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业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狮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193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业务
分类号:
F618
页数:
6
页码:
381-387
摘要:
本节记述了清末至1997年福建省石狮市邮政业务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邮政
业务
石狮市
内容
一、函件
清末至民国初期,民间信函由民信局寄递。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石狮邮政代办所刚开办时,内地及远郊函件仍由民信局办理。
石狮建立邮局后,陆续办理函件收寄,同时开办快递邮件业务。民国35年(1946年),石狮的邮件通过晋江国际交换局转口直达香港、新加坡、吕宋、怡朗、槟榔屿、巴达维亚、吉隆坡及西贡等地。至民国38年,办理的函件有国内、国际两大类,国内有信函、明信片、印刷品、贸易契、新闻图纸、商务传单、挂号、双挂号;国际有信函、明信片、印刷品、国际小包、保价信函、箱匣业务等。函件的寄递方式为陆运、水运和航空3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石狮邮政网点由民国时期17个增加到44个,全部开办函件业务。1950年收寄普通邮件2.75万件。
1988年5月,石狮邮电支局开办国内邮政快件业务;6月受理台湾快件业务;11月发行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当年收寄函件198.54万件,其中快件9.74万件。1989年元月,石狮市邮电局开办特快专递邮件业务;10月开办国际特快专递邮件业务。同年开办机要通讯信函业务。从1990年起,永宁、蚶江、祥芝均开设收寄特快专递邮件代办点。当年石狮市收寄出口快件15万件,其中收寄出口特快邮件7547件。为加强特快专递速度,从1991年6月起,原来投递频次每天2次改为每天3次,石狮、晋江两局进出口特快邮件由石狮派专车往泉州交换。1992年7月,开辟石狮至泉州特快专递邮路2条,行程各29公里。1994年特快专递业务受到市场疲软和竞争的影响,出现滑坡,石狮市邮电局加强揽收和投递两个环节,加大业务宣传力度,促进特快专递业务的稳步发展。1994年收寄出口特快邮件4.91万件。
1995年元旦后,邮政电子信函业务的收寄、传输、接收、投递一律由各局速递部门承担,其收寄方式分为上门揽收、窗品交寄、用户机上寄发3种;投递方式分为按EMC式投递、向用户自备传真机传发2种。1995年3月24日,石狮市邮电局开办邮政速递公司,专营特快专递业务,实行特快特办,收寄、封发、转运、投递一条龙操作。同年,群英路、永宁、蚶江、祥芝、龟湖邮电支局开办特快专递业务。1995年还开办邮政礼仪信函业务。至1996年,石狮市邮电局经办函件有信函、明信片、印刷品、盲人读物、挂号邮件、特种挂号信函、有声信函、国内国际航空邮件、商业信函、特快专递以及代发广告等11种。当年出口函件722.28万件,比1988年增长2.64倍。其中特快专递邮件71821件,业务收入366万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8.52倍和13.1倍。1997年开通“185”特快专递上门服务专线电话。当年出口函件521.24万件,其中特快专递邮件7.21万件,实现特快函件收入425.3万元。
二、包裹
石狮早期包裹由民信局兼办。民国15年5月,实行包件检查制度。同年7月泉州设立包裹匣金局后,石狮兼办国外包裹寄递。从民国25年起,不仅办理国内外普通包裹,而且收寄货价包裹业务。但因国内战争影响,业务量不大。至1949年12月,出口包裹年均16件。
1952年1月,开办收寄国际小包邮件业务。1951~1953年开办托购、代购、代理、代收货价等业务。1959~1961年国家暂时经济困难时期,石狮旅居海外和港澳的同胞,向家乡投寄包裹,内装布料、服装、花生油、食糖、罐头、药品等生活用品,进口包裹量剧增,仅此一项年均包裹进口量达20万件左右,每件在10公斤以上。1963年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进口包裹量大幅度减少。
1980年起,社会上集体和私营联运站竞争激烈,包裹业务已不属邮电部门独家经营。为此石狮邮电支局发挥邮运功能,直封到点的优势,向各乡(镇)企业、个体户揽收业务,设流动收寄点,提高服务质量,促使包裹业务急剧上升。1988年收寄包裹量33.79万件,比1950年的16件增长2万多倍。1990~1996年,石狮个体运输站发展很快,以运输直达、手续简便的优势占据市场,而邮电部门收寄包裹因受体积、重量限制和包裹资费调整等多种因素,导致包裹业务量逐年下降。1996年收寄包裹9.88万件,比1988年减少23.91万件。
