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节 公用事业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狮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1950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公用事业建设
分类号:
TU984.257
页数:
5
页码:
410-415
摘要:
本节记述了民国至1997年福建省石狮市公用事业建设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公用事业
城镇建设
石狮市
内容
一、供电
民国13年(1924年),华侨投资在石狮镇创建电灯公司,装机25千瓦,供电范围只限于少数商家和居民。民国24年供电灯数仅450盏,至民国27年停业。民国37年,厦门汪昌庄等人集资创办石狮电灯公司,装机20千瓦,发电时断时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石狮镇商人及华侨集资合股又另装一组25千瓦发电机运行发电,每日供电6小时左右。1952年增添15千瓦发电机组1台。1955年实行公私合营。1957年改称石狮电厂,同时新建120千瓦柴油机组1台,并把原220伏低压线路改为6.6千伏供电。1965年5月,部分电源由晋一线35千伏输变线路供给。当年发电设备容量184千瓦,发电量21万千瓦时。此后石狮电厂新增1台300千瓦作为备用发电机组,并架设青阳经罗山至石狮10千伏配电线路。
1971年5~10月,完成泉州至石狮,港塘至荆山35千伏的输变电工程的初步设计。1972年2月,由石狮电厂架设石狮至洪窟一、二级站10千伏线路,设630千伏安主变压器3台。1973年1~10月,由青阳、石狮、安海3个电厂组成工程队,完成晋江县第二回35千伏输电线路(泉州至石狮晋二线)的架设任务。1974年5月,石狮35千伏变电站新华输变电站竣工投产,安装主变压器1台× 2500千伏安,晋南电灌站2 × 1800千伏安线路1.46公里。石狮镇内配电线路由6.6千伏升为10千伏供电,发电设备退役,改由泉州电厂趸售供电。1981年1月建石狮供电所,辖石狮变电站,主要供电地区除石狮镇外,还向永宁、蚶江、祥芝及龙湖、金井、深沪、永和等7个公社供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石狮经济迅猛发展,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1988年5月,石狮建市筹备小组与福建省电力工业局签订联营办电协议,并于同年10月18日成立石狮市电力联营公司。当年12月建设石狮塔前35千伏临时应急变电站(容量1台×1万千伏安)。1989年7月,动工建设山兜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并于1990年6月30日竣工投产。1994年5月,动工建设仑后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并于1995年3月21日竣工投产。1995年4月,开通电力数字程控交换机系统(ISDX)。同年9月,电力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MIS)投入运行。当年实现供电42352万千瓦时,经营收入1.72亿元,利润总额1411.48万元。石狮电力公司被评为“省工业企业三百大”。1996年7月,通过福建省首家“农村电气化”达标市(县)验收。12月,通过石狮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达标验收。1997年3月,设计电网数字微波工程;5月,石狮市第二回220千伏输电线路(官桥至石狮)竣工营运。山兜22万伏变电站采用单母线分段结线方式,22万千伏进线2回,11万千伏出线2回,分别与祥芝、仑后、永宁、龙湖变电站相连接,形成石狮市电网辐射形态。当年供电53147万千瓦时,人均年用电量1900千瓦时;经营收入26714.76万元,利润总额2358.15万元。
二、供水
1982年以前,石狮居民生活用水以井水为主。1982年2月,石狮镇建成日供水2000吨的自来水厂,厂址在庵前村41号,占地10亩。建成一级泵房1座,占地1亩。输水管内口径300~100毫米,管线总长17公里。水源取自晋江南干渠的新鸡肠沟(玉浦村),水质综合合格率为70%,供水覆盖面为旧镇区的宽仁、五星、新华、新湖等7个村街,共1.8平方公里。1985年水厂扩建为日供水4000吨,年供水144万吨。至1987年用户发展到3500户。
1990年10月1日,山兜自来水厂日供水2.5万吨的一期工程建成投产,为建市初期城市中心区快速发展提供保障,基本满足市区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1992年,石狮市人民政府对山兜自来水厂一期工程进行技术改造,供水能力提高到3.5万吨/日,共铺设内口径800~100毫米管线,总长35公里。
