,尾羽有数根),年产蛋270—290枚,蛋重64克左右,白壳蛋为主。
第二节饲养量
新中国成立前农民生活贫困,饲料短缺,禽畜饲养业难以正常发展。至1949年,生猪存栏数仅70125头,大牲畜26918头,羊17462头;禽畜业产值仅达37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3.14%,人均收入8.36元。
新中国成立后,1949—1966年曾一度片面强调发展生猪,不重视发展大牲畜。所以,1966年,大牲畜存栏数仅24577头,比1949年下降8.7%;羊16028头,比1949年下降8.2%。而生猪却有较大的发展,存栏数达186980头,比1949年增长166.64%。禽畜业产值达1430万元,比1949年增长281.33%,年均递增7.11%,占农业总产值7854万元的18.21%;人均禽畜业收入达20.81元,比1949年增长148.92%。
1966—1976年期间,农业有所减产,但饲养业却有所发展。1976年大牲畜存栏数达25423头,比1966年增长3.44%;羊24930头,比1966年增长55.54%;生猪188005头,比1966年增长3.44%,禽畜业产值2320万元,比1966年增长62.24%,年递增5%,占农业总产值1.4899亿元的15.57%;人均禽畜业收入25.37元,比1966年增加4.56元。
1976—1988年春,晋江禽畜业获得全面发展。1988年,大牲畜存栏数达39295头,比1976年增长54.56%;生猪215369头,比1976年增长14.56%;家禽1944600只,比1976年增长135.65%。禽畜业产值5629万元,比1976年增长142.63%。在整个农业总产值2.793亿元中占20.15%。人均畜牧业收入51.48元,比1976年增长102.92%。
畜禽年末存栏数达历史最高水平的年份、数量,与1949年对比:
牛1984年存栏数达39196头,比1949年增长74.94%,年均递增2%。
猪1985年存栏数262222头,比1949年增长273.94%,年均递增2.6%。
羊1971年存栏数达35747头,比1949年增长104.71%,年均递增3.3%。
禽1985年存栏数达2261672只,比1957年1243552只增长81.87%,年均递增2.2%。
兔1962年存栏数达363065头,比1957年188289头增长92.82%,年均递增14%。
蜂1980年存栏数达6380箱,比1957年1377箱增长363.33%,年均递增6.6%。
1988年千头牛、羊,千箱蜂,万头猪、兔和10万只家禽的乡(镇)情况:
千头牛有10个乡(镇):安海4314头,内坑3721头,磁灶3064头,东石2818头,龙湖2414头,永和1964头,罗山1949头,金井1736头,英林1560头,深沪1486头。
千头羊有7个乡(镇):东石2473头,龙湖2324头,英林1694头,深沪1168头,永和1151头,罗山1145头,金井1039头。
千箱蜂有2个乡(镇):深沪1705箱,内坑1440箱。
万头猪有8个乡(镇):东石24983头,罗山21235头,安海20506头,内坑18524头,龙湖15386头,磁灶15297头,永和15120头,陈埭10173头。
万头兔有6个乡(镇):龙湖28180头,东石18999头,永和16145头,罗山14620头,安海13479头,英林11460头。
10万只家禽有9个乡(镇):陈埭284704只(养鸭占59.89%),安海180519只,池店155413只(养鸭占60.7%),永和143644只,青阳128362只,罗山121440只,内坑119023只,龙湖101315只,金井101172只。
年养牛百头以上有76个自然村,养猪千头以上的有33个自然村,养兔千头以上的有33个自然村,养禽万只以上的有21个自然村,养蜂百箱以上的有10个自然村。
第三节 饲养技术
晋江县禽畜传统饲养技术是以单稀饲料为主食,以放牧为主要形式。新中国成立后,饲养技术不断革新。
