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竞技体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1585
颗粒名称: 第三章 竞技体育
分类号: G812.757
页数: 5
页码: 984-988
摘要: 本章记述了德化县竞技体育的情况,其中包括了举办综合性运动会、参加全省性比赛、全国性比赛、体育人才培养等。
关键词: 体育 德化县 竞技体育

内容

第一节 举办综合性运动会
  1988年,举办全县综合性运动会18场次,打破县记录20人次。至1999年,举办全县综合性运动会共127场次,破县纪录193项(含省纪录6项,市纪录8项)。
  2000年10月1日,德化县第七届运动会开幕式举行,开幕式后文艺踩街设“金秋十月”“腾飞的瓷都”“欢腾盛世”“奔向新世纪”4个篇章,由13个大型表演节目组成,1500多人参加。运动会设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中国象棋、围棋、拔河等10个比赛项目。县直各系统、党群、政府、计经、文教、政法、金融,农业、林业以及18个乡(镇)均组队参加,破县纪录9人次。
  是年后,各中学、规模较大的小学纷纷独立举办运动会,各专业体育协会举办专项体育竞赛,全县性运动会逐渐被取代。
  2005年7月8日,德化县第八届运动会拉开序幕,开幕式由副县长吴志伟主持,县长李辉跃致辞。比赛项目与第七届相同,县直各系统、国投公司、阳山铁矿、龙门滩管理处以及18个乡(镇)、2000多名运动员参赛,破县纪录18项、56人次。文教系统获系统组团体总分第一名,计经和政府综合系统分别获得二、三名;龙浔镇获乡(镇)组团体总分第一名,浔中、国宝分别获得二、三名。党群、文教、计经、上涌镇、龙门滩镇代表队获组织奖,政府综合、农业、汤头乡、美湖乡、南埕镇代表队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六中,八中、三中、五中,第一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小学、浔中中心小学分别获开幕式表演一、二、三等奖,县老年大学、县老体协获特别优秀奖。
  2000—2007年,8年间举办全县综合性运动会14次,破县纪录196项(含省、市赛)。
  第二节 参加泉州市体育竞赛
  1995年,县代表队参加泉州市第五届运动会,获1枚门球银牌,2枚田径铜牌和枚拳击铜牌。
  1997年,县代表队参加泉州市田径运动会,男子成年组800米和1500米分别获铜牌;参加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单项3金1银1铜;破县纪录1项,1项达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
  1999年,县代表队参加泉州市少年田径锦标赛,男、女团体分别获总分第三名,2名运动员分别获男子14岁组和15岁组综合素质第一名。
  至2007年,参加泉州市第六、七、八届运动会,共获12金、20银、44铜,其中1999年获1500米和5000米第一名;2003年女子标枪、铁饼第一名,女子铁饼、标枪和男子甲组400米跨栏破县纪录,男子乙组4X400米接力破县少乙组纪录,女子400米、1500米和400米跨栏及4X100米接力破县女子少乙组纪录,女子标枪破市纪录;2007年,获摔跤团体第一名、女子摔跤35公斤级、45公斤级、50公斤级、55公斤级、男子50公斤级第一名,柔道女子48公斤级第一名;田径获1金、5银、12铜,其中女子三级跳远、跳远创县最高纪录,女子400米和400米跨栏破县女子纪录,男子4×400米接力破县男子甲组纪录,女子甲组和乙组4X400米接力分别破县女子甲组、乙组纪录,男子乙组铅球、标枪分别破县纪录,女子儿童组跳远和三级跳远分别破县女子儿童组纪录。5项达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
  同时,参加两届泉州市田径运动会,获2金、5铜,其中100米和400米分别获第一名。参加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7届,获单项16金、17银、37铜,破县纪录33项,47项达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其中2005年获体育道德风尚奖;2006年获初中团体总分第二名、高中团体总分第三名;2007年获初中团体总分第二名、高中团体总分第四名。参加泉州市少年田径锦标赛7届,获30金、42银、42铜,其中获第一名的有:男子14岁组800米3次,15岁组跳远2次、13岁组三级跳远、800米、1500米、100米跨栏,14岁组1500米、跳远、三级跳远,15岁组三级跳远、800米、1500米,16岁组跳远、100米及17岁组三级跳远各1次,女子12岁组400米和15岁组跳远各2次,获女子12岁组200米、800米,14岁组跳远,16岁组跳远,18岁组800米各1次;破县纪录5项,27项达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参加泉州市柔道、摔跤锦标赛,获男子摔跤团体第一名,柔道团体第三名;女子柔道、摔跤分别获团体第二名,女子摔跤55公斤级、柔道35公斤级、柔道44公斤级、52公斤级、63公斤级和男子摔跤50公斤级、65公斤级、柔道60公斤级、66公斤级分别获第一名。
