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华侨特需供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狮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1812
颗粒名称: 第八节 华侨特需供应
分类号: K103;F426;F251
页数: 5
页码: 149-153
摘要: 本文记述了石狮市的华侨特需供应、文化大革命、全年侨供物资等情况。
关键词: 华侨 供应 石狮市

内容

1956年晋江百货公司为服务华侨,便利侨属,满足侨胞、侨眷生活需要,在侨区中心石狮建立全省首家华侨商店,供应统购统销以外的华侨、侨眷所需的百货、呢绒等高档商品,并附设金银首饰加工。1958年实行凭侨汇证增加商品供应。国家经济暂时困难时期,生活日用品和粮、油副食品紧缺,侨属手中的侨汇票买不到商品,华侨和港澳同胞从海外寄进粮油副食品和布料、成衣等日常用品,以物代汇,侨汇一度减少。
  1961年10月,中央紧急指示做好侨资、归侨凭证物资供应兑现,年底,增拨日用工业品和高档商品。1962年6至8月,较大幅度调整、扩大侨供物资标准。第一次调整,7月1日起,每百元人民币侨汇票保证供应60元物资,品种为粮食15公斤、食油1.5公斤、肉1公斤、布3.3米、针织品0.3米。从原来高于市价改为平价供应。另按每百元侨汇证供应日用工业品和副食品45元。第二次调整,从9月1日起,每百元人民币侨汇票保证供应65元物资。供应品种为粮食40公斤、食油2公斤、食糖2.5公斤、肉1.5公斤、布5米,另按每百元侨汇证供应其他商品40元。侨供物资由中央、省、县三级安排。由主管部门单列计划下拨。粮食系统和供销社代回收的侨票按月向华侨公司结算。1963年随着国家经济好转,侨供物资充足,侨汇再度回升。并对贩卖侨汇票证的投机倒把活动进行打击,侨供趋于正常,同时侨供部门经常配合侨联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改进工作,设立华侨婚丧喜庆备忘录,代办配套业务,做到既经营又服务。并派出采购员到浙江、安徽、广东等地组织优质水产品、中药材,到上海、杭州纺织厂联系恢复生产晋江适销的白绉、雪花绉,使断档已久的“两绉”恢复供应。组织加工糖果、糕点、豆腐乳、豆制品等20多个品种,增设副食品门市部,确保侨汇商品的供应。1965年春节,每百元侨汇增加供应花生仁1.25公斤、食糖0.5公斤、芝麻0.25公斤、猪肉2.5公斤,并调拨花色多、质量好的日用工业品和粮食复制品、糖果糕点和各种副食品,满足侨眷对年货的需求。全县侨汇比1961年增加近1倍。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侨汇供应物资中断。1979年元月石狮设立华侨特需供应公司。当年海关开放进口电视机、收录机、计算器,照顾归侨自用或馈赠亲友,实行征税放行。华侨自带或邮寄逐日增多。进口电器也由黑市交易转为公开信托寄售,其利高于侨汇票证购买物资的差价。三机大量涌入,不但冲击市场,而且影响侨汇。当年发放侨汇票证736.76万份,回收746.27份,其中肉票发放37.41万份,回收33.95万份。上级增拨货源和积极组织计划外商品采购,全年侨供物资纯销售762万元,达到基本平衡。
  1979年国家规定将赡家侨汇留成由6%提到30%,以此解决日用工业品、粮油和副食品的侨汇供应。建筑侨汇留成由15%提到40%,由地方统筹安排供应,以发挥地方争取侨汇的积极性。
  1980年2月,为适应外宾、归国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回乡旅游观光日益增多的需要,石狮设立县公司级的友谊商店,租用人民路糖酒商店新建二楼为商场,经营特种工艺品、金银首饰、名烟酒、罐头食品、中成药材、参茸补品等,并设立办理外汇兑换,代客定购,代客送货等服务项目,第一季度销售214万元,代销进口彩电、香烟值7.5万美元。外汇券商品销售达700多万元。
  1981年上级决定用侨汇留成进口商品供应侨眷,包括台湾产布、风扇、手表等9种商品,并实行优待价。除少数商品由省安排外,其余侨供物资由地方自行采购。设在石狮的晋江特需供应公司根据侨乡需求的变化,继续组织加工米粉、粉丝、糕点等项目,经营范围扩大到采购的农副土特产品,杉木床板2万多副以及外汇进口家用电器等商品。至1988年购进进口(包括国内组装)电视机27708台,其中彩电14053台,收录机2933台,洗衣机1759台,电冰箱3057台,满足侨眷需求。
  1982年7月,侨汇优特品种由84种扩大到2102种,紧俏的名牌自行车分配指标由侨联安排。花生油、白糖、米粉等热销的副食品另设专柜,分摊设点实行定量供应,以防止投机商贩转手倒卖。全年侨汇商品销售1000.16万元。1983年,位于石狮人民路四层侨供大楼落成,石狮华侨商店正式开业。一楼设侨供商场,二楼为友谊商店,营业面积1800多平方,是全县最大的商场。同年7月侨汇物资券中的工业品和副食品票不包括粮、油实行全省通用。
  1984年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1987年因库存量大,外汇家底空虚,县公司采取创汇、保汇措施,改变固定货源分配比例,实行按回笼票证的比例进行分配,促进侨汇票证回笼。1988年县华友公司为保持侨供经营特点,集中侨汇采购名、优、特工业品,一般商品由友谊商店柜台自行采购。由于扩大经营,回笼侨票,当年发放侨汇票证60万份,回笼110万份,超额回收83.33%。商品销售749万元,实现利润26.1万元。随着流通渠道的活跃,市场的日益繁荣,凭侨汇票证供应物资的范围日趋缩小,除部分副食品、高档家用电器外,大多数商品侨供、市供不分。
  石狮建市后,面临特供不特的情况,为转变经营机制,除采取常年派出去、请进来,广交朋友,与全国各大城市业务单位保持联系外,还紧紧抓住以彩电为主,辅以家用电器和名、优酒类产品,扩大销售。1993年通过省内外直销额达1200万元,占当年总销售额2235万元的53.9%。实现利润24.4万元,缴纳税收67.86万元。
  1994年停发侨汇票证,同时对外汇流通并轨,实行单轨制。失去侨供计划商品和外汇商品优势后,华友公司继续拓展购销网络,联合厂家开展各种形式的促销活动。在原有取得荷兰菲利浦小家电和漳州制药厂片仔癀系列经销的基础上发展总经销。1996年联合内蒙古宁城县商业总公司投资120万元,占投资额49%,在该县合资创办闽蒙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生产农用地膜、棚膜。同时在总结一二轮经营承包责任制基础上,不断完善各项规范,通过自由组合、竞争投票办法,实行全员承包,由原来8个柜组增至15个,经营品种由原来5000余种,增至近万种。并联合厂商促销,销售天津王朝葡萄酒100万多瓶,销售售额达1817万元,厦华彩电、杭州恒达电器仅6个月销售额达400多万元。在市场经营处于低淡情况下,销售额达2880万元,比1995年增长118.9%。当年6月,石狮市华侨友谊商店被福建省贸易厅系统评为石狮市首家放心店企业;同年,获1996年度泉州市流通行业36家无假货商店之一。1997年2月成立石狮市旧货调剂中心,4月成立石狮市拍卖行,与华友公司实行一套班子领导,促使商品销售达2308万元,上交税利53万余元。

知识出处

石狮市志

《石狮市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7年。记述了石狮市的历史发展与社会现状,包含建置、自然地理、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人物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石狮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