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章 群众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狮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2271
颗粒名称:
第一章 群众文化
分类号:
G249.29
页数:
18
页码:
786-803
摘要:
本章记述了古代至1997年福建省石狮市群众文化的发展情况,包括机构、文化团体、文艺创作、民间文化活动等情况。
关键词:
群众文化
文化事业
石狮市
内容
第一节 机构
一、文化馆
1989年9月,组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三馆合一”的石狮市文化馆,三块牌子,一套人马。至1997年,全馆人员17人,内分文化、图书、博物3大组。地址在市区农贸路友玉楼。
市文化馆成立后,协助市科卫文体局,组织和指导全市的群众文化活动,参与文化市场的管理;配合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大节日,组织开展各种文化宣传活动;做好文物的普查和保护工作。1991年以来,连年被评为石狮市文明单位,1992年获泉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文物保护先进单位称号。先后创作并组织排练演出10多个节目,在全国、全省文艺调演中获奖。
二、文化站
石狮文化站,创办于1951年8月,属民办公助的区级文化单位。由当地社会贤达捐资,修缮城隍庙为站址,面积400平方米,设阅览室、康乐室、播音室、工作人员4名。1959年迁至赤墟街借用工会场所,人员减为2人。1985年工会拆建,文化站附设在石狮镇政府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1988年友玉楼(即石狮文化中心大楼)建成,文化站迁入。1993年,石狮镇析为灵秀、宝盖两镇及凤里、湖滨两街道办事处后,石狮镇文化站析为4个镇(办事处)文化站,与镇(办事处)社会事务办公室合署办公。
永宁、蚶江、祥芝3个文化站,均建于1958年,属民办的集体文化单位。石狮建市后,永宁、祥芝文化站与镇社会事务办公室合署办公。蚶江文化站有独立站址,使用面积400平方米,工作人员3人。1994年,被评为福建省一级文化站。
第二节 文化团体
南宋时,洪天锡在后厅创办诗社。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石湖郭伟与李廷机等28人,在泉州城组织“紫云会”,切磋易理、诗文。明至清代,石狮、祥芝南音艺人延师设馆建立南音团体,同时出现职业化的提线木偶戏(傀儡戏)、掌中木偶戏(布袋戏)、高甲戏、打城戏、梨园戏等戏班(剧团)30多个。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蚶江南音艺人组织“金兰社”,永宁设南音传习所,培养一批南音新苗。名师苏代、林子修先后赴台湾传授南音。光绪十一年(1885年),石狮一带打城戏班,较有名气的有兴源班、小兴源班、小荣华班等。清末民国初,石狮的什音社(组)有50多个。
民国初,蚶江林桂舟邀集同好10人,成立“谈虎楼”谜社,切磋谜艺,创设物谜、画谜、哑谜等。“五四”运动后,石狮境内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出现热潮,诗社、谜社、剧团、南音社团、歌咏队、铜管乐队等各种群众文化团体大量涌现。其中,常在石狮一带演出的剧团达80余班。抗日战争期间,石狮一带出现演话剧(称文明戏)和歌剧的7支文艺宣传队和抗敌剧团、爱群小学剧团等一批剧团。抗日战争胜利后,石狮有高甲戏、梨园戏、提线木偶戏、掌中木偶戏、打城戏、歌仔戏等戏班20个,还有三如京剧社和三余平剧社两个业余京剧班,一台宋江戏连春班。当时,较出名的高甲戏班有福庆成、福庆兴、福金升、金富乐班;提线木偶班有石狮宽仁班;梨园戏班有石狮强房的大祥春、小祥春、富金春班。永宁董泉布袋戏班和蚶江石壁布袋戏班,是晋江四大布袋戏名班中的2个名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街道、学校先后组建业余剧团和集歌舞、戏曲于一体的宣传队、文工队等40多个,南音社(组)60多个。“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种文化团体被解散。