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章 县城、乡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2404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县城、乡镇
分类号:
K928.2
页数:
14
页码:
24-37
摘要:
本章记述了晋江市县城、乡镇的情况,其中包括了青阳镇、乡镇、农场、东石镇等。
关键词:
晋江县
建置
县城
乡镇
内容
第一节 县城——青阳镇
青阳镇位于县境北部(东经118°34′,北纬24°49′),距泉州城区12公里,为城南要镇。1951年春,县治迁此,始为县城。1988年辖有21个村委会(56个自然村)、4个居委会。总面积27.80平方公里(城区面积约4平方公里),人口66629人(13455户),其中城镇居民19942人,大多为汉族。
该镇因坐落于镇北的青梅山之阳而得名。据考,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生息劳动。自古以来,杂姓相处。至西晋,有蔡氏入居。唐开元年间,此地为东石、安平的蕃商集行陆路的中间站。其时,蔡氏有七世孙5人,开设饮食店5间以方便旅人,行客赞誉,称“青阳蔡五店市”,因而青阳有“五店市”的别称。宋代以来,庄氏入迁,后来人丁兴旺,乡政大权为庄姓绅士所掌握。宋代青阳属永宁乡永福里,元、明、清属二十七都。据明万历十六(1588)年所立的《乡约记》石刻(现存青阳梅山乡贤祠内)记载:“吾青阳一乡,合居二十七、八都之民,烟火不下数千,而附近之乡累万,然未易以绳束而一之也。”足见明代后期,青阳已逐渐形成为晋南的重要集镇。清初,青阳人因受“海禁”和“迁界”政策所迫,辗转流离,大量到南洋谋生,主要是前往菲律宾。目前,马尼拉青阳华侨很多(据不完全统计,1988年青阳的旅外侨胞及港澳同胞已达7.1万人),且设有庄氏宗亲会。抗日战争胜利后,随着侨乡经济的繁荣,一些侨胞集资于街道扩建,青阳遂成为初具规模的集镇。成为县城之后,其建设速度更快。新建的街道宽敞、平坦,店铺林立,购销两旺。崭新的外贸大楼、侨联大厦、邮电大楼、新市场等建筑群拔地而起。镇西南楼房大厦,鳞次栉比,商店、公园交相辉映,形成现代格局的新大街。
青阳地处平原,从宋代以来,“六里陂”灌溉了这片土地,所以农业生产向称发达。1988年有耕地2万多亩。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番薯,其次有花生、大豆、大小麦、甘蔗等,粮食总产量达9152.65吨。
青阳镇的工业以皮革、铁器、乳品等为主。手工业以糖制蜜饯最为著名。从明代开始,这里就制造蜜果。青阳源和堂蜜饯厂久负盛名,产品销往国内外。1979年以来,各种经济形式的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发展迅猛。1988年已有企业251家,主要经营食品、服装、农机修配、汽车配件、五金工艺品等。其中,竹编、皮鞋、手套畅销国内外。当年,全镇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1004亿元。
青阳交通方便,公路四通八达,汽车可达福州、泉州、厦门、漳州及县境内各主要乡镇。
青阳是晋江文化中心。有中学2所、小学19所,还有县少年业余体校、电大教学班、县医院、防保站、保健院、医学研究所、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广播站等。
青阳镇主要名胜古迹有宋代的石鼓庙及明代著名书法家张瑞图的读书处——白毫庵,还有位于崎山的新石器遗址。
第二节 乡镇、农场
晋江县乡镇一级除青阳外,还有安海、磁灶、陈埭、东石、深沪、金井、石狮、永宁、蚶江等9个镇和池店、内坑、罗山、永和、龙湖、英林、紫帽、祥芝等8个乡及西滨农场。
一、安海镇
安海镇位于县境西南濒海地方,是著名古镇,为泉州海外交通要港之一。镇政府驻馆口巷(东经118°27′,北纬24°42′)。辖40个村委会(83个自然村),4个居委会。面积67.66平方公里,人口100766人(19802户),其中城镇居民23828人。还有在海外的侨胞、港澳台同胞1.5万多人,均为汉族。
