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设置石狮市建制的请示报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狮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2373
颗粒名称: 关于设置石狮市建制的请示报告
分类号: D60
页数: 4
页码: 1029-103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石狮市的关于设置石狮市建制的请示报告等情况。
关键词: 石狮市 建制 报告

内容

国务院:
  我省泉州市晋江县石狮镇,地外闽南经济开发区。全镇面积四十八点六平方公里,辖四个居委会二十九个村委会,共一万八千户,八万五千七百八十人,耕地三万零二百亩。是全国重点侨乡之一。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凭借“华侨多、侨资多、信息灵、引进快、交通方便”等独特优势,石狮镇的国民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并带动晋江县东南邻近各乡镇同步前进,逐步形成以服装为主体,家用电器、鞋类、塑料制品等门类齐全的商品生产、销售中心。一九八六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二亿九千万元,比一九七八年增长七点八倍,其中乡镇企业产值二亿二千六百万元,占总产值75.5%;市场商业贸易额一亿七千万元,比一九七八年增长五点六倍;全年工商税收入库一千三百四十一万元,比一九七八年增长四倍。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市场空前繁荣,经济持续稳定,成为闽南侨乡重要的工商业中心集镇和经济开发区内对内对外的一个窗口。其产品已行销全国各省市区和三十多个国家。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石狮镇作为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它的政权职能、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以及各种基础设施,都难以适应迅速发展的经济建设的需要,出现工商管理混乱,交通拥挤不堪,社会治安问题较多,各种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等“经济发达、行政管理跟不上”的尖锐矛盾。目前全镇共有大小企业五百九十二家,个体商贩三千四百余户;全国各地驻石狮的商业机构四十五处,与外地合营、联营的工厂、公司一百六十四家,外地在石狮从事经营活动的常驻人口四万余人;每天进出镇大小车辆一千四百六十余班(次),日均客流量三万六千五百余人,有各种旅社、饭店一百八十四家。这样大的行政管理工作量,是一个普通的乡、镇政权无法承受的,据统计去年一年中,由于行政管理失控,全镇非法经营、偷漏税收有四百五十余万元;刑事发案率很高,特别是重大、特大案件多,去年立案的九十二起重大、特大案件破案只有54.9%;交通、市场、卫生等也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影响石狮镇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从当前石狮镇经济发展的势头看,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是完全可能的。这是因为:
  一、石狮镇是全国重点侨乡,全镇有旅外华侨和在港澳同胞八万余人,分布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侨眷、侨属五千七百余户,二万零五百余人,每年有大量侨汇寄来国内;仅去年一年就引进侨资二千余万元,全镇侨汇总储存额达一亿二千万元,同时引进各种先进机械设备二千余台(套),价值三千万港元。侨资和信息是石狮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而石狮的经济发展,又为华侨提供了更好的投资环境,扩大了在东南亚的影响,进一步壮大了石狮的优势。
  二、石狮的经济已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方位的外向型经济格局,是闽南经济开发地区一个新的开发区。一九八六年全镇外贸出口收购总值共达一千三百二十五万元。收取“三来一补”工缴费一百二十一万美元,产品外销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内销国内二十九个省市,对外对内都具有较强的辐射力。据统计目前国内外在石狮已设有联营企业三十六家,其它形式的经济单位三十家,以及独资、联办企业、公司九十四家。随着开发区的不断扩大,横向联合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好。
  三、石狮镇几年来的发展,已由单一的销售华侨物资的集镇,变为以石狮为中心,以晋江东南各乡镇为网络的商品加工、生产、销售城镇。是晋江县东南部自然形成的新的经济中心。以石狮为基地,以永宁、蚶江两个港口为出口,对加强省内外、国内外的横向联合,巩固发展贸工农型的经济格局,促进石狮地区农稳、工富、商活全面发展十分有利。为此,我们同意泉州市将石狮、永宁、蚶江、祥芝四个乡、镇从晋江县划出,另设石狮市(县级)的意见。今年三月,乔石副总理来闽视察工作时也视察了石狮镇,我们向乔副总理汇报了此项设想,乔副总理深表赞同。这四个乡镇共有人口二十三万六千七百五十八人(其中石狮镇非农业人口七万六千四百人),一九八六年工农业总产值四亿二千三百四十万元(约折国民生产总值二亿元以上),符合国务院[1986]46号文件规定的设市条件。石狮镇改市后暂由泉州市代省管理。
  特此报告,恳请批复。

知识出处

石狮市志

《石狮市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7年。记述了石狮市的历史发展与社会现状,包含建置、自然地理、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人物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石狮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