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卷二 自然环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2407
颗粒名称:
卷二 自然环境
分类号:
P942
页数:
51
页码:
39-89
摘要:
本卷记述了晋江市的自然环境,其中包括了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动物、自然灾异等。
关键词:
自然环境
晋江县
内容
晋江县位于祖国大陆东海之滨、福建省东南部、晋江下游南岸,地处厦漳泉经济开放区沿海中段。县境东起东经118°46′54″的祥芝半岛万金尾,西到东经118°24′56″的内坑乡后坑,北自北纬24°54′21″的紫帽乡紫岭林果场北部,南至北纬24°30′44″的围头半岛围头角。县域东西跨经度21′58″,相距37.2公里,南北跨纬度23′37″,相距43.6公里。面积809.24平方公里。
晋江县东北连泉州湾,东、南濒台湾海峡,西南临围头澳、安海湾,西、西北与南安县接壤,北和鲤城区毗邻,东北和西南分别与惠安县、金门岛隔海相望。县域三面临海,呈半岛,称晋江半岛。地理位置优越,早在唐宋时期,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县份。
县人民政府驻地青阳镇八角楼,县域东北直线距离省会福州市156公里,西南直线距离经济特区厦门市62公里,北与历史名城泉州市区(鲤城区)相距仅10公里。
县域大地构造单元属“闽东滨海加里东隆起带”的一部分,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类型以台地平原为主,丘陵多为低丘,呈条带状或弧丘状分布。海岸曲折,沙岸、泥岸、岩岸兼有,多港湾。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澳、安海湾等,历代在经济和军事上都具有重要地位。
全县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热量丰富,日照充足,夏长不酷热,冬短无严寒。春夏多雨,秋冬少雨,年降水量大致在911.7—1231毫米。
受地质构造的控制,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县境溪河除晋江、九十九溪、九溪外,其余的溪流均独流入海。龙湖是福建省最大的淡水湖。
县域土壤类型多样,砖红壤性红壤是全县分布面积最大的土壤,水稻土是最主要的农业土壤。全县地带性植被类为南亚热带季雨林,天然植被破坏殆尽,人工植被占优势。动物中,野生动物现存甚少,水生动物品种繁多,资源丰富。
第一章 地质
第一节 地层、岩石
晋江县的地层较为简单,除平原、河谷和海湾区的第四纪覆盖层外,有侏罗系上统的火山岩系及晚侏罗系的侵入岩。所见的岩石有南园组火成岩、燕山期花岗岩、变质岩类的变粒岩、片岩、混合岩。
一、岩浆岩
火山岩,县境仅出露晚侏罗系南园组第二段火山碎屑岩。以东北—西南向呈带状分布于西北部边缘,与侵入岩相间分布,为一套中酸——酸性熔岩、英安岩、凝灰熔岩夹英安质、流纹质凝灰岩及砂页岩等,具有轻微变质。
侵入岩以花岗岩为主,出露面积小,集中分布在西北部、沿海地区,为中生代燕山早期第三阶段(晚侏罗系)第一次和第三次侵入岩。岩性以岩浆混杂型的二长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为主。
小岩体、岩脉在县域沿海地区广泛分布,内陆较少。出露有辉绿岩、煌斑岩脉、细晶岩脉等,脉宽约1—2米,走向多为北东—南西。
二、变质岩
县境变质岩分布较广,变质较深,大部分为花岗质变粒岩和片岩,呈北东向带状分布,主要有黑云斜长变粒岩、角闪斜长变粒岩、二长浅粒岩、黑云浅粒岩和云母石英片岩等。
浅粒岩在灵秀山发育较完整。石英岩类呈薄层状或透镜状夹于石刀山的黑云斜长变粒岩中。变质岩普遍具有混合岩化,据分析其原岩是一套中生代火山杂岩。出露的混合岩有黑云二长混合片麻岩、黑云斜长混合片麻岩、条痕状混合岩、浅色二长混合片麻岩等。在混合岩中常夹有一定数量、大小不等的变质岩残留体。围头海边出露的黑云斜长混合片麻岩中夹有一定数量的角闪黑云斜长变粒岩残体,石圳出露的混合岩也夹有角闪斜长变粒岩残留体。混合岩与变质岩常呈间层状产出。变质作用类型为低压型区域变质作用,形成与断裂活动有关,属动力变质岩。
三、第四纪沉积物
第四纪沉积物遍布全县,成因类型复杂多样,有残积、坡积、冲积、洪积、风积、海积等,为中、上更新统和全新统地层。
中更新统残——坡积层(Q2el+al,遍及县境各地。主要由花岗岩和花岗质岩等风化残积物在重力和坡面水流搬运下堆积而成,多呈棕红——红色,不少地段有网纹发育,多亚粘土——亚砂土。组成10—50米的红土台地。
上更新统冲——海积层(Q〓),分布面积广,主要出露在红土台地、丘陵低处或其延伸的坳谷中,是在滨岸或港湾海水和陆上溪流相互作用的快速沉积环境中形成,属海陆交替相沉积。其上部以冲(洪)积为主,下部为滨海(岸)相沉积。内坑乡坑边村南500米的水库坝基下,溪流切割剖面,高38米。
上更新统“老红砂”(〓),以小块零星分布于金井、祥芝、深沪等地,是海—风混合相沉积(有的认为是风成沉积)。沉积物为黄褐色半固结泥质细砂,呈不连续的垄岗状残存土丘、直立陡坎。较为典型的剖面出露在深沪中学操场(海拔30米),厚度约15米,其自下而上分层是:黄白色粉砂(厚2—2.5米),棕红色细砂偶夹粗砂细砾(厚2.5米),棕红色细砂(厚3米),棕红色含粘土质细砂(厚5—7米)。
此外,据沿海钻孔资料,在全新统海积层下,所见有上更新统的冲洪积层(含沙泥质砂、砂质粘土)和龙海组海积层(泥质砂、砂粘土及粘土),直接覆盖于基底风化壳上。
全新统(Q4),出露于滨海平原,以海积层面积为最大。
海积层(Q〓),分布于晋东平原、安海湾、深沪湾和围头澳沿岸,沉积物为灰黑色淤泥、砂夹砂粘土、泥炭,底为含砂泥质砂,并含有孢粉,有孔虫、藻类等化石。
冲海积层(Q),主要分布于溪流下游或河口地区,由海陆交替沉积而成。金井镇南沙岗桥头的剖面,下部为灰黑色粘土(厚10厘米),中部为灰白色粉、细砂层(厚20厘米),上部为淡黄色砂土层(厚40厘米)。
风积层(Q〓),分布于东南沿海的迎风海岸带,多数为风—海混合型堆积。风成沙丘主要见于深沪湾的衙口、土地寮、华峰,祥芝的厝上至永宁的沙堤等地。
第二节 地质构造
晋江县大地构造,属“闽东滨海加里东隆起带”(或称“闽东滨海台拱”)的一部分。中生代燕山运动非常剧烈,断裂构造发育是晋江县最主要的构造形式,北东向断裂多为压性兼具扭性,北西向断裂多为张性。新构造运动也较强烈。
一、主要断裂构造
县域位于长乐—诏安断裂带中段,断裂构造以北东向断裂为主,自西北向东南主要的有:罗裳山—灵源山断裂(长乐—诏安断裂带主干断裂)、灵秀山断裂、深沪—金井断裂(长乐—诏安断裂带滨海断裂)。北西向断裂在县境也有明显的形迹,主要为紫帽山—乌石埔(亭店)断裂和社店断裂等。
罗裳山—灵源山断裂,由两条断裂组成,展布方向与罗裳山、高州山、灵源山山体的走向一致,分布在山体的两侧,有多条片理化—糜棱岩化带、挤压破碎带沿破裂面展布着。片理化—糜棱岩化带一般较宽,在灵源山两侧及双宅水库可达100米以上,夹有多条片理化—粗糜棱岩条带及小裂面,并有石英细脉沿片理侵入。
灵秀山断裂,沿灵秀山山体走向展布,在山体两侧也分布着两条断裂,构造特征与罗裳山—灵源山断裂近似。
深沪—金井断裂,沿烟墩山—乳山—塔山一线展布,表现为一系列的小破裂面及节理密集带断续出现。常有基性岩脉及小石英脉侵入于破裂面内,节理密集带内的岩石被切成1—2厘米的薄板状。有的地段表现为伟晶岩脉带,伸展方向与断裂的展布一致。
蚶江—〓洲一线,卫片上显示一条东北向的线性构造,在宝盖山北东向断裂通过地段,基性岩脉十分发育。在宝盖山和双髻山之间,也有一北西向和线性构造。在近岸海域,卫片上也显示一北东向断裂,有关资料认为该断裂是沿重力梯度带的东界,即莫霍面隆起和坳陷的转折部位,是燕山期西太平洋板块俯冲潜没的位置,也是闽浙粤隆起带和东海陆架断陷的界线。
紫帽山—乌石埔(亭店)断裂,在鲤城区江南形迹出露明显可见,呈北西向进入县境,向池店一带延伸。
社店断裂,发育于罗裳山西南,并横切罗裳山—灵源山断裂,由于水平错动使之南北两段走向产生偏离,属张扭性断裂。
二、断裂近期活动及地震
晋江县北东向断裂,近期活动具有自陆向海增强的趋势。
罗裳山—灵源山断裂,新构造运动阶段的早期活动性较大,中更新世相对稳定,晚更新世以来不少地段仍有活动,但活动量较小。
罗裳山—灵源山断裂的南端上盘,历史上及现今发生过3次地震(其中一次强震4〓、二次弱震)。安海湾历史上也曾多次发生过强震,这可能是该断裂和安海湾内北西向断裂活动有关。
金井—深沪断裂,为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断裂,断裂通过的地段,地面切割破碎、断裂形迹也较明显,近期活动性较强,尤其以深沪的港阜—坑边和海尾寮—东旧房段较活动。在海尾寮外侧的潮间带滩地,发现7500年前的古森林遗迹,涨潮时为海水淹没,表明此断裂近期东盘上升,西盘则断陷下降。
沿金井—深沪断裂的二端及东侧海域有地震活动,其范围可沿此断裂向西南联至金门,向北东延伸至海中。
〓洲—蚶江断裂(卫片解释断裂带),近期有活动迹象,断裂带展布的地区分布着湖泊、洼地(如龙湖、虺湖)。在西脚寮、内寮、英厝一带,分布着一套红色暗红色网纹颇发育的堆积物,可能是新构造阶段早期受此断裂带和深沪—金井断裂控制的地堑断陷带的沉积物。这些堆物与龙湖、虺湖分布在一起,反映该区曾是个地堑的断陷海湾,由于沉积物的堆积阻塞了海湾而形成潟湖。地堑断陷带向东南推移至现今的海尾寮、东旧房一带。在断裂的南北两端,历史上曾发生过强震,现今亦有小震活动。
近岸海域断裂(带),分布在近岸海域,卫片反映清晰,在断裂两侧的地貌和第四纪沉积物都有较明显的差异,沿断裂带历史强震和现今弱震都较活跃,是全新世以来断裂活动的标志。
紫帽山—乌石埔(亭店)断裂,呈北西向,为永安—晋江断裂带的组成部分,活动性较大,展布在泉州平原的南侧,控制泉州湾及泉州平原的沉积。沉积层下部为晚更新世冲洪积层,上部为全新世地层,表明泉州湾是晚更新世以来,主要受北西向断裂控制的断陷构造。罗裳山与高洲山之间还有社店断裂,其活动性较小。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特殊形式,是活动断裂的活动标志,往往发生在活动断裂带的特殊部位。晋江县东临台湾海峡沉降带,地处长乐—诏安断裂带的中段,罗裳山—灵源山断裂、灵秀山断裂、金井—深沪断裂贯穿县境,永安—晋江断裂在县境北部与长乐—诏安断裂几乎垂直相交,具有发震构造背景。据记载: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泉州海外8级大震、民国七年(1918)南澳的7〓地震均波及晋江县。明嘉靖十七年(1538)、清康熙三十年(1691)安海附近曾发生过4〓级地震,明万历三十七年祥芝东北海中发生5〓级地震,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蚶江发生5级地震。20世纪70年代以来,小震的空间分布海域频度颇高,最大震级为ML3.6级(1980年2月4日江东海中),陆地频度低。(见《晋江县一带历史强震和现今弱震震中分布图》)。
晋江县按全国地震烈度区划虽属7度区,台地地区则属相对稳定的“安全岛”。
第三节 地质发展
晋江县大地构造单元属“闽东滨海加里东隆起带”的一部分,长期处于不断隆升状态。
中生代,太平洋板块的消减带开始形成,随着太平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的加剧,导致对奠定晋江县地质基础、改造晋江县地质面貌起决定作用的燕山运动之发生。自晚三叠世开始,构造运动、沉积建造和岩浆活动等有较大的发展和变化。晚三叠世后,以褶皱为主的构造运动转变为断块构造运动,在印支期褶皱的基础上形成经过晋江县的长乐—诏安陆缘坳陷带。晚侏罗世,进入燕山运动的最鼎盛时期,使早期发育的北西向永安—晋江断裂带继续活动,同时使长乐—诏安陆缘坳陷成为断裂带。福建全省沿着新老断裂带相应形成一系列的火山喷发带,晋江县陆缘遭受挤压。在晚侏罗世中期,规模巨大的火山喷发,晋江县处于福建省内南园组巨厚的钙碱性火山系堆积边缘,因而南园组在县境西北部有零星分布。晚侏罗世以来,随着太平洋板块向大陆板块进一步俯冲,激化了北东向断裂的挤压活动,还伴随着岩浆活动的参与,从而使晚三叠世—侏罗世地层普遍遭受强烈的动力—热力变质作用和花岗岩化—混合岩化作用,在晋江县形成了以长乐—诏安断裂为中心的北东向深变质带,使变粒岩、混合岩、混合花岗岩广泛分布,进而形成了花岗质岩浆,形成了沿海变质交代型的二长花岗岩体大规模侵入。与火山岩同源侵位重熔岩浆也由地壳深部沿构造带分异、侵位、升入地壳上部,形成黑云母花岗岩。
