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 农业与农村经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1275
颗粒名称: 卷十九 农业与农村经济
分类号: F327
页数: 38
页码: 655-692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88年至2007年德化县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其中包含:生产条件、体制区划、种植业、养殖业、特色农产品、农业产业化与生态农业、管理与服务。
关键词: 德化县 农业 农村经济

内容

卷十九 农业与农村经济
  1988年始,德化县根据山区日照时间较短,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和山垄田耕地多的特点,不断调整农业结构,加大综合开发力度,适当缩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发展果蔬等经济作物,培育德化特色农产品,农业逐步走上多元、特色、商品经营的路子。通过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引导土地转让、入股、转包、.互换,因地制宜发展茶果、蔬菜、畜牧业和淡水养殖业,培育德化“三黄”(黄花菜、德化梨、茶油)“三黑”(德化黑鸡、德化黑羊、德化黑兔)和食用菌等特色产品,形成“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模式。初步建成国宝、湖坂、南埕、吾华4个“生态旅游村”和英山淮山、苏洋大棚蔬菜、龙阙黑鸡、祥光油茶、春美黄花菜等5个“特色农业村”。同时,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不断引进推广“五新”(新技术、新品种、新农药、新化肥、新农机),改革耕作制度和耕作方法,实现增产、增效、增收。2007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22988万元,是1988年的8.9倍,其中种植业51633万元,占41.98%;林业10502万元,占8.54%;养殖业57968万元,占47.13%;渔业1673万元,占1.36%;农民人均纯收入5854元,是1988年的10.88倍。
  20世纪80年代,国家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支持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逐步成为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88年,全县乡镇企业总数4109家,从业人数1.9661万人,总产值9559万元,占国民生产总值43.67%。1990年,全县出口商品供货总值8048万元,其中乡镇企业出口供货总值4876.92万元,占全县出口商品供货总值60.60%,成为县外贸出口的一支生力军。1995年,县委、县政府制定《关于加快乡镇企业发展的若干规定(13条)》,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全县乡镇企业发展到5225家,总产值
  14.38亿元,比1990年增长10.9倍,出口交货值5.8亿元,占全县出口商品供货总值85.29%,成为全县外贸出口的主力军。2000年,因受国际油价攀升、原辅材料价格上涨、运输成本上升、农村基金会清理等问题影响,制约乡镇企业发展。县委、县政府制定优惠政策,组织实施“扶优扶壮”工程,扶持乡镇企业发展;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67.5亿元,比1995年增长3.69倍,出口交货值21.58亿元,占全县出口商品供货总值80.77%。2005年,乡镇企业围绕“抓住机遇促发展,壮大总量求质量”的工作方针,持续、快速、稳步协调发展;全县乡镇企业总数10328家,从业人数13.4252万人,总产值72.797亿元,分别比1988年增长1.51倍、5.83倍和75.16倍。
  第一章 生产条件
  第一节 耕地
  一、面积
  德化县耕地大部分为山垄田,坡耕地,地块小。1988年年末,全县土地总面积2232.16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2968.13公顷,比上年减少26.6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75亩,其中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82亩,比上年减少0.01亩。1989年,县政府鼓励垦荒种粮,全县新开荒7.95公顷。至1991年,全县新开荒10.38公顷、退果还耕0.79公顷、退渔还耕1.27公顷;全县耕地减少225.64公顷,其中国家基建138.99公顷,乡村集体基建30.15公顷,村民基建56.5公顷。是年年底,全县耕地面积12786.07公顷,其中水田11444.73公顷、旱地1341.33公顷。
  1992年后,德化县实施“大城关”发展战略,农村劳动力成批进城,一部分偏僻、边远、种植效益低的山坡田实施“退耕还草”“退耕还林”。2000年,县政府鼓励农民垦复荒地,发展适宜山区的茶果等经济作物。是年,全县水果面积净增500多公顷。至2005年,全县减少耕地169.47公顷,其中国家基建67.47公顷、乡村集体基建46.67公顷、退耕还林等55.27公顷;同期,县政府继续加大耕地保护宣传,全县新开荒30.93公顷,退果还耕4.67公顷,退渔、退牧、退林还耕6公顷。年末,全县耕地总面积12658.27公顷,其中水田11476.53公顷,旱地1181.73公顷;坡度25度以上的耕地8546.4公顷,占耕地面积63%。全县农业人口249751人,人均耕地0.81亩。
  2006年,执行省国土厅《关于服务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旧宅基地复垦为耕地每亩补助1.8万元。调动农民垦复旧宅基地积极性。是年全县增加耕地526.17公顷,其中占用园地12.53公顷,占用林地96.75公顷,占用未利用地416.89公顷;全县减少耕地94.88公顷,其中调整为园地16.8公顷,调整为农用地7.2公顷,居民点、工矿占用耕地35.79公顷,交通运输占用耕地15.09公顷,水利设施占用耕地1.19公顷,变为其他用地18.81公顷;净增431.29公顷。2007年,全县减少耕地21.34公顷,全部源于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同时,开垦部分荒地为耕地,增加耕地288.63公顷,年末全县耕地14218.93公顷,其中水田10583.78公顷,旱地3595.6公顷。
  二、农田基本建设
  1988年,全县耕地总面积中,有效灌溉面积8231.27公顷,占耕地总面积63.5%;保证灌溉面积5440.67公顷,占耕地总面积42%;喷灌面积85.73公顷,占耕地总面积0.66%;机电排灌面积160.6公顷,占耕地总面积1.2%。是年,实施省“中低产田协作攻关示范”计划,投资270多万元,新建和修复水利工程69处,增加灌溉面积67公顷;改善和恢复灌溉面积453公顷。
  1989年,浔中乡政府拨出专款资助各村冬修水利,改善灌溉面积66.67公顷。县将其经验向全县推广。12月19日,县五套班子领导带领机关干部4000多名,到隆泰水库义务劳动,清理、修复引水渠道2000多米。在上涌镇下涌村进行低产田改造示范,修建排水工程,受益面积141.13公顷,带动全县农田基本建设。至1992年,全县投入农田建设专项资金245万元,改造中低产田0.6万公顷,新建小(2)型引水工程1处,小小型水利工程30处,修建水渠、水坝32处,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10.67公顷,恢复灌溉面积1046.67公顷。
  1993年,德化县贯彻执行“以国家补助为导向,地方投资为基础,群众自筹为主体的水利建设”方针,以修复水毁水利工程、拦河坝改造、小(2)型灌区节水工程和山地水利工程建设为重点,推进农田水利建设。至1999年,国家和各级政府投入资金305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改造拦河坝30座,建设小型灌区节水工程49处,修复渠道及铺设U型槽26.2千米。
  2000—2003年,上涌乡下涌、美湖乡美湖、小湖、上岸、国宝乡南斗和春美乡尤床等6村,实施省级标准农田示范建设项目,建成“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旱涝保收标准农田566.67公顷。葛坑、上涌、赤水、浔中等4个乡(镇)建拦河坝6座,修拦河坝3座,筑水池51个,开水渠、排涝沟12.62千米,总投资400万元。
  2004—2007年,实施省“六千”水利建设重点县工程(千万亩农田节水灌溉、千座水库除险加固、千万亩山地水利、千万亩水土保持等工程)。投资150万元,修复加固浔中镇红星、隆泰、三班镇红洋、吾坑垅、龙门滩镇愚公、雷峰镇瑞坂、南埕镇东风和葛坑镇幸福8座水库;投资590万元,兴建龙门滩镇苏洋、国宝乡南斗和龙浔镇高阳节水灌溉工程,受益面积526.67公顷;投资530万元,新建杨梅石头坂、水口分水洋、春美双翰和桂阳桂溪等7座水库,总库容275万立方米,增加有效灌溉面积210公顷;投资255万元,兴建山地水利工程25处,建设山地水利水池142个,容积6.464万立方米,受益面积500公顷;投资284万元,新建小型引水工程20个,修复小型引水工程250处,修筑U型槽等防渗渠道730千米,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19万公顷;投资405万元,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和朱紫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建成防洪堤18.4千米,综合治理水土流失0.31万公顷;投资182万元,建成上涌黄井黄花梨基地和美湖乡清峰农场喷灌工程,灌溉面积13.33公顷。
  2007年,全县耕地总面积中,有效灌溉面积11850.27公顷,占耕地总面积87.5%;旱涝保收面积10493.33公顷,占耕地总面积77.5%;机电排灌面积90公顷,占耕地面积0.7%。初步改变全县农业总体基础设施脆弱,防御干旱、洪涝、冻害、台风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低的状况。
  第二节 劳动力
  1988年,全县农村劳动力79057人,从事农业生产68024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84.6%。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2.46亩。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数字显示,全县农村劳动力107986人,其中男69797人、女38189人;从事农林牧渔劳动力93999人,其中男60411人,女33588人。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其中大学本科5人、大专9人、中专44人、高中5584人、初中21646人、小学57556人、小学以下9155人。
  1992年,德化县实施“大城关”发展战略,城市化、工业化步伐加快,吸纳大批农村劳动力。1998年,全县实有劳动力117055人,从事农林牧渔78394人,占劳动力总数64.35%,比1988年降低近20个百分点。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字显示,全县农村劳动力124641人,从事农林牧渔劳动力64120人,比1990年减少约30%,其中男33320人、女30800人。劳动力总数中,文化程度有所提高,其中本科20人、大专110人、中专340人、高中2760人、初中21830人、小学35150人、小学以下3910人。10年间,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提高10个百分点。
  2007年,全县实有劳动力(劳动年龄内)150454人,从事农林牧渔57674人,占劳动力总数38%。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3.7亩。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1152人获得专业技术职称。但由于青壮年劳动力持续向城镇转移,现代农业对劳动者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仍未能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需求。
  第三节 农用物资
  一、农业机械
  1988年,全县农机总动力41846千瓦,其中农用水泵17台,手动水稻插秧机46部,手动喷雾器10289部,人力打谷机3232部,种子精选机1台,谷物烘干机2台,机动脱粒机43台,机动喷雾机39台,饲料粉碎机220台,增氧机3台,碾米机636部,淀粉加工机543部,榨油机36部,茶叶机械111部,农用汽车254辆,拖拉机1275辆(配机引犁、引耙和旋耕机),其中大、中型农用拖拉机27辆,小型和手扶拖拉机1248辆,推土机7台。
  1989—1995年,先后推广使用广东铙平产胶辊垄谷机、小型砂辊米机、上杭产55S型碾米机、上杭产MF125-3型和MF95-2型粉干机及其配套机械、JB-85型搅拌机、FSP-350型(锤片式)粉碎机、磨浆机和上杭150型刷粉颗粒饲料机。1996年后,大、中型轮式拖拉机逐渐被淘汰,由改装拼装“土小四轮”替代,成为农业主要运输工具。相继引进挖掘机、装载机。
  1998年,推广使用背负式割晒机割草劈山、收割水稻,效率是人工的3倍。
  2000年起,推广使用龙马牌IGZ-3型微耕机、草绳机和草编机,推广旋耕、犁耕作业。
  2003年后,由于农业逐步实行集约化生产,农机总动力用量下滑。
  2004年,开始实行农机补贴(至2007年共发放补贴45.92万元)。
  2006年,龙马牌IGZ-3型微耕机因厂家改制停产退出市场。后引进并在全县推广适应性能好的重庆富派微耕机、丹霞4L-0.45型小型联合收割机。同年,建立龙门滩朱地农机化示范基地,装备手扶拖拉机3台、配套旋耕机3台、起垄机2台、驱动圆盘犁1台、丹霞4L-0.5型联合收割机l台、手扶式久保田机动插秧机1台、耕作机1台,实现水稻耕、种、收机械化。
