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111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机构
分类号: E289
页数: 3
页码: 489-491
摘要: 本节记述了德化县军事领导、办事机构等情况。
关键词: 德化县 军事 机构

内容

一、领导机构
  (一)县委人民武装委员会1988年7月,中共德化县委发出《关于调整中共德化县委人民武装委员会成员的通知》,成员由12人组成,主任为县长郑来兴,设副主任3名。1991年7月,中共德化县委发出《关于调整中共德化县委人民武装委员会成员的通知》,成员由19人组成,主任为县长傅镛堃,设副主任3名。1992年8月,中共德化县委发出《关于调整中共德化县委人民武装委员会成员的通知》,成员由19人组成,主任为代理县长吴汉民,设副主任3名。1993年7月、1994年4月,中共德化县委先后发出《关于调整中共德化县委人民武装委员会成员的通知》,成员分别由19人、20人组成,主任均为县长林宝浙。分别设副主任3名。1997年10月,中共德化县委发出《关于调整中共德化县委人民武装委员会成员的通知》,成员由20人组成,主任为县长许昆贞,设副主任3名。1999年3月、2000年8月,中共德化县委先后发出《关于调整中共德化县委人民武装委员会成员的通知》,成员分别由20人、25人组成,主任均为县长杨益民。分别设副主任3名。2001年12月,中共德化县委人民武装委员会与德化县国防动员委员会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第一主任为县委书记许昆贞,主任为县长杨益民。
  2004年2月,中共德化县委人民武装委员会与德化县国防动员委员会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县委书记许昆贞任第一主任,县长李辉跃任主任,县人武部部长罗锋任常务副主任。
  2007年5月,中共德化县委人民武装委员会与德化县国防动员委员会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第一主任为县委书记陈全顺,主任为县长李辉跃。
  (二)县国防动员委员会
  1996年1月27日,中共德化县委发出《关于成立德化县国防动员委员会的通知》,成员由25人组成,县委书记吴汉民任第一主任,县长许昆贞任主任,设副主任3名;县国防动员委员会下设5个办事机构。同年6月,增设1个办事机构。
  2001年12月,中共德化县委、德化县人民政府、德化县人民武装部联合发出《关于调整县国防动员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成员的通知》,由29人组成,县委书记许昆贞任第一主任,县长杨益民任主任,县人武部部长罗锋任常务副主任。县国防动员委员会下设7个办事机构。同时,中共德化县委人民武装委员会与德化县国防动员委员会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2004年2月,中共德化县委、德化县人民政府、德化县人民武装部联合发出《关于调整县国防动员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成员的通知》,由31人组成,县委书记许昆贞任第一主任,县长李辉跃任主任,县人武部部长罗锋任常务副主任。县国防动员委员会下设9个办事机构。同时,中共德化县委人民武装委员会与德化县国防动员委员会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2007年5月,中共德化县委、德化县人民政府、德化县人民武装部联合发出《关于调整县国防动员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成员的通知》,由35人组成,县委书记陈全顺任第一主任,县长李辉跃任主任,县人武部部长詹守康任常务副主任。至是年,县国防动员委员会下设的9个办事机构不变。同时,中共德化县委人民武装委员会与德化县国防动员委员会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三)德化县人民武装部
  1986年6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德化县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其全称“福建省德化县人民武装部”机构为单设的副县级单位。县人武部既是地方党委的军事部门,又是地方政府的兵役机关,仍接受军分区、,县委、县政府双重领导。县人武部内设办公室、军事科、政工科,均为正科级,下辖18个乡(镇)人武部。1996年4月1日,德化县人民武装部收归军队建制,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省德化县人民武装部”,
  受上级军事机关和县委、县政府双重领导,县委书记兼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为正团级单位,设军事科、政工科、后勤科,均为正营级;增设民兵军事训练基地主任、民兵武器装备仓库主任各1名。至2007年机构编制不变。
