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美湖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172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美湖乡
分类号: F299.21
页数: 3
页码: 1177-1179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88-2007年德化县美湖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能快则快”的发展思路,以保持农村稳定,撑大经济总量,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巩固壮大矿产支柱产业,创建农业产业基地,开发特色产品,在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关键词: 德化县 乡镇 美湖乡

内容

美湖乡位于德化县西南部,东与赤水镇、盖德乡相连,北与大铭乡接壤,西与春美乡和大田县交界,南与永春县毗邻。全乡土地总面积93.45平方千米,有上岸、洋坑、小湖、洋田、上漈、阳山、斜山、美湖8个建制村,56个自然村。2007年年底,全乡有3919户、15958人,均系汉族;另有海外华侨、华人2000多人。
  据1974年美湖村后坪山出土的石斧、石矛和印纹陶等遗物推断,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美湖一带居住。宋至明天顺五年(1461年)间,美湖属德化县进城乡小尤上团,天顺六年并入集贤乡新化里,清代属新化里上翰社和春美社,阳山一带属尤中里。民国期间属双阳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建立美湖乡,以辖村尊美、小湖各取一字命名,属第五区(赤水),1956年下半年改称赤水区;1958年,设美湖、洋田、阳山3个大队,属赤水人民公社;1961年,从赤水公社析出,成立美湖人民公社,增设小湖、上漈、上岸、洋坑、斜山大队,社址在美湖大队后坪村,1980年迁至小湖村。1984年改为美湖乡人民政府。
  美湖乡境内以中低山地型为主,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龙湖山、大白岩山、云头歧山和矿山岐等。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温度16℃,年降雨量1700~1800毫米,主要溪流有小尤溪、上漈溪、桥兜溪等,水位落差大,利于水力发电。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铁矿、高岭土、石灰石、煤、铅、锌、铜、钼等,其中铁矿、石灰石储量均丰富;高岭土资源量多质优,是烧制高档白瓷的重要原料。
  美湖乡有耕地面积0.08万公顷,大部分村土壤肥沃,灌溉条件好,主要种植水稻、甘薯、马铃薯、蔬菜等,是德化县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20世纪90年代末,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1996年,从大田县种兔场引进塞北兔,大力发展当地黑毛兔,建立规模化养殖场,其中规模最大的为“德化县龙湖黑兔繁育有限公司”;1999年引进甜椒,年种植面积66.69公顷多;2000年,中国台湾客商在上漈、村建立德台农业合作基地,种植引进日本的甜柿,引入中国台湾地区的梨、布朗李、圣女果(珍珠西红柿)和绿竹等,其中梨园面积465.6公顷、年产量1000多吨;还有从龙海等地引入的洋坊小白芋、青豆、黄豆、茭白等新品种,并规模化种植;有烤烟、晒烟等传统种植业,年种植面积40公顷左右,长久不衰;利用当地上乘好米加工精制的美湖米粉,品味独特,畅销县内外。农业特色产业已成为美湖乡村民收入的重要来源。2007年,全乡粮食总产量4476吨,农业产值达9918万元,位居全县第一位。
  美湖乡是福建省第二大铁矿基地,储量9327万吨,分布于阳山、斜山、美湖等村,其中阳山铁矿自宋代开始开采,延续不断。1960年,组建德化县阳山铁矿,年开采量1万吨左右。1986年,由省、市、县共同出资联合创办福建省阳山铁矿,年产量50万吨,2007年,产值8644万元,纳税3097万元;1998年,创办民营企业德化阳春矿业有限公司,至2007年累计生产铁精矿40万吨,纳税4000多万元;2000年,创办股份制企业德化鑫阳矿业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2007年产值2.74亿元、纳税2355万元。其他规模较大的企业有大阳矿业公司、金灿矿业公司、涌鑫公司等。阳山石灰石储量达3.3亿吨,明清时已开采,煅烧石灰,供造纸和建筑使用。1960年曾开采过煤矿、年产量约1000吨;铅、锌、铜、石灰石等矿藏待进一步勘探开发。2007年,美湖乡矿业总产值5.25亿元,全乡经济发展呈现“南矿北农”的格局。
  美湖乡境内有千年古刹龙湖寺,位于美湖乡西北部龙湖山,宋代建,20世纪80年代后重建,其规模大,建筑精美,为德化佛教“四大名寺”之一;大白岩,位于阳山村;东山岩,位于洋坑和洋田二村交界处,均为德化千年古刹。小湖村有千年樟树王,植于唐代,1983年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入选福建“全省树王”名单,为全国樟树王之一。此外,还有上田唐代古窑址、阳山千年古冶炼厂址等。
  美湖乡有两条县道从境内通过,各建制村公路全部硬化、均通自来水和广播电视。全乡有中学1所、中学分校1所、中心小学1所和2所小学、2个教学点,已全面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乡有卫生院,村有卫生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与率99.8%,文化体育设施日益完善,有利于人民身心健康。
  美湖乡历史上有进士2人、举人3人;民国时期,有县(团)级官员2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副处(团)级及以上领导干部7人、正科级干部25人,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31人、博士5人、硕士5人。
  美湖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能快则快”的发展思路,以保持农村稳定,撑大经济总量,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巩固壮大矿产支柱产业,创建农业产业基地,开发特色产品,在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

《德化县志.1988-2007》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政区与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社会团体、金融、农业与农村经济、林业、工业、陶瓷、矿业、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农村小康建设与人民生活、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8-2007年德化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
美湖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