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邮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狮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1932
颗粒名称: 第二章 邮政
分类号: F618
页数: 8
页码: 380-387
摘要: 本章记述了民国初期至1997年福建省石狮市邮政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邮路、业务、设备的情况。
关键词: 邮政 邮政业 石狮市

内容

第一节 邮路
  民国初期,石狮境内邮政以水上邮路为主。民国3年(1914年),开辟泉州至祥芝水上邮路,水程20公里,由民船运载邮件,分隔日班。此后邮政业务扩展到内地。民国10年,境内水路邮线南通漳州,北通福州,系轮船邮递。民国11~20年,华侨投资民办汽车道路,福州、泉州、厦门公路干线汽车往来便捷,石狮邮路逐渐转为汽车邮路。主要汽车邮路有泉州经石狮至围头,青阳至石狮,石狮至永宁,石狮至浦内,石狮至东石,石狮至蚶江,石狮至灵水等7条。民国20年5月,开辟晋江至石狮,石狮至金井2条邮路,邮差由步行路递改为一半乘车一半步行。民国21年,泉州至祥芝水路邮线改为祥芝—泉州邮线,运输方式不变。至民国23年,境内开辟村镇9条邮线。民国27年,开辟石狮至围头,石狮至晋江自行车专跑线。民国37年,石东汽车公司允许邮差免费乘车押运石狮至东石,石狮至永宁的邮件。至民国38年,境内共有汽车邮路7条,总长271公里,其中委办汽车邮路47公里。
  50年代初,仍沿用旧邮路。1954年实行晋江专区侨汇解送业务,开办泉州至石狮,石狮至金井自行车专跑线。
  1978年,境内的石狮至祥芝,石狮至厝上均为二轮摩托车邮路,总长124公里;石狮至龟湖为自行车邮路,行程57公里;市内步班邮路2条,行程15公里;农村自行车邮路3条,行程133公里;农村步班邮路11条,行程53公里。1979~1980年邮路进行多次调整,有增有减,变化不大。1989年,由晋江县邮电局划给石狮市邮电局7条邮路,新增加5条,共12条,其中市区5条、农村7条,总长度209.5公里,平均日行程255公里。1993年10月,石狮市区至蚶江、祥芝、永宁原周六班汽车邮路,调整为逐日班邮路。11月,开办石狮至泉州自办汽车邮路,单程26公里。1994年,在3个镇支局建立邮线,重新组划市区南、北2条邮路。1996年10月,改革农村投递管理办法,规划全市设立28个多功能邮电代办点,每3~4个行政村合办1个代办所,同时撤销原各行政村委办代办点,业务范围由投递报刊、信件扩大到收寄邮件、汇款、特快、代办公共电话、邮政储蓄等,其中祥芝、大堡两个代办所率先开办各种业务。
  至1997年12月,全市邮路453公里,其中自办汽车邮路75公里;市区邮路14条,投递员16人;农村邮路6条,投递员6人;由农村代办点步班投递邮线73条,单程长度512公里。
  第二节 业务
  一、函件
  清末至民国初期,民间信函由民信局寄递。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石狮邮政代办所刚开办时,内地及远郊函件仍由民信局办理。
  石狮建立邮局后,陆续办理函件收寄,同时开办快递邮件业务。民国35年(1946年),石狮的邮件通过晋江国际交换局转口直达香港、新加坡、吕宋、怡朗、槟榔屿、巴达维亚、吉隆坡及西贡等地。至民国38年,办理的函件有国内、国际两大类,国内有信函、明信片、印刷品、贸易契、新闻图纸、商务传单、挂号、双挂号;国际有信函、明信片、印刷品、国际小包、保价信函、箱匣业务等。函件的寄递方式为陆运、水运和航空3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石狮邮政网点由民国时期17个增加到44个,全部开办函件业务。1950年收寄普通邮件2.75万件。
  1988年5月,石狮邮电支局开办国内邮政快件业务;6月受理台湾快件业务;11月发行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当年收寄函件198.54万件,其中快件9.74万件。1989年元月,石狮市邮电局开办特快专递邮件业务;10月开办国际特快专递邮件业务。同年开办机要通讯信函业务。从1990年起,永宁、蚶江、祥芝均开设收寄特快专递邮件代办点。当年石狮市收寄出口快件15万件,其中收寄出口特快邮件7547件。为加强特快专递速度,从1991年6月起,原来投递频次每天2次改为每天3次,石狮、晋江两局进出口特快邮件由石狮派专车往泉州交换。1992年7月,开辟石狮至泉州特快专递邮路2条,行程各29公里。1994年特快专递业务受到市场疲软和竞争的影响,出现滑坡,石狮市邮电局加强揽收和投递两个环节,加大业务宣传力度,促进特快专递业务的稳步发展。1994年收寄出口特快邮件4.91万件。