安海因地处“九十九曲”的石井江之滨,汉代称为“湾海”。宋开宝年间(968—975),唐安金藏之后安连济居此,因易湾为安。宋为安海市,东称旧市,西称新市,属开建乡修仁里。州官遣吏在此设卡榷税,号石井津。建炎四年(1130)创石井镇。元、明、清属八都。明为安平镇。嘉靖(1522—1566)后逐渐成为中国东南沿海私商国际贸易的中心港口。至清代,由于受“迁界”打击,才逐渐衰落。民国8—9年(1919—1920),许卓然率领靖国军一度据此自立“安海县”。民国29年设安平镇,民国33年改为安海镇。1951年为第十三区;1958年属安海人民公社;1965年1月恢复安海镇;1970年7月,安海镇、社合并为安海公社;1980年8月恢复安海镇建制;1985年5月,安海乡并入安海镇。
全镇共有耕地3.96万多亩。农作物以番薯为主,其次有水稻、大小麦等。1988年粮食总产量达12833吨。
新中国成立前,安海仅有电力、印刷、修配等几家小型工厂。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办起盐业、粉末冶金、农业机械、化工、水泵、柴油机、玻璃、塑料、建材、皮革、蚊香、竹制品等工厂,遂成为晋江主要工业基地之一。特别是柴油机、皮革制品及雄鸡牌蚊香等畅销海内外。1979年以来,机械铸造、农机修配、电子、食品、砖瓦等乡镇企业大批涌现,“三资”企业迅速发展。1988年,乡镇企业共有609家,总产值达1.1365亿元。
该镇水陆交通方便,水路可抵厦门、汕头等地,陆上除全省第一条侨办公路——泉(州)安(海)公路外,还有公路通往官桥、东石、石狮、水头等地。
安海为文明古镇,孕育过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如宋朝被封为开国侯的军事家高惠连,明朝的文学家王慎中、著名学者黄虞稷等。近现代出现了如许卓然、陈清机、许集美、施能鹤等一批革命家。教育事业发达,清光绪五年(1879)创办铸英义塾,后改为两等小学堂,民国17年又创办了养正中学。1988年全镇有完全中学2所,小学36所,幼儿园2所,还有文化馆、图书馆、广播站等。
主要名胜古迹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平桥(俗称五里桥),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山寺,还有星塔、灵源山上的摩崖石刻“步云关”、望江石、石境道人之塔,以及晋江县革命烈士纪念碑等。
二、磁灶镇
磁灶镇位于县境西北部,是历史悠久的陶瓷之乡。镇人民政府驻下官路(东经118°29′,北纬24°50′)。辖30个村委会(71个自然村),1个居委会。全镇面积66平方公里,人口79464人(16365户)。还有在海外的侨胞、港澳台同胞1.4万多人。均为汉族。
自南朝以来,此地开窑设灶烧陶制瓷,因而得名。宋属开建乡养能里,元明清属二都。民国33年为梅溪乡。1951年为磁灶镇,属第四区,1956年并为磁灶乡,1958年成立磁灶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磁灶镇。
磁灶的陶瓷生产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已发现南朝、唐、宋古窑址20多处。远在南朝,磁灶就以盛产陶瓷而著称于世。1949年10月以前,磁灶陶瓷业奄奄一息。新中国成立后,得到恢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以建材陶瓷为主体的乡镇企业在磁灶遍地开花,成为泉州市主要陶瓷产区之一。陶瓷业的发展带动全镇工农业生产。198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1.1亿元,成为福建省首批亿元镇之一。1988年有乡镇企业714家,总产值达1.2521亿元。
全镇有耕地36626亩,以种植番薯、水稻为主,其次是花生、甘蔗等经济作物。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水利条件改善,农业生产有较大发展。1988年粮食总产量达11866吨。果林收入可观,尤以龙眼为主,常年产量达994.45吨,还有杂果368.45吨。
