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法制宣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110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法制宣传
分类号: D926.1
页数: 3
页码: 479-481
摘要: 本节记述了德化县1988年至2007年的“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普法教育的宣传情况。
关键词: 德化县 司法 宣传

内容

一、“一五”普法教育
  1988—1990年,县委宣传部、县司法局继续组织开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核心的“十法一例”为主要内容的“一五”普法宣传教育。发放《职工读本》《农民读本》《十法汇编》,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印制发放《农村普法及法律常识》《个体工商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等,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制录像,印发《法纪选编》《九法一例问答》《普法必读》等材料,重点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县党政机关、工矿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完成“十法一例”(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婚姻法、继承法、经济合同法、兵役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法律知识教育,农村城镇居民完成“四法一例”(宪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婚姻法、福建省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知识教育。
  二、“二五”普法教育
  1991—1995年,开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核心、专业法为主要内容,以领导干部、青少年
  (特别是在校生)、执法人员为重点对象的“二五”法制宣传教育。其间,县委、县政府批转县“二五”普法规划,县人大十二届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并由县政府发布《德化县依法治县实施方案》;着重抓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两本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讲话》《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若干问题讲话》)的学习宣传,采取“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法宣传活动,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培训班,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土地法律法规等测试,县有线电视台、广播电台分别开设《地税之窗》《工商行政管理法规》《妇女天地》等栏目,开展法制宣传;以试点带动全面,开展“依法治村、民主管理”“企业学法用法、依法治厂”活动。
  三、“三五”普法教育
  1996—2000年,实施从依法治国的高度出发,全面推进各项事业的依法管理为目标的“三五”普法教育规划。确定领导干部、司法行政执法人员、国家公务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青少年特别是在校学生等5种为普法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确定县工商局、盖德乡政府等单位为“三五”普法和依法治理试点单位。其间,县人大第十三届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继续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县政府制定《关于依法行政的实施规划》,县委办下发《关于开展“三五”普法测试的实施方案》,县司法局制定《德化县“三五”普法合格单位标准》。开辟普法阵地,在《德化报》设“法治之窗”,在广播电台设《法制天地》专栏;组建“学法律、讲道德”宣讲团,到各乡(镇)、各中小学校作巡回报告;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宣传《福建省计划生育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等法律法规;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科技法规宣传周及“学习交通法规,告别不文明交通行为”为主题的宣传月等活动。以辅导报告等形式,在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讲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法律法规;组织执法单位系统学习《福建省行政执法程序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等法律法规;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在企业举办外来员工法律知识讲座;组织“治安副校长”定期到学校上法制课,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活动。
  四、“四五”普法教育
  2001—2005年,开展以各级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司法行政执法人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外来人员的学法用法和“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由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向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转变、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制手段管理的转变、提高全体公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提高社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为目标的“四五”普法宣传教育。征订发放《社会主义法制理论读本》《企事业常用法律案例图片》《WTO基本知识问答》《城乡常用法律知识问答》《企事业常用法律知识问答》《宪法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知识问答》《预防职务犯罪常用法律知识问答》《依法行政通用知识读本》等,组织编写《普法学校宣讲读本》《企业职工常用法律知识问答》等。县委、县政府转发《关于在全县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作出《关于在全县公民中开展“四五”普法教育的决议》,制定《关于在“严打”整治斗争中开展法制宣传的实施方案》,先后举办《福建省计划生育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依法治国理论与实践》大型法律讲座,开展《福建省计划生育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法律知识竞赛。依托县老年大学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确定9月为中小学生法制宣传教育月,在县、乡、村三级成立普法学校222所,开展涉农法律法规宣传,探索外来员工学法用法的有效途径。围绕政府工作重点,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计生法律法规。坚持实行党委理论中心组每月一课、政府每年举办四次以上大型法制讲座和任前法律知识培训制度,,将有行政权限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单位纳入学习、宣传、培训《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重点对象。在福盛工艺品有限公司和冠福陶瓷有限公司建立外来人员学法教育基地、员工法制教育基地,以《青少年常用法律知识问答》作为中小学法制课参考教材,在农村老年人活动中心建立法制学校,组织村民学法用法,以法制讲座、培训班、知识竞赛等形式,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月”活动。针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在国内某些地区发生的情况,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宣传普及工作。开展综治、信访、城镇建设、市场经济秩序整顿、消费者权益保护、创建“平安德化”等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结合民情社情,重点宣传森林防火、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散发《法律援助条例》《青少年常用法律知识读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宣传资料。
  五、“五五”普法教育
  2006年起,开展以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者、农民和企业员工的学法用法为重点的“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当年,县委、县政府印发《关于在全县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的通知》,县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组织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公职人员学习《艾滋病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开展送法进校园、青少年模拟法庭、青少年法制征文与演讲比赛等活动,以及涉农法律法规宣传,引导群众依法参与村民自治和其他社会管理。通过组织开展综治宣传月、平安建设宣传月、禁毒宣传月、“4.26”国防知识产权宣传周、“12.4”法制宣传日等活动,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法律援助条例》等。
  2007年,全面组织实施“五五”普法规划。以“法律六进”(法律进机关、法律进乡村、法律进社区、法律进企业、法律进学校、法律进单位)活动为载体,加大社会各阶层的普法教育力度。围绕“平安德化”、和谐区域建设,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三八妇女维权周”“3·15”消费维权、“平安建设法制宣传”“安全生产月”“12.4”法制宣传日文艺会演等大型法规宣传咨询活动。继续加强重点对象的学法用法工作,为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辅导讲座,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专题辅导讲座,提高公职人员的法律素质,制定《德化县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实施方案》,组织县未成年思想道德及法制建设报告团,到各中小学校举行思想道德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报告会。按照泉州市依法治市办公室《关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宣传与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有关的法律法规。开通“瓷都法制网”和手机法律信息服务平台,推进法治德化建设。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政区与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社会团体、金融、农业与农村经济、林业、工业、陶瓷、矿业、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农村小康建设与人民生活、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8-2007年德化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