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五 外事侨务与港澳台事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1641
颗粒名称: 卷三十五 外事侨务与港澳台事务
分类号: D634
页数: 16
页码: 1047-1062
摘要: 本卷记述了德化县外事侨务与港澳台事务的情况,其中包括了外事、华侨事务、香港澳门事务、台湾事务、机构等。
关键词: 外事侨务 港澳台事务 德化县

内容

1988—2007年,德化县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陶瓷、矿产、林业、电力、化工等产业迅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与外国友人、华侨及中国港澳台同胞的友好往来,密切经贸、文化交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20年间,外国友人有39批198入到德化访问、访亲、参观考察、旅游观光,德化有63批101人到国外考察陶瓷市场、旅游发展、商贸、讲学、培训和参加研讨会、展销会等。据调查统计,全县有海外华侨华人13.2万多人;德化人定居中国香港3704人,澳门131人,在台湾的德化籍同胞有16850人,定居德化的台湾同胞有145人。全县海外华侨华人和中国港澳台同胞捐资人民币6214万多元、港币124万元,支持家乡教育、医疗卫生、旅游景区、公路、慈善等公益事业建设,促进德化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
  第一章 外事
  第一节 到访
  1988年9月27日,美国美洲佛教会永远顾问兼副会长、洛杉矶普陀山观音菩萨寺名誉住持、南加州云居山虚云三会弥陀寺住持、南加州福建同乡会本头公追思堂主持、般若修德善堂主持释宽净法师,到德化商谈重建灵鹫岩古刹事宜。10月22日,美国国会咨询委员会委员王震偕夫人郭春美、子王传威及高僧释宽净到德化。同月24日,参加灵鹫岩重建奠基仪式。10月25日,英国东方陶瓷协会组织奥克西多BOC820团一行24人(包括英国、澳大利亚、比利时、丹麦、联邦德国等国)的艺术史家、博物馆管理员、学者及著名古陶瓷收藏家到德化参观考察,并进行学术交流。11月中旬,新加坡工商实业家周顾辉到德化考察经济发展情况。
  1989年3月28—31日,应国家教委邀请,美国日吸娜苏大学教授克拉克到德化调查古代民族文化。同年4月11日,日本泛亚细亚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森住和弘到德化参观考察。7月25日,以日本作家、日本文化交流(沙龙)代表左能典代为团长、日本行动科学研究所所长铃木智子、工艺研究家日本民艺馆顾问田中洋子、料理研究家中岛佐代子等为成员的日本文化交流(沙龙)第二次友好访问团一行12人到德化考察。同年10月10日,法国国立社会科学院5人领导委员会成员、该院世界区域研究部部长邓尼·龙巴尔教授和夫人克洛迪娜·苏尔梦(法国科研中心研究员)到德化考察古文化。
  1990年3月22日,美国中华文化中心第一届主任、旧金山上海友好城市副委员长、美国华裔总会常务董事兼秘书长、美国中医基金会副会长兼美国武术基金会会长吴定一博士一行5人到德化考察。同年4月22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吴一博士到德化古陶瓷标本陈列室和屈斗宫古窑址考察。同年5月18日,日本京都太乐陶艺研究所所长、日本织部制陶株式会社横井敦彦、增田宪治一行到德化考察古陶瓷,并就中日古陶瓷科技文化问题进行座谈交流。同年7月10—11日,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工业司高级官员艾里约特·兹波和联合国计划开发署驻华代表处处长黄学琪一行3人到德化考察“科技星火计划——德化陶瓷开发”项目。同年10月,新加坡全国中华总商会会长徐其礼到德化考察。同年11月28日,日本山口县下关市梅光女学院副教授木下尚子到德化考察。
  1991年1月17日,日本东京外语大学、财团法人代表文库研究员唐立到德化考察科技史。2月18日,韩国报道制作局一行3人到德化参观。同年11月,来自英国、法国、日本等7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15名专家组成的联合国水利考察团,专程到德化考察龙门滩一级电站大坝,并就技术问题进行交流、研讨。同年11月13日,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领事高迈谷到德化参观古陶瓷标本陈列室、考察旅游资源。
  1992年3月26日,加拿大陶瓷专家斯科特·福斯特到德化考察古陶瓷,并赠送其撰写的爱尔兰发现德化窑瓷印章的资料。同年5月1日,日本东洋陶瓷学会一行8人到德化考察古陶瓷文化。同年10月3—7日,美国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班臣博士和何翠媚博士到德化考察古窑址和陶瓷博物馆。同年11月6日,美国耶鲁大学艺术系中国艺术史专业研究生白建仪到德化参观考察。同年11月12—13日,以岳本英毅为领队,德富秋天、八重岛务、八重岛弘、武内浩一为团员的日本长崎县陶瓷考察团一行5人,到德化参观考察。同年11月14日,菲律宾大学巴雅尔博物馆馆长林·诺沙斯教授,菲律宾中国艺术中心画家施茶宣、林玉琦组成的菲律宾艺术家代表团到德化考察。同年12月20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州立大学地理系博士研究生柯立恩到德化参观屈斗宫古窑址和陶瓷博物馆。
  1993年2月10日,新加坡国家博物院院长柯宗元,东南亚陶瓷学会会长、新加坡国家博物院郭勤逊博士,新加坡国家档案馆馆长林源福,新加坡口述历史馆副馆长林孝胜一行到德化考察。
  1994年2月23日,澳大利亚Bel—gasia先生一行6人到德化考察日用陶瓷市场。10月,以新加坡陶瓷同业公会主席陆镇源为团长的新加坡瓷商公会考察团一行5人,到德化参观考察。
  1995年1月14日,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林屋晴三、京都茶道资料馆赤沼多佳、简进纮一等一行4人参观陶瓷博物馆,并进行学术交流。11月11日,英国国立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东方艺术部柯玫瑰馆长、伦敦皇家艺术学院范黛华女士及N.伍德讲师参观陶瓷博物馆及屈斗宫古窑址。