  20年间,先后引进农友-90型和13型联合收割机、龙江-140型圆盘割晒机、福州五一机电厂生产的背负式收割机、浙江产工农-6型拖拉机配套旋耕机单铧犁、东风-12型拖拉机配套的福建农业大学研制的IJYQ-320型圆盘驱动犁、工农-8型、农友-8型拖拉机配套旋耕机、单铧犁、四川产合盛牌微耕机、龙马LQZ-3型微耕、邵武农业机械修造厂制造的起垄机和松溪县永顺生产的起垄机、丹霞牌4L-0.5小型联合收割机等机械并组织推广,终因不适应德化县山区耕作等原因,未能被群众接受。
  2007年,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60907千瓦,是1988年的1.46倍,其中“小四轮”1014台,小型拖拉机510台、耕整机78台,机引犁17台,旋耕机136台;排灌机械1114台,农用水泵1114台;植保机械392台;机动割晒机5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2984台,其中胶辊垄谷机17台、小型砂辊米机23台、家用碾米机2234台、米粉加工机械136台、饲料加工机械163台、稻草加工机械330台、油料加工机械55台、渔业机械26台。全县大部分乡村实现运输机械化、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田间机械作业面积明显增加,其中机耕面积2168公顷,机电灌溉面积90公顷,机械植保作业面积8489公顷。
  二、化肥
  1988年后,德化县化肥供应满足农业生产需求,是年化肥供应量32043吨。1994年后,推广叶面施肥和配方施肥新技术,不断调整氮、磷、钾、复合肥的比例,供销部门密切配合,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满足农业用肥。
  2007年,全县农用化肥施用量46720吨。其中氮肥22972吨,磷肥12385吨,钾肥3808吨,复合肥7555吨。
  三、农药
  1988年,德化县常用的主要农药有乐果、敌敌畏、甲胺磷、多菌灵、托布津、克瘟散等十多种,1990年使用量284.13吨。1997年,引进吡虫啉防治稻飞虱等新农药,引进“佳多频振杀虫灯”等新技术,有机磷、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量逐渐减少。1999年,全县农药使用量203吨。2005年,农药价格普遍提高20%以上。由于蔬菜、水果等市场价格提高、种植面积扩大,全县农药使用量上升到355吨。2007年回落到314吨。
  四、塑料薄膜
  20世纪80年代,农民在水稻、甘薯等育苗时开始使用少量塑料薄膜。1990年,全县塑料薄膜使用量60.05吨。后,推广搭建大棚种植蔬菜等新技术,塑料薄膜使用量激增。1994年使用量达155吨。至2007年稳定在123~49吨之间。
  五、柴油
  20世纪80年代,农用柴油主要用于抽水机、手扶拖拉机等农用机械,使用量较小。90年代后,农机数量增多,柴油使用量逐渐增加。2001年达高峰,531吨。2007年回落到449吨。
  第二章 体制区划
  第一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8年,继续执行198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延续多种形式并存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将集体土地分给农民承包经营。遵照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原则,承包经营者按规定向国家、集体上交各种税收和规费。承包年限短者3~4年,长者5~10年,最长达15年以上。
  1990年,县委、县政府制定《关于进一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行意见》,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的农村土地双层经营体制。规定耕地的所有权仍为集体所有,承包者拥有自主经营权,规定发包、承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承包合同实行规范化管理。
  1992年,建立县、乡(镇)、村合同管理机构208个,形成三级管理网络。至1997年,全县农村均以经联社为发包方,与农户签订联产承包合同。
  1998—2003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规定,县委、县政府组织签订新一轮土地承包合同。全县184个村,1680个村民小组,6.05万户农民重新签订土地承包合同6.05万份,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1.23万公顷。
  2004年,县制定土地流转实施意见,建立县、乡(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网络,在稳定农户土地承包基本政策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鼓励农户以转包、转让、互换、入股、出租等方式,合理流转耕地。
  2007年,县、乡(镇)分别成立土地流转指导和服务中心,在“德化网”开通“德化农业信息网”、开设“耕地流转专栏”,建立土地流转资料库和流转信息服务平台;村成立服务站,配备信息联络员,为土地流转提供全程服务。至年底,全县参与流转的农户0.79万户,流转耕地1006.66公顷,其中出租516.42公顷,占51.3%;转包469.11公顷,占46.6%;入股21.13公顷,占2.1%。土地逐步向集约化经营发展。
  第二节 农垦企业改制
  一、德化县戴云中心茶场
  1988年,戴云中心茶场(原德化县农场)由丁溪、诗敦、张山等3个管理区组成,有茶园55.4公顷,其中诗敦茶园36.79公顷,张山茶园18.61公顷。1990年,改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场长负责制。
  20世纪末,丁溪农场土地因城关区域扩大,建设湖前社区被征用。2004年,县组织人员对戴云中心茶场资产进行清算,实行企业改制。2005年,因建设城东工业园区和商住区,诗敦茶场全部被征用。2006年,农垦大厦通过公开竞争投标,以480万元拍卖。2007年,农场所属瓷厂和茶厂用地分别以210万元、200万元的地价,由县土地储备中心收购,张山茶园划归林业局。
  二、德化县良种繁殖场
  1988年,德化县良种繁殖场位于浔中镇丁溪村,占地面积7723.3平方米,从事优良畜禽种苗饲养繁育。1993年,良种繁殖场土地逐渐被征用开发。1997年,良种繁殖场迁建浔中镇隆泰村后山洋。1998年,良种繁殖场实行改制,场区由龙门滩镇苏洋村吴河尧承包经营,厂区干部调入县农业局安排工作,职工由县发放安置费,自谋职业。2004年,承包期满,良种繁殖场转租赤水镇后庵曾庆华作屠宰场。
  三、德化县鱼种场
  1984年,经县编委批准,在雷峰镇蕉溪村创办德化县鱼种场,事业单位,实行企业管理,占地面积1.33公顷,建房屋200平方米,土池8口,越冬池16口。从事渔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和推广。1989年后承包给个人经营。
  四、德化县良种山羊繁育场
  2001年,在龙门滩镇苏洋村蜈蚣山创办德化县良种山羊繁育场,场舍占地455平方米,天然草地200公顷,人工草地0.67公顷。建有羊舍、兽医室、育种室、饲料加工场、贮料间以及病畜隔离栏等设施。2003年繁育场撤销。种羊分散到浔中、三班、雷峰、汤头等乡(镇)农户饲养。
  五、德化县园艺场
  1988年,德化县园艺场位于浔中镇隆泰村后山洋,事业单位,实行企业管理。主要种植茶花、茶叶、柑橘。1991年后由台商林义财、毛茂奇、许惠娇及魏煌挑、陈嘉生先后承包经营。1993年,简易厂房及部分旧厂房转让给泰源木制品厂。1999年,其余场地由县政府征用建公墓和殡仪馆。
  第三节 农业区划
  1988年始,根据德化县区划工作规划,对全县农业后备资源、坡地资源及特色农产品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开展农村经济区划研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形成《德化县农业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综合报告》,编制出《德化县农业区域开发总体规划》《德化县果树生产发展规划》。至2007年,编制出早熟德化梨、高山反季节无公害蔬菜、马铃薯、德化黑鸡、黄花菜、食用菌、优质桃、黑毛福建兔、戴云山羊9个特色产业区域布局。
  德化梨区域戴云山北面的葛坑、杨梅、上涌、美湖、春美、汤头等6个乡(镇),海拔800米以下,坡度25。以下为高海拔早熟德化梨耐寒品种区,种植“新世纪”“西子绿”“翠冠”“黄金梨”等品种。戴云山南面的雷峰、水口、南埕、龙浔、浔中、三班6个乡(镇),海拔800米以下,坡度25。以下的河谷坡地为早熟德化梨耐温品种区,种植“蜜雪”等德化梨优良品种。
  德化黑鸡区域三班、龙门滩、雷峰、南埕、国宝、赤水及其周边乡(镇)。马铃薯区域龙浔、浔中、三班、盖德、龙门滩、雷峰、南埕、水口、国宝、上涌、汤头、葛坑等乡(镇)。黄花菜区域春美乡春美村、上春村、古春村、梁春村和大铭乡金黄村、上徐村、联春村及周边乡村。高山反季节蔬菜区域龙浔、浔中、盖德、龙门滩、雷峰、国宝、赤水、美湖、上涌、桂阳等乡(镇)。食用菌区域美湖、上涌、葛坑、赤水、盖德、浔中、龙浔、南埕、水口等乡(镇)。优质桃区域戴云山北坡早熟水蜜桃,戴云山南坡白玉油桃搭配中、晚熟桃。黑毛福建兔区域赤水、美湖、盖德、上涌等乡(镇)。戴云山羊区域三班、美湖、盖德、赤水等乡(镇)。
  第三章 种植业
  第一节 粮食作物
  1988年,德化县粮食作物以种植水稻、甘薯和马铃薯为主,兼种玉米、燕麦、荞麦、高粱、粟(小米)、大薯、芋头等杂粮。水稻以中稻为主,兼有部分早稻、晚稻。全县粮食作物产值402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29.22%。水稻总面积12957.6公顷,其中早稻1739.6公顷,占13.43%;中稻9680.13公顷,占74.71%;晚稻1537.87公顷,占11.87%。水稻当家品种为杂交汕优63;甘薯分早晚两季播种,当家品种为新种花、惠薯3号、潮薯1号;马铃薯单季生产,当家品种为克新2号、3号。
  1989年,实施“粮食工程”,以增粮增收保供给,脱贫致富奔小康为目的,增加农业投入,引导科技兴农。9月份全县出现高温高湿天气引发中稻病虫害,以及连续遭受大(暴)雨袭击,全县损失粮食237万千克,直接经济损失328.2万元。之后,相继在宝美、丁溪、蕉溪、英山、三福、岭头、赤水、美湖、上涌等乡镇(村)分别建立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甘薯、马铃薯良种育苗基地和本地良种提纯复壮基地;引进推广高产、抗病、适应性广的D297优63、优67、优155水稻新品种;引进广东农303、中薯3号、东北春薯4号马铃薯新品种;推广垄畦栽培、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及国外智力成果水稻早育稀植栽培技术;开展隆泰、苏洋、蕉溪、下涌、奎斗五大粮仓和17个示范村商品粮生产竞赛及“四个万亩”粮食丰产竞赛活动,连续战胜冰雹、暴风雨及旱涝灾害,实现粮食稳中有增。1995年,农业总产值4.74亿元,比1990年增长55.91%,年递增9.29%。
  1996年起,县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适度调减粮食播种面积,压缩双季稻播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推广种植早中稻和再生稻;甘薯调整为单季播种,马铃薯调整为春、秋两季播种。实施“种子工程”,引进佳禾早占(早稻)、两优培九、宜香2292、宜优673等优质稻品种,全县早稻杂优普及率96%;引进金山1255、福薯26、莆薯41、台薯66等甘薯新品种,良种普及率86.7%。建立生产典型村10个,优质米生产基地0.33万公顷,形成以南埕、水口、国宝、上涌为主的优质米生产带。在土坂、石鼓、盖德、国宝、赤水、美湖、云路等村分别建立马铃薯脱毒繁育基地,开展脱毒马铃薯栽培试验。实施种植绿肥、秸秆回田“沃土计划”,推广“以土定产,以产定肥,以肥定氮磷钾”“控氮增磷钾”合理施肥法,推广使用水稻专用肥、化学除草及“健身栽培”技术,提高科学种田水平,逐步提高粮食单产。2000年,粮食总产比1995年增长4.6%。
  2001年,建立粮食安全预警应急机制,实行耕地保护责任制,落实粮食生产综合措施;建立应急种子分级储备制度;全面落实农资综合直补等优惠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实施“科技兴农入户工程”和“丰产栽培技术示范工程”,健全农业科技研究网络,加大“五新”推广力度。
  至2007年,建立上涌、水口、龙浔、雷峰、赤水、三班、浔中等7个新品种试验点。引进特优73、两优培九、Ⅱ优明86、超级稻Ⅱ优航1号、Ⅱ优航2号、Ⅱ优1273、特优627、D奇宝优527和“井冈山红米”、泉糯6号糯水稻良种,从中筛选出7个优质高产新品种。其中“两优培九”亩产达600千克,综合指标达部颁一级标准。引进福薯2号、晚薯岩薯5号、岩薯73号、金山57、脱毒新种花、金山72、泉薯11、岩粉等甘薯优良品种,亩产从1999年的405千克(按5千克折算1千克稻谷计算)上升到425千克;引进克新3号、贝薯、台湾红皮、大西洋、紫花白、泉引1号、紫花851等马铃薯良种,建立脱毒马铃薯防虫网大棚18个,中心示范片100公顷,单产提高18.36%。建立英山、国宝、雷峰等3个土壤肥力监测点和雷峰、上涌2个配方施肥示范片,全面推广B肥和作物平衡施肥技术。培育下涌、小湖等7个粮食重点村和苏洋、蕉溪等10个丰产示范片。建立上涌、三班“早中稻+秋马铃薯”种植模式示范片,蕉溪优质稻示范片,乐陶超级稻示范片,高漈和黄井红米示范片,下涌春马铃薯和秋马铃薯容器育苗示范片。推广旱育秧、抛秧、“两薯”脱毒、化学除草、免耕栽培、有益生物利用技术,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配套防治病虫害技术。其中夏种“泉引1号”马铃薯种植关键技术研究,填补福建省夏种马铃薯的空白。农业生产不断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当年粮食作物产值17389万元,是1988年的4.32倍,占农业总产值14.14%。
  第二节 经济作物
  一、蔬菜
  1988年,县政府发出加强蔬菜、食用菌生产管理的通知,引导蔬菜生产突破自种自给的传统圈子,适应市场经济规律,走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路子。至1990年,巩固浔中、丁溪、丁墘蔬菜基地,扩建宝美、乐陶、世科蔬菜基地,新建高阳瓜豆、赤水掌瓜、美湖萝卜籽、铭爱高山反季节蔬菜、仙境食用菌等示范基地,全县蔬菜种植面积是1988年的2.59倍。
