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纂始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1752
颗粒名称: 编纂始末
分类号: K295.74
页数: 3
页码: 1372-1374
摘要: 2007年10月至2008年6月为布置和组稿阶段。2007年7月,县委颁发《关于调整德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员的通知》。
关键词: 德化县 省委 政府

内容

2003年4月,省委办办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福建省第二轮三级志书编纂工作意见的通知》。2005年2月,省政府召开全省地方志第六次工作会议,部署全省第二轮修志工作。要求全省各地要用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全面系统、真实、科学地记载各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历史与现状,充分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盛世修志,志载盛世。《德化县志(1988—2007)》编纂工作于2007年10月启动,2018年10月付梓出版,历时11年。整个编纂工作大致经历6个阶段。
  2007年10月至2008年6月为布置和组稿阶段。2007年7月,县委颁发《关于调整德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员的通知》。10月16日,召开全县地方志工作会议,全面启动德化县二轮修志工作。各乡镇主要领导,县直各单位、省市驻德化各单位主要领导等100多人参加会议,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李辉跃出席会议作动员讲话,对二轮修志工作提出要求,县政府副县长黄金跋全面部署二轮修志工作。县政府下发了《德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关于二轮修志工作的实施意见》,把志书编纂任务分解下达到各承编单位。为保障编纂效率和质量,会后县方志办将本办编纂人员和全县各单位分别划分小组,由1个组的编纂人员挂钩1组单位,每组编纂人员均到各挂钩单位帮助其成立编纂机构、组建编纂班子并培训编纂人员、启动修志工作,并督促各承编单位按要求编纂上报承编县志初稿。至2008年上半年135个承编单位基本完成资料报送工作,随后县方志办及时组织人员审阅报送的初稿,逐一约谈承编单位编纂人员,当面反馈修改补充意见。
  2008年6月至2015年4月为初稿编纂阶段。县方志办按照“突出地方特色、行业特色和时代特点”的要求,并结合各乡镇、各单位、各行业的工作性质对《德化县志(1988—2007)》纲目进行设置,纲目初稿完成后,下发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征求意见,确定志书编纂纲目,为提高志书质量打好基础。2011年5月,县方志办新领导班子调整到位后,针对《德化县志(1988—2007)》纲目存在要项缺失、分类不当、归属不当、排序不当、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为确保纲目设计更具合理性、科学性,组织人员对《德化县志(1988—2007)》纲目进行重新修改调整,先后召开10多次县志纲目修改讨论会,对县志纲目进行重新修改调整完善,并征求省方志委市县志辅导处、市方志委、县四套班子领导及各乡镇、县直各单位意见;同时借鉴兄弟县(市、区)方志办的典型经验,经过反复修改调整,《德化县志(1988—2007)》编纂纲目原设25篇192章678节,改设39卷184章723节,新增14卷45节。其中新增专记、经济综述、农村小康建设与人民生活、编制、外事侨务与港澳台事务、语言等卷;将一些重要篇章单独或拆分提格设卷,如:原“精神文明建设”“民政”等章提格单独设卷,原“地理”篇拆分为“政区与自然环境”“环境保护与国土资源管理”“人口”等三卷,原“环保旅游”篇拆分为“环境保护与国土资源管理”“旅游”二卷,原“交通信息”篇拆分为“交通运输”“邮政电信”二卷,原“财税金融保险”篇拆分为“财税审计”“金融”二卷,原“外经”章提格改设“对外经贸合作与开发建设”卷,原“人事”“劳动与社会保障”章提格改设“人事编制与劳动社会保障”卷,原“宗教”“美俗新风”章提格改设“宗教民俗语言”卷;原“中国共产党德化地方组织篇第九章政法委工作”移至“政法”
  卷并改为“第一章政法委及综治”,原“政法”篇第三章审判改为第四章法院,原“武装”篇改“国防”卷,原“德化县人民政府”篇第九章人防与安全移至“国防”卷并改为第五章“人民防空”,原“工业篇”第七章乡镇企业移至“农业与农村经济”卷等等。纲目调整后,于2015年2月28日上报泉州市方志委审批;同年4月10日,市方志委批复,准予实施。为确保入志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根据市方志委审批的纲目及各单位报送的县志编纂初稿,县方志办组织编纂人员到县档案馆查阅资料,对志稿内容进行改写、补充和完善,至2015年4月,《德化县志(1988—2007)》初稿基本完成。2015年4月21日,德化县政府召开由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分管领导等140多人参加的全县地方志工作会议,县政府副县长刘惠煌、市方志委副主任许晓松在会上作讲话。会议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李克强总理、刘延东副总理关于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指示、重要讲话以及全国第五次地方志工作会议、全省第八次地方志工作会议、全市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二轮修志工作情况,部署下一阶段二轮修志工作任务。