  1996年12月17日,新加坡驻厦门总领事陈明河到德化访问,并参观协发建白有限公司、陶瓷博物馆、德义热电厂等。
  1997年10月12日,新加坡瓷商公会考察团一行17人到德化进行为期3天的参观访问。
  1999年11月,日本广播协会(NHK)电视台记者一行3人到德化拍摄山水风光专题。
  2000年10月26日,英国、法国、荷兰、瑞士等国的东方陶瓷研究专家一行13人,到德化考察古陶瓷的烧成、制造及外销等情况。
  2001年6月17日,古巴轻工业部部长赫苏斯·贝雷斯率古巴轻工业部国际经济关系司、商务处等经贸代表团到德化考察创意、冠福、佳美等陶瓷企业。
  2002年1月7日,新加坡九峰岩名誉主席胡帝旺到德化美湖出席龙湖山风景区龙湖寺庆典活动。
  2004年6月,马来西亚《南洋商报》副主编陈春福率领马来西亚雪兰莪及吉隆坡直辖区德化会馆旅游观光团一行33人到德化旅游观光。
  2006年2月,加拿大籍华人颜纯炯等6人到德化访亲。
  2007年10月,马来西亚东甲德化会馆主席陈大亮、马六甲德化会馆会长曾国城、彭亨直凉德化会馆会长林星忠、新山永德会馆会务顾问林奕钦、柔南德化会馆主席郑宝华分别带团到德化观光访问。
  第二节 出访
  1989年12月,德化县医院院长、副主任医师孙耀源率由福建省17名医务人员组成的中国第八批援外医疗队赴非洲国家塞内加尔,进行为期二年的援外医疗服务。
  1990年3月,县长郑来兴到新加坡考察商务。
  1992年3月,县委书记郑来兴赴马来西亚考察,并慰问侨居马来西亚的乡亲。
  1994年6月,县长林宝浙赴美国考察陶瓷市场。8月,县委书记吴汉民赴马来西亚考察。
  1995年10月,应英国东方陶瓷学会邀请,县陶瓷博物馆副馆长陈建中前往英国大英博物馆讲学。
  1997年2月,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林昌宝前往新加坡考察。3月,县长许昆贞和副县长杨国豪受日本客商邀请赴日本考察陶瓷生产和市场状况。4月,县长许昆贞应邀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参加新加坡中华总商会90周年庆典及商务活动。5月,县委书记李建国、副县长王春金赴美国考察陶瓷市场及洽谈商务。6月,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林建春赴菲律宾参加1997年泉州(中国)出口产品交易会。10月,县委副书记苏荣蹯赴挪威、芬兰、瑞典3国考察。
  1998年4月,县陶瓷博物馆馆长陈建中应邀到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参加闽南陶瓷国际研讨会。
  1999年1月,县政协主席李孝仪率创意、三利、开元、诚美、宝发、宝兜、宏盛、兴美9家陶瓷企业负责人一行18人,赴德国参加法兰克福市圣诞节礼品展销会。
  2000年1月,县长杨益民等赴意大利米兰考察陶瓷市场。
  2001年1月,县长杨益民、县政协主席李孝仪率部分陶瓷企业负责人到日本考察陶瓷市场。3月,副县长林英夏应邀赴澳大利亚市场调研、商务访谈。4月,副县长颜清平应邀赴德国进行旅游商务考察。10月,常务副县长王春金赴德国诺依施塔特市访问。12月,副县长林合龙应邀赴德国考察市场及交通设施、洽谈有关事宜。12月,县委书记许昆贞应邀赴澳大利亚考察城市管理。
  2002年1月,副县长涂健圻应邀赴德国考察市场、洽谈商务。2月,县长杨益民赴英国参加2002年英国伦敦亚洲博览会。3月,副县长颜清平应邀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洽谈发展旅游业合作事宜。4月,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林昌宝应邀赴德国进行陶瓷展销及商务考察。5月,县政协主席李孝仪应邀赴澳大利亚考察商务。5月,县委副书记蒋德明、县政协副主席李文建应邀赴美国考察商务,探讨建立陶瓷销售网点事宜。7月,县委常委林开仁应邀赴美国考察商务、洽谈设立陶瓷分销点事宜。9月,县政府助理调研员黄发建前往日本参加礼品博览会。9月,县委书记许昆贞应邀前往俄罗斯和英国考察陶瓷市场。9月,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华武应邀前往马来西亚、新加坡考察商务。
  2003年2月,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春淮应邀前往德国考察商务。2月,副县长黄耀昆赴加拿大考察交流教育、商贸和文化。4月,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林昌宝应邀前往马来西亚拜会侨亲并招商引资。5月,县政协副主席梁丁云应邀前往马来西亚考察,洽谈生态旅游合作项目。6月,县长杨益民应邀前往俄罗斯、芬兰考察陶瓷市场及探讨在其设立销售网络的可能性。7月,副县长林合龙应邀前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考察商务,探讨设立陶瓷销售网点的可能性。12月,县委书记许昆贞应邀前往德国考察陶瓷市场。
  2004年2月,县委副书记赖畅水应邀前往德国、英国考察商务。5月,县政协主席吕素珠应邀前往美国考察陶瓷市场。6月,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欧阳秋虹应邀前往印度尼西亚参加同乡联谊会成立大会。11月,县委书记许昆贞应邀前往加拿大和墨西哥考察陶瓷工艺品在两国的销售情况,以及探讨在两国设立销售网络的可能性。12月,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涂健圻应邀前往日本考察陶瓷市场。12月,县委副书记蒋德明应邀前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参加2004年中澳农牧业投资和商贸技术合作洽谈会,以及学习考察。
  2005年8月,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林合龙前往美国考察陶瓷市场并探讨发展经贸关系的可行性。9月,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苏荣蹯应邀前往日本考察日用陶瓷市场。9月,县长李辉跃、县政府助理调研员黄发建应邀前往日本考察陶瓷市场,洽谈有关业务事宜。10月,副县长苏兴羽前往马来西亚、新加坡进行海外侨情调研。