学校、街道、乡村另行组织“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贫下中农宣传队”等28支,从事演、唱“革命样板戏”、“革命歌曲”等。但也出现由老艺人组成的剧团,在农村演出古装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种民间文化团体又相继复生。至1985年,石狮、永宁、蚶江、祥芝业余高甲剧团有12个,还有石狮侨乡书画社、石狮凤鸣诗社,蚶江灯谜组(后改为蚶江侨乡谜社)、石狮镇南音研究社、石狮镇职工南乐社、宽仁街益友南音社等。
建市后,群众文化艺术团体通过整顿,先后成立12个市级协会、学会。
石狮市书画协会 成立于1988年9月30日,至1997年有会员50多人。先后组织20多次书画、篆刻培训、讲座、观摩笔会,举办10多场大型书画作品展览。会员已有3000多件作品在海内外刊物上登载和展览会上展示。1991年,福建省文化厅举办首届艺术节,会员作品20多件入选展出。协会开展扶贫助残义卖作品活动,与部队开展精神文明共建活动,与永安市书画协会缔结友好团体,联办作品展览。协会成绩突出,海内外40多家刊物作了推介,福建电视台、泉州电视台多次报道书画协会活动及成果。
石狮市花卉盆景协会 成立于1988年10月1日,至1997年有会员200多人,有固定盆景二千余盆。协会每季度举行一次交流座谈会,或开展技术讲座,或组织会员学习植物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还经常邀请专家到各乡镇会员家中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先后组织7次花卉盆景展览。许多好作品在省、市花卉盆景展览中获奖。
石狮市南音协会 成立于1989年3月28日,至1997年下属有蚶江、永宁、宽仁街益友、南乐、祥芝东埔、灵秀钞坑等27个南音社(组),成员243人。该会是中国南音学会团体会员、泉州市文化局“芳草计划”试点单位。1990~1994年,先后由福建省音像出版社、香港兴顺唱片公司录制纪安心演唱的南曲录音带7集,蔡亚君、陈双桔演唱的南曲录音带1集,吴抱负演奏的《嗳仔指》南曲录音带1集。协会会员及蚶江南音社担任录音带伴奏。这些录音带发行后,受到海内外弦友的欢迎。为培养南音新人,协会还协助石狮市文化馆于每年暑假举办“中小学生南音培训班”,各基层社组还与当地学校挂钩,帮助学校开展南音教学,培养南音新苗300多人。1995~1997年,石狮选手在“泉州市中小学南音比赛”中,均荣获中学组、小学组一等奖、二等奖。1996年12月,石狮市实验小学幼芽南音组参加省文化厅、省文联举办的“福建省首届曲艺节”表演由耕耘改编的新南音《再创辉煌》,荣获金奖。基层南音社组也积极开展活动,市区群芳乐府、职工南乐社、新湖南音研究社,每年元旦、春节、元宵、中秋及国庆节,在石狮文化中心举办南音演唱。祥芝南音社10多年来,克服困难,坚持活动,培养了大批青少年南音新手,取得显著成绩,有的被专业剧团聘任为乐手,有的被国外南音团体聘请担任教师。
石狮市摄影协会 成立于1989年5月1日,至1997年有会员52人。协会成立以来,举办多次摄影作品展、培训班,组织摄影夏令营活动。会员一批作品在全国及福建省的影展中展出并获奖。
石狮市灯谜协会 成立于1989年9月14日,至1997年下属组织有蚶江侨乡谜社、永宁镇鳌城谜社、石狮灯谜研究社、蚶江镇莲埭灯谜组等,共有成员110人。蚶江侨乡谜社于1982年2月,被省文化局评为福建省农村文化艺术工作先进集体,1990年2月被省文化厅列为“芳草计划”示范点。市协会成立以来,还多次组团参加全国性、全省性灯谜竞猜活动,均取得优异成绩。会员7人自费编印8种灯谜集,出版谜报、谜刊。
石狮市中华诗词学会 成立于1990年2月3日,至1997年有会员60人,有8人加人全国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出版专著8册,创作的近3000首诗词、2000余对楹联作品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并在全国诗词大赛中获奖。郑伯洋等10人的事迹被载人《中国诗词年鉴》。
石狮市戏剧曲艺协会 成立于1990年5月23日,至1997年有骨干会员30人,下属组织有蚶江、新华、新湖、锦兴、明艺5个职业化的民间高甲戏剧团和1个侨艺歌舞团,还有石狮什音社。1994年,新华高甲剧团演出的《斩皇女》、新湖高甲剧团演出的《忠烈千秋》、蚶江高甲剧团演出的《血泊后梁宫》、锦兴高甲剧团演出的《恩仇记》,均由福建电视台拍制成录像带,先后在福建、厦门、泉州电视台播出,并发行到香港及东南亚侨居地。