晚白垩世以后,晋江县构造格局已基本形成,地壳表现为继续隆升,造成老第三纪沉积缺失。到新第三纪末之后,由于喜马拉雅运动Ⅰ幕影响,使地壳隆起。中更新世,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继续活动,沿北西向断裂形成一级河流(晋江),沿北东向断裂形成二级河流,沿河形成多级阶地。晚更新世,在晋江、九溪(大盈溪)的出口处形成泉州湾、安海湾,形成了Ⅰ级阶地的上更新统风海积、海陆交互相沉积。晚更新世末以来,断块活动致使地壳隆升,“老红砂”被抬升到距今侵蚀基准面10—20米高度,由于北东向、北西向等断裂活动加强,致使地震活动频繁(如1604年泉州海外8级地震)。新第三纪末期以来的地壳运动和断裂活动,奠定了晋江县的地貌轮廓。
第四节 矿产资源
晋江县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为主,现已发现和探明的有高岭土、型砂、玻璃砂、钾长石、石英石、黑粘土、泥煤、海贝壳、磁铁砂、钛铁矿砂、锆英石砂、独居石砂矿和花岗岩等矿点数十处。
一、高岭土
全县高岭土矿点已发现36处,遍布磁灶(大埔、瑶琼、前尾、洋宅、井边)、内坑(白垵、长埔、下宅、东宅、亭顶)、安海(大布林、赤店、马坪埔、曾林)、东石(埔头、龟湖、大房、下庄、清透、型厝、大白山、东埕、前埔、柯村)、英林(湖内)、永和(坑尾、许加弄)、罗山(湖格、林格)、青阳(八仙山、洪宅垵)、池店(池店)、石狮(容卿)、龙湖(粘厝埔、南庄)和深沪(首峰、坫头)等乡镇,估计储量在2000万吨以上。按高岭土的成因类型,可分为风化型和沉积型,安海的大布林、马坪埔,内坑的白垵,永和的坑尾—许加弄,罗山的林格,青阳的八仙山,东石的下庄—大房等属风化型;磁灶的大埔,东石的龟湖—埔头,英林的湖尾等则属于沉积型。
深沪坫头的高岭土,据省地质测试研究中心的分析,其化学成分中三氧化二铝占36.33%,属沉积型。
大埔矿区,矿体长约1100米,宽700米,厚3米。据分析,其化学成份中二氧化硅达48.40%,三氧化二铝达36.06%,三氧化二铁仅0.77%,估计储量为400万吨以上。
大布林矿区,矿体长约2500米,宽10米,厚6米。据分析,其化学成份中二氧化硅达74.08%,三氧化二铝为15.67%,三氧化二铁仅1.09%,储量约57万吨。
白垵矿区,矿脉8条。据分析,其化学成份中二氧化硅达73.89%,三氧化二铝为17.33%,三氧化二铁仅0.95%,储量约17万吨。
龟湖—埔头矿区,面积约90万平方米,矿体厚1—3米。据分析,其化学成份中三氧化二铝达35.87%,三氧化二铁仅1.65%,估计储量360万吨。
大埔—菜洞矿区已开采20多年,白垵、大布林、龟湖—埔头矿区也开采多年。全县高岭土年产量达1万吨以上,除满足晋江县陶瓷业之需外,还远销省内外。
二、型砂
晋江县型砂储量极为丰富,估计在2亿吨以上。分布于沿海地带,以深沪湾为中心,东北起于蚶江大厦,西南至东石石菌的现代沙堤,潮间带沙堤内的海积阶地及低潮线以下水深5—10米之间的海积平台也很丰富。
深沪石英砂矿区的二级型砂矿层,平均原矿化学成分:二氧化硅95.55%、三氧化二铝1.98%、三氧化二铁0.30%、二氧化钛0.21%、烧失量0.49%、含泥量1.10%,最佳粒级(0.63—0.10毫米)占81.70%,储量4508万吨,属特大型矿床。该矿区的三级型砂储量1354万吨,亦为大型矿床。
晋江县型砂具有二氧化硅含量高,耗酸量、含泥量低和粒度适中的特点,是理想的铸造、制水过滤用砂。1965年开采以来,现年产量达25万吨以上,远销华东、中南各地,是华东地区主要的供砂基地。
三、玻璃砂
晋江县玻璃砂多产于全新统的上部,矿体规模、储量大,埋藏浅或露出地表,开采方便。据勘探,仅深沪石英砂矿区玻璃砂矿层的玻璃砂矿储量达1671万吨。
深沪石英砂矿区层,原砂化学成分:平均二氧化硅97.28%、三氧化二铝1.19%、三氧化二铁0.15%、二氧化铁0.13%、烧失量0.32%、含泥量0.70%,最佳粒级(0.63—0.10毫米)占81.90%。
晋江县玻璃砂是优质的石英砂,色泽白,质纯,物理性质稳定,是制造玻璃的理想原料。深沪的华峰、华海、首峰,蚶江的大厦,祥芝的莲板等处业已开采。
四、磁铁砂
磁铁砂还处于成矿阶段,储量约55万吨,主要分布于围头—石圳滨海地区。
磁铁砂质量好,品位高,含铁量达71%以上,是冶金工业的良好原料。近年全县年产量5000吨,除供应晋江县生产铁基粉之用外,还部分供应省内化工厂。
五、钛铁矿砂、锆英石砂、独居石砂
钛铁矿、锆英石、独居石等稀有金属矿砂常与磁铁砂共生,呈滨海砂矿产出。主要分布于围头、石圳、华峰等玻璃砂矿内侧和梅林等地。
据有关资料,围头矿区钛铁矿砂储量3270吨,锆英石砂327吨,独居石砂84吨。在梅林、石圳取样化验,钛铁、锆英石和独居石含量都达到国家工业品位要求。
六、海贝壳
海贝壳主要分布于深沪湾、围头澳海滩,具有储量大、埋藏浅、易开采、运输方便的特点。
围头澳的岛礁周围海贝壳堆积层甚多,东石白沙一带掏贝壳船出海最多者可达300多艘,为晋江县壳灰生产提供原料,并远销广东等地。
七、黑粘土
黑粘土多为第四纪晚期沉积而成,经炭化作用呈黑色或灰黑色,是复合性能好的优质粘土。主要分布于安海的大布林、窑前、田厝,磁灶的大埔、前尾,罗山的上郭、前沿,龙湖的福林、南庄和池店等地。黑粘土矿粉除供应晋江县陶瓷生产之用外,远销省内外作耐火材料之用。
八、钾长石
钾长石属伟晶岩脉风化残余矿,主要分布于石狮、罗山、祥芝、永和等乡镇。据勘探,永宁、塔山、罗山、荆山、永和、新许厝等处,储量为86567吨,现广为开采,供晋江县陶瓷业之需。
九、泥煤
泥煤主要分布于金井的古垵、石圳,龙湖的前港、新峰,英林的街南,东石的洪塘,安海的曾林,内坑的熊山,祥芝的内厝前,估计储量为30万吨。已开采多年,作为燃料或提取腐殖酸之用。
十、花岗岩石料
晋江县花岗岩呈孤岛状的缓残丘出露,具有储量大、色泽好、质地细致而坚韧的优点,是良好的建筑材料。全县总储量约5亿立方米,主要分布于永和、英林、东石、龙湖、石狮等乡镇。
晋江县花岗岩荒料石年产量达10万立方米,年出口花岗荒料石8000立方米。
巴厝、周坑(永和)—清透(东石)—陈山(英林),面积8平方公里,是晋江县花岗岩荒料石主要出口基地。
宝盖山(石狮)—五虎山(永宁),面积6平方公里,是晋江县花岗石料内销主要基地;龙湖中山街—金井狗山到深沪(面积10平方公里)及罗裳山—灵秀山(面积5平方公里)也是晋江县建筑供石基地。
第二章 地貌
第一节 地貌发育
一、地貌发育的地质基础
晋江县大地构造单元属“闽东滨海加里东隆起带”的一部分,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经历着多次地壳运动,中生代的燕山运动奠定了构造骨架和地貌的基本轮廓。
晋江县地貌成因属复式的地堑地垒构造。北东向主干断裂通过地段,地貌上表现为侵蚀——剥蚀的阶地及断块丘陵分布区。东侧的滨海断裂,东断块上升,地貌上表现为条带状低丘;西断块下降,地势较为低平,也成为条带状分布。北东向地貌条带,受活动性较大的北西向断裂的切割,在引张的应力作用下,形成断陷区,成为堆积地貌发育的空间,故较大的堆积地貌也呈北西走向。
晋江县的地堑多形成平原、台地,地垒形成丘陵或残丘。经历新第三纪以来的准平原化侵蚀剥蚀过程,特别是第四纪中更新世以来的湿热风化,形成了在准平原面上发育的巨厚红土风化壳,表现在地貌形态上具有其显著的特点。
二、地貌发育的外营力
外营力对地貌形态的形成有着巨大的作用,塑造地貌的主要形式是风化、流水、海水、风力、生物和人为的作用。
晋江县纬度较低,气温、降水、风力等气候要素相互影响地面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地面基岩风化尤其是化学风化非常强烈,地表发育着深厚的红色风化壳,形成广泛分布的“红土台地”。
流水作用是晋江县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晋江含沙量大,在河口形成各种堆积形态,并参与晋东平原的堆积,晋江所夹带泥沙也是沿海风沙地貌主要物质来源。县境的其他溪流,水位陡涨陡落,侵蚀堆积亦此起彼落,形成其相应的小地貌形态。
降水尤其是暴雨所形成的地表径流,常呈散流和洪流等形式,在其作用下风化层侵蚀剥蚀显著。滨海风力大,风力作用参与地貌的发育,形成海岸地貌和风积、风蚀地貌。
海水以潮汐、海流、海浪等形式作用于沿岸地带。侵蚀作用表现为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洞穴、海蚀阶地。堆积作用表现为沙洲、沙咀、沙堤以及海湾内所形成的淤泥滩、堆积平原等。
近年植树造林,尤其是沿海防风林带的营造,抑制了各种风沙地貌的发育。晋江县19个带“埭”字的村落以及■洲、华洲、上埔、白沙等村庄,更是历代人民围垦海埭,建村定居和海岸变迁的见证。
第二节 地貌特征
晋江县现代地貌,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经历着沧海桑田的变化。在内营力和外营力相互作用下,县境的地貌形成、地貌类型的组合及其空间分布具有其特征。
一、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县境西北边缘晋鲤交界,海拔517.8米的紫帽山,是晋江县地势最高地区。由此往东南,中部偏西、偏东地区所纵贯的海拔100—300米的罗裳山—灵源山、灵秀山构成为二级地势较高区。山丘之间镶嵌台地、平原,海滨地区大多海拔在20米以下。全县地势略呈阶梯状,并向泉州湾、台湾海峡、围头澳方向下降,具有西北向东南海滨倾斜的趋势。
二、地貌类型以台地为主
台地、平原、丘陵是晋江县主要的地貌类型。台地是低山丘陵向平原过渡的阶梯状地貌类型,占县域面积57.50%;平原为海积、风积、溪河冲积而成,占县域面积35.60%;丘陵多为低丘呈条带状或孤丘状分布,占县域面积6.90%。
三、海岸曲折,多港湾,多岛礁
晋江县三面临海,大陆海岸线长151.98公里,岸线曲折率为1∶4.09。港湾众多,岛礁多而紧靠大陆,滩涂面积大,浅海水域广阔。据福建省海岸带资源综合调查资料:晋江县海岸线中,基岩岸57.70公里、淤泥岸57.40公里、沙岸36.34公里、河口岸0.54公里,岛屿岸线长14.98公里;滩涂面积96.78平方公里,其中海沙土39.38平方公里,海泥土、海泥沙土分别为30.28、27.12平方公里;1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水域为148.10平方公里。
第三节 陆地地貌
晋江县境主要的地貌类型,为侵蚀剥蚀构造地貌、侵蚀剥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等类型。
一、侵蚀剥蚀——断块低山
紫帽山属侵蚀切割断块山,是闽中大山带戴云山脉向东南延伸的余脉,山体较高,呈北东走向,由中生代南园组火成岩等组成。岩石坚硬,基岩裸露,峰谷相对高差200—300米,坡度多为20—30度。由于断裂构造的控制及流水沿断裂面侵蚀切割,切割深度在150米左右(属中等切割),物理和化学风化作用均较强烈。
紫帽山的主峰处于紫帽乡红霞牧场与鲤城区西南部交界,海拔517.8米。它与鲤城区的清源山(海拔495.3米)遥遥相对,俗称“对山”。
紫帽山水热条件颇好,是晋江县主要的林、果、牧区。1972—1974年间,从海南岛引种8000多株三叶橡胶(种植面积280多亩),种植成功,山间小台地亦多开垦为耕作区。
二、侵蚀剥蚀—断块丘陵
此类丘陵主要受断裂切割和流水侵蚀而成,基岩裸露,沟谷发育,坡度较大,二侧山坡与红土台地接连。
灵源山、石刀山、高州山等,海拔250—300米,属高丘陵,其相对高度小于200米,山体受断裂走向控制,为北东走向。
罗裳山、宝盖山、双髻山等,海拔较低,属低丘陵。罗裳山受断裂控制为北东走向;宝盖山、双髻山等山体受北西向断裂切割,走向呈北西向延伸。
灵源山、高州山、罗裳山有海蚀崖、海蚀洞等海蚀痕迹。
三、侵蚀剥蚀低丘陵
此类丘陵,如灵秀山、大觉山、红麒麟、狮山等,分布于县境中部和海滨地区,多为火成岩、花岗岩石组成,基岩裸露,丘顶浑圆,起伏舒缓,坡度多在20度以下,坡面沟壑短浅,滨海丘陵冲沟发育。海拔200米以下,属低丘陵。
