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佛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狮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232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佛教
分类号:
B947.242
页数:
4
页码:
873-876
摘要:
本节记述了古代至1997年福建省石狮市佛教文化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宗教
佛教文化
石狮市
内容
佛教传入石狮境内始于隋代。大业三年(607年),建“观音庵”,为石狮首座佛教道场。其后,建中亭寺、金沙寺、栖真寺、镇安寺。五代,王审知治闽,崇尚佛教。后梁开平二年(908年),重建栖真寺。宋代,佛教宗风尤盛,在佛学与儒家争论的同时,不同宗派的学说相互融合,渐趋统一。佛教成为满足人们“有求必应”现世利益的精神寄托,与民间的杂神信仰相混合而逐渐世俗化。民间神庙被改造成佛寺,祀奉观音菩萨及三世尊;小庙、庵堂,佛与杂神并祀。石狮除改建道观虎岫寺外,还先后建龙隐寺、慈济寺、本觉寺。明末清初,由于“倭患”和“迁界”,龙兴寺被毁。清末和民国初期,石狮寺僧收度女众带发出家弟子,称“菜姑”。20~30年代,石狮各地破除迷信,佛教活动受到影响。凤里庵前的观音亭和部分建筑物被拆除。尔后,旅菲华侨捐资重修凤里庵,增建寺前排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宗教信仰自由。1958年,受“左”的影响,部分寺僧、菜姑还俗,参加生产劳动。“文化大革命”中,寺庙被毁或被占用,法器被收缴或捣毁,寺僧和菜姑被赶出寺门。
1979年,落实宗教政策。重修“文化大革命”中被毁损的凤里庵、虎岫寺、金相院以及金沙庵、慎诚寺、碧云寺等寺庙。兴建双龙寺、清净寺。归还沦为公产的慎诚寺。“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中被还俗、驱赶的僧人、菜姑陆续回到寺庙住持。
1991年4月,石狮市佛教协会成立。1997年,全市佛教寺院有29座,其中开放金沙庵、慎诚寺、碧云寺3座。信仰佛教人数达数万之多,其中正式受佛教皈依三宝信徒有1000多人,统一归石狮市佛教协会管理。
一、寺院
(一)凤里庵
位于石狮北郊凤仪街与馆顶街交接处。始建于隋大业三年(607年),庵前雕有一对石狮子,供奉观音菩萨,取名“观音庵”。唐开元六年(718年),驿道(俗称“官路”)从观音庵前经过,为便于过往行人小憩,又在庵前建一石亭,称“观音亭”(也称“石狮亭”)。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洪武帝敕封“观音庵”为“凤里庵”。民国22年,石狮成为经商集镇,为扩建街道,拆除凤里庵前的石亭及部分建筑物。翌年,颜妹娘、郭阿英前往菲律宾等地募资修葺,又在庵前建造排楼。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凤里庵庵堂被占用。庵里的文物、佛像、雕塑全部被毁,庵前的石狮子、莲花臼也被丢弃。1983年,凤里庵由村民重新整修,石狮子也被迎回原处。1987年,用镀锌铁板建造高大壮观的观音亭。几经广大善男信女及爱国侨胞、热心人士的大力捐资修葺,凤里庵面貌焕然一新。
(二)金沙庵
位于湖滨街道新湖村内。始建于隋代。明清两代,屡经修葺。民国初期,延请泉州承天寺妙智法师卓锡兹庵,一时香火鼎盛。后因年久失修,梁栋腐蚀,佛像斑剥。1985年,由海内外善信捐资修复。除鼎新大雄宝殿和前殿外,又新建观音阁,塑十八手观音佛像,并在庵前开凿一口放生池。1997年,有住持菜姑1人。
(三)金相院
位于灵秀镇容卿村灵秀山。始建于隋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僧如默重建,因有空兰奇香之异,故命名“空相院”。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僧惠焰重建,有大殿、天王殿、接引殿等,易名“金相院”。“文化大革命”中,寺院被毁。1984年,重新修建。1997年,有住寺僧2人、菜姑1人。
(四)慎诚寺
位于凤里街道新华街。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由玉湖乡菜友老四叔捐资兴建。初建时只有3间平房,后经募捐建造大雄宝殿,初名“慎诚堂”。由大仑乡优婆夷施究姑住持。民国33年,究姑死后,由新华优婆夷蔡时姑住持。1960年,增建圆满阁。蔡时姑死后,慎诚堂因无人接持而沦为公产。1988年,该堂归还给佛教信徒管理,1992年4月,改称慎诚寺。1993年,全寺重修,寺貌焕然一新。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该寺题匾,悬挂殿前。1997年,有住持比丘尼6人、菜姑9人。
(五》泰亨庙
位于灵秀镇钞坑村。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元镇法师住持此庙,香火旺盛。历经岁月沧桑,庙宇坍塌荒废。1988年,由海外华侨及当地善信资捐重建,1989年竣工,庙宇宏伟壮观。1997年,有住寺菜姑2人。
(六)碧云寺
位于蚶江镇溪前村院内。始建于南宋年间(1127~1279年),初为紫云堂。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重修。后经再修,易名碧云寺。1954年,住持清意姑主持修葺。“文化大革命”中,该寺被破坏,菜姑被赶出寺门。1979年,清意姑再次住持重修。1997年,有住寺菜姑6人。