  20世纪90年代初,先后引进韩国白玉春萝卜,日本甘蓝、正兴绿优苦瓜、早杂一号绿丝瓜、大白苦瓜、津化一号黄瓜,泰国空心菜、新世纪大红番茄、墨紫茄,以及美国耐热大白菜,甜椒等。开展早春黄瓜、夏季甜椒、大白菜、莴苣、空心菜、萝卜、芹菜,以及反季节蔬菜栽培试验、利用废弃松兜种植茯苓试验。推广木屑栽培食用菌技术、野外薄膜菇床种植草菇技术、反季节栽培香菇、花菇、草菇技术等。
  1992年,德化县食用菌生产领导小组成立,下设办公室(简称食用菌办)。食用菌办先后引进珍稀食用菌茶树菇等新品种,进行反季节种植草菇、香菇、蘑菇及高海拔鲍菇试验,开展野外薄膜菇床种植花菇、金福菇栽培示范,推广种植姬松茸、高山反季节巴西蘑菇,促进食用菌生产发展。
  1996年,德化县蔬菜出口基地领导小组成立,实施“菜篮子”工程,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增加蔬菜品种,提高经济效益。至1999年,种植面积扩大23.97%,产量增长24.70%。2000年,扩建石鼓、英山、有济、下寮、东漈等城关自供型蔬菜基地,创建苏洋千亩反季节甜椒基地、赤水千亩出口反季节蔬菜基地及盖德大白菜、美湖台湾毛豆、桂阳荷兰豆等出口基地。引进高盛、珠绿、巴绿、绿岭西兰花(青花菜)及日本、荷兰、美国、墨西哥等蔬菜新品种50多个。从中筛选出樱桃西红柿、茭白、茄子、青豆及台湾甜椒等10多个适宜栽培的品种在全县推广。进行甜椒高山越夏栽培、夏播青花菜栽培、魔芋高产栽培、甜豌豆和白花菜高山反季节栽培、冬季西红柿反季节无土栽培、杏鲍菇高海拔反季节栽培、人工促进野生红菇增殖等试验。推广使用卡死克、百菌通等无公害新农药,推广地膜大棚、小棚温室栽培技术。创办“上康”“盖珍荣”“美湖”“浔中群裕”食用菌公司和“龙南真菌工业所”等5个食用菌企业,草菇生产从室外堆放式栽培、室内床架式栽培发展为室外塑料薄膜菇房栽培。全县逐步形成草菇、花菇、香菇为主体的食用菌体系,其中姬松茸高产栽培试验获县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1年,实施蔬菜生产“绿色证书”工程,制定《德化县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德化县高山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以市场为导向推动标准化、产业化发展。
  至2007年,全县建立6个百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3个千亩高山反季节蔬菜基地,以及春美黄花菜、英山淮山、苏洋槟榔芋、国宝白花菜、赤水和美湖甜椒等特色蔬菜基地;建立菌蕈科技研究园和城郊珍稀食用菌基地、赤水高山反季节姬松茸与蘑菇出口基地、葛坑香菇标准化生产基地。引进日本豇豆、西兰花、日本结球甘蓝等蔬菜良种和袖珍菇、真姬菇、黑木耳等珍稀食用菌品种。开展利用竹屑、茶枝屑生产食用菌技术研究。推广草菇床架式巴氏消毒法、巴西蘑菇“二次发酵”规范化栽培技术。食用菌示范场进行木腐菌类、粪草菌类、珍稀菌类示范种植,各品种的生物学效益提高10%,其卫生指标达到无公害食品的要求。英山淮山、国宝白花菜、南埕马铃薯、赤水甜椒、十八格黄花菜获省无公害农产品称号。先后与泉州粮油进出口公司、惠安县中绿公司、泉州国安蔬菜外贸公司签订产销合同。是年,全县种植蔬菜7995.8公顷,总产量130047吨,亩产1084千克。同时,还与福州、罗源、屏南、古田和大田等食用菌客商签订产销合同,拓展销售市场。
  二、水果
  1988年,德化县水果生产以“适地适果、良种壮苗、适度规模、科学管理、长期坚持、形成基地”为指导思想,坚持改造、提高和发展相结合,推行“连片种植,分户管理,各自收益”家庭式果园模式。引进砂子特早水蜜桃、柰、梨和杨梅新品种,推广嫁接花穗促丰产栽培管理技术,形成以柑橘、李、桃为主,杨梅、柰、柿等杂果适地种植的发展格局。全县水果总面积4221.87公顷(其中柑橘2650.4公顷,占总面积62.78%),总产量3119吨。至1993年,全县水果面积发展到0.87万公顷,实现翻番,全县人均水果园近半亩,其中水口镇人均1亩。三班、水口2个镇为万亩水果乡(镇),奎斗、蔡径、苏洋、湖坂、村场等19个村为千亩水果村。
  1994年后,“要致富种果树”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水果面积上万亩的有三班、水口、上涌、龙门滩、雷峰、盖德6个乡(镇),水果产量上500吨的村有奎斗、蔡径、苏洋、大溪、霞山、湖坂、南埕、龙漈、岭脚等10个村。其中种植柑橘0.33公顷以上3000多户,苏洋村李成法、岭脚村吴泽庆分别种植2.67公顷,年产1.5万~4万千克;种植芙蓉李1.33公顷以上50户,其中水口镇黄长泼、黄斗燕均3.33公顷以上,年产2万~4万千克;种植酸梅0.33公顷以上40户。
  1996年,德化县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种植结构调整。先后引进琥珀李、杨梅、葡萄、西番莲、枇杷、柚、美国高温桃等新品种。至2000年,全县培植5个水果示范场、15个水果生产示范村、200个专业户,建立黄花梨、新雅梨、水蜜桃和油柿等7个基地。先后举办培训班16期、讲座6场次,召开上涌水果生产现场会,推广芦柑、芙蓉李开心形修剪技术,提高水果单位面积产量,获评福建省科协“金桥工程”优秀项目三等奖。
  1997年,全县形成黄花梨、水蜜桃和油柿三大主栽品种,芦柑、芙蓉李两个生产带,产量大幅度提高。后,因水果市场低迷,发展速度减缓,部分果园荒废。
  2001年,德化县列入省定“果园低产改造”示范县,先后实施科技部“梨花穗嫁接成果转化”、农业部“德化梨科技示范场”、省发改委“德台农业德化梨示范园区”、县科技局“德化梨测土配方施肥试验推广”等科技项目。县制定《果园低改实施方案》《德化新世纪梨产品标准》,出台发展水果生产扶持措施,鼓励走“创特色、上规模、品质优、重销售、增效益”发展路子。淘汰低产、低效果树品种,全县累计砍伐低产或得病果树近百万株,改造低产果园1166.67公顷。引进血橙、潭甜橘柚、芦柑柚、金柑、香蕉、西瓜、甜瓜、草莓、雪莲果、人参果、台湾火龙果等新品种。先后成立病虫害预测预报服务站、德化梨标准化生产推广园、优良品种园和病虫害区域监测中心、农药残留监测中心,培植德化梨、早熟桃、芙蓉李、油柿、芦柑、血橙科技示范场20个,建成早熟水蜜桃、血橙科技示范基地100公顷和优质高产德化梨标准园80公顷。开展果树修剪、配方施肥和以芦柑黄龙病为主的植物疫病监测防治研究。推广疏花疏果、果实两次套袋、梨树速生早产拉枝和生物防治病虫害等生态果园管理技术,不断提高水果生产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全县水果优质率达90%以上。其中瑞坂德化梨生产基地获评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产品认证;“李树栽培技术推广”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三等奖。
  2007年,全县水果面积11491.4公顷,其中柑橘3664.73公顷,桃720.8公顷,李2389.27公顷,柿1397.4公顷,青梅271.8公顷,梨2401.2公顷,杨梅95.33公顷,柰462公顷。总产量60040吨,其中柑橘33986吨,桃3247吨,李8894吨,柿5241吨,青梅1076吨,梨5615吨,其他1981吨。此外,还零星种植银杏、葡萄、板栗、红枣、酸枣、山楂、阳桃、枳壳、黄实、苹果、无花果、野生半野生的石榴、猕猴桃等水果。
  三、茶叶
  1988年,全县茶叶面积1515.73公顷,采集面积915.47公顷,产量390吨,分别比上年增加181.4公顷、
  85.27公顷、37吨。后,茶叶市场不景气,农民种植茶叶积极性受挫,出现茶园荒废现象,至1999年,全县茶园荒废近四成,采摘面积降低近两成。1996年,台商魏晃桃投资110多万美元,承包县园艺场茶场66.67公顷,开辟高山无公害云雾茶基地66.67公顷,引进台湾制茶机械与技术,成立德化县天星茶业有限公司,年产茶叶100多吨。
  2000年始,引进并推广台湾翠绿、金萱等十多个优良名茶新品种,建立上涌乡后坂、桂格,美湖乡阳山、上岸,龙浔镇英山、大坂、高阳,浔中镇龙岸、后所,龙门滩镇大溪、霞山等以铁观音为主的连片高山云雾茶基地。茶叶生产呈恢复性增长。
  2005年,台商林竹瑞在上涌镇创办千益茗茶有限公司,种植台湾软枝乌龙、金萱、翠玉、铁观音等80公顷。
  2006年,县成立高山云雾茶研制工作领导小组,编制《德化县茶叶发展规划》,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和种茶大户到安溪、永春等地学习种茶技术和制茶技术,聘请专家开设种、制茶专题讲座,调动群众种茶积极性,提高茶叶生产科技水平。至2007年,全县茶园面积比1999年增长五成多。品种结构优化,有铁观音、本山、黄旦、毛蟹、水仙、拂手、奇兰、大红袍、乌龙(大小乌龙)、梅占等十多个新品种。张山茶场、葛坑林场、雷峰茶场、大墘茶场、有济茶场、英山茶场、美湖茶场、门头茶场等连片培植铁观音、毛蟹、拂手、本山四大茗茶。英山茶场的铁观音茶、佛手茶分别在2005年和2007年全省名优茶鉴评活动中获得“名茶”“优质茶”称号,高阳村萌韵茶叶有限公司的铁观音茶获“优质茶”称号。
  四、花卉
  1988年,茶花逐渐在百姓家种植。1996年,庄要创办德化中国兰花研究所,搜集、采集春兰、建兰、寒兰等四个品系近百个德化野生兰花品种。
  20世纪末,民间开始规模栽培盆栽观赏植物。
  2001年,全县种植盆栽观赏植物0.87公顷,66800盆,其中盆景0.13公顷,5430盆。是年创办蒲坂鲜花发展公司,占地面积0.8公顷,引进、种植、培育和销售各种时新鲜花。2007年,全县盆栽植物0.87公顷,29100盆,其中盆景0.2公顷,3350盆;陈仁海种植兰花6000多盆。
  德化中国兰花研究所先后参加省首届兰花展,漳州海峡两岸花卉展、兰花展,武夷山市一、二届兰花展,南靖县第二届兰花展,泉州市花卉展销,获得银奖、铜奖、鼓励奖和栽培奖十余项。
  五、烟叶
  1988年,全县种烟叶78.33公顷(其中晒烟19.47公顷、烤烟58.87公顷),比上年增长28.28%总产量101吨,其中晒烟27吨,烤烟74吨。产区集中在美湖乡美湖村、小湖村、上岸村,品种以本地,晒烟自留种为主,产品主要销往泉州、晋江等地。1989年后,种烟面积逐渐减少。1996年,全县烟叶总面积5.67公顷,产量5吨。2000年回升到21.6公顷、35吨。2007年又下滑到5.6公顷、6吨。
  六、药材
  1988年,全县种植药材0.4公顷,其中水口乡0.27公顷,葛坑乡0.13公顷。1989年后逐渐发展。1999年,全县种植杜仲、茯苓、黄花远志、黄栀子、厚朴等中药材。石鼓村建药材育苗苗圃,引进天麻、半夏、茴香试种,并应用营养袋培育银杏3000多株。浔中、杨梅、葛坑、水口等乡(镇)种植银杏26.67公顷。2007年,全县种植中草药75.07公顷,产量90吨。其中春美乡69.33公顷、58吨(厚朴440亩26吨)。
  第三节 农业科技
  一、耕作制度改革
  1988年至90年代末,引进良种,推广先进耕作技术,水稻单产大幅提高,麦、豆等杂粮逐步被淘汰,蔬菜面积大幅增加,全面推广一年二熟或三熟等耕作制度,水田主要有早稻—晚稻—马铃薯、早稻—晚稻—蔬菜、早稻—晚甘薯、早稻—晚稻、早稻—再生稻、中稻—蔬菜6种耕作模式;旱地主要有蔬菜两熟制、番薯—蔬菜两熟制和番薯一熟制。
  进入21世纪后,德化加快城镇化进程,农村劳动力减少,以粮食作物为主的种植结构逐步向粮食、经济作物并举的结构转变。至2007年,双季稻面积大幅减少,以水稻为主的三熟制逐渐被淘汰;出现大棚蔬菜、反季节蔬菜等耕作模式。同时,从外地引进的优质水稻和各种优质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水田继续扩大一年二熟制,农地两熟制逐渐减少,一熟制占主导。
  二、良种繁育
  1988年,县农场、良种场和浔中、雷峰、上涌、美湖等乡(镇)建有良种繁育基地,进行“三系”制种,即以不育系为母本,接受恢复系(父本)的花粉,繁育出杂交种子,全县共收获水稻杂交良种1.01万千克。1992年,全县收获良种8.61万千克。因不育系(母本)、恢复系(父本)播种期失调,造成产量时有起伏,或因安全隔离措施不到位、秧田去杂不彻底,造成种子纯度偶有波动。1994年,仅收获水稻杂交种子0.42万千克,1998年回升到8.81万千克,2000年,又回落到3.8万千克。2001年,全县停止杂交水稻良种繁育。
  三、栽培技术
  (一)反季节栽培
  1990年,在苏洋村、高阳村、有济村、铭爱村及城郊开展夏季甜椒、大白菜、芹菜反季节栽培技术研究,均获成功。2001年,推广简易遮光荫棚栽培技术,即在露地苗床上用镀锌铁管搭建固定于地面,高度约2米的棚架,再用遮阳网、合成纤维品、遮阳板、编织布等材料进行全覆盖。在棚内实施夏季栽培不耐强光、高温的蔬菜和盆栽花卉及种苗,具有防风、防雨、防冰雹和防鸟的作用。2003—2007年,县农科所与赤水镇农业服务中心合作,在赤水镇锦洋村进行反季节蔬菜栽培试验,筛选出萝卜、荷兰豆、甘蓝菜、莴苣等16个适宜品种。
  (二)果树修剪
  1990年后,在水口乡湖坂村、龙门滩镇苏洋村分别进行李树、芦柑“开心形”修剪技术试验,李果平均亩产增240千克,芦柑增加500千克,增长率71%,其技术获县科技进步一等奖、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三等奖。至2007年,全县普及该技术。
  (三)水稻旱育秧和抛秧
  1996年,引进、推广旱育秧技术,解决了烂秧、烂芽和弱秧难题。1997年,引进抛秧栽培技术,在上涌乡实行塑料苯体软盘培育带土秧苗试验,改传统插秧为抛秧试验。秧苗靠带土重力自由落入田间定植,具有省种、省工、省力、省秧田,增产增收的特点,平均亩产比常规增产102千克,增长24.6%。1998年,在三班镇推广旱育秧0.53万公顷,抛秧66.67公顷。1999年,县召开现场会,乡建立领导指挥田和示范片,向全县推广旱育秧,每亩增产9%~23%。至2007年全面实施。
  (四)马铃薯脱毒栽培
  1997年,在浔中镇土坂村、赤水镇铭爱村进行马铃薯试管苗繁育原种脱毒技术试验。1999年,省农业厅组织专家验收测算,脱毒种薯比未经脱毒种薯增产34.4%,其技术在全省推广。
  (五)马铃薯免耕配套栽培
  2006—2007年,县农技站承担省农业厅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试验,经专家测产,亩产2670千克,比常规栽培增产66.8%;实施省农业厅“2006年冬种马铃薯高产竞赛活动与配套栽培技术试验”项目,在上涌镇下涌村种植紫花851马铃薯示范片20公顷。经省专家实地测产,平均亩产2147.4千克,增长34.3%,县农技站获2006—2007年冬季马铃薯省级示范片第三名。
  (六)无土栽培
  2007年,龙门滩镇苏洋村引进西红柿无土栽培技术,采用木屑、砂、生物有机肥、复合肥及微量元素,作为栽培基质,以塑料大棚调控栽培温度。年亩产值达万元以上。
  四、施肥和除草技术
  (一)配方施肥