侵蚀剥蚀丘陵的成因,构造作用的影响已不明显,主要受流水的侵蚀剥蚀作用而成。滨海丘陵除受较强烈的流水侵蚀切割和片状侵蚀外,还受波浪、潮汐、风力的磨蚀、吹蚀,地表形态破碎零乱,有的呈弧丘状,有的失去山态,石蛋累累,海蚀崖柱、海蚀洞穴等遍布。
四、侵蚀剥蚀台地
台地镶嵌于县境丘陵间和滨海地区,海拔高度在50米以下,主要由花岗岩和火成岩组成。台面较为完整,坡度平缓或呈波状起伏,坡度一般不超过10度,台坎坡度较陡,冲沟、坳沟发育,切割深度多为15—20米。在湿热气候条件作用下,侵蚀剥蚀作用强烈,岩石风化显著,淋滤作用旺盛,使得风化壳中易溶元素流失,铁、铝及残余石英富集,地表发育深厚的红色风化壳,厚度达5—15米,发育砖红色或淡红色亚粘土、亚沙土,称为“红土台地”。
围头湾的金井、东石一带,深沪湾的土地寮等地海拔高度10—20米,台面平缓或略有起伏,宽浅的坳谷发育,坡度2—3度,地表组成物质多为坡积物,为一级台地。英林、龙湖、东石、罗山、内坑等地,海拔高度20—30米,台面有起伏,坳谷发育,坡度4—5度,地表多为坡积、残积物组成,为二级台地。三级台地分布于紫帽山、罗裳山、灵源山、灵秀山、大觉山等山丘边缘,海拔高度30—50米,台面起伏较大,坡度5—8度,地表多为坡积物和残坡积物,多已开辟为旱作、耕作区。
五、堆积地貌
堆积阶地,包括海滨地带的“老红砂”堆积阶地和沿河谷分布的河流阶地。
“老红砂”堆积阶地,主要分布在祥芝、东埔、永宁、深沪、科任和围头等地,一般有二级(一级,海拔10—15米;二级,海拔20—30米),由晚更新世的风—海积物组成。
河流阶地,主要分布在安海、内坑、磁灶等地及注入安海湾、泉州湾的溪河两岸。主要由冲积的中—细沙及亚沙土组成,一般海拔高度为10米,相对高度3—5米。
海积和冲积平原,分布于滨海地带和海湾内,海拔高度多在10米以下,地势平坦宽广,土层深厚,河汊密布,组成物质为海积的细沙、粉沙、淤泥、粘土及海贝壳等;亦有溪河夹带泥沙参与海成平原的堆积。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平原不断向海扩展。
晋东平原是晋江下游平原的组成部分,位于县境东北部,面积约58平方公里。原先是泉州湾的一部分,后由于海岸上升,晋江及九十九溪所夹带泥沙和海岸沉积物长期堆积而成。晋东平原是晋江县最大平原,土层深厚肥沃,灌溉方便,是主要的耕作区。
冲积河谷平原,分布于溪河两岸呈条带状分布,有平原、河漫滩等类型,组成物质为冲积物,冲积层理明显,上层为亚粘土、亚沙土;下层为砂砾层。
风积地貌,主要分布于金井、深沪、永宁、龙湖、蚶江、祥芝、东石等滨海地区,呈条带状分布。其物质来源,除当地基岩风化物质外,大部分与溪河夹带泥沙入海后,受沿岸流、波浪、潮汐的作用,风力的吹扬搬运,在沿海沙滩的内侧地区形成沙地、沙滩和沙丘。沙丘海拔20米以下,呈波状起伏,多为垅岗状,向风坡缓,背风坡陡。沙堆是风沙在运移过程遇到障碍物所形成的堆积地貌,常呈新月形沙丘状。沙积平原是滨海平原的组成部分,地势平坦,多细沙,易风蚀,有的已开发为油料作物主产区和防风固沙林地。
第四节 海岸地貌
晋江县北、东、南三面临海,漫长的地质年代,内、外营力相互作用,形成颇为复杂的海岸地貌形态。海岸受断裂构造的控制,岸线的走向主要为北东—南西和北西—南东两组。前者开阔,受风力、波浪、沿岸流的强烈作用,发育着岩岸和沙岸,潮间带狭小,海滩为岩滩和沙滩;后者海湾深入内地,堆积作用显著,发育着淤泥质海岸,滩涂面积广大。
一、海岸
基岩岬角海岸,分布于祥芝、永宁、深沪和围头等地岸段。动力变质岩、花岗岩组成的基岩丘陵逼近海岸,岬角和小港湾相间分布。海岸陡峭,岸线曲折,岛礁罗列,海水较深,波浪作用强烈。岬角处发育着海蚀崖、海蚀洞穴等海蚀地貌。陡崖高度有的达5—10米,坡度在60度以上,陡崖之下有的有狭小的海积平台,平台上堆积石块、砂砾等。小海湾内有风海积沙堤和砂砾质海滩分布。在围头南侧的海滩上还有海滩岩。
砂质沙丘沙堤海岸,分布于蚶江—祥芝、深沪湾和东石等地岸段。由松散的中粗沙组成,一般高出海面3—5米,岸线较直而低平,海滩宽广。海岸带后缘沙丘绵亘,并发育有沙咀、沙堤等海积地貌类型。
淤泥质平原海岸,分布于陈埭、西滨一带的晋东平原沿岸和安海湾岸段,由淤泥、粘土组成,地势低平,一般高出海面2—5米,岸线平直,形态单调,近岸海区无岩岛。海湾内海水活动较缓慢,堆积作用显著,泥滩广阔,滩面的潮水汊道成为海陆的通道。有的岸段围垦、辟盐田,则成为人工海岸。
红土台地海岸,分布于深沪、金井、东石等地岸段,由花岗岩风化的残坡积红土、砂质粘土构成。红土海崖高达5—10米,坡度较大,在湖尾一带达70—80度。局部岸段,狭小海积平原连及海岸,有河口沙咀、湾口沙坝分布,岸外高潮滩不发育,中、低潮滩宽敞平坦,并有花岗岩风化壳或红土在滩面出露。
红土台地海岸,易侵蚀、滑坡、崩塌,是县境海岸侵蚀严重的地段。
县境围头澳北岸岸滩侵蚀严重,尤其是白沙—岑张岸段,是福建大陆岸线中侵蚀范围最大、速度最快、危害最为严重的岸段。迄今百余年,滩地不断遭受到侵蚀,海岸连年退缩,房舍随岸屡塌屡迁,岸缘陆地大片沦为沧海。此段海岸中湖尾、沪厝垵、柯坑村一带属强烈侵蚀岸段,白沙—潘径一带属中度侵蚀岸段,嘉排—塘东一带相对侵蚀较轻。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局部侵蚀严重的岸段修筑了护岸堤,减缓或制止了局部海岸的侵蚀后退,围头澳北岸岸滩的侵蚀过程仍在继续,沿岸某些工程建设、护岸设施因海岸受侵蚀而遭受破坏。
二、沙堤、沙丘
深沪湾、围头澳一带分布着由中、细沙堆积而成的海滨沙堤、连岛沙洲、沙咀、沙丘和滨岸沙滩。深沪湾有3道现代海滨沙堤,下寮、〓洲、白沙等地沙咀发育典型。
塘东沙咀,向北西延伸入海,呈复式弯钩状,由中粗沙—中细沙组成,长1700米,宽100—200米,相对高度3—4米,外侧坡度较陡约7—8度,内侧坡缓,约3度。近20年,沙咀整体有向内移的趋势。
嘉排沙咀,向南东伸出,因〓洲、嘉排围垦,尚存无几。
柯坑沙咀,向北西延伸,因遭侵蚀消失殆尽。
安海湾的湾口沙咀,自潘径向西伸展,在美墩闸附近有一缺口,白沙因而成为沙岛。晋江盐场的兴建,遂与大陆连成一片。
土地寮一带海滨,分布有垄岗状新月形沙丘。
三、港湾和岛礁
港湾自北而南有:泉州湾、深沪湾、东海垵、围头澳和安海湾等,还有乌边港、梅林港及蚶江、石湖、古浮、祥芝、东埔、东店、沙堤诸小港。
泉州湾,介于崇武角和祥芝角之间。湾口向东南展开,潮流为逆时针方向的回转流,湾内为往复流。
深沪湾,湾口介于深沪角和永宁咀之间,向东敞开。潮流为涨潮流向东北,落潮流向西南,湾内为往复流。
围头澳,介于围头角、安海港和金门岛之间。潮流为涨潮流向西北,落潮流向东南。
安海湾,位于围头澳西北侧。港内淤积严重,滩涂面积7.79平方公里,有一狭长的、水深不等的水域。潮流为涨潮顺水道进湾内,落潮相反,系顺水道的往复流。
岛礁,县域有147个。按《中国海洋岛屿简况》规定:凡大潮高潮位以上面积超过500平方米者为岛,不足300平方米为礁。沿海岛屿有45个,面积0.47平方公里,岸线长14.98公里。较大岛屿有:小坠岛、大山屿、长屿头、永宁咀、大屿、南尾、加罗屿、中屿、外屿、青屿、白洋和白屿等。
石湖半岛近海岛礁有:金屿、山尾屿、鸽屿、眠床担、观音礁、沪田屿、七星礁、白屿、南鸟礁、红礁和草屿等。
祥芝半岛近海岛礁有:小坠岛、顶岛、大山屿、港牛、加礼龙、下屿、冻郭、库门、低担、青龟、毒石、户屿、亦屿、斗美、龟屿、打石澳头、乌屿、三屿、盐水口、港子尾、拖尾、宫尾、脚桶石、火二礁、土屿、钟屿、长任尾、狗头、坨司、吹司、青礁和虎落等。
厝上半岛近海岛礁有:三迭石、唐屿头、大麦、长岭头、风流、老虎咀、石目(猴目)、宫屿和五鼻等。
深沪半岛近海岛礁有:沪尾、永宁咀、牛尾屿、西塔、公婆礁、〓子、表塔、大屿、三娘、赤礁、前塔、宫东、东沪屿、大礁、东盘、文表、香炉屿、牛屎角、北尾和南尾等。
围头半岛近海岛礁有:七姐妹、七星石、加罗屿、鸟屿、破犁头、内屿、中屿、外屿、下沪、赤石、港尾、白石、后壁兜、将军岸、盐担、青屿、黑石门、横屿、磁鼻、美〓(香〓)、五墘头、下乡、八赛、张塔、五屿、澎鞍坦、九沙坦、沙选礁、下屿、东礁、南礁、白洋、六耳坦、大石、鼻尾、大湾和前头屿等。
第三章 气候
第一节 气候特征
晋江县气候类型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由于县域邻近北回归线,三面临海,环流和陆域下垫面的综合影响,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盛行风向季节更替,季风气候显著。冬季主要吹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两者的强弱、进退、更替,影响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和其他天气现象的变化。
热量丰富,日照充足。太阳高度角较大,因而辐射强度也较大,日照百分率也较大,热量资源丰富。
气候暖热,夏长不酷热,冬短无严寒,秋温高于春温。
降水较多而时空分配不均,春夏多雨,秋冬少雨,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也较大。
台风、暴雨、洪涝、低温、干旱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
第二节 气候要素
一、温度
全县各地年平均气温在20—21℃,在地区分布上具有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地略为递升的特点。由于县域地处低纬度,地势起伏不大,深受海洋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差异很小。西部的内坑(葛洲测点)仅高于东部的蚶江(知青场测点)0.2℃,北部的紫帽(紫湖测点)仅高于南部的金井(围头测点)1.0℃。气温的区域分布具有内地较沿海高的特点。1960—1980年年平均气温,紫湖为21.2℃,葛洲为20.4℃,青阳为20.4℃,蚶江为20.2℃,围头为20.2℃。
全县各地常年最热月为7月(有的年份为8月)。月平均气温27.5—29.4℃;最冷月为1月(有的年份为2月),月平均气温11.5—12.9℃。秋温高于春温。(见《晋江县各地累年月、年平均气温及年较差表》)
县域各地气温的年内变化,一般是1(2)月至7(8)月逐渐上升,7(8)月达最高值,随后逐渐下降,至1(2)月达最低值。气温年较差为16.2—16.9℃,最大年较差达21.1℃(1968年,青阳晋江县气象站),最小年较差为14.9℃(1965年,青阳晋江县气象站)。
县域各地年平均气温年际变化甚小,各地变化值都在±0.2℃—±0.5℃之间。青阳(晋江县气象站)年气温平均偏差土0.2℃,最大偏差±0.5℃,最小偏差±0.1℃。
县域各地一日之中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的出现时间,因季节不同或受冷空气的入侵、降水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差异。据县气象站观测资料统计:青阳常年最高温出现时间,夏季在14时,冬季在15时,最低气温出现时间,夏季在6时,冬季在7时;年平均最高气温24.5℃,8月最高气温为32.4℃,极端最高气温达38.7℃(1966年8月16日);年平均最低气温17.4℃,1月最低气温为8.7℃,极端最低气温为0.1℃(1963年1月27日)。
气温的年平均日较差,各地通常一年之中以春、冬季大,霉雨季小。县气象站观测资料统计,青阳气温日较差年平均为7.0℃,最大日较差达18.1℃(1963年3月1日),一年之中以3月最大,5—6月最小;气温日际变率年平均为1.3℃,2—4月日际变率最大为1.8℃,7—9月最小为0.7—0.8℃。(见《青阳各月最高、最低气温、日较差及年际变率表》)
据县气象站观测资料统计,青阳历年日平均气温高值为32.3℃(1966年8月16日),日最高气温≥30.0℃的高温天气日数年平均为95.6天,平均高温初日为5月8日(最早初日是1964年4月15日),终日是10月13日(最晚终日是1972年11月15日)。初、终日间隔日数为159天;日最高气温≥35.0℃的极热天气,历年平均仅3天(1966年最多,为9天)。历年日平均气温最低值为3.3℃(1977年1月31日),最低气温≤3.0℃的寒冷天气日数历年平均为2.0天,初日是1月18日(最早初日是1975年12月15日),终日是2月4日(最晚终日是1968年3月3日),初、终日间隔18天。
