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文景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145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人文景观
分类号: F592.757
页数: 6
页码: 836-841
摘要: 本节记述了德化县旅游人文景观的情况,其中包括了陶瓷文化遗址、革命遗址、古迹的情况。
关键词: 旅游资源 德化县 人文景观

内容

一、陶瓷文化遗址
  德化是中国陶瓷文化发祥地之一,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三大古瓷都。唐朝,开始有陶瓷出口;宋元时代,德化瓷已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输出商品;明代“象牙白”瓷雕,清代青花瓷,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全县有古窑址238处,分布于18个乡镇、68个村庄。1988年1月,屈斗宫古窑址,包括浔中、龙浔、盖德、三班等乡镇宋至明代的一些古窑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宗教文化古迹
  唐开元四年(716年),僧人无比、普惠在九仙山创建灵鹫岩,于石洞雕弥勒佛,宋元以来均有高僧在此修行;補陀岩有元代戴冠观音石刻造像。
  唐大中年间(847—858年),僧人慈感和释智亮居戴云山讲经说法;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建戴云寺塑像奉祀。
  唐咸通十一年(870年),僧人陆无晦在盖德乡五华山中结庵修炼、羽化,后人建五华寺塑像奉祀。宋绍兴十年(1140年),有张、肖、章三道人在石牛山修炼,后人建石壶祖殿,塑三真人像祭祀,成为闽中、闽南道教圣地。元至正十年(1350年),盖德乡有济村吴济川,与儒山徐友山在金钟山结庐修炼,先后羽化,后人建金液洞塑圣像奉祀,成为德化道教的发祥地之一,香火遍播闽南许多县(市)。
  据史料记载,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德化有十大宫庙,后来长期保存下来,比较著名的有“三洞四寺”,即石壶洞、金液洞、紫云洞,戴云寺、香林寺、龙湖寺、程田寺,规模较小的岩寺、宫观数十座。1988年,有21座宫宇被县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三、革命遗址
  (一)中共福建省委旧址
  位于水口镇昆坂村坂里自然村,1944年3月,中共福建省委机关迁驻,指挥全省抗日反顽斗争。
  (二)中共德化支部遗址
  位于龙浔镇丁墘村,1927年1月,中共地下党在此村建立德化第一个基层组织——中国共产党德化支部委员会。
  (三)岐山堂革命纪念馆
  位于水口镇毛厝村,1941—1947年,中共地下党重要联络站和活动地点。
  (四)戴云山战斗遗址
  1947年,中共闽中地委组建戴云纵队,以戴云山区为据点,发动一场公开的游击斗争,后被称为戴云山战斗。其中包括暗林口遗址、冷水坑遗址、南斗遗址等。
  (五)戴云山地下交通线
  1943年,按照中共福建省委的部署,地下工作人员建立的闽西北至闽中地区的地下交通线,后被称为戴云山地下红色交通线,在德化县境内的主要联络站有毛厝联络站、十字格联络站、山茶联络站、半山联络站、长基联络站、南斗联络站等。
  (六)南埕革命遗址
  1941年,中共闽南特委派员在南埕枣坑开展地下活动,在塔兜建立地下交通站,其遗址包括枣坑、塔兜、南埕等村。
  四、其他古迹
  (一)古街
  赤水街,位于赤水镇赤水街社区,明代建,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开始集市贸易活动。
  杏仁街,位于上涌镇云路、黄井、刘坑三个村交界处。明清时代,刘坑村设虎跳市,共20间店面,民国初在匪患中被毁。民国11年(1922年)建杏仁街。
  十八格古街,位于春美乡上春村,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建。
  葛坑古街,位于葛坑镇葛坑村,清代建,时称葛坑市,
  (二)古桥
  登龙桥,位于浔中镇蒲坂村,南宋年间(1127—1279年)建。
  富泽桥,位于汤头乡格中村与大铭乡琼英村交界处。元皇庆二年(1313年)建。
  粹美桥,位于龙门滩镇碧坑村,清道光八至九年(1828—1829年)建。
  郭山桥,位于美湖乡上漈村安照仔,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建。
  云龙桥,位于赤水镇永嘉村外洋,清道光至咸丰年间(约1850年)建。
  戴德桥,位于赤水镇永嘉村,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建。