全镇拥有中学2所,小学27所,卫生院1所,还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等。
主要文物有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磁灶古窑址20多处。
三、陈埭镇
陈埭镇位于县境东北部。镇政府驻四境街(东经118°35′,北纬24°49′)。辖27个村委会(74个自然村)。总面积35.6平方公里,人口65095人(12843户),其中回民13685人。还有在海外的侨胞、港澳台同胞1.5万多人。
陈埭古为海滩,五代时,南唐观察使陈洪进令军民围滩筑埭,故名“陈埭”。初为军屯,宋后为陈、倪、周、谢诸姓聚居地。元、明易代时,由于民族矛盾,便有丁姓回民避居其地。陈埭,宋属永宁乡永福里,元、明、清属二十七都。民国31年为三联乡。1950—1957年先后属五区、涵坂区、七区、池店区;1958年属苏厝公社;1961年6月,从苏厝公社分出成立陈埭人民公社;1984年起改建为陈埭镇。
早在宋元时期,陈埭的农业水利、水陆交通、商业和文化就较发达。新中国成立后,工农业生产有较大发展。陈埭境内除局部小丘陵外,大部是泉州湾冲积平原,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利于发展农业生产。1988年有耕地31563亩、滩涂1000多亩、水域4000多亩,盛产水稻、大蛏、蛏苗,是晋江著名的鱼米之乡。由于发展水利,粮食产量逐年增长,是年粮食总产量达24984吨。
陈埭镇乡镇企业相当发达,1988年有厂家523个。以制鞋为主,是泉州市的鞋业基地之一。还生产服装、塑料、皮革,草编、竹编,刺绣也很著名,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和东南亚各国。是年总产值达1.5296亿元。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全镇经济的起飞,在1984年,陈埭镇工农业总产值就超亿元,成为福建省第一个亿元镇。
该镇有中学1所,小学26所。还有文化站、广播站、卫生院各1所。
主要名胜古迹有丁氏祠堂、陈翁桥、吟啸桥、适南亭等。
四、东石镇
东石镇位于县境南部沿海丘陵台地。镇政府驻东石(东经118°27′,北纬24°39′)。辖32个村委会(55个自然村),5个居委会。总面积约54平方公里,人口81373人(16068户)。还有在海外的侨胞及港澳台同胞2.7万多人。均为汉族。
相传汉代前后东石为畲族聚居地,建有“畲家寨”。东晋升平元年(357),尚书林开基卜居于该寨东侧,称东石寨,“东石”因此得名,沿用至今。宋属安仁乡仁和里,元、明、清属十二都。民国29年设东石镇,1952年仍为东石镇,1958年成立东石人民公社,1984年起又改为东石镇。
全镇耕地38243亩。主要粮食作物有番薯、大小麦和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有大豆、花生和甘蔗。1988年,粮食总产量达7197.75吨。渔业、盐业也是该镇的重要经济来源。渔业以养殖海蛎为主,素有蛎乡之称,年产3000吨。养殖紫菜500多亩。有盐场6个,年产海盐25003吨。改革开放以来,该镇的工业和乡镇企业有很大发展,地方国营纺织厂,焕发了青春。1988年产值达1415.7万元,是晋江县轻纺工业主要基地。是年全镇有乡镇企业309个,以农机修配、建材、日用工艺等为主要产品,总产值达5999万元。
东石水陆交通发达。民国21年安(海)东(石)公路开通,同时建造东石码头。水路北达上海、青岛,南抵广州,成为晋南重要水陆交通要地。1979年国务院公布东石港为福建省21个港口起运点之一。1987年,300吨泊位和500吨泊位码头在东石建成。
该镇有中学2所,小学40所,卫生院1所。
主要文物古迹有唐代的龙江寺、东石寨、白沙古战场遗址等。宋代的南天禅寺保存着五代陈洪进倡建的石佛浮雕及“泉南佛国”等摩崖石刻。
五、深沪镇