全县年总积温7000—7800℃。据县气象站资料,青阳历年日平均气温都大于0℃,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上的持续天数达325天,平均活动积温为6984.1℃。按候(5天为1候,全年分73候)平均温度划分四季(候温低于10℃为冬季,高于22℃为夏季,介于二者之间为春、秋季),则春季长3个月,夏季长5.7个月,秋季长3.3个月,全年基本无冬。县气象站为更客观地反映全县气候变化状况与农业生产的关系,采用3日滑动平均气温标准来划分四季(高于22℃为夏季,低于10℃为冬季,介于二者之间为春、秋季),则春季为3.1个月,夏季为4.8个月,秋季2.8个月,冬季1.3个月。(见《晋江县各地活动积温表》和《青阳四季起迄日期表》)
地温指地面和地中不同深度(5、10、15、20厘米)的土壤温度状况。地面温度,据县气象站观测资料统计:青阳历年平均值为23.9℃,7月温度最高,历年平均为35.0℃,极端最高温度达70.5℃(1964年8月3日);1月温度最低,历年平均为13.8℃,极端最低温度为﹣1.5℃(1963年1月15日)。地面温度的变化趋势大致与气温变化一致,但变化幅度大于气温。地面温度的年较差达21.2℃,极值温度差达72.0℃℃。
地中各层(5、、10、、15、20厘米)温度,青阳历年平均值为22.9—23.0℃,差别甚小。各层温度亦以7月最高,1月最低,日、月、年度变化振幅小于地面温度,各层间温度的变化更为微小。(见《青阳累年平均地面温度及地中温度表》)
二、降水
晋江县地处台湾山地的“雨影区”,各地年降水量累年平均911.7—1231.0毫米。由于距海远近和地势、坡向的差异,年降水量自西北向东南递减,降水量等值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灵源山北坡到紫帽山,年降水量超过1200毫米;灵源山南坡至灵秀山北坡,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左右;宝盖山、大觉山以南,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下。(见《晋江县降水量分布图》)
县域各地日降水量≥0.1毫米的降水日数,年平均79—113天。一年之中,以5—6月雨日最多(11—16天),10—12月最少(3—5天)。降雨的规律是从12月至翌年6月逐月递增,7月急剧减少,8月再增多,9—11月又逐月减少。月降水量以6月最多,11月最少。(见《江县各地累年逐月平均降水日数表》)
锋面和台风活动是导致各地降水量分配不均和年际变化显著的重要因素。全县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据县气象站观测资料统计,青阳2—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88.7%,其中2—4月(春雨季)占23.3%、5—6月(霉雨季)占32.7%、7—9月(台风、阵雨季)占32.7%、10月至翌年1月为秋冬少雨季,降水量仅占11.3%。(见《晋江县各地累年月、年降水量表》)
全县各地降水强度以7—8月最大,11月至翌年1月为最小。据资料统计,日平均降水强度:青阳为9.7毫米/日,金井为10.2毫米/日,安海为11.1毫米/日,磁灶为14.4毫米/日。各地年平均小雨(日雨量0.1—9.9毫米)日数占全年总雨日60—73%,中雨(日雨量10.0—24.9毫米)日数占年总雨日16—23%,大雨(日雨量25.0—49.9毫米)日数占年雨日8—12%,暴雨(日雨量≥50.0毫米)日数占年总雨日3—5%暴雨多出现在霉雨季和台风雷阵雨季。(见《晋江县各地各级降雨日及占年雨日百分比表》)
全县各地累年一天降水量最大值达441.9毫米,发生在安海,1971年6月8日。2天、3天、7天最大降水量也以安海为最:1971年6月7—8日,2天降水量达456.8毫米;6月6—8日,3天降水量达493.7毫米;6月4—10日,7天降水量达539.4毫米。
全县各地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据近21年间的观测资料统计,磁灶平均年降水量1173.3毫米,降水量最多的1961年达1898.6毫米,最少的1967年为717.7毫米,差值达1180.9毫米;青阳降水量最多的1961年达1600.8毫米,最少的1978年为815.0毫米,差值达785.8毫米;东石降水量最多的1973年达1427.6毫米,最少的1976年仅748.5毫米,差值679.1毫米;永宁降水量最多的1959年达1389.1毫米,最少的1977年为629.2毫米,差值为759.9毫米。全县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内地大于沿海。
历史上晋江县曾有积雪和降雹的记载,近年也曾有微量降雪和降雹。据有关资料,北宋、明、清时有过10次降雪和3次降雹的记载,现今1971年1月30日、2月5日有微雪。冰雹出现的范围小、时间短。1983年4月22日,出现过龙卷风、冰雹,1986年4月5日凌晨(5时30—40分)冰雹和雷雨暴风袭击紫帽、磁灶、池店和陈埭等乡镇。
三、风
县域受季风影响,全年除夏季以西南风为主外,其他季节以东北风为主。据县气象站历年平均风向频率资料统计,青阳全年东北风占21%,北东北、东东北风均占11%,南西南风占10%。(见《青阳累年各季风向平均频率表》)
由于海陆风的影响,一日中风向也随着季节而更替。一般春季上午多东北风(偶有偏南风),下午多偏南风(偶有东北风);夏季全日以偏南风为主;秋季上午前多偏北风,午后转东北风为主;冬季全日以偏北风为主。
各地风速大小随季节、地域而异。一年之中,10月至翌年3月平均风速大于4—9月,其中尤以10—11月风速最大(4.4—4.5米/秒),8月最小(3.3米/秒)。一日之中,风速白天大于夜间,一般午后2时左右为最大,下半夜为最小。历年定时最大风速,据县气象站资料,青阳一般在15米/秒(7级)以上,曾测得24米/秒(9级),瞬间最大风速为32米/秒(即11级,1973年7月3日、10月10日)。围头的最大风速,一般在20米/秒(8级)以上,最大风速达34米/秒(12级以上,1973年7月3日)。沿海风速大于内地,沿海年平均风速7.0米/秒左右,内地为4.0米/秒以下。(见《青阳、围头累年月平均风速表》)
四、日照
全县各地夏季日照多,秋、冬日照少。累年平均日照≥6小时的日数198.4天,占全年总日数的54.4%。
据县气象站日照实测资料统计,青阳年平均实际日照时数为2180.2小时,日照率49%。一年之中,7—9月日照时数最多,月均228.0小时以上,日照率60%以上;2—5月日照时数最小,月均155.0小时以下,日照率40%以下。历年日照时数中,1963年最多,日照时数达2729.5小时,日照率62%;最少是1960年日照时数仅1858.2小时,日照率42%。(见《青阳累年年、月平均日照时数和日照率表》)
全县的晴、阴天和雾日日数,据县气象站资料:晴天(日平均云量≤2成)日数年平均58.3天,占全年总日数的16%;阴天(日平均云量≥8成)日数年平均156.1天,占全年总日数的43%。一年之中,晴天日数以10月至翌年1月最多,阴天日数以5—6月最多,雾日平均16天左右,以3—5月最多,7—11月最少,沿海雾日多于内地。
五、蒸发量、相对湿度
全县各地常年年蒸发量超过年降水量。全年各月蒸发量,除5—6月少于降水量外,其余各月均大于降水量。一年之中,以7—11月蒸发量最大,2月最小。
据县气象站资料,青阳累年平均年蒸发量为1909.0毫米,较年降水量多913.6毫米(大于年降水量74.3%)。一年之中,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差值,以秋季最大,为161.6毫米;夏季次之,为114.6毫米;春季最少,为18.9毫米。东石累年年平均蒸发量为1797.5毫米,一年之中夏半年蒸发量大于冬半年。
由于气温、风力、降水等因素的影响,各地相对湿度,一年中以5—6月为最大,10月至翌年1月为最小。据县气象站资料,青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历年年际变化在73—80%之间,5、6月相对湿度最大,分别为83%、86%,11、12月最小,分别为70%、71%。1963年1月26日相对湿度最小,仅7%。
第三节 灾害性天气
一、台风
据有关资料记载,自晋太康八年(287)至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间,晋江县有29次风灾。
据近21年的气象资料统计,登陆影响晋江县的台风共73次,年平均3.5次。其中在晋江县登陆的台风有5次,即1961年的6115号(8月25日)、6122号(9月12日)台风,1969年的6911号(9月27日),1971年的7115号(7月26日)台风和1975年的7503号(8月4日)台风。在5次登陆台风中,以1971年7月26日17时在围头登陆的7115号台风最强,日最大雨量达103.5毫米,瞬间最大风速达34米/秒(即12级以上)。
影响晋江县的台风多在5—10月,尤其集中在7—9月(占年台风86.2%)。一年中最先影响县域的台风是1961年5月20日的6103号台风,最晚的是1964年10月19日的6423号台风。1973年7月3日在厦门登陆的7301号台风是影响县域最大的台风,其过程最大的日雨量达243.5毫米,瞬间最大的风速达32米/秒(即11级)。登陆和影响晋江县台风的次数,以1961年最多(共10次),1980年次之(共6次)。
二、干旱
全县各地历年干旱出现的季节、程度不同,沿海较内地为重。民间有“四季皆旱、十年九旱”,“三天无雨火烧埔”之说。据有关志书、资料记载,晋太康八年至清光绪三十三年有记载的205次自然灾害中,旱灾就有55次。
按县气象站所规定的干旱基本标准(见《晋江县干旱的基本标准》)和1960—1980年气象资料统计,全县各地以夏旱为主,秋冬旱次之,春旱较小。
1960—1980年,全县出现大旱级以上的干旱有12年18次,其中夏旱8次,秋冬旱和春旱各5次,平均二年一遇。这21年间,一年出现2次大旱级以上干旱有6次,出现特旱级干旱有5年6次(1971年2次)。
春旱俗称“春头旱”,1960—1980年间仅6年(1961、1967、1974、1976、1978、1979)没发生过春旱。1960、1963、1965、1971、1975年均出现严重的春旱,其中以1971年1月31日开始春旱长达99天。
夏旱,1960—1980年间,仅1975年无夏旱,1960、1963、1965、1971年都出现大旱或特大旱。1965年的特旱长达66天(8月22日—10月26日),1971年6月24日—10月28日间的特旱长达116天。
秋冬旱,1960—1980年间,除1974年无秋冬旱外,大旱有5次(1962、1964、1967、1969、1973)。1962年的秋冬旱长达87天(11月13日至1963年2月7日)。
三、暴雨
暴雨是指日降水量等于或大于50毫米的降水过程。全县各地年平均暴雨日数为2.4—4.5天。据各地观测资料,磁灶暴雨日最多年平均4.5天,永宁最少为2.4天,青阳为3.7天。
各地暴雨日主要集中在台风、雷阵雨及霉雨季。全年除12月外,其他月份均有出现,尤以6—8月更为集中。
暴雨日数的年际变化很大,最多年份有的地方多达9天,有的年份则没有出现。据县气象站资料,青阳暴雨日最多的是1962年和1973年,年均8天,1978年则全年没有暴雨出现。
各地暴雨级数,以50.0—99.9毫米级出现频率最多,达76—83%;100.0毫米以上的暴雨日频率较少,仅17—24%;300.0毫米以上的暴雨日,只有安海1971年6月8日日降雨量达441.9毫米。
暴雨的持续日数,以1天最多,持续2天以上的很少,持续3天以上仅永宁1968年6月9—12日的暴雨,雨量达270.9毫米。
四、大风
全县各地大风(风速≥17.0米/秒,风力8级)频繁,沿海大风日数大于内陆。
大风日数多寡与台风、冷空气的强弱和次数相关。据县气象站的累年资料,青阳年平均大风日数为37天,一年之中10—12月份最多(月均4—5天),5—6月份最少(月均1天);大风日的年际变化较大,1960年达87天,1972年、1973年仅7天;1971年7月26日,曾出现瞬间风速达34米/秒的西南风。