石狮市文学工作者协会 成立于1990年5月23日,至1997年有会员50人,其中有省作家协会会员6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8人。下属组织有石狮市椰风文艺社。协会成立以来,与市文化馆联合,多次邀请国内著名作家、评论家到石狮举办讲座,并与《福建文学》、《厦门文学》杂志社共同举办创作座谈会、笔会。会员40多人次在省内外报刊的征文、征诗中获奖。
石狮市音乐舞蹈协会 成立于1990年5月23日,至1997年有会员75人。协会成立以来,配合中心任务,积极创作节目,组织各种文艺晚会,并与香港音乐界、旅港乡亲联络,由旅港乡亲捐赠20多万元,添置一套音乐电子设备及民族乐器,还共同举办音乐会、文艺联欢会,建立紧密的联系。会员在省级以上汇演比赛中屡创佳绩。
石狮市交谊舞协会 成立于1992年6月29日,至1997年有会员400多人。协会组建表演队,开展宣传、教学、表演活动,参加全市性各项重大文艺晚会的演出。连续三届在福建省举办的“国标舞锦标赛”中荣获团体第3名。
石狮市绿洲读书社 成立于1992年8月8日,至1997年拥有12个分社及读书活动组,社员达3000多人。读书社办有“绿洲书屋”、“绿洲图书馆”、“电脑培训中心”等,多次举办“绿洲讲座”,并通过演讲比赛、专题研究、文娱晚会、征文活动等形式,推动石狮市民“读有益书,做文明人”活动的深入开展。1996年12月,读书社建立绿洲读书发展基金会,现有资金30多万元。1997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头条播送绿洲读书社的事迹和石狮人读书求知的活动情况,并加了编后语。同年9月,中共召开的十五大期间,在北京举办的展览会上,介绍该社事迹的图文、照片也被展出。
石狮市楹联研究会 成立于1994年10月20日,至1997年有成员48人。研究会成立以来,举办多场专题研讨会,并与中国楹联研究会联合在石狮举办楹联学术研讨会。会员创作的楹联,遍布于石狮各乡镇,并多次在全国性征联比赛中获奖。
第三节 文艺创作
一、文学创作
石狮历代文学创作颇丰。南宋端明殿学士洪天锡(后厅人)著有《阳岩文集》等书5部。明代塘头人王畿(官至浙江布政使)著有《樗全集》,郭伟(石湖人)著有《文家镜》、《主意丛林》等书47部。清代刘廷勋(永宁人)著有《诗集》,陈棨仁(永宁人)著有《藤花吟馆诗录》等书11部,杨浚(曾坑人)著有《闽南唐赋》等书13部。民国初,蚶江林桂舟著有《锦江林画中隐语》、《集艳图》等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石狮的文学创作走上白话文道路。20年代,创作一批现代剧本,如反映侨乡题材的话剧《侨家》,宣传救亡歌剧《可怜的秋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石狮群众业余文学创作不断取得新成果。1987年前,省级以上的刊物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民间故事等130多篇。石狮建市后,文学工作者队伍迅速发展,文学创作空前活跃。1989~1997年,全市有26位作者出版文学作品集20部,并在各级正式刊物上发表文学作品2000多篇,700多万字,有40多人(次)在省内外报刊的征文、征诗中获奖。石狮市文化馆创办《石狮文艺》季刊,于1991年10月出版创刊号。后每年出版4期,每期40万字。1991年12月,石狮市文化馆编纂出版石狮市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其中《故事卷》收入民间传说、故事365篇、58万字;《歌谣卷》收人民间歌谣384首、32万字;《谚语卷》收入谚语2580条、18万字。
二、戏曲创作
20年代,石狮民间剧团创作上演反映侨乡题材话剧《侨家》、宣传救亡歌剧《可怜的秋香》。抗日战争期间,石狮各乡村、学校建立的剧团、文工队自编自导《爱子仇》、《麒麟寨》、《面包》等一批宣传抗日、反封建、反官僚的话剧、歌剧剧本。
