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市场准入与执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1185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市场准入与执法
分类号: F273.2
页数: 3
页码: 555-557
摘要: 本节记述德化县市场准入与执法概括了市场准入管理、生产加工环节食品监管、执法打假。
关键词: 德化县 质量技术监督 市场执法

内容

一、市场准入管理
  1988年,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贯彻落实国家生产许可证管理制度和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制度,对市场销售产品生产许可证、强制性认证、QS标识、能效标识、进口产品中文标识等有关产品市场准入规定进行检查,严禁未取得生产许可证、强制性认证、能效标识产品和无QS标识产品、“三无”产品(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进口无中文标识产品和食品标签标识不全食品等流入市场。当年,查获不符合安全性能的插头插座990件。1989年,查获不符合安全性能或“三无”低压电器366台件。
  1992—1996年,查获无生产许可证的化妆品、计电器等2000多件。2000年,原由行业主管部门受理和发证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受理工作,划归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统一管理。
  2001—2005年,指导德化县水泥厂的水泥产品、宝源酒业有限公司的白酒、隆泰化工有限公司的过氧化氢(又称“双氧水”)、青草明芳化妆品有限公司的化妆品、瓷都眼镜店5家申请并获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2006年,查获无(标注)生产许可证的摩托车螺帽和眼镜片等产品160件、无中文标识进口酒18瓶、“三无”食品350多包。2007年,查获无标注生产许可证标识的摩托车头盔、刹车皮、离合器等产品400多件、无标注强制性认证(3C认证)的儿童玩具300多件,取缔无生产许可证生产加工白酒窝点1个。
  二、生产加工环节食品监管
  1996年,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从实施食品市场准入管理入手,抓好对生产加工环节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组织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包装标识审查认可,其食品包装标签标识符合食品标签标注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通过食品标签审查认可的食品加工企业19家。
  2001年起,国家质检总局先后将米、面、食用油、肉制品、膨化食品、豆制品等28类食品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采取审查生产条件、强制检验、加贴标识(QS标识)等措施,对生产加工食品企业实施监督管理。按照要求,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全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调查并建立档案。
  2007年,全县共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6家,其中饮用水企业3家、茶叶1家、大米1家、白酒1家;小作坊30家,其中糕点加工点17家、茶叶3家、肉制品2家、米面制品3家、花生油2家、辣椒酱1家、水饺1家、豆浆1家。根据食品市场准入制度,指导督促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申请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办理QS证书。同时积极鼓励小作坊加大投入、完善生产必备条件,规范生产,其中办理QS证书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9家。对于无法达到取证条件的小作坊,采取定期巡查和加强食品抽检力度等办法进行管理。同年,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规范小作坊加工条件,督促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台账,并通报有关部门;组织指导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制定、修订企业食品标准并按标准生产,保证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食品质量。同时,县政府向乡镇政府下发“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生产加工质量安全责任书”,聘任指定乡镇食品安全协管员,建立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对抽检不合格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处罚。同年,立案查处8起,罚没款0.66万元。
  三、执法打假
  1988年,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强制性认证产品、强制性标准产品、生产许可证产品等涉及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影响国计民生的产品,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产品进行整治。通过日常监督检查、定期抽检和假日执法大检查,为社会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开展电工产品、皮革人造革、钢筋水泥建材产品、夏秋季饮料、农资(化肥农药)产品等产(商)品质量的监督检查。
  1988年后,县工商局在集贸市场设置公平秤,在春节前后设立计量监督服务岗,为市场交易计量提供监督服务。
  1993年后,县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规定》,组织执法人员对集贸市场摊点销售物品的重量情况进行监督抽查,经常对金银首饰店的金银首饰、药店贵重药材的重量进行监督抽查,打击短斤少两违法行为。按照《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对瓶装液化气、化肥、种子、大米、袋装水泥、食品饮料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定量包装商品进行监督检查,制止计量欺诈行为。
  1998年起,每年根据季节性特点组织相应产品专项监督检查,春季组织对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专项检查,夏秋季组织对食品、饮料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检查,重大节日诸如中秋、春节等期间开展月饼、酒类等节日热销商品的专项检查。
  1999年,根据上级部门开展“质量放心工程”部署,对列入“质量放心工程”实施项目产品的食用油、饮用水、热水器、眼镜、农药、化肥、钢筋、酱油、白酒、汽油等产品质量进行专项整治;同年,对消费者反映强烈的手机电池、水暖器材、汽配件等产品质量进行检查;根据山东孔府家酒集团公司和江苏洋河集团公司的举报,查获假冒孔府家酒223箱、假冒洋河四季春155箱,维护两个公司的合法权益。
  2000年,对非B瓶装酒专项检查,查获非B瓶装啤酒225箱,对直排式热水器专项检查,严禁已明令淘汰的直排式热水器在市场上销售。根据群众举报,查获假冒五粮液、剑南春、茅台、泸州老窖等名优白酒575瓶,打击经销假酒违法行为。
  2001年,开展“为了孩子、为了明天”“查汽配、保安全”“饮净水,保健康”“查农资、保夏种”“查建材、保建设”“查假冒、保名优”等专项打假活动。根据群众举报,检查并端掉伪造产品产地、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的纸制品加工点2家,查处无证生产矿泉水生产点1处,查封利用废旧轮胎炼制劣质土炼油工场3家,查获外来土炼油19吨,维护燃油市场秩序。
  2002年,开展对城区3个农贸市场的商品质量专项检查,严禁无产品合格证、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不符合产品标签标识的工业产品进入农贸市场,开展农贸市场、成品油市场、建材市场和旅游市场商品专项治理。
  2003年,对防治非典型性肺炎相关产品口罩、体温计、消毒液、洗涤用品等产品质量专项检查。开展装饰装修材料及建筑用低压电器、电线电缆产品质量专项检查,查处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地条钢的违法行为。
  2004年,全面推进实施县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开展奶粉及儿童食品专项整治,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监控,对流通领域违反食品标签标识食品查处力度。继续加强对县内冶炼和铸造厂的监督,开展打假保名优专项活动,对中国名牌标志、国家免检标志、3C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专项检查,维护名优企业合法权益。开展燃气热水器、嵌入式液化气灶具产品强制性规范专项检查,查处经销嵌入式液化气灶具无熄火安全保护装置的违法行为经销企业18家。
  2005年,开展食品添加剂“苏丹红”专项监督检查。对化肥强制性标准专项检查,责令有关农资经销单位退回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化肥34.2吨。开展土炼油厂专项检查,取缔土炼油厂3家,查处经销土炼油个体户2家。
  2006年,云燕水泥厂水泥产品质量出现较大波动,有劣质水泥流入市场。县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强化监督,督促云燕水泥厂落实技术改造,加强质量管理,稳定水泥产品质量,及时查处劣质水泥的去向及使用情况。
  2007年,对10类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产品质量进行专项整治,对电脑耗材产品进行专项检查;查获五粮液、水井坊等假冒酒200多瓶、伪造冒用商品条码电脑耗材产品标值0.9万元。20年间,共监督抽检产品质量2932批次,立案查处产品质量案件311起,现场处罚347起,罚没款125.5万元,没收过期变质及假冒伪劣产品标值35万多元,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政区与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社会团体、金融、农业与农村经济、林业、工业、陶瓷、矿业、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农村小康建设与人民生活、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8-2007年德化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