(七)圆通庵
位于宝盖镇杆头村村北公路边。始建于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供奉释迦牟尼和观音菩萨。此后有高僧住持,香火旺盛。清光绪七年(1881年)、宣统三年(1911年)和民国10年3次大修。1989年,杆头村的侨、港、台胞及乡里善信捐资重建。1997年,有住持和尚1人。
(八)梅福庵
位于永宁小街西门外。清光绪六年(1880年),普陀山僧人善修迎奉观音佛像一尊下山来闽。经过一番周折和选择,认定永宁“背五虎而面金狮,襟东海而挹西紫”,山水钟灵,决意在此创建佛寺,供奉观音菩萨。善修和乡贤蔡恢扬先后南渡菲律宾发动募捐,得到旅外侨胞和当地善信的大力支持。光绪十一年正月初六动工兴建寺庙,光绪十五年竣工,建有大雄宝殿、土地宫和戏台。供奉观音“佛祖”,并塑佛像28尊,命名为“梅福庵”。从此,南海观音神驻永宁,梅福春风长拂鳌城。1997年,有住庵菜姑2人。
(九)朝天寺
位于永宁西偏村。始建于1980年,寺庙规模宏大,雄伟壮观。大雄宝殿供奉三宝佛,中殿供奉仙祖,连接拜亭和两旁寝室、客堂、斋堂;后殿供奉观音菩萨,接连东西二轩。前门为天王殿,供奉如来佛、韦驮天尊菩萨、四大天王;后建玉皇阁楼、上帝殿、帝爷庙,是石狮境内新建的规模最大的一座佛教道场、旅游胜地。1997年,有住寺僧2人、菜姑4人。
(十)其他寺院
中亭寺,建于隋代,1997年有住寺菜姑1人。镇安寺,建于隋末唐初。虎1岫寺,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慈济寺,建于北宋,1997年有住寺僧1人。龙兴寺,建于南宋。本觉堂,建于宋代,1997年有住寺菜姑1人。龙隐寺,建于宋代,1997年有住寺菜姑1人。龙津寺,建于元代。西竺岩,建于明代。琼林寺,建于清初,1997年有住寺菜姑1人。寿宁寺,建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象峰寺,建于乾隆五十一年,1997年有住寺僧1人。慈音寺,建于嘉庆八年(1803年),1997年有住寺菜姑1人。普门寺,建于光绪十年(1884年)。东福寺,建于光绪年间(1875~1908年),1997年有住寺菜姑1人。灵秀寺,始建年代不详。清净寺,建于1981年,1997年有住寺尼姑2人。双龙寺,建于1986年,1997年有住寺僧1人。五台庵,建于1989年,1997年有住寺菜姑1人。水门寺,建于1993年。
二、佛教信徒
佛教信徒在加入佛教时,均须先授入教仪式“三皈依”,发愿皈依三宝(佛、法、僧)。受过“三皈依”的教徒,雅称男居士为“优婆塞”,女居士为“优婆夷”,并发给“皈依证”为凭。凡自愿出家者,须在三宝佛前举行出家剃度仪式,由师父(寺僧)给予落发除须,赐给法号,持素食,住在寺庙修持。男称和尚,女称尼姑。出家女子,则拜寺僧为师,受“三皈五戒”或“菩萨戒”,也可带发出家住寺,独身修持,参与世俗佛事活动。出家人须依法规受持“十戒”或“具足戒”,且每月初一、十五集中“诵戒”,意为“自我反省”。出家后受过“具足戒”的,男称“比丘”,女称“比丘尼”。
寺僧的生活来源有的靠卖香烛、供果,卜签,或施主斋供香资;有的参加民间佛事活动以增加寺庙的收入;有的靠寺田自耕自食。20年代,金相院僧转博率众开荒辟田,造林种竹,栽花制药,寺院一时昌盛。
50年代初期,石狮境内佛教信徒有数千人。1958年,部分寺僧、菜姑还俗,参加生产劳动。“文化大革命”中,寺僧、菜姑被赶出寺门。1979年开始,被还俗、驱赶的寺僧、菜姑陆续回寺庙住持。1980年后,规定信徒出家须年满18岁,出家后允许还俗。佛教徒死后,遗体进行火化。1997年,石狮市佛教信徒达数万人,正式受佛教皈依三宝信徒有1000多人。
三、活动
寺庙僧、尼,佛教居士信众每月一日或二日的念佛期日,集中一起念佛、绕佛诵经或听法师讲经等。每年举行三大节日(“佛诞节”、“观音圣诞”、“盂兰盆会”)和各佛菩萨的圣诞日纪念活动。经常举行念消灾(祈求消灾赐福、增福寿保平安、去恶从善)、放焰口、普度等活动。每年组织信众举行1~2次祈求世界和平、人民安乐的拜万佛法会,或举行拜《地藏忏》法会,超度孤魂等功德法会。佛教宣扬“一切生灵皆有情”,经常组织信众开展“放生护生”活动。为发扬“慈悲为本,济利群生”的佛教传统,经常组织信众开展赈灾,施药、助学等社会活动。石狮市佛教协会自1991年5月以来,向希望工程捐资5万元;向贫困地区、贫困户捐资11.23万元;向省内外受灾地区捐资7.54万元,捐献衣服1500多件;为修路造桥捐资34.4万元;其他捐赠9.55万元。用于护生放生款3万多元。1996年7月,石狮市佛教慈善基金会成立后,组织信众继续开展弘法、济贫、助学、义诊等善举。
知识出处
《石狮市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7年。记述了石狮市的历史发展与社会现状,包含建置、自然地理、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人物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石狮市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凤里庵
相关作品
金沙庵
相关作品
金相院
相关作品
慎诚寺
相关作品
泰亨庙
相关作品
碧云寺
相关作品
圆通庵
相关作品
梅福庵
相关作品
朝天寺
相关作品
清净寺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