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服务与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1524
颗粒名称: 第四章 服务与管理
分类号: G322.757
页数: 8
页码: 910-917
摘要: 本章记述了德化县科学技术的服务与管理,其中包括了机构与队伍、科技体制改革、科技计划与管理、地震监测等。
关键词: 服务管理 德化县 科学技术

内容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一、机构
  (一)行政机构
  1.德化县科学技术局
  1988年,德化县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科委)内设办公室、计条科、成果科。下辖瓷研所、科技情报所2个事业单位和技术开发中心、电子技术开发公司、窑炉材料经理部、科技服务公司、碳化硅厂(1991年移交县经委主管)5个企业单位。1991年,县科委增设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
  1996年,县科委更名为科学技术局,增设科技管理科。2000年增设生产力促进中心。2004年12月,科学技术局迁民营科技园区新科技大楼办公。
  2007年,德化县科学技术局内设办公室、计划条件与高科技促进科、成果专利科、科技管理科。下辖科技信息所、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生产力促进中心3个事业单位。
  2.德化县气象局
  1988年,德化县气象观测站实施气象预测、预报业务。1989年4月,德化县气象站改称德化县气象局,实行局站合署办公,下设地面测报股、预报服务股。1992年,增设办公室。1995年1月,德化县避雷装置安全监测所成立。2002年10月,县气象局进行机构改革,地面测报股与预报服务股合并为基础业务股,增设科技服务中心。同年11月,县华云气象科技服务部成立。
  2007年,县气象局内设办公室、基础业务股、科技服务中心,并在县行政服务中心设气象服务窗口。德化县气象观测站更名为德化国家气象观测站(二级站)。
  3.九仙山国家气象观测站
  1988年,德化九仙山国家基本气象站内设观测组、报务组、勤杂组,工作人员由福建省气象局统一安排,实行轮换制。2007年1月,德化九仙山国家基本气象站更名为九仙山国家气象观测站(一级站),内设办公室、测报股、工会等。
  4.德化县地震办公室
  2003年6月25日,县地震办公室成立,为隶属县科学技术局的副科级事业单位。2007年,机构不变。
  (二)科研机构
  1.泉州市陶瓷科学研究所(简称瓷研所)
  1988年,德化陶瓷科学研究所仍设在浔中镇西校场。1989年5月,德化县陶瓷科学研究所升格为泉州市陶瓷科学研究所,为正科级事业单位,隶属于泉州市科学技术局。2007年,泉州市陶瓷科学研究所下设办公室、科研室、设计室、财务室和中试厂,是集科研、设计、生产、销售、成果推广为一体的科研所,用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616平方米。主要从事陶瓷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研究,开展陶瓷坯釉配方、陶瓷工艺设计、产品开发、样品分析测试和技术培训咨询等业务。先后被泉州市委、市政府授予“泉州市先进科技集体”、福建省科委授予“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先进单位”等称号。
  2.德化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简称农科所)
  1988年,县农科所为隶属于农业局管理的事业单位,负责全县农业应用型技术研究,以及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和应用推广。1995年后,主要负责全县蔬菜生产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2007年,被泉州市农业局评为先进单位。
  3.民营科研所
  1986年,德化莹玉艺术陶瓷研究所成立,为首家民营科研所。1988年,可达陶瓷研究所、碧晖陶瓷颜料研究所、曙光新技术应用研究所和三班紫砂陶研究所先后成立。
  20世纪90年代后,民营科技迅速发展。2007年,全县民营科研所244家,其中陶瓷研究所156家、材料原料加工19家、窑炉(材料)8家、包装和印刷4家、陶瓷机械1家、树脂3家、建材4家、竹木加工7家、农业机械及维修3家、工程勘测和设计1家、水电2家、稀土应用1家、化工2家、防火和防锈2家、水泥制品2家、服装和卫生用品2家、化妆品1家、运输1家、种植7家、养殖5家、生物饲料2家、生物有机肥1家、食品加工2家、电子和电脑以及信息6家、咨询1家、审计1家。
  二、科技队伍
  1988年,全县科学技术专业人员(不含教学人员)883人。按专业结构分,工程309人,农业161人,卫生169人,经济25人,会计138人,统计24人,翻译1人,图书档案文博21人,新闻出版4人,律师公证5人,工艺美术24人,体育2人。
  1989年,在接纳统配大中专毕业生外,开始录聘大中专自费毕业生。至1991年,相关企事业单位接收大中专毕业生(含自费生)277人担任技术人员。
  1992年,县制定《关于吸收外地科技力量的若干规定》,招聘对象扩大到职业大学毕业生,并通过考试、考核,选聘部分“农业六站”人员、成人大专和职业中专毕业生到缺编的相关科研单位任职。
