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七 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1468
颗粒名称: 卷二十七 教育
分类号: G527.57
页数: 37
页码: 857-893
摘要: 本卷记述了德化县的教育情况,其中包括了体制改革、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
关键词: 教育 德化县

内容

1988年始,县委、县政府继续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下简称《义务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作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教育强县的决定,建立县、乡、村共同抓“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机制,全县实现“一无两有”(校校无危险校舍,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椅);修订九年义务教育实施方案,逐步形成政府、学校、社会通力抓教育的局面。至1997年,全县累计投入近亿元,新建校舍11.3万平方米,其他各项配套设施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教育“两基”顺利通过省政府验收,2000年通过国家教育督导团复查。同时,县委、县政府制订《德化县实施“双高普九”工作规划》,围绕普及程度、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层层签订责任书,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2007年,德化县高质量、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下简称“双高普九”)通过省级验收。其间,德化县实施“大城关战略”,调整学校布局,创办陶瓷职业技术学院,推行以校长负责制为主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试验,开展“课堂教学质量年”“教学大比武”活动,出现全方位、多层次的群众性教育改革浪潮,多个教研课题获国家级、省级立项,研究成果获全国一、二等奖和省级多个奖项。德化县获“二五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先进县”称号。
  第一章 体制改革
  第一节 办学体制改革
  1988年后,中小学继续实行“地方负责、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各乡(镇)村担负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办学责任,形成县、乡(镇)、村三级办学格局。
  1994年,德化县贯彻泉州市政府《泉州市民办全日制学校暂行规定》,鼓励社会人士投资办教育,发展民办教育。1996年,许志明创办第一所民办学校——绿剑武术学校。逐渐发展到19班、850人,招收幼儿、小学、初中学生,办成九年义务教育兼武术专业的全日制学校。张金标、林金水等人相继在城关创办隆德学校和旺旺幼儿园。隆德学校发展成幼儿、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及职业培训多层次教育学校,最高峰时全校有62班、3015人。
  2001年始,县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把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从主要由农民承担转到主要由政府承担,把政府责任从以乡(镇)为主转到以县为主。进一步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县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城关公办中小学不断扩容,民办学校规模逐年萎缩。2007年秋,隆德学校保留小学5班,234人;中学8班,437人;中专4班125人。城关民办幼儿园19所,54班,1603人(其中隆德学校7班,262人)。形成以公办学校为主体,民办学校为补充的办学格局。
  第二节 管理体制改革
  1988年后,德化县中小学继续实行“三级办学、三级管理”体制,完全中学、职业中学、教师进修学校、县直学校及实验幼儿园由县管理;乡(镇)幼儿园、小学、初中和成人教育由乡(镇)负责管理;一般完小以下由乡(镇)村共管,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政府定期对校长和其他领导班子成员的“德、勤、绩、能”进行全面考核。学校内部继续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中学和学区各配备校长1人,副校长1~2人,教导主任1人。学区校长领导和管理辖区内小学行政和教育教学等工作。除学区校长外,其他学区行政领导和工作人员都兼课。
  1989年秋季开始,全县小学执行省教委《关于改革和加强小学管理的若干要求》规定,校长是学校行政负责人,具有法人代表资格。校长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实行统一领导、全面负责。学区校长负责全学区教育教学工作;分管中心小学的副校长负责中心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分管成人教育的副校长负责全学区扫盲等工作。教导主任、总务主任、总辅导员履行所分工的职责。校长通过校务会议,对学校重大工作进行决策部署。
  1992年,县政府制定《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在实验小学、城关小学、汤头学区、美湖学区和德化一中、城关职业中学、美湖中学、霞碧中学8所学校进行改革试验。1993年,县政府发出《关于批转县教育局〈实行中小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试行方案〉的通知》,改革学校领导管理体制,确立校长在教育、教学、行政管理中的决策、指挥权,进一步落实校长负责制;改革人事管理制度,以双向选择优化人员组合,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改革工资分配制度,实行定编、定员、定岗、定责和工资总额包干,实行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的经费包干制度。同时,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县制定乡(镇)教育管理委员会职责,把组织入学和改善办学条件等职能纳入乡村管理范围,乡(镇)成立教育管理委员会,参与教育干部考核、任免和教师调配,改变县统包统管格局,调动乡村办学积极性。县直学校仍然由县主管部门直接管理。
  1997年,全县推行以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和经费总额包干制为主的“五制”改革。教师可以跨越原学校或学区,到其他单位受聘。至1999年,召开2次全县性人才交流会,235名教师脱离原单位,接受其他学校招聘。省教委主任朱永康两次到德化调研,并于1999年11月在德化召开全省中小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座谈会,推广改革经验。2003年,实行全员聘任制,按需设岗,竞争执教。至2007年,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实行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三级(县、乡镇、村)办学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中共德化县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简称“教工委”)和教育行政部门全面加强中小学管理,一中校长由县人民政府任免,其他中、小学(学区)校长由教工委任免,党支部书记由当地党委会任免。中小学继续执行校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教师聘任制、经费总额包干制。
  第二章 学前教育
  第一节 学校设置
  1988年,德化县学前教育分幼儿园(班)和学前班两种形式。入学年龄4~6岁,按年龄段设小班、中班、大班。全县有实验幼儿园、城关幼儿园和浔中、三班等4所教育部门办幼儿园及2所厂办幼儿园,共56班,1904人,教师84人;小学附设学前班48班,在园幼儿1530人。在园幼儿占全县学前三年适龄幼儿总数16.92%,其中城关(含浔中)1528人,占全县在园幼儿数44.5%。
  1989年,创办公立双鱼幼儿园。1991年,县政府鼓励集体、个人办幼儿园。1994年,实验幼儿园迁建于德新街后街10号,原址新办育英幼儿园。全县幼儿园102所、7839人,人数是1990年的2.25倍。
  1997年,农村大部分幼儿园因幼儿随父母进城,规模逐渐缩小,幼儿入园率有所回落。城关民办幼儿园相应逐渐发展。至年底,全县有幼儿园(点)133所、232班,在园幼儿数6961人。其中,民办105所,在园幼儿3670人,占在园幼儿总数52.72%。
  1999年后,县实验幼儿园先后通过“省达标园”和“省优质幼儿园”验收。城关幼儿园通过“省标准园”评估验收。农村大批幼儿园因缺生源停办。
  2000年,建立幼儿园目标管理考评制度,取缔非法或不合格幼儿园,幼儿园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2007年,全县幼儿园62所,229班,在园幼儿8300人,教师316人,其中专任教师201人,适龄幼儿入园率85.21%。城关在园幼儿数(含学前班)7970人,占全县在园幼儿数95.75%。
  第二节 教学与保育
  一、教学
  1988年始,幼儿园设置语言、常识、数学、体育、音乐、美术、游戏7门课程,每周16节课,使用全国统编教材。学前班使用《福建省学前班教材》。城乡幼儿园不断完善幼儿园教学设施,充实玩具、教具,经常开展教学研究、教学观摩、经验交流,提高教养员的教学水平。
  1989年,德化县执行国家教委《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以“一切为了孩子”为办园宗旨,提倡从幼儿实际出发开展教育活动,逐步克服“小学化”教学模式。
  1993年,实验幼儿园开展幼儿“一日活动”开放周,推动全县幼儿教育规范化发展。
  1996年,县教育局实施《幼儿园工作规程》,整顿全县幼儿园,提高幼儿教育水平。翌年起,按照健康、社会、认知、语言、艺术五大领域,有机融合传统的语言、常识、数学、体育、音乐、美术、游戏等学科的教育内容。采用福建人民出版社教材和《福建省教师教育用书》及配套幼儿学习包。贯彻以“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把语言、常识、数学等学科知识融入幼儿兴趣活动中。组织参观玩具店,开展“旧玩具新玩法”“玩具大集合”“找朋友”及剪、贴、画等活动,培养幼儿分类能力和操作能力;配合游戏开展歌舞表演、讲故事比赛和“播报”比赛,培养幼儿团队精神,培养注意倾听和语言表达能力;结合春(秋)游组织画画、采集植物标本等活动,让幼儿体会家乡美,激发热爱家乡的感情;在小实验中开展比一比、拼一拼、试一试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科学精神;建立图书角、举办书画展,培养爱学习好习惯;利用节日组织家长与幼儿一起活动,进行情感教育……体现幼儿教学以幼儿生活为基础,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以分区活动为主要活动形式,实现领域活动与主题活动相结合。
  2001年,县教育局贯彻实施教育部《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福建省幼儿教育指南》,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目标,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开展各项教改活动。课程体现生活化和游戏化,注重培养幼儿的情感、态度和能力,克服过分注重知识、技能的倾向,既贴近幼儿教育的实际,又反映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县实验幼儿园创设富有童趣的幼儿“陶吧”,突出本土特色教育。
  2002年,育英幼儿园进行英语启蒙教育。2004年,全县开展幼儿园教坛新秀评选和幼儿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2005—2007年,实施幼儿园课程改革,举行农村幼儿园课改观摩研讨会,开展“教坛新秀”课堂教学展示,提高教学质量。
  二、保育
  1988年起,幼儿园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设卫生室,配保健护士。坚持每天晨检,培养幼儿不随地吐痰和大小便的良好卫生习惯。每学期期初、期末测身高、体重各一次。每年对幼儿全面体检一次,并按年龄及季节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1997年,坚持保教并重原则,每班配备一名保育员,将保教结合体现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同时设一餐两点,在帮助幼儿提高吃饭、穿衣自理能力的同时,培养幼儿饭前便后洗手习惯。1999年,利用“三一四”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四七”世界卫生日、“四二五”计划免疫宣传日及“六一”儿童节,开展卫生宣传咨询活动。
  2003年,实验幼儿园、城关幼儿园实行“凭卡接送”制度,并先后开通幼儿园校园网,加强家园联系,确保幼儿安全。2004—2007年,县组织举行保育员专业知识培训和考试,提高保育质量。
  第三章 小学教育
  第一节 学校设置
  1988年,县设实验小学和城关小学2所县直小学,浔中、盖德、三班、霞碧、雷峰、南埕、水口、国宝、赤水、美湖、大铭、春美、上涌、桂阳、汤头、葛坑、杨梅17所中心小学(学区),169所完全小学,11所初级小学,241个分班,1440个教学班,在校生38285人(含简易小学24班、646人;复式班367班、4553人)。其中城关(含县直和浔中)21所,209班,在校生7000人,占全县18.28%。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96.2%,普及率95.9%,巩固率98%,毕业率100%,实现初等义务教育。
  1989年,城关小学改为龙浔中心小学,辖金锁小学。是年起,每学期初开展《义务教育法》宣传周和学额大检查,动员辍学小学生复学,“四率”(学龄儿童入学率、普及率、巩固率、毕业率)保持省颁一类标准。
  1991年,盖德乡大墘村创办德化县第一所希望小学——华集希望小学。全县保留简易小学3班,120人,2年后并入完小。1993年,乡(镇)、村、校相继制订“两基”工作责任制,小学教育持续发展。
  1995年始,实施“大城关战略”,城关的学校扩容扩建,学生数不断增加,农村小学不断实行整合撤并。1997年,龙浔中心小学更名为第二实验小学,浔中中心小学更名为龙浔中心小学,浔中小学升格为浔中中心小学。县直小学生源暴增,平均每班60多人。
  1998年始,逐渐撤并20人以下的分班;150人以下完全小学改设初级小学,3—5年级学生集中到完全小学就读,全县办寄宿制小学48所。1999年,全县撤并小学45所,教学点101个。是年起,全县生源连年减少。
