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财务经费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1208
颗粒名称: 第五节 财务经费管理
分类号: F812.2
页数: 6
页码: 581-58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德化县财务经费管理的情况,包含了行政事业财务管理,社会事业经费管理等。
关键词: 财务 管理 德化县

内容

一、行政事业财务管理
  1988年,贯彻“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根据“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公用经费按“超编按编制,缺编按实际”的方法,实行按人定额、项目包干的预算管理制度。按相应定额控制支出,力求收支平衡。6月21日,县政府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办公室(1977年成立)确定县供销社综合批发站为定点供应单位,供应除小汽车、大轿车外的17种专项控制商品。11月24日,县政府发出从严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的通知,将原19种专项控制商品扩大到29种。
  1989年3月,执行全省统一标准,统一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奖励工资和职工、离退休人员生活费用补贴标准。同年12月,县财政局印发《关于提高会议伙食补助费标准和出差人员实行分餐制的伙食标准有关规定》《关于修订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差旅费开支标准的通知》。
  1990年,工业生产滑坡,企业经济效益下降。财政部门按照“保证重点,兼顾一般,从严控制行政经费”的原则使用资金,严格控制召开各种会议,从严限制各类活动,压缩、精简各种文件、简报,对会议费采取财政审核把关、分管副县长审批的办法,动用预备费和增加拨款执行县长一支笔审批制度。9月7日,县财政局批复招待所恢复为差额事业单位管理,财务上实行以收抵支,差额核补,结余留用。
  1991年1月,修订自行车修理费标准,由每辆每月1元、1.5元提高到3元。9月30日,县政府办、财政局联合制订《关于加强干部外出疗养休养和因公乘坐飞机管理的规定》,以控制行政事业经费的膨胀,压缩非生产性支出。
  1992年12月,县财政局、教育局联合印发《进一步加强教育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对各学校会计机构和人员设置、会计队伍建设、其他相关事项作了明确规定。
  1993年8月,完成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登记工作,清查后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全部资产实有数11632.8万元,比清查前账面数9676.8万元净增1956万元,增加20.21%。
  1994年,县财政部门严格控制行政经费支出,从严控制行政单位安装电话的审批,对领导干部住宅电话费实行定额包干。严格控制外出培训学习,出省参加培训学习,一般干部出差乘坐飞机等经费支出,实行县长一支笔审批制度。7月1日起,泉州市工商局对德化县工商局实行直接领导的管理体制,工商部门人、财、物由市垂直管理,行政事业经费等不再与县财政部门发生领拨关系。
  1995年,为“大办教育年”,县财政除预算安排外,从专项资金中拨出258.8万元,用于改善重点中、小学的办学条件。
  1996年9月,县委办、政府办、财政局联合颁发《关于加强电话费管理的通知》,加强行政单位公费配置无线移动电话、住宅电话以及电话费管理。1997年,开展公用手机、住宅电话调查和清理工作,全县共清缴手机113部、公开拍卖58部,摸清全县公款安装住宅电话845部,各单位清理收回价款36.74万元。
  1998年,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实行“综合财政预算”管理,加强预算内、外资金统一管理,严格控制支出规模,规范支出口径,净化支出内容,优化支出结构,确保收支平衡。10月,印发《关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差旅费开支规定的通知》,规范差旅费报销管理。
  1999年8月,德化县政府采购中心成立。9月,县政府颁发《德化县政府采购管理暂行规定》。10月,县采购中心印发《关于机动车辆保险实行政府统一投保的通知》,规范机动车辆保险险种、金额。全县行政事业单位机动车辆保险,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德化支公司统一投保。
  2002年7月17日,县采购中心为县教育系统校园网的电脑设备举行公开招标采购,标底预算金额381.4万元,实际中标金额295.31万元,节约资金86.09万元。2003年1月1日起,落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7月,县采购工作领导小组更名为德化县政府采购委员会,下设采购办公室、监督办公室和政府采购中心。采购办公室设在县财政局,监督办公室设在县质量技术监督局,采购中心人员从县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物价局、公证处等部门抽调。
  2007年,继续实行《政府采购法》,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资金的管理。
  二、社会事业经费管理
  1999年2月,德化县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成立,制定公费医疗管理新规定,对行政事业单位医疗费用制度进行改革。尔后,确认20家医疗机构为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资格;确认德化县医药公司寿星药店、利民药店、健民药店为德化县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3月,转发《关于加强干部在职参加学历教育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管理的若干规定》,对干部入学申报审批、收费标准和报销作了具体规定。6月,德化县基本建设工程预决算中心成立。12月29日,县教育局、财政局印发《各类考试经费财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范县级以上组织的招生考试、职称考评等经费开支项目、开支标准及使用方法。