一、改变饲养传统习惯,推广科学饲养新技术
60年代初期,先在国营、集体农牧场全面推行“三改三推广”工作,即改单一饲料,推广混合饲料;改熟料,推广生料;改稀料,推广干湿料或干料饲喂畜禽。其结果,肉猪养至90—100公斤,由原需10—12个月降至8—10个月。80年代推广配(混)合饲料后,只需6个月左右。料肉比由5.5∶1,降至3.5—4∶1。
二、改变粗放管理,推广圈(舍)养管理
养猪业在50、60年代全面推行圈猪,其普及率达90%以上;家禽业在80年代初,全面推行舍养,改变传统放牧饲养习惯,既为农业积蓄大量有机肥料,又有效地控制疫病传播。
三、改革“贪洋求大”,推广适度经营规模
1958年,受“左”的错误影响,盲目提倡大办“千头猪场”、“万头猪场”,其结果畜禽大量死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推广适度经营规模,“二户一体”(专业户、重点户,联合体)以小型为主,一般各种畜禽年存栏数分别为:肉猪40头,母猪5头,牛10头,奶牛5头,羊50头,肉鸡(鸭)1500只,蛋鸡(鸭)300只,肉兔300只,蜜蜂40群。
第四节 饲料开发利用
一、传统饲料的开发利用
全县每年农副产品和加工副产品供作饲料达41.13万吨,占饲料总数55.19%以上,是晋江县畜牧的重要饲料来源。
(一)精饲料。谷实类2.6万吨,糠麸类4543吨,饼类3199吨,多汁块根类13.53万吨,渣糟类9120吨,残羹泔水、米粉水9.2万吨。
(二)粗饲料。鲜薯藤4.42万吨(20%晒干作牛、羊越冬饲料),稻草7.62万吨,青蔗尾1.7万吨。
(三)动物性饲料。每年有淡、海水产品下脚料作饲料达3501.5吨,沿海地带还有大量贝壳类和浮游生物可供放牧群鸭。
(四)草场资源。1981年,全县草地面积达23.9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19.55%,其中300亩以上成片草地仅1.57万亩。据抽样测算,年产鲜草33.4万吨,是牛羊重要的天然牧场。
二、引进饲草饲料
1958年从省农科院引进非洲象草1.5吨,在东石许西坑试种,现分布于东石、安海、内坑、龙湖、金井等乡镇农村田野达1000余亩。同年又从福州、同安等地引进日本水仙、水浮莲,分别在安海曾林农场、西滨农场和县良种场试种,现遍布全县沟渠水面达5万亩。1973年从福州等地引进水花生,在西滨农场试种5亩,今已遍及全县,面积达5万亩。
三、饲草饲料新技术推广应用
50年代末,在国营、集体养猪场推广薯藤青贮,普及面达90%。60年代中期推广生干饲料喂猪。70年代初,推广醣化饲料,普及率达30%。80年代推广配(混)合饲料喂畜禽,普及率达40%以上,“二户一体”的普及面达95%。1988年,有小型饲料加工厂14家,年生产能力3.08万吨,生产配(混)合饲料1.67万吨。此外,80年代以来每年还向外地购进全价饲料35吨左右。
第五节 饲养专业化
80年代初,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1982年畜禽“二户一体”达4514户(个),饲养各种畜禽81.81万头,养禽专业户和饲养家禽数分别占87.75%和98.53%。1984年后,“二户一体”虽年年减少,但是,户养畜禽头(只)数却大增加。1988年,“二户一体”仅有476户,比1982年下降89.46%,养畜禽数达619.75头(只),比1982年增加241.89%,且逐步走向专业化、集约化、科学化和商品化,社会经济效益显著,生猪养至6个月左右、肉禽50天左右,即达出栏标准(猪每头90—100公斤,禽1.25—1.5公斤),还出现不少年收入超万元的专业户和百万元的专业村。
一、养鸭专业村
陈埭仙石村是养蛋鸭专业村。全村426户,2203人,劳力1334人。1987年养蛋鸭3.5万只,肉鸭7万只,年为社会提供鲜蛋400吨,种蛋720万枚,肉鸭75吨。养鸭收入达700余万元,纯收入250万元,人均收入1134.82元。