  2001年,龙浔中心小学、丁溪小学、丁墘小学、浔中中心小学、乐陶小学、世科小学、蒲坂小学纳入城区小学规格管理和配置。城关创办隆德私立学校,绿剑武术学校开设小学部。2004年,龙门滩、大铭、汤头、杨梅四乡(镇)施行中、小学合并,成为九年一贯制学校。
  2007年,在原浔中镇文化技术学校创办浔中中心小学浔北分校;丁溪小学升格为县第三实验小学。全县设龙浔、浔中、盖德、三班、雷峰、南埕、水口、国宝、赤水、美湖、春美、上涌、桂阳、葛坑14所中心小学;丁墘、英山、金锁、高阳、蒲坂、乐陶、后所、世科、仙荣、浔北、泗滨、奎斗、东山、蕉溪、淳湖、大岭、阳山17所完全小学;凤洋、诗敦、三福、下寮、福阳、大墘、林地、凤山、有济、桥内、蔡径、大溪、苏洋、朱紫、高漈、久住、南斗、格头、猛虎、铭爱、尤床、古春、下涌、桂林、桂格、格中、王春、洪田、蓝田、富地、下云31个教学点,停止复式班设置。全县共有563班、在校生19476人,其中城关305班,15761人,占全县总生数80.93%。有省示范小学2所,省农村示范小学5所,市级农村示范小学4所。省、市实施素质教育先进校10所。
  第二节 学制课程
  一、学制
  1988年秋季,县直小学和各乡(镇)中心小学由五年制改为六年制,部分农村小学开办简易小学,学制三年。1995年秋,农村小学一年级开始改为六年制。至2001年,全县小学全部实行六年制。
  二、课程
  1988年,全县小学一至五年级开设思想品德、语文(含讲读、作文、写字)、数学、体育、音乐、美术。三年级增设自然课,四年级增设地理、劳动,五年级增设历史、劳动。实验小学四、五年级开设外语课。全部采用国家通用教材。1989年,三至五年级设“地方安排课程”,采用泉州市教育局编写的《乡土教材》、县编《德化地理》《德化农业常识》等乡土教材。
  1992年,全县小学一年级采用九年制义务教育“沿海版”实验课本。
  1994年秋,执行《福建省全日制小学课程(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包括学科类、活动类课程两部分。学科类课程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社会、自然、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活动类课程设早会、班团队活动、体育活动、科技文体活动。每周一节“地方安排课程”,每学年安排一周时间为社会实践、学校传统活动。1997年,活动类课程中的“社会实践活动”改为“社会教育活动”。1999年,第二实验小学、龙浔等部分乡(镇)中心小学设英语课。
  2004年秋起,全县小学一至六年级均设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与学校课程;一、二年级设品德与生活,三至六年级设品德与社会、科学和外语。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小学、龙浔中心小学、浔中中心小学、水口中心小学、美湖中心小学分别编写《陶瓷》《象棋》《科技教育》《南音》《走进石牛山》《龙湖山韵》等校本教材。
  第三节 教学
  1988年后,全县继续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坚持“三个面向”,培养“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人才。县委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各学区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成立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先后召开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会、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现场会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报告会。全县自下而上开展“思想品德优质课评选”活动,各学科开展“德育为先”教学研究,少先队开展“向雷锋学习”“情系灾区,奉献爱心”募捐和“迎亚运,作贡献”义捐活动。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县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围绕“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在城关、东片、赤水、上涌4个片区召开学科专题教学研究会,带动全县小学教研活动。全县小学基础年段实行统一会考,提高小学基础年段教学质量。1989年,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到三班、雷峰中心小学蹲点,指导作文和应用题教学改革实验。先后召开全县性经验传播会,促进教学改革深入发展。1991年,省小学复式教学工作委员会第三届年会在德化县召开,山坪小学为会议开设复式教学观摩课。德化县3篇论文收入年会《汇编》,其中山坪小学论文获一等奖,另两篇论文分别在山西《复式教学》和《福建教育》发表。山坪小学教师林星欧被评为“全国小学复式教育优秀教师”。
  至1993年,开展论文交流、现场观摩、优质课评选及开放周等活动,推广“挖掘教材思想教育因素进行教学”“增加阅读量,扩大知识面,提高写作能力”“直观、思维、参与”“观察、试验”及“转化后进生”等教学经验。课堂教学逐步扭转老师独占讲台或由少数学生配合教师的“老师教,学生学”“老师问,学生答”,以及“复习、传授、巩固、作业”等“主导式”教学模式,出现自学式、讨论式、操作式、实验式等体现“主体”的教学模式,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在参加第一届“九章杯”中国小学生数学竞赛中,全县5名小学生获满分奖,10人获一等奖,12人获二等奖。
  1994年,实施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县教育局执行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翻录《百年沧桑》《历史的见证》《社会主义——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等录像,在各学区轮流播放。各小学建德育室、校史展览室、团队活动室、板报栏、图书角,充实爱国主义教育资料。各学校围绕“素质与智力与情感”“主体与主导”“知识与能力”组织教育思想大讨论;开展以编写教案、现场上课、教学论文为内容的教学能手评选和百名校长公开课活动。在“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和谐教育”试验中,挖掘教材情感因素,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取得显著成效。
  1997年,县教师进修学校在浔中中心小学(省级教改重点课题实验基地),开展“小学数学问题——自主解决”实验。围绕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营造宽松学习氛围,提供独立思考和交流时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课题发起人张培基撰写的论文《“问题自主解决”课堂教学模式探索》获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全国小学教学教育论文评选一等奖”。后实验范围发展到第二实验小学、龙浔中心小学等15个班级。先后在德化县召开泉州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福建省第二届小学数学“问题自主解决”实验课题观摩研讨会,浔中中心小学等开设9节实验观摩课,其实验成果获泉州市第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首届市长社会科学特别奖三等奖、中国教育学会一等奖。课题负责人曾坚碧被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评为“先进工作者”。
  至1998年,利用升旗仪式和班队活动课邀请“五老”人员讲国情、县情、乡情;开展“学先辈传统,寻伟人足迹,做四有新人”“爱国、立志、成才”等读书活动;举办“祖国万岁”“爱我中华”演唱会;举行“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知识竞赛”“我爱国旗”征文比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1999年,全县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实施《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县成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报告团,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改进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时间。
  2000年,县教育局建立素质教育合格校评选督导制度、扶持薄弱学校制度、送教下乡制度;语文科开展“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导放式’教学”“语文实践与主体性发展的自能学习”“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自能学习”试验;数学科推广“邱学华尝试教学法”,开展“探究式学习”课题研究。召开全县体育、音乐、美术教学研讨会,推广龙浔中心小学的科技、浔中小学的南音、城关小学的美育、上涌小学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教育经验。研究论文获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二等奖一篇。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和泉州有线电视台分别就浔中中心小学南音和奎斗小学劳动课教学进行报道。龙浔中心小学获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先进实验学校,县教师进修学校获评省级先进集体。实验小学开展“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一年级不开数学课”试验。召开全县思想品德、劳动教学研讨会,推广实验小学的德育教学、奎斗小学的劳动课教学等教育经验。
  2001年,县教育局执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制订《德化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成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和校际教育科学研究中心,逐步完善教育评价机制。组织教育骨干赴厦门、南安等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学习;举办“旧教材、新理念、新教法”研讨会,在10所小学一年级开展实验;实施三级集体备课制度,进行全员“新课标”培训,采用教学展示、说课反思、对话评课等教学评价形式,引导教师把新教学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
  至2007年,开展中国少年“雏鹰行动”“文明礼仪伴我行”“创建和谐校园”“手拉手”“孝敬父母”实践活动和“八荣八耻”“心理健康”主题教育;举行“营造书香校园”“感恩励志”演讲比赛。龙浔中心小学制作《守则》学习棋系列和《规范》拍手歌系列,让学生在游戏中接受教育。浔中中心小学课题论文《挫折心理调适》作为福建省获奖作品代表,在第三届全国中小学健康教育优秀成果经验交流暨颁奖大会上宣读。开展“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的校本教研活动和“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课题研究;制订“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表”,全面督导评估。全国“中小学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研讨会”在德化县召开;全省“构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小学语文自能学习”和“语文实践与主体性发展”课题研究会分别在德化县龙浔中心小学、浔中中心小学、第二实验小学召开;研讨会现场观摩课呈现师生互动、自主、合作、探索的新型师生关系和灵活多样、民主平等、宽松和谐、注重实效的教学氛围。教学过程体现从重结论向重过程转变;由重知识传授向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转变;由统一规格的教育向差异教育转变。语文“自能学习与学法指导”子课题通过全国语文学习专业委员会专家组结题验收,课题总结报告获全国语文专业委员会论文评选一等奖。《中国教育报》以“找准减负着力点”报道德化教师进修学校教学改革试验。
  其间,先后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县举办第九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和城区中小学生“迎奥运、阳光田径运动会”,开展小学生钢琴独奏比赛、独唱比赛、现场书画大赛、影评征文比赛,少先队鼓号仪仗队大检阅等活动。第二实验小学组建手抄报社、书画社、阳光摄影社、步步高棋社、蓓蕾文学社、《小学生周报》小记者站、小红帽艺术团等十多个学生文化艺术团体,开辟“办报小能手”“书画小天地”“摄影作品橱窗”“学校特色网页”“楼道艺术长廊”五大动态展区,每年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和校内外大型展览,让学生获得文化艺术熏陶。龙浔中心小学“科技教育”持续发展,校本教材《科技教育》由福建少儿出版社正式出版,小发明、小论文获国家级奖2个、省奖12个、市奖80个,获“泉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称号。全县推广浔中中心小学“南音进课堂”、美湖中心小学“木偶戏进课程”、实验小学“陶瓷艺术角”“手拉坯大赛”特色教育。
  同时,执行省教育厅《关于全省中小学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的若干意见》,城区中小学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由静态的图像直观升级为动态的电脑课件展示。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
  第四节 特殊教育
  1988年,全县轻度智力障碍和肢残的儿童大部分在全日制小学随班就读。教学活动随普通班进行,各科教学适当降低要求。老师制定个别教学计划,提供特殊教育服务,进行缺陷补偿,加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和康复训练。1993年,全县随班就读生398人,推行选聘优秀生作为“小先生”,在课外对随班就读生进行“一对一”个别辅导。
  1995年,召开全县特殊教育(以下简称“特教”)工作会和智商检测检验会,规范特殊教育。是年,丁溪小学、葛坑中心小学、水口中心小学分别设智力障碍者班(以下简称“智障班”),计36人。智障班执行国家全日制弱智学校课程教学计划,开设常识、语文、数学、音乐、美工、体育、劳动等学科课程和晨会、班队活动、文体活动和兴趣活动。选用全日制弱智学校教材,按弱智学校课程安排教育教学。教师采取多种方法激发智障儿童的学习兴趣,挖掘其学习潜力,组织参加各种集体活动,进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和康复训练,注意矫正和补偿智障儿童的缺陷。