1997年收寄包裹10.46万件。年末石狮邮电收寄的包裹种类有民用普通包裹、快递小包、特快小包、保价包裹、航空包裹、商品包裹。
三、汇兑
清至民国初,民间钱银的寄送由民信局传递。民国20年5月1日,石狮邮局办理普通汇票业务。普通汇票分为一般、高额、定额、小额4种。同年12月,石狮办理储金业务。民国27年8月开办华侨汇兑业务。民国29年8月停办汇往香港的华侨汇票业务。
1949年9月,根据上级指示,石狮邮政局暂停汇兑业务。1950年1月3日重新恢复办理人民币汇兑业务。当年石狮邮政局出口汇票577张,金额2.50万元。
1951年3月始,邮局汇兑业务属银行委托代理性质,邮局以个人汇款为主,银行负责办理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汇款。1953年3月,银行与邮政局的汇兑业务恢复各自办理,工商业汇款由银行承办,个人汇款统一由邮局办理。1955年元月后,全面实行凭证兑付汇款办法。1959年进行汇兑制度改革,普通汇款的限额每笔人民币1000元。1964年4月,为加强管理,防止套取现金,规定邮电局办理汇款一概收现金,不收票据,每笔最高限额为300元。
“文化大革命”期间,汇兑业务时起时落。
1979年后,随着改革开放和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到石狮的外地打工人员及个体工商业户通过邮局汇兑数量增加。石狮的高额汇款每年达1000多万元,邮电汇兑业务逐年上升。1980年9月开始,为适应经济发展和方便群众,取消邮汇最高限额的规定。1981年8月起为便于汇兑资金管理,重新规定每张汇票最高限额为5000元。1988年后,邮政汇兑业务增长更快。同年开办邮政快件汇兑业务,每笔汇款限额提高到1万元。1992年石狮开发汇票18.49万张,比1979年的1.60万张增长10.56倍,比1988年增长3.95倍。1996年开发汇3票34.13万张,比1988年增长8.14倍;汇款金额3.6亿元,比1988年增加9.1倍。1997年开发汇票34.78万张,汇款金额3.7亿元。
四、邮政储蓄
民国28年2月,石狮邮局以“人嫌细微、我宁繁琐、不求大补、但求稳妥”为经营方针,开办活期储金;10月,又开办存簿储金。民国31年开办定期储金业务。石狮的邮政储金业务一直延续到1951年。当年6月,国家规定金融业务划归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经营,邮政部门一律停办储金业务。
1986年根据国务院指示精神,经邮电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协商,从当年4月1日起,各级邮电机构分期分批恢复办理邮政储蓄业务。1987年12月,石狮群英路支局开办邮政储蓄专柜,开办活期、定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等各类储蓄业务,与人民银行建立对口业务关系。1988年石狮市储户8217户,存储余额29.88万元。
1989年9月10日,对城乡居民个人3年期以上定期存款实行保值贴息。1990年3月至1992年4月,为鼓励群众踊跃参储,发行2期“季季红”、1期“万家乐”和3期“幸福乐”邮政有奖定期储蓄,使1992年收储余额达1739万元。同年开办南环路邮政储蓄专柜。是年9月组织发行第七届全运会基金奖券。当年群英路储蓄专柜余额突破1575万元,单点余额居泉州市邮电系统邮储业务的首位。1993年1月,开办邮政礼仪储蓄存款业务,并增办定额定期存款业务。1993年4月,石狮市邮电局制订《全员协储活动奖励办法》,发动全局职工开展协储活动,使当年度余额达2425.58万元。同年7月恢复办理保值业务。9月,开办定期储蓄自动转存和约定转存业务。当年12月,储蓄业务处理实行计算机单机操作。
1995年9月,成立邮政储汇分局。同月5日开办新湖邮政储蓄专柜和九二路邮储专柜。为转换经营机制,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实行邮政储蓄经营承包责任制。从1995年9月起,石狮农村邮电支局全面开办邮政储蓄代办业务;11月,城乡各邮储点开办邮政代缴话费业务;12月,邮政储蓄实行微机联网,全市实行通存通取。年末,邮政储蓄余额达7768.35万元,全年累计净增5901万元,增幅达316%;市场占有率达4.08%,比上年提高2.36百分点,居泉州市邮政储蓄业务第一名。1996年4月1日,停办保值储蓄业务。5月,石狮邮政储蓄期末余额达1.003亿元,比1995年净增2130万元,市邮电局跨入省邮储亿元局行列。
1996年12月,邮政储蓄余额1.352亿元,提前一年率先完成福建省邮政储蓄“百亿工程”分解任务。1997年底实现邮政储蓄全国计算机联网的“绿卡工程”,储户可凭存折、邮政储蓄卡及密码办理异地存取款业务,做到“绿卡在手,走遍神州”。当年邮政储蓄余额1.953亿元。至1997年,石狮市邮电局开办邮政储蓄的有市区九二路、群英路、龟湖、富民桥、湖滨路、永宁西门、蚶江滨海、祥芝等8个点,开办业务种类有活期储蓄、定额定期储蓄、整存整取储蓄、零存整取、存本取息、活期储蓄异地存取、通存通取、代收代付8种业务。
