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五节 寻根谒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狮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2359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寻根谒祖
分类号:
D675.8
页数:
2
页码:
932-933
摘要:
本节记述了从大陆迁台的石狮人寻根谒祖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台湾关系
寻根谒祖
石狮市
内容
从大陆迁台的石狮人不忘自己是炎黄子孙,不忘祖家故土,数百年来,冒着海上变幻无常的风险,络绎不绝返籍寻根谒祖。
一、修葺宗祠
清乾隆年间徙居金门的蚶江欧阳氏营建“欧阳氏宗祠”,镌刻“鲤郡分支绵世泽,锦江衍派振家声”等歌颂祖先功德和怀祖的楹联。嘉庆年间,永宁林氏宗亲在台湾鹿港营建林氏宗祠,号称“诰命祠堂”。奉直大夫林元品分别在鹿港、永宁建两座“大夫第”官邸,两处各珍藏一本“诰封圣旨”(正副本)。道光十四年(1834年),台湾新竹李氏开基祖锡金回大陆,独资修建永宁岑兜“李氏宗祠”。道光二十一年,石狮洋坑的蔡氏祠堂在风雨中坍塌,在台湾的宗亲蔡庆宗闻信后倾资返故里,重建祠堂。
民国初年,徙台的蚶江王氏宗亲在台北建祠堂。民国19年,蚶江王厝的王氏宗祠落成,分居台北、淡水、基隆等地宗亲派人专程返祖居地参加进祠祭祖活动。民国20年,石狮洋坑蔡氏家庙再次修建,台北乡亲再次集资襄助。民国22年,石狮林边移居台湾、金门的洪氏宗亲捐资重建祖家洪氏宗祠。
1988年后,返乡参与修祠祭祖的台胞逐渐增多。1990年10月,台北市“议会”议员林忠,率其家族携带其渡台始祖林式霁等遗像到蚶江石壁寻根谒祖,并捐资人民币40多万元,重建玉山林氏宗祠。1992年,容卿蔡氏宗祠再次修建,在台湾的蔡氏宗亲纷纷捐资,并组团前来谒祖。1997年,台胞林为兴到祖居地蚶江村倡修并捐款重建锦江林氏宗祠。
二、共纂族谱
清嘉庆二十五年(1845年),蚶江石壁村玉山林氏修谱时,在台湾淡水经商的族人林正心曾“积金满千,公鸠佛银,交入行中,言念谱未修,以为修谱之用,又恐不充,自独加捐以补足。”
民国3年,蚶江石壁玉山林氏续修林氏宗谱。民国10年,蚶江村编修欧阳氏宗谱。民国14年,重修锦江(蚶江)林氏五房宗谱。每一次修谱都完整地把分派徙居于台湾各地的族人载入族谱。在修谱活动中,还邀请台湾族亲参加。这种海峡两岸族人共纂族谱的传统习惯构成闽台关系中一大特色。民国期间,蚶江石壁林氏宗亲编修宗谱时,由该族耆老往台与族人联系,在台林氏族人“心力俱备,其尊宗敬祖之志可谓至矣。”台湾移民重视在大陆宗族的修谱工作,藉此让子孙后代不忘祖,不忘本,知道他们的根在大陆,在石狮。许多徙台石狮人后裔就是根据族谱到祖居地寻根谒祖的。
三、探亲祭祖
1988年5月15日,台湾粘氏宗亲2人到永宁祖地祭祖扫墓。嗣后,台湾粘氏宗亲会会长粘火营率谒祖团一行13人到永宁拜谒祖先。同年9月13日,台湾台中市“法院院长”王甲乙到蚶江谒祖恳亲,返台后辗转寄来一封书函:“自从大陆归来,故乡风情,亲友欢欣接待,亲情犹历历在目,得偿先父母宿愿……嗣后如有机会,当再前往大陆与各位亲人欢聚。”
1991年8月8日,被誉为台湾“音乐教父”的许常惠教授,遵先母遗嘱,会集美国、日本、台湾等地亲人一行11人千里迢迢到蚶江寻根。几经曲折,终于找到清代蚶江“泉合利商行”的后裔王丽水。王丽水把从清代珍藏至今的陈旧家谱给许教授等阅看,个个热泪盈眶:“这才是正宗本,根找到了!”同年,台湾高雄德昌印刷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庆同曾多次到蚶江石壁寻根。90年代初,台湾永安县蔡氏宗亲会先后多次派人到石狮寻根,终于在石狮容卿村寻找到自己的祖籍地。1992年12月,由台湾“国大代表”蔡宽永等人率谒谒祖团一行18入到容卿村恳亲谒祖。两岸蔡氏宗亲畅叙骨肉深情。此外解放前后离开家乡去台人员也纷纷踏上自己的故园。1995年5月,阔别故乡48年之久的台湾警员林阿川携带妻子回到蚶江祭祖。1997年12月8日,金门洪氏宗亲在金门县有关人员和石狮市台联会的帮助下,寻找到石狮林边村的根,其先祖洪东轮于明代率子孙徙居金门,现后裔已繁衍至7000多人,分布金门、台湾各地。
知识出处
《石狮市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7年。记述了石狮市的历史发展与社会现状,包含建置、自然地理、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人物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石狮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