  1996年,开展残疾和智障儿童筛查,全县盲童12人,聋哑86人,智障666人,计764人,在学495人,入学率64.79%。县教育局组织部分特殊教育教师及有关领导赴厦门开智学校参观学习,促进特殊教育健康发展。
  1997年,创办德化特教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和全封闭寄宿制。学生12人,教师3人。县财政补助生活费,学生免费入学。根据残疾儿童的身心特点,开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常识、社会常识、理科、律动、体育、美工和劳技10个科目,以及晨会、班团队活动、体育锻炼、兴趣活动、个别矫正、社会实践及其他传统活动课;各学科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口语、书面语能力作为主要教学任务;课堂凭借课文,以口语为主,配合手指语、手势语、板书等多种语言形式进行教学;创办“自强电视台”,播放固定的手语节目,施行电脑、电视等网络教学。2000年,全县小学附设智障班8班,119人,残疾儿童入学率不断上升。
  2007年,全县6~15周岁残疾人口778人,随班就读672人,入学率86.38%。特教学校4个聋班、3个启智班,在校生88人,教职工16人。
  第五节 学校选介
  一、德化县第一实验小学
  1952年,由浔中镇中心小学与新民小学合并组建实验小学,位于龙浔镇德新社区后埔林。1980年被确定为省、市、县三级重点小学。
  学校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办学理念,以“团结、严谨、勤奋、创新”为校训。2002年,创建全国首家校园陶吧,开辟陶瓷艺术角,举办“童眼看瓷都”儿童摄影展、手拉坯制作比赛、“放歌新瓷都”歌唱比赛、泥塑小能手大赛、“百米长卷绘瓷都、颂瓷都”征文演讲比赛的陶瓷文化艺术节,培养学生“知瓷、学瓷、会瓷、爱瓷”情感。
  2007年,校园面积13443平方米,建筑面积10739平方米。有51间标准化教室和多媒体教室、语音室、阅览室、舞蹈室、美术室、书法室、体育室、心理健康室、红领巾电视台等专用馆室20多间。51个班,在校学生2785人。教职员工174人。
  学校先后获教育部和中央教科所等单位授予全国小学作文教改先进学校、教改先进单位、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创新活动集体一等奖、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优秀活动三等奖、少先队红旗大队、中华经典诵读优秀学校、少年儿童消防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先后获省示范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绿色学校、交通安全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体育达标先进学校等荣誉,并连续9届获省文明学校称号。
  二、德化县第二实验小学
  1952年,在浔中镇凤池街设实验小学凤池分班,1961年改为分校,1968年改为红卫小学,1980年改为城关小学,1997年改为第二实验小学。
  学校确立规范管理、科研兴校、全面育人、富有特色的办学理念,扎实进行课程改革。2001—2005年,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县级各类竞赛获奖共1118人次。教师获得县级以上各类表彰205人次,在县级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329人次,在县级以上教育刊物发表文章371篇,4个省、市级课题顺利结题。
  2007年,校园面积8839平方米,建筑面积5317平方米。拥有塑胶跑道,设有多媒体教室、电脑室、语音室、图书室、实验室、仪器室、体育室、美术室、舞蹈厅、心理咨询室、科技活动室等。设43个班,在校学生2552人,教职员工153人。
  学校先后获教育部和中央教科所等单位授予“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实验先进学校、小学作文教学示范校、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实验学校、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先进单位、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省先进教工之家、少先队红旗大队、“十一五”重点课题研究先进集体等荣誉。
  三、德化县特殊教育学校
  1997年,在县实验小学西侧校舍创办德化特教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和全封闭寄宿制。学生12人,教师3人。1999年,在浔中村诗敦池亭山新建钢筋混凝土结构校舍,占地面积5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内设教室、实验室、多功能活动室、语训室、律动室、缝纫车间、陶艺制作室等。各班配置闭路电视、电脑、投影机、数字无线调频语音设备和“启慧博士”等现代化康复设施。
  学校实施“打好基础,发挥潜能,全面发展,育残成才”办学宗旨,实行“分类教学”,使学生接受适合自身发展所需要的教育。建立德化第五瓷厂、鑫峰陶瓷、恒顺印刷、绿叶子服装等实习就业基地,构建“一条龙”职教体系。学生通过文化课、活动课和实践课,获得各种独立生存技能和康复训练,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至2007年,68名结业生稳定就业,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30多名学生在省、市残疾人文艺会演和美术等竞赛中获奖。学校获得全国第二届现代特教论文大赛组织奖、市首届特教学生劳动与生活技能竞赛团体二等奖。
  第四章 中学教育
  第一节 学校设置
  1988年春,全县设德化一中、二中和浔中中学3所完全中学,盖德、霞碧、雷峰、水口、国宝、美湖、大铭、春美、桂阳、汤头、葛坑、杨梅12所初级中学,赤水、南埕、三班等3所职业中学附设初中部,良太、仙荣、奎斗、红村和阳山5所小学附设初中班。是年秋,在湖前社区创办德化第三中学(1997年升格为普通完中)。
  1991年,红村附中并入二中,赤水职业中学改为普通初中校。1992年,县政府召开教育工作会,加大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力度,将发展初中列为教育工作重点,初中教育迅速发展。至1996年,三班、南埕2所职业中学全部改为普通初中,仙荣附中和良太附中合并,在浔中村东头开办第五中学。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从1993年的63.72%上升到95.13%。
  1999年,实施《德化县关于加快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高中教育发展七年规划》,全县初中生源逐年减少,农村生源逐步向城关聚拢,乡(镇)中学规模不断萎缩,城关中学扩容扩建,城关在校生数逐年增加。2000年,浔中中学更名为德化第八中学。2001年,德化一中升格为高级中学,初中部析出,在原城关职业中学创办德化第六中学。2002年,德化一中被省教育厅确认为福建省普通中学一级达标学校,二中为三级达标校。是年底,全县在校生比1999年减少80个班级、3228人。2003年,德化八中与德化五中互换校址,八中升格为高级中学,五中为初级中学。
  至2005年,德化一中通过省级示范高中市级验收;德化三中、德化八中被省教育厅确认为福建省普通中学三级达标学校;龙门滩、春美、桂阳、南埕和水口中学确认为市级达标初中校。
  2006年,创办德化三中霞溪初中分校。
  2007年,全县设德化一中、八中2所高级中学,二中、三中2所完全中学,五中、六中、盖德、三班、雷峰、南埕、水口、国宝、赤水、美湖、春美、葛坑、桂阳13所初级中学,龙门滩、大铭、汤头、杨梅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全县初中296班,在校生16099人,其中城关228班,9513人,占58.1%;高中150班,在校生8200人,其中城关124班,6838人,占83.39%。城关学校班级生数偏多,有的班级达70多人。
  第二节 学制课程
  一、学制
  1988—2007年,初中和高中的学制均为三年。
  1990—1991年,部分初中校试行“初三分流”,即对部分后进学生实行集中编班,进行职业技术教育。
  二、课程
  1988年,初中设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美术、音乐、劳动技术、计算机等课程。高中设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体育、计算机等课程。
  1989年,政治课教材为初中一年级《公民》,二年级《社会发展简史》,三年级《法律常识》;高中一年级《科学人生观》,二年级《经济常识》,三年级《政治常识》。同年,试用泉州市教育局编写的《泉州历史》《泉州地理》乡土教材。1990年秋,初中试用九年制义务教育沿海版教材。
  2000年,普通高中执行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设必修课和选修课。
  2006—2007年,执行教育部2003年颁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等3个层次构成,分必修课和选修课2部分。必修课程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和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选修课根据各科课程标准,结合当地实际和学生兴趣,设置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学习。县教育局组织编撰《德化陶瓷》《德化地理》《德化历史》等乡土教材,供各中学选用。
  第三节 教学
  1988年始,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学德育大纲》,县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举办社会主义理论培训班,强化德育工作。学校改革政治课教学,初中加强国情教育、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和品格修养;高中注重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基本观点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局制定《普通中学教学质量评估办法》,各中学设学科教研组和备课组,落实国家教学计划,开齐各门功课;加强基础学科教学研究和转化后进生研究。至1993年,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45周年”等“两史一情”教育。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历史和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革命传统,培养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共青团组织开展“情系灾区,奉献爱心”灾区募捐和“迎亚运,作贡献”义捐活动,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接受教育。开展“分层递进教学法”“张思中外语教学法”试验,举办以“单元过关”“提高45分钟效益”为核心的“教学开放周”和“青年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实施《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全面推行眼保健操。德化一中建立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瓷雕、陶瓷釉彩学习实践等劳动教育活动。
  1994年,贯彻中共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加强德育环境建设,县建立塔尖山烈士陵园、德化陶瓷博物馆、屈斗宫窑址、九仙山气象站、龙门滩水库等德育基地;各学校建立德育室、校史展览室、团队活动室,配挂(立)政治、科研名人画像。贯彻教育部《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开展端正办学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实施素质教育大讨论。县制定《中学目标管理考评细则》,建立“四控”(控书、控量、控考、控赛)和“五不”(不延长在校时间、不布置过量作业、不频繁考试、不排成绩名次、不乱补课)制度。对中学教学常规,教育教学质量制定量化评分标准,采取不定期抽查和学年度考评结合的方法,强化教学管理。城区中学及部分农村中学相继成立教研室(教科室),配备专职教研人员,实行统一命题、统一测试、统一评卷和质量分析“月考”制度,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问题。县教育局制定《关于中小学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选与管理办法》,开展“课堂教学质量年”“45分钟工程”“教学大比武”及城区中学与农村中学“结对子”,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到薄弱学校上示范课等活动,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开展英语“三位一体——集中——自主学习”、政治“分类集中整体教学”、物理“五年跟踪实验”、化学“三层为一体”、历史“目标引导教学法”等课题研究,举办德化县中小学生文化艺术节和德化一中校园文化艺术周。省第六届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研讨会、省中学物理教法改革五年跟踪实验28次会议分别在德化召开。
  1996年,在德化三中开展初中数学“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翌年,被教育部确立为全国教育科研“九五”规划课题。实验规模发展到10所中学55个班级。实验从学生身边的趣味数学、实用数学及数学史话入手激发学习兴趣,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以教读、导读、自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组织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游戏,实现合作学习。体现了主体教育和合作教育的思想。1998年召开福建省初中数学“指导——自主学习”教改试验德化县经验现场观摩传播会议。同年,课题主持人李实魁应邀在北京市教委召开的素质教育大会上传播德化县教改经验,并先后到省内外介绍100多场次。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等十多家新闻媒体作了专题报道,推广素质教育成功经验。课题实验报告获中国数学教育研究会二等奖,实验课《切线长定理》获省优秀课评比一等奖、全国二等奖。