随着石狮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供水范围不断扩大。至1993年夏季,日供水3.5万吨的山兜水厂已满负荷运行。石狮市人民政府决定投建日供水20万吨的大型水厂(并在用地上留有扩容至日供水30万吨的余地)。1993年8月成立石狮市日供水20万吨自来水工程指挥部和二期扩建山兜水厂二期工程指挥部。1994年6月1日,山兜水厂二期扩建工程建成投产。山兜水厂的日供水能力5.5万吨,经技改后日供水达到6.5万吨。城市建成区供水覆盖面积达到90%,用水户6800余户,出水合格率96.8%。城市建成区形成环状供水系统,管线内口径800~100毫米,总长47公里。
1994年6月28日,石狮市自来水公司经福建省体改委批准改制为股份制企业,拥有固定资产8100万元。1996年12月28日,位于玉浦的全省县级(市)规模最大的自来水工程——石狮市日供水20万吨自来水厂建成投产,固定资产达3亿元,并与山兜自来水厂成功并网供水,至此石狮市自来水公司日供水能力达26.5万吨,城市建成区供水普及率达100%。该工程占地总面积258.6亩,其中主厂区228亩,工程总建筑面积3.17万平方米,厂区绿化面积9万平方米。同期建成的还有向沿海三镇供水的两个加压泵站和内管径1000~600毫米的输水干管工程(38公里),以及城市规划区内部分供水主干管系统(最大内管径达1200毫米,球墨铸铁管)。该水厂引进法国得利满公司的自动加药加氯加氨系统、自动化中央控制系统和V型滤池技术设备,以及美国瓦里安公司的水质化验设备,技术设备达到9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供水水质出厂综合合格率达98%以上,达到国家二级供水企业的标准。
三、引水
石狮唯一的水源为晋江南渠,石狮的供水只能依靠从南渠下游的鸡肠沟取水。枯水季节,石狮水源严重不足,而且上游沿岸生产、生活污水大量排入南渠,致使石狮境内取水点水质恶化,严重影响市民的身体健康和制约城市的发展。
1993年9月,石狮市人民政府向泉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水利水电厅报告请求跨地区到金鸡拦河闸上游调水,以期解决石狮用水紧缺和水质污染问题。1995年4月,福建省水利水电厅委派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完成《福建省晋江南岸(晋江、石狮)供水工程规划报告》。同年10月,石狮市引水工程筹建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立,正式开展引水工程筹建工作。1996年10月,石狮市引水工程筹建领导小组委托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完成《福建省石狮市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997年2月,福建省计划委员会批准石狮引水工程的立项。引水工程线路全长15.3公里,管径1600毫米,设计总流量4.6立方米/秒,一期工程流量3.0立方米/秒,计划总投资1.98亿元。
四、排水排污
1981~1983年,石狮镇建设由侨光路经恒安路、新湖农贸市场、民生路至湖边塘的一条约2公里排水涵。主要解决狮仔山以北林边片的排水。1988年前,石狮镇采用雨、污合流排水制,镇内及附近1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雨水、污水经排水沟向北汇入通向蚶江的南溪渠,部分排水在五四闸及旧闸溢流至海。
1990年3月,石狮市排水排污工程指挥部成立,负责组织实施排水、排污工程的建设。是年后,新建道路均埋设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实行雨、污分流制排水。1991年建成西区排水渠一期(富民桥—庆莲桥)。1992年建成东区排水渠一期(曾坑—北环路),西区排水渠二期(许宅—北环路),西区排水渠三期(富民桥—北环路)。1993年建成东区排水渠东西一路南侧(前坑—塘边)及东区排水渠东西一路北侧(塘后—塘边)。1990~1997年先后埋设污水管道72.46公里,雨水管道48.30公里。19911997年,石狮市中心区共建成排水渠22公里,宽10~16米,深3~5米,初步形成市中心区的排水、排污系统。
五、供气
1987年以前,石狮居民主要以柴、草、煤为燃料。1987年5月,晋江县石狮煤气公司成立,当年用户300户。同年成立晋江县永宁煤气公司。
1988年,晋江县石狮煤气公司更名为石狮市煤气公司。当年开户达2500户,供应范围扩大到泉州市区和惠安县。该公司从江西九江、浙江镇海、江苏南京、湖北荆门、广东茂名等地组织气源。1991年,石狮市煤气公司用户发展到9000户。由于供应量迅速增大,该公司投资450万元在蚶江镇莲埭村公路东侧一块符合安全要求的空旷地上,兴建容量为200吨的大型液化气贮藏站。1992年12月,市煤气公司开始从福建炼油厂组织气源。1994年8月,鲤城区、晋江市、惠安县相继成立液化气公司,原在市煤气公司开户的鲤城、晋江、惠安的4500用户划归各县、区管理,石狮市煤气公司负责供应气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石狮市的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点逐年增多,陆续有石狮市丰沧液化石油气有限公司、华联煤气公司、军民液化气供应站、市燃料公司等多家公司开办供气服务,其中丰沧公司1995年在灵秀山建设容量为60吨的液化气贮灌站。至1997年,全市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点达22个,其中石狮煤气公司开户1.20万户,年供6000多吨石油液化气。全市液化气普及率达90%。