陈埭镇西下尾村是养肉鸭专业村。全村208户,927人,劳力450人。1987年养肉鸭23万只,蛋鸭2万只,年为社会提供肉鸭345吨,鲜蛋250吨。养鸭产值249万元,占该村工农业总产值70.3%。
二、养鸡专业村
深沪镇坑边村是养鸡专业村。全村223户,1335人。1987年开始办鸡场,次年有14个养鸡专业户和一个联合体,饲养蛋鸡2.4万只,肉鸡1.36万只,年为社会提供鲜蛋100吨,肉鸡75吨,雏鸡苗2.8万只,产品销往厦门、漳州等地。
三、养奶牛专业大户
安海镇西垵村颜呈祝,全家11人,7个劳力,有30多年饲养奶牛的历史。1981年养奶牛14头,年产鲜奶33.3吨,总收入2.45万元,纯收入1.35万元,人均1255元。1982年出席省畜牧业先进代表会,荣获畜牧先进工作者称号。
四、养猪专业大户
内坑乡后山村苏秀宝,全家5人,1个劳力。1981年筹办养猪场,1988年出栏肉猪636头,为社会提供商品猪50吨,总产值30万元,纯利1.7万元,人均收入3400元,曾多次受省、市、县嘉奖。
五、养鸡专业大户
深沪镇坑边育兴畜牧场,1988年由陈培区等4个青年集资15万元建鸡舍3座,约750平方米,拥有万枚孵化机3台,发电机组1台,饲养红波罗肉鸡父母代700套,迪卡蛋鸡父母代400套,后备种鸡1500只,年为社会提供肉鸡苗10万只,蛋鸡苗5万只。
六、养鸭专业大户
陈埭镇西下尾村林银行,全家5人,劳力2人。1988年养肉鸭1万只,蛋鸭3千只,年为社会提供肉鸭30吨,鲜蛋35吨,总收入23.4万元,纯收入4万元,人均收入8000元。
第六节 疫病与防治
一、畜禽疫病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县发生的畜禽疫病有39种,其中常见的有猪瘟、猪丹毒、猪气喘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溶血性大肠杆菌病、猪链球菌病、口蹄疫、猪肺疫、猪副伤寒、猪弓形体病、猪囊虫病、疥癣病、牛结核、牛流行热、牛流行性感冒、牛传染性出血胃肠炎、鸡新城疫、鸭瘟、霉形体病、鸡马立克氏病、禽霍乱、鸡白痢、球虫病,兔瘟,狂犬病和雏鸭病毒性肝炎等。
(一)口蹄疫。1978年,石狮食品站的4头肉猪首先发病。次年先后在西滨农场、东石、青阳食品站和内坑、安海、龙湖发现病猪212头。1983年青阳、池店、罗山、内坑、安海、石狮、磁灶、陈埭、永和、永宁等12个公社45个大队,病猪达2529头,病牛33头。1984—1986年连续在安海、祥芝、金井、英林等5个乡镇8个行政村发现病猪24头。上述疫源均由食品部门、个体贩从江西、山东和省内疫区调进肉猪、母猪或畜产品造成疫源扩散。疫情一经发现,便组织力量扑灭(全部深埋或高温处理),疫区用2%苛性钠溶液喷射消毒2次,迅速地控制住疫病的流传。
(二)猪瘟。1954年全县猪瘟大流行时,发病率达20%以上,后由于每年开展季节性和常年性的免疫,大大控制猪瘟流行。但是,由于免疫程序不够规范,冷藏设施不够完善,加上个别畜主对科学认识不足,出现漏防,在个别地区仍有发生(以稳性或温和性为多见),发病率0.2—3.9%。
(三)鸡新城疫。又称亚洲鸡瘟,俗称鸡瘟。全县各乡村都有发生。1980年以后积极推广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注射,疫病得到控制。发病率为0.3—3.3%。
(四)禽霍乱。又称巴氏杆菌病。该病多发于夏末秋初,发病率为0.52—2.78%。1977年有18个公社195个大队发病禽4.76万只,发病率达2.87%。
(五)鸡马立克氏病。最早发生于1985年,在青阳、陈埭、罗山、深沪、内坑7个乡镇36个村流行,病鸡1723头,发病率达0.074%。1988年发展到安海、磁灶、深沪、陈埭等11个乡镇75个村,发病鸡18765只,发病率达0.432%。
(六)牛瘟与猪肺疫。分别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中期消灭。
二、畜禽疫病防治
