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南埕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1715
颗粒名称: 第六节 南埕镇
分类号: F299.21
页数: 3
页码: 1163-1165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88-2007年德化县南埕镇党委、政府以建设林业重镇、旅游名镇、生态强镇为目标,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生产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把南埕建设成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键词: 德化县 乡镇 南埕镇

内容

南埕镇位于德化县东部,东毗水口镇,南邻龙门滩镇,西连雷峰镇,北抵桂阳乡,海拔300~850米,东西长13.75千米,南北宽22.5千米,土地总面积241.05平方千米。
  南埕镇地处戴云山东南方、石牛山西北侧,山脉大多呈西北东南走向,浐溪从镇区中部穿过,地形东南、西北部高,中部较低,地貌以中低山地为主。据《太原郭氏族谱》记载,南埕高山环抱,浐、芹两溪汇合,绿水青山,景色翠秀,有“蓝田可种玉”涵喻。因方言“蓝田”与“南埕”谐音,故得名。全镇处于温带和亚热带过渡地区,夏长不酷热,冬短不严寒,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19.4℃,最高气温37.7℃,最低气温零下6.6℃。无霜期240~280天,年平均降雨量1750毫米。
  南埕镇历史悠久。据史载,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陈瑜从河南开封避乱开基龙山(今连山),为开发南埕最早姓氏之一。元、明时代,南埕属永宁乡清太里;清代,南埕属清太里登龙社、南埕社和肖坑社,部分属在坊里茅岐社。民国时期,高漈、南埕、西山属西南乡,蟠龙、连山属瑞上乡,枣坑属霞碧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埕镇行政区域历经多次变更。1950年,高漈、西山、枣坑属二区;南埕、蟠龙属三区;1951年,枣坑属七区;1952年,西山、高漈属二区,南埕属三区,连山、蟠龙属九区;1955年,设前锋、许厝属二区,设梓垵乡,属九区;1956年,西山、许厝、高漈属雷峰区,蟠龙、连山属水口区。1958年,南埕、连山、蟠龙、梓垵属水口公社,西山、前锋、高漈、许厝属雷峰公社,枣坑属霞碧公社;1961年,连山、蟠龙、梓垵、许厝属许厝公社,望洋以南各村属高漈公社,枣坑属霞碧公社。1965年,组建南埕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南埕乡人民政府,1991年1月南埕撤乡建镇。
  南埕镇辖前锋、西山、高漈、半岭、南埕、塔兜、枣坑、许厝、望洋、连山、蟠龙、梓垵12个建制村,101个村民小组。2007年,全镇有3251户、12601人,海外华侨、华人2670人;国民生产总值2.3612亿元,镇财政收入286万元,人均纯收入5692元。
  南埕镇以农业生产为主,兼营林业、养殖业和其他种植业。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甘薯、马铃薯、木薯、槟榔芋、蕉芋和蔬菜;同时还种植柑橘、桃、李、梅、梨、板栗、柚等水果。1976年后,水稻引进“杂优”新品种,水果引进德化梨、琯溪蜜柚,采用先进的耕作、栽培技术,产量、品质逐年提高,是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07年,粮食总产量5333吨,水果总产量7125吨,农业总产值8888万元。
  南埕镇已探明矿藏14种,其中有西山的银矿、铜矿、石灰石、锡矿,南埕的高岭土、叶蜡石、金龟石,塔兜的水晶、银矿、铅锌矿,连山的煤,蟠龙的铁矿等。全镇森林面积1.9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83.2%,主要有杉木、马尾松、毛竹和杂木林,林木蓄积量145万立方米,居全县第二位,其中毛竹林面积0.38万公顷,居德化县第一位。境内溪流属闽江水系,主要有浐溪、双芹溪、石龙溪等,已建成水力发电站19座、总装机容量2.3万千瓦,有变电站3个,2007年建成南埕供电大楼,投资2000万元。南埕镇植被丰茂,山峰俊秀,怪石嶙峋,溪水清澈,生态环境好,其中桃花岛艳丽迷人,石龙溪有亚热带藤本植物园之称,有大洲宫、天平城遗址等文物,自然生态与文物古迹相得益彰,组成别具一格的旅游风景。已开发“桃花观赏”、桃仙溪竹筏漂流、石龙溪皮划艇漂流、葛云塔兜温泉休闲、“乡村游、农家乐”等旅游项目。2006年9月,南埕村获“泉州市十佳魅力乡村”称号。林业、水电、旅游已成为南埕经济的重要产业。
  南埕镇境内有省道203线通过,各建制村公路全部铺上水泥混凝土路面。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巩固率100%,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从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变。1997年通过福建省“两基验收”,获1998—1999年度县督导评估一等奖。2003年建立南埕广播电视中心站,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有线电视网络等设施较完善,电视普及率100%,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94%。全镇90%以上的人口饮用清洁水,防疫保健工作及时、有效,没有发生各种传染性流行病,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在南埕镇历史上,南宋有抗元将领陈蔚,明末清初有农民起义军首领林忠。民国时期,有各级职官75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副处(团)及以上干部12人,正科级干部37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61人。
  南埕镇党委、政府以建设林业重镇、旅游名镇、生态强镇为目标,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生产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把南埕建设成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

《德化县志.1988-2007》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政区与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社会团体、金融、农业与农村经济、林业、工业、陶瓷、矿业、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农村小康建设与人民生活、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8-2007年德化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
南埕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