  1997年,全县11所中学17个班级参加初中语文省重点课题“自读—导学—反馈”教改实验,三班中学被确定为全国语文学习科学实验学校,承担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二级子课题“初中语文自读方法的指导”实验。总结出“审题—辩体—通读—设问—评析—摘录”基本阅读方法和以讲为主的“方法指导课”、边示范边练习突出实践的“教读课”、先读一读、想一想、查一查、问一问、理一理,后带着疑难或期待的“先学后教课”3种教学模式。改变“老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模式,突出了“主体”,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泉州市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省第六届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先后在德化召开,实验汇报课“食物从何处来”“天上街市”分别获省初中语文学法指导课评比一、二等奖。9篇论文在CN教育刊物发表,10篇获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会1—3等奖。课题实验课录像“第二次考试”“想与做”在全国中小学语文学习方法指导课评比分别获一、二等奖。主持人彭培基获评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先进指导工作者”。
  至2000年,先后组织学生学习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观看《百年沧桑》《历史的见证》等百部爱国主义影视片,参加“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迎接香港、澳门回归”庆祝活动和全国性“爱国、立志、成才”读书活动;举办“我是中国人”“中国精神”演讲比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不怕艰苦、不怕困难、勇于奋斗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宣传周和“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征文比赛,组织观看《与法同行》教育片、《反对邪教、幸福安康》专题片和“拒绝邪教、崇尚科学、珍惜生命”图片展,增强学生法律意识。
  2001—2007年,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学校德育制度建设,执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启动“新世纪中学生素质形象工程”,结合“迈好青春门”“做合格公民”及法制、伦理、心理健康、珍爱生命主题活动和“八荣八耻”知识竞赛,进行日常行为规范训练,强化养成教育,促进健全人格形成。德化六中创作行为规范歌,举办“我文明,我美丽”主题班会和“走进《守则》奇幻之旅”电脑游戏,开展“回收垃圾——献爱心”活动。全县开展“无烟学校”“文明学校”“红旗班级”“先进集体”评比,培养团队精神和主人翁意识;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培养服务理念;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感恩励志征文比赛、讲革命故事、唱革命歌曲比赛、演讲比赛、钢琴独奏比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县配置39名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9所学校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德化一中获评“全国心理辅导特色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月,举办“关注未来——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报告会”,聘请专家牛琳开设《成功教子的方法与技巧》专题讲座,组织报告团进行家教巡回宣讲,促进学校、社会、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中新课程改革和“教育手段现代化工程”,德化一中被确定为新课程实验省级样本校,德化八中被确定为市级样本校。县成立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建立高中选课制度和选课方案,制定并实施新课程模块学习的学分认定标准。进行新课程全员通识培训,200多人参加省、市培训,400多人参加县级培训;聘请福师大谌启标、孙绍振和泉州市特级教师讲师团到县开设专题讲座,从教育理念、教材教法、教师角色、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培训,让每一位教师明确课改的目标和任务。同时,“提高45分钟效率,减轻学生负担”为主题的教改全面铺开,全县开展课改现场观摩研讨会20多场次,就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互动式等教学模式及语文“学习个性化对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价值”“培优补差,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等课题开展研究。教育局制定《德化县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第三轮督导评估意见》,在德化一中举行全县性公开教学周活动,德化一中举行高中语文新课程实验校际教研会;开展教师“说课”比赛和“课件”制作比赛,进行新课改理念下的教育督导;举办“爱我中华”演唱比赛、讲故事比赛和学科竞赛,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全国“中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研讨会在德化一中召开;《人民教育》第六期和第九期报道德化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经验。
  其间,教师进修学校编印《德化教育》76期,《教育教学论文汇编》9集,《教研简信》14期,介绍德化县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和经验。
  第四节 学校选介
  一、德化第一中学
  民国12年(1923年)创办德化县立初级中学。1950年更名为德化初级中学。1952年增设高中部,定名为德化第一中学。1981年,确认为省重点中学,1993年为省二级达标学校,2001年停止招收初中生,2002年为省一级达标学校,2003年秋成为高级中学。先后被确认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省级样本校”。2007年,校园面积7603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0029平方米。54个班级,在校生2906人。教职工220人,其中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108人,研究生学历6人,国家、省、市骨干教师31人,学科带头人9人。
  学校以“勤奋、严谨、求实、创新”为校训,形成“团结、文明、求是、进取”的校风,“刻苦、好学、勤思、善问”的学风,“敬业、爱生、求精、善导”的教风和“全面发展,艺术见长”的办学特色。至2007年,共培养初中毕业生12632人,高中毕业生13852人,为高等院校输送学生11898人(其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25人)。学校先后获省文明单位、文明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先进单位、民主管理先进单位、花园式学校、模范职工之家等称号。
  二、德化第二中学
  民国13年(1924年),在上涌创办私立浔北初级中学。民国33年改为初等农业职业学校,后改为私立尚养初级中学。1952年改为德化第二中学。2002年,确认为福建省普通中学三级达标学校。2007年,校园面积40663平方米,建筑面积17602平方米。28个教学班,在校生1600多人,教师123人,其中高级教师10人。
  学校以“勤奋、好学、求实、成才”为校训,恪守“以人为本,以德立校,科学发展,质量强校”办学理念,以创建文明学校和农村优质校为目标,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书法艺术教育。学校先后被评为泉州市文明学校、泉州市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及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
  三、德化第三中学
  德化第三中学创办于1988年秋,校址在龙浔镇湖前社区。学校占地面积3.9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6万平方米。1997年秋升格为普通完全中学。2006年秋季,增设霞溪分校。2007年,全校72个教学班,在校生4500人,教职工285人。
  学校秉承“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以人本创和谐”的办学理念,加强软硬件建设。办学条件日臻完善,教育质量稳步提升。2003年,省教育厅确认为“福建省普通中学三级达标学校”。
  四、德化第八中学
  德化第八中学前身为浔中中学。1975年秋季创办,校址在浔中镇浔中村苏坂里。学校占地面积4.56公顷,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2000年秋,更名为德化第八中学,2003年,迁浔中镇浔中村东头原德化第五中学址。2005年秋改为高级中学。至2007年,配备有电脑室、语音室,音像室及较完备现代化教学设施。有37个教学班,在校生1900人,教职工170人。
  学校围绕“办现代教育,育合格人才,创特色学校”目标,建立“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校风。2005年,省教育厅确认为“福建省三级达标学校”。
  第五章 职业教育
  第一节 中等职业教育
  一、普通中等专业教育
  (一)师范教育
  1995—1998年,县教师进修学校与南安师范学校联合开办95级、96级南安师范德化分班,招收德化、安溪、石狮部分从教6年以上代课教师95人。学制两年,采用中等师范学校教材,实行全日制教育,增设“电化教育基础课”。教学方法采用单元教学法、课堂讨论法、尝试教学法、学生试讲法,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加强技能训练,突出师范特性。语文教学实行文选与写作分开教学,增设口语、日常应用文、儿童文学创作等课程。学生毕业后由南安师范学校发给毕业证书,作为师范学校毕业生回县参加教育工作。
  (二)医药卫生教育
  1988年,德化县卫生学校续办泉州卫校(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德化中专分班。开设西医士、社区医学、护士、卫生保健、临床药学等专业。面向全市应届初、高中毕业生招生,学制三年。采用中等卫生学校教材,实行全日制中专教育。至1999年毕业生298人,实行统招统配。2000—2007年,招收缴费生,毕业生112人,全部被德化、永春、南安、安溪、泉州、洛江等地医疗卫生单位聘用。
  二、成人中等专业教育
  1994年,经省教委批准,在浔中村诗敦创办德化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995年,开始招收电脑、涉外财会、汽车拖拉机运行与维修3个专业115人。学制三年,面向全市招收应、往届初中毕业生及要求学习第二专业的社会青年。至1997年,新增保安、乡镇企业管理专业,全校8班,在校生312人,所缺专业教师实行向外单位聘用。1998年,学校迁苏坂里教育综合楼一、二层。至2001年,先后增设陶瓷雕塑、计算机应用与维修、公关文秘等专业,并与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德化电大工作站(以下简称电大)联办会计电算化专业,累计毕业生259人。2002年并入德化职业学校。
  1991年,农业机械培训班改为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农机校),纳入成人中等学校管理。1994年,首次开办汽车、拖拉机运行与维修成人中专班,招生50人。1995年,增设计算机技术应用、会计电算化专业。1997年,创办泉州市农业工程学校德化教学部,增设农村综合经济专业。1999年,汽车拖拉机运行与维修、农村综合经济和农产品加工3个专业面向全省招生。2003年,农机校撤销,教职工由教育局和农机站安置,校舍等资产划拨县教师进修学校。学校累计招收成人中专学生393人,311人获中专毕业证书。
  三、技工学校
  1988年,泉州市技工学校德化分校,继续开办陶瓷专业班,学制两年,每年定向招收城镇居民户口的应届高中毕业生50人左右,毕业生由劳动局分配到德化第一瓷厂和第二瓷厂任技术工人。是年至翌年,各增设三年制水泥专业一班,招生70人,毕业后定向分配水泥厂工作。
  1989年,投资18.7万元,新建办公楼一座,建筑面积1585平方米。至2000年,共投入143.45万元,完善教学楼、综合楼、操场、围墙、车库等设施,学校总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各类教具3000件,固定资产194.96万元。
  1990年,陶瓷专业改招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1992年,陶瓷专业改为陶瓷工艺专业。是年,学校被省劳动局确认为“合格技工学校”。翌年起,学制改为两年。
  1994年年初,学校创办嘉艺陶瓷厂,作为实习基地。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于第二年停办。是年秋起,实行“学校自主招生,毕业生自谋职业”办学原则,学校每年招生120人左右。同年,成立泉州市德化技术学校职业技能鉴定站,对陶瓷、美容美发、水电等3大行业26个工种进行初、中级职业技能鉴定。1995年,学校更名为泉州市德化技术学校,为全市陶瓷行业培养中级技术工人。2001年,全校有6班,在校生272人。同年9月,并入德化职业学校。至此,累计毕业生1237人,就业率90%以上;职业技能鉴定陶瓷专业885人、美容美发专业105人、汽车驾驶员等级委托鉴定732人、中级陶瓷雕塑和雕刻等技能鉴定885人。
  四、职业高中(中专)
  1988年秋,全县设职业中学4所,其中德化城关职业中学开设陶瓷美工、陶瓷造型、建筑、水电、幼教等5个专业,8个班,237人。1993年,增设家电、财会、公关文秘等专业,全校12班,在校生475人;赤水职业中学开设植保、畜牧、兽医、摄影、食用菌专业;南埕职业中学开设林果专业班;三班职业中学开设柑橘、茶果、财会、陶瓷、英语专业。1991年,赤水职业中学改为赤水初级中学。相继,三班职业中学、南埕职业中学先后改为初级中学。