深沪镇位于县境东南沿海突出部。镇政府驻狮峰(东经118°39′,北纬24°37′)。辖19个村委会(52个自然村)。总面积33.46平方公里,人口43243人(9718户),其中渔民1万多人。还有在海外的侨胞及港澳台同胞1.5万人。均为汉族。
深沪原称“沪江”,港湾幽深。唐末,诗人罗隐曾于石崖上题下“深沪”两巨字(已淹没),于是改称深沪。宋属安仁乡弦歌里,元、明、清属十六都。民国29年置深沪镇。1952年为第十九区,1958年属金井公社,1961年从金井公社分出成立深沪公社,1984年复为深沪镇。
深沪镇耕地14614亩,多属沙质地。主要作物有番薯、小麦、花生等。有林地3000余亩,果林地460多亩。为防治风沙为害,1958年引种木麻黄,在沿海营造5条防护林带,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1988年,粮食总产量达2043吨。
该镇历来是著名渔区,1988年全镇有捕捞船230多艘,渔业产品年产达23702吨。养殖藻类129亩。是年,渔产值达4253.9万元。
深沪镇乡镇企业比较发达,以造船、织网、采矿、制衣等为主,年产值达270多万元。近年来,“三资”企业发展迅速,每年赚取大量外汇。1988年有乡镇企业104个,总产值达3570万元。
深沪镇水陆交通十分方便,尤其水运,北可达上海、青岛,南可抵汕头、广州。
新中国成立前,该镇仅有小学5所;1988年有小学16所,中学1所,中心医院及分院各1所。
六、金井镇
金井镇位于县境东南端,是晋江县著名的侨乡之一。镇政府驻金井(东经118°36′,北纬24°34′)。辖21个村委会(63个自然村),1个居委会。总面积56.27平方公里,人口52648人(12187户)。还有在海外的侨胞、港澳台同胞4.7万多人。均为汉族。
金井地处滨海盐碱地。相传古时候居民掘地为井,水质苦涩,后得一井,潮至而泉不染色,且味甘美,汲之不竭,故名金井。宋属安仁乡劝善里,元、明、清属十四都。民国29年设金井镇。1951年为第十二区,1958年成立金井人民公社,1984年复为金井镇。
该镇三面临海,镇南的围头半岛历来是我国大陆东南海防重地。
全镇耕地24121亩,以种植番薯、花生、小麦为主,近年来试种了沙参、肉桂等珍贵中药材。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力营造防风沙林带及建造喷灌工程,使农业生产有较大发展,1988年粮食总产达3170.3吨。
该镇沿海一带海洋捕捞和近海养殖业不断发展,是晋江重要水产基地之一。有机动渔船58艘,载重量792吨。近海以养殖海蚝、海带、紫菜为主。1988年水产品总产量达5053吨。
除3个镇办农机厂外,还有汽车配件、制鞋、蚊香、小五金等一批乡镇企业。近年来,以制衣业为主的三资企业有很大发展。1988年乡镇企业294个,总产值达4812万元。
境内有中学1所——晋江三中,前身为毓英小学,创办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小学30所,有晋南较大的医院——金井医院。
主要名胜有西资岩大佛寺等和金井革命烈士陵园。
七、石狮镇
石狮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4公里,是全国著名侨乡集镇。镇政府驻大仑街(东经118°37′,北纬24°44′)。辖31个村委会(74个自然村),4个居委会。总面积48.66平方公里(市区1.8平方公里),人口92361人(19686户),其中城镇居民25356人。还有在海外的侨胞、港澳台同胞3.5万人。均为汉族。
相传,隋时其地有个“凤凰庵”,庵前亭下屹立一对石雕狮子,故称“石狮亭”。当时,该地是通往“东京”的大道,凡商旅途经此地,均以“石狮”作为路站标志。顺治年间,清朝为断绝郑成功的后援,强制衙口等沿海圩镇居民内迁,施滔与蔡福全等相继于“石狮亭”周围兴建店铺,逐渐形成街道,地名遂称为石狮。
该镇宋属安仁乡弦歌里,元、明、清属十九都。民国29年设石狮镇。1951年划为第十四区;1958年属石狮公社;1964年6月,恢复石狮镇建制;1971年3月,石狮镇、社合并为石狮公社;1977年4月,恢复石狮镇;1985年石狮乡归并石狮镇;1988年9月30日,石狮析出建市。