  (四)县国防教育领导小组(委员会)
  1989年2月,中共德化县委发出《关于成立国防教育领导小组的通知》,组长由县委书记梁奕川担任,设副组长4名。其成员由县委办、政府办、县人武部等11个单位负责人组成。1991年8月,中共德化县委、德化县人民政府调整国防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县委书记郑来兴任组长,设副组长3名。1993年7月,中共德化县委、德化县人大常委会、德化县人民政府和德化县人民武装部联合成立德化县国防教育委员会,县长林宝浙任主任,设副主任4名。
  1994年6月、1997年2月、2000年8月,中共德化县委先后发出《关于调整县国防教育委员会成员的通知》,主任分别由县长林宝浙、许昆贞、杨益民担任,副主任由县委宣传部部长、县人武部部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政府副县长担任。成员由县委办、县政府办、县委宣传部等19个单位人员组成。
  随着人员调整变动,县国教育领导小组成员作了相应调整充实。至2007年机构不变。
  二、办事机构
  (一)县支前办公室
  1961年,县支援前线办公室(以下简称“县支前办”)成立。1973年,县“支前委员会”成立。至1981年,县支援前线办公室仍单独设立。1988年,县支援前线办公室单独设立,地址在县政府大院内。1994年4月,县支前办并入县民政局,规格为股级。1996年1月27日,德化县国防动员委员会支前办公室成立,其成员由县支前办、县人武部后勤科有关人员组成,属县民政局内设股室。1997年6月19日,县支前办挂靠县民政局优抚安置办公室,属县民政局内设股室。2002年8月,由县民政局移交县政府办公室。2003年3月,县支前办,规格为正科级,设主任1名。至2007年机构编制不变。
  (二)县人民防空办公室
  1988年至1996年5月,县人民防空工作由县政府、县人武部主管。1996年6月28日,县委下发《关于调整充实德化县国防动员委员会的通知》,在县人武部军事科设立人民防空办公室,为县国防动员委员会的办事机构。2000年8月,县人民防空办公室改为挂靠县政府办公室。2002年3月,县级机构进行改革,成立德化县国防动员委员会人民防空办公室,为县国防动员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同时是县政府主管人民防空工作的议事协调办事机构,规格为正科级。2006年1月,县人民防空办公室增加机关事业编制。
  (三)综合办公室
  1996年1月27日,在县人武部军事科设立德化县国防动员委员会秘书组,负责县国防动员委员会的日常事务和综合协调工作。2001年12月,秘书组更名为综合办公室,实行军地合署办公。至2007年,综合办公室专职秘书由县政府办公室、县人武部军事科各指定1人担任。
  (四)县人民武装动员办公室
  1996年1月27日,德化县国防动员委员会人民武装动员办公室成立,设在县人武部军事科。其成员由军事科有关人员组成。至2007年,机构不变。(五)县经济动员办公室1996年1月27日,德化县国防动员委员会经济动员办公室成立,设在县计委(1997年更名为县计经局,
  2002年改为县发展计划局,2005年改称县发展和改革局)。其成员由县计委、县人武部后勤科有关人员组成。至2007年,机构不变。
  (六)县交通战备办公室
  1996年1月27日,德化县国防动员委员会交通战备办公室成立,设在县交通局。其成员由县计委、交通局、建设局、公安局、电信局及县人武部后勤科有关人员组成。至2007年,机构不变。
  (七)县政治动员办公室
  2001年12月5日,德化县国防动员委员会政治动员办公室成立,设在县人武部政工科,实行军地合署办公,主管全县政治动员和国防教育工作。其成员由县委统战部、人事局、教育局、民政局、文体局、公安局、司法局、广电局、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县双拥办、国防教育办及县人武部政工科有关人员组成。至2007年,机构不变。
  (八)县科技动员办公室
  2002年9月21日,德化县国防动员委员会科技动员办公室成立,设在县科技局。其成员由县科技局、县人武部有关人员组成。至2007年,机构不变。(九)县信息动员办公室2004年2月12日,德化县国防动员委员会信息动员办公室成立,设在县发展计划局,其成员由县发展计划局、经贸局、广电局、电信局、移动通信公司、联通公司和县人武部军事科组成。至2007年,机构不变。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政区与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社会团体、金融、农业与农村经济、林业、工业、陶瓷、矿业、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农村小康建设与人民生活、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8-2007年德化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