  2000年5月,制定《德化县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统一管理和监督全县基本建设工程规模及资金使用。2006年11月,更名为“德化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完善基本建设项目资金使用监管制度。2004年,全县范围内全面启动和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人均月收入低于90元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2005年,县财政局制定出台《德化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试点工作管理办法》,4月,在三班镇、美湖乡开展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保险基金标准每人每年40元,其中县政府补助20元,个人缴纳20元。同年,实行社会保险“五险”合一代征及管理体制,即实行“地税代征,社保支付,财政监督”的新型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管理体制。
  2007年10月,县财政局制定《德化县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和项目区会计核算办法(暂行)》,做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和项目区会计核算工作。11月,县财政局、监察局制定《德化县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国有和集体资产管理。
  同年.11月,财政局成立“德化县财政局重点建设项目资金管理领导小组”,加强对国有土地出让权及其经费、国有和集体固定资产、重点建设项目资金等管理的领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建立国库统一管理工资制度
  2000年6月14日,县政府批准《德化县县级机关国库统一支付工资管理实施细则》,县财政局、人事局、教育局、卫生局、农业局、环保局和森林公安分局等8个单位作为首批试点单位,从7月起由国库统一支付在职人员工资。
  2001年5月,全县教师工资由国库统一支付,人数4770人、月工资额453万元,全县由国库统一支付工资人员占行政事业单位人员81%。同年7月25日,县政府成立“德化县会计委派工作领导小组”,副县长王春金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财政局。8月29日,县政府批转财政局、教育局联合制订的《德化县教育系统会计委派制实施意见》,教育局设置“教育财务会计管理中心”,对全县各类学校实行“财会集中制形式”和“直接管理形式”管理。
  2002年,县直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教育系统教师全部实行国库统一支付工资,人数6455人,总金额9960万元。同年1月,修订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电话费定额报销管理规定,无线移动电话费实行“总量控制,限额报销”,领导干部住宅电话费实行按级别“定额补贴,超支不补”的管理办法。2月20日,政府办批转财政局、人事局、编办制定的《德化县乡镇政府人员工资实行专户管理实施细则》,乡镇一级的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实行工资专户管理,确保工资及时发放。7月16日,转发《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对拖欠工资的机关事业单位实行“四不准”规定实施办法的通知》,即凡拖欠工资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不准领导干部出国,不准购买或更新小汽车,不准新建或装修办公楼,不准以财政性资金搞一般工程项目建设。
  2003年5月16日,县委、县政府成立“德化县会计核算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德化县会计核算改革工作正式启动。6月3日,县财政局设立“会计核算中心筹建工作小组”。8月12日,德化县会计核算中心成立,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经费逐步纳入会计核算中心集中核算。
  2006年4月1日,全县财政全额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全部纳入会计核算中心集中核算。2006年2月20日,县会计核算中心被团省委授予“省级青年文明号”称号。
  四、乡镇财务管理
  1988年,县财政局采用百分制考评办法,对乡(镇)财政所工作进行考评,加强乡(镇)级财政管理工作。1991年1月起,全县各乡镇财政所执行三部分资金分别核算制度,即资金使用、账簿设置、报表报送均体现为预算内、预算外、自筹资金三部分。提高村主要干部补贴标准,由每人每月30元增加到50元。1994年4月,落实省教育委员会、省财政厅制定的《关于理顺教育经费管理体制的意见》,要求各级财政依法足额征收农村教育附加,执行“乡征、县管、乡用”管理形式。农村教育附加只能用于民办、代课教师工资和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平调和挪用。
  1995年,根据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各乡镇采取以会代训、自学等形式,结合村会计集体办公日活动,对村级财会人员进行轮训,提高村级财会人员业务素质,加强村级财务管理。
  1997年4月,县财政局制定《德化县乡镇财政所所长负责制管理考核暂行办法》,强化乡镇财政管理和监督职能,落实岗位责任制。