全镇共有耕地1.7万多亩,主要作物有水稻、番薯、大豆、花生等。1988年粮食总产量达12176吨。
石狮是晋江县主要工业区之一,有农机制造、化工、轻工、印刷、工艺、陶瓷等10多家社队企业。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至1988年,有企业658家(不含个体企业),其中三资企业20多家。以服装鞋帽、五金修配、塑料制品、游乐玩具、日用工艺美术为主,尤以服装鞋帽、工艺美术著称。同时,石狮的商业特别活跃,成为晋江县对内对外经济活动的重要窗口。仅出售港澳及海外华侨物资的商店摊贩就达300多家,世界40多个国家的数百种商品涌进市场。1982年以来,又创建了以服装为主的专业市场,共设服装店铺和摊位2700多个,就业人员6400多人。最高年营业额近亿元,是福建省面向全国的十大商品专业市场之一,以其产品“洋、全、优、新”而饮誉海内外。1988年,全镇乡镇企业年总产值达1.7739亿元。
石狮交通方便,公路四通八达。客货班车可直通深圳、广州、厦门、漳州、福州等地;石狮到泉州的日客班车有200多班次,是晋江县侨乡的交通中心之一。
该镇文教事业也较发达。民国7年以来,石狮华侨相继创办爱群小学、民生小学、五社小学等;民国35年华侨创办了石光中学。1988年有中学3所,小学32所。民国9年前后,石狮就有文明戏笙簧社、黎明社等群众文艺团体,抗战时期有抗战话剧团、京剧团等。1988年有影剧院2座、卫生院1所。
主要名胜古迹有玉兰桥及灵秀山等。
八、蚶江镇
蚶江镇位于县境东北部沿海地带,东部、北部均临泉州湾。镇政府驻蚶江村(东经118°40′,北纬24°47′)。辖17个村委会(25个自然村)。总面积38.7平方公里,人口41651人(8330户)。还有在海外的侨胞、港澳台同胞约7500人。
蚶江系泉州湾南的要隘。北宋元符年间(1098—1100),有沈氏居于此,命名为“沈江”,后来改为蚶江(此地自古产海蚶)。宋属安仁乡永宁里,元、明、清属二十二都。民国29年为蚶江镇。1952年属双湖乡,1961年6月由石狮公社析出成立蚶江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蚶江乡,1985年改为蚶江镇,1988年9月30日后属石狮市。唐、宋、元时期,蚶江的石湖是古泉州对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明末清初成为郑成功驱荷复台和抗清的主要基地之一。
全镇耕地2.24万多亩。粮食作物以番薯、水稻为主,还有花生和大豆。1988年粮食总产量6596吨。
渔业和海水养殖业为重要经济来源。1988年有渔用机动船34艘,载重量达864吨。养殖业主要有蛏、花蛤、紫菜等,计达2700多亩。石湖“红膏蟹”是该地著名特产。
蚶江的乡镇企业156家,以农机修配、水产保鲜、竹木制品、副食、日用品等为主。1988年总产值达5287万元。
全镇有中学1所,小学12所。主要文物古迹有六胜塔(又名石湖塔)和明代抗倭壮士高三弟墓。
九、永宁镇
永宁镇位于县境东南部滨海地带,东临台湾海峡,南与深沪镇隔海相望。镇政府驻永宁村(东经118°41′,北纬24°40′)。辖19个村委会(22个自然村),1个居委会。总面积28.6平方公里,人口4.22万人(8750户)。还有在海外的侨胞及港澳台同胞2万多人。均为汉族。
永宁,状若鳌鱼,别称“鳌城”。唐、宋间亦称“水湾”,又称“水澳”,是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港口及海防要地。南宋期间,为防外患,于此建水澳寨,官称“永宁寨”,寓意永得安宁,因此得名。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为防倭患,江夏侯周德兴于此建城,称“永宁卫城”,为福建东南沿海军事要塞。明嘉靖年间(1522—1566),俞大猷曾率军民于此抗倭。清道光二十年(1840),英舰4艘犯我海域,被永宁“外高寨”炮台轰击。民国29年为永宁镇。1951年为第九区,1961年成立永宁人民公社,1984年复为永宁镇,1988年9月30日后属石狮市。