六、环境卫生
1949年12月,石狮设有清道队,归属第三区政府卫生所管理,主要清扫大小街道16条,清扫路面1.2万平方米。
1965年元月,石狮镇设卫生管理处,管理大小街道28条,清扫路面3.61万平方米。1980年3月,石狮环卫管理处归晋江县建委管辖,办公地点设在体育场内(今街心公园)南侧平房。1985年,在石狮镇南风炉山建成玉山垃圾填埋场,占用山坡地面积32亩。
1990年10月石狮市环境卫生管理处成立,办公地点迁至石灵路5层办公综合楼,工作人员62名,共配备机车9部、吊桶车2部、吸粪车3部、喷水车1部、铲车1部;管理大街与步行街38条,路面11.3万平方米,日清除垃圾42吨、人粪便32.8吨,冲洗旱厕7座、水冲式公厕8座,蹲位415个。1993年6月,市环卫处全面推行承包责任制,下设设施组和清洁服务公司,由清洁公司具体负责路面清扫、垃圾清运和提供有偿清洁服务。1994年10月,实行环境卫生分级管理,旧镇区卫生划归村(居)管理。1995年9月,玉山垃圾填埋场填满,市政府在祥芝将军山征地200多亩建成新的垃圾填埋场,并动工兴建第一期无害化处理工程,边施工边使用。1997年9月工程竣工使用。
1997年,市环卫处拥有99人的二级环卫队伍,配有动力机车18部、人力车50余部,承担着市区街小巷11.8万平方米和4万多人的日常垃圾清扫、清运工作;清扫市区主干道和新形成的街道22条,日均清扫路面55万平方米,日均清除垃圾180吨。
七、园林绿化
1988年以前,原石狮镇区除零星几处庭院绿化外,在旧镇区北部的馆顶街附近有一处供照相留影的小花园,旧体育场有少许绿化地供公众游憩,没有成规模的绿化带。
1989年,中共石狮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源水代表石狮市人民政府与福建省省长王兆国签订《七年城市园林绿化达标市长责任状》,要求到1995年12月城市园林绿化覆盖率达25%,每人平均占有公共绿地4平方米以上。经过7年的努力,1995年12月完成责任目标,全市园林绿化覆盖率达25.1%,人均占有公共绿地6.7平方米。同年石狮市被福建省建设委员会和福建省绿化委员会确认为“1989~1995年城市园林绿化达标城市”。
(一)公园绿化
1989年6月新湖村农民自筹资金兴建湖东公园,占地面积4.13公顷。
1990年11月,宝盖山旅游区开发公司筹建宝盖山园林苗圃基地,占地12.4公顷。1991年,港胞邱季端、邱天生、邱季华捐资50万元,将位于九二路北侧的旧体育场改建为音乐喷泉街心公园。1992年8月,在市区西南部兴建鸳鸯池公园,占地16.4公顷,其中湖面约3.3公顷,公园绿化面积为10.63万平方米由港胞卢文端捐资500万元港币作为首期建设资金。1995年,在山兜村西侧开发大北山风景林地,建成占地16公顷的近郊公园。1996年,华侨蔡衍善捐资500万元在彭田村地界建设章柯公园,公园占地3.7公顷。
(二)道路绿化
1989年3月,中共石狮市委、市人民政府组织干部群众在九二路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1992年,由石狮市园林苗圃场施工绿化石泉路(加油站至市标段)、玉泉路(市标至富民桥段),4号工业区排水渠(富民桥至庆莲段)两侧,九二路(原新大街万岁脚至曾坑路口段)。1993年先后完成南北一路自市标至庆莲桥0.8公里;东西二路自南北一路交叉口至南北二路交叉口3.0公里;镇西路自富民桥至东西二路交叉路口0.6公里;九二路自长城饭店至粮油公司0.55公里;石泉路自市标至加油站1.7公里的增补苗木等道路绿化工程。东区排水渠一期自东西二路至北环路2.3公里;西区排水渠二期(许宅至北环路)1.2公里;西区排水渠三期(富民桥至下泽桥)0.75公里的排水渠绿化工程,由石狮市园林建设绿化公司施工完成。1994年,完成绿化的道路段有北环路西段1.05公里,南北二路北段0.70公里,南北二路1.81公里。1995年,新增道路绿化有南北三路(曾坑至仑后3.25公里)、南环路东段(杆头路段0.75公里)、石祥路(仑后环岛至立交桥沥青路1.45公里)、工业路(清华大厦前0.4公里)、东港路(长福环岛至南北三路0.98公里),东西二路的东、西延伸段(东德辉向东0.85公里、西洋下向西0.55公里),北环路中段(庵前至长福3.91公里)。1996年9月,改造石泉路入口处,新增街头绿地1万平方米。1996年新增绿化道路有金井路(工商银行至龙湖地界2.2公里)、南环路(金井路口至灵秀镇政府门口1.0公里),南北一路南延段(庆莲桥至长园桥0.8公里),南北二路北延段(振狮开发区至新北环1.4公里),东西二路东延路(曾坑环岛至保龄球馆0.25公里)。1997年新增市区道路绿化3.7公里(市府南路,东西一路育青路段、石蚶路、市东二路);改造市区南北一路、南环路、东西二路、北环路、南北二路、南北三路等道路绿化工程;改造曾坑、仑后等交通环岛路面绿化。
知识出处
《石狮市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7年。记述了石狮市的历史发展与社会现状,包含建置、自然地理、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人物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石狮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