  1999年,县制定《关于加快德化县人才引进工作的若干暂行规定》《关于公开招考事业单位人员的实施方案》,县人事局人才交流中心举办首届人才招聘交流会,建立全省首家陶瓷专业网上人才市场——“瓷都德化人才信息网”,并与中国海峡人才市场、泉州人才中心市场联网,为企事业单位招收聘用人员提供交流平台。
  2002年始,县人才交流中心每月20日举办人才集市,开设“招聘天地”和“求职信息”服务窗口,为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发布招聘和求职信息。2004年,事业单位采取考核推荐和双向选择的办法,从非师范类本科以上毕业生聘用专业技术人员。至2007年,举办人才招聘会16场次,组织207个单位到南京、重庆、杭州、西安及福州、泉州等地的大中专学校招聘科技人才。
  2007年年底,全县事业单位科学技术专业人员1632人,是1988年的1.85倍。其中工程359人,农业286人,卫生602人,经济68人,会计130人,统计16人,图书档案文博63人,新闻出版6人,律师公证5人,播音2人,工艺美术50人,体育9人,政工19人,其他17人。人员分布:农林牧渔水利367人,陶瓷、制造业106人,采矿业1人,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53人,建筑42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8人,批发和零售业43人,金融业42人,房地产业12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6人,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10人,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58人,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632人,文化、体育和娱乐业84人,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68人。
  第二节 科技体制改革
  1988年起,县委、县政府建立党政领导干部科技进步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组织实施的科技领导体系;制定科技工作“责任状”,建立督查、考核制度。县、乡(镇)成立科技领导小组、科技创先领导小组,县委书记、县长及乡(镇)、部门党政“一把手”分别担任领导小组组长;配齐科技副乡(镇)长和科技副村主任,各建制村全部成立科技服务站。县政府转发县科协《关于放宽放活科技群众团体管理的若干规定》,鼓励科技人员走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承包、承担、领办全民企业,兴办合资企业、股份公司。允许科技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前提下,业余兼职,从事技术开发、转让、咨询等服务。科委下属4家企业实行政企分开,独立核算;县农科所实行经费承包;瓷研所实行所长负责制。促进科技人员走出办公室,到一线参与科研开发。
  1989年,县政府深化全民所有制科研机构改革,鼓励企业和个人创办科研机构。至1993年,全县基本形成国家、集体、个人一起兴办科技事业的新局面。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各界投入为补充的科技投入体制。
  1994年,县农业部门建立农技、经作、养殖等技术推广中心,建立德化县农业咨询服务台;林业部门建立林业技术推广站;乡(镇)建立科技信息站,村建立信息站,形成全县科技服务网络。县成立由30名科技人员组成的科技服务团,并组织232名科技人员组成科普志愿者队伍,深入基层收集科技信息、传播科技知识,为村民提供咨询服务。
  1997年,县政府发出《鼓励企业争创名牌奖励办法的通知》《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进科技与企业生产相结合,促进经济发展。2000年,县科技局成立科技生产力促进中心,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至2007年,全县获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3家,福建冠福现代家用股份有限公司获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第三节 科技计划与管理
  一、科技计划
  1988年,县政府继续贯彻科技工作“两个面向”方针,实施“七五”科技计划。围绕“科技兴农”“科技兴瓷”开展陶瓷新产品开发、高寒山区温州蜜橘园低产改造、食用菌和再生稻项目研究。全县下达陶瓷、种植、养殖为重点的科技项目24项,其中省2项,市5项,星火计划3项。并相继制定“八五”“九五”“十五”和“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计划。县科技局每年制订年度计划,确定科研项目及配套经费。至1991年26个科研项目经县科技局验收鉴定。
  1992年,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县政府建立陶瓷产品新技术开发基金,用于激励陶瓷新产品创新、新技术开发、高科技人员培训及科技成果奖励。实施科技计划38项,验收23项,其中省4项、市2项;成果鉴定10项。
  1993年后,县政府作出《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德化经济的决定》《关于加快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的决定》,下发《鼓励企业争创名牌奖励办法的通知》,确定科技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至1995年,下达科技项目171项,验收鉴定107项,推广应用12项。