全镇耕地1.46万多亩。主要农作物有番薯、大小麦、水稻和花生等。1988年粮食总产量达1799吨。
永宁是晋江县重要的海产地之一。全镇有29个紫菜养殖场,9个海带场,2个花蛤养殖场。还拥有机动船9艘、风力船数十艘。盐业生产在该镇也占重要位置,仅梅林盐场面积就达3200多亩。
全镇有乡镇企业93家,以造船、渔具、水产品加工及日用工艺为主。1988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3686万元。
全镇有中学1所,小学17所,卫生院2所。
主要名胜古迹有永宁卫城遗址外高寨、镇海石、石笋等。
十、池店乡
池店乡位于晋江下游南岸,县境北部,与泉州市鲤城区隔江相望。乡政府驻池店村(东经118°33′,北纬24°51′)。辖25个村委会(41个自然村),全乡面积29.13平方公里,人口46539人(10083户)。还有在海外的侨胞及港澳台同胞约2.2万余人。均为汉族。
池店在唐宋间称为“砛石”,元更名“凤池”,明宣德年间始名池店。宋属永宁乡和风里,元、明、清属二十九都。民国29年属双池乡。1952年属涵坂乡,1958年属苏厝人民公社,1961年6月从苏厝公社划出成立池店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池店乡。
该乡地属晋江下游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水利资源丰富,排灌便利。全乡耕地面积23092多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番薯、大小麦等。1988年粮食总产量达11793吨,是晋江县的主要粮食产区之一。蘑菇、笋菜、芦笋、蔬菜等多种经营是该乡重要经济收入。果品以龙眼为主,1988年总产量为573.05吨,是晋江县龙眼的重要产区。
乡镇企业以农机、铸造、机械修配和食品加工、家具制造等为主,计有373个,1988年总产值达4968万元。
福厦公路穿越池店乡西北部,泉(州)安(海)公路横贯全境,交通方便。全乡有中学1所,小学20所,还有电影院、卫生院、广播站等。
主要名胜古迹有留鄂公庙、溜石塔、大桥和御赐桥等。
十一、内坑乡
内坑乡位于县境西部的低山丘陵地带。乡政府驻宅内村(东经118°28′,北纬24°46′)。辖30个村委会(54个自然村)。全乡面积约46平方公里,人口54376人(11719户)。均为汉族。
该乡以思母山、苦竹山、熊山、槟榔山和灵源山组成坑坳地带,故名内坑。宋属开建乡仁孝里,元,明、清属六都。民国29年为内坑镇。1951年属第六区,1961年由安海、磁灶两公社划出部分地域组成内坑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内坑乡。
由于该乡地处低山丘陵,水利资源缺乏。新中国成立后大兴水利,与南安县合建石壁水库,与磁灶乡合建新安水库,境内还有双宅水库,使80以上的耕地得到灌溉。全乡耕地2.872万余亩,以灰红壤坡地居多。主要粮食作物有番薯、水稻、大小麦等。1988年粮食总产量为12082吨。经济作物以甘蔗、花生为主。甘蔗种植面积达5000余亩,年产量达2600万吨,是晋江县甘蔗的主要产区。
该乡除县办内坑糖厂、白〓建材厂外,尚有农机、陶瓷、榨油、食品等乡镇企业228家。1988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3895万元。
全乡有中学1所,小学24所,还有卫生院、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院等。
内坑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安(溪)南(安)永(春)”与“晋(江)南(安)同(安)”游击区之一,解放战争时期为闽中主要游击根据地之一。
十二、罗山乡
罗山乡位于县境中部。乡政府原驻梧桐村,1985年迁沙塘村(东经118°35′,北纬24°47′)。辖33个村委会(56个自然村),总面积52.40平方公里,人口7.474万人(15407户)。还有在海外的侨胞及港澳台同胞约2.2万人。均为汉族。