  1995年元旦后,邮政电子信函业务的收寄、传输、接收、投递一律由各局速递部门承担,其收寄方式分为上门揽收、窗品交寄、用户机上寄发3种;投递方式分为按EMC式投递、向用户自备传真机传发2种。1995年3月24日,石狮市邮电局开办邮政速递公司,专营特快专递业务,实行特快特办,收寄、封发、转运、投递一条龙操作。同年,群英路、永宁、蚶江、祥芝、龟湖邮电支局开办特快专递业务。1995年还开办邮政礼仪信函业务。至1996年,石狮市邮电局经办函件有信函、明信片、印刷品、盲人读物、挂号邮件、特种挂号信函、有声信函、国内国际航空邮件、商业信函、特快专递以及代发广告等11种。当年出口函件722.28万件,比1988年增长2.64倍。其中特快专递邮件71821件,业务收入366万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8.52倍和13.1倍。1997年开通“185”特快专递上门服务专线电话。当年出口函件521.24万件,其中特快专递邮件7.21万件,实现特快函件收入425.3万元。
  二、包裹
  石狮早期包裹由民信局兼办。民国15年5月,实行包件检查制度。同年7月泉州设立包裹匣金局后,石狮兼办国外包裹寄递。从民国25年起,不仅办理国内外普通包裹,而且收寄货价包裹业务。但因国内战争影响,业务量不大。至1949年12月,出口包裹年均16件。
  1952年1月,开办收寄国际小包邮件业务。1951~1953年开办托购、代购、代理、代收货价等业务。1959~1961年国家暂时经济困难时期,石狮旅居海外和港澳的同胞,向家乡投寄包裹,内装布料、服装、花生油、食糖、罐头、药品等生活用品,进口包裹量剧增,仅此一项年均包裹进口量达20万件左右,每件在10公斤以上。1963年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进口包裹量大幅度减少。
  1980年起,社会上集体和私营联运站竞争激烈,包裹业务已不属邮电部门独家经营。为此石狮邮电支局发挥邮运功能,直封到点的优势,向各乡(镇)企业、个体户揽收业务,设流动收寄点,提高服务质量,促使包裹业务急剧上升。1988年收寄包裹量33.79万件,比1950年的16件增长2万多倍。1990~1996年,石狮个体运输站发展很快,以运输直达、手续简便的优势占据市场,而邮电部门收寄包裹因受体积、重量限制和包裹资费调整等多种因素,导致包裹业务量逐年下降。1996年收寄包裹9.88万件,比1988年减少23.91万件。
  1997年收寄包裹10.46万件。年末石狮邮电收寄的包裹种类有民用普通包裹、快递小包、特快小包、保价包裹、航空包裹、商品包裹。
  三、汇兑
  清至民国初,民间钱银的寄送由民信局传递。民国20年5月1日,石狮邮局办理普通汇票业务。普通汇票分为一般、高额、定额、小额4种。同年12月,石狮办理储金业务。民国27年8月开办华侨汇兑业务。民国29年8月停办汇往香港的华侨汇票业务。
  1949年9月,根据上级指示,石狮邮政局暂停汇兑业务。1950年1月3日重新恢复办理人民币汇兑业务。当年石狮邮政局出口汇票577张,金额2.50万元。
  1951年3月始,邮局汇兑业务属银行委托代理性质,邮局以个人汇款为主,银行负责办理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汇款。1953年3月,银行与邮政局的汇兑业务恢复各自办理,工商业汇款由银行承办,个人汇款统一由邮局办理。1955年元月后,全面实行凭证兑付汇款办法。1959年进行汇兑制度改革,普通汇款的限额每笔人民币1000元。1964年4月,为加强管理,防止套取现金,规定邮电局办理汇款一概收现金,不收票据,每笔最高限额为300元。
  “文化大革命”期间,汇兑业务时起时落。
  1979年后,随着改革开放和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到石狮的外地打工人员及个体工商业户通过邮局汇兑数量增加。石狮的高额汇款每年达1000多万元,邮电汇兑业务逐年上升。1980年9月开始,为适应经济发展和方便群众,取消邮汇最高限额的规定。1981年8月起为便于汇兑资金管理,重新规定每张汇票最高限额为5000元。1988年后,邮政汇兑业务增长更快。同年开办邮政快件汇兑业务,每笔汇款限额提高到1万元。1992年石狮开发汇票18.49万张,比1979年的1.60万张增长10.56倍,比1988年增长3.95倍。1996年开发汇3票34.13万张,比1988年增长8.14倍;汇款金额3.6亿元,比1988年增加9.1倍。1997年开发汇票34.78万张,汇款金额3.7亿元。