沿海大风日数多于内陆,围头的年平均大风日数为159天,1974年最多达215天。
五、春寒
春寒是2—3月冷空气南侵,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2℃的阴雨天气过程。这种天气出现在3月中旬以前的称为“春寒”,3月中旬以后的称为“倒春寒”。
据1960—1980年的气象资料统计:2—3月出现春寒的年份有16年共32次,平均每4年有3年出现,年平均1.5次,个别年份多达4次。
春寒持续日数长短不一,连续3—4天的占53%,持续5—6天的占25%。历年最长的是出现于1976年2月12日至4月18日,长达65天,是历史上罕见的春寒和倒春寒。
六、霜和霜冻
全县各地霜日出现极少,大多全年无霜。据资料统计,霜日多出现在12月至翌年2月,平均初霜日为1月13日,终霜日为1月26日,霜期14天。
1960—1980年间,有7年出现霜,霜日共13天。霜日以1962年最多,有7天。初霜日最早的是1975年12月29日,终霜日最晚的是1974年2月26日。全县霜日沿海少于内陆。
第四章 水文
第一节 溪河特征
由于地质构造的控制,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晋江县溪河具有如下特征:
一、溪河自成单元独流入海
县域除晋江、九十九溪、九溪外,其他26条溪河均发源于县境的丘陵、台地。这些溪河源近流短,流程5公里以上的仅9条,且自成单元向东、向南独流入海。
二、河道浅窄、河网密度大
溪河总长度为171.22公里,河道浅窄,河网密度大,为全省平均密度(0.106公里/平方公里)的一倍,达0.214公里/平方公里。
三、流量、水位季节变化明显
晋江县溪河的流量、水位季节变化与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密切相关。春夏季溪河水量多、水位上涨,为丰水期,尤其7—9月受台风的影响,流量激增,水位暴涨,在干旱季节则多为断流。由于降水的变率和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溪河年平均流量的变化也较明显。
四、河水含沙量大
县域溪河河床多为沙质、沙壤质,县境内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多。尤其受近年开山采石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加剧了地表的冲刷,增加河水的含沙量。汛期的含沙量多于枯水期。
第二节 主要河流
一、晋江
晋江流经县域北部,县境内长约14公里,流域面积约70平方公里,是山美—金鸡灌区的引水河道。
晋江源于戴云山脉东坡,上游有东、西溪。东溪源于永春县西部雪山南麓,长约126公里。西溪为正源,源于安溪县西北部戴云山东南麓,长约145公里,流域面积3101平方公里。东、西溪汇合于南安县双溪口,始称晋江,长37公里,干流经金鸡、鲤城、华洲、溜石,在浔埔注入泉州湾。
晋江年平均流量为163秒立方米,径流系数为68.6%。夏季水量最多,春季多于秋季,冬季最少。年最大洪峰流量出现于7—9月台风季节,1956年最大洪峰流量达9060秒立方米(9月19日)。含沙量汛期多于枯水期,年平均达0.55公斤/立方米,是福建省四大河流中含沙量最多的一条。
晋江水系,双溪口以上为上游,河床狭窄,比降较大,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双溪口至金鸡段称中游,河床比降较小,水量变化大,含沙量多;金鸡以下为下游,河道较宽,比降小,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河床增高,河漫滩发育,航运受影响。
二、九十九溪
九十九溪全长49.33公里,流域面积350.8平方公里,在县境内长20公里,流域面积137平方公里,是晋东平原重要的灌溉河系。
九十九溪有两源,分别源于南安县大旗尾山和黄山骆驼岭,向东流经内坑、磁灶,在洋宅附近的双溪口汇合称为磁灶溪(梅溪);再流经池店、陈埭等乡镇,在双沟与金鸡引水河道相接,向北经溜滨水闸入海。
九十九溪年径流量为2.01亿立方米,支流有崎溪、前埔溪、塘埔溪、倒桥溪、下灶溪和紫湖溪等。由于九十九溪集雨面积大,汇集支流多,河床浅窄,土质多为轻壤土,汛期排泄不及,往往造成洪涝灾害。九十九溪流域已建新垵、东山、紫湖、五道、后望坑、桂山、埔坑和紫溪等水库。
九十九溪历史上是晋江、南安水上交通要道。史书记载:“船只往返于梅溪之上”,“白石九十九溪水,出清洋坡,历大桥,及沿江斗门经此通烟浦埭,抵溜石六里陂入海……”。
三、坝头溪
坝头溪源于安海镇红麒麟山,经大山后、垵内、溪边、坝头、梧塘、菌柄、庄头、桂林等村庄,于井林桥注入安海湾。
坝头溪全长13公里,流域面积36平方公里,河床土质为轻壤土,年径流量2050万立方米。主要支流有后边、可慕、洋南、后蔡、西畲等。其流域建有玉湖、溪边、大布林水库。
四、加塘溪
加塘溪源于内坑的草山头,向南注入安海湾。全长11.85公里,流域面积26.84平方公里,河床土质为轻壤土,年径流量1530万立方米。主要支流有后溪、灰厝、岭内和前埔等溪流,在内坑乡的土垵、莲山分别建双宅、劳武水库。
五、梧垵溪
梧垵溪源于高州山,经小浯塘、洋尾、西宝、湖格、梧林、前曾,注入后洋塘。全长10.11公里,流域面积40.47平方公里,河床土质为沙壤土,年径流量2310万立方米。主要支流有林口、张前、洋柄、英墩、山前、樟井和仕林等溪流。流域内的罗山乡建有英塘、洋柄和林口水库,石狮镇建有仕林、灵秀山水库。
六、阳溪
阳溪源于灵秀山,经草塘、陈林、福林、钞厝、新刘厝、中山街、衙口,注入深沪湾。全长9.7公里,流域面积26.5平方公里,河床土质为沙壤土,年径流量1510万立方米。主要支流有新西吴、草田、洪溪和吴厝溪等。流域内的永和乡建有山兜、湖内水库,龙湖乡建有吴厝、陈林、洪溪水库。
七、梅塘溪
梅塘溪源于清透溪,经草洪塘、洪塘,于梅塘闸注入围头澳。全长8.2公里,流域面积18.4平方公里,河床土质为沙壤土,年径流量1049万立方米。主要支流有柯村、新周坑等。在东石大白山建有洪塘水库。
八、湖漏溪
湖漏溪源于虺湖,注入深沪湾。全长7.3公里,流域面积26.41平方公里,河床为沙质。年径流量1510万立方米。主要支流有竹围溪。
九、外曾溪
外曾溪源于内坑田边,经亭头、西溪寮、外曾、内曾、曾埭,于西柄注入安海湾。全长7公里,流域面积12.13平方公里,年径流量689万立方米。主要支流为后桥溪。
十、其他
河道长5—6公里的溪河有祥芝的厝上溪(流域面积17.88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020万立方米),永宁的下宅溪(流域面积11.1平方公里,年径流量630万立方米)。
河道长4—5公里的溪河有石狮、龙湖的长园溪(流域面积16.32平方公里,年径流量925万立方米),安海的侯厝溪(流域面积5.5平方公里,年径流量311万立方米),罗山的缺塘溪(流域面积9.54平方公里,年径流量541万立方米),石狮、永宁的西岑溪(流域面积5.5平方公里,年径流量311万立方米),东石、英林的埭边溪(流域面积8.4平方公里,年径流量476万立方米),青阳的普照溪(流域面积8.84平方公里,年径流量496万立方米),龙湖的东溪(流域面积14.9平方公里,年径流量823万立方米)。
河道长3—4公里的溪河有永宁的沪厝溪(流域面积6平方公里,年径流量339万立方米),祥芝的雷坑坂溪(流域面积4.2平方公里,年径流量239万立方米),蚶江的莲塘溪(流域面积5.94平方公里,年径流量322万立方米),东石的潘径溪(流域面积11.81平方公里,年径流量670万立方米),罗山的梧桐溪(流域面积9.58平方公里,年径流量536万立方米),英林的港塔溪(流域面积7.1平方公里,年径流量403万立方米),金井的金井溪(流域面积9平方公里,年径流量511万立方米)。
河道长度3公里以下的有祥芝、蚶江的大厦溪(流域面积8.05平方公里,年径流量455万立方米),金井的钞岱溪(流域面积3.55平方公里,年径流量201万立方米)和格霞溪(流域面积3.03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71万立方米)等。
据史书记载、发掘文物和现今遗迹,县境内的溪河诸如坝头溪、加塘溪、外曾溪、钞岱溪、梅塘溪、阳溪等,在唐、宋时大都可航运,现今除九十九溪的下游外,大都是不能航运的时令河。
第三节 湖泊
晋江县域的湖泊中,龙湖、虺湖是境内两大淡水湖,也是福建省境著名的淡水湖。龙湖、虺湖在成因类型上都属潟湖,原先是靠近大陆的浅海,后被泥沙堆积封闭而成。由于海岸的外伸,湖水不断淡化,遂成淡水湖。
一、龙湖
龙湖位于龙湖乡东南,水面面积1.62平方公里,集雨面积9.6平方公里,蓄水量405万立方米,湖底高程一般为13米,岸高16—16.5米,具有灌溉、养殖之利。
龙湖灌溉面积1.546万亩,保灌面积7370亩,养鱼面积2500多亩。龙湖湖床宽阔,泥沙柔软,水质甘冽,水产资源丰富,鳗、鲈、鲫等鱼类别具风味。龙湖鳖驰名国内外,有“龙湖鳖,镶金边”的美称。
二、虺湖
虺湖位于龙湖、英林、金井三乡(镇)之界,水面面积1.03平方公里,集雨面积36平方公里,蓄水量205万立方米,湖底高程一般12米,岸高14—15米。有效灌溉面积9550亩,保灌面积6860亩。
三、前港湖
前港湖位于龙湖乡东部,水面面积仅0.05平方公里,集雨面积1.38平方公里,蓄水量7.5万立方米,湖底高程8.9米,岸高11米。有效灌溉面积1055亩,保灌面积375亩。
第四节 地下水
晋江县地下水资源较贫乏,水质较好。除池店、陈埭等乡(镇)滨海地区矿化度大于1克/升的微咸半咸水外,其余都属矿化度小于1克/升的中性水。按照地表堆积物和地质构造中孔隙与裂隙潜水量可分为:
一、富孔隙潜水区
分布于冲积海积、风积海积和河谷平原。含孔隙潜水,海积层常为双层、多层结构,浅部含淡水,深部含咸水。孔隙涌水量40—100吨/日、米,最大为883吨/日、米,供水性较好,为地下水丰水区。
二、中等孔隙潜水区
分布于部分河谷平原和一级台地区。供水性较差,地下水微缺,含中等孔隙潜水,孔隙涌水量20—40吨/日、米。
三、弱孔隙裂隙潜水区
分布于一、二级台地。含孔隙裂隙潜水,上部为红色粘土,透水性差,富水性弱,下部为风化带,裂隙发育,富水性较好。孔隙涌水量上部小于5吨/日、米,下部为5—25吨/日、米,系地下水缺水区。
四、弱裂隙潜水区
分布于丘陵、三级台地。浅部风化裂隙较发育,含裂隙潜水,深部含水极弱或不含水。孔隙涌水量0—10吨/日、米,系地下水严重缺水区。
晋江县的地下水在池店、陈埭、蚶江至深沪湾一带及滨海平原,水位埋深为0.3—2.2米,属中等丰水区;台地、丘陵地带地下水水位埋深在2—4米,最深达6.5米,属缺水区。
第五节 水资源状况
据晋江县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的调查及估算资料,县境属贫水区,人均水资源多年平均值为537立方米,相当于全省平均数的15%,全国的21.5%。据全国农业水利化区划分级,按人口平均水量与亩均水量的指标,均属D级。
一、历年平均值
地表水资源4.963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0.6269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产水量69.1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61.3万立方米。
二、丰水年平均值
地表水资源7.644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0.8338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产水量104.8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94.5万立方米。
三、平水年平均值
地表水资源4.715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0.6143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产水量65.9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58.3万立方米。