  2006年6月,县委书记陈全顺应邀前往波兰参加陶瓷展览,并前往德国和意大利考察陶瓷市场。7月,县委副书记叶华生应邀前往德国和意大利考察市场。8月,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开仁应邀前往德国和荷兰考察陶瓷市场。9月,副县长黄文胜应邀前往美国、加拿大等地考察,洽谈商务。10月,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涂健圻应邀前往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考察陶瓷市场并探讨建立销售网络的可能性,以及向当地经贸社团和企业推介投资项目,开展招商引资工作。10月,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林合龙应邀前往俄罗斯、德国、瑞典等国家考察当地陶瓷市场,并探讨建立销售网络的可能性,以及向当地经贸社团和企业推介投资项目,开展招商引资工作。12月,县委副书记赖畅水前往澳大利亚参加由省委组织部举办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修班培训。
  2007年3月,副县长黄耀昆应邀前往英国、德国、瑞典三国考察陶瓷市场,洽谈商务。4月,县委书记陈全顺应邀前往俄罗斯、土耳其考察陶瓷市场。5月,副县长温文英应邀前往俄罗斯参加中俄农业投资促进会和农产品促销活动。6月,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苏荣蹯应邀前往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家考察商务。9月,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翼翔应邀前往德国和法国考察陶瓷市场。9月,县政协副主席李文建应邀前往日本、韩国考察陶瓷市场。9月,县长李辉跃应邀前往德国和法国考察陶瓷市场。11月,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苏兴羽前往加拿大参加中国工会职业技能培训等活动。11月,县政府副调研员黄发建应邀前往印度考察商务。
  第三节 外事管理
  1991—1997年,县外事办组织外事干部学习中共中央对外方针、政策,以及省外事办汇编的《涉外法规选编》及《外事工作通讯》《福建外事》等。执行中央、省、市、县有关规定,严格把关,发挥外事办的职能作用,加强对外事工作的管理。
  1998—2007年,县委、县政府严格控制无实质内容的因公出访及变相公费旅游,从严掌握因公出国的团组数量及组成人员。出国团组需经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团组人员根据工作实际需要严格把关后,由系统党委、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对出国人员进行政审。县外事办全程指导和协助办理出访手续,在任务报批、护照办理、签证办理、外汇申请与核销等各环节提供服务,并向各团组人员进行海外安全常识教育。
  第二章 华侨事务
  第一节 华侨分布
  1988—2007年,德化县有海外华侨、华人13.2万多人,分布在5大洲24个国家和地区。华侨祖籍地遍布各乡镇,尤以龙浔镇、浔中镇、盖德乡、三班镇、龙门滩镇、雷峰镇、国宝乡、赤水镇、春美乡、上涌镇为多。
  据2005年县重点侨情调查统计,祖籍德化的华侨、华人有132285人。其中马来西亚108817人,新加坡5019人,缅甸5002人,印度尼西亚9905人,菲律宾1934人,澳大利亚104人,法国54人,日本43人,美国505人,加拿大95人,泰国102人,越南100人,英国40人,韩国25人,新西兰21人,沙特阿拉伯14人,孟加拉国10人,瑞士8人,文莱2人,以色列1人,柬埔寨1人,其他国家483人。
  德化县外事侨务、侨联部门认真做好侨务宣传工作,落实侨务政策,依法保护华侨,维护侨胞合法权益。广大侨胞身在海外,心系桑梓,具有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在事业有成后,纷纷回乡投资兴业,慷慨捐资兴办公益事业。20年间,华侨、华人捐赠2400多万元兴办公益事业,为德化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二节 海外社团
  德化侨胞在旅居国成立同乡会等社团组织历史悠久。1923年,马来西亚成立柔佛州德化会馆,是德化华侨最早成立的社团组织。至2007年,德化侨胞成立的社团组织有7个,其中2003年成立的有2个。
  第三节 归侨与侨眷
  1992年,全县归侨1200人,侨眷6.1万多人。2005年,县重点侨情调查,全县归侨519人,侨眷42338人。
  第四节 参与建设家乡
  一、投资创办实业
  1988年后,德化县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县外事侨务、侨联部门充分利用各种机会,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介绍德化投资环境和招商项目,协助客商进行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协调和促进落实投资项目。2007年,侨商在德化投资经营的企业有18家,注册资本人民币17688万元,港币300万元,美元118万元,主要经营陶瓷产品。
  二、捐资兴办公益事业
  (一)捐资教育
  1997年2月,加拿大籍华人颜纯炯、颜纯清、颜宝云、颜纯安,美籍华人颜禧强、颜宝铃、颜海燕等捐资人民币150万元,建设赤水中学福尧楼。
  2002年1月,颜禧强、颜宝铃夫妇捐资人民币200万元,支持德化第一中学建设飞达体育馆;同月,颜纯炯家族捐资200万元,支持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福尧楼。
  至2007年年底,海外华侨、华人共捐资770多万元用于中小学、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和教学设备改善;160多万元支持助教助学基金会。
  (二)捐资医院
  1995—2000年,颜禧强、颜宝铃夫妇捐资人民币185万元,其中捐资150万元建设县医院福尧门诊大楼,捐资5万元支持赤水卫生院添置医械器材,捐资30万元支持县医院、县中医院添置医疗设备。
  (三)捐资其他事业
  1988年10月,美籍华人许文英(释宽净)捐资人民币100万元,重建九仙山灵鹫岩。
  1995—2006年,海外华侨、华人捐资人民币150多万元,支持修建龙湖寺。