五、报刊发行
民国期间,石狮报刊发行由出版部门自行经营,部分刊物由地方书店销售。
1950年4月,石狮邮电支局正式承办报刊发行。年底,报刊发行累计数达8363份,报刊流转额为3345元。1953年,报刊发行实行定期定额计划和定期预收制度,配备专职发行员2人,负责各种报刊的收订工作。1958年起,石狮各机关、团体、学校和部队设立社会报刊发行站14个,共有发行员14人。同年11月,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实行省报纸当天到各专区、县,县报当天到社。石狮镇和永宁、祥芝、蚶江、石狮4个公社65个大队达到社社有邮电机构,队队有服务点。年末,报刊累计数达3.8万份,是1950年的4.54倍。
1960~1966年,由于新闻纸紧张,限制新订户。1961年,石狮邮电部门削减郊区和企事业单位的部分报刊。1966年,报刊累计数为28.2万份。
“文化大革命”动乱期间,邮路经常阻断,报刊不能及时递送,订户普遍减少,报纸订阅减少319份。1977年报刊发行工作开始步上正轨,发行量逐年增加。1983年,为扩大报刊发行以适应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石狮邮电局建立农村信报站19个,此后数年报刊发行仍呈上升趋势。1988年,全年报刊累计数达321万份,流转额达20.14万元。1990年,省邮电管理局在开展报刊发行“三赛”活动中,石狮市邮电局坚持对订户做到“四个一样对待”(即整订户与破订户、重点户与大宗户、集订分送与集订集送、短期订户与长期订户一样对待),使报刊累计数达402.62万份,流转额达66.77万元,取得显著成绩,被福建省邮电管理局评为报刊发行先进单位。1992年,《福建日报》、《泉州晚报》等报纸扩版,在报价提高的情况下,石狮邮电局由于坚持宣传和上门收订工作,使收订份数仍保持1991年的水平,完成报刊收订任务的100.22%,创历年来最好水平。同年,采取报刊定单输入微机系统,实现报刊要数数据与泉州市邮电局联网。为提高工作效率,从1995年7月开始,利用电子信箱传送报刊要数数据。当年,各行政村两委都订有《人民日报》、《福建日报》、《泉州晚报),实现1995年三级党委机关报刊发行量达到稳中有升的目标。
1996年3月,石狮市邮电局成立收投公司,进一步规范报刊发行和信报投递一条龙服务。至是年12月,石狮市社会发行站有实验小学、彭田师范、石光中学、华侨中学、振狮开发区;自办报刊零售亭1个,委办报刊零售点4个。全市发行报纸种类542种、杂志3200种;报刊累计数790.43万份,报刊流转额386.44万元,分别比1988年增加1.46倍和18.2倍。1997年全市发行报纸种类1142种、杂志4033种;报刊累计数886.94万份,报刊流转额483.28万元。
六、集邮
(一)业务
1986年晋江县邮电局在石狮邮电支局营业厅增设集邮点,出售国内集邮邮品。1988年12月,石狮市邮电局开办集邮门市部。1989年邮品收入2.73万元。随着集邮市场的开拓和集邮知识宣传力度的加强,业务逐年递增。1994年业务收入27.61万元。1995年10月,石狮市邮电局集邮公司成立。1996年3月开办九二路集邮门市部。嗣后,城乡4个邮电支局(所)都开办集邮业务。至是年12月,业务收入达162万元,比1989年增加58.34倍,比1995年的29.93万元增加4.41倍。1997年集邮业务收入400.32万元。
(二)活动
1983年春节,永宁集邮活动小组成立,并举办首届邮展。1985年成立永宁集邮分会。1990年6月3日石狮市成立集邮协会,并召开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邮协理事会,同时印制由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吴彦南题词的纪念封2枚。1993年5月1日成立石狮市职工集邮协会,并举办“狮王杯”职工邮展。1996年12月23日市集邮协会召开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并印制由市委书记、市长何锦龙题词的纪念封3枚。全国高级邮票设计师万维生专程到会参观邮展。
1997年市集邮协会拥有3个集邮分会和14个基层集邮活动组织,会员1.10万人。1990~1997年全市先后举办邮品展览5次;邮协创办的《石狮邮友》共出版13期会刊。市集邮协会会员及基层组织的作品多次在全国及省、市获奖,其中市实验小学集邮小组获全国青少年集邮智力竞赛一等奖,谷晋青获省二等奖、泉州市一等奖,洪秋良获泉州市二等奖。
知识出处
《石狮市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7年。记述了石狮市的历史发展与社会现状,包含建置、自然地理、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人物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石狮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