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赤水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1717
颗粒名称: 第八节 赤水镇
分类号: F299.21
页数: 3
页码: 1167-1169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88-2007年德化县赤水镇党委、政府立足矿产、旅游等资源优势,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确保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平稳、健康发展。
关键词: 德化县 乡镇 赤水镇

内容

赤水镇位于德化县西北部,东邻雷峰镇,西毗大铭乡,西南接美湖乡,南连盖德乡,北与上涌镇交界。全镇土地总面积90.95平方千米,设14个建制村和1个居委会,114个村民小组。戴云山主峰位于境内,大部分建制村海拔800米以上,其中铭爱村1050米,镇政府所在地—赤水街海拔970米,为德化县高海拔乡镇。
  宋至明时代,赤水属集贤乡新化里;清代分属汤泉里和新化里;民国时期为赤水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赤水行政区域多次变更。1950年赤水设立第五区公所,1956年8月改为赤水区。1958年成立赤水人民公社,辖赤水、美湖、大铭、国宝、春美等乡所属大部分区域;1961年,美湖、大铭、国宝、春美从赤水公社析出,各自独立建社。1984年,赤水人民公社改为赤水乡人民政府。1992年10月撤乡建镇,辖戴云、东里、苏坂、猛虎、湖岭、岭边、福全、吉岭、永嘉、苏岭、西洋、小铭、铭爱、锦洋14个建制村和赤水街1个居委会。2007年年底,全镇4529户、17068人,有海外华侨、华人1676人,中国港、澳、台同胞76人。
  赤水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因地势较高,夏天凉爽,冬季有霜、雪或结冰,年平均温度17℃,最高气温35℃,最低零下12.8℃,有霜期达165天左右,雾期达140天左右,年降雨量1700毫米左右,年相对平均湿度在80%以上,常年阴雨较多,日照较少。
  赤水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全镇有林地面积0.6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6.5%,林木蓄积量62万立方米,主要树种为杉、松、毛竹和杂木,主要矿产资源有铁、铅、锌、瓷土矿、石膏、耐火土、泥煤等。
  赤水镇以农业为主,兼营林、果和畜牧业。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甘薯、马铃薯、木薯、蕉芋、蔬菜,其中赤水掌瓜最为著名,曾大量销往泉州、厦门、上海等城市。福全、铭爱、小铭、吉岭等村利用山坡地,种植茶叶、酸梅、柿、桃、油茶、德化梨、板栗等。发展养猪、牛、羊、兔等畜牧业是赤水镇村民的主要家庭副业,其中戴云山羊、黑兔最为著名。2000年后,反季节种植蔬菜,成为锦洋、苏岭、小铭、永嘉等村重要的生产项目。有的村还种植香菇、巴西蘑菇、草菇等,增加农民收入。2007年,全镇粮食总产量4007吨,茶叶产量77吨、水果产量210吨,农业总产值8315万元。
  赤水镇企业主要有采矿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其中较大的企业有博诚矿业公司、戴云山矿泉水公司。2007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926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945万元,财政总收入751.7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74元。
  赤水镇历来是德化县西部交通枢纽,是县城通往西半片8个乡镇以及尤溪县、大田县的交通要塞,有省道206线从境内通过,县道雷春线等在这里交接。20世纪90年代末,开通九仙山、戴云山景区公路。2000年后,实现村村通水泥混凝土路面公路,自然村通机耕路,形成运输便捷的交通网络。
  赤水镇是德化县商贸较频繁地区之一。宋至明清时代,赤水街是德化县境内和尤溪县、大田县、永春县商贾来往的主要通道和商贸之地;民国时期,商贸交易额约占全县四分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街市公共设施日趋完善,邮电、金融、商贸市场及其配套设施齐全,设有邮电支局,开通程控电话,新建商店、市场等,每逢五日一集市,来往旅客、商人和周围乡村民众络绎不绝,商品交易更为繁荣。
  赤水镇境内有著名的戴云山和九仙山,是旅游胜地。戴云山主峰附近山峰海拔大多在1600米以上,峰峦叠嶂,地势险峻,山顶经常云雾笼罩。山凹处有莲花池、七里洋等湿地,水草丰茂,是德化浐溪、涌溪两大河流水系的源头。山上奇石如鼓似钟,瀑布如帘似练,悬崖石洞,泉水深潭,有连绵不断的翠竹、林莽;山下有德化名寺——戴云寺,是游人探险、寻找大自然原始风味的好去处。九仙山有“中土蓬莱”之称,主峰像一个破土而出的巨笋,直抵蓝天,主峰崖壁上有石刻“尺五天”“只有天”,其周围还有摩崖石刻40多处,山腰有千年古刹——永安岩,山墩上建有亭阁,山坳和山坡上布满奇石异洞,其中最著名的为弥勒洞,洞中有唐代大型石雕像——弥勒佛。众多文物与秀美的山光水色融为一体,构成德化别具一格的著名旅游风景区。
  赤水镇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开展“平安赤水”创建活动。教育通过省级“双高普九”检查验收,赤水中心卫生院医疗设备较完善,是县农村医疗卫生中心之一,通过“十配套”达标乡镇验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与率90%以上,农村低保覆盖率不断扩大,文化、体育、广电设施较完善,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赤水镇历来不乏文人、名人。唐至明清时代,有进士2人、举人21人。民国时期,有科(营)级以上官员31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32人、正科级干部46人;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51人、博士9人、硕士27人。
  赤水镇党委、政府立足矿产、旅游等资源优势,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确保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平稳、健康发展。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

《德化县志.1988-2007》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政区与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社会团体、金融、农业与农村经济、林业、工业、陶瓷、矿业、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农村小康建设与人民生活、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8-2007年德化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
赤水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