  1997年2月,颜纯炯、颜纯清、颜宝云、颜纯安和颜禧强、颜宝铃、颜海燕等捐资人民币250万元,建设县福尧图书馆。
  2005年7月,新加坡华人陆先生夫妇捐资人民币128万元,支持建设县老人公寓。
  1990—1997年,新加坡华侨赵先生夫妇捐资人民币108万元建教堂、修路等。
  1988—2007年,海外华侨、华人捐资人民币1100多万元用于支持建设宗教场所、老年人活动中心、公路、桥梁、扶贫济困基金会等。
  第五节 华侨事务管理
  一、学习宣传法规
  1990年9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正式颁布实施。县侨务(联)部门在全县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宣传活动,县分管领导在有线电视发表讲话,召开部分归侨、侨眷及外商投资企业代表座谈会,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具体内容。1993年7月,县侨务、侨联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国务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并通过有线电视、黑板报、标语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
  2000年11月,组织侨务干部、侨委委员及有关侨界人士,学习全国人大常委会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2004年6月,组织侨务干部、有关侨界人士学习国务院第53次常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县外事侨务办与县人大华侨委、侨联联合编印《侨务法律法规选编》一书,分发给侨务干部、侨联委员、归侨、侨眷、有关部门及各乡镇分管侨务工作的领导。2007年9月,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宣传册250本,分发各乡镇及有关单位,扩大宣传面。
  二、落实侨务政策
  1988—1990年,德化县落实华侨私房使用权72座,面积25755.89平方米。安置20世纪60年代初期精简下放归侨和直系亲属职工51人。
  1991—1995年,县侨办根据省侨办、省教委有关规定,出具学生身份证明253份,使归侨学生、华侨子女、归侨子女报考高等院校享受适当加分的待遇。
  1996年,根据省财政厅、省侨办有关通知精神,县侨办为归侨退休职工办理增发生活补贴身份认定的相关手续,使128名归侨退休职工每人每月增发生活补贴60元。
  1997年后,县外事侨务、侨联工作注重发挥海外华侨在招商引资牵线搭桥工作中的作用。以德化协发光洋陶器有限公司等5家侨资企业为重点,全程跟踪服务。
  2002年后,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联谊联络为渠道,传递信息、牵线搭桥,为经济建设服务。
  至2007年,处理涉侨来信150多件,批转140多件,接待来访归侨侨眷800多人次,办理归侨身份证明279份。
  三、服务归侨侨眷
  1988年,马来西亚彭亨会馆90多位苏氏宗亲联名反映春美乡个别村民未经政府批准,强行建房,侵占华侨祖墓的情况。县侨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予以拆除。浔中镇石鼓村一村民为“占风水”侵占华侨祖墓,县侨联与有关部门及时协调,妥善解决。
  1991年至1993年12月,先后平反因“海外关系”等造成的冤、假、错案73件,其中复查历史案件46件、“文化大革命”错案27件;为44户华侨地主、富农改变家庭成分。
  1997年,县侨联与有关部门协商,帮助三班归侨郑某某减免建房罚款8400元,帮助浔中镇世科村归侨颜某某及其子孙分得征用田地首期补偿款1.55万元,做好澳大利亚华侨罗某某在城关德新街的房产代管工作。归侨王某某被县中行积压多件侨汇一事,在县政协帮助下妥善解决。
  2001年始,做好对归侨、侨眷困难户的固定救济和临时救济工作。利用中秋、春节等节日慰问归侨、侨眷,累计发放慰问金2.3万元。
  2007年,面对“圣帕”台风造成的严重影响,县侨务部门对全县归侨、侨眷的受灾情况进行调查后,向182户受灾归侨、侨眷属发放救济款5.46万元。
  四、引导投资
  1989年,县引进“三资”企业11家,可利用外资1008万元。1997年,引进“三资”企业8家,投资总额900万美元,利用外资930万美元。2007年,华侨在德化投资企业62家,投资总额3722万美元。主要工作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引导归侨、侨眷、侨属集资兴办生产型、经营型企业。对发展生产有困难的,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按轻重缓急、分期分批给予适当支持。主要方式有:提供无息或低息贷款;困难补助;发动社会各方面给予照顾。对一些年轻的侨属,引导他们兴办企业或再引进侨资办企业,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帮助推销产品,使一些产品能参与市场竞争。到新办有影响的外资企业和华侨捐赠有代表性的公益事业开展调查研究、提供信息、了解情况、做好跟踪服务。为侨资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了解国际贸易动态,学习他人先进经验,寻找差距,找准对策。同时,让侨资企业及时了解国家经贸有关政策,帮助企业分析出口贸易形势,灵活用好自营出口经营权。做招商引商工作,组织参加北京、厦门等大型招商贸易洽谈会,改变侨资企业的产品结构,增强竞争优势。为其办理“资格证书”年审工作,专门派员到海关办理“电子海关”手续,提高投资开业率、履约率和出口率。
  五、表彰捐赠者
  1987—1989年,陈锦珍获泉州市政府所授捐资办学奖章、奖匾。
  1987—1989年,颜纯炯获泉州市政府所授捐资办学奖章、奖匾。
  1997年,颜纯炯获泉州市政府所授捐赠公益事业荣誉奖匾、荣誉证书。
  第三章 香港澳门事务
  第一节 港澳同胞分布
  一、香港
  1992年,德化人定居中国香港2500多人。1997年,中国香港回归祖国以后,经贸、旅游活动往来频繁,定居中国香港的德化人有所增加。2005年,县外侨办调查,德化人定居中国香港3704人,主要分布在香港岛、九龙半岛。香港同胞眷属655人,分布在全县15个乡(镇),其中龙浔镇323人,浔中140人。定居香港同胞多数人务工或当职员,少数人从事商业、企业、房地产、旅游等行业。