50~60年代,农村业余、专业剧团和学校文工团配合土地改革、抗美援朝、扫除文盲、参军等中心工作,创作一批歌剧、话剧、曲艺、小演唱作品,如《上冬学》、《不法奸商大老虎》、《打倒美帝野心狼》等。“文化大革命”中,群众业余文艺创作主要是移植“革命样板戏”,把京剧《沙家浜》、《红灯记》等改编为方言歌剧、高甲戏演出。1985年,高永清创作的高甲小戏《晚成哥求婚》,获全国农村题材小戏创作评比二等奖。新湖、蚶江高甲剧团,多次在福建省民间职业剧团展演中获创作、演出奖。1987年8月,石狮中心小学艺术团将13个节目组成一台戏,晋京并到中南海汇报演出。市南音协会创作一批反映当代火热生活的新南曲,并在全国及省级汇演中获奖。
三、美术 书法 摄影 灯谜创作
石狮传统的民间绘画、书法、摄影、灯谜创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得到不断发展,涌现许多新人新作。吴庆勋创作的水印木刻《放映员》、《前沿绿长城》、《二月》等作品,于1965年入选全国美展,后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前两幅还被选送日本展览。60~70年代,有9位作者33件美术书法作品入选省级以上美展。1985年,文化部命名晋江县为首批“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当时一批石狮作者为此作出贡献,受到县人民政府表彰。1991年省首届艺术节,石狮市有23位作者的27件作品入选。1992年举办的石狮民间绘画展览,展出25位作者的57幅作品。有一批作品在国内外刊物上、画展中发表、展出,并多次在国际、全国大奖赛中获奖;有的作品作为馈赠礼品,已流传欧美、东南亚各国,并被多家博物馆、纪念馆收藏。1996年,蔡宏义有20多件摄影作品由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收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福建》一书。市摄影协会会员有10多件作品,在全国和省级的影展中获奖。灯谜爱好者创作一批佳谜,在省级以上的灯谜比赛中多次获奖。有些灯谜爱好者还著书立说,发表有关灯谜研究成果。石狮市灯谜协会会长苏温才,历年谜作数千条,多次在全国性谜会获奖。他的谜作、谜评、谜论在《人民日报》、《中华谜报》、菲律宾《世界日报》等海内外40多种报刊杂志上发表并被选人《中华谜语大辞典》、《当代百家谜选》等书。他被聘为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顾问、福建省谜协顾问。1997年10月,由王景超、林祖炳、黄杏川合著的《蚶江乡土灯谜简注》一书,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
四、音乐、舞蹈创作
50年代,石狮南音社配合中心任务创作一批新南曲,如《喜送公粮》、《送郎参军》等。长期流传在石狮的拍胸舞、彩球舞、踩高跷、狮子舞、舞龙、跳鼓等,经不断改进,表演艺术得到提高。如《彩球舞》揉进武术动作,还与踩高跷结合起来,从地面表演发展到高空表演;表演舞龙时,配上电光、烟花,增强艺术魅力。1960年,石狮蔡清岩、何敬智整理改编的民间舞蹈《碰球舞》和王健创作的少儿舞蹈《童谣舞》、《大头娃娃》3个节目同时晋京参加全国群众业余文艺会演。1962年,石狮公社大仑大队文艺队对传统的“跳鼓”赋予新内容,排练《赞颂“农改田”》,在省农村文艺会演中获一等奖。
1984年,晋江华侨中学(今石狮华侨中学)的少年舞蹈《天乌乌》和石狮中心小学的舞蹈《蜗牛与黄鹂鸟》,在全国少儿歌舞录像比赛中获鼓励奖。
1989~1997年,在第五届至第七届省武夷音乐舞蹈节上,石狮市有10多个节目入选参演并获奖,其中民间舞蹈《毽子舞》、《狮子舞》获文化部奖励,小品《妈妈》入选全国“群星奖”,获优秀奖。10多位会员的音乐作品,多次在省级、全国性报刊发表及演唱中获奖。以蚶江镇溪前村蔡满意一家人为骨干组成的舞狮队,舞狮表演名闻遐迩,1994年元月,受国家体委指派,参加在香港举行的国际舞狮比赛,获金奖;同年3月参加中国广场民间文艺表演赛,获金奖。
附:历代石狮籍人著作选录
一、南宋著作选
洪天锡(后厅人,刑部尚书):《奏议》、《经筵讲义》、《通礼辑略》、《味言发墨》、《阳岩文集》
林洪(蚶江古山人):《山家清供》、《山家清事》、《西湖衣钵集》、《家塾所刊》、《茹草纪事》、《文房图赞》
二、元代著作选
王翰(庐州人,寓居永宁沙堤,贵州行省参议):《友石山人稿》
刘宗元(祥芝大堡人,移居晋江鲁东,刘君辅侄孙):《五经集解》
三、明代著作选
干宗亮(永宁人):《诗集》
郭宗磐(蚶江石湖人,广西按察副使):《易学说海》、《老子解》、《庄子解》