  四、邮政储蓄
  民国28年2月,石狮邮局以“人嫌细微、我宁繁琐、不求大补、但求稳妥”为经营方针,开办活期储金;10月,又开办存簿储金。民国31年开办定期储金业务。石狮的邮政储金业务一直延续到1951年。当年6月,国家规定金融业务划归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经营,邮政部门一律停办储金业务。
  1986年根据国务院指示精神,经邮电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协商,从当年4月1日起,各级邮电机构分期分批恢复办理邮政储蓄业务。1987年12月,石狮群英路支局开办邮政储蓄专柜,开办活期、定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等各类储蓄业务,与人民银行建立对口业务关系。1988年石狮市储户8217户,存储余额29.88万元。
  1989年9月10日,对城乡居民个人3年期以上定期存款实行保值贴息。1990年3月至1992年4月,为鼓励群众踊跃参储,发行2期“季季红”、1期“万家乐”和3期“幸福乐”邮政有奖定期储蓄,使1992年收储余额达1739万元。同年开办南环路邮政储蓄专柜。是年9月组织发行第七届全运会基金奖券。当年群英路储蓄专柜余额突破1575万元,单点余额居泉州市邮电系统邮储业务的首位。1993年1月,开办邮政礼仪储蓄存款业务,并增办定额定期存款业务。1993年4月,石狮市邮电局制订《全员协储活动奖励办法》,发动全局职工开展协储活动,使当年度余额达2425.58万元。同年7月恢复办理保值业务。9月,开办定期储蓄自动转存和约定转存业务。当年12月,储蓄业务处理实行计算机单机操作。
  1995年9月,成立邮政储汇分局。同月5日开办新湖邮政储蓄专柜和九二路邮储专柜。为转换经营机制,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实行邮政储蓄经营承包责任制。从1995年9月起,石狮农村邮电支局全面开办邮政储蓄代办业务;11月,城乡各邮储点开办邮政代缴话费业务;12月,邮政储蓄实行微机联网,全市实行通存通取。年末,邮政储蓄余额达7768.35万元,全年累计净增5901万元,增幅达316%;市场占有率达4.08%,比上年提高2.36百分点,居泉州市邮政储蓄业务第一名。1996年4月1日,停办保值储蓄业务。5月,石狮邮政储蓄期末余额达1.003亿元,比1995年净增2130万元,市邮电局跨入省邮储亿元局行列。
  1996年12月,邮政储蓄余额1.352亿元,提前一年率先完成福建省邮政储蓄“百亿工程”分解任务。1997年底实现邮政储蓄全国计算机联网的“绿卡工程”,储户可凭存折、邮政储蓄卡及密码办理异地存取款业务,做到“绿卡在手,走遍神州”。当年邮政储蓄余额1.953亿元。至1997年,石狮市邮电局开办邮政储蓄的有市区九二路、群英路、龟湖、富民桥、湖滨路、永宁西门、蚶江滨海、祥芝等8个点,开办业务种类有活期储蓄、定额定期储蓄、整存整取储蓄、零存整取、存本取息、活期储蓄异地存取、通存通取、代收代付8种业务。
  五、报刊发行
  民国期间,石狮报刊发行由出版部门自行经营,部分刊物由地方书店销售。
  1950年4月,石狮邮电支局正式承办报刊发行。年底,报刊发行累计数达8363份,报刊流转额为3345元。1953年,报刊发行实行定期定额计划和定期预收制度,配备专职发行员2人,负责各种报刊的收订工作。1958年起,石狮各机关、团体、学校和部队设立社会报刊发行站14个,共有发行员14人。同年11月,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实行省报纸当天到各专区、县,县报当天到社。石狮镇和永宁、祥芝、蚶江、石狮4个公社65个大队达到社社有邮电机构,队队有服务点。年末,报刊累计数达3.8万份,是1950年的4.54倍。
  1960~1966年,由于新闻纸紧张,限制新订户。1961年,石狮邮电部门削减郊区和企事业单位的部分报刊。1966年,报刊累计数为28.2万份。