  1996年,县政府发出《关于对生产高档日用瓷企业实行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帮助部分企业解决资金方面的困难。至2000年,全县下达科技研究项目256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开发项目3项,省级“火炬计划”2项,市级计划项目5项。投入科技三项经费1111.5万元,是“八五”期间的11.76倍。验收鉴定52项。
  2001—2002年,县下达科技项目249项,经费2365.5万元,其中国家、省、市365.4万元。验收10项,成果鉴定11项,其中省3项、市1项。
  2003年,县下达科技项目41项(其中省4项,市4项),下拨经费203万元。验收9项,其中市1项。
  2004年,实施“高新技术在陶瓷产业上的应用研究”项目,市、县经费捆绑使用,重点扶持陶瓷产业共性和关键技术项目。至2007年,县委、县政府召开科学技术暨自主创新工作会议,作出《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发出《关于印发2006年度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县城工作方案的通知》,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营造自主创新的社会环境,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下达科技项目266项(其中国家2项,省4项,市20项),下拨经费4870万元。验收39项,其中省1项、市1项。
  二、科技人才管理
  1988年,县政府加大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鼓励科技人员技术创新,制定《德化县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评出科技进步奖19项,先进个人51人。
  1989年,县政府开展科技成果评比活动,评出一、二、三等奖43件。并组织相关部门评审科技界工艺美术专家、工艺美术艺人、工艺美术能手、瓷苑新秀共37名。
  1990年,组织科技人员参加全省陶瓷新产品创作奖评比,16件作品获奖。1992年,县召开科技工作暨优秀科技论文表彰大会,对科技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奖励。
  1993年,制定《德化县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暂行规定》《德化县科学技术奖评审程序和标准(试行)》,调动企业和科技人员科技创新积极性。举办首届德化中国陶瓷节并承办福建省陶瓷创新大奖赛。此后,每2年开展1次论文评奖活动。
  1994年,县政府组织建立工程、卫生等专业技术人员初级职称评委会,全县先后组建科技界专业技术职务评委会8个。
  1997年,在县委党校建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翌年,人事局发出《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工作的通知》,规范继续教育管理。
  1999年,县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的通知》,在县医院进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试点,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指标逐步由岗位控制转为结构比例控制,实行科学设岗,按岗聘任。
  2000年,县政府成立德化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和德化县评选陶瓷工艺美术师领导小组,负责民营科研所、陶瓷企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同年5月起,县人事部门对聘任(包括续聘)职务人员实行聘约管理,全县3139名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与聘任单位签订聘约合同。
  2001年,县人事部门建立专业技术岗位数额核检制度。在全县290个事业单位中核发“核检册”168本,对专业技术人员与职务进行滚动管理。
  2004年,县政府组建农业技术人员初级职务评审委员会,把乡(镇)企业人员归入经贸局,农业机械人员纳入农业局集中聘任管理。后,全县各行业均建立并不断完善受聘持证制度。
  至2007年,全县举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91期,参加培训16949人次。承办“第四届中国泉州——东南亚中医药学术研讨会”“全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学术年会暨首届陶瓷技术交易洽谈会”和“泉州地理学科德化现场会”;组织参加“中艺杯”中国工艺品设计创新大赛、“金凤凰杯”工艺美术创新大赛、“华茂杯”工艺品创新设计大赛和海峡工艺美术创新大赛,获全国性比赛或展览会奖项上百个;开展学术交流310场,撰写论文3585篇,评出一等奖13篇,二等奖60篇,三等奖71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142篇,省、市级493篇。