郭伟(蚶江石湖人):《四书集注发明》、《鳌头龙翔集注》、《集注衍文》、《集注真诠》、《集注珠玑》、《集注归正》、《集注抄评》、《集注正宗》、《集注全书》、《新说评》、《主意金玉髓》、《崇正录》、《名公答问》、《归正讲》、《合注篇》、《名公新讲》、《名公新意》、《类隽火齐》、《篆笔录》、《红炉点雪》、《主意天龙》、《中流砥柱》、《四书案》、《定盘针》、《集注翼》、《宗一说》、《主意丛林》、《青云捷径》、《文家镜》、《四书丹篆》、《醒人语》、《提掇英雄》、《四书约旨》、《方家答问》、《四书中兴》、《四书答》、《主意圆机》、《万代说宗》、《四书秘旨》、《主意萃锦》、《百子金丹》、《四书镜》、《主意天真》、《主意宝藏》、《正说评》、《五经金丹》、《百子金丹》
黄克缵(永宁梅林人、尚书):《数马集》、《杞忧疏稿》、《百氏绳愆》、《性理集解》、《春秋辑要》、《古今疏治黄河全书》、《全唐风雅》、《鉴井吟》、《独奕篇》、《乘槎稿》
黄道爵(永宁梅林人,克缵子,楚雄知府):《丽瞩亭诗集》
龚廷宾(永宁沙堤人,庐州知府):《居家懿范》
黄鳌(宝盖龟湖人,湖广参议):《三峰文集》
王畿(宝盖塘头人,浙江布政使):《樗全集》、《四书易经解》
李廷森(永宁梅林人,刑部主事):《四书精解》、《诗文遗稿》
周延禧(蚶江石湖人,参将):《文集》
吴韩起(宝盖龟湖人,户部主事):《四书说》、《易经说》、《诸子需云》
四、清代著作选
龚锡瑗(永宁沙堤人,宁远知县):《邮亭草》
黄觐光(永宁梅林人,克缵曾孙,中部知县):《桥山集)
刘德炳、刘廷简(永宁人):《唱和诗集》
刘廷勋(永宁人、德炳子):《诗集》
林士锐(蚶江石璧人):《观象指南易说》
朱莲(永宁人,漳州府学训导):《十韵草堂诗文集》
王恕恩(宝盖塘头人,王畿裔孙):《传信录》、《乡俗论》、《顺信堂箴语》
施琼芳(祖籍永宁西岑,移居台南,主事):《春秋节要》、《石兰山馆遗稿》
陈棨仁(永宁人,广东知府):《说文丛义》、《闽中金石录》、《绾绰堂遗稿》、《铜鼓考》、《汉律辑要》、《绾绰书目》、《闽诗纪事》、《海纪辑要》、《温陵诗纪文纪》、《岑嘉州诗注》、《藤花吟馆诗录》
杨浚(湖滨曾坑人,内阁中书):《淡水厅志》、(岛居录》、《清水岩志》、《冠悔堂诗文集》、《冠悔堂楹语》、《小演雅》(续录、附录、别录)、《世德录》、《示儿录》、《金石题跋》、《易义针度》、《闽南唐赋》、《补金英飏言》、《笔记楹语》
施士洁(祖籍永宁西岑,琼芳子,内阁中书):《后苏庵诗抄》、《后苏庵词草》、《后苏庵文稿》
五、民国著作选
林桂舟(蚶江人):《锦江林画中隐语》、《集艳图》、《锦江谜话》
颜文初(灵秀钞坑人,菲律宾中西学校校长):《童子尺牍》、《学生尺牍》、《商业尺牍》、《商业新教科书》
林大廷(蚶江人):《卫生便览》、《痘疹专书》
蔡培火(祖籍石狮容卿人,中国国民党台湾省党部委员、立法院立法委员):《告日本国民》、《东亚之子如斯》、《国语台语对照》
谢玉铭(祥芝赤湖人,燕京大学教授):《物理学原理及其应用》、《物理学实验》(以上英文本,合著)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著作选
王礼贤(蚶江人,菲律宾华侨):《养德居吟草》
李影鹃(永宁洋厝人):《野草吟集》
郑华民(永宁西厝人,菲律宾华侨):《怡轩诗集》
郑碧梧(永宁西厝人,移居台湾):《春草吟笺》
王人杰(永宁下宅人,菲律宾华侨):《人杰诗词集》
李淡(永宁洋厝人,菲律宾华侨):《李淡诗词钞》
林惠祥(蚶江莲埭人,厦门大学历史系主任、教授):《中国民族史》、《文化人类学》、《台湾番族之原始文化》、《民俗学》、《世界人种志》、《神话论》、《考古通论》、《菲律宾民族志》(编译)、《婆罗洲民族志》(编译)、《苏门答腊民族志》(编译)
谢希德(祥芝赤湖人,玉铭女,中科院院士,上海市政协主席):《表面物理》、《半导体物理》、《固体物理学》、《群论及其在固体中的应用》
王启明(宝盖塘头人,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光纤通信在中国的研究与发展》、《科学前沿与未来》、《光电子器件》、《半导体激光器原理》、《硅锗应变超晶格材料与器件应用》
白刃(原名王寄生,永宁人,中国作协理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师级创作员):《战斗到明天》、《战斗到明天续集》、《南洋漂流记》、《龙真人别传》(以上长篇小说)、《白刃小说选》、《激流》、《平常人的故事》、《镇海石》(以上短篇小说)、《兵临城下》、《糖衣炮弹》、《白鹭》、《战火纷飞》、《乌金城》(以上话剧)、《莲花湾》、《探亲假》(以上歌剧)、《野草集》、《前进的回声》(以上诗集)、《罗荣桓的故事》、《社会发展故事》、《沉冤记》、《小铁腿长征记》、《无敌英雄》、《大时代的插曲》
