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2000106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分类号: C912.2
页数: 5
页码: 415-419
摘要: 本节记述了德化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基本情况。包括机构组织、主要活动。
关键词: 工作委员会 社会团体 德化县

内容

一、组织机构
  1989年12月27日,德化县关心下一代协会成立,主席1名,副主席5名,常务理事11名,理事15名,秘事长、副秘事长各1名。
  1990年,县关心下一代协会设办公室、教育、职工、农村、法制教育等工作部门。
  1992年,全县关协组织有:县直14个,会员1326名;乡、镇23个(含乡、镇直关协5个),会员1066名;村街关协分会196个,会员4849名。
  1993年12月11日,“县关协”更名为德化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关工委)。同年,乡镇、村街“三协”(老年协会、关心下一代协会、离退休职工协会)实行三块牌子、一套人员,分工协作。多数乡镇“关协”主任由乡镇分管领导兼任,村街“关协”主任由村街党支部书记或主任兼任,聘请离退休老干部担任副职。
  1997年,全县乡镇“关协”全部更名为关工委。县关工委归口党群系列,是编外群众性关心青少年的组织和工作机构,领导班子由县委发文任命。
  2007年,县关工委成员进行调整,调整后有顾问12名,主任1名,副主任9名,委员7名,秘书长、副秘书长各1名。年底,全县有关工委组织260个,参加关工委人数13616人,其中“五老”(老干部、老专家、老战士、老教师、老模范)人员参加关工委达3545人。二、主要活动
  (一)爱国主义教育
  德化县关工委组织离退休老同志宣讲团,到全县机关单位,尤其是中小学校,向广大师生员工宣讲革命斗争史,宣讲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优秀品质和战斗精神,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二)未成年人保护
  1990年后,县关工委会同教育局、司法局组织法制报告团,向青年职工和学生作遵纪守法的报告,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县关工委与县法院联合制定《关于加强失足未成年人帮教工作意见书》;会同县妇联、综治办、团县委等到看守所探视失足青年,开展法制教育;会同公安、检察等部门的领导到看守所看望收监的青少年犯,教育他们正视罪过、吸取教训,重新做人。在各乡镇建立帮教小组,组织帮教人员,采用“定人员、定地段、定时间、定对象”的办法,对“失足”或后进青年进行教育帮助,促进他们进步。同时,与县科委、科协等单位配合,举办种植、养殖、陶艺等实用培训班,帮助帮教对象就业。
  2007年,全县有帮教员516人,帮教失足青少年261人,经帮教后转好和基本转好237人。
  (三)校外辅导
  1990年后,县关工委向中小学推荐一批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老同志担任校外辅导员。受聘的同志以“献余热关心下一代,化春泥愿作护花人”的精神,到学校,讲革命故事,以革命先辈的优秀事迹教育学生;介绍自已的实践经验和教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县教育局、团县委经常到各中学、学区开展检查评比工作,表彰优秀校外辅导员,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各学校把课外第二课堂办得更好。
  (四)助教助学
  1993年,县委、县政府组织开展助教助学活动,县直各部门捐款24万元,资助贫困生150人,发放助学金2.05万元。
  1994年,全县创办奖教基金3个,筹集资金35万元。同年,泉州市关工委在德化召开关心下一代工作经验交流会,为贫困生捐赠图书款0.8万元、服装300套(件)。
  1996年,县关协及下属单位“关协”建立奖学奖教基金24个、筹集资金138万元,一般在儿童节、教师节期间奖励优秀学生和教师。其间,黄仲咸基金会及其他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通过捐赠资金、直接资助贫困生等方式助学奖教。
  至2007年,全县建立关心下一代基金会37个,基金总额338万元,资助贫困生和奖学奖教共6220人,发放资金133万元。
  (五)家庭教育
  1990年冬,在实验小学开办家长学校试点。
  1991年,有5个乡(镇)开办家长学校12所。
  1992年年底,全县有12个乡(镇)开办家长学校24所,学员1538人。
  1995年,创办家长学校49所;举办家教讲座136场,听讲座的家长1.2万多人次。
  1996年,县关工委名誉主任颜美斯自编教材,上家教课,并印发《同家长们谈家庭教育》等材料;通过电视台《老少新篇》栏目讲家教课,促进家长教育好下一代。
  1998年,县老年学校关工委开展以学促为,县老年大学专门开设德育研讨班,以退休老师为主体,研讨如何加强家庭教育和学校德育问题,各级基层老年学校均开设家教课。
  2000年,县教育局、关工委于5月下旬召开家教工作座谈会;县关工委领导分别到龙浔、雷峰、杨梅3个乡镇举办家教工作骨干培训班和3个村校讲课。
  2001年,县老年学校关工委与老年学校德育班联办《德育园地》,刊载家教文章30篇,为家长学校提供了良好教材。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家教知识,密切强化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教育形式,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2003年,县关工委、妇联、教育局联合制定《全县家庭教育“十五”计划》。
  2004年,全县各级关工委开展专项调查65次,家教讲座156场次,心理咨询340次,为家庭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发挥作用。
  2005年,与教育局、妇联联合开展家庭教育年活动,发动家长和老同志撰写家教论文。
  2006年6月3日,县关工委、教育局、妇联、团县委联合召开县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启动争创“三合格”家教宣传月活动。教育局关工委在二实小启动为期一个月的“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的“双合格”家庭教育宣传月活动。
  2007年,全县有家长学校101所,有家教员808名,授课、举办咨询和培训400多场次,家长参加3.5万多人次。同年5月,与县妇联、县教育局、团县委联合开展家庭教育优秀论文征集评选活动,共收到论文78篇,其中获市优秀论文二等奖1篇,三等奖2篇,优秀奖1篇。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德化县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政区与自然环境、人口、城乡建设、社会团体、金融、农业与农村经济、林业、工业、陶瓷、矿业、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农村小康建设与人民生活、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乡镇概况、人物等类目。记载了1988-2007年德化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化县
相关地名