  三、科技经费管理
  1988—1995年,县财政科学事业费支出151万元,主要用于科委、科协、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档案、地震和其他科学事业;支出新产品试制、中间产品试验和重要科学研究补助经费(以下简称“三项经费”)168.3万元,
  1996—2000年,县财政科学事业费支出316万元,比“八五”时期增长146.68%,占同期财政支出的0.43%。其中自然科学事业费229万元,科协事业费87万元;科技三项经费支出1022.5万元,是“八五”期间的6.08倍。
  2001—2005年,县财政科学事业费支出467万元,比“九五”时期增长47.78%,占同期财政支出的0.33%;科技三项经费支出2700.5万元,是“九五”期间的2.43倍,占同期财政支出的1.48%。
  2006—2007年,县财政科学事业费支出1865万元,占同期财政支出的1.91%。其中科学技术管理事务支出66万元,基础研究支出200万元,应用研究支出163万元,技术研究与开发支出1342万元,科技条件与服务支出15万元,科学技术普及支出79万元;科技三项经费支出1980万元,主要用于陶瓷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陶瓷产业技术开发基地,陶瓷产品公共服务平台等建设。
  第四节 地震监测
  一、防震减灾知识宣传
  1999年,县科技局举行科技咨询活动,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发放宣传材料4万份,接受咨询2.5万人次。
  2005年1月21日,县科技局邀请专家开设“防震减灾”知识讲座,与南门社区联合创建社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基地。至2007年,科普宣传周(日)活动中都开展地震防护知识宣传,发放材料5000份。
  2006年,县地震办公室在全县开展“城乡抗震防灾知识”等远程培训13期,组织乡(镇)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300多人参加培训。
  2007年,县地震办公室开通泉州农村科技远程培训平台,开展“城乡抗震防灾知识”远程培训,300多名乡村干部和部分农技员参加培训。投入10万元,建设中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完善宣传教育网络。
  二、防震减灾规划及应急预案
  2007年,制定《德化县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以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增强震灾预防实效,完善地震应急救援体系,提升防震减灾科技和人才支撑能力,健全社会共同抵御地震灾害机制为主要任务。县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防震减灾教育基地、地震监测台站及强震台、德化县数字地震信息服务系统、GPS监测网络等项目。
  修订《德化县地震应急预案》,做好地震应急基础数据调查工作,处理有感地震等突发事件,消除群众恐慌情绪。
  三、地震监测点
  2007年,在雷峰镇蕉溪村建设地震宏观观测点(省级),在汤头乡福山村设立地震观测台(县级)。
  四、“三网一员”建设
  2006年11月,县政府下发文件,全县18个乡(镇)各配备1名防灾减灾助理员,由各乡(镇)人民政府副职领导兼任;202个村(居)各配备1名防灾减灾宣传员和速报员,在全县各村加强地震宏观前兆监测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科普知识宣传网和防震减灾助理员“三网一员”建设。
  附:高新技术企业选介
  一、德化县第五瓷厂
  1966年,在浔中大队东埔山创办浔中公社瓷厂;1985年,更名为德化第五瓷厂,主要研究新能源及节能技术。瓷厂有陶瓷生产线、隧道窑等设备;职工500人,大专以上科技人员45人,从事研究开发人员40人。其中“釉下彩精陶”为国内首创,被确认为国家级新产品,列为国家重点技改项目,并在埃及星火产品展览中获“金字塔奖”;“釉下彩轻质瓷”被科技部列入“火炬计划”项目。1997年,省科委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二、德化铭丰金花纸有限公司
  1998年创办,位于龙浔镇科技园,从事金花纸生产。公司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优秀人才,有高级职称5人,中级15人,初级5人;成立铭丰金花纸研究所和技术监督机构,并与浙江大学建立技术协作关系,成功开发出无铅镉水转移花纸。1999年,铭丰金花纸被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同年,省科委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三、德化县臻峰陶瓷有限公司
  1998年创办,位于浔中镇世科村碳湖坂,主要从事轻质陶瓷研发。公司有陶瓷生产线、高温隧道窑等设备,职工396人,其中科研人员47人。研制开发以伊利石为主要原材料的陶瓷新产品,可以取代同类型的中高温工艺陶瓷产品和日用工艺陶瓷产品。产品通过国家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及输美日用陶瓷生产厂认证。2001年,省科委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四、福建冠福现代家用股份有限公司