王玉树(凤里宽仁人,中国作协会员、天津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子芳传》、《新诗纵横观》、《解放军文学书系·诗歌卷》、《鲁迅与西方文化》、《创造新世界的文学》
邱华柄(祥芝东埔人,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现代财政学》、《新加坡证券市场与投资分析》、《经济特区财政与税收》、《投资项目经济评价》、《所得税理论与实证分析》
陈安全(宝盖玉埔人,中国作协会员、厦门大学新闻系主任、教授):《英国文学的伟大传统》、《现代航天之父布劳恩》、《海明威传》、《查尔斯与黛安娜》、《美国科学幻想故事集》(以上译著)
王善钧(凤里新兴街人,厦门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教授):《由结构走向解构》、《现代西方哲学》、《现代外国哲学》、《现代欧洲大陆语言哲学》、《现代西方哲学辞典》
蔡淑娥(灵秀加曾寨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工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管理会计》、《公司理财》、《经济大辞典·会计卷》、《会计学原理》(译著)
卢祖伟(祥芝卢厝人,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交际汉语教程》
洪俊峰(蚶江洪窟人,《厦门大学学报》编辑):《西方学者论毛泽东》、《主体论》、《伦理学原理》。
吴新涛(湖滨新湖人,农工党中央委员、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结构化学》(译著)
程庆阳(蚶江大厦人,交通部第三航务局工程勘察设计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港口工程新结构》(主编)
王仁波(宝盖塘头人,上海市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隋唐文化》、《中国美术全集·墓室壁画》、《陕西陶俑精华》、《金银器》、《日本出土的中国陶瓷》(译著)
林甘川(凤里新华人,新安江水力发电厂厂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新安江电厂特定装置》
王晓蓉(湖滨民生街人,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教授,女):《环境化学》、《海洋技术》
蔡敦民(凤里新华街人,化工部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橡胶工业手册》、《橡胶工业供电设计手册》
王明枢(永宁下宅人,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建筑声学设计手册》、《空气调节手册》
吴颜卿(湖滨新湖人,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合金研究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电机工程手册》
蔡乃木(宝盖雪上人,天津医科大学教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医药数理统计》、《微积分类型与题型》
蔡型乞(蚶江人,广东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主任、教授):《英汉国际经济贸易词典》(参与编著)
蔡世设(凤里大仑人,南京林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交通工程》、《汽车维修实践教程》
陈周泰(灵秀港塘人,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肝胆外科副教授):《实用创伤外科学》