  1994年,城关职业中学升格为职业中专,更名为福建省德化职业学校。学制三年,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史地、物理、化学和体育等公共课程,并按专业特点开设计算机应用、艺术、陶瓷装饰、陶瓷雕塑、陶瓷电脑设计、陶瓷营销、工艺美术、财会、油画、船政等专业课程。先后与香港西南艺术公司、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分别联办陶瓷雕塑进修班和大专班。至1997年,学校发展到16个班,在校生896人。199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为学校题词“瓷都艺术人才的摇篮”。至2000年,学校获“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教师苏健强的课稿《鼻子》获全国首届专业技术教育优秀说课稿一等奖,编入全国《专业技术教育说课稿精粹》。2001年9月,与德化技术学校、德化成人中专学校合并,迁凤凰山陶瓷学院(筹)校区,实行“三块牌子、一个班子、统一管理”的运行机制。开设陶瓷雕塑、陶瓷装饰、陶瓷电脑设计、陶瓷营销、陶瓷配方、工艺美术、财会电算化、电子商务、职业经理等专业,并与集美轻工学校联办陶瓷美术专业班,新招生866人,全校设59个教学班,在校生2368人。秋季,从景德镇陶瓷学院引进美术专业本科毕业生19人,充实师资队伍。
  2007年,学校开设工艺美术、陶瓷装饰、电脑美术与动画设计、财会电算化、计算机及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陶瓷雕塑、工艺品图纸设计、幼儿教育9个专业,在校生1180人。附设福建省陶瓷行业职业技能培训考核中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泉州市青少年干部计算机培训点、考点。建立“中国白”陶艺坊、陶瓷研究所等校外实习基地。成为福建省陶瓷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
  20年间,职业学校累计毕业生6033人,就业率98%。主要分布在上海、南京、杭州、深圳、东莞、汕头、厦门、泉州及德化境内。毕业生中考上大学艺术设计专业501人、硕士研究生6人;任大学讲师8人、中专讲师6人;获评省级工艺美术大师4人,省级工艺美术名人3人,高级工艺美术师6人,工艺美术师38人。学校先后获“福建省先进教育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
  1998年后,德化职业学校先后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分别联办陶瓷雕塑进修班和大专班。至2003年,187名学生获得大专毕业证书。2001年,农机校与福建农林大学合办农村机电、计算机与网络专业自考大专班,招生141人,全部毕业。2003年,职业学校受浙江省龙泉市教育局委托开办陶瓷雕塑大专班,35名学员全部毕业。
  2003年,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经省教育厅批准,开办“五年制大专”2个专业,向全省招生。2007年,学院面向全国招生,设陶瓷艺术、设计艺术、陶瓷工程、工商管理4个系,艺术设计、雕塑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材料工程技术、热能动力设计与应用、工商企业管理、商务英语、物流管理10个专业,在校生577人。
  第三节 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1995年,德化县领导率领教育局有关人员到景德镇陶瓷学院、职工大学考察,提出创建德化陶瓷学院的建议。1999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创办陶瓷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以县委副书记苏荣璠为组长的筹建领导小组,确定校址在浔中镇凤凰山。是年12月,筹建领导小组召开会议,确定学院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翌年5月,一期工程开工。2001年3月,县人大将其列入《德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纲要》,县委、县政府向全县发出“举全县之力,办学院”的倡议。4月,泉州市人大将其列入《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9月,一期工程竣工,市长施永康等领导为其剪彩。同时,德化职业中专学校、德化技术学校、德化成人中专学校一并迁入。2002年,泉州市政府向省教育厅申请筹建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省教育厅厅长朱之文两次到德化调研考察。后省教育厅函复泉州市政府,同意在德化职业中专学校、德化技术学校、德化成人中专学校及德化县矿物质分析中心合并的基础上筹建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由德化县人民政府负责筹建。截至12月,筹集资金2725.9万元,其中政府投入1750.5万元,学校自筹295万元,社会捐赠680.4万元。2003年,县政府任命粘秋生为院长,并开设“五年制大专”2个专业,向全省招生。2004年,省教育厅批准在原有雕塑、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上,新增五年制大专电脑美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2个专业。县政府调整筹建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领导小组,县长李辉跃为组长,苏荣璠为顾问,并制定《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人才引进方案》。2005年5月,省政府在省高等学校设置专家组实地考察和评议的基础上,批准正式设立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内设办公室、教务处、学生处、后勤处等10个管理机构和3个教学辅助机构。9月,省教育厅专家组到学院进行办学条件和教学工作检查,认为:学院校园基础设施、实验仪器设备、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图书馆建设等方面的办学条件基本到位;教学管理文件比较规范、齐全;政府对学院的重视程度高,投入大。是年秋,开设三年制雕塑、陶瓷、装潢艺术设计和工业设计4个专业,五年制设雕塑、陶瓷艺术设计、电脑美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4个专业,面向省内部分地市招生。2006年5月,学院通过教育部备案,为专科层次,由福建省主管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8月,省编委确认学院机构规格为相当副厅级,由泉州市政府举办,行政管理委托德化县政府负责,教学业务由教育厅管理。学院内部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是年,增设材料工程技术、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工商企业管理、商务英语等三年制专业,面向全省招收学生227人。
  2007年始,学院面向全国招生,设陶瓷艺术、设计艺术、陶瓷工程、工商管理4个系,艺术设计、雕塑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材料工程技术、热能动力设计与应用、工商企业管理、商务英语、物流管理10个专业,在校生577人。校园面积16.7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其中教学场所26270平方米,学生公寓16682平方米。办公楼、普通教学楼、美术教学楼、语音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实训楼、图书馆、学生公寓、教工住宅楼和运动场等设施完整;图书(含电子图书)13.6万册,专业期刊215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20万元;建立福建冠福家用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佳美集团公司等34家校外实践、实习基地。获省级花园式单位、省级绿化模范单位等荣誉。学院有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讲师、高级工艺美术大师31名,中学高级教师20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3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5名;拥有“双师型”教师20名。并聘台湾金门陶艺大家王俊文为学院客座教授。
  学院确立“博学、精艺、厚德、善行”校训,树立“特色立校、质量强校、研发兴校、联企活校”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实践实训为主要途径,培养陶瓷等行业职业技术人员。先后与国立华侨大学、黎明职业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康尼学院及金门陶瓷厂建立合作关系。在第八届全国陶瓷艺术与设计创新评比大会上,学院选送师生创作的参评作品13件,其中获奖作品9件。
  学院兼设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中国轻工业设计师职业资格考试培训分站、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陶瓷艺术专业委员会、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点、福建省陶瓷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福建省陶瓷行业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中心,福建省陶瓷技师、高级技师培训与鉴定基地,泉州市科普教育基地、泉台青少年交流基地,福州大学教学科研实践基地。
  第六章 成人教育
  第一节 成人初等教育
  1988年,在全国扫除文盲工作会上,德化县被评为100个扫除文盲先进县之一。1989年,根据全县文盲、半文盲对象妇女多、壮年多和居住分散的特点,实行学员入学“三包”责任制,即乡干部和村干部包入学,学校领导、教师包巩固,专任教师包脱盲。在农村创办“集中班”“庭院班”“角落班”“巡回班”等形式的扫盲班。至年底,全县脱盲1198人。
  1990年,以“国际扫盲年”为契机,县政府与乡(镇)长,教育局与各学区(扫盲)副校长签订扫盲责任状。全县164个村举办业余高小班,学员5256人,巩固提高扫盲质量。1992年,全省高标准扫盲验收现场会在德化县召开,推广德化经验。1993年,实施扫盲“三线”(行政、教育部门、妇女)承包责任制,全县196个村(居)全部通过扫盲高标准验收。
  1994年后,重点抓巩固提高。1997年,高标准通过省政府“两基”验收,全县非文盲率97.63%,脱盲巩固率98.96%,全县青、壮年非文盲率98.4%。尔后,继续做好巩固工作。至1999年,青壮年脱盲904人、非文盲率上升至99.36%.
  第二节 成人中等教育
  1988年始,县教师进修学校和泉州师范函授部联合开设中等师范函授三年制双科班和四年制单科班,招收未达标中小学公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采用福建省中等师范函授教材。学员自学为主,每月参加面授辅导一次,期末参加泉州师范组织的考试。
  1994年,在浔中村诗敦创办中等成人专业学校,县农机校升格为成人中专学校,成为境内主要成人中等教育机构。开设有汽车、拖拉机运行与维修、农产品加工、计算机技术应用、会计电算化等成人中等专业班。
  1995年,教师进修学校承办南安师范德化分班(详见第五章第一节内容)。同年,受福州幼师委托,开办三年制幼儿教育函授班,招收幼儿园代课教师,学员自学为主,每月参加面授辅导一次,期末参加福州幼师组织的考试。
  1997年后,农机校承办泉州市农业工程学校德化教学部,开设农村综合经济专业班;还与电视大学德化燎原部联办会计电算化专业中专班。
  至1998年,393名函授学员获得中等师范(函授)毕业证书,63名函授学员获得福州幼师(函授)毕业证书。至2003年,311名成人中专学生获中专毕业证书。
  第三节 成人高等教育
  一、广播电视大学
  1988年,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德化工作站招收法律、汉语言文学各1班,学制3年,均为在职学习。1993年改为德化燎原部。1998年迁苏坂里教育综合楼,配有专用教室、电教室、电脑室、资料室等11间及电脑等设施。2005年改为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升格为本科导学点。至2007年,开设理工、文史、经济、法律、汉语言文学等16个本、专科专业,招收学员2781人,大专毕业1287人,本科毕业183人。
  二、自学考试
  1987年,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成立,与县招生办合署(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办公。开设汉语言文学、英语、党政干部基础科、法律、统计、教育、金融、财政、基本建设、财务信用会计、农业经济管理等专业。采用单科考试、学分累计的办法评定学业成绩。1995年始,组织小学教师教育专业专科自考。1998年,小学教育自学考试德化一中考点被评为省高教自学考试先进考场。2000年,县自考办被省教育厅评为先进集体。2003年后开设成人高考专升本、高起专、高起本等自考专业。至2007年451人获得大专毕业证书。
  三、远程教育
  2002年,县教师进修学校与福建师范大学(福师大)联合举办网络教育,翌年,成立德化网络教育中心。开设汉语言文学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经济学、英语、工商管理等18个本科专业和小学教育、法学、学前教育、经济学等9个专科专业。学员通过网络进行自学。至2007年,260名学员通过考试获本科毕业证书,102名获大专毕业证书。
  第四节 老年教育
  1990年,在凤池街创办德化县老年学校,开设老年保健、文体健身、书画、综合知识等教学班,学员258人。1991年后,县老年学校坚持以“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提高素质、促进健康、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以“学、乐、为”相结合为施教方针,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生学习的办学模式。坚持每班每周2节课,学员根据需求选读一门或几门功课。
  1992年,三班镇龙阙村创办全县第一所村级老年学校。至1995年全县有14所乡(镇)老年学校,39所村级老年学校。
  1996年,德化县老年教育委员会成立,各乡(镇)相继成立老年教育委员会。1997年开展“创建老年教育强县”活动。1998年,省委办公厅转发中共福建省委老干部局、福建省老年大学协会《关于“德化县老年教育的成效和经验”的通知》,向全省推广德化老年教育先进经验。
  2000年,全县各乡村均成立老年学校,开设政治时事、实用技术、保健、法律法规、思想道德、家庭教育等课程。县教育部门抽调30名在职中小学教师到县、乡老年学校任课。并成立县、乡老年教育讲师团,到基层老年学校巡回讲课。