  二、澳门
  1992年,德化人定居中国澳门50多人。1999年,中国澳门回归祖国以后,定居中国澳门的德化人有所增加。2005年,县外侨办调查,德化人定居中国澳门131人,主要分布在氹仔、路环。澳门同胞眷属24人,分布在全县5个乡(镇)。定居澳门同胞多数务工,少数人从事商业或其他行业。
  第二节 社团
  德化县居港人士同乡会。1983年2月,颜福尧、李天竹、郭正然等德化旅居中国香港人士发起成立“德化县居港人士联谊会”,推举颜福尧为理事长,李天竹、郭正然为副理事长;同时,在香港九龙、新界、离岛等区设联络处,确定联络员,以加强在港乡亲的联络。1987年4月25日,更名为“德化县居港人士同乡会”,简称“香港德化同乡会”,并向中国香港有关当局申请注册为合法组织。1988年1月3日,举行同乡会成立盛典酒会。会议推举颜福尧、李天竹、郭正然等27人为理事,颜福尧为理事长;李天竹、郭正然为副理事长。1989年3月,理事长颜福尧病故,理事长一职改选颜纯炯接任。2007年,机构、理事长未变。
  第三节 交流往来与对外宣传
  一、交流往来
  1989年7月,中国香港龙泉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振聪到德化访问。
  1990年4月,县委副书记邱双炯率陶瓷企业负责人一行20多人,赴中国香港参加国际礼品及家庭用品展销会。10月,中国香港立法局议员黄宝欣到德化参观德化瓷厂、第二瓷厂。
  1991年3月24—27日,中国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何翠媚博士到德化考察古陶瓷,并就拟组织“闽南古陶瓷参观考察团”一事进行商谈。4月,县委副书记李孝仪率陶瓷企业有关人士,赴中国香港参加国际礼品及家庭用品展销会。
  1992年4月,县长傅镛堃率陶瓷企业负责人一行42人,赴中国香港参加国际礼品及家庭用品展销会,并会见德化县旅港知名人士。
  1994年3月,副县长寇富衍、曾育金赴中国香港参加招商活动。4月,县长林宝浙赴中国香港参加招商活动。5月,县委书记吴汉民赴中国香港参加招商活动。
  1995年8月,中国香港市政局议员浦炳荣等2人到德化参观访问。
  1997年9月,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邱银富参加省委组织部举办的第五期人力资源研修班,赴中国香港考察。
  2001年4月,县政协主席李孝仪应邀赴中国香港召开香港、澳门、深圳政协委员年会暨同乡会理事座谈会。同年9月,副县长涂健圻赴中国香港参加“关注未来,救助孩子慈善义卖会”筹款活动。
  2002年3月,副县长黄耀昆应邀赴中国香港共商捐资筹款办学具体事宜。
  2004年4月,中国香港德化同乡会会长颜纯炯率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会”访问团一行20多人到德化参观访问。
  2005年,中国香港福建中学(小西湾)“赴闽美育参观学习团”到德化访问。同年8月,县委书记陈全顺、县长李辉跃、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苏荣蹯、县委副书记叶华生、县委常委兼统战部部长欧阳秋虹、副县长黄文胜等一行13人前往中国香港,参加2005年泉州·香港投资项目推介洽谈会暨香港泉州市同乡总会第八届董事就职典礼。
  2007年3月,省政协常委、中国香港泉州同乡总会会长、中国香港环球制帽公司董事长颜纯炯回乡参加县贸促会、县国际商会成立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同年9月,省政协常委、中国香港泉州同乡总会会长颜纯炯回乡参加县第十一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
  二、对外宣传
  1988—2007年间,在方法上采取重点邀请,多方式合作,并利用走出去的机会进行宣传。主要有登门拜访,寄发宣传品、投资指南、《德化县志》、录像片《瓷魂》、《中国瓷都》画册,宣传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和家乡的变化,通过同胞回乡观光、探亲、旅游、谒祖、经贸等活动,扩大接触范围,把一些素未谋面或是只知地址的港澳同胞尽最大可能请回来;另利用回乡的人士发挥“桥梁”作用,宣传家乡所见所闻,使其周围的人受到感染,让他们都有一种回家乡看看的想法。做好二、三代后裔工作,有目的地把一些宣传品送给他们,让他们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安排他们游览风景区九仙山及参观工厂、市政建设等地,增进他们对家乡的感情。
  第四节 参与建设家乡
  一、投资创办公司
  1988年5月,德化县供销社戴云服装工业公司与中国香港顺发实业有限公司合办德顺服装有限公司,合同利用港资26万美元,当年出口服装6715打,产值254万元港币,创利3.4万元。同月,与中国香港商人合办华发竹制品有限公司开业,合同总投资40万美元。同年12月,德化戴云中心茶场与中国香港商人合作开办德兴香制品有限公司,总投资8.62万美元,生产卫生香系列产品;德化晖龙陶瓷有限公司开业,该公司系中国香港晖泰有限公司和县二轻工艺美术陶瓷厂合资开办,合同投资总额220万美元,港方实际到资17万美元。
  1989年8月,兴美陶瓷有限公司开业,该公司系德化县继美陶瓷工艺厂与中国香港联兴贸易运输行合资创办,总投资额150万港币,港方实际投资额6万美元,生产工艺美术陶瓷。同年10月,德化对外加工装配公司与中国香港溢利贸易公司合办德利服装有限公司,利用港资14万美元;同月,与中国香港商人合办龙祥服装有限公司,利用港资20万美元。
  1990年3月,东艺陶瓷有限公司开业,与中国香港商人合资,投资总额港币120万元,港资4万美元。同年11月,龙城美术陶瓷有限公司开业,该公司系德化炻器厂与中国香港发航投资有限公司合作企业,总投资额54万美元,合同港资13.5万美元。同年,东升洋遮有限公司与中国香港商人合办,总投资180万港元,利用港资16.7万美元。
  1991年6月,中国香港商人独资瀚汇竹制品有限公司开业,总投资100万美元。
  1992年9月,中国香港商人独资铭辉针织服装有限公司成立。同年12月,中国香港商人独资龙华彩盒制品有限公司开业,总投资400万港元,利用港资51.6万美元。同年,中国澳门商人独资企业宝泉辐射商标有限公司成立,总投资426万元,利用澳门资金77.5万美元。