施能济(湖滨林边人,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副教授):《新编汉英词典》、《英语阅读技巧》、《今日英语教师用书》、《阿基诺夫人传》(译著)
胡建宇(石狮人,厦门大学亚热带海洋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物理海洋学基础教程》
李西渠(永宁梅林人,福州一中特级教师):《中国著名中学作文精华·福州一中卷》(主编)
李光盾(永宁梅林人,中学高级教师):《初中英语典型错例分析》(合著)
第四节 民间文化活动
一、灯谜活动
清末民国初,石狮一带每逢节日,经常举行灯谜活动,许多商家在门口挂花灯,灯上贴有若干谜条,以吸引顾客,猜中者赠予奖品。蚶江灯谜爱好者林桂舟,常于农历七月十九日民间“普渡”之日,高搭谜台,悬谜征射。民国21年(1932年),台湾谜界派人到蚶江交流谜艺。民国35年中秋,永宁高武皓在顶街泰安药房门口,举办一场较大型谜会,热闹非凡。
50年代,石狮等乡镇逢年过节常举行灯谜活动。1959~1966年,永宁文化站连续举行8次新春谜会。“文化大革命”期间,灯谜活动很少开展。1978年后,灯谜活动重新兴起。各乡镇除节日举行群众性猜射外,还举办各种系列的专题谜会,有新婚谜会、计划生育谜会、普法谜会、五讲四美谜会等。蚶江侨乡谜社,自1980年以来举办了“华联杯”全国灯谜大会猜,全国谜友“大家猜”笔猜活动,还举办10多次专题灯谜活动。1986年11月,蚶江代表团参加在苏州举办的“姑苏谜会暨首届灯谜知识竞赛”,获团体电控竞猜第三名。1991年6月和1993年2月,高云鹤两次独资举办“夏威移杯”全国灯谜大奖赛。1992年8月,市灯谜协会代表团代表泉州市参加在保定举行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灯谜艺术节”,获团体总分第三名。1997年2月,蚶江侨乡谜社代表团参加在漳州举办的第二届中华灯谜艺术节活动,获团体电控竞猜第三名。还有会员多人在历届福建省灯谜竞赛中获奖。1989~1997年,全市举办20多场专题谜会。《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80多家新闻单位,报道过石狮灯谜活动盛况,称石狮为“灯谜之乡”。
二、文艺表演
元代,石狮民间在“社火”中,出现在马背上搭高台表演和化妆骑马表演的“装阁”民间文艺。明至清,南音社团,木偶戏、高甲戏等剧团,经常在各乡村演出。清同治九年(1870年),祥芝基督教堂内设唱诗班,开展唱诗活动。
民国初期,石狮一带乡村、街道,逢民俗节日常搭台演唱南音。当时,在一些行店用华侨从菲律宾等侨居地带回的收音机、留声机播放音乐等,以招揽顾客。抗日战争期间,各乡村、学校成立的剧团、文宣队、歌咏队等,经常上街、下村巡回演出小歌剧、街头剧、傀儡戏等,教唱抗日歌曲,宣传抗日救国,还在石狮礼拜堂举行音乐会。
50年代初,北方的扭秧歌、打腰鼓传人石狮后,各乡村、学校组织秧歌队、腰鼓队,经常结合中心工作开展宣传活动。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各剧团经常在农村、街道巡回演出古装戏和现代剧。“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剧团、南音社被解散,活动停止。各乡村、学校组织“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下乡、上街演出“革命样板戏”,教唱“革命歌曲”等。进人80年代,群众性的音乐、舞蹈、戏曲活动蓬勃开展。每年元旦、春节、元宵、中秋、国庆节期间,石狮经常举办文艺踩街活动,在文化中心举办南音演唱会。1989年1月29日,首次举办市迎春文艺晚会。5月,举办为期10天的市首届青少年文化节活动。6月1日,举办首届中小学生文艺调演。1990年国庆节,举办为期一周的石狮市首届民族艺术节,由150多个节目组成文艺踩街活动,有20多个村(居)委会300多名民间艺人参加专场表演。1992年,举办《海峡情深——李仰圣声乐作品音乐会》,邀请全国著名歌唱家阎维文、刘君侠参加演唱。1990~1997年,全市举办较大型的音乐会、文艺晚会、歌手大奖赛等40多场,举办6次全市民间职业剧团的展演,举办什音、笼吹、小戏专场演出20多次,举办《中秋寄怀台湾亲友》、《太阳颂》等专题吟诵会10多场,还举办数场露天舞会。
三、书画摄影、花卉盆景展览