  2002年,县老年学校迁双鱼山金秋园(原技工学校址),更名为德化老年大学。学校设35个教学班,学员658人,开设政治、经济、文化、卫生保健、科技、文艺、体育等30个专业。学校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学管理,优化教材和教法。至2007年,组织大型文化下乡活动12次,在有线电视台播放教学录像82节时,县广播电台采播老年大学有关老年教育通讯报道622篇;学校创办《学刊》《老年教育简讯》;编纂《走进新时代》《古韵新声》《诗词格律》《中医养生》《农业实用技术》《普法宣讲材料》《德化钓鱼》《老年保健》等教材;出版《德化老年教育》《学习园地》《德育园地》《戴云吟草》《瓷都诗词》《德化谚语林》《德化老年教育文集》等。全校撰写教育论文百余篇,其中颜美斯撰写的《浅议老年学校在终身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李孝仪撰写的《德化县老年教育的实践与探索》等21篇论文在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主办的《老年教育》刊物发表。学校2005年被省委组织部、老干局、省人事厅、省老龄办评为“福建省老年教育先进集体”,2007年被省委老干局、省老龄办、福建老年大学评为“省级老年大学示范校”。1996年,县老教委副主任、老年学校校长颜美斯代表省老教委在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第二届二次理事会及华东地区老年大学第十次协作会上作《理顺体制加强领导积极创建老年教育工作强县》典型发言。2004年,县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陈天铸代表县老年大学在全国18城市老年大学第五次研讨会上作《与时俱进谋求发展不断提高老年教育水平》经验性发言。
  第七章 招生
  第一节 小学初中招生
  一、小学
  1988年,小学一年级招收年满7周岁儿童,实行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全县招收一年级新生5858人。
  20世纪90年代起,农村儿童进城就学实行“借读”制度,借读生须缴交借读费,并须经迁出、迁入学校同意,教育局批准。1991年,招收一年级新生5914人。后,逐年递增。1996年,招收一年级新生8104人。此后,生源不断下降。2001年,全县招收一年级新生4650人。所有进城借读生全部由教育局“电脑派位”到城关各小学。
  2003年秋季,小学招收年满6周岁半儿童入学。全县招收新生3052人。翌年,小学招收年满6周岁儿童入学。取消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借读费,全部电脑派位到城关10所小学就读,实现入学“零门槛”。2007年,全县招收一年级新生3269人。
  二、初中
  1988年,初中招生考试按学区设考点,全县统一命题,集中评卷录取,德化一中录取总分前50名考生,设重点班。全县报考4766人,录取初中3566人,录取率74.82%。1994年,全县小学毕业生7639人,录取初中5147人,升学率67.38%。
  1995年,取消初招考试,实行毕业会考,毕业生升入当地中学就学。全县小学毕业生7557人,升入初中7189人,升学率提高28个百分点。1996年毕业生7569人,升入初中7350人,升学率97.11%。1998年后,实施中等义务教育,全县小学毕业生免试升入初中,就近入学。乡(镇)中学学生进城就学须经迁出、迁入学校同意,办理“借读”手续,由教育局批准。
  2002年,龙浔镇、浔中镇及外来借读小学毕业生,通过填报志愿与电脑派位相结合的方式,全部安排在城关学校就学。升学率97.55%。
  2005年后,户籍在龙浔镇辖区的小学毕业生,分别升入德化三中和六中就读;户籍在浔中镇辖区者分别升入德化五中和八中。进城务工及外来工子女全部通过电脑派位到相应学校就读。2007年,全县小学毕业生4917人,录取初中4662人,升学率94.87%。
  第二节 中等学校招生
  1988年,中等学校招生继续实行初中升学考试与毕业会考结合,择优录取的形式。考试时间为每年7月1—3日,考试科目为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总分540分。全省统一命题,县组织评卷、登分。总分位列前100名者,录取德化一中高中部,其次录取中专、中师,后录取普通高中和职业中学。中专、中师(含统招生、定向生)为考生热门志愿,县根据招生条件和分数按指标比例送档案,由市招生办与招生学校配合录取。
  1989年,推行分类填报志愿,分类切线,分类录取。中师招生指标,农村户口占95%,并对边贫山区实行照顾政策。翌年,中师照顾名额按各乡教师缺编比例分配。
  1990年,为杜绝招生考试舞弊,县印发《关于严肃招生工作纪律的有关问题的通知》,查处14名违纪舞弊考生。为杜绝评卷、登分、试卷保管环节舞弊的不正之风,成立评卷组委会,制定评卷人员守则和工作纪律;并对发现参与徇私舞弊的违纪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1991年,填报志愿和录取顺序把重点中专和中等师范调整为第一批,高中生源质量有所下降。1992年,首次实行全封闭评卷,评卷人员考前一天进评卷点,招生监察组实行全程监督。
  1994—1995年,中考改为两次进行,首次考试单独录取德化一中高中;第二次录取中专、中师、普通高中和职业中专。
  1996年,恢复一次考试分别录取办法。1997年,中考改为泉州市统一命题。中考热门志愿逐步转向达标中学,录取程序先一级达标中学,再三级达标中学,后中专、职业中专。
  1998年,中考增加体育测试(2001年取消),成绩计入总分,英语增加听力测试,成绩20分。达标中学高中招生实行“分数定额招生”(即招生指标的40%按督导评估成绩分配到初中校,60%以统考成绩录取);职专、成人中专实行“宽进严出”,部分专业凭初中毕业证书入学。
  2000年,为杜绝考场作弊隐患,实行监考人员半天轮换制和考前30分钟监考人员抽签定考室制度。2002年,中考实行“两考分离”,毕业考由中学自行命题,成绩作为毕业依据;升学考试由市组织命题考试,成绩作为升学录取依据。
  2003年始,实行初二年地理、生物单科结业会考。考试成绩按A、B、C、D四个等级计入毕业、升学考试成绩。全县设一中、二中、三中、八中、赤水中学、雷峰中学6个考点,179个考场。
  2005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首次实施在就读学校报名参加中考,并在普高招生录取时与当地考生一视同仁。考试实行多项改革:政治、历史实行开卷考试,其他各科实行“闭卷”考试;英语试卷分Ⅰ卷和Ⅱ卷两部分,Ⅰ卷采用填涂卡作答、光电阅读机评分;数学、物理、化学三科允许携计算器(无存储、查询和编程功能)进考场;卷面成绩:语文、数学、英语、理化各150分(物理90分、化学60分),政治和历史130分(其中历史30分),地理、生物会考成绩按10%计入总分。三级达标中学招生录取时,往届生在升学考试总分中扣除30分后参加录取;初中学历超过3年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在升学考试总分中扣除10分后参加录取。
  2006—2007年,考试成绩只记载公布语文、数学、英语原始分,其余学科评分后按A、B、C、D四个等级记载公布。一级达标高中录取实施“A级优先”原则。
  第三节 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1988年,高考继续实行“一张卷考试,一条龙录取”,即一次考试,大学、中专(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先后录取的办法。普通高中毕业生在考试前填报志愿,可单报大学,也可以大学、中专兼报。考试科目理工类为数学、语文、外语、政治、物理、化学、生物;文史类为数学、语文、外语、政治、历史、地理。全县设德化一中1个考点,考生724人,录取本科59人,省专30人,市专81人,录取率23.48%。1989年,加强招生工作管理,实行“十公开、两监督”(招生政策公开、招生资格公开、招生章程公开、招生计划公开、考生资格公开、录取程序公开、录取结果公开、咨询及申诉渠道公开、重大违规事件及处理结果公开、录取新生复查结果公开;纪检监察部门监督、人民群众监督),制止招生“走后门”。19.93年,扩大师资招生指标,解决中小学教师缺编问题。全县考生730人,录取399人,其中师资委培171人,自费23人,录取率51.37%,比上年增加25%。至1996年,录取率一直保持在53.42%以上。
  1997年起,采用“3+2”考试模式,即数学、语文和外语3科为必考公共科目,理工类增加物理、化学,文史类增加政治、历史2个科目。实行考后自我估分填报志愿。是年考生704人,录取大专以上291人,其中文科101人,理科190人,录取率43.32%。
  1998年,增加招生工作透明度,将照顾录取、考生成绩、初选名单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是年,录取大专以上258人,其中重点本科21人、一般76人,省专30人,市专131人。
  1999年,开展“考风考纪教育宣传周”活动,举行考生与作弊行为告别宣誓仪式。是年起,高考生源和高校招生指标连年攀升。
  2000年,高校本科由原来的“重点”“一般”改为“本一”“本二”“本三”三个层次。考务实行计算机管理,建立考生电子档案。试卷管理实行招生办主任负责制。
  2001年,实行标准分数制度,采取“3+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考试模式,外语考试增加听力测试。普通高考实行网上报名网上录取。县成立网上报名领导小组,增设德化三中考点,全县设63个考场,考生1673人,录取大专以上考生798人。
  2003年,全国高考时间由原来的7月调整为6月。全县考生2324人,录取本科706人,专科705人,合计1411人,录取率首次突破60%。
  2004年,新增德化八中考点。投入20万元,按“三铁”“两器”“四防”(铁门、铁窗、铁柜;灭火器、报警器;防火、防盗、防鼠、防水)标准改造试卷保密室,建成外语听力考试播音系统和电子监控系统,杜绝试卷保管环节安全、保密隐患。是年,考生2387人,录取本科以上的考生1069人。每万人口上本科线以上人数居泉州市前列。
  2005年,志愿填报由原来的分数公布前估分填报方式,改为分数及分数线公布后的“知分知线知位”填报方式。
  2007年,全县考生3527人,录取本科1341人,专科1383人,合计2724人,录取率77.23%。万人口本科上线人数连续第七年居全市前列。
  第八章 教师
  第一节 队伍
  1988年,全县中学教师有公办665人,民办16人,招聘32人;缺额101人。小学教师有公办1442人,民办251人,招聘71人;缺额365人。公办幼儿教师36人。是年起,县教育部门连续每年录用部分民办教师为公办教师,录用大、中专师范院校统配毕业生(含委培生和预科班毕业生),录用部分函大、职大、电大、夜大、自考毕业生,录用部分幼教、体育、美术、音乐、英语专业的职业中专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至1997年,从各类学校毕业生中录用小学、幼儿园教师944人,中学教师1020人;民办教师转公办255人,缓解中小学教师缺额问题。同时,鼓励未达标公民办教师通过自考、函授、进修获取合格学历,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提高6个百分点和21个百分点。
  1998年,全县小学教师缺编236名,录用8名民办教师为公办教师,对其余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3名民办教师予以辞退。至2000年,小学录用师范类毕业生285人;中学接收统配毕业生475人,并从南平、漳州等地引进师范类大专毕业生14人。
  2001年,全县小学生比上年减少1613人,教师由上年缺编42人转为超编55人。但是体、美、音及英语等学科教师仍缺编。是年,师范类优秀毕业生和英语、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实行统一分配,其余毕业生实行合同制,学校与毕业生签订一年见习期合同,期满实行双向选择。
  2002年,全县初中在校生比1999年减少3246人,教师超编128人。2003年,普通师范毕业生停止统一分配,师范类本科、大专毕业生实行双向选择,优生优配。富余教师通过培训转任体、美、音、英等学科教师或幼儿园、寄宿制学校后勤人员。2004年,对年纪偏大不适应教育岗位的教师给予办理离岗待退。至2005年,97名中小学教师调剂到幼儿园和特教学校任教。
  2006年,从历届师范毕业生中录用英语、体、美、音教师79人,教师学科结构分布日趋合理。同时,提高教师学历要求,未获大专以上学历不得进公办幼儿园和小学任教;没有本科以上学历不得进中学任教。
  2007年,全县有职业学校教师173人,其中专任教师130人;中学教师1787人,其中高中专任教师509人,初中专任教师1016人、超编155人;小学教师1805人、超编727人;幼儿教师461人,其中民办145人,缺编79人;特教学校教师16人,缺编9人。由于教师数富余,小学多年停止录用师范毕业生,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趋于老化。
  第二节 进修培训
  一、学历培训
  1988年,县教师进修学校继续组织未达标中小学教师参加师范函授教育。翌年,15名语数并进双类师范函授生毕业。是年起,招收单类函授生。至1998年,337名中小学、幼儿园公民办、代课教师获中师(函授)毕业证书。
  1995年起,县教师进修学校举办“小教专科自考”“远程教育”助学面授班。至2007年,66名中学教师获本科或专科学历,451名小学教师取得自考大专学历,203名中小学教师获远程教育本科学历,37名获远程教育专科学历。
  二、岗位培训
  1988年始,县教师进修学校举办教育干部岗位培训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班和提高班、未达标教师文化补习班、教材教法和专业合格证书培训班、新教师岗前培训班、体美音教师转岗培训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班及信息技术、普通话等培训班;组织教师参加口语、三笔字、简笔画、教具制作与使用、教育组织管理五项基本功全员培训、新课程通识培训和继续教育全员培训。
  至2007年,举办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班11期、结业518人,小学校长提高班3期、结业130人;431名中小学教师取得教师专业合格证书,64名幼儿教师取得幼教“专业合格证书”;1295名新教师获岗前培训,206名英语、音乐、艺术、体育、自然科教师获转岗培训;123名中学教师、578名小学教师、10名幼儿园教师获骨干教师培训。其间,特邀省、市教授舒慎、张灵聪、崔建华、黄晋一、林永乐、姜伏莲等专家及市特级教师讲学团到德化开设讲座、上示范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同时,还选送31名校(园)长参加省、市级培训;选送52名中小学教师参加省级培训,82名参加市级培训,1名中学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2名中学教师分别到英国和加拿大进修。
  第三节 待遇
  1988年,提升教师经济待遇,教师享受专业技术职务工资。是年9月10日,县委、县政府召开“教师节”庆祝会,表彰尊师重教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提倡全社会尊师重教。每年春节,县委、县政府领导带头慰问教师,鼓励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参政议政,为社会多做贡献。每年教师节开展创优评先活动,表彰先进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尊师重教逐渐成为社会风尚。
  1989年始,民办教师实行退养制度。
  1992年,县政府在德化一中、丁溪村许厝建集资房102套,在浔中镇丁溪村创建“园丁新村”、集资建房252套,出售公房20套,专门用于解决教师住房困难问题。1993年,实行职级工资制和地区津贴制度,以及每2年晋升一个职务档次的增资制度,不断提高教师经济待遇。
  1997年,中小学教师职务等级工资提高10%、津贴提高30%,教师平均月工资由1993年的248.9元提高到486.45元。
  2001年,教师工资开始由国库统一支付,设立教师工资资金专户,保证按时足额发放。
  2002年,教育局设立“德化县教师扶贫济困互助基金”,筹集资金帮助教师解决经济困难,累计资助贫困教师65人,金额18.80万元。