  1992年,惠国瓷业有限公司,该公司系德化雅红瓷艺厂与中国香港溢景有限公司合资企业,总投资额120万港币,合同港资6万美元;鹏顺陶瓷制造有限公司,该公司系德化艺鹏美术陶瓷厂和中国香港智顺贸易公司合资企业,总投资额300万元,合同港资18万美元;新兴陶瓷有限公司,系中国香港商人独资企业,总投资额200万港币,港资26万美元;精艺陶瓷有限公司,系德化兴南瓷雕厂与中国香港商人合资企业,总投资额300万元,合同港资29万美元;德恒达陶瓷玩具有限公司,系德化旭东瓷厂与中国香港环球贸易公司合资企业,总投资额400万元,合同港资27万美元。
  1994年1月,浔中镇政府与中国香港商人合资企业联盛水泥有限公司开业,总投资1000万元,合同港资62万美元。同年12月,中国香港商人独资企业泉州龙门滩双氧水工业有限公司开业,总投资1265万元。1994年,金威瓷厂有限公司,系德化金珠陶瓷研究所与中国香港金威贸易公司合资企业,总投资350万元,合同港资21万美元;华厦陶瓷有限公司,系德化华厦陶瓷厂与中国香港基正投资公司合资企业,总投资额250万元,合同港资23万美元。
  1996年,泉州隆泰化工有限公司成立,由中国香港晋明实业有限公司和德化县水利电力总公司合资创办,总投资1.2亿元,合同外资510万美元。
  1997年7月1日,中国香港回归祖国以后,经贸活动日趋活跃,广大港胞心系桑梓,在事业有成后,纷纷回乡投资兴业,创办经济实体。
  2003年,中国香港德事利有限公司独资投建“泉州市德事利工艺实业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1亿元,从事陶瓷、树脂、铁木器、纸箱等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2007年,福建大阳矿业有限公司与中国香港三叶集团公司联合投资;同年11月,引入浙江省温州商人成立德化福德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镍铁,总投资3010万元。至2007年,全县创办港、澳资企业26家,其中港资企业25家、澳资企业1家。
  二、兴办公益事业
  (一)捐资教育
  1988—2007年,德化籍的中国港澳同胞捐赠德化教育事业资金280多万元,主要支持建设盖德福阳小学、美湖中心小学、春美中学、德化三中、德化一中、葛坑中心小学、浔中蒲坂小学、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设立奖教奖学助学金等。
  (二)捐资其他事业
  1999—2002年,德化籍的中国香港同胞林若糖捐资人民币190.1万元,支持德化重建龙湖寺和龙湖山风景区公路等。
  至2007年,德化籍的中国港澳同胞捐赠德化其他事业资金220多万元。
  三、表彰捐赠者
  1997年,林若糖获泉州市政府授予捐资办学铜质奖章、荣誉奖匾、荣誉证书。
  第四章 台湾事务
  第一节 台胞台属
  一、台胞
  1988年后,德化县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工作总方针,以做好台湾人民工作为主线,发挥陶瓷文化及“三山”(戴云山、石牛山、九仙山)、“五寺”(戴云寺、石壶寺、龙湖寺、灵鹫岩、香林寺)与台湾的文缘、神缘关系,推进德台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
  2005年,德化县开展台情调查统计,在中国台湾的德化籍同胞有16850人。分布在台湾地区23个县(市),其中,以台北市、新北市、台北县、桃园县、基隆市为多。同年,定居在德化的中国台湾籍同胞有41户145人,分布在全县5个乡(镇),其中龙浔镇20户75人,浔中镇10户34人,汤头乡5户18人,赤水镇4户12人,雷峰镇2户6人。
  至2007年,德化籍在中国台湾的同胞回乡联谊谒祖5000多人次,德化赴台交流3000多人次,台胞投资617.5万美元创办16家企业,捐赠1800多万元兴办公益事业,为德化经济、文化发展做贡献。
  二、台属
  1989年,中国台湾同胞在德化的亲属有679户,4350人。1997年,中国台湾同胞在德化的亲属有2265户,11325人。至2007年,中国台湾同胞在德化的亲属有4.5万人左右,约占全县总人口14.5%。分布在全县18个乡(镇),其姓氏有张、苏、黄、林、蒋、陈、郑、潘、颜、王、杨、曾、吴、梁、赵、许、李、温、郭、谢、吕、傅、孙、赖、田、柯、连、寇、徐、涂、肖、卢、彭、刘、江、叶、查等。
  第二节 台湾德化社团
  1971年1月,中国台湾德化同乡联谊会成立。1976年8月,中国台湾德化同乡联谊会更名为中国台湾台北市福建省德化同乡会,会址设中国台湾台北市信义区福德街83—3号4楼。
  1988—2007年,中国台湾台北市福建省德化同乡会举行换届选举7次,其中第五届(1987—1989年)理事长王仕性,第六届(1990—1992年)理事长林瑞文,第七届(1993—1995年)理事长郑点金,第八届、九届(1996—2001年)理事长苏玉楼,第十届(2002—2004年)理事长张桂造,第十一届(2005—2009年)理事长苏玉楼。
  第三节 台胞投资捐赠
  一、投资办厂
  1988年,中国台湾同胞来县考察商务、洽谈投资88人次。
  1990年1月,可达陶瓷有限公司开业,与中国台湾商人企业合作,总投资额9.2万美元,台资2.3万美元。同年,嵩岭瓷业有限公司开业,中国台湾商人独资企业,投资总额80万美元。
  1992年3月,德化茶场与中国台湾商人合作企业霖记茶叶有限公司开业,合同利用台资50万美元。同年,国华陶瓷艺品有限公司系中国台湾商人独资企业,总投资额200万港币,台资26万美元;德堡陶瓷工艺有限公司,系德化晖东瓷厂与中国台湾商人合资企业,总投资额200万元,合同台资18万美元,全部到资。
  1993年,中国台湾商人独资创办曼妮丝绸服装(德化)有限公司开业,注册资本280万元,合同台资13万美元。同年,合资企业大成鞋业有限公司注册。
  1994年,中国台湾商人与德化达盛帽业工艺厂合办达盛帽袋有限公司,总投资100万元,合同台资2.3万美元。
  1994年,大盛瓷业有限公司,该公司系中国台湾商人独资企业,总投资额300万港元。
  1999年,全县台资企业14家,总投资715万美元,总产值及创汇1200万美元。
  至2007年年底,台资企业16家,总投资617.74万美元,主要经营陶瓷产品。县台办利用德化与台湾的神缘关系,向到德化进香谒祖的台胞推介德化资源优势、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鼓励台胞投资办企业,并实行县领导挂钩联系制度,全程跟踪服务。
  二、捐赠公益
  1988年,中国台湾同胞捐资人民币112.23万元支持德化公益事业建设。
  1988—1995年,中国台湾桃园顺天护国宫管委会主任袁金水捐资人民币1100万元,建设石牛山风景区。