1982~1988年8月,举办书画展8次,与驻军及兄弟县、市联办书画展5次。1988年9月30日,举办石狮建市书画家作品邀请展,参展作品250件。1991年7月,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石狮书画作品展,参展作品180件。1993年10月,举办庆祝石狮建市五周年书画作品展,参展作品200多件。1996年,接连举办庆祝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书画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金秋全国名人书画作品展、庆“七·一”、迎回归书画展等,每次参展作品均有200件左右。
1988年10月1日,在市体育场举办《石狮市、晋江县联合盆景展览》,展出花卉盆景300盆。1995年3月,举办姜雄雄收藏的200件奇石展览,观众达2000多人。1988~1997年,共举办6次盆景展览。
1989年10月,石狮市恒信印刷厂厂长林顺利独资举办全国“石狮杯”摄影大奖赛,参赛作品3000多件。同年,还举办优秀摄影作品展,展出作品150件。1993年9月,举办蔡宏义摄影作品展,1996年春节,举办蔡天生、蔡自然等5人摄影作品展。1996年12月,举办石狮建市八周年光辉成果摄影作品展,展出作品60件。1991~1997年还多次举办会员摄影作品展览。
第五节 对外文化交流
随着80年代的改革开放,尤其是石狮建市以来,石狮发挥侨乡优势,广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1983年国庆节期间和1989年4月,蚶江侨乡谜社先后举办两届全国性的《蚶江侨乡谜会》,有香港同胞、东南亚侨胞和国内20多个省市上百名谜坛高手云集蚶江,交流谜艺。1993年10月,由市文化馆和市灯谜协会举办《当代风采佳谜创作赛》,邀请泰国、新加坡、菲律宾、香港等地及各省(市)计300多名谜手参赛。
1989年7月,石狮椰风文艺社与菲律宾椰风文艺社缔结为姐妹社,时由菲律宾椰风文艺社社长王宏榜率团到石狮访问,并进行文艺交流。自1990年以来,每年4月举办石狮市旅菲华侨青少年回乡夏令营活动,石狮文艺界为夏令营华侨青少年表演南音、什音、踩高跷、碰球舞、狮子舞等乡土文艺,举行中国画、中国书法现场创作,并将作品赠给华侨青少年。1997年11月,蚶江镇溪前村舞狮队,应邀到日本泉南市表演。
1989年中秋节,市文化馆、南音协会举办《海内外金秋南音大汇唱》,应邀参加的有印尼、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南音代表团,以及泉州、厦门等地15个南音社团,在石狮连续3天举行9场演唱会,演唱曲目120多首,国内外20多家新闻单位作了报道。1990年和1995年,市南音协会先后两批16人参加福建省音乐代表团出访菲律宾。1990年访菲时,应邀到总统府演出,受到总统阿基诺夫人的接见。1992年,市文化馆共接待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菲律宾等地弦友250人(次),同台演唱23场。1994年,“群芳乐府”南音艺人20多人,自费前往香港、菲律宾交流演出。1995年,市南音协会与菲律宾国风郎君社缔结成友好团体,国风社一行40人及菲律宾南乐崇德社、长和郎君社弦友,在石狮举行庆祝结谊活动,共同举行南音踩街、南音联欢会,观看私立育青学校、华侨中学的南音教学汇报演出。1996年,菲律宾国风社邀请石狮市南音协会6人,赴菲参加国风社庆典。1997年中秋节,菲律宾长和郎君社40多人,前来石狮访问,与市南音协会举行联欢演奏。
自1989年开始,石狮市文化馆在菲华《世界日报》、《菲华时报》,开辟《石狮文化》和《石狮新貌》摄影新闻专版,1992年又开辟《石狮百村》专版,用2年时间系统刊登石狮100个村、街新貌照片。至1997年,石狮文学作者在菲华《世界日报》、《菲华时报》、《商报》上,发表作品20多万字。石狮市文化馆、市文学工作者协会接待菲律宾华侨文学团体来访12次、200多人。
知识出处
《石狮市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7年。记述了石狮市的历史发展与社会现状,包含建置、自然地理、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人物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石狮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