  “文化大革命”动乱期间,邮路经常阻断,报刊不能及时递送,订户普遍减少,报纸订阅减少319份。1977年报刊发行工作开始步上正轨,发行量逐年增加。1983年,为扩大报刊发行以适应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石狮邮电局建立农村信报站19个,此后数年报刊发行仍呈上升趋势。1988年,全年报刊累计数达321万份,流转额达20.14万元。1990年,省邮电管理局在开展报刊发行“三赛”活动中,石狮市邮电局坚持对订户做到“四个一样对待”(即整订户与破订户、重点户与大宗户、集订分送与集订集送、短期订户与长期订户一样对待),使报刊累计数达402.62万份,流转额达66.77万元,取得显著成绩,被福建省邮电管理局评为报刊发行先进单位。1992年,《福建日报》、《泉州晚报》等报纸扩版,在报价提高的情况下,石狮邮电局由于坚持宣传和上门收订工作,使收订份数仍保持1991年的水平,完成报刊收订任务的100.22%,创历年来最好水平。同年,采取报刊定单输入微机系统,实现报刊要数数据与泉州市邮电局联网。为提高工作效率,从1995年7月开始,利用电子信箱传送报刊要数数据。当年,各行政村两委都订有《人民日报》、《福建日报》、《泉州晚报),实现1995年三级党委机关报刊发行量达到稳中有升的目标。
  1996年3月,石狮市邮电局成立收投公司,进一步规范报刊发行和信报投递一条龙服务。至是年12月,石狮市社会发行站有实验小学、彭田师范、石光中学、华侨中学、振狮开发区;自办报刊零售亭1个,委办报刊零售点4个。全市发行报纸种类542种、杂志3200种;报刊累计数790.43万份,报刊流转额386.44万元,分别比1988年增加1.46倍和18.2倍。1997年全市发行报纸种类1142种、杂志4033种;报刊累计数886.94万份,报刊流转额483.28万元。
  六、集邮
  (一)业务
  1986年晋江县邮电局在石狮邮电支局营业厅增设集邮点,出售国内集邮邮品。1988年12月,石狮市邮电局开办集邮门市部。1989年邮品收入2.73万元。随着集邮市场的开拓和集邮知识宣传力度的加强,业务逐年递增。1994年业务收入27.61万元。1995年10月,石狮市邮电局集邮公司成立。1996年3月开办九二路集邮门市部。嗣后,城乡4个邮电支局(所)都开办集邮业务。至是年12月,业务收入达162万元,比1989年增加58.34倍,比1995年的29.93万元增加4.41倍。1997年集邮业务收入400.32万元。
  (二)活动
  1983年春节,永宁集邮活动小组成立,并举办首届邮展。1985年成立永宁集邮分会。1990年6月3日石狮市成立集邮协会,并召开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邮协理事会,同时印制由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吴彦南题词的纪念封2枚。1993年5月1日成立石狮市职工集邮协会,并举办“狮王杯”职工邮展。1996年12月23日市集邮协会召开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并印制由市委书记、市长何锦龙题词的纪念封3枚。全国高级邮票设计师万维生专程到会参观邮展。
  1997年市集邮协会拥有3个集邮分会和14个基层集邮活动组织,会员1.10万人。1990~1997年全市先后举办邮品展览5次;邮协创办的《石狮邮友》共出版13期会刊。市集邮协会会员及基层组织的作品多次在全国及省、市获奖,其中市实验小学集邮小组获全国青少年集邮智力竞赛一等奖,谷晋青获省二等奖、泉州市一等奖,洪秋良获泉州市二等奖。
  第三节 设备
  石狮邮政代办所初办时,设备相当简陋,仅有桌子1张、椅子3张、木质日戳1枚,邮件全靠步班肩挑递送。民国30年(1941年)开始配备1架自行车递送邮件。至1949年,有信箱28个、信筒3个,投递专用自行车3辆。
  1952年,石狮邮电营业处配备天平秤3台、分信格2架、保险框2座、信箱40个、信筒7个、手推车1辆(用于由邮局至汽车站交接邮件专用车)。1962年省局拨给晋江邮电局自行车5辆,分配石狮支局1辆,作为运递普通邮件备用车。1970年上级拨给石狮邮电支局1辆摩托车。1977年晋江地区邮电局修配厂生产1套自动投包机在石狮邮电支局安装使用,1980年拆除报废。
  1989年,石狮市邮电局添置2吨汽车2辆、摩托车1辆、自行车12辆、包件收寄机2台。
  至1997年12月,全市邮电系统有邮政专用汽车4辆,信箱、信筒共97个,电子函件秤22台,点钞机18台,信函自动过戳机3台,登单机1台,打印机1台,电子包裹收寄机10台,邮政专用的微机31部,商函微机4台,摩托车9辆,自行车31辆。

知识出处

石狮市志

《石狮市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7年。记述了石狮市的历史发展与社会现状,包含建置、自然地理、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人物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石狮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