  1998年3月,县农业局、财政局、监察局联合制定《德化县村级财务规范管理标准》。6月,县政府成立“德化县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10月举办“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村新财会制度业务培训班”,为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全面推行村合作经济组织新财会制度打下基础。
  1999年8月,县政府成立“清理乡村两级不良债务工作协调小组”,领导协调开展全面清理乡村两级不良债务工作,健全集体资产营运机制,减轻农民负担,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危机,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
  2000年1月,全县在任的各村(街)党支部书记、村(居)委会主任每人每月增加工资补贴50元,2005年,每月再增加100元。
  2001年1月,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将财政所若干名事业编制核分到各乡镇。8月,县政府成立“德化县涉农收费公示制度领导小组”,加强对涉农收费公示制度工作的领导,确保公示制度工作的开展。
  2003年3月,县政府制定《德化县财务管理暂行规定(试行)》《德化县村级范围内一事一议筹资投劳管理办法》,规范和加强村集体财务管理及农村村级范围内一事一议筹资投劳管理,维护村民合法权益,保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确定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顺利运行。
  2004年,全县向农民停止征收“三提五统”,即村级三项提留和五项乡统筹规费。
  2006年5月,下达2006年村级组织、社区居委会运转经费,村级稳定收入低于1.5万元的建制村补助1.5万元,收入1.5万元以上的建制村不予补助,对全县11个社区,每个社区居委会每年补助0.74万;对200户以下的建制村,县财政补贴人员工资3人,201~500户的建制村补贴4人,501户以上建制村补贴5人,其中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每人每月补贴250元,其他村干部每月每人补贴100元。10月8日,县政府制定《德化县村集体会计委托代理制度暂行规定》,在全县范围内推行村集体会计委托代理制度,实行“五统一”管理:统一财务制度、统一票据管理、统一会计核算、统一财务公开、统一建档。2007年1月起,乡镇会计代理服务中心正常运行。
  五、企业财务管理
  1988年,县进一步完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3月,县政府规定,从1987年企业留利中提取5%作为承包经营者的奖励基金,由县经济委员会负责集中使用。全县已承包的国有商业企业,建立经理(厂长)业务活动基金,按销售总额分两档比率计算提取,即销售总额在500万元以下(含500万元)的部分按3%,超过500万元以上的部分按10%分季预提,年终结算。6月1日,县政府制定《关于完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奖惩办法的暂行规定》。7月起,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技术开发任务重的国有工业企业,从销售收入中提取不超过1%的技术开发费,专项用于研究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10月,外贸企业财务体制下放到县,财务上与县财政挂钩。财务实行“上缴利润包干,超收全留,一定二年”,年上缴利润基数为11.05万元,留归单位利润按公司发展基金占50%、福利基金占20%、奖励基金占25%、经理基金占5%分配。10月27日,县劳动局、财政局、工改办批复德化瓷厂等14家国有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办法。对尚未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办法的企业,从当年开始,一律实行工资总额包干办法。
  1989年,将1988年下放给企业的国有企业税后留利的“三金”比例分配权重新收回,由财政、主管部门核定比例,把税后留利资金的大部分用于扩大生产、开拓市场、创新发展的需要。
  同年,县财政局在全县国有企业中全面推行全员风险基金抵押制度,实行全员风险基金抵押的企业5户,共交纳风险基金70万元;对粮食部门实行“平价指标控制、议价经营、超收多留”的办法,调动粮食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和扩大经营的积极性,全年粮食企业实现议价利润40万元,是1988年实现利润的1.65倍;探索发展股份制企业,提供扶持资金,支持创办碳化硅厂、造纸厂、炻器厂、酒厂分厂等4家企业,开辟新财源。
  1990年,在国有工业企业中实行新产品开发奖励办法,企业可从新产品销售收入中提取1%的奖励金,用于奖励新产品开发和研制有功人员。
  1991年,县财政局坚持以“稳定政策、兴利除弊、分类指导、多作贡献”为原则,以“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收多留,欠收自补”为指导,在承包形式中,全面推行全员承包;在基数上,实行递增包干,全面落实国有工交企业第二轮承包经营责任制。成立扭亏增盈办公室,开展扭亏增盈,挖潜清欠工作。核实全县预算内工交企业积压物资97.65万元,批准报废62.26万元,清理各种欠款252万元,呆账11万元。1月,县财政局核定德化瓷厂1990年企业留利“三金”比例,即生产发展基金20%,职工福利基金80%,兼顾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利益,保持职工生产积极性。11月,批复1991年德化瓷厂、第二瓷厂等21家国有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办法。
  1993年,改革企业财务制度,全面实施财政部颁发的《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以及行业财务会计制度。5月,县铁厂进行清产核资工作,组建县内第一家股份制企业,拉开全县国有企业改制的序幕。