  广济桥,位于春美乡双翰村,明嘉靖元年(1522年)建。
  宴林口桥,位于盖德乡林地村,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建。
  内拱桥,位于美湖乡小湖村东坑里,始建年代未详。
  外拱桥,位于美湖乡小湖村东坑里,始建年代未详。
  铭新桥,位于大铭乡大铭村,清雍正八年(1730年)建。
  凉桥,位于赤水镇苏岭村水尾。始建年代未详。
  尖岭桥,位于赤水镇戴云村尖岭。南宋淳祐十年(1250年)建。
  暗桥,位于上涌镇西溪村,唐僖宗年间(873—888年)建。
  福呈桥,位于赤水镇东里村,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春。
  永革桥,又名山茶桥,位于上涌镇下涌村下刘坑和曾坂村山茶(地名)结合部。
  谢公桥,位于赤水镇猛虎村,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 。
  蕉溪石拱桥,位于雷峰镇蕉溪村,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始建。
  济美桥,位于水口镇承泽村,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始建。
  双桂桥,位于三班镇桥内村,始建年代未详。
  赐子桥,位于雷峰镇李溪村美魁宫外,始建年代未详。
  万溪桥,位于大铭乡琼英村,清代建。
  龙漈石拱桥,位于葛坑镇龙漈村,宋元年间建。
  镇山桥,位于浔中镇仙境村岑山半岭庵岭下,始建年代未详。
  (三)古寨堡
  长福堡,位于龙浔镇宝美村福全寨山下,清乾隆六至九年(1741—1744年)建。
  大兴堡,位于三班镇三班村,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建。
  龙门寨,位于龙门滩库区北岸东面、一座状加马鞍的山上,元末建。
  福龙寨,位于雷峰镇瑞坂村,始建年代未详。
  虎贲寨,位于雷峰镇瑞坂村和李溪村接壤处的虎贲山顶,始建年代未详。
  云衢寨,位于南埕镇连山村陈大镜山下,清乾隆三年(1738年) 。
  云龙寨,位于南埕镇连山村陈大镜山下,始建年代未详。
  寨子,位于南埕镇连山村后坂林,始建年代未详。
  厚德堡,位于水口镇祥光村,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建。
  靖安寨,位于水口镇榜上村,坐东向西。清朝始建。
  永嘉寨,位于赤水镇永嘉村,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建。
  陈坪寨,位于赤水镇吉岭村,清顺治四至十五年(1647—1658年)建。
  天安寨,又名长安寨,位于赤水镇吉岭村,清顺治七年(1650年)建。
  土楼,位于赤水镇东里村,始建年代未详。
  畲尾旗寨,位于赤水镇戴云村东埔水尾,始建年代未详。
  香坑寨,位于赤水镇戴云村东埔,始建年代未详。
  鸡髻寨,位于赤水镇铭爱村,始建年代未详。
  和尚寨,位于九仙山鹫岭边,主峰东南侧山坡中,元末明初建。
  清洁寨,位于大铭乡琼山村,元末明初建。
  五保寨,位于上涌镇桂格村,始建年代未详。
  高寨,位于汤头乡格中村芹菜坑西北高寨山峰顶,始建年代未详。霸王寨,位于桂阳乡陈溪村黄村里水尾与梓溪村交界的一山顶上,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建。
  军师寨,俗称山寨子,位于桂阳乡梓溪村霸王寨后,元至正十三年建。
  太平寨,位于桂阳乡桂阳村官厅洋西侧,元末明初建。
  (四)军事遗址
  罗城寨,位于雷峰镇瑞坂村与长基村交界处一山峰顶,宋末元初建。
  天平城,位于南埕镇南埕村西南、浐溪南岸,宋末元初,抗元将领苏十万建。
  龙津城,位于南埕镇南埕村天平城附近,明末清初林忠建。
  五顶山寨,位于南埕镇南埕村东南,宋末元初建。传说为元末苏十万、明末林忠招募义军之处。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

《德化县志.1988-2007》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政区与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社会团体、金融、农业与农村经济、林业、工业、陶瓷、矿业、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农村小康建设与人民生活、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8-2007年德化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