  1988年,继续推广“以产定氮、以氮定磷钾”“土壤识别与优化施肥”技术,亩产增10%~15%。1992年始,开展土壤肥力监测,根据不同土壤肥力和作物需肥特性,运用微机计算,研制出“水稻专用肥”及目标配方施肥。氮、磷、钾、复合肥比例除磷肥保持在27.35%左右,其他不断调整,氮肥由1988年的67.48%降低到2000年的53.43%,钾肥由2.59%提升到7.55%,复合肥由2.57%提升到11.66%。同时,衍生出薯类、果树、蔬菜及茶叶等专用肥,施用专用肥的作物每亩增产8%~15%。2000—2007年,试验生物有机肥;“水稻专用肥”继续调整比例,氮肥下降4个百分点,复合肥提升近5个百分点,试验成果获县科技进步奖。
  (二)叶面施肥
  1992年起,推广叶面施肥,对水稻、果树、蔬菜等作物喷施“喷施宝”、云大120、植物动力2003、绿风95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作物茁壮生长。“云大120”示范、推广项目获县科技进步三等奖。(三)免耕除草1994年,引进稻田五氯酚钠除草剂、幼禾葆除草剂和喹禾灵(旱作丰)旱地除草剂,用于秧田、稻田、果园和菜园化学松土和除草,减轻劳动强度,节省劳动力。至2007年,全面实施。
  五、疫病防治技术
  1988年后,引进甲霜铜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引进吡虫啉(又名大功臣)防治水稻稻飞虱,蔬菜和果树蚜虫、粉虱,防病率90%;引进世高防治梨树黑星病、锈病,防治效果85%以上。2004年,引进“佳多频振杀虫灯”应用物理方法诱杀果树害虫,减少喷施农药,减少果品农药残留量。至2007年,共引进、推广新农药160多种,逐渐减少有机磷农药和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禁止使用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等5种高毒农药。
  第四章 养殖业
  第一节 畜禽蜜蜂
  一、家畜饲养
  1988年,县政府从良种引进、基地建设、饲养方法和疫病防治等方面扶持畜牧业发展。全县畜牧业产值2913万元,占农业总产值21.14%。
  至1995年,从省内外引进太湖猪、太湖猪二花脸、大约克公猪、长白公猪、中约克公猪及母猪;建立丁墘、
  丁溪、上涌、三班4个瘦肉型母猪繁育基地及12个太湖母猪基地和商品猪基地。开展纯种繁育和杂交繁殖试验,优化家畜品种。推广长白猪为父本,约槐杂为母本的三元经济杂交,实现由脂肪型向瘦肉型的转变;推广“一贯肥猪法”“阶段肥育法”配合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养猪方法,饲养期由1年左右缩短为4~6个月,出栏率由1990年的72.54%上升到90%以上。同时,引进沙希瓦杂种一代公牛、丹麦红杂种一代种母牛、西门塔尔和鲁西黄牛、奶牛;推广三班镇奎斗村、上涌镇辉阳村“秸秆氨化养牛”法,发展肉牛养殖业;引进塞北兔、哈尔滨大白兔、中国大耳黄兔、黑优兔,以及成都麻羊等,推动草食动物养殖。全县牲畜产值8058万元,是1988年的2.77倍,获省“防治牲畜五号病先进县”称号。三班乡东山村郑廷殊6年间养猪6658头,出栏5900头,产商品肉44万千克,获泉州市养猪“状元”称号。
  1996—1999年,德化县实施“退耕还草”“种草放牧”,鼓励开发草地,发展草食动物,先后从加拿大、意大利、墨西哥、美国引进黑麦草、苇状羊茅、地三叶、异叶银合欢、杂交狼尾草、苏丹草、哥伦比亚皇竹草、紫花苜蓿、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皇竹草等牧草;加强“一场四基地”(即种畜禽场、太湖母猪基地、南戴杂交羊基地、塞北兔基地、良种家禽基地)建设,建立牧草生产示范片6个、53.33公顷,逐步形成从基地养殖向千家万户养殖的良种繁育体系,推进食草家畜发展。
  2000年起,实施科学养殖,加强养殖基地和专业户技术培训指导。引进南江黄羊、波尔山羊、小尾寒羊、福州莎能奶山羊和塞北兔。在15个乡(镇)建南江黄羊纯种繁育点6个、“南戴”杂交羊改良点60个、波尔山羊杂交生产点12个、塞北兔纯种繁育点28个,进行纯种繁育和杂交养殖试验,改良品系,提高生产性能。开展“不同铁剂对仔猪增重试验”“松针粉喂猪增重试验”,全县建养殖典型村11个、草食动物生产示范村2个、养羊生产基地22个、肉牛场2个,扶持养殖重点户、专业户300多户。加强牲畜免疫抗体监测,全县防疫密度90%以上;加强“五号病”、猪瘟、猪蓝耳病普查检测,对牲畜五号病疫点进行封锁扑杀,深埋,杜绝疫病蔓延。
  2001年,县政府施行“稳定生猪生产,巩固发展草食动物,重点发展特禽”养殖方针,创办县良种山羊繁育场、建立优良牧草生产示范片、戴云山羊保护区、福建黑兔饲养示范村,建立黑兔繁殖点16个,培植养猪专业户200多户、养羊专业户118户、养牛专业户8户,形成以雷峰、南埕、水口为重点的德化山羊生产带,以赤水、美湖、上涌为中心的黑兔生产带。同时,引进役奶两用印度摩拉水牛,进行种草圈养和“稻草氨化养肉牛”试验;引进台商蔡乐柏创办雷峰养猪场;推广瘦肉型公猪与太湖母猪杂交,生产优质二元母猪及三元肉猪,全县肉猪良种率50%以上。推行县兽医站颜森境“仔猪小挑花”阉割技术,废除“大挑花”阉割技术。
  至2007年,在9个乡(镇)、24个村推广戴云山羊和“南戴”杂交羊养殖,先后向长汀、大田、福鼎、顺昌、连江、福州、漳州、长泰、南靖、华安、厦门、仙游、泉州、石狮、惠安、南安、安溪、永春等20多个县市提供戴云山黑种羊及其南戴杂种羊800多头。建立动物疫情监测点8个,选聘防疫员190多名,对家畜实行强制免疫,不断提高畜禽免疫密度,全县没有发生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闽南黄牛、福安水牛、戴云山羊、槐猪、福建兔均被列入省级畜禽地方品种,其中闽南黄牛、槐猪、戴云山羊、福建兔列入《中国家畜地方品种资源图谱》,戴云山羊、福建兔列入福建省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年末,全县存栏繁育母猪4593头、母牛7710头(黄牛4328头,水牛3382头)、母羊11153头。上涌镇下村村赖庭海养羊280头,三班镇龙阙村罗体康养羊200头,浔中镇龙岸村陈清殿养兔2000只。全县牲畜产值4829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39.27%,比1988年增加17个百分点。
  二、家禽饲养
  1988年,全县家禽出栏266275羽,产蛋438.83吨,产值26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1.93%;存栏455341羽,其中鸡326451羽,占71.69%。1989—2000年,先后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引导基地化养殖。创办浔中万羽商品禽基地、英山家禽养殖场、大坂半机械化笼养蛋鸡场;引进福州迪卡蛋鸡父母代、商品代进行试验性饲养;引进北京樱桃鸭、法国白番鸭进行人工授精杂交试验;引进容量1万枚的孵化机1台,年孵化种蛋8.98万枚,雏6.03万羽。加强禽流感普查检测,强化免疫抗体监测;实行家禽注射马立克氏液氮疫苗和禽类产品佩带检疫标识(绿色脚环)的上市制度。改革饲养方法,采用保温育雏,50~60天出栏,羽均重1.5~2千克,提高家禽生产效率,逐渐形成以龙浔、浔中及周边乡(镇)的苏洋、蕉溪、下寮等村的商品禽生产带。此外,还零星饲养鸽、鹅、火鸡、七彩山鸡、狮头鹅、鹌鹑等。
  2001年,县加快德化黑鸡保种选育与规模养殖,推进产业化养殖,创办德化黑鸡原种场和扩繁场。从江苏无锡购买自动化孵化机和出雏机8台,孵化生产鸡苗;建立龙阙、上洋和苏洋三个万羽生产基地,建设三班、龙门滩、雷峰、南埕、国宝、赤水黑鸡生产带,带动全县黑鸡养殖。
  2002年,建立国宝乡上洋村“戴仙鸡”生产示范村,实行统一孵化、分户育雏饲养,饲养1万多羽。
  2003年,创办浔中镇后山洋、龙门滩镇苏洋2个10万羽家禽养殖场,创办国宝乡上洋、三班镇龙阙2个5万羽家禽养殖场;建立戴云黑鸡选育繁育核心场3个、戴仙鸡生产典型示范村2个,推行戴云黑鸡标准化生产技术。
  2005年后,从永安等引进永安贡鸡、黑凤鸡和绿头北京鸭进行试验性饲养。
  2007年,德化黑鸡专业合作社成立,初步形成产业化生产体系。全县家禽产肉2142吨(其中鸡出栏885975羽、肉产量1340吨,鸭491945羽、802吨),禽蛋产量3026吨,产值708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5.76%。年底,鸡存栏661183羽,鸭417687羽。养鸡5000羽以上的大户有5户,其中盖德乡下寮寇建德户存栏2万羽,浔中镇石鼓村曾志钢户存栏1.5万羽;养鸭1500羽以上的重点户4户,存栏9000羽,其中三班镇三班村陈福星户存栏白番鸭0.45万羽,龙门滩镇苏洋村李成祖户存栏蛋用麻鸭1800羽。番鸭、山麻鸭被列入省级地方品种资源,德化黑鸡被确认为福建省地方家禽品种。国宝乡、三班镇龙阙村、盖德乡下寮村养殖的黑鸡获省农业厅“无公害产品”认证。
  三、蜜蜂放养
  1988年,全县养蜂780箱,产蜜12.238吨。庄智民先后从山东省和辽宁省种蜂场引进“美意”“全美意”蜂王各1只饲养试验,获得成功。此后,养蜂业持续发展。
  2007年,全县蜜蜂存栏2436箱,产蜜56吨,蜜产量是1988年的4.58倍。三班镇岭头村郑心语、泗滨村颜维昆、奎斗村陈贞阳、雷峰镇瑞坂村陈信全、春美乡梁春村苏康宁、赤水镇东里村陈桂远6户,共放养蜜蜂450箱。
  第二节 淡水养殖
  1988年,全县有水库、稻田、池塘三种水产养殖模式。红洋、隆泰、东风、瑞坂等6个水库以“精养”“半精养”鱼为主,平均亩产7.5千克。稻田单养鲤鱼或混养鲤鱼、鲫鱼,亩产10~50千克。池塘混养草鱼、鲢鱼、鲤鱼、鳙鱼、倒刺鲃等,亩产200千克左右。
  1989年,县水产部门在雷峰乡、上涌乡举办水产养殖技术培训班,指导村民改造池塘、修筑小水库、围栏水库湾,养殖罗非鱼、革胡子鲶鱼,推广单养和家鱼混养、坑塘式养鱼等模式。是年,县渔政站配合市渔业局在浐溪、龙门滩水库首次举行水库、溪流鱼类放流增值活动,放流中华绒毛蟹苗450万只、毛蟹苗200万只、露斯塔野鲮苗100万尾,增加水库水域鱼类种群,改善品种结构。
  至1995年,引进南方大口鲶亲鱼、尼罗罗非鱼、淡水白鲳亲鱼、罗氏沼虾。创建丁溪、隆泰、奎斗3个养鳖场,养殖面积3.87公顷,蕉溪、南埕、隆泰3个养鳗场养殖面积3.67公顷,土坂螺旋藻养殖场养殖面积2公顷。组织养殖人员到大田县参观网箱养鱼,进行种间杂交生产单性罗非鱼苗种试验、溪段养鱼试验、池塘立体养殖和化肥养殖试验,丁溪养鳖场建规范化高密度流水养殖池,实行温棚控温养殖,每平方米产鳖205千克。在石龙溪、龙门滩水库等投放中华绒毛蟹965万只、三角鲂50万尾、巴西鲷2万多尾、倒刺鲃鱼种10万尾。全县水产养殖面积491.87公顷、产量506吨,其中鳗鱼145吨,年递增20.4%;螺旋藻养殖场年产藻液6吨,后因市场价格与养殖成本不相适应而停产。
  1996年,县推广稻田养鱼和网箱养鱼,在上涌乡桂林、门头、中洋村,桂阳乡王春村,雷峰乡长基村和美湖乡小湖村分别举办稻田养鱼技术培训班,推广稻田养鱼30.41公顷。同时,引进彭泽鲫、鱼、湘云鲫、牛蛙和美国青蛙,进行美国青蛙繁养殖试验、棘胸蛙养殖试验、淡水白鲳人工繁殖试验。
  1998年,东风水库养殖场与县水产技术站合作进行刺鲃人工繁殖技术研究,催产8组,产卵5组,获受精卵7100粒,孵出小苗2100尾,孵化率29.6%,获县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全县水产养殖产量1106吨,其中蛙类产品119吨,占一成多。全县有养蛙专业户51户,养殖美国青蛙、棘胸蛙5.6公顷,200多万只。
  2001年,县制定《德化县实施水域养殖证制度工作方案》,推行绿色养殖和规范养殖,实行无公害养殖和养殖使用证制度,打击电鱼、毒鱼及炸鱼行为,保护养鱼者合法权益。至2006年,组织水产人员到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武汉市、南平市、政和县等地学习养殖技术,从省内外引进香鱼、澳洲淡水龙虾、毛蟹、南美白对虾、冷水性鱼类虹鳟、河鲀、巴西鲷、大阪鲫、美国叉尾鮰、中华绒毛蟹,进行网箱、池塘、稻田适应性养殖试验。加大刺鲃鱼人工繁殖研究,加大鱼种结构调整,每年调入家鱼苗40多万尾,革胡子鲶苗种5万尾,罗非鱼苗种15万尾,增加水域鱼类种群,提高产量,其中家鱼混养亩产200~750千克,单养亩产750~1000千克,精养鳗鱼亩产5000千克。东风水库养殖场、东固水库养鱼有限公司通过省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东风水库养殖场倒刺鲃、东固水库养殖场镛鱼获省农业厅无公害产品认证。
  2007年,全县淡水养殖面积917.47公顷(其中泥塘86公顷,河沟1公顷,水库830公顷,其他0.47公顷),发放养殖证7本,确认养殖面积530.75公顷。总产量1590吨(其中鳗鱼80吨,草鱼152吨,鲢鱼275吨,鳙鱼264吨,鲤鱼424吨,罗非鱼245吨,其他鱼100吨;甲壳类12吨,贝类31吨,牛蛙等7吨);稻田养殖311.33公顷,总产量1295吨。东固水库网箱养草鱼、鲤鱼、罗非鱼50箱,每平方米产量150千克。淡水养殖业总产值1673万元,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由1988年的0.41%提高到1.36%。
  第五章 特色农产品
  第一节 德化梨
  1994年,从建宁县引进黄花梨,经过嫁接花穗、人工授粉育出新世纪、翠冠、蜜雪、西子绿等新品种,统称德化梨。至1999年研究出配方施肥、开心形修剪、果实两次套袋等栽培技术。获全省优质早熟梨评比第一名。2000年,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德化新世纪梨”产品标准。2001年后,实施县科技局“德化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省科技厅“德化梨标准化生产”项目、省发改委“德台农业合作优质早熟梨示范基地建设”,农业部“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落叶果树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雷峰镇梨科技示范场建设”项目,科技部“梨花穗嫁接促丰产、早熟、优质”科技研究项目。先后培育出适合戴云山南部、北部及低海拔地区主栽品种和授粉品种。至2007年,建成蕉溪、魁斗、高阳、上漈、
  辉阳、下涌、门头、云路、云溪等10个百亩以上的科技示范场;瑞坂村德化梨生产基地通过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产品认证;德化西子绿、新世纪早熟梨分别获全国优质早熟梨鉴评第一名和第29名;德化梨通过福建省农业厅无公害产品与产地认证、农业部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产品示范区建设认定。同时,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确认德化梨果品包装为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