  2003年,调整中小学教师技术职务等级工资标准,全县教师平均月工资增至1279.3元。
  2004年,开展为教师送温暖、办实事慰问活动。累计救济补助经济有困难的教师373人、78.448万元。
  2006年,教师工资实行改革,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津贴组成,全县教师月平均工资增至1909.9元。此后,每年度考核合格者增加一级薪级工资。
  2007年,举办“首届感动德化教育人物暨十佳魅力教师”评选活动,召开大型颁奖文艺晚会,教师地位不断提高。
  其间,全县教师获国家及有关部门表彰4人、省级表彰11人,市级表彰250人,县级表彰1364人;当选为泉州市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4人,当选为县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63人。获泉州市“教育世家”10个,被评为特级教师7名。
  第四节 德化县教师进修学校简介
  1988年5月,德化县教师进修学校经省教委验收,列为县管中等师范性质的成人学校,享有中等师范学校同等地位和待遇,定为正科级事业单位。内设教研室、培训处、办公室和总务处。在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配合党政做好各阶段中心工作,深入全县中、小学调查教育教学现状,搜集、传播先进教育、教学经验;对教育领域存在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制定改革方案与策略,组织实施试验;针对教师水平开展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小学教师大专自考、离职进修、骨干教师、中师函授、初中文化补习、教材教法、教学基本功、新教师岗前等不同层次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征订、搜集教育教学书刊杂志,编印《德化教育》《教育论文汇编》《教研论文》。成为教学研究中心、师资培训中心、资料信息中心,引导全县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2002年,学校被省教育厅批准为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校外学习中心,设有高起专、专升本、高起本三个层次学历教育。2004年,校址从凤池街13号迁诗敦原农机校。2006年,被泉州市确定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2007年,学校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藏书1.6万册,教学计算机50台;固定资产172万元,仪器设备31万元。
  20年间,学校获福建省教委“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教育专业函授助学先进单位”、泉州市政府“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先进集体”“课程改革先进集体”“中小学继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福建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先进校外辅导中心”、德化县“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
  第九章 教育经费与设施
  第一节 教育经费
  一、财政预算内拨款
  1988年,教育经费预算内资金(含人员经费、行政经费、教师进修干部培训费、会议费、旅差费、修缮费及助学金等)由县财政列入年度预算,下拨到教育单位,各单位实行包干使用。至1995年,全县支出教育事业费11266.1万元,占同期财政支出的38.17%。其中,职业教育536.5万元、中学教育3500万元、小学教育6362万元、幼儿教育224.7万元、业余教育190.5万元、广播电视教育13万元、教师进修及干部培训253.7万元、民办教师补助86.2万元、其他教育事业费99.5万元。
  1996年后,加大教育投入;至2000年全县支出教育事业费23683万元,比前五年增长169.11%,占同期财政支出的32.4%。
  2001年起,全面改革中小学会计制度,县教育局成立财务会计管理中心,实行会计委派制。县财政局核算中心对中小学经费含财政补助、教育费附加、上级补助、事业收入、勤工俭学收入、借读费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并核定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推行会计电算化,使用统一的财务软件,采用电子凭证记账和报表汇总,规范中小学开支。根据综合财政预算、零基预算的原则,制定全县统一的公用经费支出标准,按照“核定收支,定额或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规定,定员定编,实行增人不增资,减员不减资的工资总额包干制。至2005年,全县支出教育事业费47276万元,比前五年增长99.62%,占同期财政支出的33.26%。
  2006—2007年,全县支出教育事业费34586万元,其中,教育管理事务费753万元、职业教育2487万元、中学教育13414万元、小学教育14627万元、幼儿教育1375万元、成年教育144万元、特殊教育161万元、广播电视教育21万元、教师进修及干部培训434万元、其他教育事业费1170万元。
  二、教育费附加征收
  1987年,德化县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征收领导小组成立,执行国务院《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负责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征收和管理。1990年开始征收城(镇)教育费附加。1994年,农村教育费附加实行“乡征,县管,乡用”,主要用于民办、代课教师工资和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
  1996年,德化县教育附加费征收办公室成立,挂靠县财政局;各乡(镇)配教育附加费征收员1名,挂靠乡(镇)财政所。1997年,县政府制定《德化县征收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实施方案》,规定农业人口征收标准:以上年度人均纯收入的2%征收,并分别就乡(镇)工业企业、三资企业、建筑安装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征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缴纳特产税的单位和个人及客车、货车、农用车、摩托车、手扶拖拉机制定出征收标准。附加费10%由县财政统筹用于全县中小学校舍建设;90%归乡(镇)使用,县财政负责监督。
  2003年,停止向农民收取“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2006年起附加费实行“县收县管”的管理体制,征收金额60%由县统一调剂,40%回拨给乡(镇)管理。
  三、社会集资
  1988年后,县政府把改善办学条件作为发展教育事业的关键性工作来抓,发动乡村和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建校舍。1989年,乡村投入257万元,华侨捐献15万元,群众捐资13.7万元。至1992年,累计社会集资投入教育1239.5万元。
  1993—1995年,社会集资1942.2万元,其中乡村投入1587万元,华侨及港澳台胞捐献107万元,企业48万元,个人99.2万元,其他101万元。
  1996年,县委、县政府发出倡议书,发动全县干部职工为“两基”捐款358万元。至2007年,全县集资1800.4万元,其中颜纯炯家族捐资650万元,佳美集团135万元。
  四、勤工俭学
  1983年,德化教育服务公司成立,设批发部和门市部,从事教育教学用品批发、零售业务。1985年,在苏坂里(原浔中中学校办厂)创建德化县教育印刷厂,从事学生簿籍印刷业务。1988年,全县新创办校办工厂6个,合计有校办厂11个,教学服务部4个,至1989年净收入28万元。1990年,各学区配备勤工俭学专职干部,全县96%学校建立“一校一地”,全县中小学有勤工俭学基地349个,土地面积379.27公顷,产值300万元,净收入35.1万元。至1995年,全县勤工俭学总收入323.2万元,主要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后,校办厂、场数量逐步萎缩。至2007年,只剩下教师进修学校教育印刷厂、德化一中校办厂印刷车间继续运行。
  五、事业性收费
  1988年后,继续执行教育局、财政局和物价局统一制定的收费标准,收取学杂费、代办费。1995年,调整收费项目和标准,高中计划生学杂费75~90元,自费生学杂费500~800元,借读费300元;初中杂费45元,借读费200元,自主招生教学费500元;小学生杂费30元,借读费100元,自主招生教学费250元。并对幼儿园、职业高中收费标准分别作出规定。
  1996年,组织中小学收费大检查,处理群众举报件12件,清退扩大收费项目、搭车收费款项5.5万元。1998年,贯彻执行教育部、财政部《中小学校财务制度》,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核算,把事业性收入县统筹的20%部分下放给基层学校管理,由学校自行支配。同年,查纠21所中小学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的违规问题,清退款项30万元。1999年,查处乱收费案件14起,10个违规人员受到党政处分。
  2000年,县制定《德化县中小学校长经济责任审计试行办法》,实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加强财务管理。至2005年,开展收费大检查和“规范管理,廉洁从教”专项整治,对乱收费、吃“回扣”等财务违规行为给予行政处理,清退款项28.82万元。
  2002年,调整收费标准,小学、初中杂费每生每学期分别由1990年的30元、45元调整到45元、65元;小学、初中、高中借读费分别由1990年的每生每年80元、140元和200元提高到每生每年500元、1000元和5000元。2003年,实行收费公示制,让学生、家长及社会充分了解中小学收费管理规定,提高收费的透明度。泉州市在德化县召开治理教育乱收费现场会,推广德化的经验与做法。是年秋季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免杂费、课本费,补贴课本费)。2004年始,全部使用福建省中小学校收费专用票据,所有收入均纳入学校的财务管理,规范建账、收入、支出、票据审批手续,并由教育局直接监控。举行中小学收费标准听证会,实行收费标准“一费制”,实现外来工子女就学“零门槛”。2006年后,开展“价格服务进校园”活动,教育局会同物价、财政部门定期不定期对全县中小学“一费制”执行情况进行督查。2007年,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获省治理教育乱收费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首批“福建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称号。
  第二节 教育设施
  一、校园校舍
  1988年,全县小学占地面积50.8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6.27万平方米,其中危房面积6681平方米;中学占地面积18.11万平方米,校舍面积5.37万平方米,其中借用面积1347平方米,危房面积4487平方米。中小学基本实现班班有教室,校舍以土木结构和木瓦结构为主,尚存在借用民房、祖宇现象。
  1989年,实行危房改造和标准化校舍建设并举,全县投入409万元,修缮校舍面积12850平方米,新建砖混结构校舍面积16962平方米,消除危房面积8825平方米。至1993年,全县新增校舍面积4.24万平方米,中小学标准化校舍面积达13.6万平方米。
  1994年,启动教育“两基”工程,至1999年多渠道集资5000多万元,新建、改建校舍面积6.3万平方米,全县校舍面积达40.014万平方米,其中框架结构7.99万平方米,砖混结构28.99万平方米,砖木结构2.1万平方米,土木结构0.94万平方米。
  2000年起,实施校园绿化、美化工程,对全县中小学校园全面规划,创建园林式学校。至2007年累计投入修缮款1.51亿元,新建改建校舍面积9.69万平方米,完善中小学操场、跑道、校门、围墙、厕所等设施,修建草坪、花园,种植花草树木25万平方米。至此,全县小学校园面积36.2万平方米(其中运动场11.3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42万平方米,其中框架结构3.48万平方米,砖混结构12.56万平方米,砖木结构1.04万平方米,土木结构0.3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153万元。中学校园面积49.50万平方米,其中运动场13.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1.11万平方米,其中框架结构8.81万平方米,砖混结构12.02万平方米,砖木结构2127平方米,土木结构688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24亿元。
  20世纪90年代后,城关学校生源暴增,校舍设备不能满足学生就学需求,“大班额”和配套教室被挤占现象时有发生。校园、校舍、教学设备有待于扩充提升。而乡村学校存在大量空置校舍,有待于处理。二、教学设备
  1988年后,全县中小学继续实施教学仪器、图书资料、文体器材“三配套”工程,发动社会力量为学校添置教学设备,改善教学条件。至1993年,投入41.81万元,添置课桌椅2.31万套,为小学配备数学教具箱、自然常识箱和风琴;为中学配备物理、化学及音乐、美术、体育教学仪器设备和器材;为城镇学校配备三用机、扩大器、彩电、投影仪、抢答器等电化教学设备。
  1994年始,实施“十配套”工程(校舍、校门、围墙、课桌椅、操场、厕所、升旗设备、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劳动基地),至1999年,投入300万元建标准化运动场18个;投入270万元建校门、围墙及绿化校园;投入366.07万元添置课桌椅1.18万套、仪器橱1145个、图书橱845个、演示台和准备台140个、实验桌1358张、图书57.62万册。全县中学实验室建筑面积达标校13所,图书馆建筑面积达标校8所,体育场馆建筑面积达标校4所,理科教学仪器达标校12所,音乐教学仪器和美术仪器设备达标校各5所,体育器材配备达标校11所,教学分组实验达标校17所,图书馆藏书达标校20所;小学实验室建筑面积达标校36所,图书馆建筑面积达标校33所,体育场馆建筑面积达标校50所,理科教学仪器达标校26所,音乐教学仪器达标校18所,美术仪器设备达标校33所,体育器材配备达标校45所,教学分组实验达标校59所,图书馆藏书达标校153所。“实验教学普及县”通过市级验收。