  1995年5月,中国台湾台北县万里乡金海禅寺释传斌住持和台胞郑点金捐资重建戴云寺,至工程竣工,总计捐资人民币350万元。
  1995—1996年,中国台湾同胞捐资人民币60多万元支持重建龙湖寺。
  1996年6月,袁金水捐资人民币170万元修建石牛山风景区顺天公路、石壶寺“护国楼”,并建立石壶祖殿基金。
  1988—2007年,中国台湾同胞捐赠人民币1800多万元支持德化建设中小学校、设立助教助学基金会、修建宗教活动场所等。
  三、表彰捐赠者
  1995年3月,郑点金获福建省教育厅、侨务办公室、台湾事务办公室授予捐资办学银质奖章、荣誉奖状、荣誉证书。
  第四节 交流往来
  1988年,县接待亲访友、旅游观光、寻根谒祖等中国台湾同胞150人次,带回的款物折合人民币250万元。
  1989年2月,中国台湾会计师公会理事长、台北市“国际狮子会”会长伍人瑞到德化寻访校友。同月,中国台湾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骆汉玉到德化考察陶瓷生产。同年11月,中国台湾台北张公法主庙陈太平、台北大兴电线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清河到德化县城关寻找张公法主渊源。
  1992年1月,德化高级工艺美术师周雅各到中国台湾台南市举办陶瓷作品展。
  1993年10月,中国台湾台北市德化同乡会一行42人,应邀参加“中国德化首届国际陶瓷节”。
  1993—1999年,接待中国台湾同胞3000余人次。
  1994年1月,中国台湾台北县承天寺住持陈文裕(释传畅)一行3人,到德化九仙山商议重建仙峰寺。
  1995年11月,中国台湾地区三代祖师联谊会会长李荣一等一行20人到德化参观、访问。
  1996年1月,县政协主席、德台民间交流协会会长李孝仪应邀赴中国台湾,对台北、基隆、宜兰、桃园、台中、台南、高雄等主要城市进行为期10天的宗教文化交流考察活动。4月,中国台湾陶瓷同业公会名誉理事长陈正男、台北县莺歌镇镇长许元和到德化参观、访问、考察。
  1997年7月,东南亚中医药研讨会在德化举行,36位中国台湾同胞来参加。
  1999年11月,县委书记许昆贞率陶瓷工艺师、企业家一行4人应邀赴中国台湾进行陶瓷文化交流。
  2001年8月,县长杨益民率陶瓷界企业家、工艺师等一行10人,组成德化县陶瓷文化交流访问团,应邀赴中国台湾进行陶瓷文化交流研讨活动。10月,副县长郑金尧率由陶瓷管理部门、企业家组成的“德化陶瓷拓展团”一行10人,应邀赴中国台湾进行经贸交流,为期10天。
  2002年2月,县委副书记苏荣蹯率由有关部门人员、陶瓷企业家组成的陶瓷文化研究会考察团一行13人,应邀赴中国台湾进行陶瓷文化交流、研讨和考察,为期8天。同年9月,德化县3位工艺美术师,参加省台办组织的名家陶瓷彩绘交流活动,赴金门县参加交流表演。同年11月,县委常委吕素珠、县政协副主席梁丁云率领由有关部门人员组成的石壶祖殿管理委员会、龙湖寺管理委员会两个团组一行13人,应邀赴中国台湾地区进行宗教文化交流和考察,为期8天。
  2004年5月,副县长颜清平率由陶瓷企业家,以及其他有关人员组成的德化县陶瓷文化交流考察团一行5人,应邀赴中国台湾进行陶瓷文化交流和考察,为期8天。同月,县政协调研员李孝仪、副主席楼益樑率由有关部门人员组成的德化县宗教文化交流考察团一行6人,应邀赴中国台湾进行交流考察,为期8天。同年9月,中国台湾“中华陶艺协会”理事长吕嘉靖率陶瓷艺术考察团一行17人,到德化参观、考察和交流陶艺。同年10月,中国台湾台北市松山奉天宫南乐团团长王君如率南乐团团员一行10人,应邀到德化举行“泉州南音韵响瓷都”联谊演出。
  2005年11月,德化县陈氏宗亲一行30人,应邀赴金门县进行宗亲交流,为期3天。
  2006年4月,中国台湾同胞王川、张俐华伉俪回乡省亲、祭祖、参观。同月,中国台湾台北市福建省德化同乡会会长苏玉楼到德化参观考察。同月,金门县建设局局长李增才、金门陶瓷厂厂长石永和到德化考察、交流。同年5月,金门县原县长陈水在组团到德化观光考察。6月,副县长吴志伟赴金门县参加泉州—金门首航仪式暨金门旅游考察。7月,中国台湾道教协会常务理事、顺天护国宫主任委员袁金水率台湾地区张公法主信徒46人,到德化石牛山进香拜谒,并举办德台张公法主渊源研讨会。同年8月,县委书记陈全顺率德化县赴金门陶瓷文化交流团一行16人,应邀赴金门进行交流访问,为期3天。同年9月,中国台湾TVBS有线电视台、中国中央电视台、福建电视台联合举办的“海峡西岸行”,在德化祖龙宫现场直播,中国台湾记者王德恺和焦汉文参与现场直播。同年12月,中国台湾地质学专家戴星率团到德化戴云山考察,并与复旦大学陈家宽教授等,在德化举办戴云山、玉山地质、地貌、生物、物种多样性研讨会。同月,中国台湾“中华青少年活动教育协会”秘书长郑惠芬到德化访问、考察、交流。
  2007年1月,中国台湾东森电视台记者刘佩怡、游淑芬、孙士宗,新闻部编导阮志高等一行4人,与海峡卫视工作人员到德化现场摄制《福建行·两岸情》电视节目。同年6月,县长李辉跃、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苏荣蹯.率德化名瓷展售会办展团一行89人,赴金门县举办“2007年金门·中国瓷都德化名瓷展售会”,共有42个陶瓷厂家、1万多件产品参展。同年9月,中国台湾知名人士张帝到德化拍摄《张帝两岸行》专题节目。
  第五节 涉台事务
  一、对台宣传
  (一)宣传内容
  1988—1997年,宣传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台方针政策,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重要讲话提出的对台八项主张,祖国大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新成就,德化人文地理、乡土风貌、民俗风情、建设成就、投资环境、德台历史渊源等。
  1998—2007年,继续宣传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台方针政策,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对台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关于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
  (二)宣传资料
