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质量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狮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1904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质量管理
分类号: F427.57
页数: 1
页码: 334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石狮市工业质量管理至1997年,全市有500家企业办理企业工业产品标准管理,有7家企业10个产品获得《标准备案证书》或《采标产品注册证书》。
关键词: 石狮市 工业 质量管理

内容

1953年以前,石狮境内私营工业、手工业的产品质量管理,通常由业主、生产者和师傅凭眼观、手感等来监测把关。
  1953年后,随着国营和集体工业企业的创办,各工厂逐步建立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制定产品质量标准。1958年“大跃进”期间,片面追求产品数量而忽视质量。1961年贯彻《工业七十条》和《手工业三十五条》,各工厂企业恢复质量管理制度。“文化大革命”期间,产品质量管理放松,质量下降。
  1978年后,工业企业进行整顿,逐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较大型企业配备有质量检验员。1985年开始,在乡镇企业中开展“三优”(优质产品、优质服务、优秀企业)竞赛活动,评选“重合同、守信誉”企业。1985~1987年,开展质量大检查,打击制售伪劣商品活动,促使乡镇企业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在1985年全国最佳家庭消费品“金鸥杯”奖评选中,福建省有两项获奖,其中之一是石狮市胸罩服装厂的“爱花”牌胸罩。石狮杆头日用工艺厂生产的洗衣机排水软管,获得17个省市商品展览会优质奖。1985~1988年,石狮有11种产品获省级以上奖励。
  石狮建市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竞争日益激烈,各企业努力提高产品质量,以提高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1990年,针对有的制鞋小厂生产出被群众称为“三天鞋”的不合格产品,及时在全市整顿制鞋企业,并严格控制小厂开办,确保石狮鞋业产品的名牌声誉。
  1991年,在全市企业中开展“品种、质量、效益年”活动。市技术监督所举办5期“三资”企业、乡镇企业质量管理培训班,讲解有关质量管理的法规,有500多家企业派员参加培训。较大的企业普遍配备专职质检员,实行“三检”制(即材料检验、工序检验、产品检验)。同时,重视企业品牌形象,推行商品注册和签发产品“合格证”制度。是年,全市有8个产品被评为部优产品。
  1992年以来,深入开展“创名牌、上等级”活动,企业重视技术改造、设备更新,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引进技术人才,努力提高产品质量。1993年7月和9月,先后设立福建省进出口商品检验局石狮办事处和泉州卫生检疫局石狮办事处,加强进出口商品的检验监定。1994年,推行企业工业产品标准登记。1992~1994年,全市有25个产品被评为省优产品。
  1995年,成立市产品质量检验站,设服装、鞋类检验室和食品检验室,加强有关产品(商品)质量检验。每年都把抽检质量合格的企业,在《石狮消息报》上公诸于众。
  1996~1997年,市委、市政府实施“名牌战略”,引导企业加强推行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至1997年,全市有500家企业办理企业工业产品标准管理,有7家企业10个产品获得《标准备案证书》或《采标产品注册证书》。

知识出处

石狮市志

《石狮市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7年。记述了石狮市的历史发展与社会现状,包含建置、自然地理、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人物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石狮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