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供销合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1416
颗粒名称: 第七节 供销合作
分类号: F721.2
页数: 4
页码: 805-808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88-2007年德化县供销合作社的经营发展情况。
关键词: 德化县 商品经营 供销合作

内容

一、商品营销
  (一)化肥、农药供应
  1988—1993年,化肥、农药经营实行“统一计划、统一进货、统一调拨、统一定价、统一管理”经营体制。县农资公司主要以批发为主,并设门点销售。基层社根据农资门点、各购销处销售情况和需求制订要货计划,统一向农资公司进货。1994年,化肥、农药市场开始放开,供销社系统仍是主渠道。2000—2007年,物资流通,全面放开,农资部门引进竞争机制,采取经营承包责任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经营网络。
  主要品种:农用化肥有氮肥、钾肥、磷肥、复合肥,农药有敌敌畏、乐果、甲磷、杀虫剂、叶蝉散和1605草粉;治病类农药有异稻瘟净、多菌灵;除草农药类有除草剂、农药械(喷雾器、喷粉器和农用膜)。
  1988年,农资销售总额1267万元,化肥销售总量33081吨,农药266吨;1996年,农资销售总额2176万元,化肥销售总量25147吨;2007年,农资销售总额1625万元,化肥销售总量16296吨。
  (二)生活资料供应
  生活资料供应商品主要有食盐和日用百货。
  食盐为供销社专营商品,由供销社盐业副食品公司统一经营,全县各基层社设食盐供应柜点。20世纪90年代末期,流通放开,个体商户可以直接到市盐业公司进货,食盐不再专营。1988年,食盐销售总量2975吨。2007年,食盐销售总量1550吨。
  供销系统经营日用百货上千个品种,20世纪80年代初期,各基层社采购站主要从国有公司三级批发站组织进货。进入90年代,计划分配商品减少,市场调节商品品种逐渐扩大,日用百货放开经营,结束从国有公司三级站单一进货渠道。
  (三)农副产品收购
  1988年,供销系统收购农副产品有原料类、食用类(食用菌、水果、茶叶)和药用类等3大类。当年收购土纸6900千克、毛竹17.82万根、杂竹115.6万千克、木薯蕉芋粉213.42万千克、柑橘29.44万千克、茶叶25.1万千克。当年购进总额303万元。1990年,收购土纸500千克、毛竹11.51万根、木薯蕉芋粉26.78万千克、柑橘74.85万千克、茶叶10万千克,收购金额231万元;2000年收购金额371万元;2007年收购金额57万元。
  (四)废旧物资回收
  1988年,全县城乡废旧物资回收由县供销社土产公司经营,个体户和其他经营者可以收购民用生活性废旧物资,但不得自行销售,全县各基层社设回收网点,形成网络,统一经营。2001年10月,原日用品工业品公司所属废旧物资回收站析出,组建德化县旭龙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实行租赁经营。县社协助该公司逐步完善规章制度,严格实行回收登记制度,对回收物品的名称、数量、规格、废弃程度、出售人的身份信息如实登记,以备查用。公司完善经营机制,扩展外埠业务,使购销额快速上升,成为创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县活动中“1+3+1”的示范企业。2007年,废旧物资收购总额4826万元,比上年增长17%,销售额4800万元,同比增长19%。
  (五)烟花爆竹
  1988年,市政府颁发《加强烟花爆竹管理暂行规定》,县公安机关实行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制度,县土产日杂公司独家取得烟花爆竹经营(批发)许可证,准许向厂家直接进货并向社会有证商户批发销售。明确烟花爆竹由供销社经营管理,县公安局主管烟花爆竹安全监督工作。每年春节前,县供销社编印《烟花爆竹经营须知》500~600份,分发到各村及城关商业网点、个体经销户。配合有关部门对全县烟花爆竹市场进行检查监督管理工作,取缔无证经营点,查设伪劣产品。2007年,烟花爆竹销售金额100万元,比上年增长30%。石鼓烟花爆竹仓库工程在加紧建设中。
  二、基础设施与新网建设
  (一)基础建设
  1993—1999年,县供销社投入建设资金2000万元,新增各类营业设施面积4万多平方米。
  1993年3月,浔中供销社综合楼竣工,位于城关三角街中心地段,拥有营业、仓库及办公等设施面积600多平方米。1997年5月,德化县供销大厦完工,位于兴南街中段,大楼10层,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
  1999年2月,县政府批复,县供销社创办“福建省德化陶瓷展销城”。1999年10月,龙鹏街供销大厦动工建设;2001年1月竣工投入使用,大厦6层,投入建设资金380万元,建筑面积4275平方米。
  2000年8月,供销职工培训中心在兴南街(原盐业副食品公司批发部旧址)兴建;2002年1月投入使用,大楼5层,投入建设资金230万元,建筑面积2387平方米。
  (二)新网建设
  2003年,根据上级社“新网工程”建设规划,利用供销社原有的经营门点网络资源,通过改造、整合,建设县、乡、村三级现代流通网络。至2007年,基本建成以县农资公司为龙头、基层中心社为中心、村级94家农家店为终端的商品经营网络。
  三、农村服务
  (一)保障供应
  县供销社农资部门抓住农资流通体制改革之机,发挥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主渠道作用,主动加强与上游厂商的协作和下游基层社(农家店)的联合,保障农资的充分供应。1988—2007年,销售各种化肥489137吨。
  其间,抓好“万村千乡”农村市场建设,2006年3月,验收合格的民营农家店共计64家。扩大农家店主要经营化肥、农药,兼营日杂用品。当年61家农家店年经营总额1340.88万元,其中上涌镇云路村张文梧农家店经营金额74.4万元,美湖乡美湖村李国明店66.72万元,春美乡春美村卢志榕店57.6万元。2007年5月,完成改造工程工作并验收合格民营农家店30家。
  (二)提供咨询
  1988—1997年,各基层社在门市设立布告栏、黑板报和印发宣传资料,公布农副产品及中草药材收购信息和农资化肥、农药供应信息,以及宣传化肥(农药)施用科学知识和病虫害发生预报。1998年4月,县供销社创办“德化县供销社农副产品信息服务中心”,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无偿向农民发布产品市场信息,及时提供各类产品供求信息。组织营销队伍在上海、深圳、武汉、福州、厦门、泉州等地开设展销窗口,开展联营联销活动,推销农副土特产品。1993—1999年,县内未出现产品积压现象。
  20世纪90年代初起,县农资公司与供销社基层社在各门市和网点,设立“庄稼医院”,对销售人员进行短期培训,提高他们科学用肥、施药除虫的知识水平,更好为农民提供咨询服务。
  (三)创办专业合作社
  1998年6月,县农资公司和上涌供销社联合创办“上涌农资专业合作社”;7月,县果品公司和水口供销社、南埕供销社联合创办“德化县水果专业合作社”;9月,县茶叶公司牵头,联合其他茶叶产销单位及个体茶叶专业户创办“德化县茶叶专业合作社”。各专业合作社强化服务功能,采取预付化肥、预付收购定金等方式,扶持农副产品生产;引进生姜、果树等优良种苗;开办水果腌制加工厂,就地进行鲜桃、杨梅、鲜李等水果深加工生产,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

《德化县志.1988-2007》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政区与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社会团体、金融、农业与农村经济、林业、工业、陶瓷、矿业、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农村小康建设与人民生活、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8-2007年德化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