  其前身为1996年1月创办的德化冠峰耐热瓷有限公司。1997年11月,“耐热陶瓷煲”研制成功,1998年被科技部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耐高温陶瓷煲”获科技部、埃及社会发展基金“金字塔奖”和第十二届全国发明展览会新产品金奖。2004年5月25日,福建冠福现代家用股份有限公司被科技部认定为2004年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五、德化万顺捷陶瓷有限公司
  1992年创办,位于浔中镇湖前工业园区,主要研究特种陶瓷。公司拥有造粒机、刻模机、成型机、冲压机、油压机等设备。科技人员73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23人,初级45人。其中“红壤陶釉下彩工艺品开发”项目是福建省科委“一县一业科技示范”科技重大项目。2005年,省科委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六、德化县龙峰陶瓷有限公司
  1999年创办,位于浔中镇东坑垅山,主要从事节能降耗、生态环保的陶瓷产品开发。公司有陶瓷生产线5条,实验设备31台。科技人员62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中级13人,初级39人。其中“中温氧化高白度蓝玉瓷”获福建省科技重大项目立项,“高白度轻质白云瓷”“蓝玉陶瓷产业化”获泉州市科技重点项目立项。2005年,省科委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七、德化县冠峰陶瓷有限公司
  1999年创办,位于浔中镇土坂村,主要研究高耐热陶瓷、中温无铅镉骨锂锂瓷、金玉瓷等日用陶.瓷产品。公司有全电脑多元素快速分析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水份快速测定仪、色谱仪、分光电子显微镜等;有高级职称1人,初级5人。其中“高耐热陶瓷”项目通过福建省科委组织的省级鉴定和国家级项目验收。2005年,省科委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八、德化顺德盛陶瓷有限公司
  2000年创办,位于浔中镇城东工业园,主要从事瓷工艺品条码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和生态陶瓷节能减排研究。公司备有快速磨色机、磨底机、自吸清水泵、担架机动喷雾机、60米隧道窑、远红外收缩包装机等设备。有科技人员11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4人,初级6人。其中“陶瓷工艺品条码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被列为市重大科技项目。2005年,省科委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九、福建省佳美工艺品陶瓷有限公司
  1992年,在原宝美瓷厂基础上创办佳美工艺品陶瓷有限公司,主要研发低温绿色环保陶瓷、艺术釉陶瓷、中温陶瓷、日用陶瓷、树脂工艺品等系列产品。公司有多元素快速分析仪、陶瓷吸水率测定仪、离心超细粒度分布测定仪、膨胀系数测定仪等设备。有科技人员81人,其中高级职称15人,中级27人,初级39人。产品获专利证书199项。2007年,省科委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十、德化环宇陶瓷有限公司
  1994年创办,位于浔中镇进城大道,主要研发低铁钛土高档陶与陶瓷釉料系列。拥有先进仪器设备50多台,技术人员25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5人,初级17人。其中“低廉铁钛黏土高档陶瓷”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2007年,省科委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十一、福建省万旗科技陶瓷有限公司
  2004年创办,位于龙浔镇鹏祥工业区,主要研究金属尾矿生产陶瓷色釉与高温微波隧道窑。公司拥有陶瓷生产线、工业微波炉等设备,有科技人员13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4人,初级7人。其中“利用黄金尾矿生产的陶瓷色釉及其工艺方法”获发明专利、全国发明展览会铜奖、“6·18”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览会金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7年,省科委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

《德化县志.1988-2007》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政区与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社会团体、金融、农业与农村经济、林业、工业、陶瓷、矿业、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农村小康建设与人民生活、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8-2007年德化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