四、偏枯水年平均值
地表水资源3.524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0.514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产水量49.9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43.6万立方米。
五、枯水年平均值
枯水年地表水资源2.630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0.4389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产水量37.9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32.5万立方米。
晋江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地表水受降水量的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及蓄水工程布局的影响,其利用率仅占地表水资源的16.8%;地下水已利用量占可开采量的25.5%。地下水中浅层地下水资源贫乏,在浅层中开挖深井,水量不多,经济效益较差。
第五章 土壤
第一节 土壤类型
据晋江县土壤普查资料,全县土壤分为6个土类、14个亚类、27个土属、57个土种。
一、砖红壤性红壤
砖红壤性红壤(赤红壤)分布面积最大,遍布于全县丘陵、台地。由于母质、地形、水文条件的差异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各地的发育程度也不同。
酸性岩赤红壤分布于海拔400米以下的丘陵、台地。它与分布于低丘台地顶部的侵蚀赤红壤同属砖红壤性红壤亚类,是县境主要的林业用地土壤类型。
粗骨性赤红壤属粗骨性砖红壤亚类,分布于内地丘陵、台地顶部和陡坡地段。表土层常被侵蚀,土层浅薄,土体呈现粗化骨质,零星生长马尾松、相思树、木麻黄等。
赤土(薄赤土、中赤土)、赤沙土(薄赤沙土、中赤沙土、厚赤沙土),同属赤土亚类,多分布于海拔50米以下的台地,是砖红壤性红壤经人为开垦利用旱作熟化的农业土壤。
二、红壤
红壤土类分布于紫帽山及高丘地带,常见为酸性岩红壤。
酸性岩红壤土层深厚,植被较茂密,在长期生物富集下,土壤有机质、全氮等潜在养分积累较多,速效养分较缺,是自然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土属。
三、潮土
潮土多分布于溪河两岸及河汊发育的平原地带,是由冲积物发育而成的土类。
潮沙土属潮土亚类,分布于河漫滩地段,土体多沙,渗漏严重,是肥力较低的自然土壤。
乌沙土属沙土亚类,分布于溪河两岸,熟化程度较高,养分中等偏上,肥力较高,系高产旱作土壤类型。
灰沙土亦属沙土亚类,分布于河谷平原,潜在养分、速效养分较低,系中产旱作土壤类型。
黄沙土也属沙土亚类,是冲积性沙质母质发育形成的幼龄土壤,系旱作农地低产土壤类型。
四、风沙土
风沙土俗称“赤沙土”,分布于滨海地区,是非地带性的隐域型土壤。按自然成土和人类利用过程所产生的不同土壤属性,可分为自然土壤类型的滨海沙土和人为耕作利用的耕作风沙土两个亚类。
潮风沙土系滨海风沙土亚类,分布于滨海风积平原地带。随着风沙土固定年限和植被覆盖的增长,粘粒逐渐淋移,使心、底土粘粒渐多,养分由表层生物的富集亦逐渐提高。
死格风沙土是易旱易蚀、养分贫乏、生产性差的低产旱作土壤类型,分布于沿海侵蚀剥蚀台地。润格风沙土也属低产旱作土壤类型,其生产性能和肥力状况较死格风沙土好,分布于滨海台地。死格风沙土、润格风沙土同属沙盖风沙土属,为耕作风沙土亚类。
幼风沙土、棕风沙土、灰风沙土分布于润化土、旱沙土边缘,属低产旱作土壤类型,为耕作风沙土属、耕作风沙土亚类。
灰粉沙土、粉沙土、旱沙土分布于滨海风积海积平原,是低产旱作土壤类型,属耕作风沙土属的旱沙土土属。
润沙土、黑底粉沙土、白底粉沙土、炭质粉沙土分布于风积海积平原,同属耕作风沙土亚类的耕作风沙土土属。除润沙土与中低产旱作土壤类型外,其余均为低产旱作土壤类型。
风沙土是县域仅次于砖红壤性红壤和水稻土的第三大类土壤。
五、盐土
盐土分布于滨海潮间带及局部滨海平原地区,是发育于浅海沉积物上的土壤类型,包括已垦殖的埭土和未垦殖的滨海盐土两个亚类。
咸土、咸沙土系低产旱作土壤类型,同属埭土亚类的咸土土属。
海沙土、咸泥沙土、咸沙泥土发育于溪河冲积物或浅海沉积层,属滨海盐土亚类的潮盐土土属。
海泥土分布于海湾内背风静水区,是滩涂养殖的自然土壤,属滨海盐土亚类的海泥土土属。
六、水稻土
水稻土分布面积仅次于砖红壤性红壤,是县域最主要的农业土壤,多发育于冲积、海积以及坡积、残积地区,其成土过程是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土类可分为渗育型(地表水型)、潴育型(良水型)、潜育型(地下水型)、盐渍性水稻土等四个亚类。
乌黄泥田、灰黄泥田、黄泥田为中产土壤类型,灰黄泥沙田、黄泥沙田为低产土壤类型,同属渗育型水稻土亚类的黄泥田土属。
红泥沙田属中产偏低土壤类型,红土田为低产土壤类型,两者均分布于红土台地,属渗育型水稻土亚类的红土田土属。
白鳝泥田、白底田系中低产土壤类型,分布于台地的中下部,属渗育型水稻土的白土田土属。
黄沙田系中产偏低的土壤类型,分布于溪河阶地,与渗育型水稻土亚类的沙质田土属。
乌泥田、黄底乌泥田、青底乌泥田、沙底乌泥田均为潴育性水稻土亚类的乌泥田土属,分布于冲积海积平原和河谷平原老稻区,由于耕作历史悠久,熟化层深厚,是高产稳产土壤类型。
暗灰泥田、灰泥田、黄底灰泥田和沙底灰泥田同属潴育性水稻土亚类的灰泥田土属,分布于冲积海积平原、河谷平原和局部台地,是中产土壤类型。
乌沙田、灰沙田属潴育性水稻土亚类的潮沙田土属,分布于河谷平原,系中产土壤类型。
青泥田属潜育性水稻土亚类的青泥田土属,分布于冲积海积平原水网密布的局部低地,系低产土壤类型。
咸田、重盐斑田、轻盐斑田同为盐渍性水稻土亚类的盐斑田土属,分布于滨海地区,除咸田为低产土壤类型外,其他均为中产土壤类型。
乌埭田、灰埭田、埭田、灰沙埭田和沙埭田同属盐渍性水稻土亚类的埭田土属,分布于滨海围垦区。乌埭田为高产土壤类型,灰埭田和埭田为中产土壤类型,其余为低产土壤类型。
第二节 土壤分布
县境土壤分布既有水平地带性,又有垂直地带性的特点。
一、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分布
自然及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在地带性土壤中往往镶嵌着非地带性土壤和耕作土壤。
西部,自紫帽山至罗裳山地段,依次发育着酸性岩红壤、侵蚀赤红壤、粗骨性赤红壤、薄赤沙土、黄泥田、灰泥田等。在平原与台地、低丘过渡地带,亦有侵蚀赤红壤、薄赤沙土分布。
中部,罗裳山至灵秀山地段,在山麓坡下局部为白鳝泥田,近溪河两侧为黄沙土、灰沙土、潮沙土,离溪河较远及近村庄地区则为乌泥田。低丘台地也有赤红壤和薄赤沙土分布。
南部,滨海低地为润沙土,地势稍高地区为旱沙土,台地则为沙盖风沙土和薄赤沙土。
东部和西南部,自滨海至内陆分布咸土、咸田、盐斑田、灰埭田、灰泥田;近村庄地带为乌埭田、乌泥田。
二、土壤的垂直地带性分布
母质、地势、水热条件等因素的差异,县域土壤的垂直分布大致是:
海拔50米以下为水稻土、潮土、风沙土、咸土。
海拔400米以下为侵蚀赤红壤、粗骨性赤红壤、薄赤沙土等,海拔400米以上为酸性岩红壤。
第六章 植被
第一节 植被特征
近年在深沪湾发现成片的海底古森林(福建油杉属,距今约7500年)遗迹,证明晋江县远古曾是植物繁茂、林木参天之地。长期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原生植被几乎被破环殆尽,现存植被多为人工营造的次生林。其特征是:
一、地带性植被类型为南亚热带季雨林
在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的控制下,县境内的地带性植被群落为南亚热带季雨林,现已为次生常绿阔叶林所取代。
二、人工林多,天然林少,纯林多,混交林少
长期的人类活动,森林遭受破坏,原生林仅灵源寺、金粟洞、灵秀山麓零星残存,人工植被(包括农田、果树、各种人工林)占绝对优势。沿海地区以木麻黄等纯林分布最广,混交林面积小。
三、种类较多,植物群落多种多样
植被复杂多样,林木种类有76科、193属、237种。县境内生态环境条件的区域差异,出现了非地带性的植物群落。诸如:滨海潮间带内泥滩上的盐沼植物群落,滨海河滩上的沙生植物群落,平原上池塘、河道、水沟的水生植物群落等。
四、森林覆盖率低,林木蓄积量少,林分质量低
县域森林覆盖率仅11.2%,林木蓄积量人均0.12立方米,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林分质量低,防护林中的木麻黄呈老化状态,防护效能下降,马尾松林木生长低矮,郁闭度低,生态效益受影响。
第二节 植物群落分布
植物群落主要有青岗栎林、马尾松林、胡枝子灌丛和桃金娘灌丛等,其垂直分异和地域差异颇有规律。
一、植物群落垂直分布
地貌状况的差异,尤其是海拔、坡度的影响,形成气候、水文、土壤等条件的不同,使植物群落从草本向灌木、乔木群落演替。
在平原地区为草本植物群落,以节节草、犁头草、革命草等喜湿植物为多;海拔25—400米则以山金桔、南岭荛花、黑面神、车桑子、细毛鸭嘴草为多;海拔400米以上的红壤地带则出现其指示性植物胡枝子。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布以紫帽山区最为明显。
二、植物群落的地域性分布
潮间带至陆滩地、平原、台地、丘陵,植被类型不同。潮间带分布沼生盐土植被,陆滩地出现灌木类型群落,台地丘陵低山则出现乔木群落。
植物群落分布的地域差异,以紫帽山至晋东平原的盐渍型水稻土、风积海积平原的滨海风沙土带为突出。紫帽山残存亚热带季雨林、次生林、经济林,盐渍型水稻土周围咸草丛生,风沙土地区则以老鼠刺、囟地菊、月儿草、虎尾草为多见;滨海的红树林因围垦等几乎绝迹。
第三节 植被类型
一、亚热带季雨林
晋江县亚热带季雨林除灵源寺、金粟洞、灵秀山有零星残存外,次生林散布于紫帽山、灵源山、灵秀山等丘陵地区。主要树种有:青岗栎、石楠、樟木、榕树、肉桂、山玉桂、木荷、枫香、木棉、破布木、亮叶柽、围涎树、余甘子、重阳木和土密树等。
二、人工林
主要树种有:马尾松、黑松、相思树、木麻黄、柠檬桉、大叶桉、藤枝竹、赤竹、杉、银合欢、金合欢、大叶合欢、天竺桂、女贞、苦栋、棕树和行道树的凤凰木、银桦等。这些林木遍布全县各地。
果树、经济林木有龙眼、荔枝、柑桔、柚、橄榄、枇杷、洋桃、余甘、石榴、凤梨、香蕉、芒果、菠萝蜜、无花果、咖啡、番木瓜、桃、李、梨、柿、枣、板栗、杨梅、葡萄以及油桐、三叶橡胶等,主要分布于罗裳山—灵源山以西丘陵台地区。近年果树栽培在沿海地区有所发展,祥芝、石圳的沙滩柑桔亦远近有名。磁灶镇井边村种植于明朝万历年间至今有400多年的3株龙眼树,至今仍枝粗叶绿,一派生机。
三、灌木丛
灌木主要有:茶树、桃金娘、车桑子、南岭荛花、黑面神、山芝麻、菝葜、胡枝子、野牡丹、牡荆、盐肤木、石斑木、鸟不踏、两面针、金缨子、黄栀子、乌饭和黄端木等,主要分布于丘陵台地区。
四、草本植被
草本植被包括荒山草坡植被和沙生植被。主要有:野枯草、细毛鸭嘴草、芒箕骨、犁头草、节节草、月儿草、虎尾草、五节芒、囟地菊、老鼠刺、鸡眼草、叶下珠、旱莲、沙草、铺地黍和海蔓荆等。
此外,还有藤本植物的鸡血藤、红藤、平角藤,药用植物的沙参、杭菊、甜叶菊、麦门冬、生地、百合、川芎、玫瑰茄、芡实、芦荟、金银花、一见喜,水生植物的水浮莲、日本水仙、红萍、绿萍、细绿萍和藻类等。
晋江县森林资源中,薪炭林、用材林、经济林占74.6%,防护林占24.9%。用材林主要有马尾松、柠檬桉、杉木,薪炭林有相思树、桉树、马尾松,经济林以龙眼、荔枝、杨梅、柑桔、余甘、桃等为主,防护林以木麻黄为主。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深沪、永宁、祥芝、蚶江等沿海营造防风林带6万多亩。
第七章 动物
