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国有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狮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188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国有工业
分类号: F427.57
页数: 2
页码: 286-287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石狮境内公私合营工业企业和部分手工业合作社重组改制为15家县办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及10家非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把金属工具厂等4家国有工业企业转制为县办集体所有制企业。保留皮革厂等10家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及烟丝厂等10家非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国有工业企业共20家,占石狮境内工业总产值63.58%,晋江煤球厂、浦内制材厂、西滨农场砖瓦厂改为非独立核算单位。石狮境内有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7家,国有工业企业生产下降“新建独立核算国有晋江化工厂,石狮境内共有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8家。
关键词: 石狮市 国有工业 总产值

内容

1958年“大跃进”期间,石狮境内公私合营工业企业和部分手工业合作社重组改制为15家县办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及10家非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1959年,国有石狮造纸厂因原料不足并入晋江县第二印刷厂。1961年体制下放,把金属工具厂等4家国有工业企业转制为县办集体所有制企业,保留皮革厂等10家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及烟丝厂等10家非独立核算工业企业。1962年底,国有工业企业共20家,职工671人,产值349.08万元,占石狮境内工业总产值63.58%。1963年,晋江煤球厂、浦内制材厂、西滨农场砖瓦厂改为非独立核算单位,非独立核算饼干厂转为集体所有制。1965年底,石狮境内有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7家,非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12家,共有职工625人,产值541.41万元,比1962年底增长55%,占工业总产值74.7%。
  1966~1969年,受“文化大革命”冲击,国有工业企业生产下降,其中还出现“停产闹革命”的现象。1970年以后,局势有所好转,工业生产和管理逐步恢复正常。是年,新建独立核算国有晋江化工厂。1978年,化工厂改建为防潮纸厂。是年年底,石狮境内共有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8家,非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4家,共有职工795人,产值465.5万元,比1965年减少14%,占工业总产值17.6%。此后,石狮境内国有工业生产稳步发展。至1984年底,国有工业产值952.87万元,比1978年增加1倍,占工业总产值9%。
  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石狮境内的个体私营工业迅速发展,民办企业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引起国有企业职工的思想波动,许多有才干、敢冒险的职工或明或暗地从事个体、私营经济,国有工业机制已适应不了激烈的市场竞争。1984年皮革厂试行厂内职工承包经营,但因经营亏损而失败。皮革厂于1985年停产。水产造船厂也于1986年停产。1987年,石狮境内共有国有工业企业12家(其中2家停产),职工757人,产值735.8万元,比1984年减少23%,占工业总产值的3%。
  石狮建市后,市政府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国有工业企业。除大量投资发展供电、供水等基础工业项目外,对其余国有工业企业实行对内、对外承包经营或停产租赁。至1992年,石狮有9家生产性国有工业企业。1997年,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纸塑厂由国有华友公司对其实行跨行业、跨系统的兼并,并改行经营“旧货调剂中心”,对原纸塑厂在职和退休人员实行一次性安置分流。是年,生产性国有工业(承包)产值2398万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0.23%。

知识出处

石狮市志

《石狮市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7年。记述了石狮市的历史发展与社会现状,包含建置、自然地理、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人物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石狮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