  2007年,全县种植面积0.23万公顷,分布在全县18个乡(镇),其中美湖、上涌2个乡(镇)分别超过333.33公顷,龙浔、龙门滩、葛坑、盖德4个乡(镇)分别超过166.67公顷,三班、南埕、杨梅、汤头、国宝、春美6个乡(镇)分别超过66.67公顷;投产面积400多公顷,产量5000多吨。
  第二节 黄花菜
  德化县很早就有农地套种黄花菜的历史。20世纪末,全县常年种植黄花菜近万亩,主要集中在春美乡古村、梁村、上春、春美村和大铭乡金黄村以及汤头乡等。2002年后,县政府出台特种种植物政策性鼓励措施,调动农民种植黄花菜积极性。2007年,县成立黄花菜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领导小组,加强黄花菜标准化生产领导。全县黄花菜种植面积1200多公顷(其中春美乡建设黄花菜基地900多公顷),总产干菜600吨。春美乡引进台资企业建立鑫春美(泉州)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采用电热烘干黄花菜以及包装加工新技术。是年,成功注册“十八格”黄花菜商标,并组织申报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十八格”黄花菜获福建省和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定,获评泉州市和福建省知名商标。翌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关于下达第六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的通知》,确定由德化县承担黄花菜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
  第三节 戴云山羊
  德化县很早就有养殖戴云山羊,以家庭散养为主,是福建省地方品种之一。具有抗高温、高湿,适应性强,产肉性能好等特征。德化黑羊,属戴云山羊一个品系。2002年,县畜牧兽医站在盖德乡、三班镇、桂阳乡开展戴云山羊保护区建设调查摸底工作。2003年,农业部和科技部分别派专家到盖德乡、三班镇开展戴云山羊品种资源调查和采集血样(细胞样本)。县组织资源调查,制定戴云山羊地方品种保种方案,提出保种目标、方式及技术指标。确定雷峰镇的瑞坂、荐解、双芹、上寨村,国宝乡的上洋村,赤水镇的东里、戴云村,上涌镇的西溪、后宅村,桂阳乡的陈溪、梓溪村为戴云山羊品种资源保护区。翌年,戴云山羊地方品种列入中国农业出版社的《中国家畜地方品种资源图谱》。2005年,在三班、盖德、
  龙门滩、南埕、水口、杨梅、汤头、桂阳、赤水等乡(镇)共建立30个戴云山羊繁育点,存养种羊2050头。2006年,省畜牧兽医总站和农林大学专家到德化开展戴云山羊品种资源普查,并进行体尺和屠宰测定。2007年,全县饲养戴云山羊2万头,其中饲养50头以上的专业户70户,100头以上的专业户7户。
  第四节 德化黑鸡
  德化黑鸡养殖由来已久,以家庭养殖为主。2002年,县组织到龙门滩镇、雷峰镇、赤水镇收集德化黑鸡种苗,集中到浔中镇石鼓村曾广胜养殖场进行纯种繁育。2003年,省畜牧局专家到县考察德化黑鸡品种资源.(全县有本地黑鸡7844羽),选送黑鸡样品到省质检中心进行肉质化验分析。是年,在龙门滩镇苏洋村建立德化黑鸡保护区,并收集黑鸡种苗由曾宪泉负责纯种繁育。
  2004年,县投资10万元,在三班镇龙阙村征地0.4公顷,建立德化黑鸡原种场。翌年,实施县科技局“戴云黑鸡培育繁殖”项目,收集种鸡2000羽(其中红冠品系黑鸡185羽)进行保种选育。从江苏无锡购买自动化孵化机和出雏机8台进行鸡苗生产。全县建立3个德化黑鸡扩繁场,建设龙阙、上洋、连山、苏洋4个万羽黑鸡饲养示范基地,组建核心保护群1310羽,扩繁黑鸡30多万羽。省畜牧兽医总站江宵兵、省农林大学王长康等专家到县指导德化黑鸡遗传资源普查,并进行相关性能测定。是年,上洋戴云黑鸡养殖基地通过福建省无公害产地、产品认证。省家禽地方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德化本地黑鸡符合《国家畜禽品种审定标准》和《福建省家禽地方品种审定标准》,正式命名为德化黑鸡,成为1982年后全省第二个鸡地方品种。2006年,县政府发布《德化黑鸡标准化综合体》,决定征地0.8公顷,投资百万元,规范化扩建德化黑鸡原种场面积1000平方米;成立德化黑鸡产业合作社,巩固4个万羽黑鸡基地,扩大黑鸡饲养规模;在厦门、泉州、泉港、安溪等地设销售点20多个,拓宽市场,黑鸡产业稳步发展。是年,“德化黑鸡保种与选育利用”项目通过福建省科技厅成果鉴定。福建省技术质量监督局在德化召开“德化黑鸡省地方标准审定”会议,并发布《德化黑鸡综合标准》,作为福建省德化黑鸡生产和依法监督的技术依据。戴云黑鸡养殖公司基地、下寮黑鸡放养场通过福建无公害产地、产品认证。
  2007年,全县建立5个德化黑鸡扩繁基地,形成以龙浔、浔中、盖德、三班、龙门滩、南埕、国宝、赤水等乡(镇)为重点的产业带。全县黑鸡存栏40多万羽,出栏70多万羽,产值6000多万元。是年11月,成功注册《德化戴云黑鸡》商标。同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德化黑鸡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第五节 德化黑兔
  德化黑兔,又称黑毛福建兔。德化县饲养德化黑兔历史悠久。该兔毛色以黑色为主,眼睛的虹膜有红、黑、天篮等色,耳小、直立,被毛粗糙而短,体型较小,成年兔体重为2千克左右,年产3~5胎,胎产4~6只仔兔。2004年前以家庭散养为主。2005年,县组织到盖德、三班、雷峰、南逞、水口、赤水和美湖等乡(镇)开展德化黑兔(黑毛福建兔)地方资源调查。并在赤水镇、美湖乡建立德化黑兔养殖示范村2个,繁育点35个。2006年,省畜牧兽医总站和农林大学专家到德化开展黑兔品种资源普查并进行体尺和屠宰测定。后,成立德化黑兔开发有限公司,投资20万元在国宝乡佛岭村征地0.4公顷,创办德化黑兔保种场,对黑兔品种进行选育和开发。2007年,全县存养德化黑兔种兔5000多只。
  第六章 农业产业化与生态农业
  第一节 农业综合开发
  1991年,县农业综合开发取得显著成效,水果产量同比增长43.12%,茶叶同比增长5.98%,食用菌同比增长166.9%,肉类同比增长10.92%,蛋同比增长7.81%,水产品同比增长2.82%。
  1993年,县成立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农委设立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具体规划和组织实施全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当年,德化县列入国家立项的农业综合开发区,县编制“农业综合开发计划任务书”,抽调64名干部深入基层抓典型,订计划。至1994年,全县实施以毛竹、水果基地建设和食用菌、畜牧水产为重点的山地资源综合开发;建成商品猪、商品禽、食用菌、畜牧、水产五个基地县委农业委员会在三班红洋水库创办种养综合开发实验区,种植柑橘140公顷,茶26.67公顷,果苗15万株,养鱼16.67公顷。建立畜牧场,年供商品猪2500头,肉牛450头。
  1995年,县财政局设立农业综合开发支出项目,投入304万元(其中中央立项投资50万元),用于土地资源开发治理150万元,多种经营及龙头项目154万元。其中投入130万元创办龙头企业——南埕南特乐食品加工厂,建原料基地56.67公顷、加工腌菜池106个、预晒埕3个,置机械设备1套,运输车1辆。
  1996年始,加强综合开发龙头项目投入,鼓励贸、工、农一体化经营。至2002年,投入资金2239万元(其中中央立项投资40万元),引进、推广农作物新品种和畜禽新品种近百个;建立津泉、方兴、泉裕、祥盛等6家龙头企业;县柑橘联社和茶果咨询服务部联合供销社对全县农副产品实行统一收购,销往北京、上海、深圳、福州、厦门、泉州等地。
  2003年始,综合开发重点转向土地资源开发治理。至2007年,投入资金1602万元,其中土地资源开发1434万元,贷款贴息168万元。开发零星土地120公顷,发展德化梨33.33公顷、特早水蜜桃66.67公顷,培育丰产油茶林700多公顷,改造茶果园及新植铁观音茶林533.33公顷;引进4家木制品加工企业,创建朱地农业综合示范场和长基休闲观光农业园;培育省、市、县龙头企业13家,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9个,改造“农家店”64家。
  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
  1999年3月,县成立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和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制定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和龙头企业项目审批、资金补助、税收减免等扶持措施,引导农业逐渐由零星分散向基地化、商品化、专业化发展。当年,创办县茶果园艺服务部,与800多户农民签订产销合同,经营销售茶果、食用菌产品价值1260万元。
  2001年3月,县成立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领导小组,分管副县长任组长,下设办公室。
  2004年后,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农业产业经营模式,按照“自愿、有偿、依法、规范”的原则,引导农民通过转让、入股等方式,流转土地使用权,加快土地连片开发。至2007年,培植上康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戴云食用菌经销公司、龙南真菌工业所、石牛山食品有限公司、祥盛工艺有限公司、林业化工厂、泰源工艺有限公司、华安竹木制品有限公司、泉裕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龙津林化有限公司、百合工艺品有限公司、广达工艺品有限公司、华裕竹制品厂、国英万羽家禽场、戴云黑鸡养殖有限公司、冠林竹木家用品有限公司等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创办津泉、方兴、贵发、十八格4个农场和德化黑鸡专业合作社、德化早熟梨专业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社55家,注册资金2543万元。建立优质稻、德化梨、无公害蔬菜、黄花菜、食用菌、戴云黑鸡等基地,发展专业户5万多户。公司、合作社向专业户提供种苗、技术,签订购销合同,实行保护性收购价,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引导企业立足市场,以销定产,发展“合同农业”“订单农业”,组织企业参加全国农产品博览会、首届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展洽会及上海、重庆、鹰潭、福州、厦门等各种农产品展销会,在广东、厦门、泉州等地建立20多个销售点,在城关、泉州、深圳设特约销售店。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及标准化生产。
  2007年,全县有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6家,县级10家。但在发展过程中,土地流转大多处于自发和无序状态,承包方缺乏长期经营准备,调整产业结构的积极性不高,农业标准化生产程度低,营销队伍活力不强,农产品保鲜加工业、订单农业所占的分量小,难以带动规模化生产,农业产业化进展缓慢。
  第三节 农村沼气建设
  20世纪70年代末,县良种场首建沼气池用于煮饭和照明。因管理和使用等原因,不久废弃。1999年,.赤水乡湖岭村沼气生产试验获得成功。此后,在铭爱村、猛虎村和上涌乡桂格村推广家庭沼气池80口,用于做饭和照明等,节省电力和木材能耗。2005年,县出台《德化县沼气建设规划(2006—2010年)》《德化县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实施方案》,每口沼气池补助800元(2007年提高到1200元),促进农村户用沼气的发展。临近城郊的乡(镇)推广“猪—沼—菜(果、鱼)”模式,其他乡(镇)推广“猪—沼—茶(果、粮)”模式,实现能源循环利用。沼气的开发带动改厨、改厕、改圈,解决了家庭燃料问题,节约能源,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同时,副产品沼液有的供作鱼饲料,有的用来防治果树病虫害。
  2007年,县成立沼气技术服务中心,建立龙浔镇高阳、国宝乡佛岭两个沼气示范村,全县建沼气池775口,总池容6200立方米,年产沼气11万立方米。是年,“一池三改”农村户用沼气工程建设通过市级验收。
  第四节 生态农业
  1997年,县农科所开展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试验,试管苗1级良种生产获得成功。1998年,在铭爱、土坂搭建钢管遮阳大棚,建立一、二级原种繁育基地13.33公顷,生产原种50万粒。1999年,建立千亩原种生产基地,产试管苗100万株,全县推广种植0.4万公顷。经省专家组验收,春薯4号脱毒品种平均亩产1580千克,亩增404千克。省农业部门在德化县召开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现场会,推广德化经验。
  2001年后,县实施“绿色农业”工程,优化农业生产环境,严格按照绿色食品质量标准,加强质量监控,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无公害生产水平。
  2004年,三班镇天马山果林场实施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区项目,建挡水坝3座、引水渠9条,铺设U型槽渠道14千米,埋设管道8千米,建蓄水池15个、沉淀池3个,受益面积53.33公顷。同年,盖德、龙门滩、三班等乡(镇)梨园引进“佳多频振杀虫灯”诱杀果树害虫技术、应用物理方法防治害虫技术,100公顷果园减少喷施杀虫剂2~3次,减少果品农药残留量。
  2007年,台商蔡荣宗投资500万元,在雷峰镇雷峰村创办雷峰永隆养猪场,建设标准化猪舍7000平方米、综合养鱼池塘3公顷、三化池200立方米、污水沉淀处理池6000平方米、80立方米沼气池1口。形成“猪—沼—鱼—果”生态循环、绿色、环保经济体。雷峰镇长基村投入30万元,整合土地16.67公顷,其中花果园6.67公顷,种植果树、茶花等花卉5000多株,建造鱼池0.67公顷,投放鱼苗2万多尾。建成休闲农业观光园。