晋江县地处南亚热带,背山靠海,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为多种动物提供了适生环境,尤其是广阔的浅海、滩涂及河湖、池塘、水库等海、淡水水域,为水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繁衍生态环境。
第一节 陆栖动物
一、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过去甚多,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历代的滥猎以及驯化,现存者甚少。
野生动物哺乳类中,曾有猫科的虎、豹,灵猫科的狼、狸,猪科的野猪(山猪),还有鼬科的水獭、黄鼬(黄鼠狼),猴科的猕猴,刺猬科的刺猬,鼠科的松鼠、花鼠(树鼠)、田鼠、黑家鼠,鲮鲤科的穿山甲等。爬行类有:蟒蛇科的锦蛇,蝮蛇科的青竹蛇,眼镜蛇科的眼镜蛇(俗名“饭匙枪”)、金环蛇、银环蛇(俗名“簸箕甲”),石龙子科的石龙子(蜥蜴)和壁虎科的壁虎等。两栖类有:蛙科的棘胸蛙、虎纹蛙、泽蛙和金线蛙,龟科的乌龟和鳖科的甲鱼(鳖)等。
鸟类主要有:雉科的鹧鸪、环颈雉(俗名“雉鸡”)、环鸡雉(俗名“山鸡”),鹰科的老鹰,文鸟科的麻雀,鸦科的喜雀(俗名“客鸟”)、乌鸦,秧鸡科的田鸡,惊鸟科的八哥,燕科的家燕,还有布谷、信鸟、画眉、百舌、莺、鸳鸯、相思鸟、杜鹃、白头翁和猫头鹰等。
二、饲养动物
饲养动物有家畜、家禽两类。
家畜类以猪、牛、羊为多。猪是最主要的家畜,约有10个优良种,8个杂交种,以本地黑猪为多,还有莆田黑猪、福安花猪、福州黑猪、平阳猪和长白、杜克洛、大约克、中约克、斯洛猪等。牛有闽南黄牛、水牛、乳牛、西门塔尔水牛、摩拉水牛和黑白花白奶牛,以闽南黄牛居多。羊以白奶山羊为多,本地黑羊、杂交羊也有一定数量。
家禽类主要有鸡、鸭、鹅、火鸡和兔等。鸡的种类甚多,主要有本地鸡、平和鸡、白绒鸡、克享、白洛克、澳洲黑、河田鸡和新浦东等品种。鸭有闽南鸭、金定鸭、麻鸭、番鸭和北京鸭等。鹅有灰鹅、安徽白鹅。火鸡有闽南火鸡。兔有本地兔、新西兰肉用兔、长毛兔等。长毛兔原系安哥拉兔,是引进的良种。
第二节 水生动物
晋江县水生动物品种繁多,仅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就有78科240种。其中海水鱼类215种,淡水鱼类25种。
一、海水水生动物
海水鱼类主要有:带鱼、是、鳁鱼、大黄花鱼、兰圆鲹参、鯺眼排、二长刺鲷、鲅鱼、鲐鱼、鲣鱼、大甲鲹、鲨鱼、鳗鱼、乌贼、鳓鱼、鳕鱼、海鲶、鱿鱼、梅童、小公鱼、鳐鱼、白鲳、乌鲳、石斑鱼、黑鲷鱼、黄鲷鱼、鲷鱼、马面鲀、小黄花鱼、马鲛、金色小沙丁鱼、鲻鱼、梭鱼、棱鲻、跳鱼、斑鰶(俗名“油鱼”)、比目鱼(俗名“塔西”)、鲬鱼(牛尾)、白只、海马、油智、赤魟和鳗鲡等。
贝类有:褶牡蛎、缢蛏、花蛤、泥蚶、褐蚶、近江牡蛎、文蛤、江珧贝、西施舌、扇贝、翡翠贻贝、日本镜蛤、鸭嘴蛤、短嘴蛤、沙螺(斑玉螺)、红肉、泥螺、笋锥螺、巴非蛤、马蹄螺、竹蛏和鲍鱼等。
虾蟹类有:毛虾、龙虾、日本对虾、墨吉对虾、斑节对虾、周氏新对虾、中华管鞭虾、梭子蟹、锯缘青蟹、日本大眼蟹、粗腿厚纹蟹、弧边抬潮和乳斑虎头蟹等。
二、淡水水生动物
淡水鱼类中常见的有青鱼、草鱼、白鲢、鳙鱼、鲤鱼、鲫鱼、非洲鲫鱼、鲂鱼、河鳗、鲈鱼、胡子鲶、黄鳝、泥鳅、鲻鱼等。
此外,还有腹足类的田螺、螺狮,双壳类的无齿蚌、河蚬、三角帆蚌,甲壳类的青虾、河蟹、螃蟹,两栖类的青蛙、泽蛙和爬行类的鳖、龟等。
晋江县动物资源丰富,江珧、文蛤、翡翠贻贝、近海牡蛎、泥蚶、鸭嘴蛤、短嘴蛤、巴非蛤、西施舌、栉江鳐、锯缘青蟹、石斑鱼等是野生海珍品。珍稀的晋江马、龙湖鳖和江珧等已濒临绝灭。
第八章 自然灾异
晋江濒临东海、地处亚热带,自然环境得天独厚。但也由于地理位置、地质构造、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及人为因素等综合影响,县域自然灾害时有发生,诸如风、旱、洪涝、雪暴、雹、霜冻、海潮等,尤以旱灾为最。
第一节 旱灾
据志书、资料记载,晋江县曾发生过107次旱灾。
一、民国前的旱灾
据记载,晋江自晋太康八年(287)至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县域曾发生过各种自然灾害205次,其中旱灾达55次。
宋代,崇宁元年(1102)、隆兴二年(1164)、淳熙元年(1174)均发生旱灾。崇宁元年的大旱,“山泉涸,山中民汲水于20余里外”。
元代,泰定元年(1324)大旱,“饥,赈籴”。至正十四年(1354)“种不入土,人相食”。
明代,永乐十四年(1416)至崇祯十二年(1639)间,发生过24次旱灾。其中:成化二十二年(1486)三、五、六月大旱,秋复旱,“民多流移”;弘治十二年(1499)自夏至冬大旱,“甘蔗生花,结实如黍,年饥”;万历二十九年(1601)大旱,“麦、稷、黍、麻,凡地中所出者皆无,岁饥”。
清代,顺治五年(1648)至光绪十九年,发生过25次旱灾。其中:康熙十九年(1680)三、四月大旱饥,“斗米二百八十钱”;康熙四十七年大旱,“大饥疫”;乾隆六十年(1795)“自春至夏,大饥,民多流殍,升米百钱,有司及绅赈济”;同治八年(1869)“120天大旱”。
二、民国时期的旱灾
据记载,民国6年(1917)至民国38年县域曾发生7次旱灾。其中:民国32年“春耕时久旱不雨,沟、渠、池塘枯涸,田园龟裂,农作物几尽枯死”;民国35年“闽南各地春旱无雨,沿海赤地千里,晋江田园龟裂,早稻无法播种,农民惶惶不安”。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旱灾
有关资料记载,1949年10月至1988年10月的39年间,县域发生过45次旱灾,除1968、1972、1973、1976、1980、1984、1985年外,其余每年皆旱。其中:
1954年,春旱后又夏旱,自7月初开始84天大旱,晚稻枯死8700亩,稻田龟裂4000亩,损失粮食3000多万公斤。
1956年,晋江地区全区春、夏旱,继后全县又发生84天冬旱。
1957年,从6月底起,“全县遭受建国以来时间最长、面积最广的百余天大旱,池塘干涸、小河断流”,农田受旱达40万亩,占作物总面积的88%,秋粮损失2000万公斤。
1958年,7月连日无雨,全县18万多人投入“抗旱保收”。8月8万多人投入抗旱。11月7万多人日以继夜“抗旱保苗”。
1959年,3月下半月至4、5月间无雨,5.996多万亩作物受旱。7月中旬至8月间“旱情从沿海丘陵地带向平原、山区逐渐伸展”,全县日出动22万人抗旱。
1960年,自去年9月以来至今年3月10日干旱达160多天,是“继同治八年120天大旱之后91年来所未有的大旱”。7月夏旱50多天,10月秋旱。
1962年,6月15日以后,月余未雨,“暴日酷旱,地表干燥,金鸡水渠不能进水”;9月又旱,“池塘、水井干涸,尤以沿海最为严重”。
1963年,自去年10月4日至今年6月10日247天无雨,“池塘干涸,山泉枯竭,溪河断流,晋江断流7天,受旱面积53万多亩,120村落群众饮水发生困难”;9月中旬后雨量稀少;10月份晋江全地区雨量只有16.3毫米,11月6日晋江石砻站流量只有24.5立方米/秒,“山泉、小涧断流干涸”。
1967年,“全年干旱。1—9月晋江县全地区平均总雨量只有9.9毫米”,“自10月21日至翌年1月5日共77天,旱情更为严重,东石公社郭岑大队50多亩晚稻只收获400多公斤,安海公社桐林大队30多亩晚稻,颗粒无收”。
1971年,自去冬至今年5月上旬久旱不雨,“金鸡水渠断流数天,受旱面积22.1877万亩”;秋又旱,“受旱面积29.572万亩,枯死绝收1万亩”。
1977年,立春后,“旱情严重,在历史上仅次于大旱的1963年,县内池塘全部干涸”。
1986年,7月以来,“水源枯竭,旱情严重”,全县48个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干涸29个,农作物受旱面积达36万亩。
第二节 洪涝
据记载,晋江县域历史上曾发生洪涝灾害128次。
一、民国前的洪涝
据志书载,晋太康八年(287)至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的1621年间曾发生洪涝47次。
宋代所发生的洪涝7次。其中:熙宁二年(1069)“大风雨,溪洪与海涨相激,涨溢损田稼,漂民庐房舍”;乾道三年(1167)五月丙午,“大雨四旬,昼夜不止”。
元代,洪涝有记载3次。其中,元统元年(1333)六月,“霖雨暴涨,大水漂民居数百家”。
明代,有记载17次。其中,嘉靖二十六年(1547)八月“泉州大雨,水入民居,淹至半壁(高四五尺),各乡俱有水灾”;嘉靖四十三年五月“雨不止,大水入郡城,乡村皆没,人畜多死”;万历二年(1574)九月,“暴雨三日,水涨,郡东西隅尤甚,市可行舟,庐舍倾塌,濒溪民畜溺死无数”;崇祯十年(1637)二月初二,“清源山异云涌起如沸,风雨大作,平地水深数尺,新桥淹没”。
二、民国期间的洪涝
据记载,民国6年(1917)至民国38年的32年间,发生洪涝22次。
32年间,除民国6、7、10、11、13、14、21、25、27年外,其他年份均发生洪涝。其中:民国23年7月21日,“晋市大水成患,低洼之处,到23日晚才退尽,此次水涨,约高于常年海平面7尺”;民国24年7月下旬,“连日狂风暴雨交相为虐,晋江上游山洪暴发,酿成空前水灾,自7月26日至8月13日(农历六月廿六至七月十五)前后20天,晋江计发大水4次:第一次为7月26日、第二次为7月30日、第三次为8月6日、第四次为8月12日。4次洪水持续两天,或持续四五天,其来势之猛,洪峰之高,持续时间之长,为历史上所罕见”,“灾区远远超过晋江县范围达11县之多”;民国28年,连日淫雨,山洪暴涨,7月18日“泉州城低处街巷,积水没膝,新桥溪水高桥面达2—3尺”;民国29年6月9日,“县城附郭低洼处沦为泽国,平地水深盈尺”;民国30年7月2日晨,“洪水淹入县城及近郊各门,深处积水数尺,行人交通俱各阻断”;民国32年7月17日“暴雨绵延不息,越18日,堤岸溃崩数百余丈,洪水淹入房屋,颓坏不可计算,各保已成汪洋”;民国34年9月30日,狂风大作,次日上午大雨倾盆,“晋江城区四处积水如河,溪洪暴涨,倾注入城,较为低洼之处,乃成泽国”;民国35年10月间,连日苦雨,“洪水混合潮水突然上涨,东北乡200余亩田地被淹”;民国36年8月28—30日,“飓风过境,继而大雨侵袭,山洪暴发,酿成水灾,全县境内受灾过半,面积约800平方公里”。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洪涝
据有关资料记载,1949年10月至1988年10月的39年间,除1951、1953、1954、1966、1967、1970、1978、1981、1982、1986年这10年没发生洪涝灾害,其余年份均有发生,39年共发生洪涝59次。其中:
1950年,发生水灾4次,最严重是4月15日和6月15日,受灾地区“遍布二至六区95个自然村”。
1952年,5月初旬至6月间,接连4次洪水泛滥成灾,“7个区84个乡受灾”,7月23—26日,“连日暴雨,复成水灾。10个主要水稻区均遭其害”。
1956年9月17日下午至20、23日,先后遭受台风袭击,山洪暴发,加上中秋大潮和东南风顶托,“为20年来所没有的风、洪灾害。地面水位有35—70厘米,23个重点乡达1—3米。石霞、苏厝、御辇和内坑区天亮等6个乡175个自然村洪水淹入房屋。晋江下游防洪堤水位超过1935年最高纪录”,“青阳至泉州一派汪洋,可以行舟,仅差10厘米洪水就会溢过金鸡水闸”。这次洪水,损失惨重,灾情严重的有28个乡167个村,一般的有48个乡513个村。
1958年,7月14—18日,连日暴雨,山洪暴涨,海潮顶托,泛滥成灾,“磁灶溪洪水漫过大桥0.77米,泉州—青阳公路被洪水截成三段”,18日14时35分金鸡渠水位超过警戒线6.44米,晋江下游和晋东灌区一带成为泽国,交通断绝,全县99个自然村被淹。7月22日大风雨再度袭击,低洼地带全被淹。8月29日暴雨袭击,大部分水田乡低洼地被淹,内涝严重。
1959年,5月下旬接连大雨、暴雨,6月6—7日、10—11日、21—25日3次大暴雨,塘库溢满,山洪湍泻,晋江下游低洼地一派汪洋,泉州顺济桥水位超过警戒线1.67米。7月6—7日大雨,部分溪堤被冲毁,低洼地区作物被淹。8—9月又遭4次台风暴雨,磁灶、苏厝、安海等地地势低洼村庄被淹,全县受淹农作物7万亩。