(一)推广应用畜禽免疫程序。新中国成立前和成立初猪瘟发病严重,为制止猪瘟发生蔓延,50年代初,推行注射猪瘟结晶紫和猪瘟血清,中期自制猪瘟兔化湿苗,60年代中期由省生物厂统一供应猪瘟兔化弱毒冻干苗,每年在春秋二季和仔猪圩场防疫注射,猪瘟发病率大大下降,但是,猪瘟仍然时有发生。80年代中期,开始畜禽防疫改革,推行防疫免疫程序。公、母猪每年防疫1次,仔猪哺乳期间2次免疫,即20—25日龄首免,50—70日龄二免,以卡耳为记;雏鸡7—10日龄和25—30日龄各用鸡新城疫Ⅱ系弱毒滴鼻1次,并防鸡痘鹌鹑化弱毒苗,中鸡60日龄再注射鸡新城疫Ⅰ系弱毒苗1次,留种的大鸡每年秋季再接种1次。90日龄注射禽霍乱活菌1次;1月龄鸭防鸭瘟苗,留种的年防疫1次,2月龄以上预防禽霍乱活苗1次,必要时,待鸭只开产1—2成蛋时(约5月龄左右)的秋鸭,再次注射禽霍乱活苗1次。
(二)推行常年防疫。春秋二季防疫注射容易打乱畜禽免疫程序,还浪费人力、物力。80年代中期,一方面推广哺乳期仔猪2次防疫,另一方面加强仔猪交易所防疫,并月月组织防疫员下乡补防,作为常年性防疫注射的制度。
第六章 农业区划与机构
第一节 农业区划
1983年4月成立晋江县农业区划委员会,6月建立办事机构——县农业区划办公室。全县抽调113人组成12个专业组(种植业、经济作物、农业经济、土肥、林业、畜牧、水产、水电、农业气候、农业机械、乡镇企业、综合农业区划),分别对全县农业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调查和区划。到1984年12月,完成各种专业和综合农业区划报告共14份,专题调查58份,各种资料数据7份,各种图件62幅,照片44张。全县划分为3个综合农业区。
一、晋西北丘陵台地区
位于晋西北,东起旧埔村,西和南安县接壤,南至灵秀山西侧,北与鲤城区交界。全区包括内坑、紫帽2个乡和磁灶、安海、罗山、青阳、池店、永和、东石等7个乡镇的部分村,共149个村委会。该区农业生产特点是:地势较高,水热资源丰富,蓄、引、提的水利工程设施较好,是水果和甘蔗种植最适合区;草场较多、饲料资源丰富,是晋江县猪、牛繁殖和肉类生产基地,又是古老的陶瓷之乡。
二、晋东平原区
位于晋东,北缘濒泉州湾,西南蜿蜒于县低丘、台地,分别与Ⅰ、Ⅲ区接壤。全区包括陈埭镇、西滨农场、县良种场、金定鸭场和青阳,磁灶、池店、罗山、石狮、蚶江等乡镇的部分村,共124个村。该区农业生产特点是:地势低平,光热水资源丰富,晋江的鱼米之乡;机械化条件好,内河运输方便;禽、蛋商品基地;乡镇企业兴旺发达。
三、晋东南沿海低丘台地
位于晋东南,三面临海,西与西北分别与Ⅰ、Ⅱ交界,是3个农业区中最大的一个区。全区包括祥芝、龙湖、永宁、英林、深沪、金井等6个乡镇及安海、东石、石狮、永和、蚶江等5个乡镇的部分村,共232个村。该区农业生产的特点:光热资源充足,风灾频繁,全县花生、甘薯的主要产区,渔业生产居全县之首,海上运输方便,矿藏资源丰富,华侨多,风蚀、水缺严重。
第二节 农业机构
一、行政机构
1953年,县政府建设科分设农业科,1956年改为农业局。1959年分立畜牧局,1960年农、林2家合并为农林局,1962年畜牧局回归农林局。1966年10月,水电局并入农林局,改名为农林水电局。1968年11月改为晋江县革命委员会农林水组。1971年4月,农林水组分立农业科,1973年4月恢复农林局。1977年初农林局再次分家,设农业局并增设农业机械管理局(简称农机局)和乡镇企业管理局。至1988年不变。
二、事业机构
(一)农技站。县农业技术指导站(后改农业技术推广站)于1953年3月正式成立。1954年由新增10名大中专毕业生开始在马甲区的莲田、涵口区和内坑区的后山试办3个区农技站,秋季新增的8名农校毕业生,派到衙口和紫湖,增设2个区站。1956年由于合作化的迅速发展,农技队伍也随之壮大。年初在罗溪、河市、中芸、东石、莲塘、金井增设6个区站。每个区站设1名行政站长,还配2—3名专业农技干部,全县11个区站共配农技干部34人,加上县站8人,全县农技队伍计42人。
