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电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狮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228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电影
分类号: J909
页数: 2
页码: 808-809
摘要: 本节记述了清代至1997年福建省石狮市电影事业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电影 电影事业 石狮市

内容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上浦村华侨王则棋从菲律宾带回一部摩擦电影机和几部黑白影片,连映3个晚上,轰动一时。过后两年,王欲返菲,将影机影片卖给泉州王承宗。从此开了石狮、泉州电影之先河。
  民国18年(1929年),杏田村华侨王文笔筹款,在宽仁街聚仁路尾,建成石狮首座砖木结构的两层电影院,座位约400个。放映过黑白无声的《珍珠塔》、《桃花扇》、《小陈》、《王先生》等一批影片。该院于民国20年5月因亏损而倒闭。民国34年10月,龙穴村华侨高景从菲律宾带回一部16毫米电影机,向厦门和泉州影商租来《啼笑姻缘》、《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影片,在龙穴村放映,庆祝抗战胜利。这是石狮首次出现的有声电影。此后华侨陆续从南洋各地带影机、影片回乡,不管集镇或农村,每逢喜庆或迎神赛会,放映电影屡见不鲜。民国37年6月,石狮建成第二座电影院,地址在今五星东村街头西侧,四开间店楼,有400多个座位,经理陈仲权,放映《马路天使》、《乌鸦与麻雀》等一批影片。翌年8月,石狮临近解放,该院经理和股东去台湾,影院关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石狮电影事业迅速发展。1951年,在今人民路建造1座电影院,可容纳600名观众。1953年,石狮区由华侨投资,动工兴建晋江县首座影剧兼营、有960个座位的石狮华侨戏院,1954年竣工投用。1961年,山雅村创办影剧院,座位800个。至1965年,石狮境内有3支电影放映队,在集镇、农村巡回放映。1972年5月,石狮影剧院(由华侨戏院改名)进行翻建,安装35毫米座机。此后几年中,陆续建成蚶江影剧院和梅林影剧院,均安装35毫米座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石狮地区的电影事业出现快速发展的新局面。1979年,省电影公司拨款36万元,在新湖动工兴建狮城影剧院。1981年12月,建成村办洪窟华侨影剧院和上影剧院。1983年6月又出现第一个由农民个体创办的电影放映单位,即祥芝公社农民陈紫云创办的东埔露天电影院(以上影院均安装35毫米提包机)。其间,永宁镇侨联、蚶江镇侨联、祥芝伍堡村分别创建电影院。至1988年,石狮、蚶江、祥芝、永宁4个乡镇,有电影放映单位13个,其中影剧院6座,放映人员共76人。
  石狮建市后,狮城、石狮、南城等影剧院,装上中央空调或框式空调。狮城影剧院增设录相投影厅、歌舞厅、卡拉OK厅,开展多种经营。1996年5月,兴建多功能的石狮市新世纪影城,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包括5个电影厅(含全省首创的自选电影厅),及录相厅、歌舞厅、台球馆、商场、餐馆等配套设施,总投资800万元,于1997年8月建成开业。至1997年,全市共有17家国营、个体、私营(包括中外合资)的电影院(厅),还有35毫米提包机放映队2支、16毫米提包机放映队14支。电影机器设备主要有5505B座机4台,35毫米提包机10台,16毫米氙灯机6台,16毫米提包机14台。
  1991~1993年,市电影公司连续3年发行收入超过百万元。1992年石狮影剧院放映收入达104万元,进入全省“百万元影院”行列。同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七十周年献礼影片展映活动中,石狮市电影公司被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授予优胜集体称号。1989~1997年,全市放映电影162671场,观众达8646.3万人(次)。1993年,石狮市人民政府和福建电影制片厂合拍《石狮启示录》、《石狮人在香港》等影片,在全市和省内外放映。1996年市电影公司发行收入139万元,1997年达153万元。

知识出处

石狮市志

《石狮市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7年。记述了石狮市的历史发展与社会现状,包含建置、自然地理、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人物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石狮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