1960年,5月13日,大暴雨,又逢大潮,洪水泛滥,东石、石狮、祥芝公社受淹面积37872亩。6月9—10日,风雨交加,溪洪猛涨,顺济桥水位超过警戒线2.87米。农作物受淹82243亩,有水库、水坝、桥梁、电杆被冲,房屋、仓库、厂房倒塌,损失船64艘。
1961年,5、8、9月暴雨,9月10—15日,风雨交加,洪潮齐来,晋东平原、磁灶一带内涝成灾,华洲、大洲、溪头等村受淹,水至屋檐,磁灶溪两岸至双沟一带稻田一片汪洋。农作物受淹68285亩,冲垮冲毁海堤369处(40851米)、溪岸783处(76457米),冲坏小水坝、桥梁、公路,房屋、仓库倒塌2308间,渔船损坏276艘。
1963年,7月初,台风暴雨,防洪堤水位超过警戒线1.76米,晋东平原水淹1.5米,低洼地带一片汪洋,受淹61个村落。7月中旬暴雨,受淹大队16个,作物受淹4.7万多亩,房屋、仓库倒塌7100多间。
1964年6月9—17日,连续降雨,山洪暴涨,内涝成灾,尤以晋东一带,磁灶、内坑公社灾情最为严重,受淹46个大队。
1965年,7月下旬台风暴雨,溪洪剧涨,27日晋江水系突破警戒线,洪峰超过警戒线2—3米。
1968年,6月9日一7月5日,连降暴雨,山洪暴涨,磁灶受灾为最。
1971年,6月5—10日,暴雨成灾,8日夜安海雨量达411毫米,水淹50多厘米。7月26日台风暴雨,9月19日又遭台风暴雨,受淹6个公社。
1972年6月4—5日,大雨,山洪暴发,6日晨防洪堤水位超过警戒线1.69米,泉安公路塌方。7月10、15日顺济桥水位超过警戒线0.7米。8月6日开始连续降水半月,其间有罕见暴雨。8月19日暴雨,防洪堤水位超过警戒线0.72米。
1973年,4月23日大暴雨,磁灶溪水位超过桥面2米,两岸早稻1万多亩被淹,晋东平原水田一片汪洋,交通中断;7月3日台风暴雨,海潮顶托,内涝成灾,受灾面积之大、范围之广、损失之巨,是新中国成立20多年所罕见。10月8日台风暴雨又袭,县境再度受灾。
1975年,8月4日、9月23日台风暴雨,磁灶溪水位猛涨,沿溪农田受淹,24日顺济站洪峰水位超过警戒线2.1米。
1979年,6月10日夜至11日凌晨,突下暴雨,祥芝、池店、陈埭顷刻成灾。
1980年5月24日台风暴雨,26日下午又下暴雨,祥芝、蚶江、金井、永宁、东石灾情严重。7月24日又下暴雨,部分地区特大暴雨,早稻淹万多亩,水坝冲毁248处,房舍1022间。
1983年,自去冬至今年4月下旬,持续100多天低温阴雨,4月连降大雨、暴雨,境内溪河、水库水位猛涨,内涝成灾。6月17—19日,暴雨,仅青阳新街水高1米多,镇内受淹200多户。这次暴雨成灾,“其范围之广,数量之大,损失之重,是几年来所未有的”。
1987年7月21—22日、30—31日,连降暴雨,洪水暴涨成灾。9月10日台风暴雨,又逢大潮,各种损失(水利工程除外)达1521.6万元。
第三节 风灾
据志书、文献资料记载,晋江县历史上曾发生过88次风灾。
一、民国前的风灾
据记载,晋太康八年(287)至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的1621年间,共发生风灾29次。
宋代有4次,其中绍兴十五年(1145)“飓风淫雨交作,青帝宫尽塌”。
元代有2次,即至正二年(1342)九月和至正九年(1349)七月。
明代发生12次,其中:弘治六年(1493)七月初三,“大风雨自卯至申,扬沙走石,开元寺西塔葫芦倾覆,折林木无数,城埔粉堞颓十之九,坏官私庐舍、商舶、民船,不可胜计”。万历二十年(1592)八月初四夜一更时分,“雨中骤发大风,声响甚于霹雳之雷,撞门击户,遍天流火,小者如升,大者如斗,无数,从东过来,历屋如飞,人见者以为火烧屋”;万历三十四年八月初七,“飓风大作,历一昼夜,飘折石坊十余座,开元寺西塔铜葫芦铁盖崩”。
清代,风灾11次,其中:顺治十一年(1654)七月十二日,“龙起晋江县雁兜乡,经过处有火光,坏民居无数,神庙中曳出泥像数躯”;康熙十九年(1680)八月初八,“大风拔木,空中火光如电,雨如注”;乾隆四十一年(1776)四月初十,“黑昏如夜,狂风大雨,虬龙疾扫。学府明伦堂全塌,有人盖在大钟里,掀开人存”;乾隆四十七年六月初八,狂风暴风,“树、屋倾倒甚多,开元寺东畔镇国塔葫芦飘倒”。
二、民国期间的风灾
民国期间,据记载自民国6年(1917)至38年的32年中,曾发生风灾10次,其中民国6年9月12日夜12—3时,暴风疾雨,雷电交作。“安海旧分县衙署大松树倾倒,东石港福船一艘漂流到西桥中亭,后湖古松3株被风拔起,风力之强,为近百年仅见”;民国34年9月30日,狂风大作,飞沙走石,直至10月1日上午,大雨倾盆,酿成洪水泛滥,“此次飓风成灾,损失惨重,冬熟作物收成不及二成,民生凋敝,可谓数十年所仅见”。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风灾
据文献资料记载,1949年10月至1988年10月,共发生风灾49次。其中:
1953年,全年台风达20余次,风力都在6—9级。
1954年,10月6—14日,风灾,“从安海五里桥上刮下溺死1人”。
1955年,3月刮6—9级大风,历时16天之久;4月份刮7次7级以上大风前后达19天。
1956年,9月3—4日,12级台风在泉州附近登陆,9月18日台风在厦门登陆,17—20日和30日先后遭受8—12级台风袭击,“是20年来所未有过的风、洪灾害”;11月19日大风,风力达8—10级,仅池店等4个区晚稻损失116.5万公斤。
1957年,深沪、华峰一带13个旧乡,仅秋冬雨季有791亩农田被风沙盖没,沙埋房屋180多座。
1958年,7月16日12级台风在县境南部登陆,7月22日、8月29日大风暴雨再度袭击县境。
1959年,8月22—23日、8月28日、9月3日、9月10—12日,县境4次遭受“64年来所未有的强台风侵袭”。
1960年,6月8日、8月8日,遭受台风侵袭。
1961年,8月25日台风在晋江地区沿海登陆,9月8日、12日台风正面袭击登陆,9月下旬又受台风影响。
1962年,8月30日、9月6日、10月3日,受台风袭击。
1963年,7月1—3日受台风袭击,局部地区还遭受龙卷风袭击,7月17日又受台风袭击。
1964年,11月大风日达11天。
1965年,7月26日台风从崇武、泉州之间登陆,晋江县受其影响。
1966年,晋东平原一带,大风侵害严重影响晚稻产量。
1968年,11月中旬大风,严重影响晚稻产量。
1969年,7月28日、9月11日台风袭击,9月27日台风在县境登陆,风力达12级,中心附近最大风速每秒85米,风大雨急,潮水来势凶猛,金井、安海等地受淹。
1971年,7月26日台风在围头登陆,沿海风力9—11级,最大12级,全县受淹作物面积6.165万亩,林木断折18万株及仓库、厂房、房屋倒塌,海堤溪岸崩溃等;9月19日又受从惠安登陆台风的影响。
1973年7月3日台风正面袭击晋江县,10月8日又受台风袭击。
1975年8月3日台风正面袭击晋江县,9月22日又受台风波及。
1980年5月24日受历史上罕见发生在5月的较大台风袭击,受灾损失严重;7月24日、9月22日又受台风影响。
1982年7月29日凌晨起,受强台风外围环流袭击,全县9个公社、场通讯线路中断,县域停水停电。
1987年9月10日台风在围头登陆,风力11级,阵风12级,“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灾害”;9月下旬又二次受台风影响。
1988年10月26日受台风影响,金井镇海堤决口。
第四节 其他灾害
晋江县历史上所发生的自然灾害,除干旱、洪涝、风灾、地震之外,还有海潮、雷震、雹和寒害等。
一、海潮
据志书记载,晋太康八年(287)至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间,发生过海潮6次,新中国成立以来也发生过10次。其中:
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八月,“海溢”。
元至正十三年(1353)丁卯,“海水一日三潮”。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八月初五“海溢”。
明万历四十二年,夏,“海水一日三潮”。
清康熙三十年(1691),大风雨,“海溢数丈”。
清乾隆六年(1741),七月十八日“安平桥海水涨高西桥五尺”。
1949年,10月22日,“海水反常暴涨,沿海堤岸被冲毁”,农田受灾面积达2万亩左右,为20年来所未见。
1950年,10月10日发生“大海潮、海啸”。
1953年,金井、英林一带,“汛期潮水超过1950年最高潮位1米”。
1957年,9月24日,“沿海潮位较去年时期高出50—60厘米”、“为1949年以来最高纪录”。
1959年,9、10月,出现“300年一遇的周期性大潮、海啸”。
1960年,8—10月间,沿海出现“1949年以来所未有的浪高达6.68米的大海啸”,水位比1959年潮啸高10厘米。
1961年,9月12日,大潮,沿海潮位超过警戒线。
1969年,9月27日,台风暴雨海水势猛,“陈埭海堤堤高6.8米,海潮水位达7.18米,一片汪洋”。
1984年8月29—31日,受台风影响,“潮水最高水位达6.94米”,比历史最高纪录的7.18米仅差0.24米。
1986年9月17—20日,台风影响,海潮暴涨,东石、英林、金井、祥芝、永宁等沿海村庄遭受海涨冲击,海堤决口,海岸崩溃,渔船沉没,水产养殖受到破坏。“英林乡沿海潮水高出正常水位2米多,为10年来所罕见”。
1988年,10月26日〓洲堤段受台风影响,“大潮水位6.25米,浪高5—7米”,“石砌外坡被冲决80多米”,全堤多处出现裂缝、塌方、滑坡,内坡土堤冲毁1000多米,47个养虾池2500亩被淹毁。
二、雷震
据记载,晋太康八年至清光绪三十三年间有过雷震7次,新中国成立以来也发生过2次。
明万历三十年五月二十八日夜一更时,“雨从西北来,雷电交作,闪烁霹雳,连续不绝,异常之声,连震十六七次,一更次间,满天遍地皆雷电,发屋折旗,俱在员通、贤佐、安平诸境”。九月二十三夜,“流星雨从北方来,大如鸡蛋,青白色,尾边有光。至近西南方,有星如碗大,尾迹作散,光照耀地,起自参宿,沿西北方入天苑星,有二小星随之;后有大小流星数千百枚,四面纷纷,交错而行,员通坊雷大震”。
清顺治五年(1648),八月,“清源山蜕岩顶石崩”。
康熙五年,七月,“雷震,紫帽山顶凌霄塔崩一角”;八月,“郡东门外巨石夜崩如刀劈”。
乾隆三十九年,四月十一日,“雷大震一声,毙三人,相离甚远,一在巷口,老妇人,一在西门外潘山,一在东门外洗嘉坑,系武生”。
道光七年(1827),“安平西塔雷震击,塔葫芦坏”。
1983年,4月间,遭雷殛4人。
1987年7月31日,内坑砌坑一农民遭雷殛。
三、雹灾
据有关资料记载,清康熙、道光间有过三次记录,新中国成立以来亦有冰雹袭击。
康熙二年,春,雨雹;九年九月朔风,雷暴发,大雨雹。
道光九年,六月二十三日未时,大雨雹。
1983年4月22日,遭受龙卷风、冰雹袭击。
1986年4月5日,冰雹、雷雨、暴风袭击紫帽、磁灶、池店、陈埭等乡。
四、雪、霜、寒害
据记载,晋江县历史上有过10次降雪记录,新中国成立以来有17次霜冻寒害记录。
宋代,大观四年(1110)十二月二十日,“泉州大雪”。
明,嘉靖十一年(1532)冬,泉州“雨雪”;四十四年十二月初六,大雪,“山村雪积三、四尺,四五日方消。郡从前少雪,人以为异”。
清代,顺治十三年正月,泉州大雪,“平地五尺许”;乾隆五十二年二月初五,大雨雪三日“众山满白”;乾隆五十三年,春,二月“雨雪下如跳珠”;嘉庆十年(1805)正月初三大雪;光绪十八年十一月廿九,“天降棉花雪,尽日漫山遍野,行走不得,大雨淋漓”。“而厝上路边,一望皆白,其形如棉花”;光绪二十年,冬,降雪;光绪二十二年,正月初二,“天降棉花雪,越初三早乃止”。
寒害。1951年3—4月阴雨低温连续40多天。1953年2—3月阴雨连绵,天气寒冷。1956年霜冻。1957年立春后连续50多天阴雨,并下了“数十年所未见过的小冰粒和霜”。1959年春寒、霜冻。1960年春寒。1962年倒春寒。1966、1968年,春寒。1970年,2月27日—3月27日仅二天放晴,“均为阴雨寒冷天气”。1971年,寒露风。1972年春,低温阴雨。1974年春寒。1976年倒春寒、五月寒、寒露风,“倒春寒历史上罕见,持续时间达1个多月”。1981年,5月寒。1982年冬至1983年4月,持续100多天的低温阴雨。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