  至2007年年底,全县有“九仙山”牌德化梨、十八格黄花菜、戴云黑鸡等15个农产品获得福建省无公害产地证书,获得福建省无公害产品证书10个;“英山淮山”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德化梨”“十八格黄花菜”获农业部颁发的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证书。
  第七章 乡镇企业
  第一节 企业体制
  一、乡(镇)办企业
  1988年,全县乡镇企业划分为乡(镇)办、村办、联户、个体四类,全县乡(镇)办企业174家,其中农业企业19家、工业企业109家、建筑企业17家、交通运输企业11家、商业饮食企业15家、服务业企业2家、其他企业1家;从业人数7192人,其中农业企业373人、工业企业4087人、建筑企业2444人、交通运输企业194人、商业饮食企业87人、服务业企业4人、其他企业3人;实现总产值3716万元。
  1989年,德化县委、县政府调整乡镇企业结构,对销路好、经济效益高的产业和产品进行扶持,对经济效益差的企业采取关、停、并、转措施。是年,全县乡(镇)办企业167家,比上年少7家,实现总产值4065万元,比上年增长9.4%。年总收入百万元以上的乡(镇)办企业有:第五瓷厂、三班瓷厂、新亭瓷厂、国宝瓷厂、浔中纸箱厂、雷峰树脂厂和葛坑、三班、浔中乡建筑工程公司等。
  1993年,县政府印发《关于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乡镇企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994年实现产值25599万元,比1993年的13841万元增长84.95%。至1996年,全县乡(镇)办企业总产值连续4年上亿元,累计完成119081万元,平均每年23816.2万元。
  1997年,根据国家统计口径,乡(镇)办企业与村办企业合称为集体企业。全县乡(镇)集体企业582家,从业人员.49210人,完成产值188407万元,增加值达30691万元。
  1998年,县加大乡(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力度,乡(镇)集体企业先后通过改制、被私营企业收购或兼并,乡(镇)集体企业数量逐年减少。1999年,全县乡(镇)办集体企业421家,从业人员32643人,完成产值173688万元,增加值达46982万元。
  2002年,乡镇企业按登记注册类型或国民经济行业分组,不再按集体、私营个体分类。是年,全县乡镇企业6213家,从业人员133033人,完成产值980738万元,增加值266023万元。2005年,全县乡镇企业8403家,从业人员13.13万人,总产值93.08亿元,增加值241852万元。
  二、村办企业
  1988年,全县村办企业313家,其中农业企业74家、工业企业194家、建筑企业2家、交通运输企业7家、商业饮食企业26家、服务业企业6家、其他企业4家,从业人数5612人,总产值1942万元,占乡镇企业总产值20.32%。
  1991年,县委、县政府制定《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村办企业逐年稳步发展壮大。全县村办企业347家,比上年净增51家;从业人数8408人,比上年净增2155人;完成产值6466万元,比上年增长81.37%。
  1992年,全县村办企业365家,从业人数7620人,完成产值9544万元。首次出现产值上千万元的村办企业:福美工艺陶瓷厂1008万元、宝美瓷厂1000万元。
  1993年,全县村办企业392家,从业人数17724人,完成产值23999万元,首次超亿元,占乡镇企业总产值47.19%。至1996年,全县村办企业年总产值连续4年超亿元,累计完成产值142027万元,平均每年35506.75万元。
  1997年,村办企业与乡(镇)办企业合称为集体企业。
  三、联户企业
  1988年,全县乡镇企业中有联户企业143家,从业人数7234人,实现总产值822万元,占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8.60%。
  1990年,全县乡镇企业中有联户企业158家,从业人数2316人,完成产值1869万元。后,乡镇企业中的联户企业快速发展。1993年,全县联户企业257家,从业人数5882人,完成产值7066万元,比上年增长101.66%。
  1994—1996年,联户企业年产值连续3年上亿元,累计完成159350万元,平均每年53116.67万元。1997年统计口径将联户企业与个体企业合并为私有企业。是年私有企业4565家,从业人数32035人,完成产值140646万元。2001年,联户企业改称为私营企业,全县有1311家,从业从数87242人,占全县乡镇企业从业人数69.89%,完成产值525121万元。
  四、个体企业
  1988年,全县乡镇企业中有个体企业3479家,从业人数4123人,完成总产值3079万元,占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32.21%。
  1994年,县政府印发《促进乡镇企业经济发展的十条措施》,个体企业快速发展。是年,个体企业增至4355家,比上年增长51.69%;从业人数增至9427人,比上年增长142.71%;完成产值首次突破亿元,达1.556亿元,比上年增长539.01%。此后,个体企业总产值持续增长。1999年,个体企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达11.4229亿元,增加值达2.7788亿元。
  2001年,全县乡镇企业中有个体企业4718家,从业人数28771人,完成总产值23.4418亿元,增加值6.1214亿元。
  第二节 企业门类
  一、农业企业
  1988年,全县乡镇企业中有农业企业(农、林、牧、渔)93家,从业人员1041人,产值255万元。至1997年,乡镇农业企业以乡(镇)、村办集体企业为主。后,集体企业实行产权制度改革,至2005年,全县农业企业还有58家,从业人员997人,产值21641万元。
  茶场 1996年,台商魏晃桃投资110多万美元独资兴办,以县园艺场即将荒废的茶场66.67公顷为依托,成立德化县天星茶业有限公司。引进台湾制茶机械与技术,茶叶品质得到改善。该公司利用本县山高气温低的特点,新建高山无公害云雾茶基地66.67公顷,茶园总面积达到133.33公顷,年产茶叶100多吨。
  2005年,台商林竹瑞在上涌镇独资成立泉州市千益茗茶有限公司。开发种植台湾软枝乌龙、金萱、翠玉、铁观音等80公顷。
  林场 2005年,全县创办股份合作制林场89个。至2007年,全县有葛坑“七五”林场、杨梅“三八”林场、盖德宝坑林场、汤头湖坪林场、上涌红旗林场、三班东方林场等乡(镇)林场14个,经营面积4873.2公顷。全县有股份合作林场66个,经营面积26456.47公顷;合伙林场11个,经营面积2242.13公顷;个私林场20个,经营面积4221.4公顷;家庭承包经营712个,经营面积11319.47公顷。(详见卷二十内容)
  畜牧场
  2004年,三班镇成立“德化县戴云黑鸡养殖有限公司”。2005年,德化黑鸡被审定为福建省地方保护品种,通过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注册“戴云牌”商标。至2007年,黑鸡存栏7.3万羽,养殖大户100多户。
  2005年,龙门滩镇在霞碧水库(愚公水库)旁建立示范综合养殖场,投入资金20多万元,建立鸭舍4座、1000平方米,黑鸡繁育舍2座、300平方米,运动场1座、100平方米,孵化室1间,自动孵化机2台。饲养白鸭6000羽,土番鸭4000羽,戴云黑鸡种600羽,孵化鸡苗1000羽。年售肉鸭5000羽、戴云黑鸡5000羽、黑鸡种苗5000羽,年产值70余万元,盈利13余万元。
  2005年,盖德乡在下寮村创建下寮山黑鸡放养场,鸡舍7座、1600多平方米,存栏2.5万羽,年出栏5万羽。该场以“公司十农户”的发展模式,已成为科技含量较高、规模较大的标准化放养场。同年2月获福建省农业厅颁布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证书和产品证书。2006年,盖德乡引资150万元建设金豪养殖有限公司,完成牛舍、办公楼等建设,年可出栏肉牛600头。
  养鱼场 1988年,德化县制定水产养殖优惠政策,发展以鳗、鳖为主的高优水产养殖业,至1995年,创建水产养殖业4家。
  1991年,龙门滩水库水产养殖133.33公顷,库区内发展网箱养殖5箱,放养单性罗非鱼2.5万条,年产量23.71吨。
  1993年,浔中镇丁溪村建设养鳖场,面积2.27公顷。1995年,浔中镇隆泰村建成养殖面积2.67公顷的标准化养鳖场。三班镇奎斗村建成1.2公顷的养鳖场。由于市场价格回落,养鳖成本较高,鳖场先后倒闭停产。同年,浔中镇土坂村建成螺旋藻养殖场,面积2公顷,当年生产藻液6吨,后因资金不足而停产。1998年,县水产技术站与东风水库养殖场合作探索倒刺鲃人工繁殖,至2001年获得成功。该项目2003年通过泉州市科技局组织专家验收,为省内首创。
  2006年7月,创办龙门滩镇村兜鳗鱼养殖场,鱼场面积26.67公顷,主要分布于上围、水头、村兜、大溪村的上坪等,总投资560万元。从日本引进鳗鱼苗,鳗鱼长大后出口日本。同月,由仙游县林文庆等人投资560万元创办村兜冷水鳗鱼养殖场。是年,南埕镇特种养殖场引进2000尾澳洲水龙虾试养获得成功。
  至2007年,水口镇的东固水库、双溪口水库、涌口水库均建有淡水养殖场,面积450公顷,放养草鱼、鱼等,年收入200多万元。
  二、工业企业
  1988年,全县乡(镇)工业企业有采矿、化工、陶瓷业、水电、交通运输、竹木加工业等,共738家,从业人员11760人,总产值5777万元,占乡镇企业总产值60.44%,上缴税金350万元,占乡镇企业上缴税金68.23%,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448万元。
  1989—1993年,乡(镇)工业企业从613增至915家,从业人员从12313人增至26945人,总产值比1989年增长479.28%。1994年,县政府制定《促进乡镇企业经济发展的十条措施》,工业企业快速发展。全县乡(镇)工业企业2074家,比上年增加1159家,从业人员37469人,比上年增长39.06%,总产值65481万元,比上年增长65.89%。1995年1月24日,县委、县政府召开改革开放17年来第一次全县企业家大会,会上宣布《关于加快乡镇企业发展的若干规定》(13条);是年,乡(镇)工业企业总产值突破十亿元,实现10.06亿元,比上年增长53.56%。1996—2000年,乡(镇)工业企业从1391家增至1799家,年总产值分别是:15.15亿元、23.31亿元、27.80亿元、36.46亿元、44.39亿元。2001年,乡(镇)工业企业2388家,比上年增长35.14%,从业人员86283人,比上年增长5.79%,总产值532771万元,比上年增长20.02%。
  2002年始,根据国家统计口径,乡镇企业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组,乡(镇)工业企业分为采矿业、制造业两项。是年,乡(镇)工业企业2367家,其中采矿业184家,制造业2183家,总产值630453万元,占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64.28%。
  2005年,全县乡(镇)工业企业2636家,其中采矿业288家,制造业2348家;从业人员103281人,其中采矿业4205人、制造业99076人;总产值604269万元,其中采矿业80159万元、制造业524110万元,上缴税金36844万元,是1988年的105.27倍;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5254万元,是1988年103.16倍;工资总额106481万元,是1988年的78.70倍。
  三、建筑企业
  1988年,全县有乡(镇)建筑企业24家,其中乡(镇)办17家、村办2家、联户5家;从业人员2729人,其中乡(镇)办2444人、村办225人、联户60人;总产值1136万元,其中乡(镇)办1058万元、村办57万元、联户21万元。缴纳税金27万元,获利39万元。
  1989—1993年间,乡(镇)建筑企业全由乡(镇)办、村办。企业数从15家增至18家,从业人员从2332人增至2694人,总产值从1288万元增至3680万元。
  1994年,乡(镇)建筑企业市场活跃,首次出现个体建筑企业。全县乡(镇)建筑企业132家,其中乡(镇)村办20家,联户、个体112家,从业人员2882人,完成总产值5046万元,其中乡(镇)村办企业4176万元,联户、个体870万元。1996年,乡(镇)建筑企业总产值首破亿元,实现1.36亿元。
  1997—1998年,统计口径调整将乡镇建筑业分为集体和私有两部分,两年产值连续累计36297万元,其中集体25971万元,占71.55%;私有10326万元,占28.45%。2002—2005年,乡(镇)建筑企业年均总产值超5亿元,累计达26.79亿元。2005年,全县有乡(镇)建筑企业120家,从业人员6950人,完成产值67899万元。
  四、交通运输业
  1988年,全县乡镇企业有交通运输企业近700家,其中乡(镇)办11家、村办7家、联户11家、个体671家;从业人员983人,其中乡(镇)办194人、村办68人、联户30人、个体691人;实现总收入1378万元,占乡镇企业总收入14.08%比1987年增长76.0%。1989年,全县乡镇企业有交通运输企业510家,从业人员706人,实现年收入23,42万元,其中个体企业年收入达2248万元,占当年乡(镇)运输企业总收入96%,上缴税金113万元,获利润104万元。主要交通运输工具及数量:民用载重汽车398辆、运输用拖拉机1786辆、其他机动车126辆。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带动了全县乡(镇)交通运输业发展。1994年产值突破亿元,实现产值1.046亿元。此后,运输业持续发展,1995—200.1年累计完成产值165608万元,年平均产值23658.29万元。2001年产值比1988年增长27.5倍,其中个体运输企业产值比1988年增长20.6倍。
  2002年始,根据国家统计口径,乡(镇)交通运输企业改称为交通运输仓储业。全县乡镇企业中有
  交通运输仓储业756家,从业人员3873人,总产值42706万元,增加值266023万元。2005年,全县乡镇企业中有交通运输仓储业1180家,从业人员2816人;完成总产值33505万元,是1988年的24.42倍;上缴税金682万元,是1988年的11.18倍;实现利润总额3160万元,是1988年的49.38倍;拥有国家资产原值10853万元。
  五、商业饮食企业
  1988年,全县乡镇企业商业饮食业有2207家,其中个体企业2158家,占97.78%;从业人员2767人,其中个体企业2550人,占92.16%;总收入1019万元,其中个体企业933万元,占91.56%;上缴税金49万元,获利57万元。
