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支援祖国革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狮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233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支援祖国革命
分类号: D634.1
页数: 3
页码: 898-900
摘要: 本节记述了民国至1997年福建省石狮市华侨支援祖国革命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华侨 祖国革命 石狮市

内容

一、支援辛亥革命
  在辛亥革命中,石狮华侨纷纷响应孙中山的号召,积极支持和投身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他们或秘密参加同盟会,从事革命活动;或踊跃捐输,购买武器支援革命;或毅然回国,奔赴战场,为推翻封建王朝,建立共和新制不惜生命。据《缅甸中国同盟会革命史》载,石狮华侨参加该会的有陈文国、林登庸、吴竞成、王文盘等多人。他们参加创办《光华日报》、《挺进报》,宣传革命,传播新思想。武昌起义后,积极发动缅甸华侨捐募,接济革命军军饷。
  新加坡、马来西亚的石狮华侨也积极参加同盟会组织,水头村华侨王德义等人在马六甲参与创办《中华书报社》,积极传播革命思想。
  菲律宾的石狮华侨积极参加同盟会。龙塘王道记、祥芝邱奕经、大仑蔡孝忠、三吴吴文永都是同盟会员中较活跃的人物。祥芝厝上村的旅菲华侨邱允衡率先捐款5000比索,曾获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亲笔题款褒“热心公益”的匾额。龙穴村华侨高染、多次汇巨款赞助革命军。光复后,他代表菲律宾华侨工务团赴南京向民国临时政府立案,拜谒孙中山,受到孙中山奖勉。
  祥芝旅居印尼华侨周俊烈在学生时代就参加同盟会,积极从事革命活动。泉州光复前夕,组织学生队,被推为队长,宣传革命、维持社会秩序,还带队随叶青眼参加光复永春的战斗。
  二、支持抗日战争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石狮华侨同海外广大侨胞一道,纷纷成立各种抗日团体,节衣缩食,捐资输财,开展救国活动,不少华侨抛弃国外舒适生活回国参加抗日战争,甚至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
  民国20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的11月26日,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召开全菲华侨第一次救国代表大会,永宁华侨李淡为大会五人主席团成员之一。钞坑村华侨颜文初任大会秘书长,大仑村华侨蔡孝忍、蔡功南也是这次大会主要发起、组织人之一。许多石狮华侨积极为抗日救国奔走呼号。
  民国21年1月28日,十九路军在上海抗击日本侵略军,石狮旅菲华侨纷纷捐款,支援十九路军的抗日壮举。民国20~22年,菲律宾华侨捐款达200万美元。民国22年3月,又捐国币300万元,购战斗机15架。印尼泗水华侨一年内捐国币5577.10万元,银毫55050两。上浦村华侨王则棋捐资1000万元(国币),蔡廷锴将军特赠银盾表彰。石狮华侨还参与组织福建海内外民众团体救乡代表团,欢迎十九路军入闽。
  民国26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广大华侨同仇敌忾在海外建立各种抗日组织。石狮华侨王立璇、詹孟杉响应菲律宾中华商会号召,积极参与发起各华侨团体成立菲律宾华侨援助抗敌委员会的活动。继之,许多石狮旅菲华侨纷纷参与组织各种华侨抗日救国团体,永宁华侨李逢耀参与组织的菲律宾南甘马仁省抗敌后援会,岑兜华侨李秀峰参与组织并任第一届执委的菲律宾华侨店员救亡协会,菲律宾怡郎市华侨组织怡郎华侨救亡会。
  石狮华侨在菲律宾出版抗日报刊、演出抗日话报剧、教唱救亡歌曲,举行义演、义卖、义诊筹集抗日经费,开展抵制日货活动。莲塘华侨蔡旅营、金埭华侨黄念打及钞坑华侨颜文初都是当时杰出人物。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华侨筹资捐款活动更是空前高涨,在菲律宾不论殷商巨富,还是升斗小民,男女老少都热情捐资,有的工薪阶层,捐出伙食款,宁愿自己忍饥挨饿。民国27年10月至31年12月,菲律宾华侨汇回祖国捐款1488万元,捐献购买飞机款项490万比索,可购买飞机50架。民国27~29年,南侨总会捐款达5亿元国币、汽车200辆、寒衣50万件和价值250万元国币的滋补品、奎宁及其他物资。