罗山乡境内的罗裳山,为泉(州)郡四大名山之一。相传唐代著名诗人罗隐曾于此山行吟显迹而得名。宋属安仁乡聚仁里,元、明、清属二十六都。民国31年归属罗裳乡。1952年属梅峰乡,1958年成立罗山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罗山乡。
该乡西北部为低山丘陵,东部系冲积平原。全乡耕地37672亩,以农地为主。新中国成立后水利设施改善,使有效灌溉面积达2.4万余亩。粮食作物以番薯、水稻、大小麦等为主。1988年粮食总产量达13964吨。经济作物如甘蔗、花生、大豆、芝麻、蔬菜等也有较大发展。
该乡乡镇企业有462家,主要有塑料、建材、工艺、机械零件加工及粮食加工等。1988年总产值达9208万元。
全乡有中学1所,小学29所,中心卫生院1所。
主要名胜古迹有草庵摩尼教遗址、紫竹寺及罗裳山的画马石等。
十三、永和乡
永和乡位于县境中南部。乡政府驻永和街(东经118°34′,北纬24°41′)。辖24个村委会(60个自然村)。全乡面积49.67平方公里,人口54052人(10555户)。还有在海外的侨胞、港澳台同胞1.8万多人。均为汉族。
永和,取永结和好之意。光绪三十年(1904),永和街附近20多个侨村因民事纠纷导致封建械斗,相持达四五年。后经双方海外侨胞竭力调停,方告平息,为永结和好,侨胞筹资兴建街道,名“永和街”。该地宋属开建乡仁孝里,元、明、清属五都。1961年由罗山、东石、龙湖3个公社各划部分区域成立永和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永和乡。
该乡属低丘陵台地,红壤居多,土质贫瘠,水源短缺。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兴修水利,山美灌区晋南电灌站主渠贯穿全境,条件大为改观。全乡耕地29048亩。粮食作物以番薯为主,还有水稻、大小麦等。花生、大豆、甘蔗为主要经济作物。境内红壤埔地1万多亩,80年代农村经济改革以来,大部分已辟为耕地,或造林种茶。1988年粮食总产量达6467.4吨。
该乡“花岗石”石料蕴藏丰富,特别是“603”花岗石料,花纹美观,质地坚韧,产品远销香港、日本等地,年产值达1890万元,是晋江县石料主要产区之一。
乡镇企业219个,以轻工业和加工业为主。1988年总产值达5095万元。
全乡有中学1所,小学26所,卫生院1所。
主要文物古迹有许加弄村的圆通庵等。
十四、龙湖乡
龙湖乡位于县境东南部,是著名侨乡。乡政府驻中山街(东经118°37′,北纬24°39′)。辖有43个村委会(83个自然村),全乡面积62.67平方公里,人口75752人(16346户)。大多为汉族。
龙湖乡以湖得名。“龙湖”是闽南著名的天然湖泊,沿岸总长20余里。湖的南端露出两礁,状若龙目,中部稍弯长,形似龙躯;湖北支叉旁生,宛如龙尾,故有“龙湖”之名。新中国成立以前,百姓求生无计,迫于无奈,周围10余村村民纷纷离乡背井,出国谋生。如今海外侨胞及港澳台同胞约有5.3万多人,侨汇成为当地侨属主要经济来源。该乡宋属安仁乡弦歌里,元、明、清属十七都。民国29年属衙口镇。1958年成立龙湖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龙湖乡。
该乡为沿海丘陵台地。全乡耕地41274亩,农地占33313亩。粮食作物以番薯为主,水稻、大小麦次之。1988年粮食总产量达9601.75吨。花生为主要经济作物,是晋江县花生主要产地。著名特产“衙口花生”远销港澳、东南亚等地。
龙湖与虺湖同为福建省最大的淡水湖,因其泥沙柔软、水质甘美,所产鱼类别具风味,尤其是镶金边的“龙湖鳖”,名闻遐迩,远销海内外。
1988年全乡有渔业机帆船14艘,总吨位177吨,乡镇企业330家,以农具、铁器、农机修配和日用工艺等为主。是年总产值达8790万元。
全乡有中学2所,小学42所,幼儿园22所,卫生院1所。
主要文物古迹有龙湖亭。
十五、英林乡
英林乡位于县境南部。乡政府驻英林村(东经118°34′,北纬24°38′)。辖有17个村委会(41个自然村)。全乡面积约29.8平方公里,人口38483人(7271户)。还有在海外的侨胞及港澳台同胞约1万多人。均为汉族。