  1994年,取消企业税利承包办法和税前利润还贷规定,执行统一所得税制,实行规范的税后利润分配办法。财政部门与经委联合制定国有企业厂长、经理经营目标考评办法,以调动企业厂长、经理积极性。推进粮食企业改革,帮助扭亏增盈,粮食企业连续十年无政策性亏损挂账。国有企业产权登记年检65家,登记资产总额7516万元,资本金6618万元;对6家企业用国有资产进行抵押、转让进行评估,资产值从评估前的57万元增至评估后的324万元,增值率570%;3月,8家国有企业进行全面清产核资试点工作。1995年1月,县内国有企业全面开展清产核资工作。
  1996年,县政府成立“德化县实行‘四个一’税费征收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德化县税费征收卡”实行“四个一”企业税费征收办法:即一份“德化县税费征收卡”,一个申报大厅,一个行政规费征收,管理站,一条龙服务,加强对企业规费征收工作的领导。
  1997年,采用抵押租赁、承包经营、拍卖转让、依法破产等形式完成18家国有、集体企业转制改制工作。1月,省财政厅、省地方税务局同意福建省阳山铁矿1997年年底前对其铁矿石资源税,在按1994年财税字第041号文规定减征40%基础上再予以减征20%,即按规定税额40%征收铁矿石资源税。4月,县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联合印发《关于扶持企业发展优惠政策实施办法的通知》。6月28日,成立德化县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受政府委托管理国有资产。
  1998年,县财政局配合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县机械厂、运输公司、商业企业、物资企业、燃料公司、粮食企业、农口企事业单位等的改制转制工作。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为重点,按照“四分开一完善”的原则,贯彻落实“三项政策、一项改革”措施。粮食企业实行政企分开,建立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新机制,顺利完成粮食收购任务。5月27日,县物价局、监察局、财政局颁发《关于试行企业交费登记卡制度的通知》,在全县企业中试行企业交费登记卡制度(根据1997年度县政府表彰的纳税上30万元的企业,暂定78家),制止机关单位向企业乱收费行为,减轻企业负担。
  1996—1998年,根据抓大放小,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的原则,从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国有企业职工身份改变入手,通过资产转换,配股入股以及买断职工国有身份等形式,促进国有小企业改制,盘活资产存量,提高经济效益。其间,先后有德化县酒厂、彩印包袋子厂、第二瓷厂、水泥厂、印刷厂、炻器厂、物资公司、机械厂、运输公司、冶炼有限公司(二次改制)、木材公司、建材经营部、造纸厂等企业改制,或公开拍卖转让或对外租赁承包。
  1999年3月,县政府成立“德化县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基金挂靠在县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困难的问题。5月25日,县财政局、劳动局、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企业发放住房补贴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企业单位的干部、固定职工、合同制职工及离退休干部、职工以不超过当月工资总额或退休费(包括各类补贴)的8%计算补贴,从1998年10月1日起施行。
  2000年1月,县百货公司(含华友公司)、五交化公司、饮服公司、糖业烟酒公司、食品公司、陶瓷公司、燃料公司、医药公司8家国有企业委托县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经营管理。8月,县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参股组建福建省德化鑫阳矿业有限公司,出资300万元,拥有鑫阳矿业有限公司10%的股份。11月,德化县国有企业资产财务监管小组成立,财政局副局长戴志辉任组长。12月,县科学技术局、财政局联合成立“德化县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资金管理中心”,制定《德化县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暂行规定》。
  2001年5月,制定《关于德化县地方储备粮管理方案(试行)》,10月起将原浔中粮站10号仓库、赤水收储站综合楼店面(8间)划归收储企业,作为储备粮专用仓库。7月,县政府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通知》。10月,县劳动局、财政局批复同意县电力公司、医药公司、自来水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实行工资总数包干管理办法。
  2002年,瓷都酒店、德化宾馆、石龙水泥有限公司和外贸公司完成改制。2003年1月,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和财政局制订《关于德化县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筹措方案》,协同做好下岗职工补偿金管理和发放工作。根据国有(小型)企业的特点,采取因地制宜“一厂一策”的办法进行改制,协调做好企业改制后国有资产管理、下岗职工补偿金发放等工作。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政区与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社会团体、金融、农业与农村经济、林业、工业、陶瓷、矿业、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农村小康建设与人民生活、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8-2007年德化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