1958年3月,撤区并乡后,区站行政站长全部调整上工业,区站也全部改为以片跨乡的农技点,分别设在河市、苏厝、安海、石狮、金井,并新增一个青阳点,共6个基点。当年,基层站(点)全部改名为农科所(县站也改为县农科所)。1959年3月又在龙湖公社英湖大队增设一个农科所。1961年8月30日,县农业局撤销农科所,恢复农技站,分别于马甲、河市、池店、青阳、内坑、安海、东石、永和、石狮、祥芝、龙湖设立12个公社农技站。1968年,县社农技站全部被撤。1977年起,县、社农技站陆续复建,而且社社建立农技站。1979年,县设农科所。
(二)畜牧兽医站。县畜牧兽医站是1956年从县农技站畜牧兽医组划分另设的专业站,有7名畜牧兽医干部。为了做好基层畜牧兽医站组建工作,1954年,县农技站畜牧兽医组先在石狮创建兽医诊所。1958年又在安海、青阳、石狮、金井等地建立畜牧兽医站,配有干部职工35人。
1982年,全县17个公社(场)全部建站,配有干部职工106人(其中脱产的40人),培养不脱产的民间兽医和防疫员555人。在脱产的40名干部职工中,大专10人,中专27人,畜牧兽医师6人,助理畜牧兽医师10人,技术员2人。
县畜牧兽医站下设3个中心站、33个检疫检验站、1个育种站和1个畜禽场。近年,在青阳新大街农业大楼开设兽医药剂室和畜牧兽医咨询处,负责有关畜牧兽医咨询,兼售一些药品和饲料。
1988年,全县有畜牧兽医人员524人(其中县站29人,基层站56人,民间兽医439人)。其中大专10人,中专14人,高级畜牧兽医师2人,畜牧兽医师6人,助理畜牧兽医师10人,牧医技术员3人。集体兽医人员已评定中级职称6人,助理19人,技术员14人。
(三)其他。1956年成立县种子站,1958年成立县病虫中心测报站。1980年成立县经济作物管理站,1981年底成立县土肥站,1982年成立县沼气建设服务站,均为事业单位。
三、企业单位
(一)西滨农场。西滨农场是晋江县规模最大(占地6.40平方公里)、办得最早的农场。1951年,先在罗山乡沙塘村创办一个百亩的国营小农场(即现在县林业局下属的沙塘苗圃)。1955年,县西滨劳改农场内迁,国营农场从沙塘迁入西滨,接管劳改农场,称国营西滨农场。
该场在1955年前,由于滨海水缺,新围海埭含盐量大,只能播种一些田菁、大麦和甘薯。国营农场接管后,经过多年平整改造、开沟引水、营造防风林带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使之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好农场。场内土地总面积3341亩,除营造防风林带占地80亩,职工居民点用地170亩,道路占地60亩,以及河沟水面外,耕地图斑面积还有3025亩,实际耕地面积2242亩,全是水田。
在引进金鸡水,晋东水稻的用水基本解决之后,县委决定把罗山与石狮交汇处的塘市一个千亩水塘,划给国营农场,加以围垦改造,办成塘市分场。1961年,把靠近荆山北岸的100多亩水田划给县良种场作为繁育良种基地。1978年初,又因“四化一供”的需要,把塘市分场改为县小麦原种繁殖场。
1984年,该场粮食总产量达1630.55吨,工业总产值达548.5万元。又投资93.1万元,新建一座630平方米的职工宿舍和办公大楼,一座424平方米的食堂,一所965平方米的初级小学校舍,一座1085平方米的仓库,一个2200平方米的大晒埕,修建道路7条,长度4610米。
西滨农场享受乡、镇级待遇。据1988年统计,全场有15个村民小组,299户,1207人,710个劳力,2258亩耕地,有6台大型拖拉机,19台手扶拖拉机,2艘机耕滚船,1部机动水稻插秧机,12套小型拖拉机配套工具,8台灌溉用的柴油机,1台20千瓦电动机,9台农用水泵,3台(90千瓦)联合收割机,1台动力收割机,11台机动脱粒机,1台种子精选机,3辆载重农用汽车(290千瓦),1台专用推土机。当年全场办工业9家,工业总产值达539.3万元。粮食总产达1630.55吨,农业总产值达121.22万元。