  1995年,乡(镇)商业饮食业有2459家,其中个体企业2417家,占98.29%;从业人员14005人,其中个体企业13886人,占99.15%;总产值9106万元,其中个体企业8549万元,占93.88%。
  1996—1998年,乡(镇)商业饮食企业快速发展。3年总产值累计14.17亿元。平均年产值4.72亿元。
  2002年始,统计口径改变,乡(镇)商业饮食企业分为批发零售业及住宿餐饮业。是年,批发零售业有2126家,从业22415人,总产值18.79亿元,上缴税金5323万元,利润总额6454万元;住宿餐饮业有324家,其中餐饮业262家,从业3392人,其中餐饮业2930人;总产值29157万元,其中餐饮业25731万元;上缴税金312万元,其中餐饮业273万元;利润总额1928万元,其中餐饮业1791万元。
  2005年,乡(镇)商业饮食企业有5978家,其中批发零售业5232家、住宿及餐饮业746家;从业人员有17934人,其中批发零售业13121人、住宿及餐饮业4813人;总产值182107万元,其中批发零售业143775万元、住宿及餐饮业38332万元;上缴税金5381万元,其中批发零售业4031万元、住宿及餐饮业1350万元;利润总额12910万元,其中批发零售业9782万元、住宿及餐饮业3128万元。
  六、服务业及其他企业
  1988年,全县乡(镇)服务业及其他企业有理发、刻印、缝纫、修补、烫洗、照相等行业347家,私营和个体经营者占90%以上,从业人员381人,总收入284万元,上缴税金10万元,获利15万元。1989—1997年,乡(镇)服务业及其他企业平稳发展。1997年有843家,从业人员1650人,总产值8116万元。1998—2001年,服务业及其他企业总产值累计11.15亿元,平均年产值2.79亿元。2005年,乡(镇)服务业及其他企业有356家,从业2274人,总产值2.13亿元,上缴税金1493万元,获利2783万元。
  第八章 管理与服务
  第一节 机构
  一、德化县农业局
  1988—1996年,县农业局设办公室、农情室、财务室。1996年,县农业局、经济作物局、畜牧水产局合并,重新组建农业局,内设办公室、政策法规股、农业产业发展股、科技教育与技术监督股。同时,成立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包括农技站、植保植检站、土肥站、经管站、种子公司、农科所,以及乡镇农技站、经管站),经济作物技术推广中心(包括经作站、园艺场,乡镇经作站),养殖技术推广中心(包括畜牧兽医站,畜禽检验站、水产技术站、渔政管理站,乡镇畜牧兽医站)。
  2002年,县农业局定为县政府主管农业的正局级单位,原县农业机械站承担的机械行政管理职能和原县农办承担的农业资源区划职能划入县农业局。2003年,德化县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成立,挂靠政策法规股。2004年,县纪委成立派驻农业局纪检组、监察室。
  2007年,县农业局内设办公室、政策法规股、畜牧兽医股、农业产业发展股、科技教育与技术监督股等职能股室。下辖农业区划办、农机管理站、农机监督管理站、动物卫生监督所等参公单位及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县畜牧站、乡镇畜牧兽医站、农业执法大队、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技术管理站、经济作物站、种子管理站、植保植检站、土肥站、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办公室、水产技术站(加挂渔政管理站牌子)等事业单位。
  二、德化县畜牧水产局
  1988—1995年,县畜牧水产局下辖水产技术站、渔政管理站、鱼种场(三块牌子、一套人员)、畜牧兽医站、畜禽检疫检验站、饲料厂和畜禽种苗场。1996年,县畜牧水产局并入农业局。
  三、德化县经济作物局
  1988—1995年,县经济作物局下辖耕作站和茶果园艺服务部。1996年,县经济作物局并入农业局。
  四、德化县农业机械管理站
  1988年,县农业机械管理站(以下简称“农机管理站”)为局级事业单位,内设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农机监理站。下辖农业机械化服务公司、拖拉机修配厂(拖拉机站)、农业机械培训学校(以下简称“农机校”)等单位。1998年,县农机公司实行企业改制,机构撤销。2002年,县农机管理站并入农业局。2003年,县农机校撤销,校舍划拨给县教师进修学校,教职工由县教育局和县农机站安排。
  五、德化县乡镇企业管理局
  1984年5月,德化县社队企业管理局更名为德化县乡镇企业管理局。1989年9月,局内设秘书股、生产股、计财股、企业管理股4个职能股。1990年增设消防股,并建立德化县乡镇企业消防队。1994年,秘书股改为人事秘书股。1996年9月,乡镇企业管理局更名为乡镇企业局,内设办公室、技术质量管理科、生产安全监督科、经济贸易科、陶瓷管理科5个职能科室。同月,德化县陶瓷管理局成立,挂靠县乡镇企业局,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合署办公;中国德化企业信息网站、德化县企业服务中心相继成立,挂靠县乡镇企业局。2002年3月,执行县委、县政府《关于德化县县级党政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乡镇企业局隶属县经济贸易局,加挂乡镇企业局牌子。至2007年,机构不变。
  乡镇企业管理机构,从1997年起,先后改称为企业管理站、新经济组织委员会、企业委员会、企业服务中心。由管理企业转向为企业服务。
  第二节 农村经济综合管理
  一、减轻农民负担
  1992年,县成立农民负担清理整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县农委。是年始,实行农民负担限额控制,乡统筹、村提留控制在上年人均纯收入5%以内。1994年,在18个乡(镇)设51个农村经济和农民负担调查点,对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水平进行调查监测,县人大、政府、政协先后开展农民负担专项检查。是年,全县“三提五统”(公积金、公益金和管理费;教育附加、计划生育费、民兵训练费、民政优抚费、民办交通费)费用人均15.48元,占上年人均纯收入1.36%;从监测记录中发现,罚款、摊派等社会负担偏重。
  1996年始,县推行农民负担专项审计监督制度及农民负担监督卡制度。统一使用省印制的农民专用收费发票,设举报电话,接待群众来信来访。
  1998年,县执行涉农税费价格“公示制”、农村义务教育收费“一费制”、农村订阅报刊“限额制”等各项制度,开展教育收费、农民建房收费、农村用电收费、农民进城务工收费、农民生产性费用和农村报刊摊派等专项治理。
  2001年,全面推行“三提五统”及“两工”(义务工、积累工)预决算制度,全县乡统筹年人均29.41元,村提留年人均7.07元。全县发放监督卡6.3万份。翌年在上涌、三班两个镇设立30户农民负担监测点,对农民负担水平进行跟踪反馈。
  2003年,执行“五取消、一稳定、一改革”农村税改政策,即取消乡统筹费、农村教育集资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除烟叶及原木收购环节特产税外的其他农业特产税、屠宰税、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稳定农业税政策;改革村提留征收和使用方法。制定《德化县2003年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对全县202个村(居)进行审计,审计金额16293万元,为农民减轻负担892万元,人均减少34元。2004年,全县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18项,降低标准2项,涉及金额200多万元。2005年,免征原木收购环节农业特产税,减轻农民负担214万元。2006年,实行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特产税和屠宰税,农民人均减负64元。
  二、土地承包管理
  1988年后,全县继续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的农村土地双层经营体制。1990年,县委、县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行意见》,进一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2年,建立农业承包合同管理机构208个,其中县1个,乡(镇)17个,村190个,形成农业承包合同三级管理网络。至年底,组织清理承包合同5.76万份,其中50%以上的合同经乡(镇)合同管理机构鉴证。
  1998年,根据中央关于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政策规定,组织第二轮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发放和土地承包合同签订工作。至2003年5月,184个村、1680个村民小组、6.05万农户,签订合同1.23万公顷,分别占应签合同95.83%、97.56%、97.65%和98.76%。浔中镇世科村、后所村、乐陶村、凤洋村,雷峰镇瑞坂村等8个村有历史原因不能全部完成土地延包工作,其他乡(镇)、村都完成经营权证书发放和合同签订任务。
  2004年,县成立土地流转领导办公机构,制定土地流转实施意见。至2007年,县、乡(镇)分别成立农村土地流转指导和服务中心,各村成立服务站,配备信息联络员,健全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网络,并通过德化农业信息网开设“耕地流转”专栏,建立流转资料库,搭建流转信息服务平台。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鼓励农民采取转包、转让、互换、入股、出租等方式,合理流转耕地。全县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面积1006.67公顷,参与流转的农户0.79万户,分别占耕地总面积、总农户数7.08%和12.4%。
  三、财务管理
  1991年,配合农村社教工作,组织村级财务全面清理整顿,清查152个村,清出被拖欠集体资金304万元,收回213万元。
  1992年,村级财务会计按照借贷记账法进行核算。1994年,制定《德化县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规范》,推行“以会计集体办公记账为主,辅以民主理财和审计监督”的农村财务管理模式,全县举办村财务集体办公37次,383村次。农业部《农村财务会计》11期对德化县这一做法作专门报道,向全国推广。
  1995年,县农业局成立农村审计站,相继成立村主任离任审计协调小组、村账镇审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全县范围内推行村账镇审制度。此后,每年确定若干村作为审计示范点,先后对阳山、曾坂、葛坑、霞山、下寮、金锁、潘祠、杨梅、铭爱、久住、南斗、格头、东山洋、浔中、宝美、黄井、尤床、塔兜、琼山、洪田等村进行示范审计。开展4次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
  1996年后,执行财政部《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试行)》,202个村(居)成立村务公开领导小组,推行以财务公开为首要项目的村务公开制度和“农村财务会计任用证”制度。设立村务公开栏,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小组,启用审核专用印章。全年举办村会计集体办公活动500多次,纠正错账300多笔,查处经济问题20多起。1998年,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核定全县乡村集体资产2.03亿元,其中村级集体资产1.14亿元;核实乡村集体固定资产1.28亿元,其中村级集体固定资产0.75亿元。
  1999—2000年,对1998年12月31日前的乡、村两级不良债务进行清理,全县清理1230万元。2001年,农村财务审计涉及金额7028万元,清理不良债务1360万元。
  2004年,制定《德化县村集体财务管理暂行规定(试行)》,推行村会计集体办公记账,信访重点村审计,全县举办村会计集体办公记账活动54期次、审计65个村,纠正凭证审核不严格、记账不规范等问题,加强村集体资产和集体财务管理。
  2006年,推行村集体会计委托代理制度。按照“制止新债、摸清底数、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步化解”的要求,开展村级债务债权清查核实工作,锁定2005年以前债务,严格控制村级发生新债务,并对旧债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化解。截至12月底,全县18个乡(镇)202个村,村级债权总额2127.78万元,平均每村10.53万元;债务总额6077.52万元,平均每村30.08万元。
  2007年,全县18个乡(镇)会计委托代理中心正式运行,聘用代理会计40名,配置电脑、打印机及农村经营管理计算机网络监管系统。202个村(社区)建立村集体会计代理运行机制,在泉州市率先实行村财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监管。
  第三节 农机管理与服务
  一、农机供应
  1988年,县设农机管理站和农机公司,乡(镇)设农业机械管理站,负责农业机械供应。至1996年农机推广和供应成绩突出,获内贸部“全国农业机械流通行业先进单位”表彰。1998年体制改革,撤销农机公司,由原农机公司职工组合成立德化县鑫农机械有限公司和德化源源农机有限公司,从事农业机械供应服务。2003年,乡(镇)农机管理站并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受县农机管理站指导。负责该区域内的农业机械管理与服务,满足群众对农机的需求。
  二、农机培训
  1988年,县农机校负责农技员、拖拉机和农用车驾驶员上岗培训、复训、轮训。1990年,经上级主管部门审定,农业部农机司批准为“四有”(有场地、有设备、有人员、有制度)农机校。至2003年,农机校培训手扶拖拉机驾驶员1126人,农用运输车驾驶员831人,农机员14人,农机、汽车、摩托车修理工236人,乡(镇)农机管理员岗位培训120人,驾乘人员上岗培训403人;汽车驾驶员技术等级培训942人,出租车驾驶员技术等级和岗位培训63人;复训、轮训驾驶员571人。
  三、农机维修