英林乡以驻地英林村得名。据传,明末郑成功部将洪天福据此山林地抗清,世称英雄,故名英林。又因其地小山丘状若摇篮,方言俗称“乌篮”。宋属安仁乡劝善里,元、明、清属十四都。民国29年为英林乡。1961年由东石、金井、龙湖3公社划出部分地域成立英林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英林乡。
该乡多属低山丘陵,耕地17925亩,多为旱地。粮食作物以番薯、大小麦为主。1988年粮食总产量达3356.8吨。经济作物以花生为主,是晋江县主要花生产区之一。
1988年全乡拥有乡镇企业228家,以石雕、服装、抽纱等为主。境内花岗石储量丰富,以质地坚韧、外形美观而著称,其产品远销国内外。1988年全乡乡镇企业总产值达5480万元。沿海海滩养殖牡蛎、紫菜1787亩,1988年总产量达596吨。
全乡有中学1所,小学19所,卫生院1所。
十六、紫帽乡
紫帽乡位于县境西北部,福厦公路两旁。乡政府驻塘头村(东经118°31′,北纬24°51′)。辖12个村委会(22个自然村),总面积20.4平方公里,人口11944人(2267户)。均为汉族。
紫帽乡地处紫帽山南麓,故名。1960年创办紫帽山农场,1984年改建紫帽乡。
该乡地属低山丘陵,耕地6080亩,主要种植番薯、水稻、花生、大豆、大小麦等。1988年粮食总产量达2460.1吨。由于地处丘陵,利于造林种果。全乡果林面积15916亩,占全乡面积的52%。森林覆盖率为54%。果树以龙眼为主,还有柑桔、荔枝、杨梅、桃李等杂果。1988年果林总收入达499.2万元,是晋江县水果的主要产地。林木以相思树、马尾松为主。80年代以来又引进亚热带的橡胶树,试种成功,面积达200多亩。
乡镇企业有农械厂、壳灰厂、蜜饯厂、石料厂、粮食加工厂等40家,还有养猪场12个。1988年总收入达1467万元。
全乡有中学1所,小学6所,还有文化站、广播站和卫生院等。
紫帽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主要名胜有唐代建的金粟洞和明代建的凌霄塔。
十七、祥芝乡
祥芝乡位于县境东部滨海突出部。乡政府驻伍堡村(东经118°44′,北纬24°44′)。辖28个村委会(38个自然村)。总面积43.86平方公里,人口7.063万人(13559户)。还有在海外的侨胞、港澳台同胞1.1万多人。均为汉族。
相传古时河南洛阳蔡氏航海卜居于此,宗祠庭苑、古松生芝草,村人引为祥瑞之兆而称“祥芝”。宋属安仁乡永宁里,元、明、清属二十一都。民国29年为祥芝镇。1952年属双湖乡,1961年成立祥芝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祥芝乡,1988年9月30日后属石狮市。
该乡三面临海,海岸线蜿蜒曲折,境内丘陵起伏,是个农渔结合的乡。全乡耕地2.4万余亩。粮食作物有番薯、大小麦。经济作物以花生、大豆为主,是晋江县花生主要产区之一。1988年粮食总产量达3836吨。
祥芝乡是晋江县主要渔区之一。有机动船184艘,载重量5889吨。捕捞范围北至舟山,南到台湾海峡。还发展海水养殖,种殖蛏、花蛤、紫菜、海带等,是全省养殖紫菜的重要基地之一。1988年渔业总收入达1.5242亿元。
1988年有乡镇企业323家,以造船、修船、织网、水产保鲜、水产品加工等为主,总产值达4050万元。
全乡有中学1所,小学20所,还有卫生院、文化站、广播站等。
十八、西滨农场
西滨农场位于县境东北部。该场原系海滩荒漠之地,抗战胜利后,由国民党泉州保安团团长林梦飞组织围垦。因紧邻西滨村,故名。
新中国建国初期,在此创办劳改农场。1952年引入金鸡水库的水冲涤盐碱地,始适于种植水稻。1955年改为国营农场。1988年辖4个村委会(1个自然村),总面积6.4平方公里,人口1207人(299户)。均为汉族。
该场划分为4个分场。耕地面积2248多亩,盛产水稻。年亩产达吨粮,1978年粮食总产量达1850吨,曾获全国红旗农场的光荣称号。1988年粮食总产量达1630.55吨。
场办有酿酒、综合食品、粮食加工、塑料、机械修配等厂。1988年总产值达548.5万元。
著名的“西滨米酒”系该场特产,名闻遐迩。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