  1988—1997年,县台办与县委宣传部联合制作《改革开放中的德化瓷都》录像带,发放给台湾乡亲45盒,向中国台湾乡亲赠送《德化画册》162本。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向到访的中国台湾客人赠送《龙湖寺》136本、《香林风物志》63本、《政协文史资料15辑》(石牛山专辑)78本、《德化瓷》画册8本、《德化投资指南》《德化投资项目介绍》86本、《德化风物》26册、《台胞探亲须知》53册、《台湾曾姓与德化曾姓渊源》《台湾苏姓与德化苏十万》等史料48份、图片29幅;向县广播站、省电台、海峡台、中新社、《人民日报》海外版、《港台信息报》等电台、报刊发送稿件435篇。在做好对台宣传的同时,县台办还重视做好面对面宣传工作,利用举办第一届中国德化国际陶瓷节,由县台属联谊会出面,邀请中国台湾乡亲组团前来参加。
  1998年后,县台办向台湾乡亲赠送《德化风光》画册50本、《德化投资指南》画册3000本、《德化名家名瓷》画册80本、《政协文史资料》书刊1000本,让在中国台湾乡亲及时了解家乡动态。2003年后,县台办通过德化风光VCD片和“戴云神韵”摄影画册、“险峰奇石绿中游”“德化瓷都艺术精品”“走进中国绿色瓷都——德化”“道教圣地石牛山”等资料在德台人员往来交流中进行宣传。
  2006年9月13日,中央电视台、福建电视台、台湾TVBS电视台联合举办的“海峡西岸行”在德化祖龙宫进行现场摄制,录制的节目于9月16—18日在中国台湾播出。
  2007年1月27—28日,中国台湾东森电视台与福建海峡卫视联合拍摄《福建行·两岸情》在德化拍摄专题节目,并在中国台湾播出。9月28日,中国台湾知名人士张帝与福建海峡卫视记者在德化拍摄专题节目,强化两岸互动,展示中国瓷都德化风采和德化陶瓷,提高德化在中国台湾的知名度。
  (三)为台胞台属服务
  1989年11月,德化县台属联谊会成立,会员341名。是年,全县在台人员352户,1000多人,有270人回乡探亲、旅游、谒祖、投资等。其间,县台联帮助著名蛇毒研究专家、中国台湾大学名誉教授李博士,在大铭乡上徐村找到李氏祖籍地官林。
  1990年3月,帮助中国台湾同胞林先生至美湖乡洋田村寻根、拜祖;同月,台属陈某承包的南埕中学木器厂高压线路被雷击起火,损失20多万元,县台联会组织慰问并给予300元人民币作为生活补助;是年4月,浔中镇隆泰村台胞林女士带先夫孙某遗嘱,返乡为其父修坟墓,县台联会帮助林女士做好墓地与当地村民有关纠纷协调工作,顺利促成此事。
  1992年,帮助中国台湾同胞梁女士寻根沟通,办理延长居住期,梁女士找到亲人并相聚;帮助台胞苏先生遗孀孙女士调查有关祖业房产问题,孙女士对处理结果很满意,并向县台联捐资新台币1万元,以表谢意;协助台属会员创办“德化台联树脂工艺厂”。
  1997年,接待中国台湾同胞373人次,入台探亲、探病、奔丧43人。
  至2007年,县台联帮助中国台胞台属解决多起寻根问祖、房地产、墓地、婚姻等纠纷,办理台胞旅行证等。
  二、技术引入
  1988—2007年,德化引入中国台湾地区有关先进生产技术和优良品种。主要有软枝乌龙、金萱、翠玉等茶树品种,甜柿、新世纪早熟梨、加州蜜李、火龙果、台湾毛豆、甜椒、甘蓝等果蔬品种,将其作为示范品种推广。同时,德化县戴云茶业有限公司引入较先进的中国台湾地区清香茶机械设备生产线,包括初制、精制技术、真空包装等,提高茶叶质量,促进茶产业整体提升。
  三、婚姻
  1988—2007年,德化县涉及中国台湾婚姻登记由泉州市民政局办理。根据市民政局提供的涉台婚姻登记情况,以及台情普查资料统计,德化、台湾两地居民通婚有65对,其中德化县籍女方62人、男方3人。其中,1993年1对,1995年2对,1996年3对,1997年6对,1998年5对,1999年6对,2000年8对,2001年5对,2002年13对,2003年2对,2004年2对,2005年4对,2006年8对。女方为德化县籍有62人、分布于14个乡镇(见表),男方为德化县籍3人、均为雷峰镇人,其配偶为中国台湾台北县1人,花莲县1人,桃园县1人。
  第五章 机构
  第一节 外事侨务机构
  1988年4月,德化县外事、外经工作领导小组成立。1991年6月,德化县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加称“德化县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实行“两个机构、一套人员”合署办公。
  1997年6月,县级党政机构进行改革,县政府对下属机构进行调整设置。侨务办公室和外事办公室并入县政府办公室,对外挂外事侨务办公室牌子。
  2002年3月,外事侨务办公室并入县政府办公室,增设外事侨务股,对外挂外事侨务办公室牌子。2007年,机构、编制未变。
  第二节 涉台机构
  1988年1月,中共德化县委对台工作部实行“一套人马、三个牌子”,即对外加挂“德化县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牌子,并成立“德化县台湾同胞咨询服务公司”作为社会民间组织机构。同年3月,调整县委对台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并成立德化县台湾同胞联合接待小组。
  1991年4月,中共德化县委对台工作领导小组改称为“中共德化县委台湾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对台工作部改称为“中共德化县委台湾工作部”,对外称“德化县台湾事务办公室”(以下简称县台办)。
  1996年9月,中共德化县委台湾工作部更名为中共德化县委台湾工作办公室,与县委办公室合署办公。
  2002年7月,中共德化县委台湾工作办公室列为县委工作部门,加挂德化县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牌子,为县委主管对台工作部门,规格为正科级。
  2007年,机构、编制未变。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

《德化县志.1988-2007》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政区与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社会团体、金融、农业与农村经济、林业、工业、陶瓷、矿业、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农村小康建设与人民生活、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8-2007年德化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