  1988年后,县拖拉机修配厂实行承包经营,从事农用运输车和手扶拖拉机维修。乡村农机维修由乡(镇)农机站和农机维修点负责。1990年执行农业部《全国农机维修点管理办法》,全县审定三级农机维修站8个,核发修理工技术证书12本。18个乡(镇)有农机三级网点33个,专业点7个,持证上岗61人。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机维修服务体系。1993年,县拖拉机修配厂推广使用清洗剂替代清洗用油和SI茶油机节能技术,获农业部节能改造技术推广先进单位称号,并被省农机局审定为农机一级维修网点。1994年后,加强农机维修技术队伍建设,提高维修服务水平,基本满足全县生产需求。2007年年底,全县有三级维修网点30个,获得农机维修技术等级证书110人,其中初级农机修理工67人,中级农机修理工37人,初级轮胎修理工2人,中级钳工1人,中级电焊工3人。
  四、农机安全管理
  1988—1991年,县公安部门负责拖拉机检验,办理报户、过户、发牌证及驾驶员考试、考核工作。1992年7月起,农机监理所受公安部门委托,负责拖拉机检验、办理报户、过户、发牌证及驾驶人员证照办理工作。农用拖拉机上公路行驶仍由公安部门对其交通安全管理。1993年始,施行《福建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理规定》。1994年开展上路检查78天次,查拖拉机1000多台次,罚没款1万多元。1996年对变型运输机(土车)进行注册登记(1998年停止注册登记)。至2007年,拖拉机新车登记3250台,年检8817台,驾驶员年审3857人,换证849本;查出无牌无证的拖拉机235台,逾期未年检66台,擅自改装超标11台,无证驾驶44人,超载拖拉机34台,外籍拖拉机8台,违章载人44人次,分别依法处理;无重大农机事故发生。
  第四节 综合技术服务
  1988年,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继续负责全县农业应用型技术研究,以及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和应用推广。
  1991年后,县成立农业技术服务部、畜牧兽医水产技术服务中心(养殖技术服务部)、柑橘联合社、茶叶联合社、经济作物服务部、食用菌协会、渔业协会、掌瓜协会及庄稼(绿色)医院;建立乡(镇)农技服务指导站18个,咨询服务部13个,农业技术、兽医服务部34个,经联社农业综合服务中心214个,形成县、乡、村三级社会服务体系,推广“五新”技术,为农民提供种苗、机耕、灌溉、植保等技术指导和服务。
  至1999年,开办科技致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116期,开设人工培植牛黄、新法养蜂技术等讲座10多场次,2万多人次获得培训。利用圩日及电视、电台等媒体,开展旱育秧、抛秧、反季节蔬菜栽培、果树花穗嫁接、开心形修剪、无土高产栽培、病虫害防治、肉猪“肥育法”及轻型农机具使用等农业科技知识宣传,提高农民科技种田水平;接受政策法规、农业科技、特色农产品、价格信息、耕地流转等咨询1300人次,接受来电来访748人次,派出技术员100多人次到现场指导解决群众生产中的疑难问题。2000年,县成立农业生产110服务中心,开设农业咨询服务台(“969155”农业服务热线)和德化农业信息网,加强农业信息服务。服务台实行值班制、首问负责制及服务承诺制度。
  2004年,德化县实施农业部农业信息服务“三电合一”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成为福建省唯一的全国试点县,开通农业手机短信服务,形成“三电合一”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至2007年,发布供求信息12条,发送手机短信息9008条;接受来电和网上咨询94866人次,其中来电咨询3200人次;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选派48名技术骨干挂钩18个乡(镇),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基层服务5702人次;组织“五新”技术培训4180场次,受训人数15860人次,开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和产地认证、绿色农产品认证知识讲座数十场次,接受教育近万人次,2500多人取得“绿色证书”;开展科普宣传11场次,播放专题片5辑,发放科普材料3.8万多份,接受咨询1200人次,解决有关问题256个,挽回经济损失2490万元,新增效益6560万元。
  第五节 乡镇企业管理
  一、质量管理
  1988年2月,农业部发出《关于搞好乡镇企业升级工作的通知》,乡镇企业通过升级,增强企业标准化及质量意识。是年,德化县乡镇企业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员,被市标准计量局聘任为工业企业计量定级升级计量评审员,进行乡镇企业的计量定级升级工作。
  1991年,全县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提高企业产品质量管理工作水平。翌年,按农业部规定的基础管理标准,全县乡镇企业通过省级达标验收6家、企业通过市级验收2家,其中被评为市级先进企业6家。
  1993年,全县通过农业部一级基础管理达标验收的企业11家;佳美集团公司获农业部全面质量管理达标认证;获1993年度省级先进乡镇企业单位称号11家。1994年度,省级先进乡镇企业单位有德化县国宝建筑工程公司、德化县汤头建筑工程公司。
  1997年,乡镇企业贯彻落实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工作制度。1998年2月,德化县被省政府评为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县。同年,经省乡镇企业局质量标准处验收,全县16家乡镇企业获农业部TQC认证。1999年,冠福陶瓷有限公司获国家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证书,成为全国首家通过该项认证的耐热瓷企业,18家乡镇企业获得农业部TQC认证。
  2001年,佳美、创意、龙鹏三家集团公司获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铭丰金花纸有限公司、真泰尔陶瓷有限公司2家企业通过农业部TQC认证;创意集团获省技术监督局、省乡镇企业局颁发的质量管理先进单位称号。2003年,德化县龙腾冶炼有限公司、泉州豪富礼品有限公司两家乡镇企业获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2004年,德化冠福现代家用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华鹏、冠福牌日用陶瓷(餐具、茶具)获评国家免检产品。至2005年,全县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35家。同时,全县共有注册商标145个,其中佳美、华鹏2个商标为省著名商标,福康、真泰尔、顺美3个商标为市级商标;获中国名牌产品2项(冠福餐具、茶具)、获国家免检产品3项(冠福餐具、茶具、咖啡具),获福建省名牌产品2项(冠福耐热煲、华鹏日用陶瓷)。
  2006年,博大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获SA8000社会责任标准认证证书,为德化县首家通过此项认证的企业;全县获得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确认的陶瓷企业30家,占全市71.43%、全省66.67%,获证企业建立一套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输美订单大增。2007年,全县有3家乡镇企业获得福建省名牌产品称号,分别是佳美集团公司、龙鹏集团公司和创意集团公司;“龙鹏及图”“Luzerne”“创意及图”“SHISHENGCERAMIC及图”“跨越及图”,以及春美黄花菜“十八格及图”6件商标获评福建省著名商标。
  二、安全管理
  1988年,德化县乡镇企业管理局制定《德化县乡镇企业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实行防火责任制,由主管领导人负责防火工作,要求做到“预防为主、消防结合”。
  1989年5月17日,经省公安厅批准,县成立乡镇企业专职消防队。1993年,突出抓企业的安全生产、防火、.防盗,及时消除隐患,确保安全生产。全县举办3期乡镇企业厂家安全及防火负责人培训班,参加培训人数75人次。
  .1995年,各乡(镇)企业办与县乡镇企业管理局签订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生产安全、消防安全方针。
  1998年,县安全、劳动监察等部门对全县乡镇企业“三合一”“二合一”厂房进行“拉网式”检查,发出整改意见通知书42份,提出整改意见85条。同年,佳美瓷厂、佳艺瓷厂、艺德工艺实业有限公司、宏伟瓷厂、第五瓷厂、凤辉瓷厂6家乡镇企业被泉州市授予第一批“创建乡镇安全生产管理示范企业”称号。
  1999年,继续开展“创安”工作,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职工的创安意识,全县接受教育的职工2.8万人次。雷峰镇乡镇企业管理站获2000年度省乡镇安全生产管理先进单位称号。2000年10月11日下午5时左右,德化县观音岐矿山三班镇瓷土矿5号洞采矿时发生崩塌事故,被埋8人,镇政府、县有关部门组织数百人参加抢救,1人获救,6人死亡、1人失踪。
  2001年,全县上规模的7家乡镇企业均组建专职消防队伍,有成员60多名。同年,全县对乡镇企业开展5次“拉网式”大检查;对德化县盖德有济烟花爆竹厂、赤水烟花爆竹厂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培训人员102人,经考试合格者持证上岗。
  2004年2月14日,龙鹏集团公司下属的福美瓷厂发生特大火灾,财产损失240万元。全县推广“事故隐患和职工危害监控法、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信息卡、危险源点警示卡、安全检查提示卡”等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方法,加大安全监督检查力度,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2007年,全县各乡镇成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行使安全生产综合监管执法权。同年,县安监局组织开展安全生产自查自纠工作,全县自查自纠企业531家,查出隐患621条,整改隐患467条,整改率75.2%。全县企业均建立门卫值班、防火防灾等安全生产制度,添置消防器材,设立安全检查岗位,严格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化。
  三、产权制度改革
  1990年后,集体所有制企业原有弊端逐渐暴露,原有的灵活机制逐渐弱化,企业规模小、设备落后、科技人员不足等,制约着集体企业的发展,企业所有制逐渐向多种形式转变。
  1997年,县开始全面对乡镇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按不同的乡镇企业特点实施不同的改制方案,使企业成为产权明晰、责任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是年,浔中镇办“德化第五瓷厂”,以427万元拍卖给原承包人;龙浔镇宝美村办的停产近两年、亏损70多万元的“宝美瓷厂”以420万元拍卖给佳美集团公司;三班镇办的“新亭瓷厂”拍卖给私人重建豪捷陶瓷有限公司。1998年,三班镇办的“三班瓷厂”以60万元拍卖给私人,重建“真泰尔陶瓷有限公司”。此后,通过产权制度改革,集体所有制企业逐年减少,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全县形成民营企业、“三资”企业、股份合作企业等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产权格局。
  第六节 行政执法
  1998年,德化县贯彻执行《植物检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县农业局配合县人大、工商局等有关部门开展农资市场执法检查,检查畜产品和种子、种苗检疫情况,查处非法经营农业生产资料等不法行为。1999年,开展兽药、生物制品监督检查10次,查处案件55起,罚款15579元。
  2001—2002年,县农业等部门组织开展以“打假护农”为重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政法》《农药管理条例》等执法检查,整顿和规范种子、化肥、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农资市场秩序。破获电、炸、滥捕鱼等渔政案件4起,查处违法违纪案件348起,取缔非法种子销售点2个、非法屠宰场6个,罚没款99969元。
  2003年,县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宣传、贯彻农业法律法规,做好农业行政执法工作,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至2007年,受理违法经营案件57起,其中违法经营农药34起,违法经营种子13起,违法经营兽药6起,违法经营化肥4起。受理行政复议3起,行政诉讼1起,申请强制执行2起,受理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行政复议1起,收缴罚款31.5万元。德化县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获省农业厅“先进单位”称号。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

《德化县志.1988-2007》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政区与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社会团体、金融、农业与农村经济、林业、工业、陶瓷、矿业、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农村小康建设与人民生活、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8-2007年德化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