  石狮旅菲华侨不但慷慨捐资输财支援祖国抗日,许多华侨热血青年还毅然回国请缨,奔赴抗日前线。
  民国27年1月,一批石狮华侨青年参加菲律宾华侨归国义勇队,从菲律宾回到祖国,参加皖南新四军。民国27年2月,石狮菲律宾华侨青年施纯亮、永宁高明轩、王寄生(作家白刃)及蚶江林育等人回国,前往延安参加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青工学习班学习。学习结束后,继续参加革命斗争。民国28年5月,水头村华侨王汉杰(又名爱奎)、容卿蔡培团、永宁施炳文、宽仁陈杨德、祥芝港东邱仲尧等人参加菲律宾华侨各劳工团体联合会回国慰问团到皖南慰问新四军。而后,王汉杰则投奔参加新四军,升任为军部直属教导队第三大队副政委、党支部书记。
  民国26~28年,石狮华侨的一些技术人员,在海外从事汽车、飞机驾驶及修理工作,工薪高,生活舒适。但他们深明大义回国报效。石狮华侨蔡联壁、王炮、王玉庭、黄传芳等
  人参加菲律宾华侨技术人员回国服务团,自筹路费回国,途经香港时受到宋庆龄和华侨抗日总动员会的欢迎和欢送。回国后,他们投身抗日事业,历尽艰辛,坚持在祖国西南运输线上运输军用和民用物资,直至抗战胜利。
  三、支援国内革命战争
  在第一、第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石狮华侨也作出很大贡献。
  永宁旅菲华侨董云阁(又名董光泰)于民国14年回国就读厦门集美学校、投身革命活动。民国15年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受组织派遣回永宁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传播革命思想,先后担任福建省地下党、团组织领导,民国20年为中共福建省委临时负责人之一,民国21年5月,在厦门被捕,同年10月壮烈牺牲。永宁华侨李子芳,民国16年由菲律宾回国求学,随后参加闽南地下斗争,民国2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军团领导干部,随后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民国25年,奉命参加新四军,担任组织部长,“皖南事变”中被捕,关押江西上饶集中营,宁死不屈,壮烈捐躯。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许多石狮华侨奋战在解放战争的各个战场,随军记者王寄生,跟随陈毅大军,在山东战斗,成为山东解放区著名作家。王汉杰、蔡派忠、陈坚等10余人由菲律宾回国参加革命斗争,王汉杰任粤赣边区纵队司令部参谋处主任兼作战科长。容卿华侨蔡维作(又名蔡汉源)、陈坚,民国37年参加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转战闽粤,民国38年8月,率部追击国民党残部胡琏兵团,参加解放汕头战斗。还有一批归侨、侨眷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参加石狮一带的地下斗争。参加中共闽粤赣边区闽西南泉州解放同盟地下组织的有归侨蔡派忠、高汉朝、卢良、佘琦等人,高汉朝担任武工团团长。民国36~38年,中共闽中特委晋江县委塔山区工委、石狮区工委(曾改名为石狮侨乡区工委)的成员中侨属占45%,归侨有施养宗、吴仕彬、蔡天从、王金矿等人。侨属妇女林贵攀、卢嫦娥、陈碧娥等人积极参加地下革命斗争。林贵攀把自己的住宅用来掩护地下党伤员,把丈夫海外寄回的侨汇、衣服无偿供给地下党。卢嫦娥卖掉黄金首饰购买一支“曲七枪”支持地下武装斗争,革命同志亲切地称她为“曲七嫂”。

知识出处

石狮市志

《石狮市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7年。记述了石狮市的历史发展与社会现状,包含建置、自然地理、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人物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石狮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