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经济成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115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经济成分
分类号: F124.1
页数: 2
页码: 516-517
摘要: 本节记述1988年至2007年德化县经济成分情况,国有商业供销系统全面改制,工业企业完成改制工作。
关键词: 德化县 经济成分 经济结构

内容

1988年,全县有766家工业企业,其中全民所有制27家,集体所有制303家,其他形式所有制436家。初步形成以轻工业为主体的多种经济类型并存的工业体系。农村进一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制。1990年,流通企业实行多种形式经营责任制。各种经济类型的商业零售额与1985年相比,全民所有制增长35.52%占全社会零售总额由30.92%下降为17.8%;集体所有制增长70.16%,所占比重由40.33%下降为29.15个体增长334.39%,所占比重由28.75%上升为53.05%。当年,外商投资企业13家,其中陶瓷业6家、服装业3家、竹制品2家、其他2家,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7.34%。
  “八五”期间,开展“乡镇企业年”活动,制定实施“促进乡镇企业、个体经营经济发展的十条措施”。1995年乡镇企业出口交货值占全县出口供货总值的比重由1990年的60.59%上升为85.0%。当年全县工业总产值9.39亿元,国有经济占22.15%、集体经济占9.33%、个私合作经济61.80%、其他经济6.72%;全社会消费品零售3.23亿元,国有企业占13.52%、集体企业占14.57%、个私合作企业占21.51%、其他类型企业占50.41%。
  1996年起,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完成第二瓷厂、彩印包装厂、铁合金厂转制工作。1997年,采取抵押租赁、股份合作、拍卖、转让等形式,对国有工业企业资产实行重组,全县16家工业企业完成改制工作。1998年国有商业企业改制进入实施阶段,至2000年,全面完成52家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同时农村开始新一轮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发放和土地承包合同签订,为土地合理流转、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平台。同年年底,全县工业总产值29.93亿元,工业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占2.17%、集体企业占3..24%、股份合作经济占6.89%、联营经济占1.93%、个私经济占66.42%、港澳台投资企业占3.94%、外资投资企业占2.5%、其他经济占12.91%。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7亿元,国有企业占10.10%、集体占12.33%、个体私营占38.3%、其他占39.03%。
  2001年,国有商业供销系统全面改制,由县国投公司托管,二轻系统集体商业全按照“固定资产租赁、流动资金自筹定额抵押承包、职工全员接收”原则进行改制。全县城乡个体批发零售、餐饮业的商户2796户,从业人员4500人,注册资金2319万元。
  2004年,县成立土地流转领导办公机构,当年创办雷峰镇朱紫村津泉、方兴和春美十八格农场。
  200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66.68亿元,国有经济占2.41%、股份合作占8.37%、联营3.27%、个私占54.27%、其他经济占31.69%,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75亿元,国有企业占7.0%、集体占3.16%、个体私营占73.58%、其他占16.26%。
  2006年,德化黑鸡农业合作社、德化早熟梨专业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社55家,注册资金2543万元;德(化)台(湾)农业企业5家,投资1700万元。同年,县成立林权交易综合服务中心,注册林业专业合作社46家,发放林权证3577本;三资企业累计159家,总产值15.15亿元。2007年,新注册林业专业合作社66个,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家,实际到资860万美元。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政区与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社会团体、金融、农业与农村经济、林业、工业、陶瓷、矿业、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农村小康建设与人民生活、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8-2007年德化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