  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为总纂初审阶段。县方志办聘请一名对修志工作比较熟悉的老同志担任总纂人员,开始《德化县志(1988—2007)》总纂工作,并实行责编、总纂、主编三审制度,着重从体例、结构、内容、资料、行文、文风等方面认真做好志稿总纂工作,于2015年9月基本完成志稿总纂任务。在总纂的同时,报送泉州市方志委初审,市方志委于2016年1月完成初审。县方志办各编纂人员根据市方志委初审意见进行补充修改,于2016年4月完成《德化县志(1988—2007)》(评议稿)。
  2016年4月至2016年10月为评议修改阶段。2016年4月26日,德化县召开《德化县志(1988—2007)》评稿会。省、市方志委领导、专家和各县(市、区)方志办主任及相关编纂人员等50多人参加会议。与会专家和评审人员认为志稿总体较好,资料丰富,有特色,能反映德化县二十年间的历史和现状,并对志稿在体例结构、篇目设置、资料选编、卷章节间交叉重复现象以及无题概述不够理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意见建议。县志评稿会后,县方志办立即组织志书编纂人员对会上各位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梳理统计,收到涉及篇目设置、编写内容交叉重复、行文规范、资料欠缺等方面意见建议627条。2016年5月9日,县方志办召开专题会议,学习研究县志评稿会上各位修志专家对《德化县志(1988—2007)》(评议稿)提出的意见建议,并将意见建议逐条落实到具体责任人,明确完成时间,制定任务完成倒排计划,确保按时按质完成《德化县志(1988—2007)》(评议稿)的修改补充完善任务;并将修改后的志稿发送到各相关单位征求意见。同时,县方志办制定《德化县志(1988—2007)》图照征集提纲,主动与县摄影家协会和摄影爱好者联系,收集反映德化县在政治、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城乡建设、经济发展等20个方面的图照;并对该志的序、凡例、概述等进行编纂和完善。
  2016年10月至2018年4月为送审阶段。为确保志书质量,《德化县志(1988—2007)》评议稿完成修改稿后,2016年10月,县方志办邀请省方志委市县志辅导处原处长陈伟庄开始对《德化县志(1988—2007)》(送审稿)进行逐卷审核。县方志办根据二审意见组织编纂人员再次进行修改补充,对一些文表不符、数据差错、编校失误、表述不规范等问题作了全面修订,并委托福建九仙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进行排版设计印刷,完成了《德化县志(1988—2007)》(征求意见稿),分别征求县四套班子领导、曾担任党政主要领导、处级退休干部和保密等有关部门意见。2017年5月,《德化县志(1988—2007)》(送审稿)基本完成,同时增加英文目录、索引,全志统计字数约280多万字。同年6月,送泉州市方志委终审;8月,送方志出版社审稿;10月后,县方志办综合征求意见及市方志委终审、出版社审稿意见进行修改完善。2018年4月,送方志出版社复查。
  2018年5月至10月为定稿、审查验收和批准出版阶段。根据方志出版社复查意见进行修改后,送县直各单位、各乡镇和县保密局进行保密审查;同时,呈送县委、县政府审查验收组领导审查。综合上述各方意见后进行最后修改审核定稿,报送泉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审查验收。2018年10月22日,泉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函复,原则同意志稿通过审查验收;同月24日,德化县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出版。
  《德化县志(1988—2007)》在编修的过程中,得到省、市方志委的关心和指导,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是各承编单位通力合作、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县方志办全体编纂人员辛勤耕耘、默
  默奉献的结果。正是由于大家的戮力同心,才有今天《德化县志(1988—2007)》的出版。续修志书,是一项浩大的地方文化建设工程。《德化县志(1988—2007)》历史跨度大,涉及面广,囿于编者的水平和占有资料所限,疏漏、错误之处难免,敬祈读者不吝赐教,以便续修时纠讹补正。
  德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2018年10月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

《德化县志.1988-2007》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政区与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社会团体、金融、农业与农村经济、林业、工业、陶瓷、矿业、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农村小康建设与人民生活、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8-2007年德化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