  第三节 参加全省性比赛
  1988年,4人参加省运动会,打破省纪录6项,获第一名10人次。至1997年参加省运动会及锦标赛62人次。获20金、6银、8铜。1998年后,参加入数递增。至2007年,共72人参赛,获9金、21银、27铜,奖牌总数57块。
  第四节 参加全国性比赛
  1988年,全国秋季竞走比赛在江西举行,德化选手吴金镇获1万米第三名和2万米第十二名,黄丽珠分别获5000米和1万米第四名,张振凯分别获5000米和1万米第十九名和第二十名。
  1997年,德化运动员叶建平参加全国少年田径锦标赛,获400米第二名、三项全能第三名。
  2003年,德化运动员林德强参加全国少年田径锦标赛,获综合素质第四名、400米第十二名。
  第五节 体育人才培养
  一、运动员培养
  1988年,德化县少年业余体育学校(以下简称县少体校)设校长1人,有教练4人,职工1人。面向全县小学招生,采取自愿报名,学校推荐的办法,经教练考核择优录取21人,开设田径、篮球、竞走等训练项目。至1992年,县少体校输送省体校竞走女运动员3人,市体校田径班2人。
  1993年,县少体校增设跳高重点班和中长跑普通班。1996年起,少体校面向农村学校招收学生,所招收的小学生安排在第一实小、第二实小(原城关小学),中学生安排在一中、三中、五中就学。少体校学生参加全日制学校上课,课余时间和寒暑假集中训练。1999年,增设武术训练班,在龙浔中心小学建立训练基地,少体校派教练员驻校指导训练。
  21世纪后,政府进一步重视体育人才培养,少体校编制增加,经费实行全额拨款。增设六中和八中2个武术训练基地。2006年,增设柔道、摔跤班和跆拳道班,在浔北分校、第五中学建立跆拳道训练基地;在第三实小(原丁溪小学)、三中建立柔道、摔跤训练基地,配专职教练各1人。实施“体教结合、教练下项目、项目进学校、学校建基地”办班模式。
  至2007年,输送省体工队5人,市体工队8人,省、市体校40余人。培养出国家二级运动员50余人。输送大中专学生50余人,其中研究生2人、大学本科25人、大专10人、中专10余人。少体校被评为县中、小学校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和德化县参加市第八届运动会先进集体;第三实小被泉州市确定为柔道、摔跤训练基地;摔柔班和跆拳道班被市体育局评为业余训练先进集体。
  二、裁判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
  1988年,全县有田径裁判员14人,其中国家二级裁判4人,三级裁判10人。
  1991年起,加强裁判员培养工作。至1997年,全县裁判员总数42人,是1988年的3倍。其中国家一级裁判员3人,二级裁判员22人,三级裁判员17人。1999年,全县裁判员增加到51人,增长21.43%。
  2004年,组织人员参加泉州市国家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学习,经考核获得国家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证书17人。
  2007年,全县裁判员总数71人,其中国家一级裁判员4人,二级裁判员27人,三级裁判员40人。
  附:运动员选介
  吴金镇1968年出生,龙门滩镇朱地村人。1988年,全国秋季竞走比赛获1万米第三名和2万米第十二名。
  黄丽珠1970年4月出生,水口镇榜上村人。1988年,全国秋季竞走比赛获5000米和1万米第四名。
  叶建平1997年,参加全国少年田径锦标赛,获400米第二名,三项全能第三名。
  林德强2003年,参加全国少年田径锦标赛,获综合素质第四名。
  苏丽银1970年出生,龙浔镇宝美村人。1985年参加全国首届青少年运动会水上运动比赛,获“四人单桨有舵手”赛艇第三名,并被评为全国第一届青少年运动会精神文明运动员。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

《德化县志.1988-2007》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政区与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社会团体、金融、农业与农村经济、林业、工业、陶瓷、矿业、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农村小康建设与人民生活、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8-2007年德化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