  2000年始,执行省教育厅《关于全省中小学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的若干意见》,启动“数字教育”工程,把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建设纳入全县信息化工程规划,逐步为学校配置计算机网络教室、电脑、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育软件,帮助学校建立校园网。2002年,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年”活动,实施“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动教育手段现代化。至2007年,投入基建设备款7846万元,建成县教育信息网络中心、远程教育系统、城区校园局域网和考场监控设备。初中校和中心小学配置计算机网络教室、语音室及有线广播系统和无线听音系统,68所学校建成校园网,实现校校通。教育教学资源库、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浙大教育管理系统和学科资源、经典影视库等相继投入使用。全县小学有计算机1244台,图书47.06万册,电子图书374册,仪器设备776万元;中学有计算机1771台,图书56.60万册,电子图书9012册,仪器设备1412万元。学校设备标准基本达到省颁要求,信息技术实验县通过省教育厅确认。龙浔、浔中、美湖、赤水、国宝、上涌、桂阳7个乡(镇)小学“十配套”通过市级验收。
  第十章 教育管理与教育督导
  第一节 机构
  一、中共德化县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2005年12月,中共德化县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教工委)成立,为县委派出机构,与县教育局合署办公。
  二、德化县教育局
  1988年,德化县教育局设初教股、中教股、人秘股、计财股、成教股、电大工作站、教育工会,还设有招生办、职称改革办公室等专门机构。
  1990年,县设立普通教育督导室(2003年更名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1993年,县教育局人秘股分设为人事股和办公室,增设保卫科、执法监察科、德育办公室。1996年,成立教育系统退(离)休教师管理服务领导组。1998年5月,增设审计科、财务会计管理中心、生产股。
  2001年,县教育局撤销成教股,原扫盲工作归初教股负责,成人技术教育等归中教股负责。2005年,电大工作站升格为本科导学点,成立“德化电大奥鹏远程教育中心”。
  2006年,中共德化县教育系统委员会(以下简称县教育系统党委)成立,局长兼任党委书记,设专职副书记和纪委书记。
  2007年,县教育局、县教育系统党委机构不变。
  三、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1988年,县教育局设视导组,配巡视员2名。1990年10月,撤视导组,成立普通教育督导室,对全县普通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县教育局长任督导室主任。1997年,普通教育督导室更名为教育督导室。2003年,更名为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至2007年,机构不变。
  四、中共德化县委教育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
  2005年,中共德化县委教育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纪工委)成立,为县纪委派出机构,与2003年成立的县纪律检查委员会派驻教育局纪律检查组(以下简称教育局纪检组)合署办公,接受县纪委和教工委的双重领导。
  五、学区(中心小学)
  1988年,各乡(镇)设中心小学,配校长1名、副校长2名。校长承担原学区校长职责,负责管理全乡(镇)小学教育;1名副校长分管中心小学,1名副校长分管成人教育。
  1996年,恢复学区建制,配校长、副校长及教务、财务人员。
  2003年,撤销学区建制,原学区教育教学业务管理工作由中心小学承担,学区校长、副校长改任中心小学校长、副校长。至2007年,机构不变。
  第二节 管理
  一、人事管理
  1988年,县教师进修学校、德化一中校长由县委组织部考核,县人民政府任命。其他中学、职业中学、县直小学、各乡(镇)中心小学和实验幼儿园的校(园)长、副校(园)长由县委宣传部任命。完全小学校长由学区考核,乡(镇)政府任命,报县教育局备案。中小学教师由教育局统一管理,中学教师分配到学校;小学教师分配到学区,再由学区安排到学校。
  1989年秋季,全县小学执行省教委《关于改革和加强小学管理的若干要求》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政府定期对校长和其他领导班子成员的“德、勤、绩、能”进行全面考核。农村中心小学(学区)和完全小学校长,由乡(镇)考核提出建议,报县教育局审批任命。
  1994年,根据县委《关于加强宣传系统干部管理工作的通知》,县教师进修学校、德化一中处(室)正、副主任,各中学、学区、实验小学、实验幼儿园的正、副校(园)长由县委宣传部管理。1997年,改革教师人事管理制度,实行全员聘任制,县召开人才交流会,为未能聘到教师的学校和未能被聘的教师提供双向选择的机会。
  2005年始,德化一中校长由县人民政府任免,其他中、小学(学区)校长由教工委任免,党支部书记由当地党委会任免。至2007年,校长和教师人事管理办法不变。
  二、师资管理
  (一)师德教育
  1989年,开展“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师德教育。至1996年,先后组织优秀教师巡回演讲,开展“优秀德育工作者”“职业道德标兵”评选活动,鼓励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1997—2000年,实施“名师工程”,开展“与法同行”主题教育和“师德建设年”“塑造师德风范”“爱心铸师魂”师德教育活动;举办师德报告演讲会、师德论坛,举行“教师颂”歌咏比赛、“知荣明耻”师德演讲比赛和“光荣的人民教师”征文比赛。教育局发出“争当人民满意教师倡议书”,建立师德、效能、业绩三项档案,把师德建设纳入量化考评范畴,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人才观和质量观。举行教学大比武,评选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鼓励教师钻研业务,做教育的行家里手。同时,对个别背离师德规范,有损教师形象,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违纪教师进行教育挽救,对违法教师依法惩处。
  2001年,县教育局发出《关于严禁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通知》,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标准。至2007年,先后开展“师德承诺”和“爱生工程”系列活动。
  (二)教师资格认证与专业技术职务评聘
  1988年,县教育局成立教师职称评选领导小组和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具体负责教师职称评、聘工作。中学、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初级职务任职资格由县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审并认定;中、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由市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审认定,小学教师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务,由省小学教师申报晋升中学高级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考核评审,福建省职称改革领导小组批准确认。由县教育局聘任。是年,任命中学高级教师19名,一级教师100名,二级教师261名,三级教师85名;小学(含幼儿园)高级教师253名,一级教师478名,二级教师413名,三级教师3名。此后,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聘任常态化,每年进行1次。
  1994年,县教育局规定,初中教师未达到师专、小学教师未达到中等师范学历的,不得评聘中学一级、小学高级以上职称。
  1996年,执行《教师资格条例》,进行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幼儿园、小学教师具备幼儿师范、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初中、高中教师分别具备高等师范专科、本科毕业或其他大学专科、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的,发给教师资格证书。不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资格者,应通过教师资格考试,经认定合格者获得教师资格。幼儿园、小学和初级中学教师资格,由县教育局认定。高级中学教师资格,由县教育局审查后,报市教育局认定。1998年后,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步入经常化、制度化轨道。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经教育局录用后,申请人提供认定教师资格的有关材料,经审核后发给教师资格证书。
  2002年,凡具备中专以上学历者,在获得教育学和心理学合格证、普通话二级乙等证书后,可获小学教师资格证书。2003年,教师职务评定分为直接评定、正常晋升和破格晋升三种。2005—2007年,全县推行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与聘任分开制度。
  (三)年度考核
  1988—2007年,全县学校持续进行教师任职绩效学年度考核,根据教育局制定的思想政治、业务两方面标准,对照教师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按自评、民主评议、单位领导签署意见的程序进行考核,等次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优秀名额一般占考核总人数的12%。文明学校、不同级别的达标学校、示范学校、素质教育先进学校的优秀人数一般占考核人数的13%~15%。
  三、学籍管理
  1988年,执行《福建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学校非经教育主管部门同意,不得强制未成年人退学或开除其学籍。
  1989年,加强学籍管理,全县统一编制学生号、毕业证号、学籍卡片。统一进行期末考试,毕业证书统一由教育局验证盖印。
  1997年,执行《泉州市全日制小学学籍管理实施意见(试行)》,教育局制定《德化县全日制小学学籍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规定小学不得强制学生退学或开除学生。规定外省(市)务工人员子女学籍纳入县统一管理,实行电脑派位确定就读学校,初中毕业可参加中考,成绩合格发给毕业证书,达到县普高录取线者可升入高中继续学习。县内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回户籍所在地建档,办理借读手续,可在城区中学就读。1998年,实行“等级十兴趣特长”十“鼓励性评语”的素质发展评价和学籍电脑管理制度。
  2002年,实施《福建省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若干意见(试行)》,实行从心理素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活动特长、劳动技能综合评定学生素质办法。
  2007年,执行《福建省普通初级中学学籍管理办法(试行)》《福建省小学学籍管理办法》,严格控制留级比例,除因病或因故丧失学习能力者外,不允许学生退学。学生严重违反《小学生守则》或治安管理处罚法,且经多次教育未改者,应给予处分,处分分为警告、严重警告、记过三种。
  第三节 教育督导
  1988年,县教育局视导组有计划地安排巡视员到基层中小学,深入课堂检查教育、教学情况,帮助总结经验,对存在问题进行指导。
  1990年,县督导室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加强中小学政治课、思想品德课、班会、团队活动课的检查督导。同时,结合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开展教育经费、教师经济待遇、危房改造、制止流生、纠正乱收费“五项督导”。
  1991—1993年,督导室以教育管理、事业发展、队伍建设、教育经费、校舍设备、德育工作“六项”督导评估主要指标为依据,对职能部门和乡(镇)双线目标管理进行监督检查。
  1994年,县人大组织教育“两基”联合督导检查,加强过程性的整改指导和督查。是年起,每学期初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等法律宣传周进行执法督导。
  1997年,县督导室按照《普通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工作指导纲要》的要求,开展素质教育评估工作。1998年,执行《福建省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指标》,制定《德化县小学督导评估细则》,全面开展督导评估,中学、中心小学和县级以上农村示范学校、文明学校由县督导室负责评估,完全小学由学区负责组织自查自评,重点督查“两基”遗留的“半拉子”工程。同年,全县18所中心小学开展以教育管理、事业发展、队伍建设、教育经费、校舍设备、德育工作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督导评估。评估程序分为过程性检查、学校自评、县督导评估和申报复评等4个阶段。1999年,县教育局领导会同教育督导室和中教股、初教股不定时开展随机听取汇报、清点学生人数、进课堂听课等督导,掌握基层教育教学真实情况,及时发现先进典型,解决存在问题。同时,实行教育督导结果与乡(镇)政府及领导评优、评先挂钩,与初中毕业生升入达标高中的分配指标挂钩机制。
  2002年后,县督导室实施“双高普九”教育督导,即根据《德化县实施“双高普九”工作规划及分年度指标任务分解表》《德化县乡(镇)及有关部门实施“双高普九”职责》及县政府与乡(镇)政府、教育局与学校签订的“双高普九”工作责任状,组织跟踪督导检查,并就人们关注的学校安全、教师职业道德、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制止中小学乱收费等问题进行专项检查督导。
  2005年,县督导室执行《德化县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第三轮督导评估意见》,深入课堂听课,开展新课改理念教育督导。同年,德化县教育“两基”通过市政府和省政府跟踪督查,通过国家教委“两基”工作验收和核查。
  2007年4月,德化县“双高普九”工作顺利通过省政府验收。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

《德化县志.1988-2007》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政区与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社会团体、金融、农业与农村经济、林业、工业、陶瓷、矿业、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农村小康建设与人民生活、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8-2007年德化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