(二)县良种场。晋江县良种场创办于1961年,属省投资县管的一般良种场,规模小,面积只有100亩,1978年把国营西滨农场塘市分场和原来的县良种场,以及“文化大革命”中划给部队的一个小农场合并起来,改办晋江县小麦原种繁殖场。全场土地总面积为1.06平方公里,折合1629亩,其中耕地920亩,全是水田。理应以繁殖小麦原种为主,但由于晋江小麦播种面积小,加上该场全是水田,土质粘重,所以仍多繁殖水稻良种。建场时共有职工177人,干部8名,农业科技人员3名。设有党委会,场本部分农业、工副业和综合厂3大组织。其中农业96人,分6个育种队,设1个科技组;工副业48人,分设6个组(拖拉机组、养猪组、养牛组、养鸭组、饲料组、基建组),1厂(碾米厂),1社(供销社),1所食堂,1所初小,1所幼儿园;综合厂27人(包括砖瓦厂、酒厂、酱油厂)。
由于经营体制改变,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经过2年的努力,完成省下达的1878平方米的基建任务(其中包括种子仓库517平方米,实验室和办公楼520平方米,种子加工车间210平方米,车库131平方米,晒场500平方米),还自建一座职工宿舍和管理大楼(计1708平方米),自砌一条长达2400米(土石方2324立方米)的排灌渠道,改善生产和生活的条件,促进农业发展。1980年,全场粮食总产达到931.5吨(其中稻麦良种441.5吨),比1978年增长79.93%;售生猪468头(重27.5吨),总产值增至57.5万元,扭转了多年亏损的局面,连续3年盈利14.5万元,其中1980年盈利7.2万元。1988年粮食总产729.55吨,农业总产值22.08万元。
(三)金定鸭场。地处晋江东南的蚶江海滨,是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新围垦的一个民办公助的集体农场,1971年作为知青农场。1980年由县农业局接管,改为金定种鸭场。场内土地总面积0.33平方公里,折合497亩(其中耕地450亩),土质粘重,全是水田。
全场有119户,380人,鸭场固定职工有10人,总劳力8个。每年养种鸭4000只,播插2季水稻,常年播插面积均达800余亩。1986年,全场播种2季水稻(计820亩),生产稻谷166吨,饲养种鸭1.2万只,为国家和群众提供大批良种鸭苗,开办几个小厂增加工副业收入36万元,全场的工农业总产值达47万元。
(四)龙眼良种场。龙眼良种场是县农业局下属的一个专业场,位于安海镇五里铺,1982年由县经济作物站进行筹建。省农业厅、省科委和县委、县政府、县农业局在经济上给予支持,先后投资金额近50万元。经过5年的努力,到1988年初具规模。全场200亩的赤土埔全部开垦改造成为名副其实的果园。
1988年,已种植2000株龙眼(其中1000株为“泉州东碧”良种,另1000株是本地的当家品种——福眼,尚有1000株桃、李,500株柑桔(多是芦柑),200株枇杷,100株泰国番石榴,以及一些荔枝、芒果、番木瓜、香蕉、余甘等共14种果树。在幼果尚未成林之前,进行各种间作套种。
1988年投资5.5万元建一座400平方米的办公和宿舍合用的双层大楼,1.5万元建3间双层的观察楼,2.1万元打一口108米深的大井,耗资11万元,把四周用条石垒砌成长2550米、高2.5米的围墙。
(五)西滨军垦农场。是部队农场,地处东南海滨,北接国营西滨农场,南至蚶江水头,与蚶江农场、金定鸭场相连。该场土地总面积为6平方公里。1966年,由福州军区组织2个师联合进行围垦。当年8月动工,翌年5月竣工,围筑海堤长达3817米,实围面积6500亩(其中可耕地4700亩,包括守备三师1450亩的分场面积)。
竣工后,于1967年秋进行播插水稻试验,1968年开始大面积播插,1969年有80%以上的面积正式投入生产,1970年全场播插水稻4000多亩。至1988年,全场水稻的年亩产一般都保持在800公斤左右。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